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闵行初三语文二模

合集下载

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徐汇)

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徐汇)

2013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4年4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人面不知何处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都城南庄》)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3、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4、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5、久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暇甚。

(《狼》)(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孤蓬”喻指_________。

(2分)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描绘了青山白水的美景。

B、颔联点明了送别友人的主题。

C、颈联烘托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D、本诗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甲文)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节选自《核舟记》)(乙文)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014届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翻译整理

2014届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翻译整理

2014届·杨浦区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1.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2.名称:名声,名望。

3.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4.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5.赈赡:救济,周济。

6.素:一直7.把:握着8.对:应承9.怪:以……为怪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器重他,把他当做朋友对待,于是就握着朱晖的手臂说:“我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

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救济。

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父亲张堪和您不是朋友,平常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

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上了。

”2014届·静安/青浦区周日章,信州永丰人。

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

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无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耳,受之无伤也。

”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卒辞之。

至:非常,极端。

绝食:没有吃的。

纸裘:像纸一样薄的棉裘。

耸然:端正尊敬的样子。

傥:倘若。

独行者:唯一能够保持操守者。

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

操行廉洁,为县里的人所尊敬。

他开门教授生徒,自己仅仅够自给的,不义之财一毫不取。

家中很贫穷,经常终日断吃的,邻里就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

家中时时上顿不接下顿,宁愿和妻子儿女忍饥挨饿,也终不求人。

2014年4月上海市各区县初三语文二模卷官方权威版之宝山卷(含答案)

2014年4月上海市各区县初三语文二模卷官方权威版之宝山卷(含答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 ,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黄鹤楼》)4.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

(《蝶恋花》)5. 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 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8.选文作者是,他是我国(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不属于徒属“敬受命”原因的一项是(3分)A. 吴广“苦肉计”获得成功,激起了众士卒。

B. 陈涉的鼓动分析,激发了众士卒求生欲望。

C.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有一定群众基础。

D. 吴广表达出自己要当王侯将相的雄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唐临为官唐临为万泉①丞②。

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

上海市闵行区 二模语文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   二模语文试题

闵行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雨前初见花间蕊,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晴》)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3.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4.___________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

(2分)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此首小令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之情。

B.作者以与爱人分离的女子的口吻来写。

C.“杨花雪”一词语出苏轼《少年游》。

D.“人去也”一声长叹,包含离别伤痛。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过王而行”中的“过”与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人恒过.,然后能改B.过.故人庄C.过.目成诵D.以.其境过清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完整)上海市闵行区初中语文二模卷有答案.docx

(完整)上海市闵行区初中语文二模卷有答案.docx

(完整)上海市闵行区初中语文二模卷有答案.docx第一部分阅读( 90 分)一、文言文( 42 分)㈠默写( 18 分)⒈,一览众山小。

(《望岳》)⒉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⒊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⒋,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⒌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⒍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㈡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 题( 4 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⒎“孤蓬”喻指。

(2 分)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首联“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

B.颔联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不舍心情C.颈联对仗工整,“浮云”对“落日” 。

D.尾联以“班马”喻友人,情真意切。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9— 11 题( 8 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⑶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⒐本文选自《》,我们还学过的课文《》也选自此作品。

(2分)⒑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 3 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⒒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⑴⑵段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

B.第⑵段“空乏其身”意指“受到贫穷之苦” 。

C.第⑶段从反面论证国无忧患易灭亡的道理。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 题( 12 分)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初中初三中考语文-二模 课外文言文(模考试题)

初中初三中考语文-二模 课外文言文(模考试题)

2014年初三二模课外古文【宝山、嘉定】(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唐临为官唐临为万泉①丞②。

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

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

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

”令惧其逸,不许。

唐临曰:“明公④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

”令因请假归乡。

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

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

临由是知名。

【注释】①万泉:古县名。

②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

③稼穑:耕种与收获。

④明公: 对县令的尊称。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唐临为.万泉丞()会.暮春时雨()令惧其逸,不许.()吾自当.其罪()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 (3分)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3. 县令“不许”的原因是“”。

(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4. 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这件事。

(3分)11.(4分)(1)恰逢(2)抵充 12.(3)B 13.(2分)惧其逸14.(3分,每空各1分)为囚及其妻儿着想敢于担当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唐临为.万泉丞()会.暮春时雨()令惧其逸,不许.()吾自当.其罪()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3.县令“不许”的原因是“”。

“农事毕,囚等毕集县狱”的原因是。

“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这件事。

(3分)5.从文中看,唐临的为官之道是()()(4分)A、为民着想B、精通农事C、勇于担当D、善于周旋【长宁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伯夷叔齐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2014年4月上海市各区县初三语文二模卷官方权威版之徐汇卷(含答案)

2014年4月上海市各区县初三语文二模卷官方权威版之徐汇卷(含答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4.4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6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人面不知何处去,。

(《题都城南庄》)2. ,一览众山小。

(《望岳》)3.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5. 久之,,意暇甚。

(《狼》)(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孤蓬”喻指。

(2分)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描绘了青山白水的美景。

B.颔联点明了送别友人的主题。

C.颈联烘托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D.本诗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甲文)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节选自《核舟记》)(乙文)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节选自《口技》)8、《核舟记》中的“记”是一种文体,初中阶段学过的“记”还有《》(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精品】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杨浦)

【精品】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杨浦)

杨浦区2013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基础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4年4月)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2.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3.,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4.甚恐。

(《黔之驴》)5.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二)阅读古诗词,完成第6-7题。

(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春芳歇”的意思是。

(2分)7.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山居秋日新雨之时的薄暮之景,清新宜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以静写动,以无声衬有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C.诗歌是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诗歌寄托了诗人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洁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8.本文作者是朝的。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中“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本文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形容陋室之陋。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文中作者以诸葛、杨雄自比,含蓄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上海市各区县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内诗词及文言文专题

上海市各区县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内诗词及文言文专题

上海市各区县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内诗词及文言文1.宝山区、嘉定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 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8.选文作者是,他是我国(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不属于徒属“敬受命”原因的一项是(3分)A. 吴广“苦肉计”获得成功,激起了众士卒。

B. 陈涉的鼓动分析,激发了众士卒求生欲望。

C.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有一定群众基础。

D. 吴广表达出自己要当王侯将相的雄心。

2.奉贤区(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孤蓬”在诗中喻指(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点明了与友人告别的地点。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C、颈联中用“浮云”来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D、整首诗写景自然明快,流淌着友人间温馨的情谊。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教育质量调研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裴毅然①中外文学作品中有一道奇特风景线:知识分子一直是被嘲笑的主角,很少成为获得赞美的主角。

②新文学运动以,鲁迅的《孔乙己》、叶圣陶描摹灰色知识分子的《潘先生在难中》、钱钟书的《围城》等名著名篇,瞄准的对象尽是知识分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知识分子逐渐陷入整体挨批的社会大氛围下,从思想界到文学界,知识分子全得低头认罪,成为必然自觉改造的对象,文学形象中的知识分子自然也高大不起。

进入九十年代,从特定意义上,知识分子仍然是社会上的弱者,因为谁都可以扯上知识分子开骂一通。

王朔说知识分子“不骂白不骂”,并不仅仅是王朔个人的“美学投机”或“艺术选择”,实际上代表着整个社会审美的某种价值趋向。

③中国文学尽拿知识分子“开涮”,乃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本人试析一二。

④知识分子有能力参预各项社会活动,有可能跻身权益分配之列,社会身份十分微妙,处于不上不下的中间阶层。

因掌握知识,知识分子自必怀有一定理想,不屑于流同俗辈,不安于既有现状。

行高于众、品异于俗,知识分子的英雄自画像,自命不凡自我夸张,主客观之间存在相当差距。

在群俗看,便很有点脱离现实做白日梦的味道,可嘲可笑之处多多,即富含“可嘲笑因素”、“可打趣内容”。

聪慧敏感的作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大好卖点。

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何以成为“嘲笑主角”的最重要之因素。

⑤无论中外,相对识文断字的知识分子,工农社会地位更低,处于社会最低层。

尤其在旧时中国,不少工农连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

2014年初三二模参考答案0424

2014年初三二模参考答案0424

2014年初三二模参考答案(上海)目录:2014年初三二模杨浦区·参考答案P12014年初三二模静安(青浦、崇明)·参考答案P22014年初三二模奉贤区·参考答案P32014年初三二模浦东新区·参考答案P42014年初三二模普陀区·参考答案P52014年初三二模虹口区·参考答案P62014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参考答案P72014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参考答案P82014年初三二模金山区·参考答案P92014年初三二模长宁区·参考答案P102014年初三二模松江区·参考答案P112014年初三二模黄浦区·参考答案P122014年初三二模嘉定(宝山)区·参考答案P132014年初三二模杨浦区·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每句3分)1.昔人已乘黄鹤去2.淡妆浓抹总相宜3.酒酣胸胆尚开张 4.以为且噬己也5.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二)(4分) 6.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2分) 7.C(2分)(三)(8分) 8.唐朝(1分)刘禹锡(1分)9.苔藓爬上了台阶,使得台阶也显露出绿意;草色映入了门帘,室内也染上了青色。

(或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3分)10.B(3分)(三)(12分) 11.(1)向来,一向(2分) (2)信用,信实(2分) 12.D(3分)13.①张堪生前曾托付朱晖照顾其妻子;②张堪死后,其妻子贫困。

(2分)14.B(3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18分)15.①引出本文中心论点;②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③用生动的事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分)16.(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事业的挫折。

(5分)(2)不能。

因为②③④段分别阐述了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面对生活的艰难、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事业的挫折、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面对名刹的诱惑,(1分)三个分论点间呈递进关系,(1分)其论述顺序和第①段“身处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挫折或是名利的诱惑,要做到淡定却不是那么容易。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卷(奉贤)含答案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卷(奉贤)含答案

2014年初三二模卷奉贤(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本卷命题人员:金卫红陈红梅宋姬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人面不知何处去,(《题都城南庄》)2.,一览众山小。

(《望岳》)3.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4.,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孤蓬”在诗中喻指(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点明了与友人告别的地点。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C颈联中用“浮云”来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D整首诗写景自然明快,流淌着友人间温馨的情谊。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8.本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0.下列对本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文交代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

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某某市闵行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水光潋滟晴方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2、,无言谁会凭栏意。

(《蝶恋花》)3、,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4、,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5、香远益清,······(《爱莲说》)(二)阅读下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歌中的“乡关”的意思是(1分)7、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

B、诗歌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色。

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本文的作者是,节选自《》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3分)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陈胜以“公”、“壮士”等来称呼“徒属”,使自己的话语更有感染力。

B、“遇雨”、“失期”、“失期当斩”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

C、为激励众人勇敢起义,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闵行区2013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水光潋滟晴方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2. ,无言谁会凭栏意。

(《蝶恋花》)3. ,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4.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5.香远益清,……(《爱莲说》)(二)阅读下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歌中的“乡关”的意思是(1分)7.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

B.诗歌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色。

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本文的作者是,节选自《》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3分)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陈胜以“公”、“壮士”等来称呼“徒属”,使自己的话语更有感染力。

B.“遇雨”、“失期”、“失期当斩”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

C.为激励众人勇敢起义,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

D.陈胜、吴广“并杀两尉”是为了激化矛盾,激发徒属起义决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景公使圉人①养所爱马,暴死,公怒,曰:“以属狱。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

”公曰:“可。

”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

今以属狱。

”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注释:①圉人:养马的人。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使.怨积于百姓(2)兵.弱于邻国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不知道自己的罪行,让我替您数落他。

B.这是不知道自己的罪行,我替您细数他的罪行。

C.这人不知道他的罪行,让我替您数落他。

D.这人不知道他的罪行,我替您细数他的罪行。

13.景公最终释放圉人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4.晏子是、的人。

(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18分)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①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且因为竹林面积广大、种类繁多而有着“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

中国人和这种植物已相互依偎生活了数千年对于我们来说,竹子实在是太好用了。

有一次我在贵州观察硬叶兜兰的开花过程,由于那些花朵都长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几无立足之地,于是便向当地向导要了些家中的金竹,编成了脚手架,一个月的工作期间,我们就在这个竹子的架子上爬来爬去,看着美丽的兜兰花开了又谢了。

临到花期末尾,工作结束时,向导把脚手架拆散,那些竹竿又变成了家中的晾衣杆和羊圈顶棚。

②在中国,用竹子作为建筑用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到了秦汉时期,竹子便已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民居的“担纲者”。

在清代沈曰霖的《粤西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

”③根据不同的种类,竹子还各自有看家本领,如斑竹拉力强,水不易侵蚀,在古代常用来制作拉船的纤绳;楠竹(毛竹)秆高直坚硬,是建筑上的好材料;墨竹则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

竹子体轻,但质地却异常坚硬。

竹材的收缩量非常小,而弹性和韧性却很高,若按单位质量计算,竹材的抗拉强度甚至比钢材还高2.5倍左右。

今天,被誉为“植物钢筋”的竹子成为很多新锐建筑家的宠儿,许多全竹结构的新建筑吸引了诸多目光,在世界各地,以竹子为主题的新锐建筑正在大放异彩。

④竹子之所以亦刚亦柔,必须要提到竹子隐秘的身体结构。

⑤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竹子拥有的木质素和纤维让它既刚也韧,而竹子的内部结构之精巧还远不止如此。

同高大松树相比,竹子的纤维往往分散的在竹秆之中,并没有像松树那样形成一个过于集中而坚硬的中心。

如果你再细细观察,会看到竹秆的横切面上散布着许多深色的点状物,这是竹子的维管束,A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B有强化竹秆的作用,它们从外到内逐渐变大,排列也由紧密到相对疏松。

从力学角度来说,物体边缘承受的正应力是最大的,故将优质材料布置在边缘是最优结构布置,竹子就做到了这点——表面的竹青的强度是整体竹子中最高的。

⑥从较大的结构来看,竹子是空心的,根据材料力学的原理,其抗弯能力比具有同样横截面积的实心结构要大很多,而诸多竹节中还有着起到支撑作用的坚硬“横梁”,就像“工字梁”一般。

有了这些优点,竹材在身量轻盈的同时,也拥有了很强的抗扭、抗剪和抗拉能力。

这些优点十分出众,以至于飞机的机翼便是仿造竹子结构来设计的。

⑦竹子既能如百炼钢,也能有绕指柔。

历史上,能工巧匠充分利用竹子的柔性,用纤细的竹篾编制出各种巧夺天工的生活用具和艺术品。

在皖南的一处竹乡,一位竹篾巧匠曾告诉我关于竹的七十二变化。

一根竹子从整根使用到劈成4份、8份,直至几十上百份,可以制作和编织各种强度和柔韧度不同的生活物品。

15.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16.第③段除了运用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列数字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4分)17.请为第⑤段中A、B两空填上适合的关联词。

(2分)18.标题为“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请分别归纳竹子刚、柔、轻盈的原因。

(1)(2)(3)(6分)19.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为特定称谓的是()(3分)A.“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

”B.因为竹林面积广大、种类繁多而有着“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

C.今天,被誉为“植物钢筋”的竹子成为很多新锐建筑家的宠儿。

D.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民居的“担纲者”。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

(22分)那些美丽,无关金钱①这是一个典型的4—2—1家庭。

两对退休的老人,一对中年夫妇,一个他们共同的宝贝疙瘩——初中二年级女生蕊蕊。

从去年起,他们在一年的三个黄金周里,总要抽出一天来聚会,并且规定出很独特的主题。

比如去年的三次聚会的主题分别是:无车日、无电视日、无电话日。

②无车日那天,七个人一起步行去美术馆看展览,来回大约八公里,虽然四位老人里有三位笑责蕊蕊步伐太快,突进到前面扭头笑蹦又倒回来搀扶未免添乱,大家到头来非常开心。

无电视日那天坚持不看电视,电脑也不打开,广播也不听,蕊蕊连MP3也搁进抽屉,于是有的看书,有的下棋,有的剪纸,有的琢磨食谱,蕊蕊则写成一首诗,晚餐后得意地朗诵给大家听。

无电话日那天,最憋闷的是蕊蕊,一直到中午以前,她还不时撅着嘴问:不煲电话粥,发短信也不行吗?第二天,虽然有人来问“昨天你们家电话怎么打不通,手机总关机?”但也真并没耽误了什么事,而蕊蕊第二天读自己头天长长的日记,读到末尾一句“原来人除了跟别人交流,还应该腾出时间来跟自己交流啊”,不禁捧腮良久。

③最近这个黄金周的第六天,他们是在蕊蕊姥爷姥姥家聚的,这天被确定为无金日。

黄金周,黄金周,人们叫惯了,不以为怪,习以为常。

其实,黄金周以外,又有哪天人们避免得了金钱方面的话题呢?聚会前的日子里,蕊蕊的爷爷跟姥爷电话里有所争论,一个说“炒股是合法投机”,一个说“好多小股民是退休或下岗的职工,他们付出的身心代价巨大,也是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本质当然还属于劳动者辛勤付出”;奶奶、姥姥对两位老头的争论不感兴趣,她们议论的是报纸上刊登的抓捕绑架者的消息,搞绑架的,图的还不就是钱?爸爸妈妈小声计算着什么,蕊蕊走开不听,心里却明白,是在计算自己家的这套房子还欠贷多少。

④爷爷说,建议大家回想,想出咱们之间,那些美丽的瞬间——跟挣钱、花钱无关的瞬间;姥姥说,好好好,像生日送礼呀,一起旅游呀,拍婚纱照呀,都不算,因为里头还是“含金”。

妈妈说,我愿意好好想想,可是,我建议,别跟时下电视节目里那样,动不动发射催泪弹,我平日上班太累了,不想流泪,想笑,特别想甜蜜地微笑。

⑤蕊蕊爸爸打了头炮。

他说,那时候蕊蕊只有三岁,我记得有一天我们三口子上街,挤公共汽车,我把她和她妈都推上去了,自己却掉在了车外,后来的两辆我也没挤上去,最后我终于挤上去了,也总算摇晃到了咱们要到的那一站,我下了车,就看见蕊蕊她妈正牵着她,在车站后头痴痴地等我,蕊蕊发现了我,她先把一只腿使劲一顿,然后双脚跳起,拍起手来,双眼闪出我没法子形容的光芒,那真是美丽的一瞬——她在许许多多的人里面挑出了我来,表达她那失而复得的一派天真的快乐,哎,就在那一瞬间,我深深地意识到,这两个女人,这一对母女,她们跟我,在这人世间确实建立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关系,我必须跟她们很好地在人生的路上跋涉下去……⑥蕊蕊妈妈微笑了,可是她坦诚地说她一点也不记得那个瞬间。

她说她想到了那一年那一晚,她正洗澡,突然停电,吓坏了,满身肥皂泡没冲掉,极其狼狈,可是,没等她叫出声来,蕊蕊爸爸就冲进了浴室,手里举着飘火苗的打火机,跟她说:“有我呢!你别动,我再去点蜡烛!”她说,那举着打火机的人,那张半明半暗的脸,是刻在她心底里的美丽一瞬。

⑦奶奶说,那次在餐馆吃饭,我也不知道蕊蕊爸妈两口子是为什么,我一瞥之间,正巧看见他们俩互相挤鼻子吐舌尖,是那种小孩子忘我逗趣的表情,他们都那么大了,当个白领挣的不算少,可每天累得够呛,各自在公司里那社会人际关系也应付得心力交瘁,可是在能松弛下来的时候,呈现出那么样的一派童心,我觉得,那是美丽一瞬!蕊蕊就嚷:咦,我怎么没瞧见呀?⑧他们还陆续回忆出了更多的与金钱无关的美丽一瞬……⑨那个“无金日”,蕊蕊躺进被窝以后还在回味。

道是无金却有金啊!她后来睡得很甜蜜,因为她意识到自己的幸运——能受到这样的熏陶。

20.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bá shè21.第⑤段划线句运用、描写,作用是。

(4分)22.第⑨段划线句“道是无金却有金啊”中有两个含义不同的“金”,“无金”的“金”指的是“金钱”,“有金”的“金”指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