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_第2章_点_直线_平面的投影习题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现代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解答4

现代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解答4

2-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班级: 姓名: 学号: 11第2章 投影基础1. 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4)(1)(2)(3)(5)2-6 直线的投影(续)班级: 姓名: 学号: 15第2章 投影基础7. 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求点的投影。

OXab( )( )ddd'(4)c'aa'Xb'cXca( )d(5)a'OX b'bd'c'cacObbd( )8. 判断下列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1)c'a'd'a'c'(2)b'b'd'OX( )bO(6)b'(d')dXa a'(c)c'( )acdbc'(d')a'O (3)b'交叉相交相交交叉交叉平行2-12 换面法班级: 姓名: 学号: 213. 求三角形ABC的实形。

1. 求点A的新投影。

第2章 投影基础O11H VX a'aX HV bab'(2)1HVV HX aa'(1)X V HXOa'1OOOc'c (1)XHV d'cdc'(2)HV aa'bb'OX O2. 求直线AB、CD的实长及AB与水平面的倾角和CD与正平面的倾角。

4. 求点K到三角形ABC的距离。

aa'Xcbkc'Ok'b'a 1'a 1a 1'b1'c1'。

机械制图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共19页文档

机械制图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共19页文档
制 第四章 轴测图
图 第五章 组合体 习 第六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第七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题 第八章 零件图
解 第九章 装配图 答 计算机绘图部分示例
课件目录 回首页 退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原题
1p01 1p02 1p03 1p04 1p05
习题答案
1-1 1-2 1-3 1-4
习题目录 回首页 退出
习题目录 回首页 退出
第五章 组 合 体(三)
原题
习题答案
5p12 5-17-1 5-17-2 5-17-3 5-17-4
5p13 5-18-1 5-18-2 5-18-3 5-18-4
5p14 5-19-1 5-19-2 5-19-3 5-19-4
2p15 2p16 2p17
5-20-1 5-20-2 5-21-1 5-21-2 5-22-1 5-22-2 5-22-3 5-22-4
计算机绘图部分示例
10-1 11-1 12-1
12-2 13-3
示例
习题目录 回首页 退出
习题目录 回首页 退出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机械制图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械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机械制图_第2章_点_直线_平面的投影习题解答

机械制图_第2章_点_直线_平面的投影习题解答

2-8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 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 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 距H面12。
2-10 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 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 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7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18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2-19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20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21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1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V面等距、距W面12。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2-30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1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2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3 过点A作正平线AM与△B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22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23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 点的投影∙∙∙∙∙∙∙∙∙∙∙∙∙∙∙∙∙∙∙∙∙∙∙∙∙∙∙∙∙∙∙∙∙∙∙∙∙∙∙∙∙∙∙∙∙∙∙∙∙∙∙∙∙∙∙∙∙∙∙∙∙∙∙∙第24~24页习题1.2 直线的投影∙∙∙∙∙∙∙∙∙∙∙∙∙∙∙∙∙∙∙∙∙∙∙∙∙∙∙∙∙∙∙∙∙∙∙∙∙∙∙∙∙∙∙∙∙∙∙∙∙∙∙∙∙∙∙∙∙∙∙∙∙第25~27页习题1.3 平面的投影∙∙∙∙∙∙∙∙∙∙∙∙∙∙∙∙∙∙∙∙∙∙∙∙∙∙∙∙∙∙∙∙∙∙∙∙∙∙∙∙∙∙∙∙∙∙∙∙∙∙∙∙∙∙∙∙∙∙∙∙第28~29页习题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第30~32页习题1234题号:题号:56789101112131415题号:161718192021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5 换面法∙∙∙∙∙∙∙∙∙∙∙∙∙∙∙∙∙∙∙∙∙∙∙∙∙∙∙∙∙∙∙∙∙∙∙∙∙∙∙∙∙∙∙∙∙∙∙∙∙∙∙∙∙∙∙∙∙∙∙∙∙∙∙∙∙∙第33~35页习题1.6 旋转法∙∙∙∙∙∙∙∙∙∙∙∙∙∙∙∙∙∙∙∙∙∙∙∙∙∙∙∙∙∙∙∙∙∙∙∙∙∙∙∙∙∙∙∙∙∙∙∙∙∙∙∙∙∙∙∙∙∙∙∙∙∙∙∙∙∙∙∙第36~36页习题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第37~37页习题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题号:404142434445464748495051题号:525354555657题号:58596061621. 已知A、B、C三点的直观图,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填入表中。

2. 已知A、B、C各点对投影面的距离,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3. 已知点A的坐标(40,15,0),画出其三面投影并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a)点B ——在点A右面20mm,前面15mm,上面20mm;(b)点C ——在点A左面10mm,后面15mm,上面15mm。

中职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二章答案

中职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二章答案

2-10 补画平面的第三面投影 返回
2-10 补画平面的第三面投影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10 补画平面的第三面投影 返回
2-10 补画平面的第三面投影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10 补画平面的第三面投影 返回
2-10 补画平面的第三面投影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10 补画平面的第三面投影 返回
2-6 点的投影
返回
2-6 点的投影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6 点的投影
返回
2-6 点的投影(续)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6 点的投影(续) 返回
2-6 点的投影(续)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6 点的投影(续) 返回
2-6 点的投影(续二)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6 点的投影(续二)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返回
2-13 综合练习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点击相应题目获取解答
2-8
2-8
2
3
2-9 2-9
2-9
1
2
3
2-9
2-9
4
6
2-9
2-9
2-9
2-9
2-9
7
8
9
10
11
2-9
2-10
2-10
2-10
2-10
2-11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新版.ppt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新版.ppt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3 平面的投影
16. 已知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 退出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3 平面的投影
16. 已知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e)
(f)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 退出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3 平面的投影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
32. 求作直线AB与相交两平面CDF及DEF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 退出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
33. 求作两三角形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 退出
(a)
(b)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 退出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2 直线的投影
13. 作水平线与两已知直线 AB 和 CD 相交并与H面相距 25。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 退出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2 直线的投影
14. 作一直线 MN 与已知直线 CD、EF 相交,同时与 AB 平行(点M在 CD 上,点N在EF上)。
4. 已知点A的两投影,求 a″和点B的三面投影。 (a)点A、B对称于V、W两面角的分角面。 (b)点A、B对称于V、H两面角的分角面。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 退出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2 直线的投影
5. 已知三脚架的两个投影,试判断S1S2、S2A、S2B各为何种位置直线,并作出它们的侧面投影。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2 直线的投影

机械制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习题答案

机械制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习题答案

2-22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23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平面ABCDEFGH是 一般位置 面。 直线EF是 水平 线。 直线FG是 侧平 线。
2-24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将“是” 或"否"填于括弧中)。


( 是)
2-1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V面等距、距W面12。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2-8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 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 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 距H面12。
2-10 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 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 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3 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4 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5 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16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4 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a
定比作图方法
c
b
§2-2 直线的投影
例2 已知点C在线段AB上,求点C的正面投影。
b Z
b
V
b
c a C B
X
A
O
a
X
a
a
O
a
c YW
a
c Hb
c b
YH
§2-2 直线的投影
例3. 在直线AB上取一点C, 使AC = L,求点C的两投影。
b c
a
L
b c
a
a
X
a
b
L
c
ZAB
O
b
c
ZAB
b0
L
c0
平面对 投影面的倾 角、、
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3 平面的投影
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一个、倾斜 于另两个投影面的 平面
V面—正垂面 H面—铅垂面 W面—侧垂面
特殊位 置平面
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一个、同时 垂直于另两个投影 面的平面
V面—正平面 H面—水平面 W面—侧平面
投影面倾斜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 斜的平面
c b
X
b O c
YW
当两直线均为
b
一般位置直线时, c
若有两个同面投影 满足上述条件,则 空间两直线相交。
d
a
YH
§2-2 直线的投影
3. 交叉两直线
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直线
b
1(2 )
d
c
a

2 Ⅰd
c
b
a1
b d
1(2 )
c
X a
O
d
c
a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2章.pdf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2章.pdf

2-1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

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已知点A(25,15,20);点B 距W 、V 、H 面分别为20、10、15;点C 在点A 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 在点A 之上5、与H 、V 面等距、距W 面12。

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2-4已知直线AB 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⑴AB ∥W 面,β=30°;点B 在点A 之下、之前。

⑵AB ∥V 面,γ=60°;点B 在点A 之下、之右。

⑶AB ⊥H 面,点B 在点A 之下。

2-5求直线AB上点K的正面投影。

2-6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到H及V面的距离相等。

2-7标出交叉二直线上的重影点并判别可见性。

2-8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距H 面12。

2-10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3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4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5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6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7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18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9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20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21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课后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课后答案

2024/6/1
45
P31 5-3(2) 已知正圆锥的SO,锥顶为S,底圆直径为40mm ,用换面法 作出该圆锥的投影。
2024/6/1
46
P32 5-4(1)完成六棱柱被截后的三面投影。
2024/6/1
47
P32 5-4(2)完成正四棱柱被截后的三面投影。
2024/6/1
48
P33 5-5(2)作出正平面P与圆环截交线的正面投影。
2024/6/1
34
3-3(2)作△ABC外接圆圆心K的投影。
c2
b2
b1
b’
a2
a’ X
k’ b
k
a
2024/6/1
a1

c
角 形
1

c’
B
O
C


c
垂 线
35
3-4(1)求直线AB与CD的公垂线EF。
C点到AB的公垂线
e’ e1
f
1
c1
d1 ZAB
a’
X
ZA
a
a1’ ZA
c’ f’
ZC d’
ZD
c
d
b’
ZB e
f
b
2024/6/1
c1’ f1’
d1’
ZB
b1’
e1’
36
V2
Q2'
W1
Q1'' P1''
3—4(2)求出两相交 平面P与Q之间的夹角。
θ
P2'
P'
P''
W1
V
Q''
Q'

《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答案——第2章

《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答案——第2章

由于棱
锥体的棱面 无积聚性, 表面取点要 利用辅助线 法。
2-2 回转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完成回转体的投影,并作出表面上各点的三面投影。
(1

a'
a"
b'
(b")
(b) a
回转体表面取点, 根据已知点的可见性 判断点所处的位置, 按投影关系,找出各 点的投影。
(2 )
(c') 1'
a'
b'
1" c" a"
4、完成相贯体的三视图。
1'
5'(6') 3'(4') 2' 7'(8')
1"
5" 6"
4"
3"
8"
7" 2"
4 86 21
75 3
圆锥体与圆
柱形孔正交。因 圆锥面的投影无 积聚性,利用辅 助平面求一般位 置的点。
5、完成相贯体的三视图。
1'
5'(6') 3'(4') 7'(8') 2'
1"
6"
b"
c
a
b
圆锥面的投
影无积聚性,表 面取点利用辅助 素线或辅助纬圆 法求解。底面上 的点可利用投影 关系直接求出。
(3 )
a'
b'
a" (b")
1a
圆锥台的表面
2 b
投影无积聚性,表 面上取点利用辅助
纬圆法。
(4 )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5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6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7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8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9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0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1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55
第八章 零件图………………………………………… 62
第九章 装配图………………………………………… 76
第一章
12345
目录
第二章
6 7 8 9 10
目录
第三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目录
第九章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目录
1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5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8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9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0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1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2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3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机械制图习题册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册参考答案

第二章投影基础一、三视图基础‎(本大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1.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

(2分)(2003年‎)2.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

(2分) (2004年‎)3.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

(2分) (2005年‎)4.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

(2分) (2006年‎)5、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7年‎)6.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8年‎1月)7.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8年‎10月)8.根据题l图‎所示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9年‎1月)9.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9年‎10月)二、求实长(本大题共9‎题,每题4分,共36分)1.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AC的实‎长为40毫‎米。

求作C点的‎两面投影。

(4分) (2003年‎)2.已知直线C‎D∥AB,过C点作直‎线CD,并使其长度‎等于25毫‎米。

(4分) (2004年‎)点评:这题有难度‎!3.将直线BC‎向右延长到‎A点,使BC:CA=2:1,求A点的两‎面投影(a’、a)及线段AB‎的实长。

(4分)(2005年‎)答案:略。

提示:可取主视图‎投影一半(尺规作图找‎中点),再延长b’c’一半投影致‎A点,最后用阿发‎或贝塔三角‎形求实长(不难)4.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AC的长‎为15毫米‎,并作出C点‎的两面投影‎。

(4分)(2006年‎)答案:与上题03‎年一样!(简单)5、已知直线的‎β=30o,且B点在A‎点的上方,求作直线的‎正面投影。

(4分) (2007年‎)6.已知正平线‎C D的α=30o。

,直线CD与‎A B长度相‎等且相交于‎K点,AK=20mm,且K点为C‎D的中点,求作直线C‎D的两面投‎影,只作一解。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解析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解析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 点的投影∙∙∙∙∙∙∙∙∙∙∙∙∙∙∙∙∙∙∙∙∙∙∙∙∙∙∙∙∙∙∙∙∙∙∙∙∙∙∙∙∙∙∙∙∙∙∙∙∙∙∙∙∙∙∙∙∙∙∙∙∙∙∙∙第24~24页习题1.2 直线的投影∙∙∙∙∙∙∙∙∙∙∙∙∙∙∙∙∙∙∙∙∙∙∙∙∙∙∙∙∙∙∙∙∙∙∙∙∙∙∙∙∙∙∙∙∙∙∙∙∙∙∙∙∙∙∙∙∙∙∙∙∙第25~27页习题1.3 平面的投影∙∙∙∙∙∙∙∙∙∙∙∙∙∙∙∙∙∙∙∙∙∙∙∙∙∙∙∙∙∙∙∙∙∙∙∙∙∙∙∙∙∙∙∙∙∙∙∙∙∙∙∙∙∙∙∙∙∙∙∙第28~29页习题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第30~32页习题1234题号:题号:56789101112131415题号:161718192021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5 换面法∙∙∙∙∙∙∙∙∙∙∙∙∙∙∙∙∙∙∙∙∙∙∙∙∙∙∙∙∙∙∙∙∙∙∙∙∙∙∙∙∙∙∙∙∙∙∙∙∙∙∙∙∙∙∙∙∙∙∙∙∙∙∙∙∙∙第33~35页习题1.6 旋转法∙∙∙∙∙∙∙∙∙∙∙∙∙∙∙∙∙∙∙∙∙∙∙∙∙∙∙∙∙∙∙∙∙∙∙∙∙∙∙∙∙∙∙∙∙∙∙∙∙∙∙∙∙∙∙∙∙∙∙∙∙∙∙∙∙∙∙∙第36~36页习题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第37~37页习题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题号:404142434445464748495051题号:525354555657题号:58596061621. 已知A、B、C三点的直观图,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填入表中。

2. 已知A、B、C各点对投影面的距离,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3. 已知点A的坐标(40,15,0),画出其三面投影并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a)点B ——在点A右面20mm,前面15mm,上面20mm;(b)点C ——在点A左面10mm,后面15mm,上面15mm。

机械制图-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习题答案

机械制图-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习题答案

2-8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 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 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 距H面12。
2-10 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 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 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7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18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2-19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20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21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22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23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平面ABCDEFGH是 一般位置 面。 直线EF是 水平 线。 直线FG是 侧平 线。
2-24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将“是” 或"否"填于括弧中)。


பைடு நூலகம்
( 是)
2-4 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⑴ AB∥W面,β=30°; 点B在点A之下、之前。
⑵ AB∥V面,γ=60°; 点B在点A之下、之右。
⑶ AB⊥H面,点B在点A之下。
2-5 求直线AB上点K的正面投影。
2-6 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到H及V面的 距离相等。
2-7 标出交叉二直线上的重影点并判别可见性。
2-13 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机械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

X
a
c
O RH d(e)
PH
v
v
QV
b PH
RH
第11页
第二章 点 直线 平面的投影
2-3 平面的投影 6.补全平面图形ABCDE的两面投影。
答案
a'
e'
b'
d'
c'
e' a'
b'
d'
c'
Xa
O
e
b
c
d
在平面上取相交线
Xa
O
e
b
d c
在平面上取平行线和相交线
第11页
第二章 点 直线 平面的投影
2-3 平面的投影 7.已知圆心位于A点直径30的圆为侧平面,作圆的三面投影。
7.已知AB与CD平行,且分别与EF、GH交于A、B两点,求
直线AB的两面投影。
答案
d' g'h' b'
e'
a'
c' x
f' o
af h c
eb
第10页
d
g
第二章 点 直线 平面的投影
2-3 平面的投影
1.根据下面各平面投影图填空: d'
c'
b'
e'
a'
f'
X
cO X d
a
e
b
f
答案
l' Zl"
m'
m"
O
n'
n"
O
ABC是正垂 面 DEF是 侧平 面 LMN是 侧垂 面 =30º;= 6;0º= 。90º= ;9=0º ;9=0º。=0º ;=60º;=30º 90º

机械制图(近机 非机类)(第2版)第2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图(近机 非机类)(第2版)第2章习题答案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 MN CD 相交 与已知直线AB平行( AB平行 分别在直线CD EF上 CD、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 CD、EF都相交 MN与直线AB、 都相交。 *2-19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求直线EF EF与 ABC的交点 并判别可见性。 的交点K 2-36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7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求直线EF与 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EF 的交点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 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 2-38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 并判别可见性。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26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AB在两平行直线CD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AB的水平投影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ABCDE的水平投影 2-27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15 求作其三面投影。 AB的实长为15, 2-4 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AB∥W面 β=30° ⑴ AB∥W面,β=30°; 在点A之下、之前。 点B在点A之下、之前。 AB∥V面 γ=60° ⑵ AB∥V面,γ=60°; 在点A之下、之右。 点B在点A之下、之右。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1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已知点B距点A15; A15 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 在点A 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5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36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1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V面等距、距W面12。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 是 )


( 是 )
( 否 )
2-25 过点D作正平线DE平行于△ABC。
2-26 △ABC平行于直线DE和FG,补全△ABC的水平投影。
2-27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两平面是否平行。
⑴ ⑵
( 是 )
( 否 )


( 否 )
( 否 )
2-28 已知两平面相互平行,完成平面ABC的水平投影。
2-29 已知直线AB和CD(AB∥CD)所确定的平面 平行于△EFG,完成该平面的水平投影。
2-22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23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平面ABCDEFGH是 一般位置 面。 直线EF是 水平 线。 直线FG是 侧平 线。
2-24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将“是” 或"否"填于括弧中)。
⑴ ⑵
( 是 )
2-4 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⑴ AB∥W面,β =30°; 点B在点A之下、之前。 ⑵ AB∥V面,γ =60°; 点B在点A之下、之右。
⑶ AB⊥H面,点B在点A之下。
2-5 求直线AB上点K的正面投影。
2-6 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到H及V面的 距离相等。
2-7 标出交叉二直线上的重影点并判别可见性。
2-8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 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 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 距H面12。
2-10 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 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 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任求一解)。
2-13 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4 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5 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16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7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18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2-19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20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21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30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1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2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3 过点A作正平线AM与△B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