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环节
新课改的实施步骤
新课改的实施步骤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我国教育界逐渐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被提出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本文将介绍新课改的实施步骤。
步骤一:制定新的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和理念,制定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课程标准。
•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目标。
•充分调研和借鉴国内外的教育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步骤二: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开展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引导教师掌握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良好的教师发展机制,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步骤三:教材的重新编写与使用•根据新课程标准,重新编写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
•确保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推广新教材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步骤四:课程评价与质量监控•设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加强对课程质量的监控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的教学效果。
步骤五: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积极建设与新课程改革配套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鼓励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创新。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步骤六:家庭与社会的参与•积极引导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与社会资源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结论新课改的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重新编写教材和推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等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
课程实施的主要阶段和步骤
课程实施的主要阶段和步骤1. 课程设计阶段在进行课程实施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细致的课程设计工作。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目标,确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制定教学大纲:编写详细的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安排。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大纲,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如讲座、小组讨论、实验等。
•编写教材和教具: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活动设计,编写适合的教材和教具,以便支持教学过程。
•制定评估方式: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2. 课程准备阶段在课程实施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教材准备:根据课程设计阶段的编写的教材,做好复印、整理和组织工作。
•教具准备: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教具,如投影仪、实验器材等,并确保其正常运作。
•环境准备:检查教室环境,确保教室设施、板书等都处于良好状态。
•技术准备:如果需要使用技术支持,如电脑、软件等,需要提前测试并确保正常运作。
3. 课程实施阶段课程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教学导入:通过引入新课程内容、复习已学内容或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
•知识传授:根据教学大纲,系统地传授课程内容,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互动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实践操作: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供实际的实践机会,如实验、场地考察等。
•反馈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对学习进展的反馈,通过各种评估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纠正教学方法和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
4. 课程总结和评估阶段课程实施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学生反馈:向学生征求他们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反馈。
•教师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总结教学经验,找出不足并进行改进。
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有哪些
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有哪些引言在教育领域,课程实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系统的规划和组织,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介绍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
步骤一:需求分析在课程实施开始之前,首先要进行一次需求分析。
这一步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背景、水平和学习目标,确定他们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期望。
•社会需求:了解当前社会对该领域的需求,确定课程设置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政策要求:了解教育政策对该领域课程的要求,确定课程设计是否符合政策导向。
步骤二:课程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育政策要求,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以下是课程设计的几个关键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2.制定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明确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学习活动。
3.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大纲,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讲授、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
4.确定教材和资源: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资源,支持教学活动的实施。
步骤三:教学实施在课程设计完成之后,教学实施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教学实施的几个关键步骤:1.开展教学活动: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各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活动,包括讲授、实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2.教学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
评价结果可用于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教学反馈:向学生及时提供反馈,包括学习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参与反馈,提升课程的质量。
步骤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以下是教学评估的几个关键步骤:1.收集数据:收集有关课程实施效果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课程反馈、教学评价等。
2.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课程实施的效果。
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是啥
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是啥1.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者需求在开始课程实施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课程的主要目标和学习者的背景、技能水平、兴趣和学习需求等。
通过深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可以更好地设计和调整课程内容,以满足学习者的期望和学习目标。
•确定主要目标:明确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主要目标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习者的需求相符,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评估方式进行验证。
•了解学习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习者的背景、技能水平、学习目标和兴趣等信息。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并为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2. 设计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在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者需求后,下一步是设计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
课程大纲是课程规划的基础,它包括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教学计划是在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具体规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设计课程大纲: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者需求,设计课程大纲,包括课程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等。
课程大纲应该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内在逻辑。
•制定教学计划:在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制定每节课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
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
3. 开发教学材料和资源教学材料和资源在课程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供实际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编写教学材料:根据教学计划,编写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课件、习题集等。
教学材料应该清晰明了,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收集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学习工具、在线教育平台等。
这些资源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4. 实施课程和教学活动实施课程和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并根据学习者的反馈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课程实施的具体步骤
课程实施的具体步骤1. 确定课程目标在开始实施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能够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具体描述。
确定课程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学资源和时间等因素。
确立明确的课程目标有助于指导后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2. 设计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是对整个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的概括性描述。
在设计课程大纲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课程主题和核心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确定课程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分解核心内容为教学单元:将核心内容分解为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的主题。
•确定教学单元的顺序和时间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和学习难易程度,确定教学单元的顺序和时间安排。
•编写每个教学单元的简介:为每个教学单元编写简介,描述该教学单元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成果。
3. 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将课程大纲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时间安排的详细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教学活动: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单元的内容,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实验等。
•安排教学时间:为每个教学活动安排合适的教学时间,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编写教学材料: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编写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课件、教案、实验指导书等。
•评估学生学习进展:在教学计划中添加评估学生学习进展的环节,如作业、测验、小组项目等。
4. 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是指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在教学开始前,确保教学材料的准备工作完成,包括教案、讲义、教具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入实际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辅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实施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课程实施的具体步骤有哪些1. 课程准备阶段在课程实施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课程准备阶段的具体步骤:•制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成果,使学生清楚知道他们将在课程中学到什么,并为教师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框架。
•设计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包括每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和评估方式等,以便教师能够清楚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
•选择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等,以支持学生的学习。
•准备教学材料: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材料,如课件、练习题、活动指导等,以方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
•确定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2. 课程实施阶段在课程实施阶段,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
以下是课程实施阶段的具体步骤:•教学导入: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起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思考。
•讲解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教师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包括概念定义、原理解释等,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展示示例和案例:通过展示示例和案例,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增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进行讨论和互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提供学习支持:及时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指导,确保学生顺利进行学习。
•组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课程评估阶段在课程实施之后,需要进行课程评估,以评估课程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下是课程评估阶段的具体步骤:•进行课程评价: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等方式,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新的课程制度在学校的实施
新的课程制度在学校的实施引言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实施新的课程制度。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新课程制度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一、新课程制度的主要内容1.1 课程设置新课程制度将分为三个部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
- 必修课: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科目。
- 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
- 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包括实验、社会实践、体育活动等。
1.2 课程安排新课程制度将实行学分制度,每个学生需在三年内完成规定的学分。
- 必修课:每学期安排一定的学分,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 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每学期最多选修两门课程。
- 实践课:每学期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社会实践等。
1.3 教学方法新课程制度鼓励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课堂讲解: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实践操作:增加实验、社会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施步骤2.1 制定详细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 充分考虑各科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新课程制度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新课程制度的要求和特点。
- 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3 学生引导- 通过校会、班会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课程制度,使其充分了解新课程制度的要求和特点。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选课,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4 教学资源配置- 增加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室设备等,确保新课程制度的顺利实施。
- 优化课程时间表,确保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
三、预期效果实施新的课程制度后,我们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实施的七个步骤
课程实施的七个步骤1. 确定课程目标•仔细分析课程的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确定学习者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将目标转化为明确的学习结果,以便评估学习者的成就2.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和流程•确定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创建教学材料,例如课程大纲、教案、教材和学习支持材料3. 策划教学活动•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策划教学活动,例如讲座、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环境进行选择•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顺序4. 评估学习者的成绩•设计评估工具和评估标准,以便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定期进行评估,例如课堂测验、作业、小组项目等•分析评估结果,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学习者改进学习成果5. 实施教学活动•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组织授课和学习活动•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辅导,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6. 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和学习者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估•分析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反馈,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根据反思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7. 持续改进课程•基于学习者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课程改进•更新教学材料和资源,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者的需求•持续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以上是课程实施的七个步骤。
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和反馈,积极引导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辅导,以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简述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
简述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教学实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引导、讲授、实践、巩固和评价。
一、备课备课是教学实施的第一步,是教师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准备工作。
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理、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教学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准备。
二、引导引导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授讲授是教学实施的核心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讲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讲解中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践实践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可以组织实验、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巩固巩固是教学实施的必要环节,通过巩固学习成果,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练习题、小测验、课堂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巩固性的训练和巩固性的评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评价评价是教学实施的必备环节,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引导、讲授、实践、巩固和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要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环节
高中课程改革是高中教育的深刻变革,新课程的实施,涉及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有许多工作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去做。
三年实践下来,我们认为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二是教学,三是评价。
课程是指学校是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开设课程,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教学是指学校和教师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评价是指以什么标准和方式评价新课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是否通过评价促进了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保证。
这三个方面,既是新课程实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又是新课程实施中最难以落实的地方。
一、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设课程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1.新课程在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主要特点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感到,与以往课程相比较变化最明显、最能体现新课程结构特点的有四点:一是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课程是为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每个学生必学的课程内容,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的共同基础。
选修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分,约占必修学分的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还加大了技术、艺术、体育等“非学术性”课程的比重,仅必修学分就有25个,约占学科类课程的必修学分的27%。
这些课程的大幅增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结构设置注重了基础性、均衡性和选择性,集中体现了课程目标,是新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国家课程方案的核心内容。
2.新的课程结构设置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不同以往那样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好了哪个年级开设哪几门课、一周有几课时、学什么内容,而只是提出了要学多少门课程、每门课程要修多少学分的基本要求,至于哪门课程在哪个年级开设、一周有几课时、什么时候学必修什么时候学选修、在某一学科里先学哪个模块再学哪个模块等等,可以由学校自主安排。
课程实施的五个步骤
课程实施的五个步骤1. 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和实施课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
以下是需求分析的几个要点:•确定课程的目标:明确课程的目标是什么,例如提高学生的特定技能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批判性思维等。
•调查学习者需求:通过调查问卷、面试等方式收集学习者的需求和期望,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期望和目标。
2. 设计课程大纲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始设计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是课程设计的蓝图,它包含了课程的内容、学习目标、评估方法等。
以下是设计课程大纲的几个步骤:•确定课程的主题和核心概念:确定课程的主题和核心概念是设计课程大纲的基础。
•制定学习目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划分课程的模块和单元: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和单元,以便于组织和教学。
•设计评估方法:确定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例如考试、作业、项目等。
3. 开发课程材料当课程大纲设计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开发课程材料。
课程材料包括教材、教学资源、多媒体资料等。
以下是开发课程材料的几个步骤:•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源:根据课程大纲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制作多媒体资料:根据需求分析和课程大纲,制作多媒体资料,例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
•整理和组织课程材料:将教材和教学资源整理和组织,以便于教学和学习。
4. 实施课程在课程材料开发完成后,即可开始实施课程。
以下是实施课程的几个要点:•进行教学活动:根据课程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讲授课程内容、组织讨论、布置作业等。
•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供支持和指导。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通过考试、作业、项目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达成学习目标。
5. 评估和反馈课程实施完毕后,需要进行评估和反馈。
以下是评估和反馈的几个步骤:•收集反馈意见:向学生收集他们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建议。
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是什么
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是什么引言在教育领域,课程实施是指将设计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涉及到多个步骤。
本文将介绍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教师在实施课程时取得良好的效果。
步骤一: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明确是课程实施成功的关键。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仔细思考并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确定学习目标的方法:•定义明确的目标:将学习目标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出来,确保学生和教师都能理解它们。
•分解目标:将大的目标分解为更小的子目标,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有所成就感。
•对照课程标准:参考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和其他教育资源,确保学习目标与教育体系的要求相一致。
步骤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实施的路线图。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堂课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
以下是一些制定教学计划的建议:•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并根据这些信息设计教学计划。
•确定学习资源:选择适当的教材、教具和其他学习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
•安排教学活动: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包括讲解、讨论、实践和评估,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步骤三:实施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需要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以下是一些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主动参与学习。
•提供反馈和指导: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技能。
步骤四:评估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步。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以下是一些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作业、测验、项目和口头报告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五个环节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营造氛围,进入状态。
利用小游戏、唱英文歌,集体朗读或者利用老师的表情和姿态,使教室里形成起有利于教学的次序和气氛。
环节二,以旧引新,导入目标。
复习旧知识并引起学生注重所要学习的内容,传达教学目的的意图,为新课做准备。
环节三,激发动机,探索发现。
在信息导入活动后,帮助学生以探索发现的方式促进对信息的整体感知,并训练听、说、读、写技能。
环节四,深化感知,强化练习。
在练习中,应多注意它的目的性、任务性、和创造性特征。
环节五,反馈调节,促进迁移。
教师能够将这种反馈与激励的方式加以改进,以提醒法、暗示法、比较法来改变学生单纯的依靠教师给予纠正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获得反馈和自我纠正的能力。
简述教学实施的几个基本环节
简述教学实施的几个基本环节教学实施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第一步。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制定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教学评价等。
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以便实现有效的教学。
2.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学实施的重要阶段。
教学准备包括准备教学媒介、准备教学环境、准备教学资源等。
教学准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能够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是指将教学设计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实施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传授知识、解释概念、解决问题、练习应用等。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合作。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诊断教学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测试评价等多种方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学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教学。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及其相关制度
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及其相关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设计与准备:-制定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预期目标和学习成果。
-编写教案:设计详细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准备教材和资源: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2. 授课与学习:-教学过程:按照教案进行授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和合作学习。
-学生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
-学习活动组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小组活动、实验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评估与反馈:-形成性评估:通过课堂作业、小测验、课堂表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常态化评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终结性评估: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项目评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并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4. 管理与支持:-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计划、课表安排、学生出勤等管理要求。
-师资培训与发展:提供教师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学生支持服务: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支持服务,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5. 课程质量保障:-评估与监控:定期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请注意,具体的课程实施环节和相关制度可能因不同学校、教育机构和课程设置而有所差异。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符合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要求和政策法规。
新课程课堂教学5环节
新课程课堂教学5环节
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包括5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的应用技巧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如下:
第一.课前准备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新课程改为“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教学过程不再有定式,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应该为学生的表现预留出空间,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感悟、学生的创造是最珍贵的。
第二.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是新课进行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新课开始,几句贴切的引语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好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第三.主题探究
“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
“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
新课堂的主题探究处理方法不拘一格。
是“探究”,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得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第四.强化巩固
巩固在主题探究之后。
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
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
强化不只是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叉进行。
要注意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2.重视各种复习。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第五.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但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对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途径的总结,更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强、拓展的过程。
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课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课程实施的基本步骤是
课程实施的基本步骤1. 确定课程目标在开始实施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这包括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目标。
课程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相匹配。
•确定学生的背景和目前的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定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2. 设计课程大纲制定课程大纲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步骤之一。
课程大纲包括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决定课程的主题和子主题•确定每个主题的内容和学习活动•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规划评估方式和标准3. 准备教材和教具教材和教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根据课程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确保能够有效地传达知识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搜索适合的教材和教具资源•评估教材和教具的质量和适用性•调整和定制教材和教具,以符合课程需求4. 制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是为了保证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教学计划应包括每个课时的内容、学习活动和评估方式,以及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
•分配每个课时的主题和学习活动•安排教学时间和学习进度•规划评估和反馈的时间和方式5. 开展课程实施根据教学计划,开始进行课程实施。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使用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6. 进行评估和反馈评估和反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
•进行课堂测验、作业和项目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绩•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能力7. 进行课程总结和改进课程实施结束后,进行总结和改进是必要的步骤。
教师可以回顾整个课程过程,分析课程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课程实施做准备。
•回顾整个课程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和教材使用情况•分析学生的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进行课程的改进和调整,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通过以上一系列步骤的实施,教师可以有效地设计和开展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新授课的基本流程
新授课的基本流程新授课的基本流程俗话说:课无定法。
从另一个层面讲,各个学科各有自己的特点,讲课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一般的新授课也应有一个基本模式。
新授课大体上应有以下基本流程:1、情境导入、明晰目标→2、学案导航、自主学习→3、互助合作,质疑解难→4、展示交流、点拨提升→5、走进现实,迁移应用→6盘点收获反思提高一、情境导入明晰目标设计情境是导入新课的基本要求,教师有目的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与境,顺势引出学习目标,目标的出示可让学生看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或导学案或教师口述。
主要方法:有故事情境、案例情境、歌曲情境、诗词情境、小品情境、录象情境、数据情境、游戏情境等。
创设导入情境的作用是打动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所触动,情感上有所感动,心灵上有所震动,进而让学生产生思考,并进行自主感悟,同时明确了目标,即让学生谈谈由这个情境所引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情感、带着目标进入新课的学习氛围中。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教师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编写成学案(或自学指导),让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理解本课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对本模块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问题化”。
自学时宜采用“先静后动”的顺序,即学生先独自静心学习,沉浸在自学提纲和教材之中,运用圈、点、勾、划等方法读透教材,理清逻辑关系,掌握基础知识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巡视检查,察言观色,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准问题的所在,基本上不参与学生的直接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三、互助合作、质疑解难对于自学中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问题,在合作小组中进行集体互助攻关,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合作,让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启发学生,学生鼓励学生,学生监督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充分挖掘潜能。
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是哪些
课程实施的几大步骤是哪些1. 课程规划在开始实施课程之前,进行课程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课程规划包括确定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等。
•确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目标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生需要相结合,并考虑到学习目标的可衡量性。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每个课时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所需资源。
•确定教学方法:选择适合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践、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
•确定评估标准:制定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和方法。
评估标准应该与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相一致。
2. 教学准备在课程实施之前,教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准备工作,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材准备:选择适合课程内容和学生水平的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资源准备:收集和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幻灯片、讲义、案例、实践活动等。
•教学环境准备:确保教室和学习设施的准备,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技术设备准备:如果需要使用教学技术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需要提前准备并测试。
3. 实施课程在实施课程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和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引入课程内容:在开始每个课时时,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讲解:根据教学计划,讲解课程内容。
可以使用教材、幻灯片、案例等辅助教具。
•学生参与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问题等。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实践活动可以是课堂演练、实验、案例分析等。
•总结和复习:在课程结束时,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可以通过提问、小结等方式进行。
4. 评估和反馈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根据事先确定的评估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课程改革是高中教育的深刻变革,新课程的实施,涉及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有许多工作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去做。
三年实践下来,我们认为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二是教学,三是评价。
课程是指学校是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开设课程,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教学是指学校和教师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评价是指以什么标准和方式评价新课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是否通过评价促进了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保证。
这三个方面,既是新课程实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又是新课程实施中最难以落实的地方。
一、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设课程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1.新课程在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主要特点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感到,与以往课程相比较变化最明显、最能体现新课程结构特点的有四点:一是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课程是为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每个学生必学的课程内容,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的共同基础。
选修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分,约占必修学分的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还加大了技术、艺术、体育等“非学术性”课程的比重,仅必修学分就有25个,约占学科类课程的必修学分的27%。
这些课程的大幅增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结构设置注重了基础性、均衡性和选择性,集中体现了课程目标,是新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国家课程方案的核心内容。
2.新的课程结构设置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不同以往那样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好了哪个年级开设哪几门课、一周有几课时、学什么内容,而只是提出了要学多少门课程、每门课程要修多少学分的基本要求,至于哪门课程在哪个年级开设、一周有几课时、什么时候学必修什么时候学选修、在某一学科里先学哪个模块再学哪个模块等等,可以由学校自主安排。
所以,学校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课程,提高课程管理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总结我们在课改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学校编排课程要充分考虑校内因素和课程因素两个方面。
校内因素是指编排课程要符合本校师资、教室等资源实际,根据本校各学科教师的构成情况来确定哪门课程在哪个年级开设和一周上几课时,根据教师的特长能力来确定选修课的任课人选,根据本校的教室场地设施来确定选修课教学班的规模,还要根据学生的选课倾向来统筹安排各个学科选修-课的开设时间和模块的确定。
课程因素是指编排课程时要明确各学科必修、选修的不同学分和学时的要求,要明确各学科内必修与选修及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哪些是递进关系、哪些是并列关系。
只有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情况和课程要求,才能制订出科学可行的学校课程计划,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3.课程开设上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应对思路与办法三年的新课程实践中,在学校课程的开设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初期学校课程安排有些过于理想化,在实施中遇到诸多困难。
例如,为减少学生的并学科目,许多学校采取了分班群学习不同学科的措施,如前几个班学生学物理、历史,后几个班学生学化学、地理,一学段后再对调,后来的实践证明,对大部分高一学生来说,这样的安排使学习的连续性受到影响,学生往往会遗忘掉前面学过的内容。
又如,大部分学校严格按照每学科一周4学时安排,但由于课程内容和教师适应等原因,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科一周分配4学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还有走班过多使学生难以适应、学校难以管理等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属于技术性、操作上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二是开不齐、开不足,不能按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设课程。
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课程安排重视高考科目课程,弱化非考科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困难;而在高考科目中又强化与考试相关的模块,致使部分选修课成为变相的必修。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考的负面影响,属于实质性、观念上的问题,解决比较困难。
目前,高校招生以统一的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选拔学生,必然会在考试科目和内容上有所选择,难以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的发展情况全面真实地考查出来。
因此,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就会造成有些学校走上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单纯应试的老路。
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宁夏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关于高一年级课程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选修课实施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提出了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和基本要求。
多次召开工作会、研讨会、校长论坛等,总结推广成功的学校课程方案,指导学校根据新课程实施的实际,及时调整改进学校课程计划,尽可能使之既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又符合实际。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促使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我们制定了《宁夏普通高中新课程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等文件,实施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加强对非高考科目、领域开设和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
我们还准备通过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加强毕业证发放管理、开展学校新课程教育质量评估等措施,规范学校的课程开设,督促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要求。
二、落实“三维一体”教学目标是新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1.新课程在教学上的改革目标和对学校的要求好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最终都要在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落实,所以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中心环节。
高中课改与义务教育课改在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上是一以贯之的,即改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为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但由于高中课程结构变化对教学的影响和多年应试教育而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新课程教学面临更新的要求、更多的问题和困难。
学校必须根据教学上的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构建本校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要求,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
2.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应对措施与办法新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
一是把握新课程内容和要求的问题。
新的课程内容注重了基础性,各学科基本上都保留了原课程的经典知识和主干内容体系,但对其中许多知识内容的要求或侧重点做了调整;同时,课程内容又突出了时代性,各科都增加了一些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课程内容还强调了选择性,各科都设置了不同目标层次要求的选修内容。
面对这些变化,尤其是以模块为学习单元构成内容体系的大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拔高要求、扩充内容,致使课时不够的问题。
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观上是教师受习惯的影响,在掌握模块教材特点、处理教材内容和把握教学要求上还不适应新课程;客观上是由于各科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较为原则、笼统,在具体知识上到底要求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教师感到心里没底。
因此,往往参照以往的经验甚至以往应对高考的经验,来把握教学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要求上拔高、内容上深挖。
二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问题。
一种表现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以大题量的练习代替教学;另一种表现是改变教学方式形式化,没有实质意义,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
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够,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学习、适应的过程。
要将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为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我们在全区实施了“课堂教学质量工程”。
“宁夏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是按照素质教育思想,针对宁夏实际而实施的系统性教学研究工程。
“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研究解决新课程教学问题、改进教与学方式、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为目标和内容,明确提出了“上课准备充分、课堂活跃有序、师生平等、教学民主、教学实效明显”五条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制订了系统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要求。
“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以来取得很好的成效,已成为宁夏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解决新课程教学问题的有效机制。
我们还及时制定了《必修课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结合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组织了一系列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2006年还开通了“宁夏教研网”,建立了一批网络教研基地学校,开展了网络教研。
目前,实验前期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是实施新课程的保证1.新课程在评价改革上的目标、内容和对学校的要求改革评价既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更是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进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学校的不断提升。
学生评价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学生、校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按照新的质量观建立高中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督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推动学校不断改进,保证新课程的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持续发展的水平。
2.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应对措施在新课程实施中,宁夏各高中学校都制订了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相关方案、制度,许多学校还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对学生全面、主动和有个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部分学校还制订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的教师评价办法。
但是评价改革进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学校的评价方案制度不够完善且得不到全面落实。
有些学校的评价项目和办法程序难以操作,在实施中“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其原因是,对评价改革的意义认识不够,学校新课程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是由于在具体实施上工作量大,怕麻烦。
二是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中有做假现象。
其原因是,按照宁夏的相关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毕业的标准之一,是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因此,有些学校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功利化,单纯为毕业和升学服务,必然就会出现做假现象。
我们从新课程实验的一开始,就把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作为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宁夏普通高中新课程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里,不仅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对改进校内学生和教师评价也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