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考试必备诗词填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考试必备诗词填空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你
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
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
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
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
裁缝,而在我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
画意啊!
3、“大荷才露尖尖角,晚存有蜻蜓公底下”刚刚开始对外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
令人钟爱,而花开的荷花却是“苏敏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要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着夏天已步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恨眠。


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追忆知多少。


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
颅洒热血,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其行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劝诫儿子:
“王师北的定中原日,家祭并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收到了“但使龙城飘将在,不教导胡
马度阴山。

”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叹息“春愁容易遣弱看看山,追忆还珠格格泪欲潸。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酒能增进
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可以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下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两端成峰,
远近多寡各相同”写下了庐山的多姿多彩,“泪眼两神气,只有敬亭山。

”写下了敬亭山
的百挑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
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
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下至少4句有关的诗句。

“墙角数
枝梅,凌寒独自上开。

”“春光二月迎接新绿,四季常青不粘冠”“洒脱自然成族居,心
中存有节不全系列虚”“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上开”“南园桃李花落天下,春
风孤独摇空枝。

”“人面无人知晓何处回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色满园斑斑,一枝
红杏出墙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黑发无人知晓勤学晚,黑首方悔读书晚。

”说我们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吸取代
莱科学知识;“纸上单单终觉深,绝知此事必须戴思恭。

”说我们死读书就是没用的,必
须努力做到言行统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我们只有站得高,就可以想一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说我们无法被眼前的困难击垮,只要勇于积极探索,展现出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美玉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
成丧妻之痛。

”说我们时间例如流水,不能滑液,我们必须珍视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
成丧妻之痛”说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
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具有刚强勇
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
白在人间。

--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去教导我们,你能够写下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冻死。

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
绝句》。

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当我们回忆起母爱,必须告慰母亲的深情时,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吟唱起至唐代诗
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抓得三春晖?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出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存有:《静夜思》中的“翩
然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蓝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曝光我还?”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
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9、我们研习过的描绘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存有王昌龄的《薛仁贵》,诗为:秦时明
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导胡马渡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

”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文学创作时,常常提及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两端成峰,远近多寡各相同”特别强调习作就是心灵的点亮,就是情感的释放
出来,读法必须不拘一格,语言必须存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
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

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
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3、即将挥别母校,挥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可以想起送行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自是更天下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行孟浩然时
写出了“孤帆离影碧空天下,唯见长江天际流”,抒发了初恋之情。

他还在送行好友汪伦时,写出了“桃花潭水浅千尺,不及汪伦送来我情”的诗句,元稹在送行董大时也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晓君”,抒发了对好友的幸福祝福。

此情此景,我们还想
起了为诗歌去抒发我们的送行之情:“与君初恋意,同就是宦游人。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论语》精华30则
《论语》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论语》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让渡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必须言而有信。

《论语》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息。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论语》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健全自身的学识,既像是打磨玉器,又像是雕刻石头,都须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相同、观点相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论语》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五十岁,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论语》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研习过的科学知识,由此就能够以获取代莱更深的科学知识,这样就可以搞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一致群众但不相互合谋,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一致群众。

《论语》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言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论语》
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见传闻不提考据随意传播,就是舍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悉了真理,晚上死,也就是应该的。

《论语》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论语》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人,就必须想起必须向他靠拢;看见向敏的人,就必须必须反省自己。

2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困而没愤恨很难,富足而不背信弃义就是难的。

《论语》
21.德不贫,必存有西南边。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容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论语》
23.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必须看看他说道的话,观测他的言行举止,才可以全面介绍。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形容人聪颖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高的人求教。

《论语》
25.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论语》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任何事业晓得它的人不如嗜好它的人,嗜好它的人,不如以推行它为欢乐的人。

28.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存有仁爱之心的。

《论语》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存有于我哉。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例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