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计划故事

合集下载

初中道法实践教学案例(3篇)

初中道法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道法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以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为例,介绍初中道法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律的作用。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实施1. 活动准备(1)确定竞赛主题:以“法律知识竞赛”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法律知识。

(2)制定竞赛规则:竞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阶段,个人赛采用抢答形式,团体赛采用必答、抢答、风险题等形式。

(3)编写竞赛试题:试题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知识,分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4)选拔参赛队伍:各班级推荐一支参赛队伍,每队5人。

2. 活动实施(1)个人赛:各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根据得分高低选出前20名进入团体赛。

(2)团体赛:20支队伍分为5组,每组4支队伍进行小组内竞赛,每组选出前两名进入决赛。

(3)决赛:5支队伍进行决赛,比赛分为必答、抢答、风险题三个环节。

3. 活动总结(1)评选出优秀选手和优秀团队,颁发奖状和奖品。

(2)组织获奖选手分享心得体会,总结竞赛中的收获。

(3)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道法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四、案例反思1. 案例优点(1)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紧密结合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活动过程有序,组织严密。

2. 案例不足(1)试题难度较高,部分学生难以适应。

(2)活动时间较短,未能充分展示学生法律知识。

(3)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初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初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初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被广泛关注和重视。

初一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是提供学生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介绍一个初一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案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认识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并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了解相关法律和法规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做正确的道德选择。

4.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和法规的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1. 课程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相关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一个道德与法治的问题,如“你认为什么是道德与法治?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 知识传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引导他们认识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随后,教师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如少年保护法、消防安全法等。

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冲突场景,如学生欺负同学、在禁止燃放烟花的地方燃放烟花等。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思考和判断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

4. 讨论与互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遇到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陪同指导,并在结束后进行全班分享,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5. 教学评价:通过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并了解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道德与法律问题,并以小组形式进行整理和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报告和展示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行为。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学生参考书籍和教学资料:供学生查阅和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初中政治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政治优秀教案范文

教案题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做更好的自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改进自己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与他人相处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3. 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做更好的自己。

4. 如何在与他人相处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自己优缺点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让学生明白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做更好的自己。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与人相处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名人的成长故事,让学生明白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做更好的自己。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在与人相处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看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学生是否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是否能与他人良好沟通。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名人成长故事的视频或图片。

2. 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或辅助材料。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改进自己的不足,做更好的自己,并在与人相处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案一、引言道德与法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制定一套有效的案例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道德案例教案1. 案例一:诚实守信在一次考试中,小明发现偷看同学试卷并抄袭的机会,但他选择了放弃这个不道德的行为。

通过讲述这个案例,教导学生要勇于选择诚实与守信,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2. 案例二:友善助人小红的同学张三在路上摔倒受伤,小红立即伸出援手并帮助他。

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要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友善助人的品质。

3. 案例三:诚实面对错误小王拿到同学的笔记本,发现了班级考试的试卷答案,但是他选择将笔记本归还给同学,诚实地面对错误。

通过这个案例,告诉学生要坚守诚实与正义,做到面对错误不逃避不隐瞒。

三、法治案例教案1. 案例一:遵守交通规则某日,小明骑车闯红灯,被交警逮捕。

通过这个案例,向学生展示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交通安全意识。

2. 案例二:珍爱公共财物小红将公园里的垃圾随意丢弃,被园林工作人员劝告并处以罚款。

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学生要珍爱公共财物,不随意破坏环境。

3. 案例三:尊重他人隐私小王非法侵入他人手机,并散播他人的私人信息,最终被警方侦破。

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进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

四、案例教学方法1. 情境演练教师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冲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情况下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2. 问题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道德与法治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课堂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辩证思维和判断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道德与法治冲突中的各种情况和选择,培养学生的事实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加生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概述: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独立思考和公正判断的能力。

一份优秀的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应该具备深度、广度和灵活性,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个符合这些标准的案例,并分享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文章目录:1. 引言: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及挑战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3.1 规则与法律的作用及适用范围3.2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及重要性3.3 民主与公正的核心原则3.4 坚持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案例分析3.5 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的责任与行动4. 教学评估方式5. 总结与回顾: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重要性6. 我的观点和理解1. 引言: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及挑战道德与法治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在当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建立和法律的遵守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繁荣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表面层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优秀的教学案例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道德与法治的内涵,理解它们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道德与法治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设定明确而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明确指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教师还应该辅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为了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兼顾理论和实践,并使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形成对道德与法治的深入认识。

3.1 规则与法律的作用及适用范围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生所熟悉的规则和法律的例子,阐述规则与法律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理解在不同情境中规则与法律的作用和限制,并思考是否存在必要的改变和修正。

初中道法教学案例

初中道法教学案例

初中道法教学案例案例一:培养学生的自控力1. 案例背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控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遵守社会规范。

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控力,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则,并体验到自控力的重要性。

3. 教学内容(1)道德观念的引导:通过故事、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自控力的内涵和作用。

(2)情境模拟训练: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的能力。

(3)个人反思与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总结自控力对他们的影响。

4.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故事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自控力的定义,并讨论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活动一:情境模拟训练。

教师设计多个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情境,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扮演并完成相应任务,例如模拟课堂纪律问题、校园欺凌等。

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活动二:学生自主总结。

要求学生在活动结束后,通过个人反思的方式,记录自己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4)收尾: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和体会,强调自控力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5.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是否能够遵守规则等。

(2)收集学生的个人反思和总结,评估学生对自控力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6. 教学效果通过本案例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深入了解自控力的概念和作用,通过情境模拟训练,培养其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并通过个人反思和总结,提高对自控力的认识。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的目的。

案例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1. 案例背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承担起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

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

我在初中带道德与法治课,班上有个叫小李的学生,成绩还不错,就是有点自傲,不太尊重同学。

经常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打断别人说话,还嘲笑那些回答问题不太准确的同学,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之类的话。

这导致很多同学都不太愿意和他一组讨论,甚至有些同学开始疏远他。

二、案例描述。

有一次,我们上关于“尊重他人”的课。

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小活动,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

在讨论过程中,小李又开始故态复萌。

同组的小张说话有点慢,小李就不耐烦地说:“你能不能快点,我们组的时间都被你浪费了。

”小张脸一下子就红了,低下头不说话了。

我看到这一幕,并没有马上批评小李。

而是等讨论结束后,先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说说讨论的结果。

到小李这组的时候,我故意点了小张起来回答。

小张站起来,虽然有点紧张,但还是很认真地把小组讨论的一些内容说了出来。

我表扬了小张观察细致,思考深入。

然后我看向小李,问他:“小李,你觉得小张说得怎么样?”小李哼了一声说:“也就那样吧,还不是我在旁边提醒他的。

”这时候我就开始引导了。

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尊重他人。

大家都知道不尊重他人是不好的行为,那什么是尊重呢?尊重不仅仅是不骂人、不打人,更重要的是能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认可他人的努力。

就像小张刚才回答问题,他可能说话慢一点,但他很认真,而且是在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李觉得自己提醒了小张,这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小张的思考和表达,这组的讨论结果能这么完整吗?”同学们都纷纷点头,小李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三、案例分析。

1. 学生心理分析。

小李自傲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想要被认可的心理。

他成绩好,所以希望通过在同学们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来获得更多的关注。

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认可和友谊的重要前提。

2. 教育策略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我没有采用直接批评的方式。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初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案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初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案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初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案例我。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常识;3. 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本教学设计为初一道德与法治课的第一课时,总计2学时。

第一学时:1. 课程介绍(10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道德的意义(15分钟):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道德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汇报讨论结果。

3. 法治的意义(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并进行讨论。

4. 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2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如诚信、友爱、守法等,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价值观念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第二学时:1. 法律常识(20分钟):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一些与初中生活相关的法律常识,如法定年龄、不良行为的后果等。

2. 影响判断力的因素(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一些影响判断力的因素,如偏见、群体压力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和法治判断。

3.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2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并讨论解决过程和结果。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思考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三。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合作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 实践探究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反思评价法:通过课堂讨论、个人思考等形式,让学生总结和反思所学内容,促进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案例1. 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

在这个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使其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 教学内容1. 道德规范: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热爱祖国等。

2. 法治知识:宪法、民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基本法律法规。

3. 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4.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5.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典型案例或现实问题,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

6. 实地考察: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重要性。

7. 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理性对待分歧。

②懂得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品格。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1)同学们,在上学期的足球比赛中,我们班输掉(赢得)了比赛,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2)同一场足球赛,同班同学的看法为什么不一致呢?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沟通交流,引入课题《学会沟通交流》。

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学会理性对待分歧。

②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的化解矛盾。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活动一:教材P11“活动园”。

1.学生在小组内思考探究以下问题:假如你是梁毅或吴云飞,请依照下面的问题深入思考。

①你会对这种分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②你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会产生什么影响?③你的态度对朋友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④你的态度对自己的棋艺会产生什么影响?2.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3.你有没有和谁发生过类似的冲突?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小结: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或冲突。

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

(二)真诚坦率很重要过渡:对于不同看法,采取“简单拒绝”或“一味接受”的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1.阅读12页活动园,思考:当与同学意见不同时,你通常的想法、做法是什么?2.出示“换位三部曲”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稳定情绪-冷静思考-寻找合理点3.在“换位三部曲”的引导下,现在你想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可能有怎样的结果?3.在“换位三部曲”的引导下,你对某件事是否有新的的解决办法,请举个例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模板范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模板范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一、案例背景。

我在初中二年级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

“尊重他人”是本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的表现,比如在课堂上打断别人发言,在小组活动中不重视他人意见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知道尊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表现。

2. 能力目标。

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尊重他人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做到尊重他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幽默开场)上课铃响了,我拿着一个小盒子走进教室。

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我。

我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超级神奇的东西,不过在揭晓之前,我想先和大家玩个小游戏。

”我让同学们两人一组,互相描述对方的外貌,但是在描述过程中,一方可以随时打断另一方说话。

游戏进行了一会儿,教室里就变得乱糟糟的,好多同学都在争吵。

然后我就问大家:“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你们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不爽呀?”同学们纷纷点头。

我笑着说:“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能让大家相处得更愉快的魔法——尊重他人。

”2. 新授。

(1)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

我在黑板上写了“尊重他人”四个字,然后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尊重他人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说不骂人,有的说听别人说话。

我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总结说:“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权利、意愿等,不做冒犯他人的事情,而且要以友善和礼貌的态度对待他人。

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如果不打断对方说话,就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哦。

”(2)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去面试,他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但是在面试过程中,他总是不停地打断面试官说话,还对面试官的一些观点表现出不屑。

他没有被录用。

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失败了呢?”同学们马上回答:“因为他不尊重面试官。

初中道法教学案例

初中道法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教学案例一、引言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教学设计,有效地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二、活动设计1. 主题:感恩之心通过“感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老师、朋友等身边人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培养感恩之心,增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意识。

2. 活动一:感恩父母在班级中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感恩父母的故事或心情,并通过演讲、朗诵、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活动二:尊敬师长在道德课上进行“尊敬师长”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了解师长对他们的教育和关怀,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体验尊敬师长的情境。

4. 活动三:关爱同学组织“关爱同学”志愿活动,让学生们结对子,通过互相帮助、关心、支持等方式,培养学生间的友爱互助精神,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5. 活动四: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走访敬老院、义务植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中的感恩与奉献,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评价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他们对活动的反馈意见、收集学生的作品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和其他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四、总结初中道德教学案例的设计旨在通过感恩、关爱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感恩、尊敬、友爱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案例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案例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案例分析引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环节。

一个完善的教学方案对于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法治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某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案例,探讨该方案的优势和改进空间,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教学目标与任务该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的教学目标明确,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念和道德情操等。

教学任务包括教授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

该方案鼓励学生思辨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该方案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与法治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公民权利与义务等。

教学方法多样化,包括讲解、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有效地模拟真实场景,体验并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该方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的表现、课堂互动的参与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等。

通过定期评价和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同时,教师也能够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该方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判断力。

例如,在某次讨论中,学生们就一起探讨了道德与法治在网络欺凌问题中的作用和应对方法。

这样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观念应用到实践中,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责任感。

五、方案的优势该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目标明确,能够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二是方法多样,既有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三是评价方式多元化,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四是案例分析与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六、改进空间然而,该方案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更多的实践案例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本(三篇)

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本(三篇)

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本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1、2、3、4班)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学生思想活跃,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基础不一,有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较差、学习不认真、成绩较差,所以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注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

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作为七年级下册起始单元,本单元奠定七下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

内容主题聚焦“青春”,基于却不局限于“青春期”,视青春为人生经历的一段重要时光,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相呼应。

着眼青春,不仅关注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更强调从“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状态来看待青春成长;不仅关注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更希望为人生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聚焦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从“情绪-情感-情操”的完整链条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学习,以及教学在道德与价值观层面的引导。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对初中生而言,日常的学习小组、班级、社团、学校等都是能够带来归属感的“集体”,集体生活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园地,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模板范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模板范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一、教学背景。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渴望被他人认可,但有时却忽略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这就需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能力,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观点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他人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尊重他人的意愿。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掌握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如礼貌待人、平等对待他人等。

2. 难点。

理解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践行尊重他人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尊重他人的必要性。

2. 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A和小B在教室里,小A 不小心把小B的新本子碰到地上弄脏了。

小A不但没有道歉,还说:“不就是个本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小B听了特别生气。

同学们,你们觉得小A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生:不对,因为他不尊重小B的东西。

师:非常好,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尊重他人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25分钟)1. 尊重他人的含义(5分钟)师:那到底什么是尊重他人呢?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生:就是不欺负别人。

师:嗯,这是一部分。

尊重他人呢,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权利、观点等,不轻视、不歧视他人。

比如说,我们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认真听对方讲,这就是一种尊重。

大家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尊重他人的表现呢?生:别人说话的时候不打断。

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师:非常棒,这些都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0分钟)师:那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呢?咱们来做个小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范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范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范文
一、教学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反思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反思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介绍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活动: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具体内容;
3. 讨论:让学生就案例进行讨论,思考其中的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5. 考核:考核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案例:
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三学生,他在学校里经常捣乱,上课不听讲,经常跟同学打架,还经常抄袭别人的作业,这样的行为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反对。

分析:
小明的行为违反了道德与法治,他没有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权利,不遵守社会规则,也没有尊重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样的行为会对他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影响他的未来发展。

初中道法教案案例(3篇)

初中道法教案案例(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宪法的思想,认同“宪法至上”,树立宪法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

2. 能力:尝试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知识: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理解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教学难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宪法知识的理解。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宪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宪法宣传视频或讲述宪法故事,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兴趣。

2. 讲授新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介绍宪法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讲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阐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依宪治国。

3.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宪法知识,加深对宪法知识的理解。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宪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宪法的重要性。

五、作业设计1. 撰写一篇关于宪法重要性的文章。

2. 收集宪法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海报。

3. 观看宪法宣传视频,撰写观后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为维护国家法治秩序做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理解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初中道法教案案例范文模板

初中道法教案案例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2)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法治意识;(3)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法律的基本知识;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法治思维的培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讲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包括法律的含义、法律的特征、法律的分类等;(3)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法治思维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治意识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6. 作业布置(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撰写一篇关于法治观念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设计5篇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设计5篇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设计5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接下来是关于初中政治案例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政治案例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的含义。

知道情绪的基本类型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好两个内容:(1)情绪的个别差异。

一方面,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如果站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情绪。

另一方面,同样的情绪其感受和表现也可能不同。

(2)情绪是不断变化的。

首先会随个人境遇和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其次,“情绪往往反映着个人的兴趣和志向。

”是重要知识点之一。

2.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问题。

同时还要锻炼他们与人交流,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会一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觉悟方面:确立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认识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

2.情绪往往反映着个人的兴趣和志向。

(三)难点:情绪的含义。

(四)课型:综合课。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六)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软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及互相交流心得,布置学生搜集反映自己“喜怒哀乐”情绪的生活照片。

(七)授课过程:讲授课文内容:1.引入新课:(1)在前言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办好事情,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请大家回忆一下,良好心理品质有哪些基本要求呢?(学生回答:健康情绪、坚强意志、和谐人际关系)。

对!从这里可以看出,健康的情绪是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

情绪不好,往往容易产生不好后果。

下面将介绍关于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德的故事。

他就是曾经由于情绪不好,差点儿误了一件大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马家岗中学
王远平
二〇一八年七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已经十年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授课效果却不太理想。

通过不断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

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

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

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

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

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

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就拿我去年教学节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来说,课题是“认识自我”,由于是公开课,所以要试讲几次,那我就拿试讲课和公开课对比来讲一下初中政治教学。

试讲课我首先以一则神话故事
—逞强的青蛙导入教学,通过学生的阅读,然后回答,青蛙为什么会死?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知之明。

从而进入新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注意设置了情境,用公交车上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分析来揭示,人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紧接着我又设置了两张表格来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

最后教师加以小结。

当时设计这节课时觉得已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实际上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收获也较少,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后,同事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根据他们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整节课进行了修改,所以,公开课有了一定的修改。

在公开课上,我首先将情境导入作了较大的修改,将原先的故事删除,改为照镜子活动,由我首先拿出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向学生说:“今天的气色还不错,满精神的”,然后将镜子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照一照自己,并依次传递给每一个同学,然后,我再问同学,照过镜子后,你看清自己了吗?由此导入教学。

这样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将公交车上的场景由原先的简单图片呈现,换用了fiash动画,这样也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回答起问题来也比试讲课容易、准确得多。

紧接着的两张有缺点的表格我继续沿用了,但在学生回答时我却注意挖掘孩子的答案,进行及时的教育,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有不遵守纪律的缺点,有爱劳动的优点,他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较全面地看待了自己,我就对他加以及时的表扬,而且,我发觉这节课他十分地遵守纪律,
而且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很好。

所以,我有及时地对他加以鼓励,让他明白人不是一层不变的,缺点是可以改掉的,今天你就做得很棒,以后要继续努力。

.这样一来,让这个孩子在这节课上真的有所收获,真正长大了。

我也抓住这一时机以这个孩子的表扬和鼓励作为课堂小结,显得十分的自然。

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孩子通过这节课也确实有所收获,所以,是成功的。

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后节明显好于前街,这一对比让我对初中政治教学有个更深的思考:在政治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头可以使后面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趣味性的情景导入非常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初中政治教学的事例列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这样才能引起共鸣,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每节课的教学要让孩子有所收获,所以,对于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行为和表现时,要能及时地加以点评,让他今后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七年级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的来说,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重要,还有很多需要去探讨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通过实践,我发现课前时事演讲和音乐穿插教学效果很好。

课前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大家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时事演讲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是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必须有自己的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许播报娱乐新闻和广告。

初中生由于身心发
育逐渐成熟,其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强烈,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的说教,并有强烈的表现欲。

课前时事演讲正好符合学生的这种心态,所以很受学生欢迎。

课前时事演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比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有位学生就以近几年来沙尘暴频繁袭击北方,我们县也出现浮尘天气这一事件发表了见解。

他认为这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他大声呼吁同学们要勇于挺身而出,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把着眼点放在大家要“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上来。

演讲结束了,学生的热情依然很高涨,此时我开始了这一课的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一种教学方法是课中穿插音乐,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对政治课枯燥无聊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

在讲《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时,我给学生们放了一首傅笛生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只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吆,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耶,弱不经风雨;百里森林吆,并肩耐岁寒,耐岁寒……”通过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明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仅凭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心连心手挽手,才能最终实现。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尝试过插播公益广告、通过小品演绎教材内容等方法。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

只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大胆搞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思想政治课是可以为学生所喜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