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志余 论紫砂花盆“枕式千筒”的陶刻艺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紫砂花盆“枕式千筒”的陶刻艺术

万志余

(宜兴214221)

摘要紫砂花盆将陶艺与花艺集于一体,体现了现代人追求自然清新的居住环境,追求雅致浪漫的生活方式,定格了时代风采、时代精神。本文以紫砂花盆“枕式千筒”为例,以陶刻装饰为重点,浅谈其文化意境。

关键词紫砂陶刻;枕式千筒;高山流水

宜兴有“陶的世界”之称,宜兴紫砂陶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历代匠人的智慧传承下,发展出精彩纷呈的造型装饰艺术体系,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陶刻作为其中重要的装饰技法之一,集金石书画于一体,提升了紫砂的品味,彰显了紫砂的艺术魅力,使其雅俗共赏,倍加受人喜爱。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书画是古代文人个性的体现,是风骨的表达,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对陶刻的欣赏,不单是对书画的欣赏,也是与陶刻者精神层次上的交流。

“枕式千筒”(见图1)作为一款紫砂花盆,其设计理念尤为重要。紫砂花盆是紫

砂陶艺与花艺的结合,体现了现代人追求自然清新的生活环境,追求浪漫优雅的生活

格调,令人神往。花盆造型设计既要结合植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又要具有艺术创新

和人文创意,形成一定的个人风格,既能与所种植物相得益彰,又能表现出独特的人

文内涵。“枕式千筒”是一款兰花盆,四方形身筒、四条棱线刚直利落,其线条自然

收放、线面挺括周正,彰显出刚劲之气;盆身契合兰花的生长特点,十分高挺,足以

衬托兰花的高雅;底部为榫足,四方侧角架起盆身,挺拔有力。此盆整体造型简约大

气,体现出刚正有力、高雅端庄的气质,流露出几分傲骨、几分矜持,让人自然而然

联想起兰花的清幽。

人文内涵是提升紫砂花盆艺术效果和整体价值的关键所在,陶刻装饰提升了此盆的品味,彰显出人文魅力,可谓作品的点睛之笔。早在清代嘉庆年间,陈曼生出任溧阳县宰,即兴设计了诸多紫砂壶式并绘制成图,由制壶名家杨彭年、杨凤年为其制作,并请友人装饰,刻以书法和绘画,诞生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并开创了诗文书画与紫砂陶艺相结合的先风。自此,紫砂陶刻艺术百花齐放,所谓“壶随字贵,字随壶传”,陶刻的技法表现出传统书画之韵,将陶艺和书画艺术相结合,倾注了作者塑造作品美的心力。此盆盆身一面刻绘山水,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欣赏此幅陶刻,让人仿若身临其境,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此幅陶刻作品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展现出艺人深厚的刀法和浑然天成的书画功底,赋予了作品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威武雄壮的气概。花盆另一面以篆书刻字,笔画圆劲细插,如银画铁钩,意境萧疏简淡、雄浑瓷肆、奇崛老辣。此幅陶刻以“高山流水”为主题,呈现出高峻巍峨的自然风景,其构图大势逼人,用刀法度严谨,意境清远高旷,令人产生一种崇高的艺术美,具有非凡的神韵和独特的风格,为花盆作品锦上添花。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将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古人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花称之为“王者之香”。中国人崇文尚儒,在美学取向上讲究清雅、端庄、淡泊、宁静、圆融、高洁的情趣和意境,在讲究形态美的同时,更追求内涵美和精神美。而国兰无疑是被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全部美德,自古以来,国兰文化重精神、重理想、重信念。人们以兰怡情、以兰明志、以兰立德,与兰相伴,绘就了国兰文化厚重的人文色彩。用紫砂花盆栽兰花,既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为生活增姿增色,又美化了居住环境,提升了生活环境的品质,优化了生存空间,同时,紫砂花盆也是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艺术品,点缀生活的同时,让人在无形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给人以积极的精神力量。

长期以来,人们对花盆的认识还局限在实用功能上,对它的观赏功能、文化价值认识不足。近年

来,在无数紫砂艺人的努力下,人们开始强调花盆的个性化和精工细作,并改善了花盆制作的造型和装饰工艺体系。其中,陶刻装饰将金石书画集于一身,为紫砂花盆锦上添花,为养花种草平添了几分乐趣,让人们认识到紫砂花盆独一无二的艺术性,体现了紫砂陶艺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