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一、目的和依据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工作,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

三、安全生产责任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负有最终责任,应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负总责。

2.相关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员,并对安全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设备管理员,并对设备管理员进行培训,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

四、特种设备维护保养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对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备案、档案管理。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设备的大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特种设备操作安全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设备使用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使用设备的操作技能。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确保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测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监测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评估,对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技术检验,确保设备的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要求。

七、事故应急处理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应急处理技能,能够在发生事故时迅速处置,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八、监督检查和处罚1.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整改。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本规范相关要求的,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特种设备2021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2021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2021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维护、检修和检验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二、特种设备分类与注册1. 特种设备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2. 所有特种设备必须在投入使用前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取得使用许可证。

三、安全责任1. 使用单位应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2. 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四、设备使用与维护1.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五、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六、事故应急与处理1. 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 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七、培训与考核1.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

八、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1.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九、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文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文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文一、引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是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维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工作,也是防止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为此,制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旨在加强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原则是安全第一。

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始终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做到安全可靠。

2. 预防为主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预防为主,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发现和排除隐患,防止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3. 全员参与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落实安全责任到每个人。

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员都应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三、安全管理要求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必须按照特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使用或改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特种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

(3)特种设备使用前,必须有相关的操作资格证件,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4)特种设备使用前,要进行设备周围环境的检查,确保设备周围无阻挡和障碍物。

2. 使用中的安全措施(1)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2)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禁止操作人员带有酒精物质上岗操作。

(3)特种设备使用中要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严禁忽视或漠视问题。

(4)特种设备使用中要注意机器的保护和维修,合理使用设备,避免过度磨损和损坏。

3. 事故应急处理(1)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人身安全。

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021版

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021版

某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021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职责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2、督促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及操作人员落实有关安全规定,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3、组织和指导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活动;4、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整改;5、定期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6、组织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一、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际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总责。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本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三、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如下:1、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2、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3、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员配备;4、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5、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6、组织进行隐患排查,并且提出处理意见;7、当安全管理员报告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用时,立即作出停止使用特种设备的决定,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职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是指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如下: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变更使用单位的,及时向登记部门办理手续;组织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特种设备日常巡视和定期自行检查工作;编制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督促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工作;按照规定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发现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纠正和制止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21年)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21年)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5.27•【字号】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61号•【施行日期】2021.05.27•【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正文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15年3月27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5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安全规定第三章特别安全规定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国务院批准的特种设备目录确定的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的设备、设施,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支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经费,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并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公安、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应当配合、协助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2021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2021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2021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2021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指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内车辆等。

2.矿所用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安排专人负责。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自检,做好记录。

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做好验定前准备工作。

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矿特种设备管理单位,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9.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0.特种设备的新增、选型、购置必须经矿有关单位严格审核、逐级审批,方可采购。

特种设备应及时注册、验收、办证。

11.机电科不定期对各使用单位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下达整改单。

12.各使用单位应根据使用的特种设备编制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并报管理部门审批。

2021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2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管理,杜绝设备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坚持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及环节控制。

一、管理职责:公司设备科和安全科是公司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管部门,(以设备科为主)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细则(全新完整版,建议收藏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细则(全新完整版,建议收藏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公司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涉及特种设备的各部门、子公司、相关单位xx公司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编制依据(一)《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21】第88号)(二)《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7)第二章定义第四条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设备。

第三章管理职责第五条物业管理部负责场区锅炉、电梯、水泵房、消防水泵房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专业管理。

(包括特种设备管理台账、定期检验和工作状态检查)第六条物业公司负责xx所有特种设备的专业管理,保证其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第七条组织人事部负责公司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管理,确保人员依法持证上岗。

第八条市场管理部负责管辖范围内特种设备的属地管理,确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可靠。

第九条资产经营部负责特种设备资产管理。

第十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负责制冷机房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商户叉车的专业管理及公司所属区域内其他特种设备的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相关方xx公司负责制冷机房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保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

第四章管理内容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登记(一)特种设备应由使用单位提出购置计划,经公司领导批准,由采购人员购置取得生产许可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禁止购置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二)特种设备安装前,负责安装的部门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书面告知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设备主管部门。

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三)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相关负责部门或者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四)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特种设备操作安全管理规定(2021版)

特种设备操作安全管理规定(2021版)

特种设备操作安全管理规定(2021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84特种设备操作安全管理规定(2021版)1、特种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和使用说明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已失效的设备不得使用。

2、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上岗证、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3、任何人严禁拆除特种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联锁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

其参数调整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4、处在运转中的设备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特种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使用。

5、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指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由于发令人强制违章作业造成事故者,应追究发令人的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6、由专人操作特种设备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设备交给非本设备指定人员操作。

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和靠近作业区。

7、设备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高空作业必须系带安全带,不得穿硬鞋底和拖鞋。

严禁从高空处往下投掷物件。

8、特种设备均须实行交接班制度,操作人员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9、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特种设备2021管理制度新规定

特种设备2021管理制度新规定

特种设备2021管理制度新规定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检测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二、特种设备分类与安全技术规范1. 特种设备按照国家规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遵循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

2. 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特性,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设计与制造1. 特种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2. 设计文件和制造过程应当有完整的记录,并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安装与改造1. 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活动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告知手续。

2. 安装、改造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取得检验合格证明。

五、使用管理1.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档案管理、操作人员培训、设备维护保养等。

2.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六、检验与检测1. 特种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国家规定。

2. 检验和检测工作应由具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承担,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七、事故应急与报告1. 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使用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八、监督管理1.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

九、附则1. 本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 本规定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模板,具体规定应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和调整。

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2021年)

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2021年)

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7.30•【字号】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5号•【施行日期】2021.07.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正文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修正文本)(2003年6月27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1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11月25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等十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3年12月19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等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6年7月29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21年7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特种设备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版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642021版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工作内容及评价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鲁质监特发〔2007〕76号《山东省重要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DB37/T651《质量技术监督区域监管工作规范》;国质检法[2003]206号“关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鲁政办发〔2007〕54号《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DB37/722《电梯维护保养要求》DB37/686《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适用范围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机动车。

3.2使用单位:使用特种设备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单位(不含自然人)。

3.3安全管理机构:使用单位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指定的专门管理特种设备的机构(或部门)。

3.4兼管机构:使用单位因特种设备数量较少,所指定的兼职管理特种设备的机构(或部门)。

3.5作业人员:使用单位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含管理和操作)。

3.6特种设备隐患: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设备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7严重事故隐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事故隐患。

(1)使用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2)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4)使用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6)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3.8主要负责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非公司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等;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是指其负责人;法定代表人与实际控制人不一致的,包括实际控制人。

国家对特殊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基本要求4.1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种类和操作特点,配备满足管理工作需要的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履行使用单位义务,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4.2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规模、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等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单位管理要求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并确保其能正确履行职责。

4.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编制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管理记录等。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符合本单位实际,满足有关法规要求。

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正式颁布实施。

4.4使用单位应根据所使用设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特种设备监控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4.5使用单位应建立覆盖本单位全部特种设备、全员参与、从设备采购到报废全过程的隐患排查工作体系。

明确隐患分级排查、整改、监督的责任范围和工作程序,对隐患排查、登记、风险评估、整改、验收都作出明确规定。

4.6使用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管理义务,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做好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并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安全监察和区域监管巡查。

4.7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效果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评定,对安全管理状况开展开展安全评价。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提高管理绩效水平。

5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要素5.1安全管理方针目标5.1.1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设备特点及核心业务,制定文件化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方针,经主要负责人签发。

5.1.1.1方针内容应体现:--遵守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特种设备危险特点;--预防设备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持续改进。

5.1.1.2方针的传达、评审与修订使用单位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向有关员工传达所制定的方针,并使员工熟悉和理解。

应当定期对方针进行评审,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方针进行修订,以确保其适宜性。

5.1.2管理目标5.1.2.1目标的设立使用单位应设立文件化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目标,目标应与安全管理方针相一致,体现企业的风险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并能够量化分解至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实施。

5.1.2.2目标的实施使用单位应制定目标实施计划并保证实施,应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目标进行修订。

5.2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保障5.2.1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并应当指定一名单位领导层人员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5.2.2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所拥有的特种设备种类、数量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专(兼)职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2.3使用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明确规定所有参与特种设备管理的部门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

5.2.4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所使用特种设备的种类和特点,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建立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可单独成册,或包含在本单位总的管理制度中。

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内容:(1)安全会议制度;(2)安全投入及使用管理制度;(3)安全生产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4)特种设备采购与验收制度;(5)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及调试制度;(6)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包括停用、报废)制度;(7)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制度;(8)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9)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管理制度;(10)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管理制度;(11)特种设备自行检查制度;(12)特种设备运行(日常使用,包括停、开机,运行、交接班等)管理制度;(1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4)运行故障和事故管理制度;(15)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16)事故应急救援演习管理制度;(17)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18)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9)特殊设备的管理制度。

5.2.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所使用特种设备种类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规程内容应包括各类设备的操作参数,方法、安全要点、故障应急处置等内容。

5.2.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结合管理和岗位操作的实际,定期分析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实施效果,适时修订。

5.2.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主动获取和更新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信息和安全状况信息,并在内部及时有效地作相应传达。

5.2.8使用单位应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由单位分管领导参加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听取基层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处理相关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5.3作业人员5.3.1使用单位应当根据设备种类和使用特点,配备相应数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

作业人员应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3.2使用单位应当在每年年初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计划。

培训工作应有工作见证。

在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有效期满前3个月应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5.3.3使用单位作业人员数量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5.3.3.1锅炉每台在用锅炉当班持证的司炉工、水处理操作人员应按下列数量配备: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1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0.7MW),司炉工不少于1人;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10t/h(热水锅炉供热量7MW),大于1t/h 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0.7MW),燃煤锅炉司炉工不少于2人,燃油(气)锅炉或电锅炉司炉工不少于1人,水处理操作人员不少于1人;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35t/h(热水锅炉供热量24.5MW),大于10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7MW),燃煤锅炉司炉工不少于3人,燃油(气)锅炉司炉工不少于3人,水处理操作人员不少于2人;当2台锅炉在1个锅炉房内同时运行时,当班司炉持证人员可按70%计算。

5.3.3.2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每个生产操作岗位每班次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对于连续运行的化工生产企业应根据其化工装置来确定,因每个装置规模、复杂程度不同,每个生产岗位每班必须配备不少于2名持证压力容器作业人员;5.3.3.3压力管道根据压力管道的种类,每班应配备不少于1名相应的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巡线人员应持证上岗。

5.3.3.4电梯:货梯、医用电梯和其它确需人工操作的电梯每台每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5.3.3.5起重机械:每台每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5.3.3.6厂内车辆:每台每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5.3.3.7大型游乐设施:每台每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5.4安全管理档案5.4.1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包括安全管理台帐和设备技术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相关档案的建立和保存。

5.4.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2)有关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3)安全管理台账;(4)特种设备(含安全附件)安全技术档案、作业人员管理档案;(5)隐患管理台帐及有关整改确认资料;(6)安全工作会议记录;(7)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其它相关工作见证资料。

5.4.3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种类,分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安全阀管理台账,并绘制有较为直观、准确的特种设备分布示意图。

台账应及时维护更新,确保为最新状态。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设备位号(或内部编号)、注册登记信息(注册代码、使用证号)、设备主要参数(额定起重参数、压力、介质、尺寸、制造单位、产品编号等)、检验信息(安全状况等级、下次检验日期等)、使用状态情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