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大器晚成名人排行榜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七大人物,鼓舞人心!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七大人物,鼓舞人心!](https://img.taocdn.com/s3/m/79f95e96d0d233d4b14e698e.png)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七大人物,鼓舞人心!孙杨、宁泽涛、傅园慧...,一夜之间,这些90后的名字,刷爆各大媒体头条!同样是90后,他们却早已成为人生赢家。
年少得志的人固然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年轻时的不得志、挫折与磨难,并不会影响坚持者的大器晚成!纵观中国历史,大器晚成不乏其人,而最著名的、最被人称颂的当数下面七位:一、姜子牙姜太公,称得上是中国大器晚成第一人。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
就这样一直到70岁,姜太公还是没有机会展现自己,一直默默无闻。
直到暮年,姜子牙终于遇到了周文王。
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
二、百里奚百里奚成功历程曲折离奇,正应了一段古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百里奚,家境贫寒,30多岁无所作为,被媳妇杜氏鼓励出游列国求仕。
临别前,杜氏杀掉唯一的老母鸡,百里奚含泪而别。
百里奚一度沿街乞讨,历经宋国、齐国等国家,都没有得到录用。
此后,他遇被蹇叔举荐到虞国当了个大夫。
公元前655年,晋国献公灭掉虞国,就把百里奚作为陪嫁人员,给了秦国。
百里奚一路上回想起自己曲折的出仕道路,最终却落得个给人作陪嫁的屈辱结局,实在是太窝囊。
于是,他借机逃脱。
后来,秦穆公听说百里奚很有才华,派人以五匹羊皮换回百里奚。
百里奚全力辅佐秦穆公,终于登上了相位,而此时他也已经70岁了。
百里奚做了秦国的相国,一时间把妻儿给忘了。
杜氏带着儿子应聘进入相府为乐工。
一天晚上,百里奚让乐工们奏乐,轮到杜氏,她悲伤地唱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鸡,舂黄麦,炊门闩;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父粱肉,儿啼饥,夫文绣,妻洗衣;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一听,感到得泪流满脸,知是妻子杜氏,赶忙下阶同杜氏相认,相互倾吐久别之情。
自此,百里奚全家团圆,功成名就。
三、重耳重耳,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
名人大器晚成的例子
![名人大器晚成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23736d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7.png)
名人大器晚成的例子如下:第十位、陈子昂:陈子昂是初唐非常重要的诗人,被称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他和初唐四杰一起彻底改变了当时绮靡纤弱的诗风,对盛唐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等影响深远,他的代表诗作《登幽州台歌》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但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诗人,在年十七八时,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可即便读书了,陈子昂还是命运多舛,他两次参加科举都落第了,一直到36岁时才进士及第,但是两年后就因父老解官回乡,42岁被人迫害,冤死狱中,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陈子昂大部分的诗都是晚期所作,《登幽州台歌》是38岁时写的,称之为大器晚成应是名副其实的。
成名年龄:36岁。
第九位、李成梁:李成梁是明朝中后期将领,与戚继光并称为万历两大名将,他纵横北疆四十余年,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蒙古女真等各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明史》称之“然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所未有”。
李成梁成名很晚,他因家贫40岁以生员袭职,成为险山参将,但他屡建战功,很快就进为副总兵官,协守辽阳,接着又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驻节广宁,并多次击败入侵的蒙古军队,此后李成梁开始镇防辽东,兵压建州,遏制女真,在东北建立一道坚固的屏障。
成名年龄:超过40岁。
第八位、左宗棠: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人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更是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的功臣,后来中法战争时,他又自请赴福建督师,最后73岁时病逝于福州,有清一代,左宗棠是少见的民族英雄。
左宗棠少时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20岁乡试中举,但此后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只能在家留意农事和潜心读书,咸丰二年1852年,左宗棠已经41岁了,当时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左宗棠成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谋士,策划守城军事,太平军围攻长沙三个月不下只能撤离,左宗棠由此开始一生的功名。
成名年龄:41岁。
第七位、陈庆之: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他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也不善于骑射,却富有胆略,善兵有谋,深得众心,一生主要成就包括北伐北魏并攻取涡阳,其成就为南北朝时期南朝少有,陈庆之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当时人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大器晚成的中国历史名人有哪些→MAIGOO生活榜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大器晚成的中国历史名人有哪些→MAIGOO生活榜](https://img.taocdn.com/s3/m/8fb2784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d.png)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大器晚成的中国历史名人有哪些→MAIGOO生活榜1、姜子牙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详细>>】2、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详细>>】3、汉高祖:刘邦刘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西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于前202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他在位期间,为稳定汉朝局势做了大量工作,迅速发展了当时衰退的经济,并迅速稳定了内部叛乱,而且很好的凝聚了中华文化。
【详细>>】4、姬重耳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
【详细>>】5、黄忠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姜子牙毫无疑问上榜,其他的你认同吗?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姜子牙毫无疑问上榜,其他的你认同吗?](https://img.taocdn.com/s3/m/ae37920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0.png)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姜子牙毫无疑问上榜,其他的你认同吗?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每个成功人士的必经之路,只不过有些人成功早,有些人成功晚。
姜子牙: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安徽省临泉县人。
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创作了治国用兵的著作《周书》,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建立齐国。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
’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 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姜子牙百里奚:百里奚,(约前700—前621),为百里傒简作,亦称百里子或百里,百里氏,姓百里,名奚,字子明。
春秋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另说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
秦穆公是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
百里奚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可是家境贫困,加上虞国宗法制度森严,平民没有希望入仕为官。
百里奚的妻子杜氏是个很有见识的女子,深知自己丈夫是旷世奇才,于是就鼓励百里奚出游列国求仕,百里奚从南阳出游求仕后,历经宋国、齐国等国家,因为朝堂里无人,都没有得到录用。
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
![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74b24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e.png)
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可以借鉴的哈。
欢迎阅读。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字明允,号老泉。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
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
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
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姜子牙姜尚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
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
东海海滨人。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
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
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屈原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
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
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简短
![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92a1de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b.png)
大器晚成的名人例子简短如下:
1. 姜子牙: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又到孟津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名相,辅佐周文王灭商。
2. 黄忠:东汉末年名将,曾在定军山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首功,被封后将军。
他67岁时才名声大噪。
3. 晋文公重耳:年轻时因晋国内乱,在外流亡19年。
被秦国拥立上位后,已62岁高龄,但他励精图治,将晋国治理得非常强盛。
4. 苏洵: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他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5. 陈子昂:唐代诗人,年轻时没有用心读书,直到18岁才开始努力学习。
经过数年攻读,他最终成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这些名人大器晚成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不论早晚,关键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
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人物
![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853c30a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f.png)
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人物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有完整的史籍资料进行记载。
从夏商周开始,史籍资料中就存在了。
虽然现如今夏朝是存在争议的,可是夏朝仍然是古代史中重要的组成,只不过怀疑夏朝的都是西方学者。
现如今看来,司马迁没有必要去杜撰一个不存在的王朝,假如司马迁这样做,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能够青史留名肯定是古人的追求,在历史上名留青史的人有很多。
不过很多名留青史的人都是大器晚成的,比如说吴承恩、姜子牙等等。
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的,时至今日仍然有大器晚成的人物。
历史上出现了十位大名鼎鼎的大器晚成的人物。
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对于这个人,肯定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历史上姜子牙的生卒年已经无从考证。
对于姜子牙的身世,已经是没有史籍资料可以进行辅佐证明了,毕竟年代已经是非常久远的。
只能够通过考古进行发现了。
历史上的姜子牙直到暮年之后,才开始辅佐周文王,这时候的他开始建功立业。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姜子牙是存在于封神演义中,不过这只是小说,不可当作是正史看待。
小说中的姜子牙同样是暮年之后开始出山。
第二位更是人们熟悉的人物,他就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人们对西游记肯定是非常熟悉的,不过你知道吴承恩写完西游记已经多大了吗?西游记完成时,吴承恩已经是82岁了。
不仅如此,吴承恩人到中年才中了一个贡生。
三国时期的黄忠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人物,现如今的人们对黄忠的概念大部分来自游戏中。
与历史上的黄忠不一样,游戏中的黄忠只是游戏。
黄忠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了。
众所周知刘备已经是人到中年才建立蜀汉,黄忠直到72岁时,在定军山之战中,名声大震。
定军山之战中,黄忠斩杀了魏国的夏侯渊,这让曹魏对这位老将刮目相看。
汉高祖刘邦更是一位尽人皆知的历史人物。
刘邦开创了四百年的大汉基业。
早在秦朝时期,刘邦就是一位亭长,说白了这个官职太小了,根本不值一提。
秦朝末年,刘邦参加了起义军,这时候的刘邦开始建功立业,等到汉朝建立,刘邦已经55岁了。
现如今端午节已经是法定节假日了,这个节日与历史上的屈原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7大人物,48岁才开始创业,55岁成功当皇帝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7大人物,48岁才开始创业,55岁成功当皇帝](https://img.taocdn.com/s3/m/f8b5fa2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f.png)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7大人物,48岁才开始创业,55岁成功当皇帝我们都说英雄出少年,而且现代人又急功近利,总想一二十岁马上有房有车有钱,不想奋斗,或者说想赚快钱,不想按部就班,想一步到位,一次性赚足。
不愿意慢慢奋斗,总感觉太慢。
其实,历史上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古人都耐得住寂寞,比如考了很多次,五六十岁才中举的范进。
当然,除了范进,中国历史上很多大人物都是大器晚成,比如下面这八位。
第一位是姜子牙。
姜太公,称得上是中国大器晚成第一人。
姜太公前半生怀才不遇,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
穷困潦倒,以至于七十多岁依然一事无成,被人看不起。
整日无所事事,拿着一根没有鱼饵的鱼竿在河边钓鱼,还口出狂言说“愿者上钩”。
结果,钓了几十年,终于到七八十岁时有人上钩了,这个人就是周文王。
后来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大展宏图,伐商灭纣,兴周八百年之基业。
姜子牙古而知来今,通古今之变,知胜败之势,晓民众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术,以至于被后人奉为神祗,被尊为武圣,太公兵家宗师,堪称千秋军师第一人。
甚至死后幻化成了道教封神人物,成了道家人物。
第二位是百里奚。
百里奚,公元前726年出生。
春秋时虞国大夫,后入秦做大夫。
后入秦做大夫,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年轻的时候,百里奚家境贫寒,30多岁无所作为,被媳妇杜氏鼓励出游列国求仕。
临别前,杜氏杀掉唯一的老母鸡,百里奚含泪而别。
百里奚从南阳出游求仕后,历经宋国、齐国等国家,因为朝堂里无人,都没有得到录用。
在齐国,百里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讨,继续求仕生涯。
此后,他遇被蹇叔举荐到虞国当了个大夫。
公元前655年,晋国献公灭掉虞国,就把百里奚作为陪嫁人员,给了秦国。
之后百里奚得到秦穆公赏识,此时百里奚差不多70时岁。
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秦穆公称霸,对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结束分裂局面,形成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奠定了基础。
第三位是晋文公。
大器晚成的古人
![大器晚成的古人](https://img.taocdn.com/s3/m/06c704ca8bd63186bcebbc14.png)
勾践47岁打败吴国;吴承恩50岁开始著《西游记》;齐白石27岁学画,56岁成名;姜子牙直到暮年才当上国师……追求梦想,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年轻的你,又怎样轻言放弃?大器晚成的8位历史名人刘邦:秦二世元年,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
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
后来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中一带。
刘邦不甘心,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
刘邦即帝位,史称西汉。
黄忠:黄忠年轻时为刘表,后来刘备攻打荆州各郡时,黄忠投降刘备。
64岁的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勇毅冠军三军。
72岁时黄忠随刘备进击定军山,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名声大震。
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为五虎上将之一。
姜尚: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又到孟津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尙父。
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
慕容垂:慕容垂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第五子,从小就勇冠三军,深受父亲喜爱。
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逼走,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60岁称帝,可谓大器晚成,69岁时,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战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勾践:勾践二十出头即位后打败吴国,吴王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将勾践打败,勾践退兵后向吴称臣乞和,亲去吴国臣事夫差,服苦役、除粪。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卧薪尝胆。
勾践二十四年(47岁),终于打败吴国。
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明清 大器晚成的十大人物
![明清 大器晚成的十大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921557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3.png)
明清大器晚成的十大人物明清时期,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
然而,其中有一批人,他们并非在年轻时就展露头角,而是在晚年才达到了自己的巅峰。
这些大器晚成的人物不仅在政治、文化和军事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在晚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在明清时期,这些大器晚成的十大人物尤为引人注目。
第一位是明代政治家和学者王守仁。
王守仁出生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他的才能是在中年之后才得到真正发挥的。
王守仁曾在朝廷任职,但当他四十余岁时,因为对朝政不满,于是辞官回乡,将精力投入到著作和教育上。
他撰写了《格致余论》,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位是明代文学家杨慎。
杨慎原名杨宜诚,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起伏,直到晚年才焕发出光芒。
杨慎以其传世之作《费褚孟子》闻名于世,他在晚年对古籍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被誉为明代文献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三位是明代画家兼文学家唐寅。
唐寅是明代中叶的著名画家,他的名声在他晚年时才达到巅峰。
唐寅以其擅长绘制梅花而闻名,他的梅花画作绘技精湛,给人以触动心灵的感觉。
此外,他的文学才能也很出色,他的词作广为流传,被后人称为“词中之神”。
第四位是明代文人刘基。
刘基出生于明代万历年间(1571年),他在政治和学术方面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
刘基曾在朝廷担任过重要职务,然而他在生涯中的高峰期是在晚年。
他的学术研究广泛而深入,尤其在经学和典籍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第五位是明代文学家杨时。
杨时生于明朝万历年间(1575年),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曲折,但却是晚年才获得认可。
在他五十岁以后,杨时才开始投身于文学创作。
他的诗作以自然悲凉和忧国忧民的主题为主,深受后世文人的赞扬。
第六位是明代宰相申时行。
申时行生于明万历年间(1576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器晚成之一。
申时行曾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但晚年终于迎来了他的辉煌时刻。
他晚年期间担任了明朝最高官职之一的首辅,对于政治的改革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世界上大器晚成的名人
![世界上大器晚成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a04f44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6.png)
世界上大器晚成的名人引言:在人们的印象中,成功的名人往往是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天赋和杰出才华的。
然而,世界上也有不少大器晚成的名人,他们在年轻时或许并没有取得与日后成就相符的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才华所在,成为一代传奇人物。
本文将介绍几位世界上大器晚成的名人,以展示他们迈向成功的独特故事。
一、塞缪尔·杰克逊塞缪尔·杰克逊是美国影坛的传奇人物。
他曾经是一名舞台演员,但在过去的多年里没有取得像样的成果。
然而,直到他接演显赫的电影《低俗小说》,才一举成名。
这部电影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之后他陆续参演了《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成为好莱坞最杰出的演员之一。
二、尼尔·阿姆斯特朗尼尔·阿姆斯特朗是美国宇航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然而,他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年轻时,阿姆斯特朗曾多次申请成为宇航员,但都不成功。
直到他在1962年被选为NASA的一名宇航员,才开始了他的壮丽事业。
1969年,他成为了月球登陆器阿波罗11号的指挥官,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朱迪·丹奇朱迪·丹奇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她以其精湛的演技和多才多艺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然而,在她的职业生涯早期,她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
事实上,她曾被告知自己不适合演艺界。
然而,她从不放弃,并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朱迪·丹奇以出演《雨人》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而成名,并凭借超凡的演技赢得了多个奖项,包括奥斯卡金像奖。
四、约翰·范·内斯约翰·范·内斯是素有“神童”之称的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
然而,在他童年时,他的数学天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甚至,他的数学老师曾认为他只是“平凡”的孩子。
然而,约翰·范·内斯毅然决定追寻自己的激情,专注于数学研究。
【写作素材大全】写作素材: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排行榜
![【写作素材大全】写作素材: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排行榜](https://img.taocdn.com/s3/m/c75f09b3af1ffc4fff47ac3a.png)
【写作素材大全】写作素材: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排行榜写作素材: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排行榜Top 10 苏洵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
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
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
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
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Top 9 齐白石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
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
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
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
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
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
卒年95岁。
大器晚成的例子
![大器晚成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cfa56df240c844769eaeea9.png)
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
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
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另外还有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6岁才登基,他是历史上登基时年轻最大的皇帝,他年轻时还当过是木工,堪称大器晚成。
国外1、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曾因成绩差而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考陆军士官学校而又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
丘吉尔少年时很淘气,而且对学科的好恶非常明显。
他小学时的一位女班主任老师说:我那里对丘吉尔的印象是:这个矮个子的红脸孩子是全班最淘气的孩子。
我甚至还认为他不仅是在全班,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淘气包。
他以最低的成绩考入了哈洛学校(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中学)。
关于丘吉尔进入哈洛学校,还有一个秘闻——在入学考试中,丘吉尔的拉丁文考卷答案中,只有一个字母和钢笔水的污痕,当然不及格。
可时,校长却说他合格,准许他入学。
校长的理由是:伦道夫的儿子肯定不是那种劣等生。
在哈洛学校,他特别不爱学希腊语和拉丁语等古典语,成绩总是不及格。
丘吉尔回忆自己在哈洛学校的经历时说:我的老师们如果想到我年龄这么小却读那么难的书,而我的成绩又很差,似乎苦于难以断定我究竟是早熟呢,还是智力发展迟钝。
2、近代历史小说的鼻祖,英国大文豪沃尔特.司各特,小的时候,曾是学校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
有一天,成名之后的司各特访问了他童年的母校。
文豪司各特的来访,在学校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大家热烈地欢迎和接待了他。
司各特在校园内边走边看。
突然,他问老师们:能不能告诉我谁是这所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老师们感到很为难,但没有办法,只好叫过来一个学生,向司各特介绍说:这个孩子就是学校里成绩最差的孩子。
那个小学生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d8f6fc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d.png)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大千世界,每个人的人生路肯定不同。
年轻时的不得志与挫折、磨难,并不会影响坚持者的大器晚成。
在此,人到四十不要放弃,大器晚成的人可多着呢?下面店铺了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供你参考。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之姜尚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
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
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
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
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
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励志故事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
很可能夸张了。
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
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之吴承恩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
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作文素材]励志哲理故事:中国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名人
![[作文素材]励志哲理故事:中国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87cc240a19e8b8f67d1cb929.png)
[作文素材]励志哲理故事:中国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名人励志哲理故事:中国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名人导语:功成名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渴望的事情,没有谁愿意一生碌碌无为,也没有谁愿意放弃一丝成功的希望。
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碌碌无为的人?其实成功是个积累的过程,当你积累到有足够成功的条件了,那么你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年少得志的人固然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年轻时的不得志与挫折、磨难,并不会影响坚持者的大器晚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著名人物励志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姜尚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
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
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
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
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
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励志故事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
很可能夸张了。
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
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2、吴承恩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
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历史上比你还大器晚成的几大人物!
![历史上比你还大器晚成的几大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d8e2933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1.png)
历史上比你还大器晚成的几大人物!《老子》中云“大器晚成;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大器晚成是指那些能够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因而有所成就比较晚。
一、姜子牙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即姜尚,姜姓,吕氏,别号飞熊,因其祖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故以吕为氏。
姜子牙是我国大器晚成的第一任,他出生时家境已经十分败落,他先做过屠夫,也买过酒水,直到70多岁仍无所作为。
直到暮年,姜子牙得到周文王的赏识,才有用武之地,素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谈。
后来姜子牙被封为“太师”,b并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姜子牙是我国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二、百里奚百里奚(约前726—前621)字子明,姜姓春秋虞国人。
百里奚从小家境贫寒,30多岁前也一直无所作为,后来在妻杜氏的鼓励出游列国求仕,在齐游学时曾乞食于人,为骞叔收留,后因得不到齐国的重用,投奔到了虞国。
公元前655年虞国被灭,奚被俘。
秦穆公知奚贤,用五张羊皮将百里奚赎回,拜为大夫。
据史料记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三、晋文公晋文公(前671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重耳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遍尝人间心酸。
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晋国,杀晋怀公而立,那年他已经62岁了!后来晋文公凭借自己卓著着文治武功,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四、苏洵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年轻时,碌碌无为,直到二十七岁才发奋学习,,他曾谢绝宾客,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直到52岁,苏洵才得到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向朝廷推荐,被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鼓励人大器晚成的例子
![鼓励人大器晚成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49f7a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6.png)
鼓励人大器晚成的例子
1、姜太公,称得上是中国大器晚成第一人。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
就这样一直到70岁,姜太公还是没有机会展现自己,一直默默无闻。
直到暮年,姜子牙终于遇到了周文王。
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
2、苏洵绝对是大器晚成的经典例子: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疑惑,二十七岁,正是年轻力壮,怎么能叫"中年发奋"?要知道,宋代可不像现代的医疗条件,人们的平均寿命都很短,二十多岁确实称得上中年。
然而,这世上并非勤奋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苏洵虽然是苏轼的父亲,还真就没有苏轼的才情,三十七岁了,还是没有考取什么大功名——人们常说,古代无非十年寒窗苦读,我们现代人,单单从小学到高中就已经十年了,这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苏洵就告诉我们,即便你有儿有女,还是要一次次倒在科举考试的考场。
也是这一年,苏洵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出路不在考试,当即烧毁了十多年来为了备战考试所写的百篇文章,刻苦读书,最终读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3、郭子仪早年并未展现出过于出色的才能,这与其他两位将领
高仙芝和封常清在大唐帝国名满天下时,郭子仪仅仅是作为朔方节度使尚未崭露头角!,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笼罩了大唐。
安史之乱的爆发、虎视眈眈的敌国,使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
此时,已经年近6旬的郭子仪被皇帝启用,担任平叛大元帅。
他凭借着多年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精准地分析形势,制定出完美的战略计划,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著名人物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著名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151457c9941ea76e59fa041a.png)
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著名人物 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物大有人在,他们有过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们经受数年的考验,从而成为了有名的人物。
然而,有太多的人被掩盖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不被我们知晓。
十大著名人物之一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
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
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
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
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
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
很可能夸张了。
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
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十大著名人物之二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
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六大人物,莫道岁月晚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六大人物,莫道岁月晚](https://img.taocdn.com/s3/m/032895c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0.png)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六大人物,莫道岁月晚能够青史留名肯定是古人的追求,在历史上名留青史的人有很多。
不过很多名留青史的人都是大器晚成的。
那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大名鼎鼎的大器晚成的人物呢?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对于这个人,肯定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历史上姜子牙的生卒年已经无从考证。
对于姜子牙的身世,已经是没有史籍资料可以进行辅佐证明了,毕竟年代已经是非常久远的。
只能够通过考古进行发现了。
历史上的姜子牙直到暮年之后,才开始辅佐周文王,这时候的他开始建功立业。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姜子牙是存在于封神演义中,不过这只是小说,不可当作是正史看待。
小说中的姜子牙同样是暮年之后开始出山。
汉高祖刘邦更是一位尽人皆知的历史人物。
刘邦开创了四百年的大汉基业。
早在秦朝时期,刘邦就是一位亭长,说白了这个官职太小了,根本不值一提。
秦朝末年,刘邦参加了起义军,这时候的刘邦开始建功立业,等到汉朝建立,刘邦已经55岁了。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也是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物。
此人与屈原一样,都是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
能够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绝不是件容易事。
年少的苏洵不好学,直到“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从25岁之后,才开始学习。
直到57岁的时候,苏洵才受到了欧阳修的重视,从这之后,苏洵名声大震。
越王勾践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勾践卧薪尝胆,其次忍辱负重。
最终在谋士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复国,勾践也是大器晚成的一位代表人物。
其次还有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与刘备有几分相似。
62岁的时候,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
重耳即位,称晋文公,随后的晋国成为了春秋霸主之一。
65岁的时候晋文公率军打败了楚军,这时候的晋文公成为了春秋霸主。
此时的重耳已经65岁了,放到现如今已经是要退休的年龄了。
历史上的齐白石也是其中一位,齐白石的画作可以说尽人皆知,可是你知道齐白石多大才有所建树吗?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起步晚。
56岁之前的齐白石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成为名震天下的画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大器晚成名人排行榜《老子》四十一章有云:“大方无隅,大器勉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姜太公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
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
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
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大展宏图。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
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2吴承恩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
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才华出众而在故乡小有名气,然而《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看不惯官场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正式开始《西游记》的创作。
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3重耳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流亡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苦难。
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
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
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
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
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
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
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
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
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
4黄忠黄忠在三国里亮相较晚,成名也很晚,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
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
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
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
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
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5慕容垂慕容垂从小勇冠三军,深受父亲慕容皝喜爱。
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逼走,在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
甚得慕容皝宠爱,后来得到慕容恪赏识,曾为前锋都督,前燕吴王。
369年晋将桓温率军攻前燕,在枋头撤退,慕容垂以三万骑追到襄邑(今河南睢县),大败晋军。
后被太傅慕容评逼走,携妻子投降前秦。
淝水之战中进攻被委派进攻襄阳,暗中保存实力,在前秦败后叛变,慕容垂纠合鲜卑、乌桓,建立后燕,率军二十万攻邺,一年后夺据邺城。
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
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
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
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6屈原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或许不太合适,但屈原文学成就之顶峰确实出现得较晚。
这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有关。
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忠君报国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离骚》才横空出世。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
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道。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
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
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他三位为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英国的莎士比亚)之一。
7刘邦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除了运气出奇的好,他也有自己过人之处。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
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高龄”。
47岁在今天想创一番事业也觉得自己老,2000多年前47岁的人可能相当于今天67岁的人。
何况还是从县里一个小小的干部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差距。
刘邦的革命事业进展非常迅猛。
公元前206年十月(仅仅3年时间)刘邦便进抵霸上。
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
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
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刘邦不甘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
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
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8勾践勾践23岁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志得意满。
而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头上。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
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
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
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
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
”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除粪,洒扫。
三年不愠怒,无恨色。
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
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
这就是“卧薪尝胆”的典故。
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天灾大败吴国。
勾践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吴亡。
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9齐白石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
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
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
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
齐白石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
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
卒年95岁。
10苏洵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
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
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
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
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