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与事业编!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问题!

合集下载

公益类事业单位工人能转为干部身份?参公事业单位工人却不行?

公益类事业单位工人能转为干部身份?参公事业单位工人却不行?

公益类事业单位⼯⼈能转为⼲部⾝份?参公事业单位⼯⼈却不⾏?服役满12年的转业⼠官,有两个安置单位可供选择,⼀个是进公益⼀类事业单位,另⼀个是进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政类事业单位,该选哪个好呢?按照⽬前的退役⼠官转业安置政策,⼠官转业⽆论是进参公单位,还是进事业单位,其⾝份都是⼯⼈,这点是⽆法更改的。

不同之处在于,进公益⼀类事业单位使⽤的是事业编制,进参公单位使⽤的却是⼯勤编制。

⼀般来说,参公单位会⽐事业单位更好。

即使参公单位是事业单位性质,其⼲部使⽤的也是事业编制,但只要实⾏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其⼲部⾝份已是公务员⽆疑,享受党政机关公务员同等标准的政治待遇、⼯作待遇和⽣活待遇。

⽆论是发展空间,还是⼯资待遇,确实⽐公益⼀类事业单位⼲部更有利。

但对于退役⼠官来说,却不见得全是好事。

⾸先,转业⼠官进去后⾝份是固定的,不管是进参公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是⼯⼈⾝份,不可能直接安置为公务员。

其次,从⼯资待遇来看,参公单位⼯勤编制⼈员会有⼀定优势,⽐事业单位⼈员每⽉多了500元车补,⼯资构成上也会有所区别。

但就同个地区⽽⾔,公益⼀类事业单位也是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保障,其⼯⼈的⼯资待遇不会⽐参公单位⼯勤⼈员低太多,两者的差距其实很⼩。

再次,就发展空间来说,进公益⼀类事业单位反⽽更有前途。

公益⼀类事业单位⽆论是⼲部还是⼯⼈,使⽤的都是事业编制,这⽅⾯并⽆差别。

只是设置的岗位不同,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勤岗,实⾏“全员聘⽤制”管理。

在计划经济时代,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员为⼲部⾝份,⽽⼯勤岗⼈员为⼯⼈⾝份,两者界限分明。

但现在,已在逐渐消除这在计划经济时代,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员为⼲部⾝份,⽽⼯勤岗⼈员为⼯⼈⾝份,两者界限分明。

但现在,已在逐渐消除这个界限,优秀的⼯勤岗⼈员既可以参加管理岗竞聘,⾛上领导岗位,享受⼲部待遇,也可以评职称,⾛专业技术等级晋升之路,发展空间并不⼩,关键看个⼈的⾃⾝条件和努⼒程度,晋升通道却是畅通的。

大学生毕业仍是“干部身份”:考进体制内才有用

大学生毕业仍是“干部身份”:考进体制内才有用

大学生毕业仍是“干部身份”:考进体制内才有用考进体制内方显作用,报到证是“干部身份”最有效证明又到一年毕业季,应届大学生都在忙着求职,很多手续至关重要。

但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其实一毕业就是“干部身份”的。

虽然过去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身份”曾经很吃香,但现在这个身份却要看大学生去什么单位工作了,如通过公考进了体制内的机关单位,这个身份还很重要。

如果进了私人企业、民营企业,“干部身份”未必换来“干部待遇”。

多数学生不知“干部身份”更不知报到证为何物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身份问题已不再被人反复提及,大学生的“干部身份”更是已名存实亡,多数学生也不知自己这个身份。

日前,由共青团济南市历下区委主办的“赢在起点”2013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在山师开讲。

当山东省青年就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马虹提到有关报到证和大学生干部身份问题时,台下的学生们一脸茫然。

“干部身份?没听说过,谁定的?”“干部身份有什么好处?”“报到证是什么?这个证有什么作用?”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干部“身份和能证明自己干部身份的报到证一无所知。

单位招聘大都已不问“出身”1994年,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从此拉开了体制内“逢进必考”的局面。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早已经过了“国家统一包分配”的年月了,所以,大学生的“干部”身份也不再被重视,如今单位招聘,尤其是企业,很少有看大学生“出身”的。

“我都已经工作两年了,从没听公司人事部门说过报到证和干部身份的问题,我就是个小职员,算什么干部啊。

”市民肖先生说。

而在最近几场招聘会上,虽然各单位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招聘条件和薪酬待遇,但当记者问招聘人员是否看重大学生“干部”身份时,招聘人员也是一头雾水。

“什么干部身份,没听说过。

我们就是找普通文员和销售。

”一公司工作人员说。

怎样认定干部身份

怎样认定干部身份

怎样认定干部身份关于认定干部身份,收集整理了一些信息:1、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具体包括:(1)统招的中专如按干部分配就是干部;(2)统招的大专生及本科生毕业后派遣和转正了就是干部;(3)非统招类的五大毕业生,以前曾有录用制干部,可以长期保留干部身份。

(4)非统招类的大专及本科毕业生,以前和现在都可以为聘用制干部,但前提在还在用聘期。

最简单判定的办法:1)工作或者挂靠人才中心满一年,做了转正(干)定级转为正式国家干部编制有完整干部档案;2)干部档案要求有证明为正式干部的派遣证/报到证、转正定级表及干部履历表。

特殊案例:对于毕业已经10多年,之前如果没有出过派遣证,可由学校出具当时的招生花名册(章要齐)以作证明。

2、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

3、军队转业干部。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规定》: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

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几种放弃干部身份的情况:1)买断工龄;2)弃档(包括自己拿档案);3)档案内不能有除名、辞退、处分、擅自离职等更多关于干部身份:[一]什么是干部身份?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

但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

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

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

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中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

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

很多农村来的朋友家里都希望孩子通过念大学而改变祖辈农民的身份,而很多人却从毕业后就莫名其妙的丢了自己的干部身份。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转岗,工人转干部身份,政策梳理及操作建议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转岗,工人转干部身份,政策梳理及操作建议

事业单位⼯勤⼈员转岗,⼯⼈转⼲部⾝份,政策梳理及操作建议事业单位⼯勤⼈员转岗,除了符合国家规定的“已聘⽤满10年且在所聘岗位退休”之外,有的省份还有更具体的规定,⽐如转岗要备案、审批等。

⼀、关于⾝份问题按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已经不存在⼯⼈和⼲部⾝份的说法。

⼈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员聘⽤制度的意见》规定,“通过实⾏⼈员聘⽤制度,转换事业单位⽤⼈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事管理由⾝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也就是事业单位已经打破了原来的⾝份制度,事业单位已经不存在⼯⼈和⼲部的说法,只有岗位的不同。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办法》第8条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转岗认可问题1、全国层⾯的规定国家⼈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员聘⽤制度有关⼯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的通知》(国⼈部发〔2004〕63号)规定,“对由⼯勤岗位受聘到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员,在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聘⽤满10年(本意见下发前已被聘⽤的,可连续计算)且在所聘岗位退休(退职)的,可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但是,国家⼈事部的⽂件说的是“可按”所聘岗位退休,并不是强制性要求。

2、省级层⾯规定。

多数省级⼈事部门制定的具体办法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如湖南在《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中第35条规定,“由⼯勤技能岗位流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应按照⼲部⼈事管理权限确定并报同级政府⼈事部门办理聘⽤备案⼿续。

”云南省的《云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第51条规定,“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的⼈员,应具备任职岗位规定的基本条件。

其中,对由专业技术岗位或⼯勤岗位流动到管理岗位的,应按⼈事管理权限履⾏必要的审核程序。

”三、操作建议从上述规定看,虽然国家的规定⽐较宽松,但是地⽅政府⼈事部门出台的具体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较具体,除了满⾜相关基本条件要求外,还要经过同级政府⼈事部门备案或⼈事审批。

行政编与事业编的区别

行政编与事业编的区别

行政编与事业编的区别我国1993年制定了《国家公事员暂行条例》,成立了公事员制度。

依照《国家公事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在我国,国家公事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之外的工作人员;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事员法》(以下简称《公事员法》)的规定,我国公事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事员队伍界定:我国的干部身份很复杂。

公事员队伍的确和一些网友所说,其实公事员队伍是一个相对并非是十分庞大的队伍。

很多人都把事业单位和具有必然行政职能企业的工作人员收入作为公事员收入比较高的论据,因此,我就把他们全列进来了。

在我国真正具有公事员身份也并非是所有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里的工作人员也有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干部身份里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而公事员确实是党政机关里具有干部身份的那部份人中,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份人,具有行政编制的也未必满是公事员。

也确实是说咱们看到的,比如说史志办(政府)、党史研究室(党委)、考试办、编办、人材交流中心、毕业生分派办(人事局)、电教中心(组织部)等这些部门都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那个地址的工作人员确信不是公事员。

再确实是政府办、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这些具有明显党政机关特点里的工作人员也未必全数是公事员,里面相当一部份人只是具有干部身份,是事业编制,事业编、行政岗。

确实是领导干部里面也未必全数是公事员,大伙儿一注意就能够明白,看组织部或政府的红头文件录用书里,凡是录用的,一样是公事员,而聘用,则确信不是公事员。

就这么说吧,类似财政局、人事局、经贸局、围绕局如此具有典型性特点的行政机关,真正具有公事员身份也确实是所有工作人员的40%?50%。

再说其他事业单位,比如说学校,尽管说学校是事业单位,可是学校也具有必然的行政职能,因此学校里面也有人具有公事员身份,而学校里的教师(除临时工),通通都是干部身份、事业编制(吃财政拨款);卫生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政机关,受它治理的比如说防疫站和少数没有改制的医院,都是事业单位,而部份医院改制后,尽管成了企业单位,可是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保留了原有的身份,或是干部身份或是工人身份,或是行政编制或是事业编制。

政府机关工勤人员到底是什么身份

政府机关工勤人员到底是什么身份

政府机关工勤人员到底是什么身份?--------------------------------------------------------------------------------在没有实行公务员制度以前我们属国家工作人员,是以工人身份在政府部门等待转干的工作人员,以前称之为“以工代干”,也就是准国家工作人员。

根据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规定,准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以下三类: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有公司、是指公司财产属于国家所有的公司及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

国有企业,是指财产属于国家所有而从事生产性、经营性的企业。

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管理从事科研、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等单位。

人民团体,是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级青、工、妇等人民群众团体。

2、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委派”,是指委任和派出。

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无论其先前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只要具有合法被委派的身份,即应视为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

3、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类人员是指除上述两类人员外,其他一切依照法律规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单位职能管辖,管理范围内从事公务的人员,如:非国家工作人员因受国家机关、国有单位的合法委托而从事公务的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原本不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代表,如原本是工人、农民、演艺员、运动员、专职教师、专职科技人员、个体经商户等人民代表;人民法院的陪审员、人民检察院的特邀检察员、监察部门的特邀监督员等。

司法实践中,在界定“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范围时,应当紧紧地扣住这类人员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凡具备这三个条件,且不属于刑法第93条第1款和第2款列举的前两种情形的人员,即可以纳入“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范围。

然而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后,我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我们变成了“工勤人员”,这个“四不象”怪胎。

您想有干部身份吗(什么是转正定级)

您想有干部身份吗(什么是转正定级)

您想有干部身份吗(什么是转正定级)一、什么是干部身份呢?干部身份就是指全日制统招的大专或大专以上毕业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人才,毕业一年以后。

通过转正定级拥有的国家干部身份。

拥有干部身份可以报考公务、进事业编单位、也是考评职称的前提条件。

二、拥有干部身份有什么作用呢?1. 1. 拥有干部身份是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的基本条件。

2. 2. 拥有干部身份是单位之间、城市之间人才流动的必备条件之一。

可以在单位、城市间走干部调动。

3 拥有干部身份是评定职称的前提条件。

4. 拥有干部身份也是提干的基本条件。

就是说你要被提升干部,必须拥有干部身份。

5. 计算干部工龄的起始点,工龄从拥有干部身份开始计算。

(工龄关系到评定职称、社保等)6. 干部身份的退休养老保险比工人身份退休的养老保险多。

(干部身份100%、工人身份60-80%)您想拥有干部身份吗?只要你是全日制(有报到证)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就可以通过转正定级,成为干部身份。

可以享受有关干部身份的相关政策。

只要你上过大学,就不要把你生命中唯一一次拥有干部身份机会丢失掉!“干部身份”就是所谓的“转正定级”手续。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需持由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人社系统开具的报到证(派遣证)到接收单位工作,工作满一年并填写《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表》之后方可获得干部身份。

报到证连同转正定级表一起,就成了“干部身份”的代名词。

中国人才市场专家解释,在实际操作中,诸多事实表明“干部身份”不能丢弃。

如落户“门槛”较高城市的毕业生,没有“干部身份”就无法调入;一些事业单位在招聘中也明确要有“干部身份”。

报考公务员或在一些事业单位、国企的招录、调动中,如果没有“干部身份”会带来一系列麻烦。

“在原有制度尚无松动迹象前提下,毕业生必须注意保留自己的干部身份。

美安居商城1633mall建议:大学生毕业工作满一年后,别忘了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这样才能得到全国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的互认,这不仅是考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核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办理异地调动手续的必备条件。

干部和工人身份的界定

干部和工人身份的界定

干部和工人身份的界定干部和工人身份的界定主要还是取决于所在工作单位中的个人档案来认定的,一般档案里都是会标注的,档案中如果标注的是干部,那么就会按照干部的年龄来办理退休的,因此,个人的档案是区别干部和工人身份的重要证明。

一、干部和工人身份的认定是如何界定的首先通过档案材料确定干部工人身份:人才档案里有标注。

其次干部和工人身份按岗位界定1、工资待遇在同工龄、同学历的情况下工人低的多。

2、再同样的工作岗位上付出同样的劳动或者工人比干部干的好的情况下,提拔干部优先考虑干部,因为身份不同。

3、在同等岗位上工人必须参加职业道德考试,干部不需要。

4、工人必须要交纳养老保险金,干部不需要。

5、工人一辈子只能是工人,而干部可以提拔升迁,只要是工人组织人事部门将一律搁浅不用。

可以参考以下文件条例:《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六条关于在企业内录干、聘干问题,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全体职工统称为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各种不同的身分界限随之打破。

应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岗位等。

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第七十五条用人单位全部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职工在用人单位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原干部(技术)岗位或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原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行。

二、什么是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1、干部身份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体系中,正常从业人员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

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办理招工(就业)手续后具备工人身份,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有什么区别

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有什么区别

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有什么区别?最佳答案大学生就业——毕业生干部身份问题要说大学生的干部身份,也许很多人会窃笑,现在还有干部身份这个东东?还有什么用处吗?你还别说,干部身份还真存在,而且在某种场合他还要发挥重要作用。

干部身份的问题是大学生毕业生特别容易忽视的问题。

1、大学生毕业生在离校时如确定工作单位,就会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会按就业协议发报到证,并将档案转至人才管理机构(档案问题后面再将),从报到证派发之日起一年内为大学生的见习期(不同于单位的实习期或试用期),见习期必须满一年,见习期满,有档案管理机构出具转正定级表,由工作单位对一年表现进行评定,合格则转正,也就意味着干部身份的确立。

如果不满一年就换单位,并进行了改派,那么见习期就必须重新开始计算(从新派遣证颁发之日开始起)。

2、干部身份目前在企业中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中的差异非常明显,工资待遇不同,退休年龄不同,升职空间不同(如没有干部身份基本不可能单位领导职务)。

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是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单位之间,城市之间人才流动的必备条件之一。

国家计划内统招的大中专毕业生都带有干部身份,如果两年择业期内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指标自动作废。

3、其实即使在企业工作,也会有差异的,这个差异不是体现在当下,而是体现在你需要从社保机构领取退休金的时候,郑重提醒:不要小看干部身份从长远看,也许你将来需要考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或者进行异地调动,都需要干部身份为前提。

没有干部身份是而无法调入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的。

如你以后想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发展(现在户口不在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自身干部身份的问题,其是否具备干部身份,将直接影响到其能否落户到当地。

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的区别

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的区别

干部身份的定义如何办理干部身份一、什么是干部身份?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

但在一定情况下干部身份不容忽视!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遇到一系列的麻烦,导致无法到该单位工作。

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紧密相关。

二、毕业生如何获得干部身份?国家统一招收的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和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后,到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开具“报到证”,毕业的时候,将报到证和档案转到合适的接收单位(有人事接受能力的单位或单位合作的人才服务中心),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后,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具备干部身份。

以后干部身份的转移就等同于人事关系的转移,凭该单位开出的人事关系转移介绍信转到下个单位。

提醒,转正定级手续涉及毕业生切身利益,用人单位应当协助毕业生办理该手续。

同时,由于转正定级手续的办理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必须是在毕业后第一家单位工作满一年时才能办理,过了时间段,按规定是不能补办的。

办理方式:毕业生手写两分工作总结(信纸,两页纸以上),提交至我处,并在我处填写一份“转正定级呈批表”,然后我公司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完放入其档案,即办理了转正定级,确认了干部身份。

三、哪些情况下大学生易失去干部身份?档案交给就业单位,而单位没有档案保存、管理资质,则失去干部身份;没有就业、档案转到原籍居委会的话就没有干部身份了;已经有干部身份后的如果在档案再转交过程中转到无资质的单位管理,也自动丧失干部身份。

想要不失去干部身份,关键是注意干部身份的载体,干部身份的载体就是人事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单位现在出于规避人力成本的考虑,不直接接受人事,劳动关系。

如果你工作的单位管理不正规,不接受人事关系,你可以自己找有资质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你的人事档案关系。

四、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简单说,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正常在职人员常见两种身份,即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

详解公务员、事业、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

详解公务员、事业、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

本文“详解(xiánɡ jiě)公务员、事业、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由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详解公务员、事业(shìyè)、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编制(biānzhì)很重要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编制很重要〞。

编制这个说法,是体制内的黑话。

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guān xì),依次递减。

主要表达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概念(gàiniàn)1、公务员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这句有三个重点:“依法履行公职〞就不多说了,说白了公务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国家机器的组成者;所谓“公务员编制〞的正规名字其实应该是指“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就是大家说的,“纳税人养着的〞、“吃皇粮的〞。

2、事业事业编制就复杂了。

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东西。

用老话讲,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效劳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

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

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

详细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

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

3、企业既然涉及到编制,这个企业编制,不是说一般的企业员工。

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合同工、临时工。

这个说法应该是特指的,或者说是事业编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类,也被称作企业编制。

而如今的国有私营企业的员工,广义上也可以算是企业编制。

但一般都不这么说。

所以以下讨论的都是狭义的“企业编制〞。

不过也听说有的地方也有所谓的“企业编制〞,说是裁员不会被先裁掉。

区别1、经费来源不一样:行政编制,国家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局部或一点不负担;企业编制理论上不关国家财政什么事。

【业务】关于几类公职人员身份界定的问题

【业务】关于几类公职人员身份界定的问题

【业务】关于⼏类公职⼈员⾝份界定的问题公务员、事业单位⼯作⼈员、监察对象、党员领导⼲部、国家⼯作⼈员、国家机关⼯作⼈员……这些职务⾝份是我们从事法律和纪检⼯作经常遇到的,但对这些⽿熟能详的概念我们是否清楚其内涵和外延?作者对此进⾏初步梳理,希望与⼤家共同研究探讨。

⼀、公务员的范围根据2006年《中华⼈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公职、纳⼊国家⾏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资福利的⼯作⼈员。

这个概念本质属性有三:其⼀从事公务,其⼆纳⼊⾏政编制,其三财政供养。

相较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条例》,新《公务员法》所确定的公务员范围进⼀步扩⼤,不仅局限于⾏政机关公务员。

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华⼈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案》的通知,其附件⼀《公务员范围规定》第三条明确公务员范围为七类机关中的⼯作⼈员(⼯勤⼈员除外),七类机关即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各级⼈民代表⼤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各级⾏政机关;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各级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商联的各级机关。

⼆、事业单位⼯作⼈员什么是事业单位⼯作⼈员?事业单位,⼀般指以创造或改善⽣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民对社会⽂化、教育、科学、卫⽣等⽅⾯的需要为⽬的,主要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职能的社会组织。

⽬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化单位,部分新闻、⼴播、出版单位,卫⽣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利和⽓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事业单位等。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以及《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国办发〔2011〕37号),事业单位的分类以社会功能为依据。

现有事业单位据此划分为承担⾏政职能、从事⽣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承担⾏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直属国务院正部级事业单位)。

事业编干部身份认定标准

事业编干部身份认定标准

事业编干部身份认定标准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将探讨一项重要的问题——事业编干部身份认定标准。

事业编干部是指在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专职行政职务,并且享受了与之相应待遇和权益的一类人员。

这个身份的认定标准对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事业编干部身份认定标准。

首先,从职位等级上看,事业编干部通常处于高级职位,如副处级以上或处级及以上。

在事业单位内部,干部通常搭乘着组织的发展快车道,具有较高的管理、决策权和工作职责。

这些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都要求较高,他们在单位内担负着重要的领导岗位和责任。

其次,事业编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也是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一个事业编干部,综合素质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包括专业知识、执业能力、学术水平等。

他们需要在工作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以有效地推动单位的工作。

此外,事业编干部还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干部与其他员工合作的机会比较多,因此要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同时,干部要承担较大的责任,因此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守纪律和规章制度。

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质量意识,以保证自己的工作能够高效、精准地完成。

最后,干部背景及工作经历也是事业编干部认定的参考因素之一。

担任事业编干部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工作背景和相关工作经验。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如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等,对干部的专业背景和专业工作经验要求更高。

担任该类干部职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

事业编干部的身份认定标准可以帮助单位和个人更好地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定位。

对于单位来说,明确区分事业编干部和其他员工的身份,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干部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对于个人来说,获得事业编干部的身份认定,可以得到相应的待遇和权益保障,进一步激发工作动力和职业发展愿望。

然而,事业编干部身份的认定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干部的身份可能会发生变化。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的区别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的区别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的区别篇一:公务员个事业编制人员的区别扫盲贴通常所说的编制,有两种: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公务员,属于前者,根据《公务员法》的解释,要满足三点: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要不就不能称为公务员)。

行政编制就是我说的干部,是“走”行政级别路线的,如:科员、科长、处长、部长等。

现在事业单位中,决大部分人员是事业编制,是“走” 职称路线的,如:医生、护士、老师等等。

事业编制中又有“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的区别(其实事业编制相对行政编制来说,就是工人)。

“干部身份”就是我们说的技术干部,如工程师、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等等。

“工人身份”就是我们说的工勤人员,如:技工、高级技工等等。

公务员队伍界定:我国的干部身份很复杂。

公务员队伍的确和一些网友所说,其实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相对并不是十分庞大的队伍。

很多人都把事业单位和具有一定行政职能企业的工作人员收入作为公务员收入比较高的论据,因此,我就把他们全列进来了在我国真正具备公务员身份也并不是所有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里的工作人员也有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干部身份里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而公务员就是党政机关里具有干部身份的那部分人中,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分人,具有行政编制的也未必全是公务员。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比如说史志办(政府)、党史研究室(党委)、考试办、编办、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分配办(人事局)、电教中心(组织部)等这些部门都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这里的工作人员肯定不是公务员。

再就是政府办、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这些具有明显党政机关特征里的工作人员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里面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具有干部身份,是事业编制,事业编、行政岗。

就是领导干部里面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大家一注意就能明白,看组织部或政府的红头文件任命书里,凡是任命的,一般是公务员,而聘任,则肯定不是公务员。

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的区别

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的区别

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的区别在社会中,人们以不同的身份角色参与着各种工作和活动。

其中,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是两个常见的职业身份。

工人身份通常指从事体力劳动或技术工作的人员,而干部身份则指在政府、企事业单位或组织机构中担任管理和领导职位的人员。

虽然两者都属于劳动者范畴,但在职责、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首先,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在职责上有所不同。

工人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或技术工作,根据不同的行业和职位,他们可能需要进行机械操作、生产加工、装配产品或提供相关服务等。

相对而言,干部职责更为宽泛和复杂。

他们承担着管理和领导职责,包括制定决策、组织协调、资源调度、人员管理、指导培训等。

干部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沟通技巧和战略思维,以便有效地履行职责并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在待遇上存在差异。

一般情况下,干部的薪资和福利待遇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干部身份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责任,公司或组织会给予相应的经济回报以激励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而工人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基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行业的工资水平。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技术型工人或高级工人的待遇也逐渐提高,并与一些中低级干部的薪资有所接近。

此外,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在社会地位上也存在区别。

在许多社会中,干部身份更受重视和认可。

干部具备权力和掌握决策的机会,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往往能够对公司或组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干部通常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而工人的职位相对较低,他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具体生产和服务环节,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对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的认同也在发生着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工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他们的劳动成果为社会提供了物质财富和服务。

对工人身份的尊重和重视也逐渐提升,一些职业技术人员甚至能够担任重要的技术顾问或高级管理职位。

同时,尽管干部身份仍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对底层工人权益的保护也在不断加强,以缩小工人和干部之间的差距。

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的区别

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的区别

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的区别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的区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工人和干部在社会分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工人通常是基层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而干部则是管理和领导工人的人员,他们在工作岗位、职责、待遇、地位和责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就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的区别进行探讨。

首先,工人和干部的工作岗位不同。

工人多数从事体力劳动,他们直接参与生产,亲手制造产品,具体负责操作生产设备、加工原材料等工作。

而干部则从事管理工作,不再直接与生产设备和产品打交道,而是负责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例如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培训、调度人员等。

其次,工人和干部的职责不同。

工人的职责是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具体的生产任务,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操作技术、机械维修、安全知识等,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干部则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决策分析、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以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再次,工人和干部的待遇不同。

一般来说,干部相对于工人来说,享受更好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休假等。

这主要是因为干部具备更高的岗位职责和管理能力要求,需要付出更多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所以薪酬及福利待遇相对较高。

而工人则按照工作量、工作质量等指标来确定工资,相对较低。

此外,工人和干部在社会地位上也存在一定区别。

干部通常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人员,他们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任务,所以在企事业单位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

而工人则处于生产一线,直接从事体力劳动,他们是企事业单位的基础劳动力,地位相对较低。

最后,工人和干部的责任不同。

工人的责任是按照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而干部的责任是要负责管理和领导工作,确保企业或单位的目标实现,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安排,承担更大的责任。

综上所述,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在工作岗位、职责、待遇、地位和责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工人是基层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从事体力劳动,职责是完成具体的生产任务;干部是管理和领导工人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职责是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

国有企业工人和干部的区别标准是什么

国有企业工人和干部的区别标准是什么

国有企业⼯⼈和⼲部的区别标准是什么
⼀、国企的⼯⼈编制和⼲部编制的本质区别是职能职责的不同。

国企编制就是国有企业正式职⼯的⽤⼯编制,简单说就是直接和该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称为国企职⼯。

国有企业的员⼯⼤致分为4种类型,前2类有编制:
1)国有企业的⾼管⼀般是国家任⽤的,譬如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党委书记等都是国家编制,为副部级别。

2)国有企业的正式⼯,就会跟单位签⼀⽆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就是俗称的编制内员⼯。

3)国有企业的合同⼯,和该单位签署⼀定期限的合同,合同期满则重新签订或离开。

4)临时⼯,作为劳务派遣安排到该单位上班,但实际合同是由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

⼆、国家将⼈才分为三类:
1、⼲部⾝份,即⾏政管理者的⾝份,级别有科级、处级、厅局级、部级、国家级等;
2、专业技术⼈才,这类⼈通常被叫做什么⼯程师,什么师的,⾛专业职称路线,级别分为5级,助理级、员级、中级、副⾼级、正⾼级五个职称;
3、普通⼯⼈,级别⽬前也分为五级:初级⼯、中级⼯、⾼级⼯、技师、⾼级技师。

除了以上等级区别以外就是待遇区别:⼀般在待遇上,专业技术⼈员在同等情况下会⾼⼀些,其次是⾏政管理⼈员,再次是⼯⼈,这三类⼈员在事业单位中所享受的在职待遇与退休待遇是不⼀样的。

什么是干部身份 (6页)

什么是干部身份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什么是干部身份篇一:怎样认定干部身份怎样认定干部身份关于认定干部身份,收集整理了一些信息:1、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具体包括:(1)统招的中专如按干部分配就是干部;(2)统招的大专生及本科生毕业后派遣和转正了就是干部;(3)非统招类的五大毕业生,以前曾有录用制干部,可以长期保留干部身份。

(4)非统招类的大专及本科毕业生,以前和现在都可以为聘用制干部,但前提在还在用聘期。

最简单判定的办法:1)工作或者挂靠人才中心满一年,做了转正(干)定级转为正式国家干部编制有完整干部档案;2)干部档案要求有证明为正式干部的派遣证/报到证、转正定级表及干部履历表。

特殊案例:对于毕业已经10多年,之前如果没有出过派遣证,可由学校出具当时的招生花名册(章要齐)以作证明。

2、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

3、军队转业干部。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规定》: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

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几种放弃干部身份的情况:1)买断工龄;2)弃档(包括自己拿档案);3)档案内不能有除名、辞退、处分、擅自离职等更多关于干部身份:[一]什么是干部身份?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

但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

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

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

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中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搞清楚这五种身份 公务员、事业编、政府购岗、合同工、临时工

搞清楚这五种身份 公务员、事业编、政府购岗、合同工、临时工

搞清楚这五种身份|公务员、事业编、政府购岗、合同工、临时工相信到现在很多人依然搞不懂这几种社会身份到底有啥区别。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认识下他们的不同之处!1:公务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那些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依法履行公职,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由国家承担起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也就是说,公务员才具有一定的权利。

他们的工资有:基本工资、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地方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组成。

实际上也就是两大块,我们通常说的国标和省标。

也就是国家制定的和地方制定的部分。

国标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及基本工资。

省标含有工作津贴和生活津贴!2:事业单位编制官方的说法,政府为了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一些社会组织。

说白了,它是服务于政府的。

所以,你有时会发现在一个事业单位里。

除了领导其他的同事似乎都是事业编。

事业编的工资分为三类:1 全额补款:也称全供事业单位。

工资是有国家预算拨款。

通常是死工资。

它适用于一些收入不稳定或者没有的单位,如科研机关、卫生单位、学校,工商管理单位等。

教师编制就是这种了,想考教师的看准了!2 差额拨款:按照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单位承担部分。

如医院,所以医院的医生一般收入都不会太低。

在一个城市绝对是高收入群体。

3 自立事业单位:国家不给钱,自支自收的单位。

如煤矿,铁路等。

这类事业单位通常要么饿死,要么富得流油!3:政府购岗政府为了规划事业单位用人行为,对事业缺编进行招录聘用,有政府统一组织,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并有政府核发相应经费补助。

他的工资低于事业编,其实质也就是与政府签订劳务合同,单位为你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服务期一般2到3年,之后自动失业!4:合同工通常指各单位因工作需要,而自行招聘的人员。

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水平,但也不会高太多。

有人性的给你缴纳部分社会保险,但是大多数不会缴纳!5:临时工最悲剧的一种身份!工资低,无保障,出了事还需要你来顶雷!让你走,你就得走。

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么工人身份能参公吗

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么工人身份能参公吗

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么工人身份能参公吗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么?参公单位没有工勤编的,我们山东省正在进行参公登记,只有局机关才有工勤编,工人参公在我们省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取得聘用制干部的证书,不管真川假的,只要有,就能参加参公登记,否则是不行的。

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工勤岗位人员马上要参公(参照机关工勤),那我们工人身份管理岗怎么办?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参公后,单位只保留两种编制,一是参公编制,一是工勤编制。

其中管理岗、技术岗直接变为参公编,工勤岗变为工勤编。

不过变成参公编以后,全部按照公务员规定进行管理,也就说,以前的技术职称全部作废,工资全部按照职级来发,很有可能干了一辈子的老技术员开的比刚进单位的小年轻多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

事业单位参公对于事业单位领导来说是好事,对于下面的员来说并不算好事。

工人身份不能参公吗?那中国得有多少事业编制的人员啊,财政拨款你给解决?事业单位的工人身份的人员能成为参公事业编制吗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参公后,单位只保留两种编制,一是参公编制,一是工勤编制。

其中管理岗、技术岗直接变为参公编,工勤岗变为工勤编。

不过变成参公编以后,全部按照公务员规定进行管理,也就说,以前的技术职称全部作废,工资全部按照职级来发,很有可能干了一辈子的老技术员开的比刚进单位的小年轻多不了中国,甚至还不如。

事业单位参公对于事业单位领导来说是好事,对于下面的员来说并不算好事行政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可以参公吗事业单位工人身份不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编制性质是什么?关于参公人员身份,《公务员法》提及,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管理国家职能的依必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因此,参公身份,是事业编制,不是行政编制。

参公身份与公务员和普通事业单位人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不是行政编制不是公务员,到了退休后按事业退休人员处理。

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干部身份很复杂。

公务员队伍的确和一些网友所说,其实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相对并不是十分庞大的队伍。

很多人都把事业单位和具有一定行政职能企业的工作人员收入作为公务员收入比较高的论据,因此,我就把他们全列进来了。

在我国真正具备公务员身份也并不是所有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里的工作人员也有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干部身份里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而公务员就是党政机关里具有干部身份的那部分人中,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分人,具有行政编制的也未必全是公务员。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比如说史志办(政府)、党史研究室(党委)、考试办、编办、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分配办(人事局)、电教中心(组织部)等这些部门都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这里的工作人员肯定不是公务员。

再就是政府办、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这些具有明显党政机关特征里的工作人员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里面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具有干部身份,是事业编制,事业编、行政岗。

就是领导干部里面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大家一注意就能明白,看组织部或政府的红头文件任命书里,凡是任命的,一般是公务员,而聘任,则肯定不是公务员。

就这么说吧,类似财政局、人事局、经贸局、环抱局这样具有典型性特征的行政机关,真正具有公务员身份也就是所有工作人员的40%—50%。

再说其他事业单位,比如说学校,虽然说学校是事业单位,但是学校也具备一定的行政职能,所以学校里面也有人具有公务员身份,而学校里的教师(除了临时工),统统都是干部身份、事业编制(吃财政拨款);卫生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政机关,受它管理的比如说防疫站和少数没有改制的医院,都是事业单位,而部分医院改制后,虽然成了企业单位,但是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保留了原有的身份,或者是干部身份或者是工人身份,或者是行政编制或者是事业编制。

再就是粮食局,这也是个比较特殊的机关,因为这个部门的行政职能日益减少,很多地方把粮食系统进行了改制,所以说粮食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大部分不是公务员。

再说具有行政职能的企业单位,比如说电业公司、电信公司、药材公司、房地产交易中心(也有的地方是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虽然说经过改制全部变成了企业,但是因为这类企业在2002年以前都是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因此这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事业编制或者行政编制。

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改制,里面的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公务员变为工人了,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单位改制了,但人没有改制。

况且,这类单位的领导干部,大都还是经过组织部门任命,基本上都是事业编制或者行政编制。

(当然,除了少数聘任的)
[page]
再说银行,现在正进行银行系统的改制。

也可以说,银行是具有企业性质的,但是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除了临时工),大部分也是事业编制,而银行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是组织部门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编制。

再说企业,比如说烟草公司、旅游公司(少数地方还叫旅游局)、石油公司,这类企业也比较特殊,特殊在哪里呢,就是他们在市场没有全部放开的情况下也具备一定类似行政职能的职能,所以,这些公司里面的领导层,也几乎全是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

最后再重申一点,事业编制的虽然是干部,但肯定不是公务员,行政编制的也不一定是公务员;真正的公务员只是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分。

因此说,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相当数量不是很大的队伍。

而真正队伍庞大的是具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领的是职称工资,具有本科学历的,就是拿初级职称工资,而中级、高级职能通过考试、评议也能容易获得,所以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相对比较高。

而真正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拿的是职级工资,同样是本科学历,如果不是领导干部,就得能科员或者办事员工资,那样工资就很低了。

与事业单位(包括教师)相比,那些具有中级支撑的就相当与公务员里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拿公务员里的县处级工资。

因此说,一个地方,能拿到县处级工资的公务员只有3个(县长、书记、政协主席),而事业单位就数量很多,高级教师有10来个、高级农艺师、会计师、经济师都很多。

而大部分的公务员都是比不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首先,公务员队伍不是很庞大,真正庞大的是事业单位、学校、银行和具有行政功能的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群体。

其次,公务员工资是具有干部身份(也就是说吃财政饭)这个群体中工资待遇最低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每次所谓的“公务员加薪”,并不是只有公务员自己加薪,所有教师、所有事业单位的干部、所有具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所有在事业岗位、行政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临时工,都是长工资的,而且事业编制人员长的幅度比公务员还要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拿的是职称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