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校报发展策略探析

合集下载

校园校刊的历史回顾和发展趋势

校园校刊的历史回顾和发展趋势

校园校刊的历史回顾和发展趋势(正文开始)校园校刊的历史回顾和发展趋势校园校刊作为学校的重要刊物之一,承载着传播校园文化、展示学生创作才华的重要使命。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革。

本文将回顾校园校刊的历史,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校园校刊的历史发展1.起源校园校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早期的校园刊物以学术研究为主,逐渐发展成为展示学生文学才华与校园生活的刊物。

在中国,校园校刊起源于1912年,当时西南联合大学的《西联校刊》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份校园刊物。

2.发展与壮大20世纪上半叶,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校刊逐渐得到了广泛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创办了自己的校刊。

校园校刊除了展示文学作品外,更加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

其编辑团队也逐渐壮大,良好的编辑团队管理和学生参与度使得校园校刊品质稳步提升。

3.政治化与存续困境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校园校刊遭遇了政治化的困扰,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校园校刊的编辑工作受到了严厉的政治干涉。

此外,校园校刊的发行和存续也面临着经济困境和读者的减少问题。

然而,校园校刊在这段时期仍然坚持发行,在相对艰难的环境下,传递着学校的声音和学生的心声。

二、校园校刊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校园校刊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电子版校刊以其便捷的阅读方式和较低的出版成本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

电子版校刊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学生在线阅读和交流,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年轻一代的阅读需求。

2.多元化的内容形式传统的纸质校刊以文字为主,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校刊的内容形式也愈发多元化。

除了文字作品,校园校刊可以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更加生动地展示学校的活动与成果,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3.注重专业素养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越来越重要。

校园校刊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鼓励学生撰写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文章,提高校园刊物的学术权威性。

校报策划方案

校报策划方案

校报策划方案一、引言校报作为学校宣传推广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传递校园资讯、宣扬学校文化、展示学生风采等多重功能。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报工作,提升宣传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份校报策划方案,以期增加读者参与度及校报的知名度。

二、策划目标1. 提高校报的质量水平:通过优化内容结构、提升编辑技巧,打造一份精致、有深度的校报,引导读者更多地关注学术、文化、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2. 增加校报的知名度: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校报的存在,鼓励他们踊跃投稿并参与到校报的撰写和编辑中。

3. 建立良好的读者互动机制: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参与校报,应建立起互动机制,提供读者投稿、意见反馈的渠道,并积极与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三、策划内容1. 定位校报版面结构:在校报版面设计上,应有清晰的标题、作者署名,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如新闻报道、专访、实地探访等,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 突出学术与文化内容:增加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报道,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3. 强化社团活动报道:增加社团活动版块,全面展示学校内外各类社团活动的精彩瞬间,鼓励读者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4. 注重校友声音:在校报中添加校友专栏,通过采访校友的故事,增加校友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5. 加强与新媒体的衔接:将校报内容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传播,扩大校报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读者。

四、策划实施1. 编辑团队建设:组建一支专业的编辑团队,包括校报主编、副主编、编辑记者等,明确各人职责,保证校报的质量和进度。

2. 编辑计划制定:根据校报出版周期制定编辑计划,明确每期校报的主题、要闻、特色内容等,确保校报出版的顺利进行。

3. 提高写作质量:组织写作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编辑团队的写作水平和文献查找能力,确保校报稿件的质量。

4. 与校内外合作:积极寻求校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的合作,为校报提供高质量的专题访谈和文章,引领读者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发展策略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发展策略探析

由四版变为八版 , 内容设有大学岁月 、 校园话题 、 北 海 文化 、 本水 源 、 色 土等栏 目 , 且 开设 了 木 五 并
月 末 版——饮 食 天地 、 寓 文化 、 公 翰林 物业 、 车 汽
天地 等反 应 师生 衣食 住 行 的栏 目, 受师 生 的 喜 深 爱。 2 缩短 出版周 期 , 加时 效性 、 增
记 者 团 , 期举 办 新 闻记 者 培 训 班 , 他们 进 行 定 对
培训 ,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 从而使他们有能力 采 写 校 园 内 的丰 富 多 彩 的 活 动 以及 挖 掘 深层 次
的新 闻 。
二、 独辟蹊 径 , 强服 务意识 增
报纸 归根 到底是让 读者 阅读 的 ,缺 乏可读 性 的报 纸 ,再 好 的 内容 也起 不 到应 有 的 宣传 效果 。
经第一时间在网上先行发布。高校校报要在网络 媒 体 的挑 战面前 坚 守 自己的 主流地 位 , 当前首 要 的任 务是要 扬长避 短 , 合校 园新 闻资源 , 整 培植 校 园文化 、 优化文化环境 , 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和吸引
力。

当前 高校 校 报 界周 报 约 占 51 ,旬 报 约 占 . %
关键词 : 时效 性 ; 可读 性 ; 网合 一 报 中图分 类号 : 2 4 G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1 4 8 (0 90 — 0 8 0 17 — 2 82 0 )5 0 9 — 2

高校校园网的建立 , 凭借快捷 的优势 , 学校的 些 重要 新 闻 、 息 、 态等 往往 未 经 报纸 , 已 信 动 就

要: 高校校 报要在 网络媒 体 的挑战 面前 坚守 自 己的主流地 位 , 当前首 要 的任 务是 要

关于高校学报发展的困境责任与出路

关于高校学报发展的困境责任与出路

关于高校学报发展的困境责任与出路
高校学报是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示高校学科建设
和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然而,当前高校学报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通过多方努力寻找出路。

一、责任
1. 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水平进步迅速,高校学报在同行业竞争中,
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脱颖而出。

2. 缺乏社会认可度
高校学报长期以来主要受到学术评价体系的倾斜,缺乏社会认
可度。

这就导致了国内高校学术论文被国外期刊评为高分论文的情
况很普遍。

3. 缺乏读者群体
当前大部分高校学报读者对主流学术期刊更感兴趣,对高校学
报不屑一顾,这也导致了高校学报读者群体的不断缩小。

二、出路
1.提高文章质量
高校学报应当提高文章质量,把质量作为栏目建设与内容策划
的关键词,实行严格的论文评审制度,拒绝千篇一律的稿件形式,
把文章写得更好,更深入,更领先。

2. 加强栏目建设
高校学报应该通过栏目的设定与内容策划、设计,使栏目之间形成互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以学校学科领域的优势为依托,推动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发展,创新学术领域和内容。

3. 扩大读者群体
高校学报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多维度的宣传与推广,构建高校学报的品牌形象,提升高校学报的社会认可度;通过增加数字化内容,鼓励在线阅读等方式,扩大高校学报的读者群体。

高校学报的发展需要在深入研究行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栏目建设与内容策划,拓展高校学报的品牌形象,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才能够在短期内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新策略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新策略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新策略引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校校报作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纸质校报难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而新媒体平台则为高校校报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渠道。

本文将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的新策略,包括内容创新、技术应用和多渠道传播。

内容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需要进行内容创新,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以下是几种内容创新的策略:1.多元化的报道:高校校报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报道,包括学生活动、学术研究成果、校内新闻等。

通过多元化的报道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校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个性化的专栏:开设个性化的专栏,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和分享经验。

这样可以增加校报的互动性,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校报的内容创作中来。

3.故事化的表达:将校内的故事和事件进行故事化的表达,以吸引读者,并增加他们对校报的参与感。

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校报可以更好地传达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

技术应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需要积极应用技术手段,以提升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

以下是几种技术应用的策略:1.响应式网页设计:校报网站应采用响应式设计,以适应不同屏幕尺寸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

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无论用户使用何种设备访问校报网站。

2.社交媒体整合:校报可以将社交媒体整合到自己的平台中,例如开设微信公众号或微博账号。

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和与读者互动,扩大校报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3.数据分析与优化:校报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了解读者的喜好和兴趣,根据分析结果来调整和优化校报的内容和推送策略。

这将有助于提高内容的针对性,提升读者的点击率和留存率。

多渠道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应该通过多渠道进行传播,以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以下是几种多渠道传播的策略:1.跨媒体推广:校报可以通过和其他媒体的合作,进行跨媒体的推广活动。

例如与校园电视台合作制作校报相关的节目,或与校园广播台合作开展校报的推广宣传。

当下高校校报文艺副刊发展对策

当下高校校报文艺副刊发展对策

学审美导向 ,提 高读者 审美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读者 的关联 互动,立 而 是在 读 者 的阅读 中才逐 步得 到 实现 的。 因此 ,文 艺 作 品的意 义 足本 土,打造文艺副刊品牌 。对读 者而言 。则要尤为注重对 自 我 审美 和价 值 系统 是 一个 由作者 与读 者 共 同参 与 的主客 体 交互 作 用的 动 心理 结构的构建 ,培养敏锐 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 象力和透彻 的理 解 态 实现模 式 。 ” 文 艺作 品 的意 义与价 值 只有 在读 者 的创造 性 阅读
播 湘西本 土文化的功能和实现路径研究 》 ( r g目编 号J d 1 2 0 1 9 )
成 部 分 ,它 通过 诗 歌 、散 文 、小 说等 丰 富 的文 学样 式 反映 校 园生 味 与读 者 需求 的 契合 点 ,并积 极 主动 去 引 导、满 足 他们 正 当合 理 活 , 以其浓 郁 的文 学 色彩 和 文化 底 蕴来 熏 陶 、感 染师 生 ,在 引导 的阅读 需 求 。要 加强 与读 者 间 的交流 和 互动 ,及时 获 取并 反馈 读 校 园 文 化和 育人 方 面 发挥 着 重要 作用 。然 而在 社 会主 义消 费 思潮 者 提 出的 意见 等 信息 ,并 将 读者 感 兴趣 的 内容尽 可 能用 他 们喜 欢
媒体 ,都在 尽 力 调整 策略 来适 应 市场 ,提 高竞 争力 。校 报 文 艺副 刊 不 能一 味 “ 孤 芳 自赏 ” ,而 要 正视 日益被 边 缘化 的现 实 ,主 动 高校 校 报是 高 校党 委 和行 政 的机 关 报 ,是 展 示高 校对 外形 象 迎 接市 场 化 的挑 战 ,增强 读 者意 识 ,正 视和 尊 重读 者 的主 体性 地 和 塑 造 学校 品牌 的重 要窗 口,校 报 副刊 则是 其 不 可缺 少 的重要 组 位 , 通 过 调 查研 究 了解 不 同读 者 的 阅读 倾 向及喜 好 ,寻求 副刊 趣

办《校报》实施方案

办《校报》实施方案

办《校报》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校报》作为学校宣传栏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展现学校风采、传递信息、促进学生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校报》实施方案,对于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1. 提升《校报》的品质和影响力,使其成为学校的重要宣传窗口和文化交流平台。

2. 拓展《校报》的宣传范围,增加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加强《校报》的信息传递功能,及时准确地传达学校重要信息和活动安排。

三、实施方案。

1. 设立《校报》编辑团队,由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确保内容的丰富多样和专业性。

2. 制定《校报》内容规划,包括栏目设置、稿件征集、编辑流程等,确保内容的多样性和时效性。

3. 加强宣传推广,《校报》内容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 加强学生参与,《校报》鼓励学生自主投稿,设置学生专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5. 定期评估,《校报》编辑团队定期评估《校报》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四、保障措施。

1. 落实责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报》工作,明确相关负责人,确保《校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校报》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3. 加强指导,老师对《校报》编辑团队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编辑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创作能力。

4. 定期检查,学校领导定期对《校报》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效果评估。

1. 通过对《校报》内容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校报》的持续发展。

2. 通过对学生参与度和反馈意见的收集和分析,评估《校报》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完善《校报》的内容和形式。

六、总结。

《校报》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高校校报是高校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反映和宣传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高校内部与外部交流的重要渠道。

目前一些高校的校报呈现出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情况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针对高校校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高校师生对校报的认知度、满意度和阅读率等情况,以及他们对校报内容、形式和布局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合作或参与高校传媒交流活动等方式,了解其他高校校报的情况,以进行比较分析。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许多高校的校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容单一和单调,大量重复官方通知和新闻稿,缺乏深度报道和特色文章;二是形式和布局陈旧,缺乏吸引力和创意,难以引起师生的兴趣;三是发布方式有限,多数只通过纸质发放,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四是编辑团队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创新校报内容,增加报道深度和多样性。

不仅要报道学校新闻和通知,还要增加专题报道、学术研究成果、学生活动和校友动态等内容,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要加强采编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新闻报道和写作能力,增加编辑团队的专业性和质量。

改进校报形式和布局,提高吸引力和可读性。

可以增加多媒体元素,如插图、图片和视频等,丰富校报的视觉效果。

要设计合理的页面布局,使校报结构清晰,内容易于阅读。

可以引入更多学生参与,如选取优秀学生作品或开设学生专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阅读兴趣。

要改进校报的发布方式,采取多渠道发布。

除了纸质发放,还可以通过高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学习平台等电子媒体渠道发布校报内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互相交流和分享校报内容,拓展校报的传播范围。

要重视校报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工作。

可以定期举办校报宣传活动,如校报征文比赛和阅读分享会等,增加师生对校报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试论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

试论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

大 多数 是 在 校 园 内赠 阅 、 际 间 交 流 , 送 校 友 和 校 寄 有关 单 位等 , 市场 上发 行订 阅 的几乎 没有 。 在
6 史 料性 。校报 既 是 一 种新 闻工 具 , . 又是 学 校 发展 史 的记 录者 , 映 历史 最鲜 活事 实 。查 阅一 所 反 学校 的历 史发 展 , 校报 无 疑是最 好 的工具 。
要研 究方 向: 闻学。 新
高校校报 是 高校 先进 文 化建 设 的重 要载 体 , 在 推进学 校 改革 与 发展 , 进学 校 思 想政 治 工 作 , 改 推 进 学校 教 学 、 研 和 学 科建 设 中 发挥 着 重要 作 用 。 科 “ 高校 校报 担负 着 引导 舆 论 、 流 信 息 、 扬 新 风 、 交 弘 培育新 人 、 护 稳 定 和 繁荣 文 化 、 承 文 明 的 重 要 维 传 使 命 。校报不 仅具 有一 般 报纸 的基 本 功能 , 信 息 如
第3 0卷第 4期
21 0 0年 8月
河 池学 院学报
J RNAL OF HE HIUNI RST OU C VE I Y
V 13 o4 o.0N . Au 201 g. 0
试 论 高 校校 报 的生存 与发 展
黄 杰 瑶
( .河池学院 1 图书馆 ,广西 宜州 5 6 0 ; .广西大学 430 2 新闻传 播学院 ,广西 南宁 50 0 ) 3 04
【 中图分类号 ] ( 1 36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7 9 2 (0 0 0 0 2 0 6 2— 0 1 2 1 )4— 12— 4
[ 作者简介 ] 黄杰瑶 (9 9一) 女( 17 , 壮族) 广 西天峨人, , 河池学 院图书馆助理 馆 员, 广西 大学硕士研 究生 , 主

校刊校报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校刊校报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校刊校报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深入,校刊校报作为学校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校刊校报以其独特的优势,既满足了学校对于宣传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本文将探讨校刊校报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首先,校刊校报在传媒领域的地位不可忽视。

作为学校内部的传媒工具,校刊校报既能传递学校的声音与观点,又能反映学生的想法与需求。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刊校报在传播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传统的纸质校刊校报逐渐被电子校刊、校报App等新媒体取代。

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的机会。

其次,校刊校报行业正面临着多样化发展趋势。

随着学校对于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刊校报也需要与之相适应。

在内容方面,校刊校报应注重综合性、深度性和立体性,关注学术研究、校内外活动报道、学生创作与实践成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同时,校刊校报也应该在传播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融合应用。

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校刊校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三,未来校刊校报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校刊校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学校希望通过校刊校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校刊校报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校园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校刊校报的编辑、写作等活动,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这些能力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校刊校报也将在移动端继续蓬勃发展。

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更便捷地获取校刊校报的信息,同时也能更方便地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想法。

校刊校报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发展将极大地拓宽其受众群体,提高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

然而,校刊校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地方高校学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地方高校学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地方高校学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王庆跃【摘要】四川省地方高校学报的整体办刊水平与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相适应。

目前仍然存在地位低,办刊经费短缺,专业编辑人才匮乏,学术质量不高,无特色等问题。

其原因就是一些地方高校对学报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学报编委会形同虚设,没有制定加强科研和在学报发表论文的激励机制。

因此,要想提高学报的办刊水平,就必须把学报的建设发展列入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树立“办学报就是办学校”的创新意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以提高编辑素质;编辑、副主编、主编各司其职,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制度,用制度促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学报编辑部的科学管理;创新栏目,组稿具有针对性,从而推进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

%The general level of local university journals in Sichuan Province is not compatible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journals have such problems as low social status,shortage of funds, lack of professional editors, inferior academic standards and lack of distinctiveness etc. The major reasons behind these problems are that some universities do not understand properly theroles and importance of the joumals, some editorial boards only exist in name, and the university authorities fail to design and establish incentive sche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and publications in the joumals.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tandard of the joumals, the authorities of theuniversities shall include in their agend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that of the journals and have the innovative awarenes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mals reflectthat of the university itself. They should introduce talents from outside and visit places with higher level journals to draw on their experiences. By strengthening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other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ions, they should develop the qualities and quaMcations of the editors and establish a clearly defin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the chief editors, deputy chief editors and editors. Before publication, the theses and articles in the journals shall be reviewed and inspected for three times and proofread for one time. Complete system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journals shall be establish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They should design new columns and collect papers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s of the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178-182)【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管理体制;编辑队伍建设;创新【作者】王庆跃【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2一、地方高校学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四川省近30家地方高校学报2006~2011年的办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可知:目前地方高校(即省属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存在着地位低、实力弱、学术质量不高、学报正式刊号资源稀缺的问题。

高校学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办法

高校学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办法
2 高校学报如何应对应对挑战
2.1 根据本校突出优势,着重打造一两个特色栏目 目前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存在综合性与同性、分散性与非连续性等现象。但依托大学的各
收稿日期:2018—05—11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人才启动经费(YZZ15003) 作者简介:姚春娜(1975— ),女,硕士,编辑.
·96·
1 高校学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受评价机制影响高校学报魅力不足 首先,众多高校学报的服务本校科研的定位决定了稿件不可避免地以本校稿件为主。稿件来源
地较少自然而然对其他科研机构的作者及读者吸引力大大降低,伴随的就是稿源不足问题。其次,很 难吸引到高质量稿件。受国内大环境影响,第一流的稿件基本流向海外期刊,稍微一般的稿件也被国 内一些英文 SCI或 SCI扩展杂志所收揽,接下来好一些的中文稿件多投向本领域排名靠前的专业性 期刊,很多作者似乎最后才想到高校学报。基于学术自由精神,各大学也不会用行政手段强制要求本 校优秀中文论文必须发表在本校学报上。学校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考核时,也不以校内学报发文为 主。长此以往,高校学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进而进一步导致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不强,对学术界缺 乏吸引力。 1.2 高校学报编辑编辑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不够
2017年为了增强我国期刊在国际期刊领域的竞争力,国家放宽了学术期刊刊号的申领工作,未 来几年是一个新学术期刊创办的高峰时期。同时,国际上新期刊也在不断增多。当然期刊数量增多 更多的是反应出学术研究的巨大进步,有更多的科研成果需要展现出来。但是,越来越多的专业化期 刊及英文期刊毕竟分走了大部分作者和读者的目光。国内的评价体系的影响使得高校学报更难留住 好稿,有高校到海外延揽人才,应聘者表示要多发高水平中文期刊,结果相关领导愕然,直到应聘人才 表示每年要发表多少篇 SCI后才满意。这样的评价导向下使得高校学报的日子愈加艰难。目前除重 点大学学报由于依托学校较强的学科优势和学校自身强大的影响力能吸引到校内外丰富的优质稿源 外,其余高校学报特别是地方高校学报一直以来都是“全、小、散、弱”。规模小、结构不合理、资源分 散、内容同质化、缺 乏 对 作 者 和 读 者 的 吸 引 力。 这 些 不 利 因 素 都 极 大 地 限 制 了 地 方 高 校 学 报 的 发 展[1]。有些高校学报为了突破“高校学报”几乎都是综合类期刊的限制,结合高校学科优势将大学学 报改造成了更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专业类期刊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更多的大学学报为了服务学校 的多学科的全面发展,做不到壮士断腕。

学校校刊校报发展趋势分析

学校校刊校报发展趋势分析

学校校刊校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日趋便捷,学校校刊校报作为传媒的一种形式,在校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学校与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展示学生才华和校园生活的窗口。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校刊校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本文将对学校校刊校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学校校刊校报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纸质校刊校报逐渐被电子版校刊校报所取代,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代学生对信息获取方式的需求。

电子版校刊校报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以更快速地传递信息,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样的表达形式,如视频、音频、图像等,丰富了学校校刊校报的内容呈现。

因此,学校应当积极推动校刊校报的数字化转型,将纸质校刊校报与电子版校刊校报相结合,在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上实现双赢。

其次,学校校刊校报需要更加注重内容质量和创新。

作为传媒工具,校刊校报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校刊校报过于注重官方信息的宣传,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导致很多学生对校刊校报的兴趣和参与度降低。

因此,校刊校报应当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学术研究、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学生分享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校刊校报也需要不断创新,尝试新的表达形式和创作风格,增加吸引力和互动性。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创新性,才能在当代学生中保持对校刊校报的关注和认可。

再次,学校校刊校报的定位需要准确把握。

校刊校报既是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和获取实践经验的平台。

因此,学校应当明确校刊校报的定位,确立其作用和功能。

校刊校报可以充当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创作和编辑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此外,校刊校报也可以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依据,鼓励学生创新和优秀表现。

通过明确校刊校报的定位,提升学校校刊校报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校品牌形象,是学校发展校刊校报的关键。

提升高校校报传播力的原则与策略

提升高校校报传播力的原则与策略
校 的主流媒体地位 。


高校校报传播 力的若干症候 分析
近年来 , 高校媒介传播场域环境与新媒体传播方式都 发 生 了革命性 的变革 , 高校校报 的“ 传播 力下降 , 生存空 间受到
ZHANG Ch e n g
( P r e s s C e n t e r ,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s r i t y , Q i q i h a r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1 6 1 0 0 , C h i n a )
提 升 高校 校 报 传 播 力 的原 则 与 策 略
张 成
( 齐齐哈 尔大学 新 闻中心 ,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 1 6 1 0 0 6 )
关键词 : 接 受理论 ; 高校校报 ; 传播 力; 建构策略 摘 要: 读者接 受是 高校校报 实现传播 效能的关键 。文章对新 时期 高校校报的传播理念 、 机 制、 队伍 、 栽体等层
A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e s ’r r e c e p t i o n i s t h e k e y t o a c c o mp l i s h t h e p op r ga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s o f u n i v e si r t y n e ws p a p e r .T h i s p a p e r r e e x a m- i n e s t h e p op r ga a t i o n c o n c e p t s ,p a hs t a n d me d i a f o u n i v e si r t y n e ws p a p e r i n n e w e r a .I t e x p l o r e s t h e ma i n s y mp t o ms f o t h e w e a k p mp ga a - t i o n f o r c e f o u n i v e si r t y n e ws p a p e r a n d p op r o s e s t h e c o n s t uc r t i v e p r i n e i p l e s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t r a n s mi t t i n g v o i c e ,p o s i t i v e e n e r g y a n d e n h nc a i n g p r o p ga a t i o n f o r c e i n t h e l a y e r o f c o n c e p t s ,me c h a n i c s ,s t a f s nd a me d i a .

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南 昌高专 学报 2 1 年第 5期 ( 01 总第 9 6期 ) 2 1 0 1年 1 0月出版 Ju a o ac agC l g N . S m 9 ) O t 0 1 or l n n hn oe e fN l o ( c2 1 5u 6 .
高 校学 报 可持 续 发展的 路径 分析
谢荣 国
( 西科技师范学院 , 西 江 江 摘 南昌 30 3 ) 3 0 8 要 : 何 从 整 体 上 提 高 我 国 高 校 学 报 的 学 术质 量 , 持 高 校 学 报 可 持 续 发展 是 高 校 学 术期 刊 工 作 者 的 如 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要课题 。高校 学报首先应注重 自身的价值追求与文化 积累; 其次 。 充分利 用高校科研 优势开展 多种 形式 的专题
目前 我 国高 校 学 报 有 10 4 0多种 , 是 我 国学 术 期 刊 它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随着 我 国 大 学 教 育 科 研 事 业 的快 速 发 展 。 校 学 报 在 学 术 质 量 、 辑 质 量 等 方 面也 取 得 了 长 足 高 编 的进 步 ,为 我 国 大 学 的 教 育 科 研 事 业 的繁 荣 作 出 了 巨大 的 贡献 。但 是 , 国优 秀 的 高校 学 报 还 为 数 不 多 , 国际 我 在 上 享有 很 高声 誉 和 广 泛 知 名 度 的高 水 平 学 报更 是 屈 指 可 数 。 因 此 , 何 从 整 体 上 提 高 我 国 高 校 学 报 的学 术 质 量 , 如 保 持 高 校 学 报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是 高 校学 报 期 刊 工 作 者 的重 要课题。 在 当 前 改 革 开 放 不 断深 化 的 趋 势 下 。高 校 学 报 工 作 者 也 必 须 紧 跟 时 代 的改 革 步伐 , 真 学 习科 学发 展 观 , 认 搞 好 高 校 学 报 的 改 革 , 适 应 国 内外 学 术 期 刊 的 发 展 形 势 , 以 保 持 高 校 学 报 的快 速 可 持 续 发展 , 以满 足 我 国科 技 事 业 、 教 育 事 业 以及 社 会 发展 的 需 要 。本 文 拟 从 四个 方 面 探讨 高 校 学报 保 持 可 持 续 发 展 的路 径 。 传 播 科 学 知 识 . 重 学 术 期 刊 的 文化 积 累 与 价 值 注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报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报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很 多高 校 校报 版 式 和 内容 相对 固定 ,缺乏 新 意 。一 般 高校 校 报必 须 转 变 观念 ,勇 于创 新 ,才 能够 摆 脱 现 在 面 临 版 为要 闻版 ,主要 刊 登 近期 学 校党 政 领 导 的重 大 活动 、 的 困境 ,取得 长 足的发 展 。 ( 一 ) 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会 议 报道 ;第 二版 为 综 合新 闻版 ,是 第 一 版 的延 续 ,还 刊 时效 性 是 衡量 新 闻价值 大 小 的一 个 重 要 因素 。高 校 校 登 校 内 的动 态 消息 或 校 内的重 要 活 动 ;第 三 版 主要 刊登 学 报 必须 要 注 意提 高 新 闻 报道 的时 效性 。这 就 需要 学 校 增 加 校 一 些 重要 的文 件 、重 要讲 话 稿 、先进 教 师 事迹 等 ; 第 四
治 工 作 、维 护 安 定 团结 大局 、促 进高 等 教 育改 革 、传 播先 闻报 道 和 相关 的信 息 服务 却 完 全没 有 ,忽 视读 者 的真 正需 进 文 化 、陶冶 师 生道 德 情操 、培 养合 格 人 才 等方 面 都 发挥 求 ,难 以引起 读 者的关 注 和兴趣 。
CHUANBO YU BANQ UAN
/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报 的发展 困境及对策
口 沈春娥
摘要 :高校 校报作 为校 园的主流媒体 , 曾经发挥 重要 的作 用 ,但在 竞争激 烈的新媒体 时代 ,高校校 报在 渐渐丢 失 自己的 受众群体 ,主流地位 岌岌可 危。要提 高高校校 报 的竞争力 ,必须 要增强其 新 闻性和 可读 性 ,加 强深度报 道和新 闻评论 ,提高
了重要 的作 用 。
但 是 ,以 网络 为代 表 的 新兴 媒 体 的迅 猛 发 展 ,以其传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近年来,随着高校新闻传播领域的迅速发展,校报在校园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校报不仅是高校宣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工具,还是传递校园声音、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

目前一些高校的校报在内容质量、传播渠道和读者反馈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为此,本文将对高校校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调查分析1.内容质量不高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校报的内容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文字功底欠缺、信息更新不及时、专题报道匮乏等问题。

由于编辑人员水平和资源限制等原因,校报的内容往往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

2.传播渠道单一调查中还发现,部分高校校报的传播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纸质版和校园公告栏进行传播,而忽视了电子版、校园APP、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

这种单一的传播方式导致了校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3.读者反馈不足调查中也发现,高校校报的读者反馈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

很多校报编辑部往往在发布内容后就不再关注读者的反馈和意见,这导致了校报的内容无法及时得到改进和调整。

二、改进策略为了提高高校校报的内容质量,编辑部可以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文字功底和专业素养。

编辑部可以加大对新闻资讯的搜集和编辑,增加校园新闻、学术科研进展等专题报道,提升校报的价值和吸引力。

为了拓展高校校报的传播渠道,编辑部可以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开设校报的电子版,并通过校园APP、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和传播。

可以与校园电视台、广播台等传统媒体进行合作,拓展校报的传播范围。

3.建立互动机制为了加强高校校报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编辑部可以建立读者反馈平台,鼓励师生们就校报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编辑部也应当及时回应读者的反馈,对校报内容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校报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高校校报作为校园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质量、传播渠道和与读者的互动机制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改进。

我国高校报刊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江西财经大学《品》报为视角

我国高校报刊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江西财经大学《品》报为视角
( ) 二 完善 管理 : 小 报 小 刊 向校 园 主流 过 从
朝末年 , 是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事业与近现 代新闻出版事业发生与发展的双重推动下萌生 的。 ¨据统计 , 当前 国 内高校仅校 报就有上 千 家 。随着互联 网的迅 猛发展 , 以微博 、 社交 网
站 、 频 分 享 网 站为 代 表 的新 媒 介 表 现 出强 劲 视
拨款的情况下 , 该报通过外联 部拉 赞助、 做业 务, 基本解决办报经费 问题 , 为报纸可持续发展 奠定了基础。受益于此 , 1 年 8月 ,《 报 2 1 0 “ 品》 历经层层考核、 评审 , 从全国上百家校园纸媒中 脱颖而出 , 成为江西省首家荣获 ‘ 四星级 ’ 称号
的开通 , 通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双向 与读者展开互动。 该报 还尝试将新 闻深 度 ”
8. 2 1 1 02 "

编辑与 出版 ・
我 国高校报刊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
— —
以江西财经大学《 报为视角 品》
周 欢 喻春龙
( .江西财经大学 人文学 院 , 1 江西 南昌 3 0 3 ; 30 2
2 .江西财经 大学 文化产业 与传媒 研究 中心 , i 南 昌 303 ) T " ̄ r 302
渡。在经历近一年摸索后 , 品》 《 报的风格相对 稳定 , 也受到越来越多师生 的欢迎。在此情形 下, 该报顺应新形势 , 接受校团委主管并通过传
媒 社 团 的运 作 , 将报 纸 推 入校 园主 流新 闻媒 既 体行列 , 又保 留 了学生 报 刊 自采 自编 自管 的特
的吸引力 与扩张力 , 致使高校传统报刊面临不
有 21 6 所签约理事 高校 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
三、 高校 报 刊发展 策略的 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应该 拥有一流 的校报” 为了共识 。 成
分 析 、 确 引 导 ; 于 学 校 各 方 面 工 作 中 涌 现 出 的 好 人 好 正 对
党 的 十 七 届 六 中全 会 提 出 了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强 国 的 事 、 校 领导 的 重 要 活 动 , 报 要 做 到 及 时 跟 进 , 扬 主 旋 学 校 弘
中图分类号 :2 F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3 9 (0 2 0 —0 40 1 7 —1 8 2 1 ) 90 9 —2
大 学 校 报 是 大 学 文 化 的 重 要 符 号 , 近 代 大 学 制 度 产 义 重 大 。 在 生 之 初 , 有 了 校 报 , 今 为 止 已逾 百 年 。 校 报 作 为 大 学 高 1 1 重 视 要 闻报 道 就 迄 . 校 的重 要 媒 体 , 高 校 的建 设 发 展 中 承 载 着 记 录 高 校 发 展 、 在 “ 校兴 亡 , 报有 责 ” 学 校 要 闻 报 道 体 现 了校 报 的 机 学 校 , 营 造 舆 论 氛 围 、 承 先 进 文 化 的 重 要 作 用 。 长 期 以 来 , 校 关 报 属 性 , 体 现 出 校 报 高 度 的 政 治 性 。 对 于 影 响 学 校 发 传 高 也 校 报 坚 持 “ 报 育 人 ” 宗 旨 , 断 发 展 , 断 壮 大 ,一 流 大 展 的重 大 问 题 、 大 事 件 , 报 一 定 要 做 到 深 入 报 道 、 彻 办 的 不 不 “ 重 校 透
造 先 进 大 学 文 化 的 重要 载 体 , 有 不 断强 化 质 量 意 识 、 高 办报 水 平 , 断 强 化 功 能 发 挥 、 大校 报 影 响 , 断 强 化 体 制 改 只 提 不 扩 不 革 、 好 资 源 整合 , 能 不 断 超 越 , 抓 才 实现 新 的发 展 。
关 键 词 : 学 校 报 ; 量 ; 能 ; 制 大 质 功 体
N o 9, 01 .0 2 2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r ui s T a e n ut n I r
2 1 第 9期 0 2年
新 形势 下 大 学 校 报 发 展 策略 探析
隋 长 虹 李 朔 侯 纯 玉
( 阳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党委 宣 传 部 , 宁 沈 阳 10 3 ) 沈 辽 1 1 6 摘 要 : 的 十 七 届 六 中全 会 对 大 学 文化 建 设 提 出 了新 的 要 求 。 面 对 新 形 势 , 学 高校 校 报 作 为 保 存 、 承 、 播 和 创 党 大 传 传
1 强化质 量 意识 。 高 办报水 平 提
质 量 就 是 校 报 生 存 与 发 展 的 关 键 所 为 校 园 强 势 媒 体 的今 天 , 有 努 力 提 高 办 报 水 平 , 报 命 力 、 染 力 , 些 真 正 贴 近 师 生 员 工 的 方 方 面 面 是 校 报 只 校 感 这 才能迎来 更好更 快 的 发展 。不 断提 高 高校 校报 的质量 , 意 “ 之 不 尽 , 之 不 竭 ” 取 用 的新 闻 素 材 的源 泉 。 的 产 量 不 断 增 加 , 且 可 以有 效 的 控 制 成 本 , 于 油 耗 来 说 测量 。其 次安装油 气 回收 系统 减少 蒸 发损 失 , 装液 位 仪 并 对 安 提高 加油站 收 发 油 品 的计 量 精 度 , 购买 新 设 备 , 习新 技 学
术 , 企 业 的 硬 件 设 备 不 断 完 善 , 有 精 准 的 测 量 才 能 有 效 将 只 而 针 对 油 企 内部 的 管 理 进 行 重 新 设 计 可 以 有 效 的 降 低 油 的 防 止 油 耗 的产 生 , 精 准 的 测 量 就 需 要 精 密 的 仪 器 加 上 耗 。首 先 在 成 品 油 运 输 的 过 程 中 , 企 可 以 选 择 多 家 运 输 高科 技 的 技 术 , 以 新 技 术 和 新 设 备 是 降 低 油 耗 的 有 效 方 油 所 由 公 司进 行 油 品 的 运 输 , 多 家 运 输 公 司 进 行 良 性 的 竞 争 , 让 通 法 。 最 后 针 对 运 输 车 进 行 有 效 的 监 控 , 此 保 证 司 机 不 会
高等教 育的发展 。
教 学 活动 、 技 创 新 、 书 育 人 、 风 师 德 等 方 面 ; 要 贴 近 科 教 师 还 学 校 的管 理 工 作 , 近 教 学 管 理 、 研 管 理 、 生 管 理 等 方 贴 科 学 面 , 学 校 报 只有 真 正 贴 近 全 体 师 生 员 工 , 会 有 鲜 活 的 生 大 才
宏 伟 目标 。作 为 担 负 培 养 人 才 、 技 创 新 、 化 创 新 等 重 要 律 。 高 度 重 视 要 闻 报 道 , 报 要 有 “ 注 学 校 大 事 , 心 学 科 文 校 关 关 职 责 的 大 学 , 文 化 强 国 的 主 力 军 。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在 庆 祝 校 发 展 ” 高 度 责 任 感 。 是 的 清 华 大 学 建 校 10周 年 大 会 上 的 重 要 讲 话 中 明 确 指 出 , 0 文 1 2 深 入 基 层 实 际 . 化 的 传 承 创 新 是 高 等 学 校 的 重 要 职 能 , 面 提 高 高 等 教 育 全 “ 近 实 际 、 近 生 活 、 近 群 众 ” 三 贴 近 原 则 是 关 系 贴 贴 贴 的 质 量 , 须 大 力 推 进 文 化 的 传 承 创 新 。 面 对 时 代 赋 予 的 新 到 校 报 生 存 、 展 、 新 的 指 导 性 原 则 , 校 报 采 编 工 作 的 必 发 创 是 使 命 , 学 校 报 必 须 以 六 中全 会 精 神 为 指 导 , 定 地 发 挥 社 最 高 准 则 。提 升 高 办 报 质量 , 先 要 贴 近 学 生 , 近 学 生 课 大 坚 首 贴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的 引 领 作 用 , 务 大 学 文 化 建 设 , 务 堂 学 习 、 室 生 活 、 团 活 动 等 方 面 ; 次 要 贴 近 教 师 , 近 服 服 寝 社 其 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