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2年语文中考二模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2年语文中考二模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2年语文中考二模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3分,共15分)1.D(A赝品yàn;C在燕然yān,草木长zhǎng;B诘问jié。

)2.B(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控制。

)3.A(“不是”“而是”“这时候”对这几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4.C(此题涉及到病句的三种类型:A“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养成,属搭配不当;B “通过”和“让”,去其一;D项关联词语误用,“只要·就”“只有·才”。

)5.B(B应为“假设关系”。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6.A(A除“薄暮冥冥”“义薄云天”,“日薄西山”的“薄”也是“迫近”之意。

B“期在必醉”的“期”意为希望、期望,同今义;“期年之后”的“期”意为“一周(年、月)”,读jī,古代也写作“朞”。

C“衡”虽均通“横”,但前一个“横”与“竖”相对,用的是本义;后一个“横”用的是引申义,梗塞、阻塞、不顺。

故C项不是这个题目的最佳选择。

D前一个“诣”意为“报告”,后一个“诣”指“学问等所达到的境界”。

)(2分)7.你太不聪明了!(汝、惠各0.5分,“甚矣”倒装后的强调意味1分。

)(2分)8.山高且大;移山人数少;路途遥远;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旁人讽刺(不能用原文,一点1分,能任意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9.①说话的方式不同:愚公妻是“献疑”,即担心又关心;智叟是“笑而止之”,讽刺嘲笑加阻止。

②对愚公的称谓不同:愚公妻称“君”,语气尊敬;智叟称“汝”,语气很不尊重。

③即使说同样的话气不同:愚公妻是民存疑虑,“如太行王屋何”;智叟是语含挖苦,“其如土石何”。

④对愚公的评价不同:愚公妻没说愚公不明智,智叟讽刺愚公“甚矣,汝之不惠”。

⑤对愚公能力的评判不同:愚公妻只是指出事实,愚公个人人能力不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智叟则故意强调“残年”和“毛”,语带讥讽。

语文12二模答案

语文12二模答案

2012年初中升学调研测试(二)语文12中考模拟(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第7题每空1分)1.B 2.C 3.A 4.B 5.D6.C 7.⑴日星隐曜⑵更著风和雨⑶日暮乡关何处是⑷长夜沾湿何由彻⑸忽如一夜春风来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二.阅读(45分)(一)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8—10题(8分)8.(2分)⑴苦于;⑵交换9.(1)(2分)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2)(2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10.(2分,答出两点即可)运土石路途遥远,缺少人力,工具简陋。

(二)阅读《轩》,回答11-14题。

(11分)11.(3分)建筑富有诗性(从诗性的角度),具有历史的气韵历史气韵和文化情趣(从建筑历史的角度),环境融入了建筑12.(2分)这里所指的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敞朗、临水)。

13.(2分)⑴作比较⑵列数字14.(4分) B E(三)阅读《爷爷和土》,回答15—19题(15分)15.(3分)因为在这个布满钢筋水泥的城市,花土便成了最为珍贵的东西;花土再要买,爷爷就赚不到什么钱了;爷爷要的是可以在上面长出花草来的熟土。

16.(3分)爷爷对他付出心血得来的花土无比珍爱(珍视);不忍心丢掉花土又无处安置它的焦急(不安、恐慌)与矛盾心理17.(2分)长势喜人(格外美丽繁盛)18.(3分)说明爷爷在得知被自己视为珍宝的花土必须要丢弃在原地的事实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梦想)和精神上的寄托,内心悲伤(难过)至极。

19.(4分)虚写的是爷爷家的老居住区不日会变成一马平川的大路;实写的是爷爷趴在土上猝然离世。

社会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给以土为生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精神打击)。

(或1:城市建设的推进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的安全感。

或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人们对土的依赖和梦想。

上海市黄浦区2012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2012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2012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2年4月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2、,铁马冰阿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月松间照,_ 。

(《山居秋暝》)4、锦帽貂裘,_,_。

(《江城子·密州出猎》)5、斯是陋室,_,(《陋室铭》)6、_,其余则熙熙而乐。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斌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锐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_ 。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本词写出了作者内心无处倾诉的苦闷。

B “少年”在词中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

C “为赋新词”的意思是写出新赋新词。

D “强说愁”指的是没有愁而硬要说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9、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

我们还学过他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散文_ 。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役物而君之.11、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是因为老鼠死了。

B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间接写鼠的敏捷。

2012上海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打包共10套 14区县)-5

2012上海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打包共10套 14区县)-5

金山区2012年初三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2年4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6、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除本诗之外,初中阶段教材里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其它作品有_______(2分)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钱塘湖”就是指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西湖。

B.本诗紧扣标题中的“行”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

C.颔联和颈联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描写了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一个“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无限春光喜悦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9、上文《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海市黄浦区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

上海市黄浦区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

上海市黄浦区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9、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我们还学过他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散文。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役物而君之.11、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是因为老鼠死了。

B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间接写鼠的敏捷。

C 是鼠之黠也赞美老鼠虽小但智慧超人。

D 乌在其为智也揭示人的智慧更胜一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王文正①在相府日,未归第②。

上遣使赐御酒十器,其兄丞令人首取二壶,其妇曰:上赐也,俟相公归视。

即欲持去。

兄怒,擎梃击壶皆碎,酝③流盈地。

夫人恶之,不令扫却④。

公归见之,问其故,左右具道所以然。

公徐语曰:人生光景几许时?其间何用较计。

余无他言。

【注释】①王文正:北宋名相王旦,谥号文正。

②归第:回家。

③酝;酒。

④却:去掉。

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上遣使赐御酒十器( ) (2)酝流盈地(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王文正从左到右地来回打听这样的原因。

B 王文正向全部近旁侍者打听这样的原因。

C 近旁侍者全部向王文正讲述这样的原因。

D 近旁侍者向王文正详细讲述这样的原因。

14、其妇即欲持去的理由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本文表现了王文正的品质。

(3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重金属污染就在你身边①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②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

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

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家喻户晓,浑然天成。

它们令人愉悦、热爱生命。

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

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快乐!③他的另一些更加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

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

我总觉得他的沉重的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

他的乐曲--例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绮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他能自解。

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

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

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

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

悲与美共生,悲与美冲撞,悲与美互补。

人生苦短,人生苦苦。

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

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

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④在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既有同样的美丽的痛苦,又有一种才华的赤诚与迷醉,我觉得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呼吸着这样的乐曲,他也是满脸泪痕而又得意洋洋,烂漫天真而又矜持饱满。

他缔造的世界悲从中来而又圆满无缺。

你好像刚刚迎接到了黎明,重新看到了罪恶而又清爽、漫无边际而又栩栩如生的人世。

⑤这就是才华。

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

它是上苍给人类的,首先是给这个俄罗斯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是上苍给匆匆来去的男女的慰安。

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们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

柴可夫斯基教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

201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装…………订…………线………………………………………………2012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第一部分[来源:学,科,网][来源:Z&x x&k.C o m]第二部分[来源:学_科_网]第三部分学科网]总分一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1~6题 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生命中总有些难以跨过的沟沟坎坎,有人澳恼,有人沮丧。

但如果不跨过去,你的一生也许就平庸下去。

要问怎样跨过去呢?身处决境的时候,不妨舍得一点我们的矜持和所谓的自尊,因为当你成功时,这些舍得的东西会加倍地回来。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沮.( )丧②平庸.(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应改为②应改为2.改正下列病句,每句只改动一处。

(2分)(1)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改正:(2)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改正: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得分评卷人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2分)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连天蔽日的杉木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

2012-2013学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卷

2012-2013学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卷

浦东新区2013年中考预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一、文言诗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2.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3.草枯鹰眼疾,。

(《观猎》)4.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四则》)5.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6.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8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的题注为“苦宫市也”,可见一些意在反映当时宫市的痛苦。

B.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

C.“把”“称”“叱”“牵”等词,表现了宫使如狼似虎的蛮横。

D.“惜不得”三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愤、心酸和懦弱。

8.“一车炭,千余斤”在数量上形成鲜明反差,从而体现诗作主题的诗句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登泰山记姚鼐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本文作者是朝派古文家姚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2012年中考预测试卷初三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2.,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病树前头万树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6.,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7—8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总领全篇内容的诗句是(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大海及周边景物的壮观景象。

B.“秋风萧瑟”点明了诗人登山观海的时间,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前程的担忧。

C.“日月”和“星汉”两句运用想象和夸张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套语,但从中也能读出诗人所抒发的豪情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9.选文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

(3分)忿恚尉,令辱之11.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陈胜以“公”、“壮士”等称呼来敬重“徒属”,使他的话语更有感召力。

B.“遇雨”“失期”,“失期当斩”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

C.为激励众人,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

D.陈胜、吴广“并杀两尉”是因为将尉要杀吴广。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宗世林为人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

及魏武作司空①,总揽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世林既以忤旨见疏②,位不配德③。

文帝兄弟每造④其门,皆独拜床下。

其见礼如此。

【注释】①司空:官名,曹操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为司空。

②疏:疏远。

这里是指曹操后来只是在礼节上厚待宗世林,但是压低他的官职。

③位不配德:地位和德行不相配。

④文帝兄弟: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

造:前往;到。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4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及魏武作司空及:(2分)(2)下列“见”与“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中的“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C.吾不得而见之D.于是入朝见威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

(3分)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14.“其见礼如此”是作者对宗世林的肯定,肯定的内容是(2分)15.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A.宗世林不愿和曹操交往,是因为他们都是同时代杰出的人物。

B.曹操做了官后,央求宗世林和他交往,说明曹操的谦虚大度。

C.文中曹操与文帝兄弟的行为形成对比,以突出宗世林的为人德行。

D.宗世林是一个孤傲、固执和不可一世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多点“求异”思维①在“同”与“异”的关系上,人们习惯讲的是“求同存异”。

应当说,在处理国与国乃至人与人的关系上,这样强调是对的。

只有“求同存异”,才有互相合作与信赖的基础。

如果“求异存同”,专“求”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就会把关系搞得很紧张,在国际有害于和平,在人际不利于和谐。

②但是,在学术研究上倒是要反过来,应像季羡林先生所说:“求异存同”。

因为,学术研究贵在出新,不宜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吆喝,而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就要有“异”于前人和“异”于他人之处。

否则,不过是雷同重复,谈不上有什么意义。

自然,“求异”并非完全排斥“同”,“异”也含有共同的知识和认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律,不过,“异”却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

因而对学术研究来说,是要在“异”中存“同”,而不是以“同”化“异”。

③“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曾说到:学问之道不要“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这正是强调学术研究应当“求异存同”。

现代学者胡适、章士钊等针对喜“同”恶“异”的现象,认为“同固欣然,异更可喜”,要人做到“好同而不禁异”。

学术研究就是要在“求异”中创新,在“求异”中发展。

④至于文艺创作则更应“求异”。

因为,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如果雷同重复,就会失去任何价值,是故“脱窠臼,创新意”,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品质。

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qiào:讥讽)。

”齐白石更告诫后人:“学我者活,似我者死。

”巴尔扎克关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傻子”的话,也是说明文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要“求异”求新。

⑤要做到“求异存同”,而不是“求同存异”,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思维。

人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求异思维闪光的产物。

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要像季羡林先生主张的那样“求异存同”,发展“求异”思维,把努力的重点落在“求异”上。

16.用第②段内容分别解释画线句中“异”和“同”的意义:、(4分)17.阅读第④段,完成下列题目。

(6分)(1)本段文字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4分)(2)下列句子也可以作为本段论据的一项是()(2分)A.合作双赢,构建和谐B.人无我有,人有我优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寸有所长,尺有所短18.第③段和第④段不能对调的理由是:(1)(2)(4分)19.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学术研究上做到了“求异存同”,学术观点才有创新。

B.在文艺创作中做到了“求异存同”,文艺作品才有价值。

C.任何事情都做到了“求异存同”,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好。

D.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思维是“求异存同”的基础。

20.结合本文阐述的观点,总结一、两条提高作文水平的做法或经验。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生命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第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②距惠通桥不到五十公里的泥泞马路上,开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

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弹尽粮绝,剩下的全体官兵已三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必须再坚守二十四小时。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③卡车在布满炮弹坑的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

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官长,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但是,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

④全体押车官兵全都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就在这时,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

不知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像打了强心针一样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

⑤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用手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⑥这时,在车尾,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在嘴边呶着,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⑦大胡子少校痛苦地闭上了双眼,浑身战(lì)着……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双拳砸向自己的脑袋:“乡亲们哪!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三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⑧四野刹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⑨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边去的。

你给前边打鬼子的叔叔们说一声,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不要生气,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⑩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抓到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儿力气抱起一坨坨填弹坑的石头……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一周前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

他们在找小女孩。

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在三天前饿死了!她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日本,我们中国人不会死绝!”三十四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个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21.根据第⑦段拼音正确写出汉字:战(lì)(2分)22.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1)(2)(5分)23.梳理情节,填写下表:(6分)人物情节大胡子少校等军人小女孩等饥民开端急运粮弹,车陷弹坑(1)发展枪对饥民————高潮丢枪跪求(2)结局(3)饥饿而死24.文中第⑦段和段两次写到“跪”,它们分别包含怎样的心理或情感?(4分)(1)大胡子少校面对饥民而“跪”是;(2)大胡子少校和师长在新坟前“跪”是。

25.下列对文本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胡子少校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指的是惠通桥不保。

B.本文以“馒头”为线索,歌颂了抗日军民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精神。

C.本文的小女孩是个单纯、可爱而又深明大义,勇于承受痛苦的孩子。

D.文章最后一段意在教育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6.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本文以“生命”为题,好在哪里?(80字左右)(8分)三、写作(60分)27.题目:《生活纪实》提示:“纪实”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有:记录真实的情况;对事情或事件所作的现场报道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