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广东广州高三二模语文答案(word版)
广东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3篇)

广东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3篇)广东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篇11、高三语文复习要将“作文”进行到底高三语文复习把作文写在第一点,是由作文训练的周期决定的。
我市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提笔少”“下笔难”“怕动笔”。
三者的关系是因“提笔少”,渐渐的“下笔难”,最后“怕动笔”。
许多考生提起写作文便头痛,更不要说写好作文了。
所以,第一轮复习的各个阶段,都要坚持作文训练,集少为多,迎难而上。
高三语文复习在训练频率上,建议每周一文或三周两文;在训练方向上,初期以议论*法训练为主,入格后对论证思维慢慢修正;在训练内容上,考题应多涉及热点话题或核心向度;在训练侧重上,建议以长期素材的整理和积累为要务。
最关键是,坚持不懈,也不可因其周期长而有所忽怠。
2、高三语文复习要将“散点”铺散开去所谓“散点”,即命题点集中,但知识点零散的几个板块。
如词语板块,集中复习会有效果,但并不能实现其全面、深入;如文化常识和默写板块,学校往往不会安排集中复习,会将其规划在各次考试的范围中分阶段解决;如文言文的实词板块,集中复习只是解决了理解问题,“应用”依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3、高三语文复习古文复习应回归教材高三语文教材,是的参考书。
回归教材,且以实词、句法和文学常识为重点梳理教材,应是古文复习最能够落到实处的方式。
高考文言文的考点大多是由教材内容继承或变化得来,落实了教材,不仅可以提升自信心,还可以温故知新,在重复中夯实语感。
并且在回归教材之余,考生可以将教材中可用的素材归类整理,以备作文之需。
4、高三语文复习要思维训练以归纳为基础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复习中,许多考生做题无数,但依然心里不安稳,准确性不稳定,归根结底是解题思维没有跟上命题思维。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十数年如一日根深蒂固的习惯很难就一场复习而变更。
这就需要从最基础的能力训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平时训练时,有意识的对论述类文本的各个段落进行归纳概括,并形成思维导图,我认为这是最接地气最有效的训练方式。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皎洁/打搅业绩./污渍.纤.维/纤夫..B.效.仿/发酵.空旷./粗犷.盛.开/盛.饭C.隐瞒./蛮.横挑衅./抚恤.埋.伏/埋.怨D.市侩./反馈.濒.临/频.繁辟.谣/精辟.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作品的独创性亦陈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
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
作品的独特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
○1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材料,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同的表达特征○2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广东省2010届高三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广东省2010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2009-11-2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8页,24小题,试卷满分150分,做题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水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狩猎(shòu)荼毒(tú)哽咽(yè)长歌当哭(dàng)B.盛器(chéng)哨卡(kǎ)讣告(bǔ)博闻强识(zhì)C.秕谷(bǐ)画帖(tiě)徇私(xùn)呼天抢地(qiǎng)D.应允(yìng)哺育(bǔ)荷载(hé)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
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A. 望其项背B. 飞来横祸C. 危若累卵D. 动辄得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世界银行18日公布一项计划,目的是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讨被腐败官员转移到境外的非法资产。
B.信息时代传媒方式的变化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C. 藏戏形成、发展于民间,孕育、成长于雪域高原,具有群众基础广泛、乡土气息浓郁、强烈的民族风情和神奇的高原特色。
2010年广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2010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数学(文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指出了每道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参考答案不同,可根据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比照评分标准给以相应的分数.2.对解答题中的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得分,但所给分数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一、选择题:本大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 满分20分.其中14~15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11.3π12. 2213y x -=13. 2331n n -+ 14.1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与差的正切等知识, 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和运算求解能力) (1) 解:∵sin 0,,2⎛⎫=∈ ⎪⎝⎭παα ∴ cos ===α. …2分 ∴sin 1tan cos 2===ααα. …4分(2)解法1:∵1tan 3=β, ∴22tan tan 21tan βββ=- …6分2123113⨯=⎛⎫- ⎪⎝⎭34=. …8分 ∴()tan tan 2tan 21tan tan 2++=-αβαβαβ…10分132413124+=-⨯ 2=. …12分 解法2: ∵1tan 3=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6分112311123+=-⨯ 1=. …8分∴()()()tan tan tan 21tan tan +++=-+αββαβαββ …10分1131113+=-⨯2=. …12分B 1C 1D 1A 117.(本小题满分12分)(本小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和概率等知识, 考查或然与必然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应用意识) (1)解:2×2列联表为(单位:人):…4分(2)解:提出假设0H :学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没有关系.根据列联表可以求得22121214720(5)8.8027.879136K ⨯-⨯⨯⨯⨯⨯=≈>. …6分当0H 成立时,2(7.879)0.005P K >=.(数学驿站 )所以我们有99.5%的把握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有关系. …8分(3)解:由(1)可知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都优秀的学生的人数为5人,则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至少有一门不优秀的学生人数为15人. …10分故从20名学生中抽出1名,抽到的学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至少有一门不优秀的概率为153204=. …12分18. (本小题满分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几何体的体积等知识, 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1)证法1:设点P 为AD 的中点,连接,MP NP .∵ 点M 是BC 的中点,∴ //MP CD .(数学驿站 )PNMB 1C 1D 1A 1DCBAQN MB 1C 1D 1A 1DCB A∵ CD ⊂平面1ACD ,MP ⊄平面1ACD , ∴ //MP 平面1ACD . …2分 ∵ 点N 是1AA 的中点, ∴ 1//NP A D .∵ 1A D ⊂平面1ACD ,NP ⊄平面1ACD , ∴ //NP 平面1ACD . …4分∵ MPNP P =,MP ⊂平面MNP ,NP ⊂平面MNP ,∴ 平面//MNP 平面1ACD . ∵ MN ⊂平面MNP ,∴//MN 平面1ACD . …6分 证法2: 连接AM 并延长AM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 连接1A P , ∵ 点M 是BC 的中点, ∴ BM MC =.∵ BMA CMP ∠=∠, 90MBA MCP ︒∠=∠=, ∴ Rt MBA ≅Rt MCP . …2分∴ AM MP =.∵ 点N 是1AA 的中点,∴ 1MN //A P . …4分∵ 1A P ⊂平面1ACD ,MN ⊄平面1ACD , ∴ //MN 平面1ACD . …6分 (2) 解: 取1BB 的中点Q , 连接NQ ,CQ , ∵ 点N 是1AA 的中点, ∴ //NQ AB . ∵ //AB CD , ∴ //NQ CD .∴ 过,,N C D 三点的平面NQCD 把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截成两部分几何体,其中一部分几何体为直三棱柱QBC -NAD , 另一部分几何体为直四棱柱1111B QCC A NDD -. …8分∴ 11111222QBC S QB BC ∆==⨯⨯=, ∴ 直三棱柱QBC -NAD 的体积112QBC V S AB ∆==, …10分∵ 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体积112V =⨯⨯2=, ∴直四棱柱1111B QCC A NDD -体积2132V V V =-=. …12分∴ 12V V =1232=13.∴ 所截成的两部分几何体的体积的比值为13. …14分 (说明:213V V =也给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和方程、分段函数等知识, 考查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应用意识)(1)解:依题意,得()()()909a,x m,y n x m a,x m.+<≤*⎧⎪=⎨+-+>**⎪⎩其中05a <≤. (2)分(2)解:∵05a <≤,∴9914a <+≤.由于该家庭今年一、二月份的水费均大于14元,故用水量4立方米,5立方米都大于最低限量m 立方米. …4分 将417x ,y =⎧⎨=⎩和523x ,y =⎧⎨=⎩分别代入()**,得()()1794,2395.n m a n m a =+-+⎧⎪⎨=+-+⎪⎩ …6分两式相减, 得6n =.代入()1794n m a,=+-+得616a m =-. …8分 又三月份用水量为2.5立方米, 若25m .<,将2511x .,y =⎧⎨=⎩代入()**,得613a m =-,这与616a m =-矛盾. …10分∴25m .≥,即该家庭三月份用水量2.5立方米没有超最低限量. 将 2.5,11x y =⎧⎨=⎩代入()*,得119a =+,由616119a m ,a.=-⎧⎨=+⎩ 解得23a ,m .=⎧⎨=⎩…13分答:该家庭今年一、二月份用水超过最低限量,三月份用水没有超过最低限量,且362m ,n ,a ===.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抛物线、椭圆等知识, 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创新意识)(1)解法1:∵抛物线22:4C y x =的焦点坐标为(1,0), …1分∴点2F 的坐标为(1,0).∴椭圆1C 的左焦点1F 的坐标为1(1,0)F -,抛物线2C 的准线方程为1x =-. 设点P 的坐标为11(,)x y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211PF x =+,∵253PF =,(数学驿站 ) ∴1513x +=,解得123x =.由211843y x ==,且10y >,得1y =∴点P 的坐标为23,⎛⎝. (3)分在椭圆1C :22221(0)x y a b a b+=>>中,1c =.122||||4a PF PF =+=+=.∴2,a b === ∴椭圆1C 的方程为22143x y +=. …6分解法2:∵抛物线22:4C y x =的焦点坐标为(1,0), …1分∴点2F 的坐标为(1,0).∴ 抛物线2C 的准线方程为1x =-.设点P 的坐标为11(,)x y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211PF x =+,∵253PF =, ∴1513x +=,解得123x =.由211843y x ==,且10y >得1y =∴点P的坐标为2(3. …3分在椭圆1C :22221(0)x y a b a b+=>>中,1c =.由222221424199c ,a b c ,.ab ⎧⎪=⎪=+⎨⎪⎪+=⎩解得2,a b == ∴椭圆1C 的方程为22143x y +=. …6分(2)证法1: 设点T 的坐标为00(,)x y ,圆3C 的半径为r , ∵ 圆3C 与y 轴交于,M N 两点,且||4MN =, ∴||4MN ==.∴r =∴圆3C 的方程为222000()()4x x y y x -+-=+.()* (8)分∵ 点T 是抛物线22:4C y x =上的动点,∴ 2004y x =(00x ≥).∴20014x y =. 把20014x y =代入()* 消去0x 整理得:22200(1)2()024x y yy x y +---+=.()** (10)分方程()**对任意实数0y 恒成立,∴2210,220,40.xy x y ⎧-=⎪⎪-=⎨⎪+-=⎪⎩解得2,0.x y =⎧⎨=⎩ …12分∵点(2,0)在椭圆1C :22143x y +=上, ∴无论点T 运动到何处,圆3C 恒经过椭圆1C 上一定点()2,0. …14分 证法2: 设点T 的坐标为00(,)x y ,圆3C 的半径为r , ∵ 点T 是抛物线22:4C y x =上的动点,∴ 2004y x =(00x ≥). …7分∵ 圆3C 与y 轴交于,M N 两点,且||4MN =,∴||4MN ==. ∴r =∴ 圆3C 的方程为222000()()4x x y y x -+-=+.()*** …9分令00x =,则2004y x =0=,得00y =.此时圆3C 的方程为224x y +=. …10分由22224,1,43x y x y ⎧+=⎪⎨+=⎪⎩解得2,0.x y =±⎧⎨=⎩ ∴圆3C :224x y +=与椭圆1C 的两个交点为()2,0、()2,0-. …12分 分别把点()2,0、()2,0-代入方程()***进行检验,可知点()2,0恒符合方程()***,点()2,0-不恒符合方程()***.∴无论点T 运动到何处,圆3C 恒经过椭圆1C 上一定点()2,0. …14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导数及其应用、数列、不等式等知识, 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创新意识)(1) 解: 数列1n a ⎧⎫⎨⎬⎩⎭为等差数列. …1分理由如下:∵对任意n ∈N *都有1n n a b +=,121n n n na ba a +=-, ∴12211111n n n n n n na b a a a a a +-===--+. ∴1111n na a +=+,即1111n n a a +-=. …3分∴数列1n a ⎧⎫⎨⎬⎩⎭是首项为11a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4分(2) 证明: ∵11a b =, 且111a b +=,∴11a b =12=. 由(1)知()1211nn n a =+-=+. ∴ 11n a n =+, 11n n n b a n =-=+. …6分 所证不等式()111n nn n a b ++>,即111111n nn n n +⎛⎫⎛⎫+> ⎪⎪++⎝⎭⎝⎭, 也即证明111111n nn n +⎛⎫⎛⎫+>+ ⎪⎪+⎝⎭⎝⎭. 令()()ln 11xf x x x =>-, 则()'21ln (1)x xx f x x --=-.再令()1ln x g x x x-=-, 则()'211g x x x =-21x x-=. …8分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在[)1,+∞上单调递减. ∴当1x >时,()()10g x g <=,即1ln 0x x x--<. ∴当1x >时, ()'21ln (1)x xx f x x --=-0<. ∴函数()ln 1xf x x =-在()1,+∞上单调递减. …10分∵111111n n<+<++, ∴11111f f n n ⎛⎫⎛⎫+>+ ⎪ ⎪+⎝⎭⎝⎭.第 11 页 共 11 页 ∴11ln 1ln 111111111n n n n ⎛⎫⎛⎫++ ⎪ ⎪+⎝⎭⎝⎭>+-+-+. …12分 ∴111ln 1ln 11n nn n +⎛⎫⎛⎫+>+ ⎪ ⎪+⎝⎭⎝⎭. ∴111111n nn n +⎛⎫⎛⎫+>+ ⎪ ⎪+⎝⎭⎝⎭.∴()111n nn n a b ++>成立.…14分。
2010年广东卷语文答案

2010年广东卷语文答案:一、1.参考:选B项。
A、皎洁/打搅jiào业绩/污渍jī/zì纤维/纤夫xiān/qiàn;B、效仿/发酵xiào/jiào空旷/粗犷kuàng/guǎng盛开/盛饭shâng/chãng;C.隐瞒/蛮横mán挑衅/抚恤xìn/xǜ埋伏/埋怨mái/mán;D.市侩/反馈kuài/kuì濒临/频繁bīn/pín辟谣/精辟pì/pì2.选C项。
A项“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B项“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C 项“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
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
这里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
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
D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现在也指事物消失。
3. 选A项。
B项残缺与混乱,应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的正确”;C项歧义,“部分”福利院还是“部分”孤儿?D项搭配不当,“完成理想”。
4. 参考:选C项。
③②说作者的创作活动,⑤①说作者的个性特点,④紧承“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①总结上文内容,作尾句。
二、5. 参考:选B项。
A项“告诉”,C项“知道”,D项“担忧”。
6. 参考:选B项。
A项均为代词一,指居庸关。
C项均为助词,与“为”合在一起表被动。
D项均为介词,在。
B项分别是“介词,被”和“介词,替,给”。
7. 参考:选D项。
注意这里要选“料事如神”。
①是对客观事实的评价;②是用比喻陈说道理;⑥体现是他的谋略。
广东广州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广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试卷类型:A)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
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 / 1。
2010届广东广州高三二模语文(word版 答案解析)

广州二模答案详解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猖獗攫取云谲波诡细嚼慢咽B 肄业游弋光彩熠熠嘉言懿行C 愠怒蕴藉云烟氤氲不瘟不火D 诋毁官邸胼手砥足中流砥柱答案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解析此题考查了形似字的读音。
形似字的读音根据形声的原理大都相同或相近,所以要在日常的积累中准确记忆。
(B 都读yì A 细嚼慢咽jiáo C氤氲yūn 不瘟不火wēn D 胼手胝足zhǐ)对字音的考查除了考察形似字还有对多音字和常见误读字的考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A 参加公务员面试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二是随机应变....,三是言之成理。
这也是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素质。
(见风使舵)B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擢发难数....;战后,几经谈判,犹太人终于从联邦德国获得了34亿多马克的赔偿。
(罄竹难书)C 2009年第25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是第三十五中学调研。
中午,他来到学校食堂,和同学们谈笑风生....,并共进晚餐。
(谈笑自若)D 汉末文学家祢衡踩死敏捷,擅长辞赋,他应黄射邀请一挥而就....的作品《鹦鹉赋》,寓意深刻,文采斐然,得到世人的赞赏。
(一蹴而就)答案 B考点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解析本题是对成语的考查,特别考查了近义成语。
近义成语要注意辨析成语的语意,色彩,对象和场合。
B 擢发难数和罄竹难书,都用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色彩、语意等都相同;A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褒义色彩;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含贬义色彩。
C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谈笑自若,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前者重在谈的兴致,后者重在谈话时的镇定。
D 两者的应用对象不同,语义不通,而且感情色彩也不同,前者褒后者贬。
2010高三语文二模试卷_参考答案2010.04

2010高三语文二模试卷_参考答案2010.042010高三语文二模试卷2010.04现代文阅卷情况说明(一)《对复兴汉服的忧虑》1、[参考答案]对日益被世界同化的文化现状的不满,并时时表现出焦虑心理。
(或者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焦虑心理)(2分)[检测目标]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答题状况]许多同学从第四段找到了“重构秩序的封建思想和扬我大汉风范的沙文主义”以及“精神或思想的复辟”,或是找到了第七段“重树权威”“仇恨心理”或第八段“文化暴力”。
其实稍作整合,不难得到答案。
[能力提升]概括整合的能力亟待提升。
2. [参考答案]通过引用来说明服饰作为一种手段(1分),对建构一种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整个社会形成“垂衣而治”的象征系统(2分)。
(写“服饰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修养,也制约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
”或“服饰将人们各就各位,各行其是。
”给1分)[检测目标]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与效果。
[阅卷说明]手法:引用1分;“对建构一种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整个社会形成‘垂衣而治’的象征系统”两点出来一点就给2分;写“服饰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修养,也制约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
”或“服饰将人们各就各位,各行其是。
”给1分[答题情况]因为题目出的是“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所以学生考虑了结构上的作用“有开启下文”或“总括本段的段意”或“为下文作铺垫”等。
[一点建议]如果题干表述为“效果”而不是“作用”,是否答题指向更明确。
答案设置可以考虑,“旁征博引”“增强文学性”“增强文章说服力”等“引用”手法的形式效果是否更好,供商榷。
3. [参考答案]既,又(既……也;一方面……一方面)(1分)。
前后关系为并列,点明的是“改服易冠”的两个功能。
(两点各1分)(理解为递进关系,如言之有理,给1分。
)[检测目标]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意。
[阅卷情况]从关系来讲并列和递进都得分,所以相关两种关联词均可使用,并且,我们认为填递进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目考点分值答案1 字音识记 3 B2 词语使用3 B3 语病辨析 3 A说明B.全部读yì\u12290XA.依次读jué\u12289Xjué\u12289Xjué\u12289Xjué\u12289Xjiáo;C.依次读yùn、yùn、yūn、wēn;D.依次读dǐ、dǐ、zhī、dǐ。
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两者意思相同,感情色彩一致,可以互换。
A.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见风使舵:比喻跟着情势转变方向;贬义。
两词感情色彩不同,不能替换。
C.谈笑风生:形容有说有笑,轻松而饶有风趣。
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用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
句子语境没有紧张或危急情况,不能替换。
D.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前者用于写作,后者泛指做事,不能替换。
B.成分残缺。
“参加”后缺宾语的中心语,在“计划”后添上“的会议”。
C.语序不当。
应调整语序前后位置,即“将对亚运会开幕式在显著位置”改为“将在显著位置对亚运会开幕式”。
D.不合逻辑。
“男女项目”“团体项目”“各单项”概念交叉,不能并列,改为“再一次说明中国队不论是男子抑或是女子,团体还是单项都有长足的进步。
4 语言得体 3 C 写教师解惑,学子勤学,与高考考场情景不合。
5 文言实词 3 B 留给A.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
B.语气词,用在句子中间,表示舒缓语气;语气词,用在句末,表6 文言虚词 3 A7 信息筛选 3 A8 内容归纳 3 D 9.【断句与翻译】(10 分)示陈述语气。
C.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就”。
D.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表示判断,相当于“就是”。
③新式学校开始是在儿子去日本之前,与去日本学武没有关联。
⑤总督的儿子不一定要学武。
⑥得学问上之益,与学武没有必然联系。
A.信中并没有“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
B.信中没有写儿子“从小喜欢卖弄才华”。
C.信中是说“各位前辈”对新式学校“不以为然”,不是“儿子只能考中秀才”一事。
(1)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语文测试(二)答案第页(共 5 页)1/更宜力除/至嘱[4分。
每错、漏三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
断为“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亦可。
](2)①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 分。
“患”“不已知”各1 分;大意1 分。
]②也要深切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而不致于妄自尊大(自认为聪明,自认为杰出)。
[3分。
“致”“自智自雄”各1分;大意1 分。
]参考译文:吾儿知悉(书信开头用语):你出门离国,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我每天都记挂着你。
父母爱子,无微不至,真恨不得一天都不离开你,但又一定要让你出门离家,因为希望你能用功上进,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用的人才啊。
现在国家纷乱,外寇纷纷入侵,边疆国土接连失陷,国家腹地亦已危殆。
兴国之道,最重要的是治理好国家。
治理好国家的办法不止一个,训练军队实在是首要的办法。
你从小就贪玩好动,在书房中,老师一旦离开,你就跳掷嬉笑,什么事情都干。
如今碰上科举已废除,要不你最多也就只能以一个秀才的身份终老,一定不能金榜题名,成为朝廷的官员。
所以学校开始设立,我就送你入学。
那时还有很多前辈不认可这样的做法,但我十分了解你的性情,知你一定不是科举之人,所以排除各种困难送你入学读书,果然除体操外,其他的没一点儿长进。
我少年登科及第,自然背负上“清流”之名,如果也要你这样,真的会让我愤懑愧疚得想死。
现在世事多艰险,习武很好,因此送你东渡,进入日本士官学校进修学业,这样不会跟你的秉性气质相违背。
你现在已经入学,应该努力上进,要把军事上的奥秘全部学会。
不要畏惧辛劳,不要自恃高贵,要勇猛刚强坚毅,务必要养成军人的禀赋。
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我还有要告诫你,你和我一起在湖南湖北,自然是总督大人的尊贵公子,没有人不恭敬地对待你。
而如今却已离国万里,你平时那些可以依仗来轻视他人的条件,将不再能依仗,万一不小心生出祸端,反而让我们十分担忧。
你今后应该把自己看成是贫苦的百姓,看成是地位低下的士兵,吃苦尽力,要用这些身份来处理求学时遇到的问题。
这不只是得到学问上的好处,而且可以借此来磨练身心,就算以后得到我的庇荫,在毕业之后,谋得一官半职,也要深切了解底层百姓的艰苦,而不致于妄自尊大(自认为聪明,自认为杰出)。
我已是五十岁开外的人了,官居一品,天下闻名,但还是要小心谨慎,常常担心自己做错事,不敢放纵。
你跟随我的时间很长了,一定会亲自实践并努力坚守,不要自认为是尊贵的公子,就随随便便,全不在意,这不是我对你的希望,你一定要谨慎啊。
天气冷暖变化应该自己留心,尤其要告诫自己不能有嫖娼赌博之类的所为,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即使幸运地不让别人知道,也会消耗自己的精神,荒废了学业;万一被人发现,甚至被日本的官吏拘捕,那我的脸面,将搁在哪里呢?(如果有那样的情况,)你固然不值得怜惜,但我又该怎么办呢!这是最应该竭力根除的,这是极恳切的嘱咐!我的身体很好,家里的老老少少也都平安,你不必挂念。
你要全心求学,不要随便在外乱跑。
你如果能不断进步,我也就胸襟宽阔,身体舒泰了。
父涛示(父亲书信结束用语)10.【古诗鉴赏】(7 分)(1)傲雪凌霜,岁末争春,欲开未开,白里透红。
[3 分。
答出一点1 分,两点2 分;三点3 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语文测试(二)答案第页(共 5 页)2(2)示例一:作者认为,为人处世不应过于清高淡泊,否则就不能得到别人的赏识。
示例二:作者认为,为人处世应该保持高洁,即使不被别人赏识,也要坚守不变。
[4 分。
意思符合其中一个示例,即可给4分。
如只解释句意(“我醉后乱语,请梅花不要记恨,过于清冷淡泊,有谁来欣赏?”或“我醉后乱语,请梅花不要记恨,一身的清冷淡泊,却没人知晓。
”)给 2 分。
]11.【名篇名句】(6 分)(1)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6 分。
每一横线1 分,凡错、漏、多的,该横线不得分。
任选三题,多选则按前三题计分。
] 12.【信息整合】(5 分)C D(C.“在时间上与当代人不同步”指的是“儒家、道家、佛家”;西方基督神学是在“空间上”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存在隔阂。
D.在原文中,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
)[5 分。
答对一项得2 分,答对两项得5 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信息筛选】(3 分)B(A.主要原因仅为观念、价值层面,不包括器物、制度层面。
C.应为:“历时态”的西方文化精神“共时态”地涌入。
D.“陷入世纪末困境”是结果,不是原因。
)14.【思路把握】(4 分)因为在百年间,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冲击,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关怀失落和价值符号错位;在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遭遇古今、东西、南北、灵肉之争的困惑。
[4分。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15.【要点归纳】(4 分)中国文化精神的发展应该:⑪在世界全球化中保持民族精神,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⑫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整合与转型中,创造新的价值话语体系。
[4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16.【鉴赏评价】(4 分)因为他们流的是中国人感时忧国的眼泪,这眼泪饱含着中华民族近百年的痛苦与屈辱。
[4 分。
每点2 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17.【分析综合】(5 分)1907 年这个时间起着线索的作用,作者先写1907 年英国人威尔逊从中国湖北移植竹子到欧洲,再写1907 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事情,1907 年这个时间成为了竹子和历史的联结点。
[5 分。
其中“线索”2 分,“从中国湖北移植”1 分,“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事情”1 分,“联结”1 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18.【意蕴探究】(6 分)竹子开花就会死亡,死亡的同时预示着生命的新生;竹子开花、死亡、再生,象征着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新生与传承;而孩子的生命崭新、蓬勃,孩子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担当者。
语文测试(二)答案第页(共 5 页)3[6 分。
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如有其它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9.【归纳分析】(4 分)①善于听。
从摩登女郎鄙夷的话语中萌生到巴黎追梦。
②善于观察。
偷偷打量店内客人的衣着行为后留在了巴黎。
③善于学以致用。
将在木工和捆衣工中学到的都充分利用起来,把工作做好。
④善于抓住机会。
抓住机会对老板和乌婕妮等表达自己的愿望达成目的。
⑤善于舍弃。
适时离开锦衣玉食的皇宫。
⑥善于创新(选择)。
创出第一款人性化设计的平顶箱,开创事业。
[4 分。
答对一点并举例恰当得1 分,满4 分止。
归纳正确且举例恰当即可给分。
]20.【鉴赏评价】(5 分)由于广告表明了对LV 品牌创始人久远的怀念,开篇写广告内容,意在引起读者对传主成长历程的关注和对LV 品牌创业艰难之旅的关注。
[5 分。
“广告内容”1 分,“用意”每点2 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21.【价值探究】(6 分)示例:在人生的路上,只有不断追求才能获得成功。
例如路易·\u23041X登,他从乡村小木匠到巴黎皮具店的小伙计,从皇宫的御用捆衣工到在香榭丽舍大街开创首间皮箱店,正是这种不断寻找机会改变命运的闯劲,成为他开创事业的永恒动力,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
[6 分。
其中句意理解2 分,给分应在句子分号后的句意上;传主经历2 分;传主成功动力2 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22.【仿用与连贯】(6 分)示例:长江滚滚是因为后浪推前浪江山多娇是因为代有才人出多了机会与大师并肩前行[6 分。
前两组各2 分,其中句式1 分,内容1 分;结论2 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 23.【简明、得体】(6 分)街道办:本家庭自愿申报“世博人家”。
家中各项条件符合相关条件,家人热情好客,家庭文化氛围浓郁,保证让客人舒适满意。
恳请审批。
[6 分。
称谓1 分,诉求1 分,理由每点1 分。
“恳请审批”不作为给分点。
]24.【写作】(60 分)本题属标题作文。
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提示语”有三句话:第一句叙说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种植物的自然景象;第二句进一步点出这四种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精彩”;第三句从物到人,“物如此,人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