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安徽省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卫科教秘〔2015〕183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实施办法》(皖教秘科〔2016〕86号)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培养方案。
第一条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第二条招生对象与入学方式
一、招生对象。为取得临床、口腔类别医师资格或具备报考临床、口腔类别医师资格的应(历)届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且研究生所选学专业的执业类别必须与已取得或具备报考资格的执业类别一致。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报考专硕研究生,自退出之日起3年内不得以专硕研究生并轨身份再度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入学方式。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并达到规定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第三条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一、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长学习年限,具体要求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二、培养方式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接受学校、规培基地双重管理。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培养过程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应坚持硕士生的培养以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临床能力训练指导医师小组(以下简称医师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加强集体培养,尤其要加强各专业基地的协同培养,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必须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所达到的要求及论文水平的标准按照学校学位授予标准进行。
1.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培训过程总体负责:指导制定个人培训、培养计划;检查、督促学习、工作情况;每月与硕士生交流、督学、督训、指导不少于一次;承担专业课、专业外语的教学与辅导;审阅硕士生的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确定课题并具体指导,定期检查硕士课题研究进度、原始记录,并对论文撰写进行指导。
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参与临床专硕的全面培养:基地各专业成立医师组,医师组由3~5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高年资医师(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组成,科室主任担任医师组组长。医师组负责指导在本专业基地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工作,包括安排临床轮转;开展专业课教学;组织出科考核;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和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严格考核。
3.医院要有专人负责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和实践进行安排、管理、检查和监督。
4.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不享受寒暑假,休假时间由教研室(科室)安排。
第四条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部分组成,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6学分,其中,政治理论课3学分,英语2学分。具体如下:
一、公共必修课(4门,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
2.0学分
2.自然辩证法概论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学时 1.0学分
3.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40学时 2.0学分
4.医用统计方法60 学时 3.0学分
二、专业基础课(6门,4学分)
1.医患沟通10学时0.5学分
2.医学科研设计20学时 1.0学分
3.公共卫生原理与方法10学时0.5学分
4.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20学时 1.0学分
5.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10学时0.5学分
6.循证医学10学时0.5学分
三、专业课(4学分)
1.专业进展课40学时
2.0学分
2.专业英语40学时 2.0学分
课程教学可采取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相结合。考核可采取笔试、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
在住院规培期间,每月安排不少于两个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方式,学习各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
第五条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
一、临床能力训练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进行,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达到各专业培训细则的要求。
二、临床能力考核
主要考核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进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每天完成的培训内容如实填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指导医师和导师定期审核后签字,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及参加结业综合考核的依据。
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出科考核、结业综合考核。
1.日常考核:由培训指导教师负责。对硕士生日常临床工作量、收治病种及例数、技能操作、病历书写、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中。
2.规培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由各教研室(科室)负责人牵头组织。出科考核时应通知导师列席。考核总评成绩≥75分为合格。考核成绩作为临床技能培训平时成绩的依据。
考核内容应包括:
(1)对学员的政治思想、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临床能力和工作表现等进行考核。
(2)对学员进行严格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技能考核。主要考核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业综合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按照省卫计委的统一要求组织。
第六条科研能力训练、教学培训和学位论文工作
一、在进行临床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在科研能力训练过程中,教研室(科室)和指导小组要同研究生一起制定出具体的论文工作计划,使研究生掌握论文选题、课题设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硕士生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二、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贯穿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硕士生应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保证充足的科研时间。
三、硕士生应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小讲课等教学工作;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
四、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