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浦东2019-2初三语文试卷答案

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学业质量监测初三语文答题方向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说明:错(别)字、漏字、加字、颠倒等都算作错误,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第1-4题,每题3分,第5题为4分。
1.却疑春色在邻家2.空乏其身3.却道海棠依旧4.云横秦岭家何在5.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任意一处)(二)古诗文(课内)(12分)6.(2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分)兴复汉室(1分)7.D(3分)8.(4分)广开言路(2分)【甲】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将自己和齐威王的地位和受到的蒙蔽放在一起比较,进而达到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以改良政治(2分)9.(3分)【答题要点】邹忌:善于反思、敢于进谏、以国为重等诸葛亮:忠君爱国,牢记职责,鞠躬尽瘁,有政治才能和抱负等(三)古诗文(课外)(12分)10.(2分)苏轼(写苏轼的字、号也可)核舟记11.(4分)(1)缓慢、缓缓、慢慢(2)停止12.(3分)C 13.(3分)【说明】列举例子1分,分析2分。
【示例】(1)《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明月比喻成“璧”,突出月下洞庭湖的沉静美丽,表现迁客骚人沉醉其中忘记一切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作者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议论(2)《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明月照松林的秋山晚景,突出其幽静之美,令人向往,含蓄地表达诗人归隐自然、怡然自适的心境(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诗人围绕中秋明月,通过对月的追问、赞美与向往,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他复杂又矛盾的心理,以及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二、现代文(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14.(6分)(2)蛋白质的生物意义或蛋白质对于生命肌体的作用(3)最理想的蛋白质食物(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或食物搭配能提高营养价值(“提高营养价值”可换成“达到氨基酸平衡的效果”)15.(4分)(1)具有持续提供能量的特性(2)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16.(3分)C 17.(5分)【说明】列举说明方法(不限数量)2分,分析3分。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
(1)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叫嚣乎东西,__________。
(《捕蛇者说》)(3)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诗题中的“岳”是指______,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古人很喜欢写咏物诗,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摘自百度)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结合上面两首诗和百度对咏物诗解释,说说你对咏物诗理解。
5.如果把上面的两首咏物诗推荐给你的同学,其推荐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抓住了写作对象的特征,表达对写作对象的喜爱之情。
B.王冕的《白梅》借梅自喻,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选自《读者》,有删改)
19.根据拼音写汉字 yóu yù (
) (2 分)
20.李有福说艾清源“也是好人”的具体表现有: (6 分)
1
2019 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⑴ ⑵ ⑶ 21.第⑤段与第⑧段两次出现“不行!不行!”,可否删去?请简述理由。(5 分)
⑦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 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⑧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 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⑨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 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 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 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 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 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 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2)两个少年冒着暴雨在车站如期相会。(要点:对象+事情+结果)
21.(4 分)生动表现了纸币在手心展开时的优美姿态,表达了“我”和男孩内心的兴奋。
22.(4 分)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男孩借钱的原因和还钱的艰辛,体现了他的孝顺和守信。
A.强调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特点
B.表明我对父亲坚守鱼摊的记忆极为深刻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27.题目:感人的故事要求:⑴写一段自己的经历,字数在600字左右。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字左右。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写作略写作略 普陀区27.题目:心里暖暖的要求要求要求:(1):(1):(1)写一篇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字左右的文章;(2)(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 (3)(3)不得抄袭。
不得抄袭。
不得抄袭。
27.27.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 松江区2727.题目:美好的相遇.题目:美好的相遇.题目:美好的相遇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三、作文(6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等第等第综合综合 评分评分 中心与材料中心与材料 (25分) 语 言 (25分) 思路与结构思路与结构 (10分) 评分细则评分细则 A 60 ︱ 53 分 切合题意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中心突出选材恰当,有新意选材恰当,有新意感情真挚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简洁、语言流畅、简洁、 得体,有一定的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表现力思路通畅思路通畅 层次清晰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结构完整 详略得当详略得当 A 等基准分56分。
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基本符合三项条件 得基准分:三项中得基准分:三项中 有一项富有特色,有一项富有特色, 其他两项达到B ,可,可评为A 。
分项得分分项得分 2525——————2222分 2525——————2222分 1010——————99分 B 52 ︱ 43 分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中心明确 选材恰当选材恰当 感情真实感情真实 内容较充实内容较充实语言通顺、简洁语言通顺、简洁用语规范用语规范思路连贯思路连贯 层次较清楚层次较清楚 结构完整结构完整 能注意详略能注意详略B 等基准分47分。
2019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试卷

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1905)(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
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9.“徒属”对陈胜吴广“敬受命”,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吴广素爱士卒,深得徒属拥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和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②督之。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
逾年,遂通览群史。
以善文词知名。
擢③进士第。
【注】①刘子玄:唐朝史学家。
②楚:古代拷打责罚人的小杖。
③擢:提拔,提升。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综合运用【浦东新区】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古人很喜欢写咏物诗,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 首。
(摘自百度)阅读下面是两首咏物诗,完成问题。
白梅菊花(元)王冕(唐)元稹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混芳尘。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忽然一夜清香发,数作乾坤万里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4.结合上面两首诗和百度对咏物诗解释,说说你对咏物诗的理解。
(4分)25.如果把上面的两首咏物诗推荐给你的同学,其推荐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 )。
(3分)A.两首诗部抓住了写作对象的特征,表达对写作对象的喜爱之情。
B.王冕的《白梅》借梅自喻,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C.元稹爱菊除了菊花是在四季中最后一个开放的花,也暗含着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D.元稹的《菊花》中用了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说明元稹也是田园诗人。
26.仿照下面的咏物诗,请为其中的一物再写一句符合这个物的特征的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或道理。
(3分)A鹦鹉(1)虽然巧舌如簧,却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
(2)凭借勤学苦练,才有自己的绝门独活,B藤(1)爬得再高,还是大树的附庸。
(2)懂得与大树真诚合作,向阳技头才有它一席之地。
三、综合运用(10分)24.①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②在咏物诗中,诗人往往借助所咏之“物”并抓住物的特征来来表达感情;③或者表达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学生能答到其中的两点且意思正确即可,每个点2分。
)25. D。
(3分)26.本道题是语言运用题,学生只要能抓住两个物中任何一个物的特征,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就可以。
2019年浦东新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

2019年浦东新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
(4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诗题中的“岳”指,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
(2分)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尼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本文作者是晋朝的陶渊明,号____,他是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盛唐时期的(人名)也是这一流派的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
(完整)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推荐文档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阅读【浦东新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城里的那条小路①去县城读书的头一天,房东蔡老伯指着他家前面的小路对我说:“你去莱场买菜,就走这条小路,一直走到尽头,只要几分钟,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看点书。
你刚到这里,不熟悉环境,我带你去走走看看。
”②去菜场,要穿过一片碧绿的菜地,那条窄窄长长的小路就像一条爬行的蛇,弯弯拐拐的,刚好走得下一个人,蔡老伯背着手走在前面,边走边说:“这条泥巴路,是那些菜农挑莱去莱场,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城里人很少走。
我也是农村人,20来岁时就是走着这样一条小路来城里工作的。
走上这条小路,我就想起了乡下的爹娘。
”③我一直根深dì固地认为,城里全是高楼大厦,全是柏油马路,见不到一星半点的泥土,可出人意料的是,我居然见到了一条像小山村前面那样的小路,一下子对这座城市亲近了很多。
也许,农村与城市,就只是隔着这样的一条小路。
④求学的那些日子,我常常踩着这条小路去莱场买菜。
⑤早晨,走在这条小路上,我会哼着动听的歌谣,迈着欢快的步子。
小路似乎也醒了,两边的地埂上,五颜六色的野花争相探出头来,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微风送来淡淡的清香。
肥沃的菜地里,莱农们戴着草帽,弯腰弓背地一锄头一锄头创挖着,黝黑的脸膛上挂着晶莹的汗珠。
有时,他们还会放开嗓子唱着悠扬而绵长的民间小调。
此情此景,我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是多么地亲近呀,她就像生养我的小山村一样,是我的母亲,是我的家!⑥雨天,小路又烂又滑,人们宁可绕些路,也不愿走小路去菜场,有个雨天,我打着伞去买莱,刚走几步,听见有人扯开嗓子喊着:“娃娃,别走这条小路,滑得很,不小心从地埂上摔进水坑,小命都得丢掉!”我说自已是从乡下来县城读书的学生,急着要赶去买菜,晚了就会迟到。
那大叔说,那你牵着我的手走吧,拉紧了!⑦大叔那张陌生的脸,露出亲切的笑容。
他一只手扶着扁担,一只手牵着我,我们就这样肩并肩走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2019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过零丁洋》
2、山河破碎风飘絮,
3、,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4、关河梦断何处,
5、。
(《诉衷情》)
,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诗中“万籁”的意思是
尺形的打击乐器。
(2分)
;“钟磬”中的“磬”是古代用制成的曲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无言律诗,颈联对仗工整。
B、首联交代时间、地点,景物清新明丽,写出了诗人对佛地的向往之情。
C、“深”字写出了禅寺的优雅宁静之美,“空”字写出了禅寺的空灵悠远之美。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隐逸山林的志趣。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出师表》中的“表”是的一种文体。
(2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实现先帝遗愿,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平定南方。
B、“卑鄙”一词是指诸葛亮原本“布衣”的身份。
C、“由是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三顾茅庐,以当世之事咨之。
D、划线句中“大事”指刘备临终“托孤”,希望诸葛亮辅佐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