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苏教版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第7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目标导航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及其特点。

2.理解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过程及其意义。

3.理解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过程。

4.举例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生物体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潜能。

(2)证据: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养成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1)概念:是指依据______________原理,在________条件下,分离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植体),并在培养基上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长成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培养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或原生质体――→脱分化____________――→再分化______或________―→试管苗①愈伤组织:是一团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并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______细胞。

②脱分化:指__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③再分化:____________重新被诱导分化形成______等器官的过程。

(4)人工种子①概念: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包埋在含有营养和保护物质的包被中,在适宜条件下能够____________的颗粒体。

②结构:________外包裹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植物细胞培养1.概念:将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__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__________中,进行__________,得到分散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____________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____________的一种技术。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细胞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其发育成部分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2.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为杂种细胞,继而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

生命观念: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及原因。

科学思维:理解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以流程图形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细胞杂交的过程。

科学探究:尝试探究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顺序及比例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概念:利用细胞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其发育成部分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2.具体步骤选材:外植体: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如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植物的茎尖、根尖、幼嫩的叶片、花药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外植体。

↓消毒:用消毒剂除去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消毒后的外植体需要用无菌水充分冲洗,以避免消毒剂对外植体的生长、分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接种: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上的操作。

接种用的培养基一般都要含有适量的水分、无机盐、碳源、氮源、维生素以及植物激素等。

↓诱导脱分化:将已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其细胞改变发育途径,逐步失去原有的分化状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的过程。

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

↓诱导再分化:愈伤组织生长一段时间后,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经诱导分化,形成芽和根等器官,或进一步发育成完整植株,也可以诱导形成胚状体。

↓炼苗移植:使分化形成的幼小植株逐渐适应自然环境,保证幼苗移植到大田能顺利成活。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将自发或人工融合的杂种细胞培育成新品种植物体的技术。

2.环节原生质体的制备: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低速离心分离提纯↓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化学融合法[聚乙二醇法(PEG)]和物理融合法(电融合法) ↓杂种细胞筛选和培养:两两融合有AA、BB、AB三种类型;融合成功的标志:再生出细胞壁↓杂种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杂种植株的再生和鉴定3.应用实例白菜—甘蓝、萝卜和甘蓝、烟草和番茄、马铃薯和番茄、水稻和稻稗。

江苏专版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章末培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江苏专版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章末培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其次章章末培优创新突破练突破一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1.青蒿素是从黄花蒿的叶片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而黄花蒿的茎及其他部位中的青蒿素含量极少。

关于利用植物组织培育生产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黄花蒿组织培育过程中,脱分化阶段必需赐予足够的光照B.培育基中添加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低时,有利于诱导芽的形成C.可通过大量培育愈伤组织以干脆获得青蒿素D.同一株黄花蒿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育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型肯定相同2.某生物爱好小组以月季为材料进行组织培育,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愈伤组织Y幼苗A.X常选用多年生的老枝,有利于细胞全能性的体现B.MS培育基中除水和无机盐外,还肯定要含有有机碳源和有机氮源C.与遮光相比,在光照条件下A过程更简单获得愈伤组织D.B过程培育基中植物激素的浓度、比例不同会导致愈伤组织的发育方向不同突破二动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3.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培育的基本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容器A中放置的一般是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缘由是其细胞分裂实力强B.将剪碎的组织用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处理,制成B瓶中的细胞悬液C.C、D瓶中的培育液为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须要添加肯定量的抗生素D.培育过程中还须要供应O2和CO2等气体环境,CO2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培育液的pH4.[多选][2024江苏盐城伍佑中学校高三月考]下图是体细胞核移植的流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过程中须要将卵母细胞培育到减数其次次分裂中期,用显微操作仪将卵母细胞去核B.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种繁育C.重新组合的细胞需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目的是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D.受体母牛须要用促性腺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突破三胚胎工程及其应用5.哺乳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规律是胚胎工程重要的理论基础。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获能后,才具有与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受精的实力B.精子入卵后,透亮带会快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挡其他精子入卵C.受精卵早期在透亮带内进行有丝分裂,进一步发育形成桑椹胚D.桑椹胚进一步发育形成囊胚,从二者中均可以获得胚胎干细胞高考真题练考向一植物组织培育技术及其应用1.[2024江苏卷]植物组织培育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无菌培育物的建立→培育物增殖→生根培育→试管苗移栽及鉴定。

2.2植物细胞工程同步训练苏教版选修三

2.2植物细胞工程同步训练苏教版选修三

22植物细胞工程同步训练苏教版选修三1•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 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 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的全能性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A.① 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1958年,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请 根据下面实验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开龙的胡------ *1②RO廳状林 一⑶此实验成功证明了等。

(2)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一个已插入外源DNA 片段的重组Ti 质粒载体的(3)图中从愈伤组织到形成完整的新品种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条途径主要取决于 培养基 中的 的(1) 过程③在生物技术中称为 过程。

(2) 过程④由细胞团形成胚状体要经,由单个细胞形成细胞团需要经过过程,其结果是 ———3.( 2012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下图所示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1)图示育种过程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4)若仅用二倍体植物甲的未成熟花粉培养完整植株,称为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这些植株只有通过才能结实。

(5)若要从大量培养的紫草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则条件是不需要的。

A •消毒灭菌B •充足光照C •适宜温度D •适宜养料和激素(6)用植物组织培养制作的人工种子,可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的等问题(至少答出2点)。

(7)图示育种方法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主要优点是。

4•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

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一甘蓝”杂种幼苗。

请回答问题:(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隔离。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学技术与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二节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学技术与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二节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会应用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南通一模)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

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

下列技术可行的是( B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二倍体杂种植株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移栽土壤后可培育出所需植株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A项错误;基因工程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因此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B项正确;甲、乙两植株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两者不能杂交,即使能杂交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C项错误;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二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才可形成可育四倍体后代,D项错误。

2.(南京高二期中)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植物微型繁殖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B.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的植物体不产生突变C.用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利用组织培养中获得的胚状体可制造人工种子快速的特点,A项正确;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发生突变,B项错误;用单倍体育种获得后代均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项正确;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D项正确。

3.如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植体愈伤组织单个细胞高产细胞群细胞分泌物紫杉醇A.需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B.经过程①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C.该途径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紫杉醇是紫杉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级代谢物,需要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A项正确;①是由外植体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的过程,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该过程主要利用愈伤组织得到高产细胞群,因此没有体现全能性,C项错误;紫杉醇是紫杉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级代谢物,是发育到一定阶段合成的,对植物自身无明显功能,D项正确。

2022-2023 学年 苏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教案

2022-2023 学年 苏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教案

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利用快速繁殖、脱毒、次生代谢物生产、育种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社会责任——列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对生产的影响。

知识点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人工种子2.快速繁殖3.培育脱毒植物4.种质保存知识点2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植物细胞代谢产物的工厂化生产2.单倍体育种(1)人工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人工种皮和胚状体。

(×)(2)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植物具有抗病毒的特性。

(×)(3)利用茎尖、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均可培育出脱毒种苗。

(√)(4)植物细胞、组织等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不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也不会丧失形态发生的潜能。

(√)(5)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就是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

(×)(6)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教材P58“旁栏思考题”1.植物组织培养与传统的无性繁殖相比,有什么优势?提示繁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繁殖材料用量少,受环境限制少,可工厂化生产,不受季节和恶劣天气的影响;能获得无毒苗木无性系;木本植物应用潜力大;便于种质贮存与交换;可离体繁殖诱变等。

教材P58“图2-2-3”拓展2.如图是一种玉米病毒病,会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的玉米植株是否存在无病毒的部位?为什么?提示生长点部位(如茎尖)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

因为这些部位没有维管束,病毒难以进入。

(2)如何培育出大量的玉米脱毒种苗?提示采用植物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便可以大量繁殖脱毒植物种苗。

除了利用茎尖外,还可以利用花药培养来实现脱毒。

教材P61“问题与讨论”3.花药是雄蕊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花药一般由2~4个花粉囊组成。

有人认为,花药经组织培养后形成的幼苗既可能是二倍体幼苗,又可能是单倍体幼苗。

试从花药结构的视角,对上述观点加以分析。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3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苏教版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3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苏教版

第三节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一、选择题1.动物细胞培养时,最好选用的培养材料是( )A.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B.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C.动物的受精卵细胞D.胚胎或幼龄动物的体细胞解析:胎胚或幼龄动物的体细胞增殖能力强,易于培养。

答案:D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顺序是( )①原代培养②传代培养③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形成分散的细胞悬液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材料选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先用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再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答案:D3.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以获得杂交瘤细胞,下列针对单个杂交瘤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筛选过程方可获得B.具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C.可分泌多种特异性抗体D.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大量增殖解析:杂交瘤细胞的制备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其过程是从已免疫的小鼠体内取出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使之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单个杂交瘤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答案:C4.生产单克隆抗体时,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能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因为该试剂( )A.能抑制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的DNA复制B.能阻止淋巴细胞的原癌基因被激活C.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的DNA复制D.能阻止杂交瘤细胞核糖体上所有蛋白质的合成解析:由于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而生产单克隆抗体需要选择出杂交瘤细胞,所以需要用试剂抑制骨髓瘤细胞DNA的复制。

因此,该试剂的作用为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的DNA复制。

答案:C5.伦理学家极力反对克隆人,以下哪项不是他们反对克隆人的原因?( )A.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B.冲击了现有的伦理道德观念C.克隆人是心理不正常的人D.干扰正常的社会和家庭关系解析:克隆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冲击了现有的伦理道德观念,干扰了正常社会和家庭关系,我们应持反对态度。

答案:C6.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B.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C.具有特异性强、纯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D.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解析:杂交瘤细胞的制备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其过程是从已免疫的小鼠体内取出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使之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过筛选与培养,可得到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经过体内或体外培养可获得单一抗体,因而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苏教版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作业

苏教版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作业

第二章第二节、选择题1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①用培养基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发育成了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③烟草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单倍体植株A .①②B .①③ C.②③D .①②③解析: 用培养基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发育成了可育的植株及烟草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单倍体植株都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都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 物的一种器官,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因此,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 能性。

答案: B2 .下图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错误的是()A. A 细胞和B 细胞诱导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 .从A 细胞和B 细胞到C 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离心、振动、电激或聚乙二醇 (PEG )诱导融合C. A 细胞和B 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答案: D3.如图中的A 、B 为两种二倍体植物,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形成 C 植株,③过程的原理及C 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生物。

课时作业解析:图中③过程是由1个细胞长成1个个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另外此过程为C .细胞增殖;4D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每个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应含有 4 A .细胞膜的流动性;2B .细胞的全能性;4 两种生物的体细胞进行融合,B •再分化发生在 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答案: B4 •下图是“白菜 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已经能使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B •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C.上述过程中包含了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 •“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还不能使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在“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幼苗的培育过程含有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但不进行减数分裂。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用于快速繁殖种苗、培育无病毒植株和制备人工种子等方面。

2.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严格执行一定的程序。

3.人工种子的结构包括人工种皮、胚状体和人工胚乳。

4.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主要用于植物细胞代谢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和进行单倍体育种。

5.植物细胞培养具有细胞生长周期短、条件可控等特点。

对应学生用书P281.快速繁殖(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优良植物品种的遗传特性。

(2)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严格执行一定的程序,幼苗在实验室的培养瓶中生长发育,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微型化、精细化,又被称为“微型繁殖技术”。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植物,具有不受季节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可以全年进行连续生产的优点。

2.培育无病毒植物(1)材料:茎尖生长点,因为植物分生组织细胞中极少含有病毒甚至不含病毒。

(2)方法:植物组织培养或结合热处理。

(3)目的:除去绝大多数植物的病毒,大量繁殖无病毒植物。

3.人工种子(1)概念:人工种子是指将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或腋芽,包埋在具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包被中,得到的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生根发芽的颗粒体。

(2)结构:(3)制备过程:(4)优点:①不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②繁殖速度快。

③胚状体是经人工无性繁殖产生的,有利于保存该种系的优良性状。

(5)应用: ①保护濒危植物。

②快速繁殖经济植物。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提示:主要用于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和制备人工种子。

2.培养无病毒植物时,为什么选择茎尖生长点作材料? 提示:植物分生组织细胞中极少含有病毒甚至不含病毒。

3.用于制备人工种皮的材料应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有韧性、透气、对胚状体无毒害作用。

4.植物快速繁殖和用人工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繁殖还是有性繁殖? 提示:均属于无性繁殖。

1.作物脱毒(1)病毒的特点:病毒是寄生性生物,在用种子繁殖或用植物根、茎无性繁殖过程中,种子、根、茎的细胞中可能携带着病毒并传给下一代,使其繁殖的子代感染病毒。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学技术与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 细胞工程 专项练3 植物细胞工程及应用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学技术与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 细胞工程 专项练3 植物细胞工程及应用

专项练3 植物细胞工程及应用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切取胡萝卜块时,选择韧皮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B.用脱毒苗进行繁殖,种植的作物就不会或极少数感染病毒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且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芽原基形成D.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分化程度低,易形成愈伤组织,因此切取胡萝卜块时强调要切取含有形成层的部分,A项错误;培育脱毒苗过程中,一般选择茎尖(或分生区)部位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因为该部位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用脱毒苗进行繁殖,种植的作物就不会或极少数感染病毒,B 项正确;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根的形成,C项错误;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只需将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即可,该过程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项错误。

2.(连云港二模)培育甘蔗脱毒苗有两条途径,经②过程获得的脱毒苗效果更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不经过流程②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获得的脱毒苗都是纯合子B.②过程能使组织中的病毒减少或减弱其侵染增殖能力C.图中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从过程③到④需要调整所用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脱毒速度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多的原种繁殖材料,但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脱毒苗基因型和原植物体相同,不一定是纯合子,A项错误;52℃与38℃的温度处理使病毒失活或减弱其侵染增殖能力,故②过程能使组织中的病毒减少或减弱其侵染增殖能力,B项正确;题图中脱毒苗的培育过程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项正确;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故从过程③到④需要调整所用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含量和比例,D项正确。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用药剂对外植体消毒时,要兼顾消毒效果和植物的耐受性B.光照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脱分化全过程均需避光进行C.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MS培养基中并不都需添加植物激素D.制备脱毒种苗时,脱毒苗比率与剥离的茎尖大小密切相关理,要兼顾消毒效果和植物的耐受性,A项正确;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避光,避光的作用是为了避免愈伤组织的分化,如果给予光照,则会不同程度地形成维管组织,B项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MS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但并不都需添加植物激素,如菊花茎段的组织培养不必添加植物激素,其自身内源激素即可调节其生长,C项正确;制备脱毒种苗时,脱毒苗比率与剥离的茎尖大小密切相关:如对不超过0.1mm的茎尖或几十微米的茎尖进行的培养可获无病毒苗,但操作困难,成苗时间长,若对几毫米至几十毫米长的茎尖、芽尖及侧芽的培养,则易成活,D项正确。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若大量、快速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和黄酮类物质需借助下列哪项生物技术?( )A.基因工程B.诱变育种C.植物组织培养D.植物体细胞杂交解析:培养人参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发酵罐中连续培养,可在培养液中获得大量人参细胞,经提炼可得皂甙干粉,因此人参皂甙干粉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答案:C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意义?( )A.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B.加速繁育生物个体C.获得某些细胞代谢产物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属于基因工程的一个步骤,通过细胞工程不能实现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但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D3.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均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以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多倍体育种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4.下列关于“人工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C.种皮能够自我生成D.发芽率低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包裹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就可制成“人工种子”。

答案:B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应用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取一定大小的草莓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新品种B.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C.在组织培养获得的楸树胚状体外包裹上人工胚乳、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在发酵罐中培养人参的胚状体细胞,大量生产人参皂苷粉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物,但不能培养出抗病毒的新品种;人工诱变并不能产生非本物种的基因,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不可能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人工种子是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的;获取细胞产物,应将植物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江苏专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江苏专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江苏专版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1节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1.利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马铃薯往往会因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C.利用芽尖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2.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利用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体部分,包括茎尖、叶片和花药等,在一定的条件及培养基中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这种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培育新品种及防止病毒的危害等。

下列关于该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茎尖或花药培养获得脱毒苗B.其应用之一是微型繁殖C.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D.该技术不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3.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A.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B.若①是不同种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双亲的遗传特性C.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必会发生性状分离D.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化培养可以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苷的产量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育种中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即为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B.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实现紫草的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C.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从分化的植株中可筛选出新品种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脱毒苗具有不含或很少含病毒的特点5.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 )A.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增殖的状态B.培养基营养丰富,易于植物生长C.纺锤丝的形成容易受抑制D.DNA复制容易受抑制6.[2023江苏扬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培育甘蓝—萝卜的体细胞杂交植株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C.用植物茎尖培养脱毒苗D.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抗虫棉7.茅苍术具有消炎、燥湿、健脾、明目等功效。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苏教版3!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苏教版3!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苏教版3!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一、选择题1.若大量、快速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和黄酮类物质需借助下列哪项生物技术?( )A.基因工程B.诱变育种C.植物组织培养D.植物体细胞杂交解析:培养人参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发酵罐中连续培养,可在培养液中获得大量人参细胞,经提炼可得皂甙干粉,因此人参皂甙干粉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答案:C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意义?( )A.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B.加速繁育生物个体C.获得某些细胞代谢产物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属于基因工程的一个步骤,通过细胞工程不能实现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但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D3.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均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以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多倍体育种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4.下列关于“人工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C.种皮能够自我生成D.发芽率低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包裹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就可制成“人工种子”。

答案:B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应用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取一定大小的草莓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新品种B.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C.在组织培养获得的楸树胚状体外包裹上人工胚乳、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在发酵罐中培养人参的胚状体细胞,大量生产人参皂苷粉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物,但不能培养出抗病毒的新品种;人工诱变并不能产生非本物种的基因,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不可能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人工种子是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的;获取细胞产物,应将植物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 第1、2节 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 苏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 第1、2节 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 苏教版选修3

(金榜题库)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第1、2节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苏教版选修3(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聚乙二醇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流动性和细胞全能性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各项中为非必要条件的是( )A.培养基需消毒灭菌B.给予适宜的温度C.给予充足的光照D.给予适宜的养料和激素3.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可能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B.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C.利用聚乙二醇可以促进原生质体融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4.(2013·南通模拟)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A.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与亲本不同的遗传特性B.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D.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5.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抗病毒的新品种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D.单倍体育种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6.(2013·无锡模拟)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有机物C.③试管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D.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7.(多选)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胰蛋白酶C.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二、非选择题(共15分)8.(能力挑战题)(2012·山东高考)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一、选择题1.若大量、快速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和黄酮类物质需借助下列哪项生物技术?( )A.基因工程B.诱变育种C.植物组织培养D.植物体细胞杂交解析:培养人参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发酵罐中连续培养,可在培养液中获得大量人参细胞,经提炼可得皂甙干粉,因此人参皂甙干粉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答案:C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意义?( )A.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B.加速繁育生物个体C.获得某些细胞代谢产物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属于基因工程的一个步骤,通过细胞工程不能实现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但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D3.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均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以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多倍体育种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4.下列关于“人工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C.种皮能够自我生成D.发芽率低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包裹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就可制成“人工种子”。

答案:B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应用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取一定大小的草莓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新品种B.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C.在组织培养获得的楸树胚状体外包裹上人工胚乳、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在发酵罐中培养人参的胚状体细胞,大量生产人参皂苷粉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物,但不能培养出抗病毒的新品种;人工诱变并不能产生非本物种的基因,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不可能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人工种子是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的;获取细胞产物,应将植物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答案:C6.马铃薯和草莓都是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它们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给后代。

病毒在植物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目前对它们进行脱毒处理最好的办法是( )A.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植株B.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植株C.采用诱变育种培育抗性植物D.采用杂交育种培育抗性植物解析:在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

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

答案:A7.如图所示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工种子的胚乳中含有胚状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添加农药和植物激素B.人工种子胚状体还未分化出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C.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播种了人工种子可节省大量粮食D.人工种子克服了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解析: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已经分化出胚芽、胚轴、胚根等结构。

答案:B8.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大规模地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突变体,筛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大规模地生产抗体等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通过筛选后才能够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抗体只能由动物细胞产生,植物组织培养不能对其进行生产。

答案:D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解析:脱毒苗的含义是脱掉病毒或者基本上不带病毒,而不是产生抗病毒能力。

产生抗病毒能力一般需要使用转基因技术。

答案:A10.下列关于人工种子,不科学的叙述是( )A.人工种皮不是选择透过性膜B.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所以利用人工种子繁殖也属于有性生殖C.在人工胚乳中可加入菌肥、农药等,所以人工种子萌发率比自然种子萌发率高D.人工种子的胚状体是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解析:植物种子是通过有性生殖得到的,所以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而人工种子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如果利用植物的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得到人工种子,则该人工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如果利用花粉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得到人工种子,则该人工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B11.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这种技术叫作组织培养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植物体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都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体外通过人工方法,让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是植物细胞工程的一个基础技术手段。

因为没有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属于无性生殖方式。

答案:D12.下图是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四倍体兰花叶片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A.(2)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B.(1)阶段需生长素而(3)阶段需细胞分裂素C.此过程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解析:愈伤组织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都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是单倍体。

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离体的组织或器官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1)愈伤组织是由离体的组织或器官通过A过程获得的,B、C过程是通过细胞的实现的。

(2)胚状体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体细胞胚”和“花粉胚”。

①用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花粉胚”,同种植物的花粉胚与体细胞胚在染色体数目上的主要区别是。

②如果用处理二倍体植物的花粉胚,能获得可育的植株,该过程是育种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③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离体细胞可以形成体细胞胚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根本原因是每个细胞都含有,这一过程体现了。

解析:(1)由离体组织或器官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的过程,由愈伤组织通过再分化和培养可获得新的植株,这一过程不仅有细胞的分裂过程,也有细胞分化的过程。

(2)二倍体的花粉胚细胞内含一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成的植株高度不育,若要获得可育植株,需要对花粉胚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例如用秋水仙素处理,这样的育种方式称为单倍体育种。

答案:(1)脱分化分裂和分化(2)①花粉胚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胚的一半②秋水仙素单倍体③本物种的全套基因(或全套遗传信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4.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

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是被外层薄膜包埋的具有类似种子胚功能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种子的胚,它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

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茎尖、芽尖、子房、花粉等获得。

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所谓的“人工种子”。

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人工种子依据的原理是,利用技术培育而成。

(2)包埋胚状体的胶质可以看作是种子的哪部分结构?。

(3)某二倍体植物基因型为DdTt,利用这种生物技术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可培育成“花粉胚”,也可制成人工种子,这种种子萌发形成的个体为,基因型为。

(4)如果外植体为植物的茎尖,通过①的处理可使细胞彼此分离,可加入。

A.15%的盐酸B.淀粉酶C.纤维素酶、果胶酶D.胰蛋白酶(5)②表示脱分化过程,其实质是;③表示再分化的过程,其实质是。

(6)从上面所述胚状体的类型分析,人工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是否可育?。

解析:(1)人工种子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说明其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因此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得以表现。

(2)包埋胚状体的胶质有保护胚状体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提供胚状体营养物质,所以包埋胚状体的胶质可以视作是种皮及胚乳。

(3)由花药(或花粉)等配子发育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其基因型为配子基因型,即DT、Dt、dT、dt四种。

(4)使植物细胞彼此分离可以使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因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5)脱分化实质上是植物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再分化就是植物细胞分化,即基因选择性表达。

(6)由题目信息可知,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可来自茎尖、芽尖、子房、花粉等,应分情况讨论。

答案:(1)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2)种皮及提供营养的胚乳或子叶(3)单倍体DT、Dt、dT、dt(4)C(5)使细胞恢复分裂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6)若是由二倍体植株的花粉(或三倍体植物的营养器官等)发育而来的则不可育,若是由二倍体(或四倍体等)植株的茎尖、根尖等营养器官发育而来的则可育15.农业上许多作物体内都有病毒寄生。

病毒繁殖速度极快,即使是新生的细胞,一段时间后也会被病毒感染,且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影响下一代的品质,用农药杀死病毒已无明显效果,请设法用最快的方法培育出大量没有病毒的后代植株(提供简要的文字说明即可)。

(1)方法:。

(2)原理:。

(3)优点:。

(4)取材部位:。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能快速繁殖植物(或濒危植物),同时又能获得无病毒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常选茎尖或芽尖,因为此部位细胞不含病毒或含少量病毒,同时该部位细胞分裂能力和分化能力强。

答案:(1)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进行,因为组织培养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且能保持亲代的优良品质(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植物茎尖分生区刚分裂的细胞不含病毒。

取此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培育成植株,就能获得大量无病毒的植株(4)植物茎尖或芽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