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与自救》教案
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案
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地震避险和自救方法,提高学生的地震应急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的特点。
2. 地震时的正确避险和自救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地震时的正确避险和自救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地震的新闻或电影片段,引起学生对地震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地震的成因、特点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3. 避险和自救方法学习:讲解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险和自救方法,包括寻找安全的地方避难、保护头部、禁止使用电梯等。
4. 实例分析:通过观看地震避险和自救的实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震时的应对方法。
5. 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震避险和自救的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震时的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全家人的地震应对能力。
8. 板书设计: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1. 地震原因与特点2. 正确避险方法3. 自救方法与演练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地震避险和自救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地震避险和自救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地震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震专家或有地震经历的人士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震知识和避险自救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地震遗址或地震科普展览,增强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九、教学资源:1. 地震知识PPT或教案。
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理论知识, 了解常见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 ,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理论讲解、案 例分析、实践操作和考核评估。
05
现场安全
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紧急呼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提供 准确的地址和伤情描述。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伤者呼吸道畅通,清 除口腔异物,保持头部侧
倾。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方法
扭伤与拉伤
立即停止活动,冷敷受伤部位, 抬高受伤肢体,避免肿胀。
中暑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 用冷水擦拭身体,补充水分。
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安全意识培养 • 自救技能训练 • 互救方法与技巧 • 安全避险知识普及 • 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当前社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员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 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1
02
烫伤
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涂抹抗生 素药膏,避免感染。
03
04
骨折
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尽快 就医。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指南
判断意识和呼吸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询问是否清醒 ,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下册第七课《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下册第七课《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第七课《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当地震等破坏力极大的灾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免遭不幸呢?结合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了解地震中的逃生、自救知识,掌握地震中的逃生、自救方法,学会正确逃生、自救。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严重危害;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自我保护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困难中的互助精神。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学习环境,心理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事实了解地震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地震时的避难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地震发生时的避难方式,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地震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
(2)通过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地震知识。
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提高安全保护意识,珍爱生命。
难点:知道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及互救。
四、教法设计和课时分配1、教法设计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感悟法2、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本课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图片动画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
六、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活动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音乐下,展示一组图片,看过之后提问:此乐此景让你有怎样的感受?(1)我国四川等省就遭受了特大的地质灾害,播放短片。
(2)这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啊!能把你从电视、网络、报纸上听到、看到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3)根据学生发言,点击图片(图片共三张:一位妇女在变成废墟的家园前哭泣的照片;数名小学生被压在坍塌的教学楼下,永远闭上了眼睛的照片;人们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后悲痛欲绝的脸)(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汇报)1、原因和危害(1)、学生汇报关于地震形成的原因相关资料。
学生应急避险与自我保护教育教案
学生应急避险与自我保护教育教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灾害频发,人们对应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的需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在学校中度过了大部分时间,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抵抗灾害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各类灾害和事故的特点和应对方式;2.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知识;3.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4.有效处理紧急情况,减少人身和财产损失。
三、课程内容1.灾害的分类和特征介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分类,了解各类灾害的特点和危害,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火灾逃生技能学习火灾的危害和防范知识,掌握如何正确逃生和使用灭火器等设备。
3.地震避险和自救技巧介绍地震的特点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学习如何正确躲避地震和自救。
4.水上溺水事故的预防和自救教授水上溺水事故的防范和自救技巧,包括学习游泳和正确使用救生设备等。
5.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和自我保护学习交通事故的预防知识,掌握行人和骑行者在道路交通中的安全准则。
6.电气事故的防范和自救介绍电气事故的危害和防范知识,学习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并避免电击事故。
7.食品中毒的防范和处理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和危害,学习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处理方法。
8.自然灾害中的应对策略学习在自然灾害中的应对策略,如台风、洪水、雪灾等,掌握基本的避险技巧。
9.紧急报警和求救教授紧急报警和求救的方法,包括电话报警、呼救等,培养学生的紧急情况应对能力。
10.公共场所安全和急救学习公共场所的安全和常见的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术、止血等。
四、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图文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实践演练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相关技能。
3.小组讨论和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经验和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通过课堂测试、演练表现和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课程目标。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教案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教案教案标题: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教学目标:1. 了解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概念和意义。
2.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3. 灾害事故常见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方法。
4. 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知识讲解:2. 讲解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如保护自己的安全是第一要务,互相帮助和合作等。
案例分析:3. 分析常见的灾害事故,如地震、火灾、洪水等,讲解在不同情况下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理解。
模拟演练:4.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简单的急救等。
总结反思: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6. 设计相关评价活动,如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评价学生对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7.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该主题的了解。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2. 模拟演练所需的相关设备和器材。
3. 相关案例和教学资料。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兴趣和思考。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
煤矿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教案
应急救援培训教案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内容:1、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2、自救器的使用3、避灾路线4、现场创伤急救、窒息急救、出血急救、骨折急救、伤员搬运等基本技能5、压风自救装置的使用方法一、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1、煤矿伤亡事故分类。
(1)煤矿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2)煤矿伤亡事故按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3)煤矿伤亡事故按伤亡事故性质分为:顶板事故、瓦斯事故、机电事故、运输事故、火药放炮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其它事故。
2、什么叫自救、互救。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的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
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
3、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基本原则。
(1)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
(2)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3)积极消除灾害:利用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抢救人员时要做到“三先三后”。
(4)妥善安全避灾:当灾害事故发生后,避灾路线因冒顶、积水、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造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退时,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和灾区较安全地点,或者就进快速构造临时避难硐室,进行自救互救,妥善安全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营救。
4、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伤工的现场急救。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有时煤与瓦斯突出造成高浓度瓦斯充满巷道;或者在冒顶、透水后,采空区的有害气体涌入巷道,也会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安全避险与自救教案
安全避险与自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安全避险与自救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安全避险知识1.1地震避险1.2火灾避险1.3洪水避险1.4雷电避险2.自救方法2.1呼吸急救2.2出血控制2.3骨折处理2.4中毒处理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安全避险与自救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2.安全避险知识讲解(1)地震避险1.1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征兆和特点。
1.2介绍地震避险的正确方法,如:躲到坚固的家具下、远离窗户等。
(2)火灾避险1.1讲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2介绍火灾避险的正确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安全出口撤离等。
(3)洪水避险1.1讲解洪水发生的原因和特点。
1.2介绍洪水避险的正确方法,如:迅速撤离危险地带、避免涉水等。
(4)雷电避险1.1讲解雷电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1.2介绍雷电避险的正确方法,如:远离高楼、避免使用电器等。
3.自救方法讲解(1)呼吸急救1.1讲解呼吸急救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1.2演示呼吸急救的操作步骤,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2)出血控制1.1讲解出血控制的方法,如:用干净的布料包扎、抬高受伤部位等。
1.2演示出血控制的操作步骤。
(3)骨折处理1.1讲解骨折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1.2演示骨折处理的操作步骤,如:固定骨折部位、搬运伤员等。
(4)中毒处理1.1讲解中毒的急救措施,如:迅速排出毒物、给予解毒剂等。
1.2演示中毒处理的操作步骤。
4.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安全避险与自救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2)邀请学生代表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观摩并互相交流心得。
(1)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感受和收获。
四、课后作业2.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应急避险,救助自救——2023全国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
在2024年的全国安全教育日上,我们班级以“应急避险,救助自救”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特别的班会。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了解了有关应急避险的知识,学习了自救救助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一、应急避险应急避险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行动,尽可能地减少人身财产损失的行为。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认识。
在应急避险时,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条件。
2.避险方法和步骤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需要第一时间避险。
比如,遇到地震,可以迅速撤到支撑结构强的地方躲避;遇到火灾,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疏散通道走,逃离现场等。
3.物资准备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应急物资的准备都是直到事情发生了,才寻找物资,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我们的班会中,老师提醒我们要提前准备急救箱、饮用水、食品、药品等等,以方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运用。
二、救助自救救助自救是指人们在受伤或者危险情况下,利用自身能力,或者与他人合作,进行自我保护、救助或者抢救。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现代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
在班会中,老师专门请来了一位急救员,为我们讲解和演示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在演示后,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应用能力。
2.疮口处理我们身体上的一些小伤口,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感染等后果。
在班会中,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处理小伤口的方法,如清洗伤口、敷药等。
三、总结通过这次班会的学习,我们更加明白了应急避险和救助自救的重要性,掌握了有关应急避险和救助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学会避险、自救、救助,做一个关注安全的优秀公民。
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教案
备课教案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第一节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煤矿安全避险系统是预防事故以及事故发生时开展自救互救、紧急避险而达到减少伤亡目的的重要技术保障。
“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煤矿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
加强入井人员培训,使其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
一、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是指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动态监控的自动化系统。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 h 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二、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指通过入井人员携带识别卡,确保能够实时掌握所有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系统。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准确掌握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依据。
三、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为在灾害事故发生时,不能撤到安全区域人员建立的避险场所和设施。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包括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和救生舱。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 m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 m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 000 m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其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 h。
四、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是指为了实现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为事故现场人员提供宝贵氧气的系统。
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案
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征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地震逃生和自救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震发生时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地震中保持冷静,正确应对。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如何应对。
2. 视频教学:播放地震逃生和自救的视频,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应对方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想法,共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视频资料:地震逃生和自救的视频。
2. 教学课件:地震基本知识、逃生和自救方法。
3. 讨论话题:地震中的真实案例。
五、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级别、地震的预警信号。
2. 地震发生时的逃生和自救方法:快速撤离到开阔地、躲到桌子下面、保护头部、避免使用电梯、熄灭炉火等。
3. 地震后的应对:检查伤势、寻求帮助、救助他人、注意防范余震。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地震知识问答目的:让学生巩固地震基本知识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内容: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级别、地震的预警信号等活动二:地震逃生演习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地震逃生方法方法:模拟地震发生,学生按照逃生路线撤离内容:快速撤离到开阔地、躲到桌子下面、保护头部等七、教学评价评价一:地震知识问答方式:口头提问内容:地震的基本知识评价二:地震逃生演习方式:观察学生的表现内容:学生的逃生速度、方法是否正确等八、教学拓展话题一:地震中的英雄事迹目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内容:介绍中国在地震救援中的英雄事迹话题二:地震科研进展目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内容:介绍地震科研的最新进展,如地震预测等建议一:定期进行地震逃生演习目的: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建议二:家庭作业内容: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识,提高全家人的安全意识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演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正确的地震逃生和自救方法。
《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安全教育五年级上册
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课程目标•了解地震基本知识;•掌握地震中正确的避险方法;•学习地震中自救技能;•增强学生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路线1.分组分享灾害经验和基础知识2.演示避险方法,群体讨论并总结3.组内分享自救技巧,全班汇报4.安排小组实践:模拟地震自救现场,评估分析课程内容灾害知识分享地震是一种天然灾害,经常发生在地震带内,地震的震级越大,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就越高,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地震基本知识,如何避免地震灾害对我们带来的风险和威胁。
教师可以抽取一些学生的经历,让学生分享灾害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对灾害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接受安全教育的目的。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并进行简单的讲解,包括地震的定义、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危险。
常见地震避险方法摆脱危险的最佳方式是预先计划、物理安全和心理准备。
安全地方一般来说,在建筑物外部是更安全的,要尽快远离高层建筑、玻璃、电线以及墙壁之类的结构物。
•在室内:站到建筑物结构最坚固的框架下,或者躲在桌子下或进入门口;•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汽车停放区和电杆,到开阔地或草坪上站立,注意不要靠近山脉、悬崖、河流等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的区域。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还要具体对待,避免躲在会被坍塌的建筑物里,比如一些木质房屋、矮墙、挡板、山坡和水坑等。
自救工具•玻璃酒瓶:可以将酒瓶的底部敲断,在墙上画一个洞,使用瓶口将周围的碎石清理干净,然后将瓶嘴和瓶颈挤在瓶底上,这样你可以将自己的耳朵靠在瓶口上,你就可以听到有人在另一边说话的声音。
•手电筒:如果你受困在黑暗的空间里,最好用手电筒找到出口或使用手电筒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紧急药品:在离家出门时,最好携带一些必备的紧急药品,如止痛药、消炎药、感冒药等。
自救技巧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没有及时获得救援,学生可以有一些自救的方法。
•用树木或其他工具减轻身体的压力;•无法移动的人,可用纸张、衣物、书本等材料,抵御头部来避免撞击伤害;•如果需要逃跑,应该根据地形地势,做好跳跃的准备,减少身体受到压力的几率。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安全教案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安全教案第一章:地震预防和自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掌握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1.2 教学内容地震的成因和特点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保护头部等)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如寻找安全出口、救助他人等)1.3 教学活动观看地震教育视频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分组讨论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第二章:洪水预防和自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洪水的成因和特点掌握洪水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洪水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2.2 教学内容洪水的成因和特点洪水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爬到高处、避免接触洪水等)洪水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如寻找安全地带、救助他人等)2.3 教学活动观看洪水教育视频进行洪水逃生演练分组讨论洪水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第三章:台风预防和自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台风的成因和特点掌握台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台风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3.2 教学内容台风的成因和特点台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待在室内、避免外出等)台风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如清理障碍物、救助他人等)3.3 教学活动观看台风教育视频进行台风逃生演练分组讨论台风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第四章:火灾预防和自救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的成因和特点掌握火灾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火灾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4.2 教学内容火灾的成因和特点火灾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报警、使用湿毛巾等)火灾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如寻找安全出口、使用灭火器等)4.3 教学活动观看火灾教育视频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分组讨论火灾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第五章:山体滑坡预防和自救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体滑坡的成因和特点掌握山体滑坡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山体滑坡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5.2 教学内容山体滑坡的成因和特点山体滑坡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远离山体、避免在山谷中行走等)山体滑坡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如寻找安全地带、救助他人等)5.3 教学活动观看山体滑坡教育视频进行山体滑坡逃生演练分组讨论山体滑坡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第六章:海啸预防和自救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啸的成因和特点掌握海啸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海啸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6.2 教学内容海啸的成因和特点海啸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迅速撤离到高处、避免接近海岸等)海啸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如寻找安全地带、救助他人等)6.3 教学活动观看海啸教育视频进行海啸逃生演练分组讨论海啸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第七章:龙卷风预防和自救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龙卷风的成因和特点掌握龙卷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龙卷风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7.2 教学内容龙卷风的成因和特点龙卷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低洼地带、保护头部等)龙卷风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如寻找安全出口、救助他人等)7.3 教学活动观看龙卷风教育视频进行龙卷风逃生演练分组讨论龙卷风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第八章:疫情预防和自救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疫情的成因和特点掌握疫情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疫情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8.2 教学内容疫情的成因和特点疫情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8.3 教学活动观看疫情教育视频进行疫情防控演练分组讨论疫情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第九章:毒气泄漏预防和自救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毒气泄漏的成因和特点掌握毒气泄漏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毒气泄漏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9.2 教学内容毒气泄漏的成因和特点毒气泄漏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迅速撤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毒气泄漏后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如寻找新鲜空气、救助他人等)9.3 教学活动观看毒气泄漏教育视频进行毒气泄漏逃生演练分组讨论毒气泄漏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加深对自然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应对实际情境10.2 教学内容回顾各个自然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知识进行综合演练,模拟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10.3 教学活动组织知识问答游戏,巩固知识点进行模拟逃生演练,检验学生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地震预防和自救地震逃生演练: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逃生姿势和路线,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教科版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2. 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种类: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泥石流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 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4. 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及自救与互救方法。
2.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自然灾害中的成功自救与互救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自救与互救方法。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2. 自然灾害的危害3. 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4. 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方法七、作业设计1. 列出五种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2. 描述自然灾害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设计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方案。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3.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预防措施及自救与互救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学生防灾与自救教案
学生防灾与自救教案一、灾害预防意识的培养灾害预防意识的培养是学生防灾与自救的首要任务。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灾害防御教育活动、开展实景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灾害风险的认知和理解。
1.1 定期开展防灾教育活动学校应定期开展防灾教育活动,包括学生演讲、展览、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各类灾害的基本知识、防范方法和自救技能。
1.2 举办实景模拟演练通过组织实景模拟演练,学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情况,并让他们掌握基本的逃生和自救技能,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二、灾害应急措施的培养在灾害来临时,学生要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学校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应急计划,教授常见灾害的应急措施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应急能力。
2.1 制定个人应急计划学生应制定个人应急计划,包括应急联系人、逃生路线、避难地点等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和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个人应急计划。
2.2 学习灾害应急措施学校应教授学生常见灾害的应急措施,如地震时的躲避、火灾时的灭火、洪水时的逃生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三、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学生应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以提高自身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
3.1 学习火灾的成因和危害学生应学习火灾的成因和危害,了解不当使用电器、烧烤行为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以免发生类似事故。
3.2 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学生应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使用灭火器、扑救不同类型火源的技巧等。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他们在火灾中的灭火能力。
四、地震安全知识的学习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学生应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逃生技巧等,以提高自身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4.1 学习地震的成因和特点学生应学习地震的成因和特点,了解地震前兆、地震波等基本知识,以提前做好地震防御准备。
4.2 学习地震逃生技巧学校应教授学生地震逃生技巧,包括躲避、避震桌的正确使用等。
小学综合实践《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教案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引言:自然灾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地震是其中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在地震中的自救能力和避险意识,本教案将围绕“地震中的避险与自救”这个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震知识,掌握自救技能,提高应急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定义、成因、预测等;2. 掌握地震中的避险原则和自救技能;3. 培养学生的应急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a. 地震的定义和成因b. 地震的分类和震级c. 地震预测和预警2. 地震中的避险原则a. 安全地带和危险地带的划分b. 安全行动和避险措施c. 安全设施和应急物资的利用3. 地震中的自救技能a. 安全姿势和掩护物选择b. 逃生路线和逃生设施c. 自救工具和急救常识4. 综合实践活动a. 地震应急演练b. 制作地震避难标识和地震应急箱c. 观看地震纪录片并展开讨论三、教学过程:1. 通过PPT或图片展示,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定义、成因、分类和震级等内容,并介绍地震预测和预警的方法。
2. 介绍地震中的避险原则和自救技能,以小组形式讨论和总结。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设计一份地震避险和自救手册,并向全班做简短的宣讲。
3. 进行地震应急演练。
学生分组,模拟地震发生后的紧急情况,演练避险和自救的行动。
在演练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并进行整体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
4.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地震避难标识和地震应急箱。
地震避难标识的制作可以以海报或手抄报形式进行,地震应急箱的制作可以使用纸箱和各种应急物品进行填充。
5. 观看地震纪录片,并展开讨论。
通过观看真实的地震纪录片,让学生亲眼目睹地震的破坏力,深入了解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地震防范和自救的思考。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应急避险和自救方法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应急避险和自救方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应急避险和自救方法的重要性。
2.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险和自救方法的基本知识。
3.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报告和求助。
二、教学准备1.教案、黑板、粉笔、画纸、笔。
2.应急箱和急救包。
三、教学内容1.应急避险的概念应急避险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动,尽可能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法。
2.常见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1)火灾:在火场中,学生要保持冷静,注意保护呼吸,尽量找到安全出路,并向外呼救。
(2)地震:学生在地震中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如迅速躲避桌椅下等遮蔽物,并保持安静,等待救援。
(3)水灾:在水灾中,学生要尽可能地往高处爬,找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3.自救方法(1)火灾:找到最近的灭火器进行扑救,若无灭火器则立即报警或用毛巾等捂住口鼻,蹲在地上找出最近的出口逃生。
(2)地震:发生地震时,学生要尽量远离玻璃、大型物品等危险点,迅速躲到桌椅下等载体下遮蔽物,保持安静,等待救援。
(3)水灾:在水灾中,学生可以用篮子、盆子等物品在水面上漂浮,不可尝试游泳或下水,以防发生意外。
4.报警和求助时的正确方法(1)拨打电话求助,务必保持冷静,描述明确所处位置和所需救援信息。
(2)使用应急箱和急救包,做好紧急处理。
5.总结通过本次班会学习,学生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应急避险和自救的基本方法,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教学,学生的防范意识得到提高,正确的应急避险和自救方法也已经掌握。
在下一步教学中,大家需要加强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自然灾害中的避险自救与互救 全国通用
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自然灾害中的避险自救与互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2. 培养学生在自然灾害中的避险自救与互救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种类: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 避险自救与互救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中的避险自救与互救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提高生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等。
2. 学具:急救包、手电筒、哨子、求救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自然灾害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避险自救与互救。
2. 新课:讲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教授避险自救与互救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自然灾害中的成功避险自救与互救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中的避险自救与互救2. 板书提纲:- 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避险自救与互救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分析- 实践演练七、作业设计1. 列举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方法。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一次家庭避险自救与互救演练。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避险自救与互救技能。
3. 定期进行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查漏补缺。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中的避险自救与互救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演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冷静应对,有效避险自救与互救,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灾害预防与自救教案:生命安全从我做起
灾害预防与自救教案:生命安全从我做起生命安全从我做起在我们的生活中,突发灾害是法避免的,而在面对灾难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为了提高大家的灾害防范和自救能力,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管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救能力的几种方法。
一、提高自然灾害预警意识我们要提高自然灾害预警意识。
比如,在地震、洪水、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出现的某些现象或措施都会被警方发布出来,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短信等多种渠道学习相关知识和了解预测情况。
我们还要掌握地震、火灾、爆炸等突发灾害应急知识和技能,如看到这些情况时应该如何逃生、如何疏散、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等。
这些都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关键技能。
二、了解身边应急资源的情况我们要了解身边的应急资源情况。
这些资源包括家庭安全设备、医疗器具、应急通讯设备、紧急救援设备等等。
我们要做好这些物品的储备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更新和保养,这样才能让这些资源在灾害来临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组织参加相关灾害救援活动我们要积极组织参加相关的灾害救援活动。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加入相关的志愿者组织或者应急队伍,为灾害区域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自己组织灾害救援班级活动,培训相关救援技能和知识,提高学生对灾害的预防和自救意识。
四、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灾害预警和自救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预警和自救效率。
比如,市民可以使用手机等智能科技设备来了解灾害预防、救援和抢险方面的信息和资讯。
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应急系统,即利用传感器、互联网和等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的应急救援系统,通过对天气、空气、水质等环境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预警灾害的发生,为民众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灾害预防和自救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平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加强管理。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防范和自救能力,让自己和家人能够在灾害面前,更加从容应对。
2024年大班《应急避险》教案与实践
2024年大班《应急避险》教案与实践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应急避险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冷静应对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应急避险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应急避险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2.灾害类型及其特点3.应急避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应急避险的实际操作与演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灾害类型及其特点,应急避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难点:应急避险的实际操作与演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应急避险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应急避险的重要性。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应急避险知识。
2.灾害类型及其特点(1)讲解地震、火灾、洪水等常见灾害的特点。
(2)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灾害的破坏力,让学生感受灾害的严重性。
3.应急避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讲解应急避险的基本原则,如保持冷静、迅速行动、团结协作等。
(2)介绍应急避险的具体方法,如地震时的躲避、火灾时的逃生等。
4.应急避险的实际操作与演练(1)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和注意事项。
(2)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洪水应急避险演练,让学生了解洪水来临时的应对措施。
(1)让学生分享演练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家庭应急避险意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在演练中的表现,如动作是否规范、是否遵守纪律等。
3.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应急避险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开展应急避险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应急避险知识。
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应急避险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
3.组织学生参加应急避险实践活动,如地震逃生演练、火灾逃生演练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应急避险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险与自救》教案一、教学对象祖庙区域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荣山中学、汾江中学、六中、十中、四中、城北中学、三中(初中部)、十一中)。
二、主题背景与成年人相比,初一学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较弱,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否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具备必要的自救互救能力,直接关系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
虽然以前在小学期间学校的老师也对其进行过相关知识的教育,但普遍存在着不够专业、讲得较简单肤浅甚至有讲错的地方的现象。
因此,利用德育基教育平台,向学生讲清楚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措施,对学生普及地震基本常识以及如何科学避震、自我防护等知识,开展避震逃生演练,以切实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从科学道理上弄清和了解雷电、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征兆。
2、掌握雷电避险、地震避险的方法。
3、了解外伤自救、互救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具备雷电、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和遭受外伤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团结互助和学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自觉做好雷电、地震的安全防范工作,明确遭受外伤时及时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避险与自救》教案一、教学对象张槎区域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张槎中学)。
二、主题背景与成年人相比,初一学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较弱,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否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具备必要的自救互救能力,直接关系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
虽然以前在小学期间学校的老师也对其进行过相关知识的教育,但普遍存在着不够专业、讲得较简单肤浅甚至有讲错的地方的现象。
因此,利用德育基教育平台,向学生讲清楚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措施,对学生普及地震基本常识以及如何科学避震、自我防护等知识,开展避震逃生演练,以切实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从科学道理上弄清和了解雷电、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征兆。
2、掌握雷电避险、地震避险的方法。
3、了解外伤自救、互救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具备雷电、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和遭受外伤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团结互助和学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自觉做好雷电、地震的安全防范工作,明确遭受外伤时及时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避险与自救》教案一、教学对象石湾区域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惠景中学、澜石中学、十四中)。
二、主题背景与成年人相比,初一学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较弱,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否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具备必要的自救互救能力,直接关系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
虽然以前在小学期间学校的老师也对其进行过相关知识的教育,但普遍存在着不够专业、讲得较简单肤浅甚至有讲错的地方的现象。
因此,利用德育基教育平台,向学生讲清楚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措施,对学生普及地震基本常识以及如何科学避震、自我防护等知识,开展避震逃生演练,以切实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从科学道理上弄清和了解雷电、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征兆。
2、掌握雷电避险、地震避险的方法。
3、了解外伤自救、互救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具备雷电、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和遭受外伤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团结互助和学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自觉做好雷电、地震的安全防范工作,明确遭受外伤时及时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同学之间相互的信任感与责任感。
《避险与自救》教案一、教学对象南庄区域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南庄三中、吉利中学、南庄中学)。
二、主题背景与成年人相比,初一学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较弱,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否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具备必要的自救互救能力,直接关系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
虽然以前在小学期间学校的老师也对其进行过相关知识的教育,但普遍存在着不够专业、讲得较简单肤浅甚至有讲错的地方的现象。
因此,利用德育基教育平台,向学生讲清楚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措施,对学生普及地震基本常识以及如何科学避震、自我防护等知识,开展避震逃生演练,以切实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从科学道理上弄清和了解雷电、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征兆。
2、掌握雷电避险、地震避险的方法。
3、了解外伤自救、互救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具备雷电、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和遭受外伤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团结互助和学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自觉做好雷电、地震的安全防范工作,明确遭受外伤时及时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同学之间相互的信任感与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雷电避险、地震避险。
难点:止血、包扎、对骨折固定。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讲解、提问抢答、讨论和演练相结合。
对在课堂上纪律好、听课认真。
演练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有助于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也是纪律好、听课认真,但是到了演练时在实践的环节上表现出理解能力差、判断能力不强的现象,对于这类学生教师既要肯定优点,又要让其认识不足,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重复讲解和演练,使其真正切实地掌握避险与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平台及相关课件。
六、课时要求60分钟。
七、教学过程与安排【《避险与自救》之一:雷电避险】(20分钟)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雷击、龙卷风、海啸、洪水、地震,这些都是自然界的自然现象。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他们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它们,学会防范危险和保护自己。
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学习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注意安全、保护生命。
我们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终目的,就是“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众所周知,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直到每个家庭的家用电器都遭到雷电灾害的严重威胁。
在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估计为3000-4000人,财产损失估计在50-100亿元左右。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气象防灾避险指南——雷电城市版(5分钟).flv》看完影片后,我们通过几道竞答题和避险演练来记住有关内容:问:雷电的形成原因答:雷是一种大气现象。
雷是由于大气中的云体之间、云地之间正负电荷互相摩擦产生剧烈的放电,产生高温、使大气急剧膨胀,产生震耳欲聋的巨响,这就是闪电雷鸣。
问:我们应该怎样防雷答:雷击时尽量在室内。
要关好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
关闭电源。
不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线不要站在阳台及屋顶上。
问:如果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办答:首先不要躲在大树和铁塔下,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切忌狂奔,不能游泳。
1. 在旷野上,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应该把铁锹、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过头顶。
2. 在市郊地区,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也可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
3. 在稠密树林中,最好找一块林中空地,双脚并拢蹲下;在大树下躲雷雨是极不安全的。
此外,不要在高楼烟囱下、地势高的山丘处停留,以防不测。
4. 在山间旅游,如路遇山洞也可进入避雷。
5. 打雷时,不要到湖泊、江河,海滩等处钓鱼和划船,也不要去游泳。
6 .打雷时,在平坦的开阔地带,切忌狂奔,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
【小知识】1、为什么在高大建筑上安装避雷针可以避雷答案:装置避雷针是避免雷击的有效方法。
在房屋最高处竖一金属棒,棒下端连一条足够粗的铜线,铜线下端连一块金属板埋入地下深处潮湿处。
金属棒的上端须是一个尖头或分叉为几个尖头。
有了这样的装置,当空中有带电的云时。
避雷针的尖端因静电感应就集中了异种电荷,发生尖端放电,与云内的电相中和,避免发生激烈的雷电,这就是避雷针能避雷的一方面。
但这种作用颇慢,如果云中积电很快,或一块带有大量电荷的云突然飞来,有时来不及按上述方式中和,于是有强烈的放电,雷电仍会发生。
但这时由于避雷针高过周围物体,它的尖端又集中了与云中电异号的电荷,如果雷电是在云和地面物之间发生,放电电流主要通过避雷针流入大地,因此,不会打在房屋或附近人的身上,只会打在避雷针上了。
由此可见,避雷针的尖端放电作用会减少地面物与云之间打雷的可能性;到了不可避免时,它自己就负担了雷的打击,房屋与人得到了安全。
2、下雨时,人不能躲在树下,树为什么不能象避雷针一样把雷电引入地下答:下雨的时候不要站在高树或者比你高的金属底下,那很危险的.因为下雨时树就会湿,任何湿了的东西都会带电的,就看那物体的电阻多大,比如人如果电压超过交流电36伏就对人体有危险,何况下雨时云体带的电是几千万库仑的,就是高压了,平常站在高压下就有危险,何况是几千万库仑的电压呢,树被雨淋湿了以后就是导体了,人和动物站在树旁就形成了跨电压了,所以很危险的啊.雷电对停留在树底下的人们危害有三种形式:首先,当人体与大树接触,强大的雷电流流经树干时产生很高的电压把人击倒。
这是因为人体与这个高电压直接接触,通常称为接触电压伤害。
其次是人虽没有与大树接触,但雷电流流经大树干时产生很高的电压足以通过空气对人体进行放电而造成伤害,通常称为反击伤害。
再次就是人虽没有与大树直接接触,也距大树有一定距离,但由于站在大树底下,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而人体站立的两脚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而有电流流过人体造成伤害。
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伤害。
雷暴的放电对象具有选择性,雷电流总是选择距离最近,最易导电的路径向大地泄放。
即容易对发生区域内最高的物体放电;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树、人往往都是最高的,所以往往就会被雷电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