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ET)网络拓扑图
校园网手册
ng序言为了让广大师生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网历史,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校园网里的各项服务,更快地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华师网络协会特此推出这本《华师校园网使用手册》。
我们希望通过以下内容,可以让广大校园网用户对校园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方便熟练的使用校园网中的各种服务,并能够解决力之所及的网络故障。
希望这样一本专刊可以给广大师生以有益的帮助,在校园网中自在的遨游!华师网络协会2010.9.1目录第一章网络介绍 (5)网络背景介绍 (5)校园网介绍 (6)本章常见问题 (8)第二章网络基础知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命令部分.........................................本章常见问题.....................................第三章校园网常用资源..............................新陶园FTP服务..................................防病毒服务......................................IPV6网络资源服务...............................华师资源网服务................................华师PT站服务...................................新陶园论坛服务.................................动态域名服务.......................................其他网络服务.........................................本章常见问题......................................... 第四章校园网常见问题与使用技巧.......................南区................................北区................................第五章走进网管.......................................网管的职责..........................................历任网管如是说..................................... 网络背景介绍互联网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解读
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一、OSI参考模型知识要点图表1: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
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
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
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应用层……………….计算机:应用程序,如,HTTP表示层……………….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会话层……………….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传输层……………….计算机:进程和端口网络层…………………网络:路由器,防火墙、多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网络:网卡,网桥,交换机物理层…………………网络:中继器,集线器、网线、HUB二、OSI基础知识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安卓天气预报开题报告doc
安卓天气预报开题报告篇一:基于安卓的系统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生教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学院: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生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学生教务系统是一个学校学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学校的管理者以及学生本身来说都至关重要。
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教务系统的更趋向于成熟化,系统应该为学生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查询手段与信息管理方式。
而计算机的不可移动性及系统本身繁琐的登陆认证、查询操作使系统使用带来不方便。
开发一款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功能简单、可随时利用无线网络进行在线选课、成绩查询、了解校园资讯的软件,为学生提供方便、可移动、准确的服务在安卓手机的逐渐普及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并使用安卓系统的移动终端,例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在校园内,学校校园网站为学生提供学生课程表、学生选课、学生成绩等信息管理,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直接信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学生大都采用手机进行随时随地上网,登陆校园网来了解自己的校园信息,但是智能手机无论从执行效率、内存大小、屏幕大小以及操作方式都与计算机有很大差别,如果单纯用智能手机里浏览器通过网址连接校园网站获取信息,如同计算机里显示样式一样,就会给智能手机带来一定的负担。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利用手机方便学习与校园生活,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依托移动互联网络和校园网站,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校园生活和学业信息,极大地方便学生。
2.国内外发展状况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
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或“安致”。
Android 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主要支持手机。
XX年8月由Google收购注资。
XX年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
SAE J1939-31
路面车辆推荐操作规程(被采纳为美国国家标准)SAE J1939-31:(R)网络层前言本系列SAE推荐操作规程是由卡车及客车电子电气委员会所属的卡车及客车控制及通信小组委员会制定的。
该小组委员会的目标是针对电控单元的需求、设计和使用,提交消息报告、制定推荐操作规程。
这些电控单元在汽车部件之间传递着电子信号和控制信息。
本规程的使用不限于卡车和客车应用,其对于其他的应用也可以提供直接的支持,正如已在建筑及农业设备和固定式的动力系统。
本推荐操作规程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工业标准,因此可能为适应实际应用和技术进步作出经常性的调整。
目录前言 (1)1 目标 (4)2 参考 (4)2.1相关出版物 (4)2.1.1 SAE出版物 (4)2.1.2 IEEE出版物 (4)3 定义 (4)3.1网段 (5)3.2子网 (5)3.3网络互连电控单元 (5)3.4中继器 (5)3.5桥接器 (5)3.6路由器 (5)3.7网关 (6)3.8端口 (6)4对网络层的描述 (6)4.1网络层的功能 (6)4.2网络互连电控单元类型 (9)4.3网络拓扑 (9)4.4一致性要求(最低要求) (9)4.5网络互连电控单元的性能判断标准 (9)4.6网络地址 (10)4.7非牵引车网段(拖车或农机具) (10)4.8专用消息和网络 (10)4.8.1 CAN 11位标识符接口连接 (10)4.9SAE J1587接口 (10)4.10SAE J1922接口 (10)5网络互连电控单元的功能 (11)5.1转发 (11)5.2过滤 (11)5.3地址翻译 (12)5.4消息重新封装 (12)5.5数据库管理 (12)5.5.1网络消息定义 (13)5.5.2消息过滤(及转发)数据库(MFDB) (13)5.5.2.1 N.MFDB_请求 (14)5.5.2.2 N.MFDB_应答 (14)5.5.2.3 N.MFDB_添加 (14)5.5.2.4 N.MFDB_删除 (15)5.5.2.5 N.MFDB_清除 (15)5.5.2.6 N.MFDB_模式设置 (15)5.5.2.7N.MFDB_建立记录 (15)5.5.3地址翻译(AT)数据库 (16)5.5.4消息重新封装(MR)数据库 (16)5.5.5网络互连电控单元参数—一般参数(GP) (16)5.5.5.1 N.GP_请求 (17)5.5.5.2 N.GP_回应 (17)5.5.5.3 N.GP_重置_统计值 (17)5.5.6网络互连电控单元参数—特殊端口对(SP) (17)5.5.6.1 N.SP_请求 (17)5.5.6.2 N.SP_回应 (17)5.5.6.3 N.SP_重置_统计值 (18)5.5.7网络拓扑(NT)信息 (18)5.5.7.1 N.NT_请求 (18)5.5.7.2 N.NT_应答 (18)6网络互连电控单元类型 (18)6.1中继器 (18)6.1.1转发 (19)6.2桥接器 (19)6.2.1转发 (19)6.2.2过滤 (19)6.2.3桥接器数据库管理 (19)6.3路由器 (19)6.3.1地址翻译 (20)6.3.2路由数据库管理 (20)6.4网关 (20)6.4.1 消息重新封装 (20)6.4.2网关数据库管理 (20)7注释 (21)7.1页边标记 (21)附录: (21)理论基础 (21)SAE标准和ISO标准之间的关系 (21)应用 (21)参考文件 (21)1 目标本推荐规程被开发用来为车载电子系统提供一个开放互连系统。
因特网体系结构和骨干网简介
因特网体系结构和骨干网简介目录1 因特网拓扑结构2 因特网交换局3 因特网交换局与NAP(网络接入点)4 网络与自治系统5 POP和因特网数据中心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
它属于具有分布式网状拓扑结构的分组交换网络。
信息以分组的形式通过由到达同一目的地的多个路径构成的网络传送。
网络通过路由器(它按照分组的目的地路径将信息转发)相连。
“网状拓扑结构”提供了冗余链路。
如果某个链路出现故障,分组会避开此链路按其他路径选择路由。
因特网有时被称为骨干网,但这是一种误导,因为因特网实际上是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状的许多骨干网。
“骨干网”一词源自NSFNET,这是一种用于早期研究的网络,该网络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兴建。
它创建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分层结构模型。
这种模型中,本地服务提供商连接到区域服务,而后者又依次连接到全国或全球的服务提供商。
目前,已有许多骨干网相互连接在一起,这就使得任何两台主机之间都可通信。
此外,许多区域性的网络避开了骨干网而直接彼此相连。
因特网的网络由大量独立的服务提供商(比如MCI Worldcom、Sprint、Earthlink、Cable and Wireless等)管理。
其中包括NSP(网络服务提供商)、ISP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和交换点。
NSP构建全国或全球性的网络并向区域性的NSP出售带宽。
区域性的NSP接着向本地ISP转售带宽。
而本地ISP则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方面的销售与管理。
因特网拓扑结构NSFNET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
这是在1986年到1995年,由NSF控制的大型网络,提供了联网服务以支持美国的教育和研究。
它重新定义了因特网的早期体系结构和运作,并定义了沿用至今的网络和服务提供商分层结构。
美国的许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一些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使得其迅速扩大。
当时,该网络被作为一种高速骨干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图1.2 ARPA网络拓扑结构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 算机网络开始向体系结构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即正式 步入网络标准化时代。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开 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0SI7498。模型分为 七个层次,有时也被称为 ISO/OSI七层参考模型。从 此网络产品有了统一的标准,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竞 争,尤其为计算机网络向国际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 重要依据。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尤其是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 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光纤作为一种高速率、高带宽、高可靠性的传 输介质,在各国的信息基础建设中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为建立高速的网 络铺垫了基础。千兆位乃至万兆位传输速率的以太网已经被越来越多地 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中,而基于光纤的广域网链路的主干带宽也已达到 10Gbps数量级。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更加刺激了网络应用的多样化和 复杂化,多媒体应用在计算机网络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
1.3.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资源共享: 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都是可控共享的,即可
以对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共享数据使网络用户可以共同完 成某项任务,及时准确地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共享硬件(例如昂贵 的大型主机和外设)将为用户节省资金和提高工作效率。 2、数据传输: 网中的各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还可以根据需要 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网络,可以将全部文件或文件的一部分从一台 计算机传送到网中另一台计算机,不同地区的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 进行通信。 3、提高可靠性: 在工作过程中,一台机器出了故障,可以使用网络中另一台机器。一 条通信线路出了故障,可以取道另一条线路。这对于军事部门、银行 系统和工业控制系统等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领域尤为重要。 4、分布式处理: 可将一些大而复杂的任务分工给网络中各个工作站进行分布式处理, 这样可以均衡各台计算机的负担,增强系统的处理效率。
23张图详解路由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
23张图详解路由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开门见山,先上一张全景图。
上帝视角路由的概念在 TCP/IP 通信中,网络层的作用是实现终端的点对点通信。
IP 协议通过IP 地址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主机,能够让互联网上任何两台主机进行通信。
IP 地址可以识别主机和路由器,路由器可以把全世界的网络连接起来。
网络层什么是路由器路由器可以连接多个网络。
它有多个端口,分别连接不同的网络区域。
通过识别目的IP 地址的网络号,再根据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
路由器会维护一张路由表,通过路由表的信息,路由器才能正确的转发 IP 报文。
路由器网工进阶之路计算机网络安全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什么是路由路由是网络设备根据IP 地址对数据进行转发的操作。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根据数据包的目的IP 地址查询路由表,如果有匹配的路由条目,就根据查询结果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如果没有任何匹配的路由条目,则将数据包丢弃,这个过程就是IP 路由。
除了路由器,三层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设备甚至主机等设备都可以进行路由操作,只要这个设备支持路由功能。
路由什么是路由表为了将数据包发给目的节点,所有节点都维护着一张路由表。
路由表是路由器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路由条目,每一个路由条目包含目的网段地址 / 子网掩码、路由协议、出接口、下一跳 IP 地址、路由优先级和度量值等信息。
路由表记录IP 包在下一跳应该发给哪个路由器。
IP 包根据路由表在各个数据链路上传输。
路由表路由表来源一个实际的网络中,一台路由器通常包含多条路由条目,这些路由条目从不同的来源获取。
路由表的来源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直连路由:路由器直接连接的路由条目,只要路由器接口配置了IP 地址,接口状态正常,就会自动生成对应的直连路由。
直连路由•静态路由:通过命令手动添加的路由条目就是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通过路由协议从相邻路由器动态学习到的路由条目。
动态路由路由优先级不同来源的路由有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的值越小,则路由的优先级就越高。
宽带通信技术第七章网络拓扑发现
21
网络拓扑发现的难点
发现网络拓扑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互联网是各种网络的 集合体,这些网络不但设备、软件差异很大,而且可能被不同 的组织所管理,他们的组织、运营、安全等措施互不相同。
网络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变化非常快(特别是无线网络),更 增加了拓扑发现的难度。
大多数网络管理工具都具有拓扑发现的功能
如HP Openview,IBM’s Tivoli等,它们大都依赖于简单网络管理 协议(SNMP)这一标准协议。而SNMP并不是一种通用的协议, 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受到权限的限制,没有权限便不能访问其支 持的MIBII信息,也便无法进行拓扑发现。
12
NLANR(应用网络研究国家实验室)
9
拓扑发现的重要意义(续)
研究拓扑敏感算法
一些新的协议和算法可以在得到网络拓扑信息的基础上改善网络 性能。
确定镜像服务器的位置
根据拓扑信息合理配置镜像服务器的位置以最大可能减少时延, 解决瓶颈问题。
实行网络服务管理
例如:mail,ftp,web,snmp,dns。
10
拓扑发现的重要意义(续)
令a(b)为交换机a到节点b的转发端口。 相互连接的交换机网络中的两种情况
1. 各交换机属于同一子网 2. 各交换机属于不同子网(留给大家思考)
30
基于完全表交换信息的拓扑发现-算法
1 发现节点:由ipAddrTable发现子网,由
ipRouteTable发现路由器,由ipForwarding及有无 Bridge MIB判断交换机。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Applied Network Research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图库整理课件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05
局域网(LAN):在局 域网中,网络拓扑决定 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 ,影响着网络的传输性 能和稳定性。选择合适 的网络拓扑有助于提高 局域网的性能。
广域网(WAN):广域 网覆盖较大地理范围, 网络拓扑的选择需考虑 传输距离、链路带宽和 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 数据的传输效率和稳定 性。
意义
网络拓扑图对于通信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工程师直观地理解网络 结构,分析网络性能,以及规划网络设计。通过网络拓扑图,工程师可以更有 效地进行故障排查、容量规划和优化网络性能。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的分类
星型拓扑
在星型拓扑中,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 。这种拓扑结构简单易用,但当中心节点出现故 障时,整个网络将受到影响。
实施与验证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照网络拓扑图进行设备连接、配置等工作,确保项目按照预期目标 完成。项目完成后,通过测试验证网络拓扑图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THANK YOU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图库整理课件
•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概述 •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图库建设 •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图解析 •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图应用实例 •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图库使用技巧
01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概述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通信工程网络拓扑是指通信设备之间连接关系的图形表示,反映了网络中各节 点的连接方式和通信路径。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作 为核心信息基础设施, 其网络拓扑设计至关重 要。高效的网络拓扑结 构能够降低数据传输延 迟,提高数据中心的整 体性能。
移动通信网络:在移动 通信网络中,网络拓扑 影响着基站的布局和信 号覆盖范围。优化网络 拓扑结构有助于提高移 动通信网络的覆盖率和 容量。
Internet概述
1.4.1 我国网络发展简介
1986年,中科院等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国际长 年 途电话拨号到欧洲一些国家, 途电话拨号到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国际联机 数据库检索。 数据库检索。 1987年9月 通过拨号上网, 1987年9月,通过拨号上网,中国学术网络 (CANET)向世界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标 向世界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向世界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志着我国开始进入Internet网。 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网 1988年,清华大学校园网通过 年 清华大学校园网通过X.25网(分组 网 交换技术网)与加拿大UBC大学连接,开通 大学连接, 交换技术网)与加拿大 大学连接 了电子邮件应用。 了电子邮件应用。
2
Internet定义 Internet定义
从通信角度来看, 从通信角度来看,它是一个理想的信息交流媒 介。 从获取信息的角度看, 从获取信息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 源库。 源库。 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看, 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既能省钱又 能赚钱的场所。 能赚钱的场所。 从娱乐休闲的角度看, 从娱乐休闲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花样众多的娱 乐厅。 乐厅。
Internet起源 Internet起源
年时, 到1972年时,阿帕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 个。 年时 阿帕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 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 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电 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 子邮件), ),也可以利用文本传输协议发送大文 子邮件),也可以利用文本传输协议发送大文 本文件,还可以实现远程登录的功能。 本文件,还可以实现远程登录的功能。
Internet的基础 Internet的基础—NSFNET 的基础—
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年代中期 ) 为了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 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各大学、 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 计算机与这四台巨型计算机连接起来, 计算机与这四台巨型计算机连接起来,最初 NSF曾试图使用 曾试图使用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 曾试图使用 作 的通信 干线,但由于ARPANET的军用性质,这个 的军用性质, 干线,但由于 的军用性质 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 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 发展出来的TCP/IP协议,建立 协议, 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 发展出来的 协议 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的广域网。 名为 的广域网
因特网的发展概述.
17
LOGO
LOGO
8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资助建成了基于TCP/IP技术的 主干网NSFNET,并于1989年改名为Internet向公众开 放。从此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并迅速连接到世 界各地。 国家科学基金网络(美国NSF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主干 网(1986-1995) NSFNET介绍:国立科学基金会网络 (NSFNET) 在1985 年成立,是一个通用的研究性网络,是真正的互联网 NSF网络的主要参与者是哪些? 大学、研究机构、科技界,主要用于学术研究。
LOGO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的 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占地170平方米,重30 吨,每小时耗电30万千瓦,是一个庞然大物。
LOGO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1982年IBM个人计算机
LOGO
完成表格
机构名称
建立的时间 做出的贡献
1969年 实现了计算机的互 联 、TCP/I计算机中心之间 的互联
LOGO
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 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 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 息。 相关技术: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 通信感知技术
LOGO
课堂小结
因特网的发展 云计算
物联网
LOGO
谢谢!
LOGO
域名类别
通用顶级域名(gTLD, General Top Level Domain)
传感器拓扑结构以及节点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从无线传感器组网形态和方法来看,有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
集中式类似于移动通信的蜂窝结构,可以集中管理;分布式结构类似于Ad-hoc网络结构,可自组织网络接入连接,可以分步管理;混合式结构是集中式和分布式结构的组合。
其中无线传感器按节点功能及结构层次来看,有可分为平面网络结构、分级网络结构、混合网络结构以及Mesh网络结构。
1、平面网络:结构如下图1.1所示,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简单的拓扑结构,每个节点都为对等结构,具有完全一致的功能特性,也就是每个节点包含相同的MAC、路由、管理和安全等协议。
但是由于采用自组织协同算法形成网络,其组网算法比较复杂:图1.1 无线传感器网络平面网络结构2、分级网络结构(层次网络结构):如下图1.2所示,分级网络分为上层和下层两个部分—上层为中心骨干节点;下层为一般传感器节点。
骨干节点之间或者一般传感器节点间采用的是平面网络结构,然而骨干节点和一般节点之间采用的是分级网络结构。
一般传感器节点没有路由、管理及汇聚处理等功能。
图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级网络结构3、混合网络结构:如下图1.3所示,混合网络结构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平面网络结构和分级网络结构的一种混合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和分级网络结构不同的是一般传感器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可不需要通过汇聚骨干节点来转发数据,但是对所需硬件成本更高。
图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网络结构4、Mesh网络结构:如下图1.4所示,这是新型的网络拓扑结构,这是种规则分步的网络,不同于完全连接的网络结构。
通常只允许和节点最近的邻居通信。
网络内部的节点一般也是相同的,因此Mesh网络也称为对等网。
由于通常Mesh 网络结构节点之间存在多条路由路径,网络对于单点或单个链路故障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鲁棒性。
其中优点就是尽管所有节点都是对等的地位,且具有相同的计算和通信传输功能,某个节点可被指定为簇首节点,而且可执行额外的功能,一旦簇首节点失效,另外一个节点可以立刻补充并接管原簇首那些额外执行的功能。
网络拓扑结构大全和图片
网络拓扑结构总汇星型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构成的网络。
中心节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也可以是连接设备.常见的中心节点为集线器。
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集中控制型网络,整个网络由中心节点执行集中式通行控制管理,各节点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
每一个要发送数据的节点都将要发送的数据发送中心节点,再由中心节点负责将数据送到目地节点。
因此,中心节点相当复杂,而各个节点的通信处理负担都很小,只需要满足链路的简单通信要求。
优点:(1)控制简单。
任何一站点只和中央节点相连接,因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简单,致使访问协议也十分简单。
易于网络监控和管理。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中央节点对连接线路可以逐一隔离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影响全网。
(3)方便服务。
中央节点可以方便地对各个站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
缺点:(1)需要耗费大量的电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也骤增。
(2)中央节点负担重,形成“瓶颈”,一旦发生故障,则全网受影响。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的来说星型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便于管理,建网容易,是目前局域网普采用的一种拓扑结构。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一般使用双绞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符合综合布线标准,能够满足多种宽带需求。
尽管物理星型拓扑的实施费用高于物理总线拓扑,然而星型拓扑的优势却使其物超所值.每台设备通过各自的线缆连接到中心设备,因此某根电缆出现问题时只会影响到那一台设备,而网络的其他组件依然可正常运行.这个优点极其重要,这也正是所有新设计的以太网都采用的物理星型拓扑的原因所在。
扩展星型拓扑:如果星型网络扩展到包含与主网络设备相连的其它网络设备,这种拓扑就称为扩展星型拓扑。
纯扩展星型拓扑的问题是:如果中心点出现故障,网络的大部分组件就会被断开.环型结构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干货:无线网络拓扑
干货:无线网络拓扑选择最合适的网络布局对于任何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对于无线网络,这是高度相关的,因为它与延迟、功率、速度和冗余等因素息息相关。
选择最合适的网络布局对于任何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对于无线网络,这是高度相关的,因为它与延迟、功率、速度和冗余等因素息息相关。
现代网络由许多不同类型的设备组成,比如路由器、智能手机、蓝牙耳机和智能灯泡,网络上的每个设备都被称为“节点”。
网络拓扑描述了网络中不同节点如何相互连接和通信。
简单的网络拓扑业界存在许多种网络拓扑,每种拓扑都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最简单的网络是点对点的。
这是两个节点之间的单一网络连接。
实际上,除了某些关键或特殊应用之外,现在很少需要仅仅连接两个节点。
一个现代的示例是通过蓝牙进行的即席(ad-hoc)连接,用于苹果的Airdrop文件共享服务或者模型飞机等物品的远程控制等。
在网络增添更多节点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菊花链接,它有两种形式:线性和环形。
线性菊花链是将第三个节点连接到现有节点之一,第四个节点连接到第三个节点,依此类推。
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但随着添加更多的节点,这种方法很快变得不切实际了。
在环形网络中,第三个节点同时连接到两个现有的节点,每个其他节点添加在两个现有节点之间,以创建环路。
每个节点恰好连接到另外两个节点。
数据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围绕环形传输,每个节点检查数据并对其进行操作,或者重新传输直到它到达目的地。
菊花链可用于为连接设备(比如智能灯泡)创建网络,但对于大多数用例,都有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案。
用于扩大规模的解决方案一旦我们向网络增添了大量的节点,点对点和菊花链就变得效率低下。
如果位于1,000个节点环形的两侧的两个节点想要通信,那么它们的数据必须首先通过500个其他节点。
菊花链也容易出现错误,因为单个故障节点可能会导致大量中断,并且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消息根本无法通过。
在总线拓扑中,我们将所有的设备连接到中央主干(称为总线),这类似于线性拓扑,但是具有带着多个单一分支的单一线路。
认识Internet_计算机网络项目教程_[共9页]
计算机网络项目教程141项目五 Internet 的接入第一部分 知 识 准 备5.1 认识Internet5.1.1 Internet1.Internet 与Internet 接入网Internet,在国内也被译成因特网,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6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
当时美国军方为了使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称为“阿帕网”(ARPAnet)。
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
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到了20世纪70年代,ARPAnet 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
为此,ARPA 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
“互联网”并不试图把所有的网络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网,而是强调分属于不同机构、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互联。
这个思路,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
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计算机通信协议的研究是工作的重点。
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 —著名的网际互联协议IP 和传输控制协议TCP。
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其中,IP 负责基本的通信工作,而TCP 是负责建立和维持可靠的连接。
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有很多种,TCP/IP 只是其中之一,其设计也并非最佳。
但是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即TCP/IP 的规范和Internet 的技术都是公开的。
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 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