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江苏省淮州中学张军

一、研究背景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系统地阐述了对教育

创新的要求:“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他还反复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些论述对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教育自身不创新就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也就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开展对外交流是对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外国语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他国语言,加深对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尊重他国的语言和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文素质。

外国语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他国语言,加深对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尊重他国的语言和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外国语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式,面对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加强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外国语教学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提出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教学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

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人们终身学习中至少必须掌握一门外国语,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对学生的外语教学正符合这一需要。但从目前我国中学英语的教与学状况来看,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育体制上的一些弊端,课程结构的不均衡性,教材内容的不合理性,部分教师顽固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一定数量的学生受家庭和社会影响,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方面的严重关注和忧虑,迫切希望尽快改变现状,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因此,目前,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成才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此项课题的研究,有其深刻和广泛的普遍意义。研究中将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

的学法采取跟踪调查、及时反馈调整,认真总结研究等措施,旨在取得经验、方法,以便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理论框架

1.创新理论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必须要创新。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我国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严峻挑战,总体上看,是挑战大于机遇。原因之二:就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弊端和问题,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制度,显得十分迫切。

2.创新理论思考。

教育思想的创新。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国际上,语言学习的发展经历了以语言为中心、以语言功能为中心向以学习这为中心。教师要明确不是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服务、帮助。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教学方法的创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更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想法设法创设语言教学的情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创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四、课题的组织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课题组的研究成员在三年中做了适当的调整,以下表为准。

研究人员职务职称工作单位承担工作主要贡献

胡卫星教科室主任、中高淮州中学指导工作

张军教师、中一淮州中学组长、主持工作组织研究活动撰写论文结题报告等

史士铭备课组长、中一淮州中学参与研究撰写材料

陈光东教师、中一淮州中学参与研究撰写材料

于琴教师、中二淮州中学参与研究撰写材料

五、课题实施

本课题组在三年多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以及为了跟上教育发展趋势,在研究目标和研究人员上作了适当的调整,研究目标的立足点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上。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本课题组同志都能克服困难,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区教研室、校长室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使得本课题得以顺利进行。(一)制定研究计划

经过周密策划,制定出较为完整、细致而可操作的课题研究计划。根据研究内容及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完成不同的研究目标,从而保证了在课题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层次清晰、善始善终。

(二)加强理论学习

1.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仔细研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英语教学法》,深刻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比较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

2.订阅《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英语周报》、《学英语》等报刊杂志,从中了解国内外外语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最新教育教学理念,吸取外语教学中有益经验,例如,《阅读课的整体教学》、《任务型课堂教学》、《单元整体化教学》、《探究式英语课堂教学》、曲刚老师的《快步英语》、黄国斌老师的《新法学英语教学法》、官群老师的《多元智能英语教学法》、张晓飞老师的《全能五步循环立体教学法》、邓泽老师的《口语雕刻法》、马承老师的《三位一体教学法》、纪玉华老师的《三文治故事教学法》等等,这些最前沿的教学理论让我收益非浅,既开阔了眼界,又提高和充实了自我。(三)搞好调查研究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本人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实施课题研究工作。本人设计了《英语课堂教学方法问卷调查表》,把课堂教学常用的九种方法(即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启发法、发现法、情景法和程序法等)设计成表格,对高三(2)班和高三(4)班两个班的10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喜好、评价,通过耐心、细致、详实的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学生对启发式、讨论式、实验法、情景法等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的课堂教学比较欣赏和认可。(附:调查结果和调查样表)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

赞成比例43.3% 67.5% 58.4% 71.1% 26.7%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情景法程序法

赞成比例73.9% 81.3% 62.5% 70.8% 38.2%

(四)不断进行经验总结

在课题研究实施的三年多中,本人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坚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经,每个学期听课数十节,从中得到了许多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从而把理论和实践不断地进行整合,取得了第一手丰富的教学资料,期间有数篇论文和教案获得省、市等各各类奖项,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证。

六、课题成果

(一)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成绩有突破。2003---2004学年度根据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三(2)和高三(4)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这两个班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英语成绩位于六个政史班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风不正,总体素质次于其他班级,经过一年多的在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之后,这两个班从分班后到高三的最后一次考试,英语成绩呈逐渐上升趋势。具体请参阅下表(根据《淮州中学教学成绩统计表》统计结果):

(注:(1)高三(1)班是强化班,不在比较范围之内;(2)表内所列数据为英语学科班级均分。)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2003.7.1)

班级 2 3 4 5 6

均分88.5 92.2 88.6 90.3 88.7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2003.11.12)

班级 2 3 4 5 6

均分89 89 92 86 89

高三年级上学期(淮、盱、金)大联考考试成绩(2003.12.9)

班级 2 3 4 5 6

均分87 81.6 86 86.8 87.2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2004.2.10)

班级 2 3 4 5 6

均分83 83 87 85 85

高三年级下学期淮安市第二次统测成绩(2004.4.8)

班级 2 3 4 5 6

均分85 79 85 80 82

(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1.在淮安市高中教学视导检查中,张军老师的英语课受到了视导检查组的高度评价,被评定为优课。检查组认为,课堂上充分运用了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按照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用教的方式变化来促进学的方式改变,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狠抓基础,课堂始终以词汇为中心,以听读、写作训练为主线。

2.部分教师上课、科研论文及教案等获得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师生的好评。于琴老师在淮阴区高中英语教学优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张军老师的英语教案《Albert Einstein》在淮安市高中英语教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陈光东老师的论文《英语书面表达探索》在淮安市高三英语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史士铭老师的教案设计在淮安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张军老师在2003---2004两个年度被评为教学能手。

七、体会与思考

1.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要想大面积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课堂教育改革难度是相当大的,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漠视素质教育,在继续进行应试教学,所以必须彻底改变教育观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课题研究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在研究课题时发现,持之以恒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重要品质。有了顽强的意志,时间跨度再长的课题,研究者都能够进行到底,而且必出成果。

3.课题的研究与探索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感,对知识尤其是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即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选定课题,实施目标任务,我们有针对性进行研究,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苦思而后悟,全体教师学会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易于驾驭。

4.结束语。

本课题虽然已接近尾声,但是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是不会终止的,而且必将继续进行下去!

附:

一、论文发表、获奖情况:

1.张军:《英语教学中阅读习惯与技巧的培养》(《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第17期 9月21日)

2.张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学英语》高中教师版第31期 2月1日)

3.张军:《浅谈身势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获市二等奖 6月30日)

4.张军:《浅谈探究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获省三等奖 12月10日)

5.陈光东:《英语书面表达探索》(获市一等奖 6月30日)

6.陈光东:《高中英语口语测试初探》(获市一等奖 6月30日)

7.陈光东:《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的主体》(获省三等奖 12月10日)

二、优课、优案情况:

1.于琴获得淮阴区高中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一等奖;

2.张军获得淮安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3.史士铭获得淮安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

4.陈光东的《Lesson Two》获得江苏省优秀教案设计评比三等奖;

5.张军的《Albert Einstein》获得江苏省优秀教案设计评比三等奖;

三、辅导学生获奖情况:

1.陆强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二年级组一等奖(指导教师:张军)2.韩剑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二年级组三等奖(指导教师:张军)3.韩峰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二年级组二等奖(指导教师:张军)4.靳颖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二年级组三等奖(指导教师:张军)5.刘燕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二年级组一等奖(指导教师:史士铭)6.谷阳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二年级组三等奖(指导教师:史士铭)

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结题总结报告 1 项目总体进展情况 1.1项目研究进度 2006.06~2006.09 文献的检索与调研及资料收集; 2006.09~2006.10 方案确定及完成试样的加工; 2006.10~2007.6 完成大部分主要实验; 2007.6~2008.2 完成论文形式的研究成果; 2008.2~2008.5 项目总结及结题。 本项目基本按照总体进度进行。由于指导老师及主要研究成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固体多孔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掌握了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获得一些初步进展和成果。本项目在研究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1.2 参加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 项目主持人:毛快 参加项目人员:伍林 1.3 项目的研究内容 1、选用三种不同密度的发泡性聚苯乙烯泡沫(EPS),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求解线黏弹性问题的方法,求出包含密度和应力影响的蠕变模型,得出密度和应力对蠕变的影响。 2.项目已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上述的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研究泡沫材料的密度和应力与压缩蠕变的相依性。

3、项目研究情况 3.1 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对泡沫聚合物力学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改进生产制备的技术;为材料及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还可发现材料新的性能,进一步拓展材料的应用范围。泡沫材料是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倍受理论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重视。上世纪90年代至今,更成为研究热点。较早的理论研究是1963年Gent 和Thomas 对泡沫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非周期蜂窝材料的弹性性能由Sliva 等进行了研究。Simon 等考察了单胞尺度上的有关力学性能(强度、模量)以及细观缺陷对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模拟、讨论了孔壁质量分布、弯曲和褶皱对泡沫聚合物刚度、强度的影响。Warren 和Kraynik 根据规则蜂窝结构中胞元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特点,得到了相应结构的宏观等效弹性参数近似解析解。国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所的卢子兴教授对聚氨酯泡沫聚合物和聚苯乙烯泡沫聚合物作过一系列力学实验与理论分析;另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东南大学、西安交大等对泡沫聚合物都作过一定的研究。 关于泡沫黏弹性能的研究也有一些,如Hart 等应用时-温叠加原理预测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长期压缩蠕变行为;而D’amor e 等研究了高密度热固型聚酯泡沫塑料的弯曲蠕变性质;Gibson 和Ashby 等也考虑了相应的蠕变问题。而Milte 和Ramon 研究了泡沫塑料的松弛特性,提出了获得泡沫塑料松弛曲线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由于在泡沫塑料的使用中经常受到动态载荷以及不同温度环境的作用,因此需要了解材料在不同应变率和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Burchett 较早(1967年)研究了泡沫塑料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他针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了5种应变率的实验(5×10-3、5×10-2、5×10-1、5、50s -1), 实验的温度范围是:15.6~115.6- , 泡沫塑料密度为30.32g cm 。实验结果表明,屈服应力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并且在82.2C 以下随应变率增加,材料失效模式由流动失效类型转变为脆性爆炸型失效,而在82.2C 以上时,只有流动类型失效发生;这说明温度对失效类型的转变起着根本的作用。 在此之后,应变率效应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这一问题。Green 等在较大的应变率范围内(33-110~10s -)实验研究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静、动态力学性能;所用材料包括硬质和半硬质两种,最大密度不超过30.25g c m ,并且是闭孔的。除聚氨酯泡沫塑料显示应变率效应外,他们还得出一些重要结论:①较高密度的材料屈服后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项目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践对策”为研究专题 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位同学,均为2010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 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1年荐刊老编辑Q2043944129 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 项目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课题案例研究,有利于努力搭建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互动,对完善农村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更加有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本课题案例研究,了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程度,构建学校、家长双向、互动管理学生模式,为民主管理学生提供借鉴,从而回归学生主体性地位。 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作为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题报告书

精品文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 专业年级:__________ 所在学院:__________ 起止年月: 电话:__________ E-mail: 填表时期: 福建农林大学

一、基本情况 二、项目执行情况简介 三、研究总结报告

四、经费使用情况 五、学院评审意见 六、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扩展。

供参考的成果形式(以附件形式附后,与结题报告书一起装订成册提交)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形式之一:论文 学术论文排版要求 题名(二号黑体,居中,不超20字) 学校名称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四号楷体-GB2312,居中) (1.第一作者单位至院系部处,省市邮编; 2.第二作者单位至院系部处,省市邮编)( 此处插入作者简介脚注,符 号定义为空白) (5号宋体居中)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四号楷体-GB2312,居中)摘要(小五号宋体):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观点及结论。写作时,应简写目的,写明采用的具体方法,详细写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要突出反映文章的创新性。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准确、客观、逻辑性强。总之,摘要应写得内容充实,不要过分抽象或空洞无物,避免使用“对……具有……意义,价值”等评价性用语,避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写法。定稿时要注意纠正语病,删减啰唆重复的语句和句子。(小五号宋体)关键词:词1;词1;词1(3-5个反应所研究的领域和关键特征的词,小五号宋体) 下接正文(引言、导论性)或一级标题(引言、导论性)。论文Word 文档页面设置为A4纸型,页边距各2,文档网格设置为46字×43行,行距16磅,正文用五号宋体,其中阿拉伯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 标题一(四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下接正文或二级标题。参考其他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或参考、综述、 作者简介(小五号宋体,加黑):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研究方向。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1 授课时间:45分钟 一、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 在上这一节课前并没有让他们了解太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只是由于这课出现的人名和地名比较多,我自己另外准备的引入(只是花了4到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这课的话题作好心理准备,也为了完成本单元的目标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 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事。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学会描述他们的起源、发展和保护等方面的情况。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本课目的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谈论文化遗产以及最后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看图片和听录音引入文化遗产这一话题。 2从网上下载一些琥珀屋图片并展示给学生看,分辨新旧琥珀屋,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一些生词用板书) 3.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精读练习。 4.语言学习--难句解释。 5.小结文章,一是找关键线索,二是写作手法。 6.小组讨论,包括复述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生总结自己通过本课学习学到了什么(达到教学目标--形成保护文物意识)。 课前需要准备中外文物图片以及对这些图片简短的录音描述五、教学过程 (一) warming-up引入 教师用 PowerPoint look at three pictures and listen to three tourist guide describe each of them.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1. The Pyramids in Egypt 2. Machu Picchu in Peru 3.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然后问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They represent the culture of their countries, so they are called______) 引导学生讲出 cultural relics这个词组 接着分别说出 cultural relics的定义(学生个人观点) (引入部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话题有所了解,而且很有兴趣了解其它文物) (二) Reading使学生了解Amber Room形成、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让学生解释文章的title—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Maybe it's lost) 2、为了让学生知道琥珀屋是什么样子,帮助理解文章,教师展示多张图片,新旧琥珀

调研报告——高中生对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期待

关于高中生对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期待调研 ——以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为例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马燕 摘要:本文主要反映了当代高中生对英语教师在教学各方面的具体期待。作者主要通过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进行调研,调研涉及到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课堂中英文使用比例以及纠错等方面的内容。最后通过数据分析,给出对高中英语教师的两点建议:一要有开放的眼光,二要懂得适当处理自己的课堂。关键字:英语教学手段和内容语法中英文使用纠错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外语言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中来,而英语更是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在全国高中课堂实行了很多年。可以说英语教学在我国高中课堂发展地越来越好,同样地学生对高中英语教师的期待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本文以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为例,展现高中生对英语教师在教学各方面的具体期待,并据此对高中英语教师部分提出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研究的意义 对于高中生而言,课堂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师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来源。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清楚地了解当代高中生对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具体期待,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二)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高中课堂的观察发现该校高中课堂比较单调沉闷,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堂甚至英语教师有排斥情绪。导致学生没有英语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上回答不积极踊跃,根由甚者根本不听课。这份调研主要是向当代高中生征求对英语教师在教学各方面的建议。已知该校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师在课上绝大部分时间都只使用黑板进行教学,极少使用其他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过分注重单词和语法的教学,而且整堂可也只是进行灌输式的讲授,然后大量做题,基本上没有设计课堂活动。 3.外语课堂过多使用汉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除了在说英语句子和读单词课文的时候使用英语,其他大部分时间都直说汉语,没有为学生创设很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4.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纠错不当。在学生现错误时,老师即刻纠错,没有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时间,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的语法教学一般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利语法的学习。 (三)调查对象 从2011年9月5日至2011年10月31日,我于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进行了为期55天的教育实习。期间实行了56节英语课的课堂观察,并随机抽取两个班(文科班)共计98名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这98名学生基本情况如下:男生26名,女生72名,开始学习英语的平均年龄

研究生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

研究生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篇一:研究生创新基金结题报告 赣南 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编号: YCX10B001项目名称:金属离子诱导有机小分子 负责人: @@@ 所在院系:化学化工学院填表日期:XX.03.10 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经费决算情况 注:支出科目按资料费、调研差旅费、实验材料费、版面费顺序填写。 三、项目总结 四、项目结题审查意见 篇二:研究生创新计划结题报告 项目类型:□科研创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专项□学术论坛(在方框内划“√”)项目编号: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承接项目填原负责人):____ __ 学号:

_________ __ 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学专业:_________ 其他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承接负责人(项目如有转让填):______ 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 起讫时间:年月~年月 所属学院: 填表日期:年月日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表 填表说明 一、本表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结题专用。 二、本表上报材料一律用打印稿(A4纸,宋体小四,正文内容行间距设置为20),排版需整齐、分页需规范。 三、发表文章需写明期刊名称、是否核心期刊等信息,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或申报有关科研成果时,只有标明“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英文译名为:“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能统计为创新计划项目的成果。 四、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经费暂行管理办法》(桂理工研[XX]22号)规定创新项目的经费使用范

(完整word版)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王萃 摘要:在英语课程的改革中,方方面面都在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合作与探究英语阅读 一、前言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走出课堂,与同学分工合作。学生认真阅读所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得到启发,然后通过讨论、调查、专访、文献检索等活动,完成一个特定的课题。模块六第一单元Project的课题是Putting on a play.包括两个舞台剧:The invisible bench和The important papers。现将设计思路及教后反思与诸君交流,探讨如何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参与课堂、享受课堂。让学生参与“备课”,备教材在本课的两个舞台剧中,台词较为简单,但旁白和转场很多,人物表情和心理活动非常丰富。所以,同学们主要应在揣摩人物内心方面做足功课。 二、学生分析 根据《新课标》精神,高中英语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高二学年的英语教学将继续培养和优化学生的

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交际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该板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它基于阅读文本,又超越文本信息。根据《课标》,《课标》在“使用建议”部分指出: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因此,此教学设计着眼于把project 部分根据现在所教生源的实际情况,设当地化繁为简,让学生自己从两片喜剧中选择一个小组合作表演。并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强化每个任务环节的有机结合。对学生而言,随着不同任务的转化,对他们构成了不同层次的挑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注重在语言材料的有效输入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有效输出。坚持先读(课文,课外阅读材料),后说(合作探讨如何表演),再演(完成舞台表演)的教学三部曲。 四、教学策略 该板块引导学生进行谈那就行学习,把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课

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宁夏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项目名称:宁夏三种灌木叶片角质膜分离 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项目主持人:马玲悦 指导教师:彭励 填报日期:2013 年 3 月28 日 教务处制

一、项目结题简表 项目名称:宁夏三种灌木叶片角质膜分离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资助经费1600元完成时间2013年3月 成果形式论文一篇项目主持人马玲悦所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所在学院专业年、班级承担主要工作 许晨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10级辅助承担角质膜分离的部分工作杨晓琴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10级辅助承担扫描电镜的部分检测工作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摘要: 1.内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缺乏,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区之一,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已是迫在眉睫。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分别把“水资源高效利用”及“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创新和优良新品种定向培育”列为优先发展主题,提出建立工业节水、城市节水和农业节水技术体系。而城市节水、农业节水技术体系都与生物节水理论密切相关。由此,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挖掘植物自身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角质膜是覆盖在植物地上部叶片、花等器官表面的由脂肪族和酯类化合物等构成的连续的薄膜,大量研究表明,叶片角质膜对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环境,提高旱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角质膜的精细结构特别是其外层的蜡质形态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2012年至2013年我们小组以分布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的蒙古扁桃、中部干旱带的沙冬青以及六盘山阴湿地区的靼鞑忍冬3种观赏灌木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角质膜的分离、角质膜形态及角质膜蜡质形态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深入认识不同生境下植物叶片角质膜的结构特征与耐旱性关系。 2.成果

大学生创新训练结题报告

大学生创新训练结题报告 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大学生创新训练是针对如今大学生的一项创新性的开发训练,更是培养新一代的创新性人才,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数据分析、逻辑思维等都具有一定要求。同时,该项目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筛选作用,让大家清楚了解到自己的利与弊,明白自己是否具有该方面的优势;更会让每一位参与者从中获取课堂、书本、以及生活普遍接触以外的东西,在动手能力,解决问题方面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提高,了解更深刻,而不是一味的纸上谈兵,以至于最后成为高智商低能儿,不能学以致用。现今教育一再强调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但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现行教育体制在培养青少年能力方面具有局限性,升学成为教和学的目的,应试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使得目前的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相矛盾。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虽然已经提了多年,但是至今“应试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倾向。教育内容不合理,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在高校表现为专业众多划分过细,这使各专业均只讲授本专业的知识,而在各专业共通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则成为“都不管”的区域。教育这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应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观,要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应掌握创造性的教学艺术。 本次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长达一年之久,我们的课题是高一届所接触的流体力学实验装置,在开始时,大家并没有与之有过相应的接触,故花费了大量时间向老师、学长等请教,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去图书管查阅资料,以及在网络寻找部分内容来详细的了解该装置,也曾花费两个礼拜麻烦老师带领我们到实验室去观察该装置的大体结构,并进行实验的观察,而后继续查阅资料,了解其实验原理,以及涉及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 在将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了解清楚后,我组开始准备该装置的前期工作,包括尺寸的测量与计算,材质的选取与购买,以及创新条件的可实施性,我们的目的是将原有的流体力学实验装置进行改善,让其可利用性提高,实用性得到普及,不在只能固定在实验室中,而是进入不同的场合,来发挥其所有的价值。尺寸与材料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二维草图、三维视图等的绘制,以及F软件的学习,该软件之前我没人接触过,于是便花费了部分时间来学习,其中在安装中便遇到困难,花费几天时间才安装成功,该软件的作用是在画出三维图的基础上来模拟水流动时气泡产生的现象,看似简单,其实也不容易,其中包括了二三维的定位设计,视图生成,以及编程等,可谓步步艰辛。此后由于编程计算机控制大家都没有学过,自学起来更是苦难重重,花费了半月时间无果,请教别人,却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杨 芳

2013. 11. 10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一.思考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在写作中减少经常会出现一些很低级的错误。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很低级的错误,但屡禁不止,很是头疼。为了让学生避免这些错误,本人把错误收集在一起,并让学生来改,之后类似的问题减少了许多。 二、教学过程描述:我首先把书面表达的评分原则呈现给学生,再指出好的方面和不足方面: (一)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 词数少于100和多于15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 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5. 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6. 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二)好的方面 1.能按照要求把要点写出; 2.有意

识地用上好词好句; 3.连接词用得较好; 4.书写有提高。 (三)主要的错误 1.有语病的句子很多; 2.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少和准确性差; 3.拼写与标点符号较差; 4.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 具体的错误分类列出,有句子,有说明,还有巩固练习: 1. 有……人死于交通事故 There were 500,000 people died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分析:这是有语病的句子,其句法应该是“主语+谓语+状语”,即People died in the accident. There were放上去何用之有?千万不能按汉语的句式来写英语句子。再如:有十二人在打篮球。Twelve people are playing basketball.(不能用There are twelve people are playing basketball.) 有三个同学没来上课。Three students didn’t come to school. (不能用There were three students didn’t come to school.) 请改正: There is also a few people hol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opinion. (去掉There is ) 2. 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的词尾变化。究其原因是受汉语的影响,一定在记住英语的谓语动词必须跟主语保持一致。下面有几个错误的句子,请指出并改正错误: It provide a good job. (provides) The car give us convenience. (gives) Everything have two sides. (has)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The car have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结题报告

附件2: 广东财经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题验收表 所属学院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专业及班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_____年___月

填写须知 1、本表不够可加页,双面打印; 2、本表一到四项由项目组填写,第五项由指导教师核查填写,第六项由学院填写,第七项由学校主管部门填写; 3、三类项目以附录方式提交内容至少含: 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报告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 创业训练项目: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虚拟企业运营报告等; 创业实践项目:创业计划书及企业运营报告。企业运营报告内必须包括以下内容:项目注册成立公司的法律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注册代码等;项目落地程度;固定办公室场所、上下游渠道合作商、战略合作伙伴等;项目所获风险投资意向、天使投资意向等;项目市场盈利情况;项目市场拓展能力;项目市场反应;项目整体实践成果;注册资本、盈利能力、员工数量、业务范围、企业运营状况、公司财务报表等。 其他附录可为:获授权专利、论文发表或专利申请录用通知复印件或其它支撑材料;项目组成员研究日志或研究心得体会等;签约合同复印件、产品实物等。 4、填写本表内容统一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成果形式(报 告、论文(有 无发表),竞 赛获奖等) 立项时间年月日完成时间年月日鉴定时间年月日 项目组成员序号 姓 名 学号专业班级所在学院项目分工 成员亲 笔签名1 2 3 4 5 项目预期成果及完成情 况预期成果 实际成果 二、研究过程及成果简介 内容提示:研究过程中财务执行情况;团队成员分工和合作情况;研究和实践过程;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创新特色、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等。

高中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一、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二(12)班的学生。高二(12)班为理科班,男生较多,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太感兴趣。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表现很好。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的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为定语从句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及区别。对于该内容学生半知半解,加上语法容易让人觉得枯燥,学生对此内容有排斥畏难心理。尤其是当先行词一样时,该用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是一个难点。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弄清楚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 2.重点是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归纳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随堂进行小组指导,一方面参与学生的讨论,更给学生以个别辅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通过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学生的作文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协作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内化而形成学习成果,并将其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导入 在上课前几分钟,我播放了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周杰伦的歌《青花瓷》。上课时,很自然地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和周杰伦。学生们非常高兴,也非常积极地回答相关问题。课堂气氛很好,也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入这节课的课题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屏幕上展示相关句子,如:1.The song is sung by Jay Chou.2. Jay Chou is a famous singer.然后,提示学生可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表述同样的意义,由此引出定语从句The song is sung by Jay Chou who/that is a famous singer.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书 学院: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项目名称:中学物理微课的研究与开发 项目主持人:吕钊钊 指导教师:杨晓梅 填报日期:2015 年月日 教务处制

一、项目结题简表 项目名称:中学物理微课的研究与开发 资助经费2300元完成时间2014年月日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及 视频资源项目主持人吕钊钊所在学院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主要研 究人员 姓名所在学院专业年、班级承担主要工作 吕钊钊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物理学师范11级<2>班调研、填写申请表,开题、中期汇报,制作实验仪器,参加教具展示大赛,结题答辩。 冉婷婷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物理学师范11级<2>班分析数据,录制视频,撰写结题报告,参加教学技能大赛。 顾正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物理学师范11级<2>班查阅资料,收集已开发的物理微型课程。 孙慧娟物理电气信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13级调研、设计问卷调查表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1、文献调研结果 1.通过文献调研我们了解到传统物理教学的不足之处:物理教学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加上相关概念讲述的过程,而物理实验与相关概念都比较复杂、抽象。传统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及物理实验不易理解,且物理教学授课时间有限,致使授课内容无法重复,或学生由于开小差没听到,有些方面没听明白的问题无法解决。微课的特点是授课时间短、授课内容少、资源内容小、主题明确突出。两者结合带来的效果使整个教学内容可直接在电脑或移动终端(手机、平板)演示物理实验以及物理教学,可通过视频反复演示、直接演示;一对一教学。 2.物理微课的制作流程 制作物理微课准备工作1.电脑,摄像机等硬件准备 2.ppt、word、视频编辑等软件准备 3.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 4.选择拍摄教师 物理微课的设计过程1.ppt等教学课件及内容的设计 2.人物、陪衬、背景等画面结构设 计 3.实验仪器、讲台、黑板、投影仪 等教学环境的设计 4.教学方法设计

高中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英语课例分析报告-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二(12)班的学生。高二(12)班为理科班,男生较多,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太感兴趣。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表现很好。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的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为定语从句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及区别。对于该内容学生半知半解,加上语法容易让人觉得枯燥,学生对此内容有排斥畏难心理。尤其是当先行词一样时,该用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弄清楚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 2.重点是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归纳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随堂进行小组指导,一方面参与学生的讨论,更给学生以个别辅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通过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学生的作文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协作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内化而形成学习成果,并将其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导入

(完整word版)高一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高一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课题名称:Travel journal -----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授课时间:40分钟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进入高一还不到一个月。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弱,对英语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会出现因不自信而不敢张嘴的情况。根据这一情况,我在课件中加入了漂亮的风景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比较简单的阅读后的问题来帮学生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游记的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主人公的梦想与计划。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湄公河有一定的了解、对旅游产生兴趣,并且学会如何制定旅游计划。根据教学班级的学情,我在课前已经领着学生识记过新单词了。在备课时,我发现课本上的warming-up 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于是我没有采用,而是自己设计了另一种导入(用图片直接导入第三段)。三.教学目标 Language aims: 1.To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2.To learn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kong River. Ability aims: 1.To grasp some useful reading stills, such as scanning, skimming and summarizing. 2.To learn how to make a plan for the trip. Emotional aims: 1.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ravelling. 2.To stimulate s tudents’ love for nature by ge tting them to know the greatness of a river. 3. To develop students’ team-work spirit. 四.教学重点、难点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To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 2.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3.To learn how to make a plan for the trip.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五.教法 Task-based method Discuss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3篇【最新版】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3篇 科研中成长,实践里圆梦 ——我们的科研小总结 关键词:学生科研教师梦团队协作成果满意 项目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践对策”为研究专题 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位同学,均为20xx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 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 项目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 ---- Cultural Relics—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课)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授课时间:40分钟 一、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英语第一个模块的学习,渐渐习惯了我的教法。虽然一开始他们觉得与初中教学很不相同(初中老师注重手把手式的语法教学),但经过半个学期后,他们适应得很快,而且还取得一定的进步。他们会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勇于阐述见解,并且从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不过,本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差距还相当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收获。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在上这一节课前并没有让他们了解太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只是由于这课出现的人名和地方名比较多,我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我在备这一课时,发现它的warming-up部分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于是我没有采用,而使用了我自己另外准备的引入(只是花了4到5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对这课的话题作好心理准备,也为了完成本单元的目标作了铺垫。我觉得在今后也必须合理使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设计进行整合或增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 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事。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学会描述他们的起源、发展和保护等方面的情况。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由于这课讲述国外文化遗产,学生会感到陌生,为了引起共鸣,因此要把中外文化遗产结合一起讨论。本课目的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谈论文化遗产以及最后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看图片和听录音引入文化遗产这一话题。 2.从网上下载一些琥珀屋图片并展示给学生看,分辨新旧琥珀屋,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一些生词用板书) 3.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精读练习。 4.两人围绕琥珀屋设计小对话。 5.语言学习--难句解释。 6.小结文章,一是找关键线索,二是写作手法。 7.小组讨论,包括复述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生总结自己通过本课学习学到了什么(达到教学目标--形成保护文物意识)。 四、教学策略 环环相扣,设计紧凑。先利用录音和图片引起兴趣,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文章,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细节,知道琥珀屋从形式-失踪-重建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