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设计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5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5篇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参考课时:2课时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有性生殖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
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看书、填表温故知新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看书、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接的过程。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奏着绵延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
本节介绍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及应用,这节课与其他章节相辅相成,紧密相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3)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解河口大桥大堤内扦插成活的杨树的作用,引发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
(2)讲嫁接时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要学以致用,乐意助人。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难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
四、教法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我利用观察法、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设计一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索知识。
五、学法“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根椐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自习、观察、思考、分析、合作探究等多种途径,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1.7《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新版)济南版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植物的营养生殖》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植物的营养生殖》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植物的营养生殖》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营养生殖的过程和机制:通过营养器官产生新的芽或枝,这些芽或枝逐渐发育成新的个体。
4. 营养生殖的应用:包括快速繁殖优良品种和恢复受灾植株。
5. 营养生殖的实例:如草莓的匍匐茎繁殖、马铃薯的块茎繁殖等。
6. 营养生殖的生理机制:植物营养器官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新生芽或枝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二)当堂检测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4.1.7《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 (新版)济南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4章第1节第7课时,题目为《植物的营养生殖》。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 植物营养生殖的定义和类型: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植物营养生殖的概念,掌握植物营养生殖的几种类型,如根茎叶繁殖、营养器官繁殖等。
3. 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评价的准确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一)课堂小结
1. 营养生殖的概念:营养生殖是指植物通过其营养器官(根、茎、叶)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2. 营养生殖的类型:包括根茎叶繁殖、营养器官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
2. 植物营养生殖的过程和机制:通过图示和实验,讲解植物营养生殖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植物营养生殖的生理机制。
2.12《植物的营养繁殖》(教案练习)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
学生认真听
学生回答:植物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叫营养繁殖。
学生回答:扦插、压条、嫁接、分根等
学生回答:保持栽培物的优良性征;繁殖速度较快。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认真听
学生课后完成
让学生了解植物器官的分类,明确营养器官包括哪些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12《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设计
课题
植物的营养繁殖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5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外,还可以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2、营养繁殖的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等
科学态度
1、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索并验证根、茎、叶是否能生根发芽
2、通过访问或调查,了解根茎叶的繁殖方式
实验明确:茎可以繁殖
让学生在访问调查中了解茎可以通过扦插、压条和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
在实验中让学生明白叶和根也可以繁殖后代
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营养繁殖以及营养繁殖的方式及其优越性
检测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拓宽学生知识面,对课本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掌握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除了靠种子繁殖,还可以通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营养繁殖,保持物种的优良性,提高繁殖速度。在科学探究中,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扦插、压条、嫁接等繁殖植物的方法,认识一些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植物,体验到了创新生命的乐趣。
重点
1、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外,还可以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2、了解营养繁殖的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等
难点
1、通过一系列实验问或调查,了解根茎叶的繁殖方式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教学设计
3.创作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份关于植物生殖方式的科普海报。海报要求包含植物生殖方式的定义、类型、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所学知识。
此外,我还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殖方式,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观察家附近或校园内的植物,记录至少三种植物的生殖方式,并描述其特点。要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动的实例引入生殖方式的概念,降低学习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植物生殖现象。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4.加强实验操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植物的两种主要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掌握无性生殖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如营养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等。
3.掌握有性生殖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如自交、异交、人工授粉等。
4.了解植物的花部结构,掌握传粉和受精过程。
(四)课堂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会设计一些课堂练习。练习内容包括:
《第1节 植物的生殖》教案新部编本4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节植物的生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能力目标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通过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
描述果实、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
教学过程1、导入师:教师手拿一只诱人的苹果引导学生回答它应该属于哪种器官?生:属于生殖(或繁殖)器官或果实。
师:进一步设疑:果实是如何形成的?生: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预习提前知道并回答)……师:即本节所要学习的重点问题——植物的生殖。
过度:学习本课内容首先应具备下列知识与技能。
师:出示“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①种子植物②一朵花中最鲜艳的是,其总称为,它和花萼合称为。
它们在花的外面起到作用,体现了生物学上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原理。
③观察一朵花可以由上到,由外到的顺序。
④一朵花中最重要的是,其原因是。
其中雄蕊包括和;雌蕊包括、和。
⑤在黑板或练习上画出雌蕊的结构简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生: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回答相关问题并动手画出雌蕊的结构简图、标注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并通过前置知识、能力的链接来为本节学习打下基础。
2、新授2.1 学习“植物的有性生殖”2.1.1 学习“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师: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几个词概括)什么是开花?多媒体动画展示;举例说出传粉的方式?动画展示传粉过程。
生:读书思考,明确概念。
师:在农业生产上,玉米穗常常会出现缺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可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预防?生: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4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4篇)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能力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三、情感教育目标: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教学难点:一、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生物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初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凡事都想知道个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五张图片(海带、苔藓、桫椤、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提问:这些植物的种子结构是相同的吗?通过下面的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提示:在动手观察之前先阅读P83—P84实验内容。
提醒注意: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板书:菜豆种子的结构强调:菜豆种子的子叶是2片,且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板书:玉米种子的结构强调:玉米的子叶只有l片,瘦小,不储存营养物质小结:种子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
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生殖》教案
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生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特点;2.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过程;3.理解植物繁殖对种群生存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4.培养探究和实验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过程;2.植物繁殖对种群生存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八年级下册;2.物质准备:若干植物标本、放大镜、显微镜等;3.实验器材准备:若干玻璃烧杯、试管、移液管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如玉米、小麦等,启发学生对植物生殖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繁殖的?”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 植物的有性生殖•由花草树木形成的种子,通过传粉和授粉的过程进行有性生殖;•花的结构:雄蕊、雌蕊、花蕊等部分;•传粉和授粉的过程:花粉传到花柱上,形成花粉管,从而授粉;•种子的形成:授粉后,花柱基部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形成在果实内部。
2. 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即无需交配的繁殖方式,包括各种植物繁殖器官的不同形式;•块茎:龙眼、芋艿等作物通过块茎繁殖;•水平茎:蕨类植物通过地下茎繁殖;•分株:仙人掌和香蕉等通过分枝繁殖;•节间繁殖:藻类植物通过节间繁殖;•好处:繁殖速度快,无需等待花草成熟,繁殖途径多样化。
第三步:实验活动(30分钟)实验一:观察花粉传播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花粉如何传播。
2.实验步骤:–选取一朵开放的花,打开花瓣;–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花粉;–用棉签蘸取花粉,轻轻触摸其他花的花柱;–过段时间再观察被授粉的花的花柱是否有花粉管形成。
3.实验结果:被授粉的花的花柱上会形成花粉管。
实验二:观察无性繁殖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2.实验步骤:–选取适当的植物标本;–观察该植物标本的特点,如块茎、分株等;–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的细节。
3.实验结果:观察到植物标本的特殊繁殖结构。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简介本示范教案主要讲解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包括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雄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及其结构、受精过程及种子的形成与传播等知识点。
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2. 掌握植物雄性生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3. 掌握植物雌性生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以及受精过程和种子的形成与传播。
4. 将生殖与发育相结合,掌握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
讲解内容什么是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通过植物自身的分裂、出芽或者营养繁殖等方式产生新的植株。
有性生殖是指需要花草结实,需要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和卵细胞相遇,再结合成为受精卵才能形成新的植物个体。
雄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位于花序中,成熟时会张开花瓣释放花粉。
它主要包括花药和花丝。
花药里含有花粉,花丝的作用是支撑花药。
雌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也位于花序中,由子房、柱头和柱颈组成。
子房内含卵细胞。
受精后,卵细胞就会发育成为种子,而子房则会发育成为果实。
受精过程受精过程指的是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具体过程为:花粉落在柱头上,花粉在花粉管中向下生长,穿过花丝进入子房,在子房内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种子的形成与传播在受精卵形成后,就会发育成为种子,由种皮、胚珠和胚乳组成。
种子会随着果实掉落在地面或被风吹散、被动物传播等方式传播,以实现种群的延续。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我们了解了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以及种子的形成与传播。
生殖和发育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种植、充分利用各种生殖方式进行繁殖,对于提高植物群体的适应性和生长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植物的生殖教案
初中生物植物的生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概念;2. 掌握植物的不同生殖器官及其功能;3. 理解植物的生殖过程及其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2. 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花瓣、花蕊、花粉等;3. 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子房、柱头、胚珠等;4. 植物的生殖过程:授粉、受精、发芽等。
教学重点:1. 了解植物的不同生殖器官及其功能;2. 学习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生殖过程及其重要性;2. 掌握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区别。
教学准备:1. 实物模型:植物的花朵、种子等;2. 图片资料:植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图;3. 视频资料:植物的生殖过程动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实物模型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生殖方式及生殖器官。
2. 讲解:介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以及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演示:播放植物的生殖过程动画,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植物的授粉、受精等过程。
4. 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资料,识别植物的生殖器官,并描述植物的生殖过程。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小结和概括。
教学延伸:1. 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不同植物的生殖器官,并比较它们的异同;2. 可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生殖过程,加深对植物生殖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高他们对植物生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同时,要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植物的生殖公开课获奖教案(新版)苏科版
植物的生殖学科生物教材剖析课题第19章第1节植物的生殖本课第一介绍了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中受精和果实的形成过程,而后经过图例说明植物的营养生殖观点和常有人工营养生殖方法,最后介绍了组织培育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事例背景教课目的学情剖析知识技术过程方法感情价值对植物花的构造学生有些基本认识,但不太深入。
这就需要复习花的构造,这样对传粉、受精、结果的生殖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
对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学生缺乏实践活动,认识得不太多。
能够借助挂图增强教课,拓展学生的视线。
描绘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
说明一些常有植物的营养生殖方法,列举生产实践上植物常有的人工营养生殖方式。
叙述组织培育的过程。
学会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方法;培育学生的识图能力。
关注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课策略教课重点教课难点教课准备运用图示的表示方法和练习剖析议论、察看,培育学生图文联合的阅读能力与语言的正确表达能力。
植物受精的过程,营养生殖的应用植物受精的过程,营养生殖的应用制作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出示黛玉葬花图春季到了,春暖花开,百花齐放。
很多植物会在春季开花,那么花开后不久会发生如何的变化呢?创建情境出示丰产图解说: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从开花到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
一、受精和果实的形成复习桃花的构造图(挂图)1.传粉的方式有几种?2.受精的过程是如何的?小结: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子房壁、胚珠(内有卵细胞和极核)】研究新知雄蕊:花丝、花药(花粉)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精子 +极核→受精极核(双受精)3.受精后子房发生了如何的变化?学生活动设计企图联系生活实质,培育学生的回答擅长研究的学习习惯看图说出各构造名称、主要构造阅读课文回答读图20—1分组沟通培育学生读图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
分组议论沟通阅读信息库内容知识应用拓展延长4.果实和种子分别是花的什么构造发育来的?为何有的果实里含有 1 粒种子,而有的含多粒种子?5.为何有的果实是无籽的?二、植物的营养生殖1.这些植物是用什么器官生殖后辈的?它们属于哪一种生殖方式吗(有性仍是无性)?还有哪些植物经过这类方式生殖?小结:人工营养生殖:扦插、嫁接、压条、分株(铁树、芦荟)介绍嫁接方法、接穗和砧木1.嫁接出的植物拥有哪部分的特征?接穗的性状2.你知道哪些植物用嫁接、扦插、压条方法进行生殖?三、植物的组织培育出示题目:考一考:在生产实质中,人们用哪些营养生殖的方法来种植果树、花卉?嫁接出的植物拥有哪部分的特征?你知道哪些植物用嫁接、扦插、压条方法进行生殖?1.果树用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植株需要几年才能结果,而用嫁接等方式生殖,很快就能结果。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知识
3.能够描述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4.能够分析植物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
1.植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描述
4.植物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实验器材、植物标本等教学实验材料
3.教学参考书籍和资料
1.植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的介绍
通过教学课件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植物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发育、种子形成等内容。
2.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通过实验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过程、后代的遗传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3.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描述
通过教学课件和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雄蕊、雌蕊、花瓣等,以及受精、胚胎发育、种子形成等生殖过程的描述。
4.植物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分析植物的发育过程受到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1章 第1节 植物的生殖(第2课时)教案 苏科版 教案
第1节植物的生殖(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过程。
(2)说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2)通过学习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观察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描述果实、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
(2)了解组织培养的过程。
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的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
营养繁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组织培养的过程。
《植物的营养繁殖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的营养繁殖》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掌握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营养繁殖的观点和意义;2. 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3. 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播种、扦插、分株、嫁接等;4. 植物繁殖实验:播种实验、扦插实验、分株实验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观点、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以及不同的繁殖方法和实验步骤。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播种实验、扦插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植物的繁殖过程。
4.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加深对植物繁殖的理解。
四、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 实验表现:评判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知识检测: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测试,考察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知识的掌握水平。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械:播种盘、扦插剪、分株工具等。
2. 实验材料:种子、扦插苗、分株植物等。
3. 多媒体教具:图片、视频等展示资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报告和知识测试等方式评判学生的进修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植物繁殖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更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设计
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营养生殖的概念:植物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2. 植物的营养生殖的特点:快速、高效、保持母体遗传特性。
3. 常见的植物营养生殖方式:根茎繁殖、匍匐茎繁殖、块茎繁殖、球茎繁殖、萌芽繁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营养生殖的概念和特点,常见的植物营养生殖方式。
2. 教学难点:植物营养生殖方式的识别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植物营养生殖的相关资料、图片、实物等。
2. 学生准备:观察植物生长的经历、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发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植物的营养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常见的植物营养生殖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繁殖方式的识别和特点。
4. 实例分析:展示植物营养生殖的实物或图片,分析其繁殖方式。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植物营养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6.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进行植物营养生殖的实验,如扦插、嫁接等。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营养生殖方式,并进行思考。
9. 课堂反思:教师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植物营养生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营养生殖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 探讨植物营养生殖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物种保存、生态修复等。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植物营养生殖的最新研究进展,如组织培养、基因编辑等技术。
2.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营养生殖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物营养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完整版)第一节_植物的生殖教案
植物的生殖
(板书:一、植物的生殖方式:
1.有性生殖:
1.陈述:通过上述的类比我们知道植物也要通过生殖作用来繁衍后代.
先通过课件总体展示被子植物两种生殖方式。
接着多媒体展示桃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井要求学生填图(对照教材图示).讲解: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到新一代的植株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也就是说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并发育成种子,即新一代植株。这就是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认真分析“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和“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两幅图片,并完成讨论问题。(课件展示)
讲解:大家看到这是一片椒草的叶片,把它放在培养瓶中,经过一段时间这枚叶片就长成了一株小椒草。一个出了芽的马铃薯,切下带有芽的一块马铃薯,把这一小块带芽的马铃薯埋在土中,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长成一个新的小植株,结出许多的马铃薯。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难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关于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以及无性生殖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这两幅图片,大家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
对,它们的生殖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被称作无性生殖。(教师总结,课件展示)
回答:属于营养器官。
回答: 椒草和马铃薯的生殖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
八年级生物上册 4.1.7《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 济南版
植物营养繁殖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生活在农村,大部分学生对于利用扦插技术进行营养繁殖比较熟悉,,并且在生活中常见到果树的嫁接,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扦插、嫁接繁殖与植物的有性生殖的不同,形成“营养繁殖”的概念。
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试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法,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
对学生来说组织培养是一项陌生、新奇的技术,收集组织培养技术的知识,关注组织培养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探究组织培养的原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区别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重点)2)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实践上的应用。
(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尝试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试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我们对该技术实用性的了解,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由美国的“神奇魔力树”和我国的“多多季果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先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再通过观看视频和课件,组织学生进行扦插、嫁接和压条试验操作,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本节的难点,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1、准备月季花、桃树、石榴枝条;2、嫁接刀、薄膜、花盆、、土壤等;3、收集嫁接和扦插视频,组织培养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分钟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导入:我们城头镇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我们同学家有没有种植马铃薯的,请同学们说一说马铃薯的种植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2、了解嫁接的意义;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1、嫁接的概念、方法和意义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从茎繁殖的种类看: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但是,和其它两种比较(压条、扦插)操作起来较复杂,技术性相对较强。
从嫁接的意义上看: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
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
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
所以说: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
2、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意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概念上讲,组织培养指的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物上(培养基)、在无菌的条件下,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它是植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从原理上讲: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在离体情况下,培养植物体上的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从意义上讲:组织培养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植物快速繁殖、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养上。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和准备营养繁殖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学生一般认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
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能培养出一株植物体,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
所以,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明白: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在离体培养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产生完整的植株。
教法建议本节课的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营养繁殖的具体技术,而是把营养繁殖与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扦插时为什么要选择健壮的枝条?这可以联系有机物的贮藏。
关于扦插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剪取健壮的月季、天竺葵等的枝条,将枝条的下部浸在清水里,在温暖向阳的条件下,不久就在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课时可以展示长有不定根的枝条。
关于嫁接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对红梅、碧桃、菊花等进行嫁接,上课时展示嫁接成活的植物体。
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本章还安排了一节实习。
为了便于上好实习课,也可以指导学生用番茄、菊花以及仙人掌科的植物等进行操作练习。
关于组织培养,最好在课前收集一些图片资料,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组织培养具有多项用途,千万不能让学生得出片面的结论,以为组织培养只是一项用来进行营养繁殖的先进技术。
教学设计示例重点:嫁接的概念、方式和意义;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难点:通过演示实物或直观教具,让学生增加对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的感性认识。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观察相结合。
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录像介绍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了解,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营养繁殖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课时)一、导入:提出问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来繁殖的。
那么,你能举出不靠种子繁殖的例子吗?”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题: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繁殖,称为营养繁殖。
二、讲授新课:(一)用茎繁殖:播放录像:介绍扦插、嫁接、压条的具体操作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的科学方法的训练。
2、结合植物呼吸原理的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1、结合观察植物呼吸现象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调动其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2、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对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这个问题,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往往忽略了植物的呼吸现象。
要想证明植物的呼吸现象的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实验来检验。
所以本节中设计了三个演示实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做完每一个实验后,在对实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这样不仅使学生从直观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知识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法建议本节的教学始于对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的观察,因此,课前组织部分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演示实验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让学生做好实验的观察和记录。
在教学过程中,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之一在于做好演示实验,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分析得出结论。
除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结果外,尚可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在学生认识到萌发的种子进行着呼吸作用之后,教师一定要强调指出,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同样进行着呼吸作用。
在讲授呼吸的作用释放能量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如堆积的鲜菜或水果容易生热等。
在引导学生分析种子呼吸生热的实验现象时,一要突出说明热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以热形式释放的能量储存于有机物中;二要使学生明确通过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学生往往认为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而没有呼吸作用,到夜晚才进行呼吸作用。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就事情的本身来说,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在白天(光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占显著的优势,而显示不出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的缘故。
为了证明植物在白天有光的条件下同样地进行呼吸作用,教师可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
实验的做法是:培养一盆黄化苗,把它放在有光的条件下做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植物在白天也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用黄化苗的原因是让植物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没有叶绿体),这样就很容易证明植物在白天(光下)也进行呼吸作用。
然后,再用这盆黄化苗放在光下几天后,它又形成了叶绿体,再做同样的实验,呼吸现象在白天(光下)就不明显了。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现象掩盖呼吸作用的现象,也就是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还没有来得及释放到大气中就又被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利用了,而且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从大气中吸入足够的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呼吸作用却远远地用不完,于是就从叶内释放出来。
这就是植物在白天之所以只吸入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的真相。
实际上,植物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只不过是白天的呼吸作用被强烈的光合作用掩盖了。
讲解三种营养繁殖的特点。
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营养繁殖的方式具有哪些特点?组织学生讨论。
总结:用营养繁殖可以保持植物体的优良特性,加速繁殖的速度。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讲解: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即: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
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
播放录像:介绍组织培养的过程。
讲解: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提问:你认为组织培养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哪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讲解:1、利用组织培养,快速、大量地生产有经济价值试管苗,移入苗圃栽培,供应市场需要。
2、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工厂化育苗。
3、大量生产无毒苗,改善苗木的质量,提高经济产量。
板书设计:第四节营养繁殖一、用茎繁殖:1、扦插2、嫁接3、压条二、植物的组织培养: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探究活动植物部分器官的生根用一花盆装入潮湿的沙子,并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另外要保持沙子的湿润,你可以在沙子中栽上下面的任何一种植株:(1)各种球茎;(2)切一段秋海棠或天竺葵埋于沙中;(3)切下一块甘蔗茎埋于沙中;(4)一段竹子,把节埋在沙里;(5)胡萝卜、小萝卜和甜菜每样都要带些根;(6)一个洋葱头;(7)一段鸢尾属植物的茎;(8)含有芽眼的土豆块;(9)一根柳枝等。
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一.教学目标通过此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课时安排:1——2课时三.教学准备一些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装置、材料、录像、课件等。
四.活动指导1.教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楚教材中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装置、原理和实验过程。
2.教师可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开拓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思考。
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校、市区图书馆的参考资料,以及告诉学生上百度、Google等网站去搜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的网址可直接告诉学生)。
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如果教学需要,教师可先与某些学生在课下做一下探讨)。
这不同的方法也包括实验材料的不同(如可用卫生香代替火柴,用%的碳酸氢钠溶液代替清水)、实验装置的不同等(如用酒瓶、排水管代替书上验证释放氧气的装置)。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录像、课件、学生或教师的演示实验。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这个实验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
对于学生的一点点创新,都应给予鼓励。
五.评析光合作用在教材中无疑是重点和难点,这个实验做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但由于这个实验较难,教师要注意在课前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和帮助,并请他们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六.备注1.现在录像器材便宜,摄像技术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自己的录像带(统一配置的录像带有时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
教师在播放录像时,要注意暂停键等功能键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