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胡乾斌课后习题答案(供参考)

合集下载

(完整版)微机原理答案1

(完整版)微机原理答案1

(完整版)微机原理答案1第 1 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习题参考答案1-1.微型计算机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系统总线组成。

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一般具有下列功能: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暂存少量数据。

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

与存储器和外设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

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信号。

响应其他部件发出的中断请求;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各功能模块间传递信息的公共通道,一般由总线控制器、总线发送器、总线接收器以及一组导线组成;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数据、程序的部件;I/O接口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在CPU和外设之间起适配作用。

1-2.CPU 执行指令的工作过程。

答: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1)开始执行程序时,程序计数器中保存第一条指令的地址,指明当前将要执行的指令存放在存储器的哪个单元。

(2)控制器:将程序计数器中的地址送至地址寄存器MAR,并发出读命令。

存储器根据此地址取出一条指令,经过数据总线进入指令寄存器IR。

(3)指令译码器译码,控制逻辑阵列发操作命令,执行指令操作码规定的操作。

(4)修改程序计数器的内容。

1-3.果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为20 位,它的最大寻址空间为多少?答:220=1048576=1MB1-4.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微处理器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相应的外设构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系统软件和外部设备以后,就构成了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1-5.下面十进制数分别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128,65535,1024答:128,二进制:10000000B,八进制:200O,十六进制:80H 65535,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B,八进制:177777O,十六进制:FFFFH1024,二进制:10000000000B,八进制:2000O,十六进制:400H1-6.下面二进制数分别转换为十进制及十六进制数:1011.1010B,1111101.11 B答:1011.1010B,十进制:11.625,十六进制:B.AH111101.11B,十进制:125.75,十六进制:7D.CH1-7.(5487)10=(0101010010000111)BCD=1010101101111 B1-8.设字长为8 位,请写出下列数的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15,-20,-27/32 答:[+15]原=00001111,[+15]反=00001111,[+15]补=00001111,[+15]移=10001111 [-20]原=10010100,[-20]反=11101011,[-20]补=11101100,[-20]移=01101100 [-27/32]原=1.1101100,[-27/32]反=1.0010011,[-27/32]补=1.0010100,[-27/32]移=0.0010100第 2 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微处理器习题参考答案2-1.086/8088 CPU 的功能结构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8086/8088 CPU 的功能结构由以下两部分组成:总线接口单元BIU(Bus Interface Unit),执行部件EU (Execution Unit)。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胡乾斌课后习题答案(供参考)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胡乾斌课后习题答案(供参考)

单⽚微型计算机原理胡乾斌课后习题答案(供参考)习题11.1什么是单⽚微型计算机?答:单⽚微型计算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到⼀块芯⽚上的微型计算机,是计算机微型化的典型代表之⼀,通常⽚内都含有CPU、ROM、RAM、并⾏I/O、串⾏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系统时钟及系统总线等。

1.2单⽚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个阶段?在哪⼀阶段确⽴了单⽚机在嵌⼊式应⽤中的地位。

答:单⽚机初级阶段(1974—1976年),芯⽚化探索阶段(1976—1978年),8位单⽚机成熟阶段(1978—1982年),从SCM向MCU过渡阶段(1983—1990年),MCU百花齐放阶段(1990年—⾄今)。

其中,芯⽚化探索阶段(1976—1978年)确⽴了单⽚机在嵌⼊式应⽤中的地位。

1.3 单⽚机可分为⼏个系列?简述每个系列的主要特性。

答:单⽚机按系列可分为80C51系列、PIC系列和AVR系列等。

PIC系列单⽚机是Micro Chip公司的产品,与51系列单⽚机不兼容。

1) PIC系列单⽚机最⼤的特点是从实际出发,重视产品的性能与价格⽐,发展多种型号来满⾜不同层次的应⽤要求。

2) 精简指令使其执⾏效率⼤为提⾼。

3) 产品上市零等待(Zero time to market)。

4) PIC有优越开发环境。

5) 其引脚具有防瞬态能⼒,通过限流电阻可以接⾄220V交流电源,可直接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须光电耦合器隔离,给应⽤带来极⼤⽅便。

6) 彻底的保密性。

7) ⾃带看门狗定时器,可以⽤来提⾼程序运⾏的可靠性。

8) 睡眠和低功耗模式。

AVR单⽚机是1997年由ATMEL公司研发出的增强型内置Flash的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PU) 精简指令集⾼速8位单⽚机。

AVR单⽚机的主要特性1) AVR单⽚机以字作为指令长度单位,将内容丰富的操作数与操作码安排在⼀字之中(指令集中占⼤多数的单周期指令都是如此),取指周期短,⼜可预取指令,实现流⽔作业,故可⾼速执⾏指令。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习题22.1 MCS-51单片机内部包含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 答: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EPROM)、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并行I/O口、串行通信口、定时器/计数器及中断系统。

2.2 说明程序计数器PC和堆栈指针SP的作用。

复位后PC和SP各为何值? 答:程序计数器PC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PC有自动加1功能,以实现程序的顺序执行。

它是SFR中唯一隐含地址的,因此,用户无法对它进行读写。

但在执行转移、调用、返回等指令时能自动改变其内容,以实现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

程序计数器PC中内容的变化决定程序的流程,在执行程序的工作过程中,由PC输出将要执行的指令的程序存储器地址,CPU读取该地址单元中存储的指令并进行指令译码等操作,PC则自动指向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程序存储器地址。

SP是一个8位的SFR,它用来指示堆栈顶部在内部RAM中的位置。

系统复位后SP为07H,若不对SP设置初值,则堆栈在08H开始的区域,为了不占用工作寄存器R0~R7的地址,一般在编程时应设置SP的初值(最好在30H~7FH区域)。

2.3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的作用是什么?其中状态标志有哪几位?它们的含义是什么?答:PSW是保存数据操作的结果标志,其中状态标志有CY(PSW.7):进位标志,AC(PSW.6):辅助进位标志,又称半进位标志,F0、F1(PSW.5、PSW.1):用户标志;OV(PSW.2):溢出标志;P(PSW.0):奇偶标志。

2.4 什么是堆栈? 堆栈有何作用? 为什么要对堆栈指针SP重新赋值? SP的初值应如何设定? 答:堆栈是一种数据结构,所谓堆栈就是只允许在其一端进行数据写入和数据读出的线性表。

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保护断点和保护现场。

堆栈区的设置原则上可以在内部RAM的任意区域,但由于MCS-51单片机内部RAM的00H~1FH地址单元已被工作寄存器R0~R7占用,20H~2FH为位寻址区,故堆栈一般设在30H~7FH(对于8032系列芯片可为30H~0FFH)的区域内。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2篇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微机原理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解答习题,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技能,同时也能发现知识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加强练习。

以下是微机原理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1. 请简述微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答:微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微机的控制中心,负责数据的处理和指令的执行;内存是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包括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总线是连接中央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的通道,用于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

2. 什么是存储器的地址空间?答:存储器的地址空间是计算机可寻址的存储单元的集合。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用于在存储器中定位该存储单元。

地址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寻址的最大存储容量。

常见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包括物理地址空间和逻辑地址空间。

物理地址空间是实际存在的存储单元的集合,由硬件决定;逻辑地址空间是程序员或操作系统所见到的地址空间,它可以比物理地址空间大或小,具体取决于使用的地址转换机制。

3. 简述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

答: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指令的执行是指根据程序中的指令,按照特定的指令集进行操作,包括数据传输、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

数据的处理是指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进行各种运算和逻辑操作,生成相应的结果。

除了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外,中央处理器还负责控制系统的运行,包括控制信号的发出和时序的控制,以确保各个组成部分协调工作。

4. 什么是总线?答:总线是微机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的通道。

它可以看作是计算机内部各个部分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公共通道。

总线通常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类型。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李光斌胡干斌第二版)自测题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李光斌胡干斌第二版)自测题答案

单片机习题解答一章、填空题:1.0010 0111 0101 0011 ~65535 ~+127 4.储存器、I/O总线选择题 :二章填空题 :、4、8、00H、07H ~2FH、88 4.没有、低 5.机器、指令、14H、07H选择题三章填空题 :、片内 RAM 2.地点、PC、DPTR 、24H;62H、10H;61H、10H;60H、24H8.接寻址、位寻址、变址寻址、0182H 、A 选择题值、 1、94H立刻寻址、存放器间四章阅读程序题 :、08H、FEH 3. (1)→(2)→(3)→(7)→(8)→(9)→(10)→( 6)51、55、××、1050H、1052H、30、30五章、填空题:1.8KB、RAM、64KB5. 线选、地点译码、8选择题 :六章、填空题:1.3、2 2. 电平触发 3. 串行口、IP 5.断点、PC、T0、INT1、T1、串行口选择题 :七章、填空题:1.一致、独立 2.一致、MOVX 3. 程序传递、中止传递、直接储存器存取4. 中止、中止5.数据、控制、TRAM、14、准时/计数选择题 :程序阅读 , 回答下列问题1.(1)A 口方式 1 输出、 B 口方式 1 输入、 C口输出;(2)A 口: 79H、B 口: 78H、C口: 7FH、(30H) =78H编程题 ( 参照答案 ) 1000HMOV R2, #0F3HMOV A, #0B4HMOVX @R2, AMOV A, #09HMOVX @R2, AMOV A, #04HMOVX @R2, ASJMP $END 2000HMOV DPTR, #7FFF3HMOV A, #0B0HMOVX @DPTR, AMOV DPTR, #7FFDHMOVX A, @DPTRMOV 30H, AMOV DPTR,#7FF1HMOV A, 31HMOVX @DPTR, ASJMP $END 3000HUP: MOV DPTR, #7FFFHMOV A, #09HMOVX @DPTR, AMOV R2, #03HDJNZ R2,$MOV A, #0CHMOVX @DPTR, AMOV R2, #02HDJNZ R2, $AJMP UPEND八章、填空题:1.2、控制存放器 2. 4、012 33.计数器4.计数、初值=0、TR0=1 6. 中止标记、状态7.选择题 :程序阅读 , 回答下列问题1.(1) 准时器 0 受内部控制的工作方式1;(2)62 mS;(3)由于溢出后自动初值变成 0。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txt>第一章1.1解释题(1)微处理器【解答】由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中央处理器( cpu ),叫做微处理器.(2)微型计算机【解答】以微处理器为根底,配以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总线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计算机裸机,叫做微型计算机.(3)微型计算机系统【解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即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键盘、磁盘机等),再配以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4)单板机【解答】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i/o接口电路,再配上相应的外设(如小键盘、led显示器等)和固化在rom中的监控程序等, 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称为单板机.(5)运算器【解答】运算器是直接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主要由alu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算术逻辑部件)、通用存放器、标志存放器等组成.(6)地址总线【解答】地址总线是cpu对内存或外设进行寻址时,传送内存及外设端口地址的一组信号线.地址总线的条数多少决定了cpu的寻址水平.⑺数据总线【解答】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所用的一组数据信号线.它决定了cpu 一次并行传送二进制信息的位数, 反映出cpu的字长〞这个重要性能指标.(8)限制总线【解答】限制总线是在cpu与外部部件之间传送限制信息(如读/写命令、中断请求命令等)的一组信号线.1-2单片机应包括哪些根本部件?其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解答】一般单片机芯片中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有的还包括a/d、d/a转换器等.其主要应用于智能化仪器仪表及工业限制领域.1-3按图1-11和图1-12,写出取第二条指令操作码和执行第二条指令的过程. 【解答】1)i p的值〔002h〕送入地址存放器ar;2)i p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03h ;3)a 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2h单元;4〕微处理器给出读命令;5〕所选中的002h单元内容04h送上数据总线db ;6〕数据总线db上的数据04h送到数据存放器dr;7〕因是取指操作,取出的是指令操作码04h,即由dr送入指令存放器ir ;8〕 ir中的操作码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后,通过pla发出执行该指令的有关限制命令.指令操作码04h经译码后cpu知道这是一条把al内容和立即数12h相加的指令.立即数12h在指令的第二字节中,那么执行第二条指令就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的第二字节送alu的i2端、把al的内容送到i1端,并在alu中做加法运算,然后把运算结果通过alu的o端再送到al中.1)ip的值〔003h 〕送入地址存放器ar ;2)i p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04h ;3)a 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3h单元;根底知识所选中的003h单元内容12h送上数据总线db;db上的数据12h送到数据存放器dr;由指令操作码的译码可知,指令要求把第二字节的数据送入alu进行运算,那么dr上的数据12h通过内部总线送到alu的i2端;8〕将al中的内容送到alu的i1端;9〕在alu中作加法、然后将运算结果通过内部总线送回到al中.到此第二条指令执行完毕.1-4计算题【解答】(1)(17,562) 102(2)(1101011011.10101) 210⑶(1000) 1016⑷(10000) 1016(5)(3f9) 1610(6)(1101011011.10101) 216(7)(5d7.5c)16 2(8)(497.72) 10bcd那么该数的十进制表示为+0.82421875 .-23+127-150 (10)按上题浮点格式,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为( 1-2) *2,最小负数为-2,最小绝对值为-150 2.(11)十进制+123的补码为01111011 ,十进制-123的补码为10000101 . .・[+123]原=01111011[+123]反=01111011.•・[+123]补=01111011・•・[-123]原=11111011[-123]反=10000100.•・[-123]补=10000101(12)十进制数+0,99609375 的补码为:[+0.99609375]补=0.11111111十进制数-0.99609375 的补码为:[-0.99609375]补=1.00000001 (13)x=0.110001,y=-0,001001, 那么[x]补=0.110001[y]补=1.110111・ .・[x+y]补=凶补+[y]补=0.110001+1.110111=0.101000 (14)x=0.101100,y=-0.100111, 那么 = [x]补=0.101100[y]补=1.011001[-y]=0.100111・•・[x-y]补=[x]补+[-y]补=0.101100+0.100111=1.010011 (15)x=0.1001, y=0.1101,贝U= [x]补=0.1001[y] =0.1101.二[x+y]补=凶补+[y]补=0.1001+0.1101=1.0110 (有溢出) (16)x=-1110 , y=-1100 ,那么[x]补=1.0010[y]补=1.0100[x+y]补=凶补+[y]补5)6)7)第二章微处理器结构2-1解释题⑴ad0~ad15双重总线【解答】双重总线就是采用分时的方法复用总线. 8086cpu在每一个总线周期的t1时,ad0~ad15用作地址总线传输地址信号,而在总线周期的其它t状态为数据总线,用作传输数据.(2)逻辑地址【解答】在程序中所涉及的地址叫做逻辑地址.逻辑地址由两局部组成,(3)物理地址【解答】信息在存储器中实际存放的地址叫做物理地址.物理地址二段基址*16+段内偏移地址.⑷溢出【解答】带符号数的运算结果超出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称为溢出〞.(5)指令【解答】限制计算机完成某一个根本操作的命令(如:传送、力口、移位、输出、输入等)叫做指令.(6)等待周期tw【解答】当被选中进行读写的存储器或i/o设备,无法在总线周期规定的t状态内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时,就由该存储器或外设向cpu的ready引脚发一个低电平信号,请求延长总线周期,等待它们的读写操作完成.8086cpu受到该请求后,就在t3和t4之间插入一个等待周期tw (tw也以时钟周期为单位),参加tw的个数取决于ready的持续时间.在tw期间,总线上的状态一直保持不变.(7)空闲周期ti【解答】在两个总线周期之间,当总线上无数据传输操作时,那么系统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此时即执行空闲周期ti, ti也以时钟周期t为单位,至于到底插入多少个ti与8086cpu执行的指令有关.(8)指令的寻址方式【解答】所谓指令的寻址方式是指在指令中操作数的表示方式.2-2扼要说明eu和biu的功能【解答】eu从biu的指令队列中获得指令,然后执行该指令,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eu不与外部总线相联系.biu同外部总线连接为eu完成所有的总线操作,并在工地址加法器中形成20位内存物理地址.2-3写出存放器ax、bx、cx、dx、si、di的隐含用法【解答】ax :乘除法指令中用作累加器、i/o指令中作为数据存放器.al还在bcd指令和xlat指令中作累加器.bx;间接寻址时,作为地址存放器和基址存放器.在xlat指令中用作基址存放器.cx :串操作指令和100P指令时用作循环次数计数器. cl在循环和移位指令中用作循环和移位次数计数器.dx :字乘、字除指令中用作高字积、被除数高字辅助存放器. i/o指令间接寻址时作端口地址存放器.si :间接寻址时,作为地址存放器和变址存放器、串操作时的源变址存放器. di:间接寻址时,作为地址存放器和变址存放器、串操作时的目的变址存放器. 2-4写出8086cpu的标志存放器中三个限制位的功能【解答】df:方向标志.决定在进行串操作时,每执行一条串操作指令,df=0时对源、目的操作数地址的修正是递增、df=1时是递减.if:中断允许标志.表示目前系统是否允许响应外部的可屏蔽中断请求.if=1时允许、if=0时不允许.tf:陷阱标志.当tf=1时,是单步工作方式" 常用于程序的调试. 微处理器每执行完一条指令便产生一个内部中断,转去执行一个中断效劳程序,可以借助中断效劳程序来检查每条指令的执行情况.tf=0是连续工作方式工程序连续执行.2-5说明段存放器的作用【解答】8086cpu内部数据通道和内部存放器均为16位,而8086cpu的地址线有20条,可以寻址1mb空间.为了寻址1mb地址,cpu引入了分段〞治理的概念,把可直接寻址的1mb内存空间分成了筹划能够作段〞的逻辑区域,每个段的最大物理长度为64k,段存放器就是用来存放段的16位起始地址的.8086 cpu有4个段存放器cs、ds、es、ss ,分别用来存储代码段、数据段、附加数据段、堆栈段的起始地址.2-6执行如下指令后,标志存放器中各状态位之值mov ax , 32c5hadd ax , 546ah【解答】根据运算结果分析,各状态位之值:cf=0 pf=0 af=1 zf=0 sf=1of=1⑵ mov ax , 0e453hadd ax , 0c572h根据运算结果分析,各状态位之值:cf=1 pf=1 af=0 zf=0 sf=1of=0【解答】8086cpu工作于最小模式时,用于构成小型的单处理机系统,而工作于最大模式时用于构成多处理机和协处理机系统.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是最大模式系统的限制总线增加了一片专用的总线限制器芯片8288.(1)2-8说明8086系统中内存储器的物理地址的形成过程.【解答】8086cpu存储器物理单元的20位物理地址是通过将16位的段基址〞左移4位和16位的段内偏移地址〞在? 20位地址加法器中相加得到的. 段基址〞存放在段存放器cs、ss、ds、es中,而段内偏移地址〞由sp、bp、si、di、ip、bx以及上述存放器的组合而形成.2-9有一双字87654321h的地址为30101h ,画出其在字节编址的内存中的存放情况.【解答】2-10说明8086的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时钟周期的区别和关系.【解答】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不同的指令周期是不等长的.在取指令过程中以及执行指令时取操作数或存运行结果,都要通过总线,因此一个总线周期中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总线周期组成.cpu从存储器或输入输出端口存取一个字节或字的时间叫做总线周期.8086cpu的总线周期至少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分别以t1、t2、t3、t4表示.时钟周期是cpu的时间基准,由计算机的主频决定.例如8086cpu的主频为5mhz ,那么一个时钟周期为1/(5*106)=0.2*10-6s=0.2?s=200ns2-11根据8086 i/o的读写时序图,答复下歹U问题:(1)地址信号在哪段时间内有效?【解答】在读写总线周期的t1时间内有效.⑵读与写操作的区别?【解答】读总线周期中,数据在进入t3状态时才出现在复用总线上, 而在写周期中数据在t2状态时就出现在复用总线上.(3) i/o读写时序同存储器读写时序的区别?读写操作时,m/io为高电平;而进行i/o端口读写操作时m/io为低电平.(4)什么情况下需要插入等待周期tw ?【解答】当内存或i/o端口存取速度慢,无法在cpu的总线周期内完成相应操作时,需要插入一个或几个等待周期tw ,以延长相应总线周期.2-12扼要说明80286同8086的主要区别.【解答】80286是一种高性能的16位微处理器,片内集成有存储管理和保护机构,能用四层特权支持操作系统和任务的别离,能可靠地支持多用户和多任务系统.它的实地址方式兼容了8086的全部功能,同时它增加了保护虚地址方式. 80286有24条地址线,在实地址方式下只使用20条地址线,有1mb的寻址水平;在保护虚地址方式下,使用24条地址线,有16mb寻址水平,它能将每个任务的230字节(1gb )的虚地址映射到224字节的物理地址中去.80286的内部由地址部件au、指令部件iu、执行部件eu和总线部件biu四大局部组成,和8086的eu与biu组成相比,四个部件的并行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吞吐率、加快了处理速度.2-13扼要说明80486同80386的主要区别.【解答】80486是继80386之后新的32位微处理器,同80386相比,在相同的工作频率下,其处理速度提升了2~4倍.80486采用了rise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技术,降低了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钟数;80486采用了与80386不同的突发式总线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微处理器同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80486内部集成了fpu (浮点部件)和cache (超高速缓冲存储器),cpu和fpu、cpu和cache 之间都采用高速总线进行数据传送,使其处理速度得到极大 的提升. 80486的在体系结构上除沿用 80386的总线接口部件biu 、指令预 取部件ipu 、指令译码部件idu 、执行部件eu 、存储器治理部件su 和pu 、限制部件外,为提升性能又增加了高速缓存部件 cache 、高 性能浮点处理部件fpu o2-14扼要说明pentium 同pentium pro 的主要区别.〔略〕2-15扼要说明pentium mmx 的特点.〔略〕2-16扼要说明pentium n 同pentium 田的特点.〔略〕第三章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3-1指出以下各指令中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并说明 操作数的类型〔注:字节数据或字数据〕(1) mov si , 1000h(2) mov bl , [1000h](3) mov [bx+0100h] , cx(4) mov byte ptr [bp] [si] , 100(5) mov ax , [bx+di+0004h]【解答】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存放器寻址立即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3-2指出以下各非法指令的错误原因 存放器寻址存放器寻址基址寻 址基址加变址寻址存放器寻址操作数类型字类型字节类型字类型 字节类型字类型(1) mov al , bx【解答】源与目的操作数类型不一致.(2) mov cl , 200h【解答】源操作数太大了, cl 是8位存放器,能存储的最大数只能 到 ffh .(3) mov cs , ax【解答】不允许用传送指令给 cs 赋值.⑷ mov ds , 3000h【篇二: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选择题⑴ (2) ⑶ ⑷1.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a.运算器b.主存储器c.cpud.输入/输出设备2.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a 〔b ——计算机数据处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a.cpub.主存储器c.硬盘d.显示器3.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通常采用〔〕.ca.原码b.反码c.补码d.bcd码4.采用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真值范围是〔〕.ca.-127 〜+127b.-1 27 〜+128c.-128 〜+127d.-128 〜+1285.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ba.41hb.42hc.61hd.62h6.某数在计算机中用压缩bcd码表示为10010011 ,其真值为〔〕.ca.10010011bb.93hc.93d.147二、填空题1.微处理器是指_cpu_ ;微型计算机以_ cpu _为核心,配置一内存和i/o接口—构成;其特点是_〔1〕功能强〔2〕可靠性高〔3〕价格低〔4〕适应性强〔5〕底积小〔6〕维护方便_.p8 p52.主存容量是指_ram和rom总和-它是衡量微型计算机_计算机数据处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构加主存的器件通常采用dram和prom 半导体器件_.p5 p93.系统总线是_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限制信息_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成数据、地址、限制3种总线. p94.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一数值型和非数值型_两类,前者的作用是_ 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支等处理操作;房者的作用是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_.p125.机器数是指一数及其符号在机器中加以表示的数值化一机器数的表示应考虑_机达数的范围、机器数的符号、机器数中小数点位置_3个因素.p15 p166.ascii码可以表示_128_种字符,其中起限制作用的称为_功能码_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抵用由称为_信息码_.p18 p19二、判断题1.计算机中带符号数采用补码表示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机器数的运算.〔〕v3.计算机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内存容量的大小. 〔〕V2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eu中起数据加工与处理作用的功能部件是〔〕.a.alu b,数据暂存器c.数据存放器d.eu限制电路2.以下不属于biu中的功能部件是〔〕.a.地址加法器b.地址存放器c.段存放器d.指令队列缓冲器a b3.堆栈操作中用于指示栈顶地址的存放器是〔〕.ba.ssb.spc.bpd.cs4.指令指针存放器〔ip〕中存放的内容是〔〕.ba.指令b.指令地址c.操作数d.操作数地址5.8086系统可访问的内存空间范围是〔〕.ba.0000h 〜ffffhb.OOOOOh 〜fffffh1620 c,O 〜2 d.O 〜26.8086的i/o地址空间采用16位数寻址时,可访问的端门数容量为〔〕.ca.16kbb.32kbc.64kbd.1mb7.8086最大和最小工作方式的主要差异是〔〕.da.数据总线的位数不同b.地址总线的位数不同c.i/o端口数的不同d.单处理器与多处理器的不同二、填空题1.8086的内部结构由_eu_和_biu_组成,前者功能是_执行指令_, 后者功能是_总线操作_.p24 p262.8086取指令时,会选取_cs_作为段基值,再加上由—ip—提供的偏移地址形成20位物理地址.3.8086有两种外部中断请求线,它们分别是_intr_ 和_nmi—.p324.8086的标志存放器共有_9_个标志位,分为_6_个_状态_标志位和_3_个_限制_标志位.p285.8086为访问1mb内存空间,将存储器进行分段治理;其物理地址是唯一的;偏移地址是指相对段基地址的偏移量;逻辑地址常用于_程序中_.p29 p20 p34 p356.逻辑地址为1000h:0230h时,其物理地址是_10230h_ ,段地址是_1000卜_ ,偏移量是_0230h_.7.时钟周期是指_cpu建本时间计量单位_,总线周期是指_一次总线操作时间-总如作是指_cpu经外部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_.p378.8086工作在最大方式时cpu弓I脚mn/-mx应接_地_;最大和最小工作方式的应用场合分别是_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系套二.p38 p39 二、判断题2.从内存单元偶地址开始存放的数据称为规那么字. 〔〕V6.8086系统复位后重新启动时从内存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V四、简做题1.8086微处理器中的指令队列起什么作用〔eu从指令队列取指令的缓冲作用〕,其长度是多少字节〔6个字节〕?p262.什么是逻辑地址〔无符号32位二进制数〕,它由哪两局部组成〔段地址和偏移地址〕? 8086的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物理地址二段地址*10h+偏移地址〕?p353.8086微机系统中存储器为什么要分段〔8086系统内的地址存放器均是16位,只能寻址64kb ;将1mb存储器分成逻辑段,每段不超过64kb空间,以便cpu操作.〕,各逻辑段之间的关系如何〔可重叠、交叉、紧密连接和别离〕? p344.i/o端口有哪两种编址方式〔统一编址和独立编址〕,8086的最大i/o寻址空间是多少〔64kb〕 ? p365.8086的最大工作模式〔8086、8087和8089通过总线限制器8288产生对总线的限制信号〕和最小工作方式〔8086直接产生总线限制信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他们分别应用在何种场合〔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系统〕?p396.简述实地址方式〔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计算产生物理地址,其物理地址可以超过20位〕和虚拟8086方式〔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计算产生的有效物理地址为20位〕的区别.p417.简述pentium微处理器的主要特性.p44五、分析题1.有一个由10个字组成的数据区,其起始地址为1200h:0120h o试写出该数据区的首末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12120h〜12120h+10*2-1=12133h〕.2.假设一个程序段开始执行之前,〔cs〕二33aoh , 〔ip〕=0130h ,试问该程序段启动执行指令的实际地址是什么〔33a00h+0130h=33b30h〕 ?3.有两个16位的字31dah和5e7fh ,它们在8086系统存储器中的地址分别为00130h和00134h ,试画出它们的存储示意图.地址存储空间00130h00131h00134h 00135h4.将字符串“good!〞的ascii码依次存人从01250h开始的字节单元中,画出它们存放的内存单元示意图.地址01250h01251h01252h01253h01254h3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存放器间接寻址方式中,要寻找的操作数位于()中.a.通用存放器b.内存单元c.段存放器d.堆栈2.以下指令中正确的选项是().a.mov al,bxb.mov cs,axc.mov al,cld.mov [bx],[si]3.以下指令中错误的选项是()o b c ca.mov ax,1234hb.inc bxc.srl ax,2d.push dx4.设(sp)=1010h ,执行pop ax后,sp中的内容为().ba.1011hb.1012hc.1ooehd.100fh5.给定(al)=80h , (cl)=02h ,指令shr al,cl执行后的结果是().b a.(al)=40hb.(al)=20hc.(al)=c0hd.(al)=e0h6.将ax清零并使cf位清零,下面指令错误的选项是().aa.sub ax,bxb.xor ax,axc.mov ax,0( 不影响fr)d.and ax,0oooh二、填空题1.计算机指令通常由_操作码字段_和_操作数字段_两局部组成;指令对数据操作时.根据数据的存放位道可否为立即数、存放器操作数、存储器操作数.2.寻址的含义是指_寻找操作数的过程_; 8086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根据大类可分为百t作数有关的寻址方式、与i/o端口有关的寻址方式_;其中寻址速度最快的是_立即数寻址_.p54~p573.指令mov ax,es:[bx+o1ooh] 中,源操作数位于_物理地址为es*10h+bx+0100h 的存储单元;读取的是附加薮据es段的存储单元内容.4.堆栈是一个特殊的_存储器区域—其操作是以_2字节单元_为单位根据—先进后出_庶那么来处理;采用—sp—指向国顶地址,入隹时地址变化为_sp=(sp)-2_.p575.i/o端口的寻址有直接端口寻址和间接端口寻址两种方式;采用8位数端口地址(直接端口寻址)时,可访问的端口地址为_0~255_ ;采用16位数端口地址(间接端口寻址)时,可访问的端口地址为_0-65535_ . p57~ p58三、分析彳算题1、析如下指令的正误,对错误指令说明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收正:(1)mov [1200],23h (2)mov 1020h,cx(3)mov [1000h],[2000h](4)mov ip,o00h(5)push al(6)out cx,al(7)in al,[80h] (8)mov cl,3300h(1)mov [1200],23h; 未指明数据类型mov byte ptr[1200],23h(2)mov 1020h,cx ; 立即数不能作为目标操作数mov [1020h],cx(3)mov [1000h],[2000h]; 两操作数不能均是内存单元mov byte ptr [1000h],2000h(4)mov ip,000h;ip 不能在mov 指令中出现jmp 000h(5)push al ;操作数必须是16位push ax(6)out cx,al ;cx 不能作为端口地址的间接访问存放器out dx,al(7)in al,[80h];直接端口地址写法错误in al,80h(8)mov cl,3300h ; 两操作数的数据类型不一致mov cx,3300h2.试分析如下程序段执行完后,bx的内容:817fhmov bx,1030h ;(bx)=1030hmov cl,3 ;(cl)=3shl bx,cl ;(bx)=8180hdec bx ;(bx)=817fh4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汇编语言程序中可执行的指令位于()中.ca.数据段b.堆栈段c.代码段d.附加数据段2.以下内容不是标号和变量属性的是().ba.段属性b.地址属性c.偏移属性d.类型属性3.dos功能调用中采用屏幕显示单个字符,其值保存在()存放器.ca.alb.ahc.dld.dh4.dos功能调用中,从键盘读取一个字符并回显的是().aa.01hb.02hc.09hd.0ah5.循环程序设计中,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da.循环的限制b.选择循环结构c.设置循环参数初始值d.修改循环控制参数6.对于宏指令和子程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da.宏指令不能简化目标程序b.子程序可以简化目标程序,但执行时间长c.子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由cpu处理d.宏指令在执行时要保护和恢复现场二、填空题1.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_cpu指令系统_的程序设计语言,采用_指令助记符_表示操作码和操作数,用_符号地址_表示操作数地址.p822.汇编语言的语句可由_名字、操作符、操作数、注释_四局部组成; 其中_操作符_是必须具备旃.p833.机器指令是i旨_发送给cpu的命令_,在运行时由_cpu_执行;伪指令是发送给汇焉程序的命令 ,在汇编过程中由汇编词序进行处理;宏指令是指代表一段源程序,通常用于经常用到的一个程序段_场合.p87、p1074.子程序的根本结构包括_子程序说明、现场保护及恢复、子程序体、子程序返回等几个局部;字程序的参数传递有存放器、堆栈、存储器_等方法.p104、p1055.dos功能调用可完成对_完成对文件、设备、内存_的治理;bios 的主要功能是外设的限制;如系统加电自检、引导装兀及对键盘、磁盘、显示器、打印机、异步串行通信口等的限制.6.给定如下程序段,在每条指令的右边写出指令的含义和操作功能,指出该程序段完成的功能及运行结果:mov ax,0 ;ax=0mov bx,1 ;bx=1mov cx,5 ;cx=5lp: add ax,bx;ax=ax+bxadd bx,2 ;bx=bx+2loop lp;cx=cx-1; 假设cx 中0转lphlt ;停机⑴该程序段完成的功能是_?2n?1_ o05(2)程序运行后:(ax)=_36_ ; (bx)= _11_ ; (cx)= _0_ .【篇三:最新微机血疝与应用勺题参考答案(郑学坚)】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① 11010111 ② 10101001参考答案:①215d , d7h ②169d , a9h2.设计算机字长为8位,求机器数e3h分别为有符号、无符号数时对应的值.参考答案:假设e3为有符号数,为-29d;假设e3为无符号数,为227d o3.写出以下字符所对应的ascii码(1)'0'(2) 'a'(3) 'a'参考答案:(1) 30h (2) 41h (3) 61h1.1为什么需要半加器和全加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在做两个二进制数的加法时,右边第一位(最低有效位) 相加时不用考虑进位位,只要用半加器就可实现相加;除此位外, 其它各位相加都要带进位位相加,要用全加器电路.全加器的输入端有进位输入,而半加器没有.1.2用补码法写出以下减法的步骤:(1)0000 1111b - 0000 1010b = 0000 1111b + 1111 0110b = 1(舍去)0000 0101b = 5 d(2)0000 1100b - 0000 0011b = 0000 1100b + 1111 1101b = 1(舍去)0000 1001b = 9 d第2章作业2.1alu是什么部件?它能完成什么运算功能?试画出其符号.参考答案:alu是算术逻辑部件,它能完成二进制的加减乘除四那么运算,也能进行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2.4累加器有何用处?画出其符号.参考答案:累加器作为alu每次运行结果的暂时存储器,在cpu中起着存放中间结果的作用.除了能装入及输出数据外,还能使存储其中的数据左移或右移.2.5三态输出电路有何意义?其符号如何画?参考答案:三态输出电路能使输出电路与总线脱离,使总线结构具有公共通路的作用.2.6何谓l门及e门?它们在总结结构中有何用处?参考答案:l门即load限制端,是用以使存放器接受数据输入的控制门,又称装入门.e门即enable限制端,是三态输出门,用以使存放器中的数据输出至总线,又称三态输出门. l门和e门的运用可以保证数据在共用总线中有序传输互不干扰.2.8rom和ram各有何特点和用处?参考答案:rom为只能读出的存储器,可用以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由于半导体存储器技术的开展,目前出现了诸如flash rom 的存储器,它可读可写,并且掉电后写入的信息不丧失. rom通常用于固化生产厂家或开发者的程序或数据,用于启动计算机或限制计算机的工作.ram为可写入又可读出的存储器,可用以随时写入、改写或读出数据,也可用以写入随时有可能改变的用户程序. ram通常用于存储各种动态的输入输出数据、中间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或程序.2.10除地线公用处,5根地址线和11根地址线各可选多少个地址?参考答案:5根地址线可选25=32个地址;11根地址线可选211=2048个地址;2.11译码器有何作用?。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上册第一章P9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区别是什么?答:(1)微型计算机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也就是微处理器,又称微处理机。

(2)微型计算机是由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系统软件、电源、面板和机架等组成。

1.2微型计算机由哪些基本部分构成?微型计算机是由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1.4 说明CISC、RISC及其主要区别。

CISC是指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是指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他们的区别在于不同的CPU设计理念和方法。

RISC指令系统仅包含哪些必要的经常使用的指令,不经常使用的功能,往往通过基本指令组合来完成。

完成特殊功能时效率比较低。

CISC的指令系统比较丰富,一些特殊功能都有相应的指令。

处理特殊任务效率较高。

RISC对存储器操作相对简单,使对存储器访问的控制简化;而CISC机器的存储器操作指令较多,对存储器的访问有更多的指令直接操作,要求的控制逻辑比较复杂。

RISC在一条指令执行的适当地方可以响应中断;而CISC机器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响应中断。

RISC CPU的电路构成比CISC CPU简单,因此面积小、功耗也更低;CISC电路CPU电路复杂,同水平比RISC CPU面积大、功耗大。

RISC CPU结构比较简单,布局紧凑规整,设计周期较短,比较容易采用一些并行计算的最新技术;CISC CPU结构复杂,设计周期长,技术更新难度大。

从使用角度看,RISC微处理器结构简单,指令规整,性能容易把握,易学易用;CISC微处理器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实现特殊功能容易。

第二章2.1 8086CPU 由哪两大部分组成?简述它们的主要功能。

总线接口部件BIU跟执行部件EU。

总线接口部件(BIU)是联系微处理器内部与外部的重要通道,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微处理器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传递。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及的应用参考答案详解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及的应用参考答案详解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姜志海刘连鑫王蕾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目录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 (2)第2章半导体存储器及I/O接口基础 (4)第3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 (11)第4章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 (16)第5章 MCS-51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0)第6章 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 (26)第7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串行口 (32)第8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35)第9章 MCS-51系列单片机键盘/显示器接口技术 (37)第10章 MCS-51系列单片机模拟量接口技术 (41)第11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45)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1.简述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微型计算机在硬件上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部分;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存储器是存放数据与程序的部件;输入设备用来输入数据与程序;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用数字、图形等形式表示出来。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这三部分称为计算机的主机,而输入、输出设备则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由于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关键部件,所以常将它们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 Unit)。

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微处理器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集中做在一块集成电路上的一个独立芯片。

它具有解释指令、执行指令和与外界交换数据的能力。

其内部包括三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阵列(工作寄存器组)。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构成,各部分芯片之间通过总线(Bus)连接。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应用系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

51单片微型机原理和接口教程_习题答案(完整版1)

51单片微型机原理和接口教程_习题答案(完整版1)

11第一章习题答案1- 1 请说明 CPU的功能以及 CPU是怎样履行指令和程序的。

答: CPU的功能是履行程序和兼顾办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事务。

CPU履行指令分为3 步:取指令、剖析指令、履行指令;计算机程序是由一条条指令按必定的次序摆列组成的,CPU履行程序的过程就是一条条指令累计履行的过程,其方式分为串行作业方式和流水线作业方式。

1-2 请说明单片机内部主假如由哪些零件构成的,并说明各零件的作用。

答: 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控制器的作用是履行指令和协调系统各零件的工作;运算器的作用是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储存器:储存计算机工作时使用的信息,即指令代码和数据代码。

I/O 接口电路:拥有数据缓冲、数据隔绝及数据变换的功能。

1-3 请问关于容量位8K 的储存器芯片,它的地点线是多少根?13,故地点线为 13 根。

答: 8K=8192=232K×16(储存器容量显示格式:储存单元数×存另附:储存器的数据线由储存器的字长决定,比如一块储单元的字长)的储存器,其地点线为15 根,数据线为16 根。

1-4 将十进制数78, 134,分别用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8421BCD吗表示。

答: (78)D BH8421BCD=(1001110) =(4E) =(01111000)(134)D=(10000110)B=(86)H=(000100110100)8421BCD注: 8421BCD码为 4 位表示一个十进制数符,本质是符号不是数值,所以不行省略0。

1-5 将以下真值分别转变成用8 位和 16 位二进制数表示的原码、补码和反码。

X=1000100;[X]8位原=[X]8位反=[X]8位补=01000100;[X]16位原=[X]16位反=[X]16位补=0000000001000100 X= -1000100[X]8位原=11000100,[X]8位反=10111011,[X]8位补=10111100;[X]16位原=, [X]16位反=, [X]16位补=;X= -0111111[X]8位原=10111111,[X]8位反=11000000,[X]8位补=11000001;[X]16位原=, [X]16位反=, [X]16位补=; 1-6 将以下补码转变成二进制数的真值。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及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及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及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组成练习题1.计算机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2.请简述计算机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答案1.计算机由硬件、软件和数据组成。

2.计算机的输入过程是将数据或指令输入计算机中,处理过程是根据输入的数据或指令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数运算,输出过程是将计算出的结果送出计算机。

1.2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练习题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有哪些?2.请简述计算机的存储功能。

答案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程序控制。

2.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是将数据和程序保存在计算机中,包括内存和外存两种存储方式。

其中内存存储的数据和程序在计算机运行时可以直接使用,而外存一般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第二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2.1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练习题1.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2.请简述单片微型计算机中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作用。

答案1.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结构主要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等部分。

2.CPU是单片微型计算机中的核心部分,执行各种指令并控制所有的计算机操作。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分为RAM和ROM两种类型。

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将计算机与外设连接起来,并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2.2 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连接和启动练习题1.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连接需要哪些步骤?2.请简述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启动过程。

答案1.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连接包括硬件连接和软件连接两个方面。

硬件连接是将计算机与各种外部设备连接起来,软件连接是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加载到计算机中。

2.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启动过程包括计算机接通电源、检测硬件和启动操作系统三个步骤。

在检测硬件期间,计算机会检测各种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在启动操作系统期间,计算机会将操作系统加载到内存中并启动该系统。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习题参考答案110615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习题参考答案110615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参考答案1写出下列二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设字长为8位)。

(1)001011 (2)100110(3)-001011 (4)-111111答:(1)原码:00001011 反码:00001011 补码:00001011(2)原码:00100110 反码:00100110 补码:00100110(3)原码:10001011 反码:11110100 补码:11110101(4)原码:10111111 反码:11000000 补码:110000012已知X和Y,试计算下列各题的[X+Y]补和[X-Y]补(设字长为8位)。

(1) X=1011 Y=0011(2) X=1011 Y=0111(3) X=1000 Y=1100答:(1)X补码=00001011 Y补码=00000011 [–Y]补码=11111101[X+Y]补=00001110 [X-Y]补=00001000(2)X补码=00001011 Y补码=00000111 [–Y]补码=11111001[X+Y]补=00010010 [X-Y]补=00000100(3)X补码=00001000 Y补码=00001100 [–Y]补码=11110100[X+Y]补=00010100 [X-Y]补=111111003 微型计算机由那几部分构成?答: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构成。

各部分通过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相连。

4 8086的寻址范围有多大?其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答:8086有20根地址总线,它可以直接寻址的存储器单元数为1M字节,其地址区域为00000H—FFFFFH。

物理地址是由段地址与偏移地址共同决定的,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其中段地址通常来自于段寄存器CS ,物理地址来自于IP。

5 什么叫单片机?它有何特点?答:单片机就是在一块硅片上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I/O口(如并行、串行及A/D变换器等)的一个完整的数字处理系统。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胡乾斌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胡乾斌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胡乾斌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by Hu Ganbin is a comprehensive textbook that cover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s. 这本书内容翔实,涵盖了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Written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t caters to a wide audience, making it accessible to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aders. 由于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这本书既适合国内读者,也适合国际读者。

The author, Hu Ganbin, is a renowned expert in the field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s, bringing a wealth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the book. 作者胡干彬是单片微型计算机领域的知名专家,为这本书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One of the key strengths of the book is its pract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s. 这本书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其对了解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实用方法。

It not only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behin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s but also provides hands-on examples and exercises to help readers apply their knowledge. 它不仅解释了单片微型计算机背后的理论原理,还提供了实践例子和练习,帮助读者应用他们的知识。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2、完成下列数制之间的转换。

(1) 01011100B=92D(3)135D=10000111B(5)10110010B=262Q=B2H3、组合型 BCD 码和非组合型 BCD 码有什么区别?写出十进制数254 的组合型 BCD数和非组合型数。

答:组合型 BCD码用高四位和低四位分别对应十进制数的个位和十位,其表示范围是0~99;非组合型 BCD码用一个字节的低四位表示十进制数,高四位则任意取值,表示范围为0~9 。

组合型: 254=( 001001010100 )BCD非组合型: 254=(00000010 00000101 00000100 )BCD7、计算机为什么采用补码形式存储数据?当计算机的字长n=16,补码的数据表示范围是多少?答:在补码运算过程中,符号位参加运算,简化了加减法规则,且能使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可以简化机器的运算器电路。

+32767~ -32768。

9、设计算机字长n=8,求下列各式的[X+Y]补和 [X-Y]补,并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 X=18, Y=89 [X+Y]补 =00010010+01011001=01101011B=107D 正确[X-Y]补 =10111001B=00010010+10100111= ( -71D)补正确(2) X=-23, Y=-11 [X+Y]补 =11101001+11110101=11011110B= ( -34D)补正确[X-Y] =11101001+00001011=11110100B= ( -12D)补正确补(3) X=18, Y=-15 [X+Y]补=00010010+11110001=00000011B= ( 3D)补正确[X-Y] =00010010+00001111=00100001B= ( 33D)补正确补(4) X=-18, Y=120 [X+Y]补 =11101110+01111000=01100110B= ( 102D)补正确[X-Y] =11101110+10001000=01110110B= ( 123D)补由于 X-Y=-138 超出了机器数补范围,因此出错了。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参考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参考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参考答案《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姜志海刘连鑫王蕾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目录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 (4)第2章半导体存储器及I/O接口基础 (10)第3章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 (31)第4章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 (44)第5章MCS-51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52)第6章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 (64)第7章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串行口 (79)第8章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85)第9章MCS-51系列单片机键盘/显示器接口技术 (90)第10章MCS 51系列单片机模拟量接口技术 (99)第11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108)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1.简述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微型计算机在硬件上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部分;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存储器是存放数据与程序的部件;输入设备用来输入数据与程序;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用数字、图形等形式表示出来。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这三部分称为计算机的主机,而输入、输出设备则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由于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关键部件,所以常将它们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 Unit)。

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微处理器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集中做在一块集成电路上的一个独立芯片。

它具有解释指令、执行指令和与外界交换数据的能力。

其内部包括三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阵列(工作寄存器组)。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构成,各部分芯片之间通过总线(Bus)连接。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应用系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word精品文档46页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word精品文档46页

第1部分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解】微处理器:指计算机内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的部件,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芯片集成密度越来越高,CPU可以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这种具有中央处理器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被统称为“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微机”,也称“微电脑”。

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电子计算机。

由微处理机(核心)、存储片、输入和输出片、系统总线等组成。

特点是体积小、灵活性大、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微型计算机系统:简称“微机系统”。

由微型计算机、显示器、输入输出设备、电源及控制面板等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配有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和多种工具性软件等。

1.2 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功能?【解】CPU在内部结构上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阵列和内部总线等各部分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各种算数及逻辑运算,并实现对整个微型计算机控制,为此,其内部又必须具备传递和暂存数据的功能。

1.3 微型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有什么优点?【解】①简化了系统结构,便于系统设计制造;②大大减少了连线数目,便于布线,减小体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③便于接口设计,所有与总线连接的设备均采用类似的接口;④便于系统的扩充、更新与灵活配置,易于实现系统的模块化;⑤便于设备的软件设计,所有接口的软件就是对不同的口地址进行操作;⑥便于故障诊断和维修,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总线的逻辑电路有些是三态的,即输出电平有三种状态:逻辑“0”,逻辑“1”和“高阻”态。

1.4计算机总线有哪些,分别是什么?【解】总线按其信号线上传输的信息性质可分为三组:①数据总线,一般情况下是双向总线;②地址总线,单向总线,是微处理器或其他主设备发出的地址信号线;③ 控制总线,微处理器与存储器或接口等之间1.5 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和数据?【解】数据总线(DB)为双向结构,数据在CPU与存储器或I/O接口之间的传送是双向的,(数据既可以读也可以写),其宽度通常与微处理器的字长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1.1什么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答: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是计算机微型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通常片内都含有CPU、ROM、RA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系统时钟及系统总线等。

1.2单片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哪一阶段确立了单片机在嵌入式应用中的地位。

答:单片机初级阶段(1974—1976年),芯片化探索阶段(1976—1978年),8位单片机成熟阶段(1978—1982年),从SCM向MCU过渡阶段(1983—1990年),MCU百花齐放阶段(1990年—至今)。

其中,芯片化探索阶段(1976—1978年)确立了单片机在嵌入式应用中的地位。

1.3 单片机可分为几个系列?简述每个系列的主要特性。

答:单片机按系列可分为80C51系列、PIC系列和AVR系列等。

PIC系列单片机是Micro Chip公司的产品,与51系列单片机不兼容。

1) PIC系列单片机最大的特点是从实际出发,重视产品的性能与价格比,发展多种型号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要求。

2) 精简指令使其执行效率大为提高。

3) 产品上市零等待(Zero time to market)。

4) PIC有优越开发环境。

5) 其引脚具有防瞬态能力,通过限流电阻可以接至220V交流电源,可直接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无须光电耦合器隔离,给应用带来极大方便。

6) 彻底的保密性。

7) 自带看门狗定时器,可以用来提高程序运行的可靠性。

8) 睡眠和低功耗模式。

AVR单片机是1997年由ATMEL公司研发出的增强型内置Flash的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PU) 精简指令集高速8位单片机。

AVR单片机的主要特性1) AVR单片机以字作为指令长度单位,将内容丰富的操作数与操作码安排在一字之中(指令集中占大多数的单周期指令都是如此),取指周期短,又可预取指令,实现流水作业,故可高速执行指令。

2) AVR单片机硬件结构采取8位机与16位机的折中策略,即采用局部寄存器堆(32个寄存器文件)和单体高速输入/输出的方案(即输入捕获寄存器、输出比较匹配寄存器及相应控制逻辑)。

提高了指令执行速度(1MIPS/MHz),克服了瓶颈现象;同时又减少了对外设管理的开销,相对简化了硬件结构,降低了成本。

3) AVR单片机内嵌高质量的Flash程序存储器,擦写方便,支持ISP和IAP,便于产品的调试、开发、生产、更新。

4) AVR单片机的I/O线全部带可设置的上拉电阻、可单独设定为输入/输出、可设定(初始)高阻输入、驱动能力强(可省去功率驱动器件)等特性,使得I/O口资源灵活、功能强大、可充分利用。

5) AVR单片机片内具备多种独立的时钟分频器,分别供URAT、I2C、SPI使用。

6) 增强性的高速同/异步串口,具有硬件产生校验码、硬件检测和校验帧错、两级接收缓冲、波特率自动调整定位(接收时)、屏蔽数据帧等功能,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方便程序编写,更便于组成分布式网络和实现多机通信系统的复杂应用,串口功能大大超过MCS-51/96单片机的串口,加之AVR单片机高速,中断服务时间短,故可实现高波特率通讯。

7) 面向字节的高速硬件串行接口TWI、SPI。

TWI与I2C接口兼容,具备ACK信号硬件发送与识别、地址识别、总线仲裁等功能,能实现主/从机的收/发全部4种组合的多机通信。

SPI支持主/从机等4种组合的多机通信。

8) AVR单片机有自动上电复位电路、独立的看门狗电路、低电压检测电路BOD,多个复位源(自动上电复位、外部复位、看门狗复位、BOD复位),可设置的启动后延时运行程序,增强了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

9) AVR单片机具有多种省电休眠模式,且可宽电压运行(5~2.7V),抗干扰能力强,可降低一般8位机中的软件抗干扰设计工作量和硬件的使用量。

10) AVR单片机技术体现了单片机集多种器件(包括FLASH程序存储器、看门狗、EEPROM、同/异步串行口、TWI、SPI、A/D模数转换器、定时器/计数器等)和多种功能(增强可靠性的复位系统、降低功耗抗干扰的休眠模式、品种多门类全的中断系统、具有输入捕获和比较匹配输出等多样化功能的定时器/计数器、具有替换功能的I/O端口等)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单片机技术的从“片自为战”向“片上系统SOC”过渡的发展方向1.4 简述单片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答:(1)单片机的大容量化单片机内存储器容量进一步扩大。

以往片内ROM为1KB~8KB,RAM为64字节~256字节。

现在片内ROM 可达40KB,片内RAM可达4KB,I/O也不需再外加扩展芯片。

OTPROM、Flash ROM成为主流供应状态。

而随着单片机程序空间的扩大,在空余空间可嵌入实时操作系统RTOS等软件。

这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和单片机的性能。

(2)单片机的高性能化高性能化主要是指进一步改进CPU的性能,加快指令运算的速度和提高系统控制的可靠性。

采用精简指令集(RISC)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行速度。

并加强位处理功能、中断和定时控制功能;采用流水线结构,指令以队列形式出现在CPU中,因而具有很高的运算速度,有的甚至采用多级流水线结构。

单片机的扩展方式从并行总线到发展出各种串行总线,并被工业界接受,形成一些工业标准。

如I2C、SPI 串行总线等。

它们采用3条数据总线代替现行的8条数据总线,从而减少了单片机引线,降低了成本。

单片机系统结构更加简化及规范化。

(3)单片机的小容量低廉化小容量低廉的4位、8位机也是单片机发展方向之一。

其用途是把以往用数字逻辑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单片化。

专用型的单片机将得到大力发展。

使用专用单片机可最大限度地简化系统结构,提高可靠性,使资源利用率最高。

在大批量使用时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4)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内装化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可以把众多的外围功能器件集成到单片机内。

除了CPU、ROM、RAM外,还可把A/D、D/A转换器、DMA控制器、声音发生器、监视定时器、液晶驱动电路、锁相电路等一并集成在芯片内。

为了减少外部的驱动芯片,进一步增强单片机的并行驱动能力。

有的单片机可直接输出大电流和高电压,以便直接驱动显示器。

为进一步加快I/O口的传输速度,有的单片机还设置了高速I/O口,可用最快的速度驱动外部设备,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响应外部事件。

甚至单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把所需要的外围电路全部集成在单片机内,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

(5)单片机的全面CMOS化单片机的全面CMOS化,将给单片机技术发展带来广阔的天地。

CMOS芯片除了低功耗特性之外,还具有功耗的可控性,使单片机可以工作在功耗精细管理状态。

低功耗的技术措施可提高可靠性,降低工作电压,可使抗噪声和抗干扰等各方面性能全面提高。

单片机的全盘CMOS化的效应不仅是功耗低,而且带来了产品的高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以及产品的便携化。

(6)单片机的应用系统化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单片机向MCU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

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System on Chip)化趋势。

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

因此,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及工艺的快速发展,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1.5 单片机具有哪些突出优点?举例说明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答:1.单片机寿命长所谓寿命长,一方面指用单片机开发的产品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十年、二十年,另一方面是指与微处理器相比生存周期长。

MPU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以386、486、586为代表的MPU,几年内就被淘汰出局。

而传统的单片机如8051、68HC05等年龄已有二十多岁,产量仍是上升的。

一些成功上市的相对年轻的CPU核心,也会随着I/O功能模块的不断丰富,有着相当长的生存周期。

2.8位、32位单片机共同发展这是当前单片机技术发展的另一动向。

长期以来,单片机技术的发展是以8位机为主的。

随着移动通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产品进入家庭,32位单片机应用得到了长足、迅猛的发展。

3.低噪声与高速度为提高单片机抗干扰能力,降低噪声,降低时钟频率而不牺牲运算速度是单片机技术发展之追求。

一些8051单片机兼容厂商改善了单片机的内部时序,在不提高时钟频率的条件下,使运算速度提高了很多。

Motorola 单片机使用了琐相环技术或内部倍频技术使内部总线速度大大高于时钟产生器的频率。

68HC08单片机使用4.9MHz外部振荡器而内部时钟达32MHz。

三星电子新近推出了1.2GHz的ARM处理器内核。

4.低电压与低功耗几乎所有的单片机都有Wait、Stop等省电运行方式。

允许使用的电源电压范围也越来越宽。

一般单片机都能在3~6V范围内工作,对电池供电的单片机不再需要对电源采取稳压措施。

低电压供电的单片机电源下限已由2.7V降至2.2V、1.8V。

0.9V供电的单片机已经问世。

5.低噪声与高可靠性为提高单片机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使产品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满足电磁兼容性方面更高标准的要求,各单片机商家在单片机内部电路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技术措施。

如ST公司的由标准8032核和PSD(可编程系统器件)构成的μPSD系列单片机片内增加了看门狗定时器,NS公司的COP8单片机内部增加了抗EMI电路,增强了“看门狗”的性能。

Motorola推出了低噪声的LN系列单片机。

6.ISP与IAPISP(In-System Programming)技术的优势是不需要编程器就可以进行单片机的实验和开发,单片机芯片可以直接焊接到电路板上,调试结束即成成品,免去了调试时由于频繁地插入取出芯片对芯片和电路板带来的不便。

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技术是从结构上将Flash存储器映射为两个存储体,当运行一个存储体上的用户程序时,可对另一个存储体重新编程,之后将程序从一个存储体转向另一个。

ISP的实现一般需要很少的外部电路辅助实现,而IAP的实现更加灵活,通常可利用单片机的串行口接到计算机的RS232口,通过专门设计的固件程序来编程内部存储器,可以通过现有的INTERNET或其它通讯方式很方便地实现远程升级和维护。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1)智能化家用电器:各种家用电器普遍采用单片机智能化控制代替传统的电子线路控制,升级换代,提高档次。

如洗衣机、空调、电视机、录像机、微波炉、电冰箱、电饭煲以及各种视听设备等。

2)办公自动化设备:现代办公室使用的大量通信和办公设备多数嵌入了单片机。

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绘图机、考勤机、电话以及通用计算机中的键盘译码、磁盘驱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