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154张PPT)
2.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A.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差异性B.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体现复杂性C.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性D.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体现稳定性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④物质尘埃
⑤有机物质
⑥物质基础
⑦水文特征
⑧水分
降水
水汽
热量 降水
调节作用
生物作用
分布地域
水系特征
流水作用
⑧
⑦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形成原因:海陆分布分异基础:水分分 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基础自测
下图是“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水分 无机盐
光 热量 CO2
有机物
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碳酸钙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3.2 地
人类乱 砍滥伐
热带雨林 遭到破坏
_植__被_稀少 (生物)
_水__土_流失: _地__表__径__流__增加 (_水__文_)(土壤) 地表冲刷__加_剧__ (地貌)
气候变化 (_气__候_)
生态 环境 失调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 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与其他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 作用的。即地理各要素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试说明撒哈拉沙漠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
黄河 中游 植被 破坏
下游 河道 泥沙 淤积
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洪__涝_灾害 (_水__文_)
抬升河床 (地上河)
地下水位升高 (水文)
土壤盐渍化 (_土_壤__)
地 自然地理环境 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 理
环 境 人文地理环境
地 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理
环
境
的
整 体 性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 境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
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 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 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 植被破坏无关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第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有哪些?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地理环地境 理环境
1.分类__人自____文然____地地理理环环境境 2.自然地理环境: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_自__然__界__,是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自__然__基__础__ 3.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__自__然__地__理__环__境____基础上改 造、加工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环境。
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课件 共24张PPT
向作有规律更替
1.纬度地带性 基础:以 热量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高纬度和 低 纬度表现更明显
我国降水较 多区域是:台湾 东北部、喜马拉 雅山东南坡的降 水较多,年降水 量的最高记录是 台湾的火烧寮, 年平均降水量达 6557.8mm。年 降水量最少的地 方,是吐鲁番盆 地的托克逊,年 平均降水量仅 5.9mm。
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热带雨林 的破坏
→
C
→D
→ A →B
A:冰川融化
B 海平面上升
C 二氧化碳增加 D 气候变化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 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 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 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沿途所看到的自然 景观是否相同?
4、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G→H→K的更替, 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 经__度__地__带_性__ 分布规律,此更替以水分条件影 响较大,它主要分布在 中纬度
(高、中、低)。
(2)A-B-C-D-E-F的更替反映了陆 地自然带的__纬_度__地__带__性__分布规 律此更替以 热量 条件影响较大, 它主要分布在 高、低纬度(高、 中、低)。
随着高度的增加作有规律更替
3.垂直地带性 基础:以水热状况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海拔越高纬度越 低 的山地, 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杂
1.南美洲安第斯山 脉南段的东西两侧 的自然景观有何差 异?
2.是什么因素导致 这些差异?这种分 异现象是地带性分 异吗?
4、非地带性差异
1.纬度地带性 基础:以 热量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高纬度和 低 纬度表现更明显
我国降水较 多区域是:台湾 东北部、喜马拉 雅山东南坡的降 水较多,年降水 量的最高记录是 台湾的火烧寮, 年平均降水量达 6557.8mm。年 降水量最少的地 方,是吐鲁番盆 地的托克逊,年 平均降水量仅 5.9mm。
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热带雨林 的破坏
→
C
→D
→ A →B
A:冰川融化
B 海平面上升
C 二氧化碳增加 D 气候变化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 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 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 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沿途所看到的自然 景观是否相同?
4、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G→H→K的更替, 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 经__度__地__带_性__ 分布规律,此更替以水分条件影 响较大,它主要分布在 中纬度
(高、中、低)。
(2)A-B-C-D-E-F的更替反映了陆 地自然带的__纬_度__地__带__性__分布规 律此更替以 热量 条件影响较大, 它主要分布在 高、低纬度(高、 中、低)。
随着高度的增加作有规律更替
3.垂直地带性 基础:以水热状况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海拔越高纬度越 低 的山地, 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杂
1.南美洲安第斯山 脉南段的东西两侧 的自然景观有何差 异?
2.是什么因素导致 这些差异?这种分 异现象是地带性分 异吗?
4、非地带性差异
地理环境整体性、地域差异性课件(PPT 29页)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0_._6_°_ C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更明显
如:乞力马扎罗山 ( 海拔5895米,3 °S) 麦金利山 (海拔6194米,63°N) 前者 垂直分带现象更明显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
冰雪带 5500m
高山草甸 4000m 针叶林 3000m 针、阔混交林 2周光明 2002.12
卫 星 上 看 地 球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1、纬度差异(热量条件)
自沿 然经 带线 与( 纬南 线北 平) 行方
向 线 更 替
2、经度差异(水分条件)
自沿中
然 带
纬 线
纬 度
与 经 线 平 行
(
东 西 ) 方 向
地 区 最 明 显
更
替
3、垂直差异 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
叶阔叶
温 带
阔叶林带
林带 亚热带常
荒 漠 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气候
候
绿硬叶林带草原带
北回归线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再 见!
推荐两个优秀网站
1、地球村图片世界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
70
E
60
f 40 g h
30
D 50
理
C
想
35
大
B
陆
25
自
10
A
然 带
10
分
布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更明显
如:乞力马扎罗山 ( 海拔5895米,3 °S) 麦金利山 (海拔6194米,63°N) 前者 垂直分带现象更明显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
冰雪带 5500m
高山草甸 4000m 针叶林 3000m 针、阔混交林 2周光明 2002.12
卫 星 上 看 地 球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1、纬度差异(热量条件)
自沿 然经 带线 与( 纬南 线北 平) 行方
向 线 更 替
2、经度差异(水分条件)
自沿中
然 带
纬 线
纬 度
与 经 线 平 行
(
东 西 ) 方 向
地 区 最 明 显
更
替
3、垂直差异 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
叶阔叶
温 带
阔叶林带
林带 亚热带常
荒 漠 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气候
候
绿硬叶林带草原带
北回归线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再 见!
推荐两个优秀网站
1、地球村图片世界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
70
E
60
f 40 g h
30
D 50
理
C
想
35
大
B
陆
25
自
10
A
然 带
10
分
布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023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5.雪线的分布高度 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 体所在纬度都有关。具体见下图。
方法归纳 “四看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 (1)一看基带类型:由基带类型可推知山地所处的气候区。 (2)二看带谱的丰富程度:一定高度的山地,自然带带谱越丰 富,说明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 (3)三看同一自然带在山地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一般情况 下,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分布的海拔较高。 (4)四看雪线在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雪线较低的往往为迎 风坡。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3)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和水分 B.坡度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答案:(1)A (2)A (3)A
解析:第(1)题,②的上限海拔大致为5 000米,可判定①是积雪 冰川带;③以下是森林与草原过渡带,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带。 第(2)题,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故决定山麓自然带的主导 因素是纬度位置。第(3)题,随着海拔的变化,山体的水热状况 不同,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所以该山垂直自然带 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和水分。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形成低纬度和高 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如 苔原 带、亚寒带 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以及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 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如大陆东岸分布着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 针阔叶混交林 带, 大陆西岸分布着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带、温带落叶阔叶林 带。
2.表现 (1)同纬度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 湿润 趋向 干旱 。 (2)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 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 热带 与 寒带 不同的景观。
高中地理课件-第14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图14-7
图14-8
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
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三 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4.图14-9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图
中①②③表示植被类型)。读图回答
(1)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叶阔叶混交林
基础自主梳理
③下垫面因素:直接影响大气的 水热状况和运动特征。 a.海陆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陆地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一般 大 于海 洋。 b.洋流:在高低纬之间输送热量和水分,影响沿岸地区的气温和降水。 c.地形:高度和坡向不同会影响 气温 和降水。 ④人类活动:释放废热影响大气的温度;改变大气成分的构成比例,改变大 气的 热力性质 ,并引起气候的变化;改变下垫面性质,造成局部地区气 候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气候。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且缩短 D.太阳辐射减弱
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 漏流入海洋,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 环境的变化。2015年5月19日下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导致 超过7.57万升原油泄漏流入大海。据此完成4~5题。
知识导图
基础自主梳理
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经常性天气
(1)气候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
的综合表现。
(2)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是造成各地气候出现差异的 根本 原因。
高二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教学课件
要表现为沿南北方向更替),则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 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如果自然带从沿海→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 沿东西方向更替),则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规律,主 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2.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判读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基本要领: (1)如果自然带从山麓→山顶(即沿垂直方向,随海拔 高度的增加)自然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则体现的是 垂直地带性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垂直方向上水热 状况的变化; (2)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山体所在地区自然带从低 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3)一般情况下,山体基带与当地同纬度水平自然带 保持一致;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 )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
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B ) Nhomakorabea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
游,该河段( A )
(2)湖泊的消亡过程也是湖区物种、地形、气候、 植被等地理要素发生变化的过程,他们都具有统一衍 化的过程,是整体性的体现。
【思路点拨】
考查考生对示意图信息的提取、辨析、应用。 阅读三幅图,注意各图中地理要素的变化,如:植 被、生物、地形地貌等。
(2011·重庆卷)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1)~(4)题。
(1)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 )
A.坡度大小
B.气温高低
C.光照强弱
D.降水多少
(2)该地区在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合理可能
如果自然带从沿海→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 沿东西方向更替),则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规律,主 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2.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判读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基本要领: (1)如果自然带从山麓→山顶(即沿垂直方向,随海拔 高度的增加)自然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则体现的是 垂直地带性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垂直方向上水热 状况的变化; (2)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山体所在地区自然带从低 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3)一般情况下,山体基带与当地同纬度水平自然带 保持一致;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 )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
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B ) Nhomakorabea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
游,该河段( A )
(2)湖泊的消亡过程也是湖区物种、地形、气候、 植被等地理要素发生变化的过程,他们都具有统一衍 化的过程,是整体性的体现。
【思路点拨】
考查考生对示意图信息的提取、辨析、应用。 阅读三幅图,注意各图中地理要素的变化,如:植 被、生物、地形地貌等。
(2011·重庆卷)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1)~(4)题。
(1)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 )
A.坡度大小
B.气温高低
C.光照强弱
D.降水多少
(2)该地区在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合理可能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PPT课件 中图版
珠穆朗玛峰的南 坡自然带随海拔高度 的增加如何变化?这 种变化是由什么因素 决定的?这种地域分 异在哪些高山上表现 明显?
高山苔原
2100米高度
灌木林 1800米高度
高 度
针叶林
1100米高度
针阔叶混交林
500米高度 长 白 山
落叶阔叶林
山麓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规律:各自然带从山麓到 山顶 随着高度的增加作有规律更替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纬度 变化的方向 作有规律更替
从赤道到两 极的地域分异 基础:以
热量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 高 纬度和 低 纬度表现更明显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纬度地带性
思考:
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西北内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两种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 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我国降 水较多区域 是:台湾东 北部、喜马 拉雅山东南 坡的降水较 多,年降水 量的最高记 录是台湾的 火烧寮,年 平均降水量 达6557.8mm。 年降水量最 少的地方, 是吐鲁番盆 地的托克逊, 年平均降水 量仅5.9mm。
是红树植物和候 鸟珍禽以及海洋 生物的栖息地
案例3:
人类乱 砍滥伐
热带雨林 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 植被稀少
全球气 候变化
生态 环境 失调
尝试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 动手做一做: 的影响链图
生 物
气 候
地 貌
水 文
土 壤
情 景 活 动
漫游
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 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 登到山顶,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是否相同,为什么?
探索
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点训练 1 地理环境与气候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据此完成 1~3 题。
垫面性 造林、灌溉、修筑水库、成局部地区的气候变
质 开采矿山等
化
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合作探讨] 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的,气候在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起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 改造,并且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受气候影响的自然 要素
河流的径流量
水 文
河流径流的季节 变化
河流径流的年际
变化
生物分布
生 物 植物分布
动物分布 土壤的形成
气候及其要素的影响
年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影响陆地生物尤其是植物分布的最重 要因素
决定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 分
气候差异是影响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生物起主导作用,气候又影响生物
(4)人类活动 ①释放废热―影―响→大气 温度 ②改变大气成分→大气的热力性质和 气候发生变化 ③改变下垫面性质→局部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整个气候
正误判断: (1)太阳辐射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最根本的因素。( ) (2)受海陆位置影响,内陆地区降水都非常少,甚至无降水。( )
【提示】 (1)√ (2)× 内陆迎风坡地区也能形成丰富降水,如我国天山西侧和北坡降水较丰 富。
水分条 件
海洋上空气湿度及降水量大于陆地
暖流
增温增湿,暖流经过的地区比同地区比同纬度其他 地区气温低,降水少,易形成雾
海拔不 同
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于海拔低的地区
坡向不 阳坡、阴坡气温不同;迎风坡、背风坡降 同 水量不同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途径
阶
阶
段
段
1
3
第一节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
阶 段
2
业 分 层 测
评
1.了解地理环境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并能举例说明人文地理环境与 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别及联系。
2.了解气候的组成要素,学会分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等 各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重点)
3.认识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地理环境 阅读教材P62,完成下列问题。 1.分类: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 人文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 (1)概念:又称 自然环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组成:由气候、水文、 地貌、生物、 土壤等要素组成。 3.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 有着内在联系的、具有 地域分布规律的人工环境。
正误判断: (1)地理环境就是自然地理环境。( ) (2)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区域性特征。
()
【提示】 (1)×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2)×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 征。
教材整理2 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 要素 阅读教材P63~P65第9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一个地区 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 现。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
教材整理3 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 作用 阅读教材P65第10段~P67,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气候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 改造, 最终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正误判断: (1)径流量稳定的河流不受气候影响。( ) (2)气候作为外力作用塑造着地表形态。( )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因素 ①海陆
气温:由于 海陆热力性不质同,陆地上 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比海洋上大 差异水分:海洋上水分蒸发量、湿度、降水量比 陆地上大,降水量全年分配 均匀
②洋流调暖节流高有低增纬温度增间的湿作热用量,和寒水流分有 降温减湿作用
③地形气有温差:异随海拔 升高而降,低坡向不同,气温也 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热带草原气 受气压带、 候 风带交替
控制
地中海气候
受季风影 响
温带、亚热 带
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 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 风带交替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移动
3.下垫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下垫面 因素 海陆差 异
洋流
地形
差异
对气候的影响
热力性 质
陆地比海洋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人类活动
对气候的影响
直 接
影 响
释放废 热
消耗能源,变化学能为 热能,释放废热;使用 电气设施,释放废热
直接影响大气的温度
间 接
改变大 气成分
向大气中释放各种废气 (二氧化碳、氟氯烃、 氮氧化物)、尘埃
削弱太阳副射、增强 大气逆辐射,改变了 大气的热力性质,引 起气候的变化
影
响 改变下 城市建设、耕作、伐木、改变下垫面性质,造
【提示】 (1)× 气候影响着河流的水文特征。 (2)√
影响气候的因素
[合作探讨]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从全球来看,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是干旱的沙漠或干旱草原,如西 亚和北非地区;而我国的南方地区虽然也位于这一纬度带,却摆脱了成为沙漠的 厄运,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