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 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未尝败绩, 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 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 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 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 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诸葛亮 ——“智”的符号,“智绝”: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 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占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 博望坡出奇制胜;智激周瑜、孙权; 草船借箭;筑坛祭风; 三气周瑜;安居平五路;空城计等。 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司马懿称诸葛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
“拥刘反曹”倾向 1、“拥刘反曹”的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 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 2、“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 (1)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 (2)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 情绪 (3)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 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 的陈腐糟粕。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 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魏”。 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 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其后,孙权建立吴国。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 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同样无功 而返。后主刘禅昏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人 中 吕 布 马 中 赤 兔”
提示一:孔明六出祁山的对手。 提示二: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 提示三:他由于过于谨慎败在孔明的空城计中
庞统道号“凤雏”,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 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 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因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 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初为县令,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 去责罚才发现庞统的才华,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 军士。罗贯中《三国演义》提到,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 涪 fú水关,但在攻雒 luò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 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 而陈寿《三国志》中则说其为流矢所中,当时 只有三十六岁。伏龙凤雏 ,得一可安天下
等五种。
三、《三国演义》主要版本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 卷,240 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
存最早版本。
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 240
则合并为 120 回,目录由单题变双题。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故后人
称“伪李评本”。
3、毛本: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回目、正文多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代表作
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
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戏曲舞台的三国戏。
作者“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明高儒《百川书志》),写
成小说。
二、《三国演义》作者
“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 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
下邳降曹: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 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华容释曹:后人诗赞:“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坤”; “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
1
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 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 献帝刘协。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 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随后,袁绍军与另外 17 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 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 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了正确有效的战略 方针,即以“帝室之胄”、 “光复汉室”为旗号,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 最后,经过“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部分。逐步发展 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 81 郡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孙 权,实力日益增强。
“圣君明主”——喜欢结交英雄豪杰 ,胸有大志而锋芒不露,机智善变,礼 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仁爱民。 桃源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提示一:他义释严颜展示出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提示二:他曾经是卖肉的,后是五虎将之一。 提示三:他英勇善战威镇长坡桥吓死曹操深爱的侄子夏侯杰,
提示一:他曾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 提示二:他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提示三:他的武器是冷艳锯(青龙偃月刀),重 82 斤
匹马斩颜良 ,河北英雄丧胆 单刀会鲁肃 ,江南文武寒心 他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 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
本。
第二节 《三国演义》内容和思想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
(280)共 97 年的历史。全书 120 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 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 先灭蜀汉。后亡东吴,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 ;8、“讴歌封建贤才”说 9、“悲剧”说;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12、“宣扬用兵之道”说;13、“人才学教科书”说;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 雄”说 ;15、“总结历史经验”说;16、“无固定主题”说等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有太原、东原、杭州、庐
陵多种说法。
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汇编》),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
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2、罗贯中著作:《录鬼簿续编》录其杂剧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
会》一种。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பைடு நூலகம்《三遂平妖传》
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故事梗概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
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本书就是
以此为历史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
提示一: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 提示二: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 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小档案: 名 字:曹操,字孟德 曾用名:吉利,小名阿瞒,本姓夏侯 谥 号:魏太祖武皇帝 籍 贯:沛国谯人(今皖亳州) 生卒年:155——220 主要成就: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主要作品:《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人生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评 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二部分(34—85 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
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 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
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
提示一:他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吕布等人 提示二:他使用双股剑,他骑的卢马,这只马虽然克主却跃马檀溪,救了他一命 提示三:他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知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刘备
字玄德,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刘胜玄孙,身高 7 尺 5 寸(汉尺) ,双手 下垂可以超过自己的膝盖 ,眼睛能看见自己的大耳 。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绝”:
义绝关羽、智绝诸葛、奸绝曹操 曹操 ——“奸雄”代表,“奸绝”: 奸诈残暴、嗜杀成性: 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株连家族,勒死孕妇;恩将仇报杀吕伯奢; ○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梦中杀人:贴身侍卫 ○酒中杀人:扬州刺史刘馥。 ○借刀杀人:名士祢衡 ○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 关云长——“义”的化身,“义绝”:
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青龙偃月刀
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提示二:他留给了后人“智慧”、“节操”等形象 提示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 甫对他的评价。 武侯祠对联: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推荐精读的经典章节: 曹操:官渡之战、曹操献刀、误杀吕伯奢、 “三笑一哭”、横槊赋诗、迎接
许攸、借头稳军心。 刘备: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彝陵之战、摔阿斗与托孤。 诸葛亮:舌战群儒、失街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秋风五丈原。 关羽: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 张飞、赵云:长坂坡、义释严颜。 马超、黄忠:大战葭盟关、割须弃袍、定军山。
5
孙权、周瑜:赤壁之战、蒋干中计。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 1
第一组: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 刘备、诸葛亮、关羽 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
《三国演义》主题概括:
2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 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 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 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第三节 作品导读
人物篇
4
张飞 字翼德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提示一: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 提示二:他是孙策的结拜兄弟,东吴四英将第一位 提示三:他为水军大都督时,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提示一:他是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人 提示二:历史上人称温候。三国第一名将。 提示三:赤兔马原先的主人,得到了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貂蝉
诸葛亮 ——“智”的符号,“智绝”: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 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占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 博望坡出奇制胜;智激周瑜、孙权; 草船借箭;筑坛祭风; 三气周瑜;安居平五路;空城计等。 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司马懿称诸葛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
“拥刘反曹”倾向 1、“拥刘反曹”的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 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 2、“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 (1)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 (2)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 情绪 (3)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 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 的陈腐糟粕。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 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魏”。 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 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其后,孙权建立吴国。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 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同样无功 而返。后主刘禅昏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人 中 吕 布 马 中 赤 兔”
提示一:孔明六出祁山的对手。 提示二: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 提示三:他由于过于谨慎败在孔明的空城计中
庞统道号“凤雏”,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 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 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因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 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初为县令,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 去责罚才发现庞统的才华,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 军士。罗贯中《三国演义》提到,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 涪 fú水关,但在攻雒 luò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 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 而陈寿《三国志》中则说其为流矢所中,当时 只有三十六岁。伏龙凤雏 ,得一可安天下
等五种。
三、《三国演义》主要版本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 卷,240 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
存最早版本。
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 240
则合并为 120 回,目录由单题变双题。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故后人
称“伪李评本”。
3、毛本: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回目、正文多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代表作
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
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戏曲舞台的三国戏。
作者“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明高儒《百川书志》),写
成小说。
二、《三国演义》作者
“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 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
下邳降曹: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 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华容释曹:后人诗赞:“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坤”; “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
1
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 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 献帝刘协。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 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随后,袁绍军与另外 17 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 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 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了正确有效的战略 方针,即以“帝室之胄”、 “光复汉室”为旗号,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 最后,经过“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部分。逐步发展 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 81 郡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孙 权,实力日益增强。
“圣君明主”——喜欢结交英雄豪杰 ,胸有大志而锋芒不露,机智善变,礼 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仁爱民。 桃源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提示一:他义释严颜展示出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提示二:他曾经是卖肉的,后是五虎将之一。 提示三:他英勇善战威镇长坡桥吓死曹操深爱的侄子夏侯杰,
提示一:他曾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 提示二:他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提示三:他的武器是冷艳锯(青龙偃月刀),重 82 斤
匹马斩颜良 ,河北英雄丧胆 单刀会鲁肃 ,江南文武寒心 他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 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
本。
第二节 《三国演义》内容和思想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
(280)共 97 年的历史。全书 120 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 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 先灭蜀汉。后亡东吴,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 ;8、“讴歌封建贤才”说 9、“悲剧”说;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12、“宣扬用兵之道”说;13、“人才学教科书”说;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 雄”说 ;15、“总结历史经验”说;16、“无固定主题”说等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有太原、东原、杭州、庐
陵多种说法。
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汇编》),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
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2、罗贯中著作:《录鬼簿续编》录其杂剧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
会》一种。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பைடு நூலகம்《三遂平妖传》
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故事梗概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
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本书就是
以此为历史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
提示一: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 提示二: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 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小档案: 名 字:曹操,字孟德 曾用名:吉利,小名阿瞒,本姓夏侯 谥 号:魏太祖武皇帝 籍 贯:沛国谯人(今皖亳州) 生卒年:155——220 主要成就: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主要作品:《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人生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评 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二部分(34—85 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
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 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
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
提示一:他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吕布等人 提示二:他使用双股剑,他骑的卢马,这只马虽然克主却跃马檀溪,救了他一命 提示三:他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知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刘备
字玄德,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刘胜玄孙,身高 7 尺 5 寸(汉尺) ,双手 下垂可以超过自己的膝盖 ,眼睛能看见自己的大耳 。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绝”:
义绝关羽、智绝诸葛、奸绝曹操 曹操 ——“奸雄”代表,“奸绝”: 奸诈残暴、嗜杀成性: 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株连家族,勒死孕妇;恩将仇报杀吕伯奢; ○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梦中杀人:贴身侍卫 ○酒中杀人:扬州刺史刘馥。 ○借刀杀人:名士祢衡 ○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 关云长——“义”的化身,“义绝”:
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青龙偃月刀
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提示二:他留给了后人“智慧”、“节操”等形象 提示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 甫对他的评价。 武侯祠对联: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推荐精读的经典章节: 曹操:官渡之战、曹操献刀、误杀吕伯奢、 “三笑一哭”、横槊赋诗、迎接
许攸、借头稳军心。 刘备: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彝陵之战、摔阿斗与托孤。 诸葛亮:舌战群儒、失街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秋风五丈原。 关羽: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 张飞、赵云:长坂坡、义释严颜。 马超、黄忠:大战葭盟关、割须弃袍、定军山。
5
孙权、周瑜:赤壁之战、蒋干中计。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 1
第一组: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 刘备、诸葛亮、关羽 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
《三国演义》主题概括:
2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 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 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 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第三节 作品导读
人物篇
4
张飞 字翼德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提示一: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 提示二:他是孙策的结拜兄弟,东吴四英将第一位 提示三:他为水军大都督时,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提示一:他是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人 提示二:历史上人称温候。三国第一名将。 提示三:赤兔马原先的主人,得到了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