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建筑史(参考内容)
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一章第一讲
3、结构特点:拱券结构。 4、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
古罗马万神庙
罗马斗兽场
白宫
欧洲的古典复兴风格:德国建筑家朗汉设计的复古主义的勃兰登 堡城门( 1789-1793)
1、法国以古典主义为中心的建筑复古运动
18世纪法国开始了启蒙运动,从意识形态上明 确倾向于借用古典罗马时期的政治理想主义和 影响注意。考古还发现了罗马时期建筑的伟大 面貌,从而给法国的建筑古典主义复兴提供了 物质的参考基础
法国——古典主义复古; 英国一一浪漫主义复古(中世纪或者新
哥特主义 复古); 美国一折衷主义复古。
古典主义运动的原因:通过考古加深了对于罗 马以前风格的认识,是当时的建筑家能够得到 新的构思和灵感的重要资源;资产阶级看到罗 马以前的一个近乎于理想国的社会形态,于他 们希望强调的自由、民主、博爱立场具有千丝 万缕的联系,通过复古体现资产阶级的新政治 立场
开国的革命者希望能够通过体现美国的 民主精神,他们主张以罗马风格为主, 兼容各种欧洲风格,形成古典折衷主义 的建筑面貌。
19世纪是两种类型的建筑交织发展的阶 段:古典复兴主义的盛行和新建筑的涌 现。
பைடு நூலகம்
托马斯•杰弗逊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议会大厦 大厦的正立面呈现出典型 的古罗马神庙特征
白宫---鲁姆斯•霍班设计
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
“现代建筑”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指含 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 活动,特别是 指建筑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建筑 影响 以来的整个建筑的发展阶段,时间是指从大约 1 9 世纪中叶到目前的整个阶段。
“现代主义建筑”则是一种建筑风格的特指术 语,是指2 0世纪初期在德国、前苏联、荷兰 等国家由一小批具有民主思想、左倾趋向的知 识分子精英所探索和奠立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思 维方式,具体体 现在建筑应该具有其明确的 服务对象——为广大的穷 困大众设计上。
世界现代建筑史.ppt
表人物是弗兰克.赖特、古斯塔夫.斯提格利和格林兄弟。
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实践的迅速发展 1 工业化城市出现以前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2 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存在的问题 3 世纪之交期间的建筑业的结构变化和建筑形式面临的问题 建筑业逐渐被认为具有解决就业问题和吸收大量在资本主义发展
第三章 现代建筑的开端
一、20世纪初期的世界局势和政治状况 19世纪20世纪初,是欧洲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时代。1871年的普
法战争之后,欧洲进入一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阶段,而这时期的 西方政治基本上是由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这样的一些大国 操纵着。
二、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生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文学艺术上的现代主义进步是非常令人瞩目的,其中以视觉艺术
第一章 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
2、英国以浪漫主义为中心的建筑复古运动 浪漫主义建筑复古运动出现的原因:资产阶级在英国的权利和影
响日益增大,煤矿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为他们急剧积累巨额的 财富,在战后英国成为欧洲重要的大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 业革命造成的工业城市急剧扩大,住房问题日趋严重。 英国复古主义的最特殊特点是新哥特主义的出现。
理论Biblioteka 筑家和建筑设计集团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 第九章 当代建筑---现状
义之后的建筑类型
和发展
第一章 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
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 “现代建筑”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制含义的概念,指现代
的所有建筑活动,时间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 “现代主义建筑”则是一种建筑风格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二十
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二章
威廉.莫里斯: 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族,受过高等教育,在以设计哥特 式风格闻名的斯特里德建筑设计事务所从事过建筑设计, 后来加入拉斐尔前派的行列,准备从事绘画。由于建立画 室和以后的新婚居室,使他又一次改变了想法转而从事起 建筑及产品设计来。 1859年,他与菲利普· 韦珀 (Phillip Webb,1831-1915) 合作设计建造了“红屋”,内部的家具、壁毯、地毯、窗帘织 物等,均由莫里斯自己设计。它们实用、合理的结构,以 及追求自然的装饰体现了浓郁的田园特色和乡村别墅的风 格。从此,他开设了十几个工厂并于1861年成立了独立的 设计事务所,把包括建筑、家具、灯具、室内织物、器皿、 园林、雕塑等等构成居住环境的所有项目纳入业务之中, 并以典雅的色调,精美自然的图案备受青睐。 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年轻的 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效仿,进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在 1880—1910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 的“工艺美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 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格林兄弟 -------洛杉矶根宝住宅
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实践的迅速发展
(1)工业化城市出现以前的城市规划和改造
古埃及底比斯城址
(2)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存在的问题
(3)建筑业的结构变化和建筑形式面临的问题
北京紫禁城
四.新艺术运动与建筑的发展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 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 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 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 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 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 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 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一 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 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 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 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世界现代建筑史读书笔记(二)
世界现代建筑史读书笔记(二)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建筑发展史1.17世纪和18世纪路易十四建造了极尽奢华的凡尔赛宫,工整的几何图形构图,广阔的的园林是法兰西帝国权力的象征,是法国君主奢华生活和需求,炫耀自己财富和集大成之作,因为这种视觉需要和象征意义而发展起来的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作,还有沙皇在圣彼得堡为自己居住建的冬宫(Winter Palace)也是洛可可风格。
2.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欧洲几个国家都相继出现了建筑设计上的复古主义的现象,譬如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兴,英国的新哥特主义复兴(亦称为“浪漫主义”)以及美国的折衷主义古典复兴。
然而这三者的产生都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政治,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和社会力量,不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统治者集团往往最具有人力、物力、号召力与压迫力,因为是他是建造者,统治者的意志往往通过建筑来表达,他们通过建筑来使被统治者产生自我渺小感,古代时候有埃及金字塔,天坛,希腊神庙等,近代有希特勒这位建筑学院落榜生,他狂傲地宣称宏伟的建筑是消除德意志自卑感的一剂良药,比如帝国大厦,这座第三帝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象征。
现代有北京的央视大裤衩,集中体现了统治者对“新奇”以及“地标性”建筑狂热的追求,政治与建筑实在是密不可分!(图为央视新大楼设计师Rem·Koolhaas 所著杂志之封面,与本文作者没有关系,侵删。
)3. Ⅰ法国以古典主义为中心的建筑复古运动大革命后,拿破仑上位,旧封建贵族被迫下台,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作为一个强势的君主,拿破仑在位十多年间,在法国建立了一系列大型公共建筑,为了避免采用任何与波旁王朝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他们借鉴了古罗马风格,并由此形成新的风格——帝国风格。
比如巴黎证券交易所,统一采用柯林斯柱式,摒弃了巴洛克风格那些繁琐的装饰,显得简洁朴素而庄严。
、Ⅱ 英国浪漫主义为中心的建筑复古运动18世纪英国已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准备,待到19世纪,英国通过滑铁卢之战与法国签订著名的亚眠条约,结束了欧洲的战乱,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英国建造了布莱顿皇宫(Brighton Royal Pavilion),这个巨大的宫殿建筑群采用了东方各种风格,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的传统风格,突出地表达了这个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和口味和象征需要。
外国近现代建造史
赖特的草原式住宅※赖特,美国著名现代派建筑大师,创造了融合浪漫主义想象力并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
他后来提出的“有机建筑”便是这一概念的发展。
草原式住宅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特点:在造型上力求新颖,彻底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草原”用以表示他的住宅设计与美国中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结合之意。
代表作:威利茨住宅、罗伯茨住宅、罗比住宅等。
赖特的草原式住宅当时在芝加哥城郊颇受欢迎,但未受美国的普遍重视,但其名声传至欧洲,并引起德国、荷兰的极大兴趣。
草原式住宅是为了满足资产阶级对现代生活的需要与对建筑艺术猎奇的结果。
赖特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框框下,走上体型组合的道路,创造了新的建筑构图手法,为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 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在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从轻工业(如纺织)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
有机建筑论他以提倡“有机建筑论”而闻名于世,属于现代建筑中的一个派别,基本观点是:(1)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的是整体性。
(2)有机建筑是一种“自然的建筑”,结合自然,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3)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和形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整体目标。
(4)建筑是用结构表达观点的科学之艺术,建筑的结构、材料以及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
(5)强调建筑的人性化,更多地考虑人的心理。
(6)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的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
建筑史(课件)——现代主义
现
代
建
这座建筑不大,是一座覆盖着圆 顶的塔。最大特点也是大量使用 曲线曲面,造成一种流动的、可 塑的效果。就这一点而言,它和 米拉公寓倒很相近。它给人的感 觉与其说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更 象是一座纪念碑,与爱因斯坦广 义相对论难以捉摸的深奥理论倒 是十分合拍。
水晶宫
建造者:约瑟夫•帕克斯顿、查尔斯•福克斯。 它是一个完全钢框架结构的建筑,所有的墙面和屋 顶都用玻璃 。
一、伦敦的水晶宫——现代建筑的萌芽 新材料的大胆应用、造价和时间的 节省、新奇简洁的造型,水晶宫的 这些特点后来都变成了现代建筑的 核心。 另一个可能会被忽视的技术上的进 展也对现代建筑起了不小的推动, 这就是升降机的发明(在1853年的 世博会上与公众见面)。没有升降 机,高层建筑将永远不可能造出来, 就算造出来也没有人愿意使用啊。 三种新结构方法――钢结构、钢和 玻璃的结合以及钢筋混凝土,可以 说是材料上推动现代建筑的动力。 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较大、自重较轻 的特点使得它一出现就被建筑师认 为是长久以来就在寻找的理想材料。 混凝土在罗马万神庙时已经出现, 但中世纪之后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已 失传,19世纪末才重新发现。
玛德琳教堂
巴黎歌剧院(查· 加尼叶)
繁琐折中主义倾向
英国以浪漫主义为核心的建筑复古运动
一、背景 1、经济方面:新工业层出不穷,煤矿、钢铁工业迅速发 展,为建筑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2、政治因素:结束了与法国的军事纠纷,取得和平。 3、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城市的急剧扩张,住房问题日趋 严重。 二、代表作品 • 哥特式复兴建筑:英国国会——奥古斯都· 普金
圣家族教堂(Sagrada Familia,1883年——) 混合了各种建筑风格,以植物和抽象图案作为 装饰,整体给人一种迷幻感。
世界现代建筑史AHISTORYOFMODERNARCHITECTURE王受之
维也纳在改造中成为中欧最美丽的城市,而德国在普鲁士时期和俾斯麦时期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在城市改造中很有特点的还有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2维多利亚风格
古典主义运动的原因:1通过考古加深了对于罗马以前风格的认识,是当时的建筑家能够得到新的构思和灵感的重要资源;
2资产阶级看到罗马以前的一个近乎于理想国的社会形态,于他们希望强调的自由、民主、博爱立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复古体现资产阶级的新政治立场
文艺复兴文化与古典文化所不同
古典复兴运动的风格主要是采用希腊风格、和托斯卡纳风格。
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实践的迅速发展
1工业化城市出现以前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1莫利斯的跟随者---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开展
具有影响意义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集团包括:“世纪行会”、“艺术工作者行会”、“手工艺行会”。
2沃赛和其他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建筑家的设计探索
3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建筑设计具有强烈的日本倾向。主要代表人物是弗兰克.赖特、古斯塔夫.斯提格利和格林兄弟。
三、现代建筑思想的萌芽
1、产生现代建筑思想的三个基本思想因素
A、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
B、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设计师的思维)
C、建筑服务对象的思维方式的改变
2、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突破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1671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筑学院------法兰西皇家建筑学院。(新古典主义下的建筑事件)
英国复古主义的最特殊特点是新哥特主义的出现。
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一章
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一章世界现代建筑史—教学纲要第一,课程的教学目的:现代建筑史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仅展现了建筑设计理论、设计风格发展的历史,而且涉及与建筑密切相关的各类艺术运动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建筑史的基本发展脉络,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设计与社会生活、设计与文艺、设计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联,训练学生形成科学的设计理念、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第二,课程的主体内容:1、建筑革命前夜的各国建筑状况。
总体上来说,在19世界中叶以前,西方建筑仍然沿着传统的路子前进,流行着体现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的新古典主义和以哥特复兴为特征的浪漫主义,以及融合各种传统式样于一身的折衷主义等。
人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建筑材料、设备、结构方式及施工方法,但在总体上较传统没有质的突破。
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在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等国的发展情况。
2、现代建筑的主要流派、基本建筑理念及其在各国的发展状况。
(二战之前)在20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时间里,西方建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芝加哥学派、理性主义建筑思潮、包豪斯学校的建筑理念以及格罗庇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莱特等一大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出现,奠定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格局。
这一部分我们将集中介绍芝加哥学派、“现代主义”建筑、包豪斯学校的建筑理念以及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代表作品和现代主义建筑国际化的整体状况3、二战之后的建筑思潮及建筑实践。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国际式”模式缺乏人情味和艺术情调的不满,现代建筑又迎来了以“后现代主义”为标志的大发展。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对现代主义的否定,而是对它的继续发展,它以突出情感为标志,营造了各式各样的“先锋派”建筑,继续推动当代建筑前进的步伐。
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西方各国的建筑发展状况。
第三,学习本课程的主要方法: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将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进行,即把对现代建筑史脉络的梳理与个案分析结合起来。
世界现代建筑史
读《世界现代建筑史》有感近日刚刚开始阅读王受之先生得著作《世界现代建筑史》,心里面很有感触,感觉得确就是一本能让自己彻底理清世界近现代建筑史得理论性著作,就是一本值得一辈子阅读得好书,对于这样得一本著作需要漫长得耐心去品味。
所以想在阅读得过程中结合自己得一些感受与设计实践,抒发自己得一些观点,在今后得设计生涯中也能不时得回顾一下自己得思想历程。
因此在那个阶段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得复古风潮。
这也因此联想到目前中国建筑得现状:多种风格、思想并存,大家都在探索、研究究竟什么就是适合中国文化得现代建筑。
争论不休,莫衷一就是。
回想一下我们国家得建筑发展状况再比较一下西方国家得建筑发展史。
我只能粗略得说说自己得感觉。
因此建筑得发展也必然经历了一个完整得系统得发展阶段,建筑得形式就是在不断否定、探索,结合新技术、新科技得发展而逐步完善成熟,并形成当前现代建筑得形式。
而反观中国得建筑史,自从晚清以后出现了众所周知得断代,列强文化强行进入中国,并改变着人们得意识形态,建筑得发展自然受到西方思想得影响,并逐步得失去了自己得文化脉络。
这种无序状态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即使在建国初期因为国力与大家都知道得原因我们也没有充分得去总结、探索研究属于自己文化得建筑,并且幼稚得依赖着前苏联得模式,从教育到实践,直至被人甩掉,新中国得建筑研究也就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有所意识,但那时因为市场经济得迅速发展,经济意识得影响刺激着建筑得发展出现了还没有学会走路就要跑步得局面,很多设计院、建筑师在还没有弄清自己国家得文化得时候就被逼上了市场经济得舞台,大量莫名其妙、不伦不类得建筑形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得在全国各地涌现。
建筑物外观就是建筑师最注重得方面之一,这一点就是公认得。
但就是,就是否应将“审美诉求”这一主观概念作为评判建筑得决定性特征却一直存在争议,因为这就是建立在建筑得受众就是统一层次得,且对建筑得审美反应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始终一致得假设基础之上。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要紧建筑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法国古典〔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凯旋门〔〕。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完全〕: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Robert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Thorntonand〕。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SirCharles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1、净化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雄伟壮丽,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不墅: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田园都市〞由霍华德提出“工业都市〞由加尼埃提出“带形都市〞由索里亚提出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老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比立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那么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有机形态装饰构思全然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德国: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英国:迈金托什。
西班牙:高迪〔米拉公寓,圣加徒教堂〕。
“装饰即罪恶〞——阿道夫·洛斯斯坦纳住宅〔1910年维也纳,洛斯〕赫尔辛基火车站〔1906~1916,老沙里宁〕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重要奉献: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根底。
建筑设计基础参考文献
设计基础参考文献※<参考书目>建 筑 书 籍建筑理论类♦《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柯布西耶著,陈志华翻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体验》(S·E·拉斯姆森-刘亚芬翻译)知识产权出版社♦《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托马斯-史密斯著,肖毅强翻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张雷丁沃沃冯金龙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解析建筑》(昂温S.著;伍江,谢建军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安藤忠雄论建筑》(安藤忠雄著,白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翻译) 华夏出版社♦《城市景观艺术》(G ?卡伦著,刘杰,周湘津编译)天津大学出版社♦《城市空间》(R?克里尔著,钟山等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弗郎西斯著,邹德侬,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文丘里·罗伯特著,周卜颐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历史类♦《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楼庆西著)三联书店♦《外国古建筑二十讲》(陈志华著)三联书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背景》(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艺术修养类♦《艺术哲学》(丹纳——傅雷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著,邹德侬翻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筑表达类♦《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保罗.拉索著,邱贤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迪特尔·普林茨著,赵巍岩翻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绘画及表现图》(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杂志♦《时代建筑》♦《建筑创作》♦《世界建筑》♦《新建筑》♦《建筑学报》♦《a+u》♦《domus》♦《EL》5※<参考网站>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architecturehttp:// http:// http:// 。
4 外国近现代建筑
密斯· 德· 凡· 罗
美国赖特的流水别墅
赖特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 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 “方山之宅”(houseonthemesa)的 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 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 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 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 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 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 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 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伦比的世 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从美国国家大草坪进入国家 美术馆的南门,可以看到高30英 尺(约9.14米),中央圆形大厅 的直径为101英尺(约31米), 由16根直径6英尺(约1.52米)、 高36英尺(约11米)的墨绿色石 柱支撑起来的中央铜门,柱料来 自意大利,是在当地加工成形后 运抵华盛顿的。古罗马式的中央 大厅以大理石铺地,中央的喷水 铜像是墨丘利,他是古希腊诸神 中为众神传递信息并掌管商业、 门路的神。铜像造型为一个快乐 的男孩,一足着地,另一足腾空, 扬起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清澈的 水漫过坛顶洒落下来。在春天里, 水池的四周鲜花簇拥,芬芳四溢。 由于周围是墨绿色石柱,游人往 往会觉得中央圆厅略暗一些,然 而两翼展厅光线充足,形成对比。
美国科罗拉多空军教堂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这是法国巴黎著名的现代建筑,是法国 总统蓬皮杜为纪念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而倡议 修建的。这一建筑落成时,正好蓬皮杜总统 逝世,当时的德斯坦总统就将它命名为蓬皮 杜文化艺术中心。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总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四层。它 包括工业设计中心、音乐与声乐研究所、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知识 图书馆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等。从外表上看,与其说是文化艺术中心,倒 不如说更像一个现代化的化工厂。因为整个建筑都被为这一建筑服务的纵 横交错的涂以各种鲜艳色彩的管道和钢架所包围。而这也正是设计者有意 识标新立异的地方,并以此与周围的传统建筑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此人们 的褒贬不一。这一建筑的两位设计师认为,现代建筑常常忽视起决定性作 用的结构和设备,为了改变这一陈旧观念,他们特意把结构和设备加以突 出和颂扬,并利用这些来作为建筑装饰。建筑师的目的是达到了。不可否 认,这一建筑在某些方面确实突破了旧的建筑观念。但是,对这一建筑究 竟如何评价,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建筑历史知识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
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
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Venturi)发表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著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世界现代建筑史(重点内容)
世界现代建筑史(重点内容)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一章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现代建筑”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制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时间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
“现代主义建筑”则是一种建筑风格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二十世纪初起在全世界各国发生的各种建筑方式和建筑思维方式的探索和成果一、现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18世纪与19世纪的欧洲社会18世纪中期的欧洲,大部分国际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农业经济阶段,各国大都沿袭了自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传统,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成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存在两种不同的建筑:权贵的建筑和百姓的建筑。
资产阶级在十八世纪后半叶和十九世纪,终于成为欧洲和美洲的新权力阶级、统治阶级,他们不希望采用老的建筑形式,于是开创了现代建筑知识传统,但多是采用各种历史风格的大混合。
二、欧美在建筑上的古典复兴运动的背景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出现了建筑设计上的复古主义现象,其中以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古,英国的新哥特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和法国)产生的折衷主义三个浪漫最具有代表性。
古典主义运动的原因:通过考古加深了对于罗马以前风格的认识,是当时的建筑家能够得到新的构思和灵感的重要资源;资产阶级看到罗马以前的一个近乎于理想国的社会形态,于他们希望强调的自由、民主、博爱立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复古体现资产阶级的新政治立场古典复兴运动的风格主要是采用希腊风格、和托斯卡纳风格。
1、法国以古典主义为中心的建筑复古运动18世纪法国开始了启蒙运动,从意识形态上明确倾向于借用古典罗马时期的政治理想主义和影响注意。
考古还发现了罗马时期建筑的伟大面貌,从而给法国的建筑古典主义复兴提供了物质的参考基础代表法国古典主义复古运动最高潮的是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大量建筑,这时期的大型建筑包括三个主要内容A、为发达的经济而建立的新型建筑B、为解决人口日益膨胀的城市居住问题而建造的大量多层住宅公寓建筑。
世界现代建筑史
世界现代建筑史建筑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然而,现代建筑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自19世纪末开始崭露头角,至今仍然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现代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建筑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与传统建筑相比,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倡导简约、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20世纪初,德国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
他认为,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应该符合其所要达到的功能需求,而不是单纯追求华丽和装饰。
这一理念对后来的现代建筑影响深远。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交通运输的便捷,摩天大楼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志之一。
纽约的帝国大厦和芝加哥的西尔斯大楼等高耸入云的建筑物象征着人类对于科技力量和现代性的追求。
这些建筑不仅在外观上独树一帜,还融合了前卫的结构和设计理念。
现代建筑的发展不仅局限于欧美地区,亚洲的东京、香港、上海等都拥有众多现代化的建筑。
东京银座的五角大楼、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都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展示了亚洲现代建筑独特的风格和创造力。
同时,拉美地区的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也积极探索现代建筑的发展,塔图亚州的奥斯卡·尼古拉斯·杜斯特的设计作品更是走红国际舞台。
除了摩天大楼,现代建筑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和风格。
建筑师们开始使用新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将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
比如,荷兰建筑师雷蒙德·格诺尔设计的无论世界当代艺术中心,其建筑造型仿佛一块巨大的岩石镶嵌在河流中,令人印象深刻。
布鲁塞尔的阿托姆建筑,擅长使用起伏的线条和几何图形,展现了一种前卫的艺术风格。
现代建筑还与社会和环境议题紧密相关。
建筑师们开始关注可持续性和生态环保,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和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瑞士建筑师彼得·祖门托在他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知识点:11 美国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_86305423
第2讲
9.21
新建筑产生的社会
文化背景
第3讲
9.28
19世纪建筑的成就
与困境
第8讲
11.9
赖特与美国二战以
前的现代主义
第9讲
11.16
密斯、柯布与西欧
二战以前的现代主
义
第15讲 12.28 现代主义之后: 复杂性与多样性
第4讲
10.12
芝加哥学派与美国
的前现代主义
第10讲 11.23 柯布二战以后的建 筑创作,
– John Hejduk, 1929- ; Peter Eisenman, 1932- ; Michael Graves, 1934- ; Richard Meier, 1934- ; Charles Gwathmey, 1938- ;
大建筑1921-28 : 四位大师的形式探索
Le Corbusier, Palace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Geneva, 1927-8
纽约,1932-39
F·L·赖特,国民人寿保险公 司方案,芝加哥,1924
Rockefeller Center, NYC, 1930-40
国际联盟大厦竞赛 1927-28
Le Corbusier, Palace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Geneva, 1927-8
Le Corbusier, Swiss Dormitory, Cité Universitaire in Paris, 1931–32
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
There exists an order which precedes design.
– “秩序”先于“设计”而存在 – This order comprises the whole nature, including human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纲要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建筑学硕士考研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建筑学硕士考研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课程名称: [488]中外建筑史一.考试要求1. 外国建筑史部分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外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欧美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各时期主要建筑师的理论,主要作品和建筑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当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
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中国建筑史部分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传统和历史局限,了解中国建筑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构架体系、造型特征、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制,掌握中国建筑的主要术语;了解中国原始建筑、奴隶社会建筑、封建社会建筑和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其典型实例;认识各地区、各民族乡土建筑的类别、特点及其比较分析,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概略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和风格面貌,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徒手绘制与中国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二. 考试内容1. 外国建筑史部分古代建筑部分①奴隶制社会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②中世纪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结构与空间特色③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主要建筑师的美学主张④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色⑤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成的基本链条和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近现代建筑部分①三座铁建筑的建筑意义②新建筑运动诸流派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③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主要建筑理论④格罗皮乌斯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⑤勒o柯布西埃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⑥密斯o凡o德o罗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⑦赖特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⑧二战后西方诸多建筑思潮概述当代西方建筑思潮①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主要理论,美学倾向,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②解构主义建筑的哲学背景,主要理论,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2. 中国建筑史部分古代建筑史部分第一章:平面布局1、单体建筑平面;2、庭院式组群布局;3、木构架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第二章:构架形制1、构架类别与构架组成;2、斗拱;3、构架细部;4、构架体系评析;第三章:台基1、台基的作用和形制;2、石栏杆的作用和形制;第四章:屋顶1、屋顶类别、形态和作用:2、屋顶构架做法;3、屋顶瓦件;4、屋顶评析第五章:装修与彩画1、装修;2、彩画:第六章:原始社会建筑1、旧石器时代住所;2、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活动:3、原始建筑活动的启示;第七章:奴隶社会的城市和建筑1、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2、文献反映的早期城市规划思想;3、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第八章:封建社会建筑发展历程1.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2、封建社会中期建筑;3、封建社会后期建筑;第九章:宫殿坛庙、陵墓建筑1、宫殿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2、坛庙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3、陵墓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第十章:宗教建筑1、宗教建筑概况;2、典型宗教建筑实例评析;3、塔;第十一章:住宅建筑1、各地区、各民族住宅建筑概况;2、住宅实例评析;第十二章:园林建筑1、传统园林的类别、特点;2、传统园林的创作思想、构成形态和设计手法;3、;传统园林实例评析,近现代建筑史部分1、近现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概况;2、中国近现代建筑师和建筑创作思想;三.题型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⒈概念题(60分)⒉画图题(30分)⒊简答题(30分)⒋论述题(30分)四.参考书目⒈教材:①《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③《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2. 参考书:①《论现代西方建筑》,吴焕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②《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③《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④《中国建筑艺术史》,萧默主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⑤《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本课程大纲共分为两篇:上篇《中国建筑史》、下篇《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历史授课大纲(近现代部分)
外国建筑历史(近现代部分)课程主要内容:近代部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现代部分――――二十年代欧洲理性主义建筑.战后现代建筑的普及与发展.后现代建筑及其他.关于近现代的划分:依据世界史的划分,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代史:1917年至今.近现代建筑史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传统建筑出现了新的矛盾,新旧思潮开始斗争,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出现建筑革新的先驱者.2.十九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初.――――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时期,出现一系列新建筑学派.3.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4.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规划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与技术的结合,纷繁的学派.注: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近代史的范畴,后两个阶段属于现代史的范畴.上篇外国近代建筑史第一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第一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社会背景一.欧美各国的革命.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资本主义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由手工工场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美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1,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极大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革命的意义:新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的诞生→生产关系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以启蒙运动为代表.二.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1.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的核心―资产阶级人性论,'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思想武器―――批判的理性.2.启蒙主义建筑理论;功能,真实,自然.*比较启蒙运动的理性与法国古典主义的理性.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一.概述.以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为根本特点;以三位主要建筑师为代表-I•琼斯(Inigo Jones,1573-1652);C•雷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R•亚当(Robert Adam,1728-1792);二.C•雷恩与圣保罗大教堂.1666年伦敦大火,雷恩设计的50座教区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的建设历程.(参考教科书P214)三.革命时期的两种倾向-复古思潮的前奏.1.帕拉蒂奥主义(Palladianism)产生的原因;特点;缺陷-缺乏创造性,现实感.代表作品:米尔沃斯府邸,切斯威克府邸,坎德来斯顿府邸.(P219);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英国造园学院发起的园林设计革命-追求自然,新奇,变化,隐匿以及田园情调;"英华庭园".2.革命的激情.(P227-228)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非常新颖生动的建筑潮流.特点――表现感情,性格,情绪;追求体形简单的圆柱体,方锥体,球体等;墙面很少装饰,平面也多为简单几何形.代表人物――L•布雷,"牛顿纪念碑"C•N•列杜,"钙盐城",巴黎路税卡建筑.第三节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一.古典复兴建筑(CLASSICAL REVIVAL).1.概述.定义;又称"新古典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欧美各国的古典复兴建筑概况;2.法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罗马复兴为主."帝国风格".代表作品:巴黎"万神庙";"军功庙";雄师凯旋门;3.英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希腊复兴为主,早期也流行过罗马复兴.代表作品:英格兰银行旧利息大厅(P235);坎伯伦和卡尔顿连排住宅;不列颠博物馆(P236);爱丁堡大学(P236);4.德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希腊复兴为主.代表作品: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柏林新博物馆(P240-241);5.美国的古典复兴建筑.兼有罗马复兴及希腊复兴.代表作品: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国会大厦;纽约海关大厦(P252-253);二.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1.概述.定义;两个发展阶段:"先浪漫主义","哥特复兴"(又称"新哥特风格").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概况;2.哥特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C•巴利;A•普金;J•拉斯金;V-勒-杜克;草莓山沃波尔府邸;封蒂尔修道院;英国国会大厦;三.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ISM).1.概述.定义;(又称"集仿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2.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罗马埃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巴黎圣心教堂;布鲁塞尔法院;(P256-258)第四节解决资本主义城市矛盾的探索一.奥斯曼巴黎改建规划.二."新协和村".1817年,欧文提出.三."花园城市".1898年,英国的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四."工业城市".1898年,法国青年建筑师加涅尔提出.五."带形城市".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苏里亚•伊•玛塔提出.六.美国的方格网城市.第二章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第一节建筑的新结构,新材料与新类型一.初期的生铁结构。
清华同济建筑系本科书单及课程表
使用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1.《场地设计》,姚宏韬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2.《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 王仲谷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居住区规划图集》,宋培抗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六 建筑附属设备 建筑设备(水暖电),《建筑设备》教材 同济自编教材(同济出版社将出版)。 《建筑设备工程》建工出版社,1989。《建筑设备技术》建工出版社,1998.3。 使用教材:《建筑设备工程》,高明远、杜一民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建筑设备工程》,太原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设备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编合组,哈尔滨 。
建筑学(本科)书单
一 美学 使用教材:《色彩构成》钟镯珩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书目:《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色彩构成》,李莉婷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使用教材:《立体构成》卢少夫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书目:《立体构成》,辛华泉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立体构成》,金剑平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年9月。 参考书目:《平面构成设计》,李槐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平面构成》,夏镜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出版组 《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王朝闻主编 《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H-阿拉森著,邹德侬等译 《中国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王逊著 《素描》,周若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素描基础》,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水粉》,漆得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色彩静物写生》,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世界现代建筑史》有感
近日刚刚开始阅读王受之先生的著作《世界现代建筑史》,心里面很有感触,感觉的确是一本能让自己彻底理清世界近现代建筑史的理论性著作,是一本值得一辈子阅读的好书,对于这样的一本著作需要漫长的耐心去品味。
所以想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设计实践,抒发自己的一些观点,在今后的设计生涯中也能不时的回顾一下自己的思想历程。
因此在那个阶段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复古风潮。
这也因此联想到目前中国建筑的现状:多种风格、思想并存,大家都在探索、研究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文化的现代建筑。
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回想一下我们国家的建筑发展状况再比较一下西方国家的建筑发展史。
我只能粗略的说说自己的感觉。
因此建筑的发展也必然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发展阶段,建筑的形式是在不断否
定、探索,结合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成熟,并形成当前现代建筑的形式。
而反观中国的建筑史,自从晚清以后出现了众所周知的断代,列强文化强行进入中国,并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建筑的发展自然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并逐步的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脉络。
这种无序状态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即使在建国初期因为国力和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们也没有充分的去总结、探索研究属于自己文化的建筑,并且幼稚的依赖着前苏联的模式,从教育到实践,直至被人甩掉,新中国的建筑研究也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有所意识,但那时因为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意识的影响刺激着建筑的发展出现了还没有学会走路就要跑步的局面,很多设计院、建筑师在还没有弄清自己国家的文化的时候就被逼上了市场经济的舞台,大量莫名其妙、不伦不类的建筑形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在全国各地涌现。
建筑物外观是建筑师最注重的方面之
一,这一点是公认的。
但是,是否应将“审美诉求”这一主观概念作为评判建筑的决定性特征却一直存在争议,因为这是建立在建筑的受众是统一层次的,且对建筑的审美反应在某种意义上是始终一致的假设基础之上。
而实际上,人们对建筑的反应往往是多种多样的。
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野兽派建筑,人们对此的审美反应大相径庭,至今争论不休。
尽管如此,野兽派作为一种独特建筑风格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此外,佩夫斯纳提出的建筑物和建筑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过于刻板。
佩夫斯纳认为,建筑物只注重功能性,所用形式和建材都仅由其预期功能决定。
即使设计师声称完全遵循了功能主义原则的建筑物—浓缩成一句话,即“形式追随功能”—也是经过设计才能通过其外观实现预期的建筑功能。
不管建筑物的设计目的是不是为了唤起“审美诉求”,所有建筑样式都能够传达建筑师的观点和情感。
因此,我认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