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织物设计
织物组织设计教材(PPT93页)

组织结构中,对组织结构来说,无处没有变化与统一 的学问。
变化是指组织图中各组成部分的区别、各组织点的差 异等。如经纬组织点本身的不同,由组织点而形成的
浮长线与组织点的均匀排列效果的不同,浮长线排列 的曲与直、左与右 、正与反等的不同、组织点排 列明与暗的不同,结构紧密与松弛的不同等等,相
既要了解一般的美学常识,又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
既要借鉴与古人的设计经验,又要大胆地实践与创新;
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际经验。
二、原组织的变化设计
平纹变化组织
方平组织变化设计 方平组织嵌入平纹的设计 改变经纬浮长(增减组织点)的设计方法 平纹变化小花纹组织 经重平纬重平的混合分区设计
底片对比法
底片对比法
夹花斜纹
缎纹变化组织
加强缎纹 花纹加强缎纹 变则缎纹 镶嵌小花纹的缎纹组织
织物组织设计教材(PPT93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 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织物组织设计教材(PPT93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 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设计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 经面组织与纬面组织点的对比 b. 交织点疏和密的对比 c. 粗犷与细腻组织的对比 d. 组织经处理产生凹与凸的对比
a. 经面组织与纬面组织点的对比
b. 交织点疏和密的对比
c. 粗犷与细腻组织的对比
d. 组织经处理产生凹与凸的对比
(二)均衡与对称法则
均衡法则:
a. 组织的结构均衡
b. 图像的视角均衡
对称法则:
a. 轴对称设计
b. 中心对称设计
对称设计的优点:
❖ 在能使花纹变大变清晰的同时还能节省 使用的综片数; ❖ 减少和防止因交织点不均匀产生织造病 疵; ❖ 方便工人生产操作等。
织物设计原则与方法

机织工艺设计
胡吉永
纺织学院高技术纺织品系
授课内容
机织工艺
织前准备
织物织造 织后评价
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机织工艺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了解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 初步掌握面向织物用途和终端用户要求的机织工艺设计
针对一定规模的织厂级产品方案,通过该设计环节,综合运用织物组织结构、机织学、纺织 工艺设计等专业知识,合理选择机织工艺流程、机织各工序设备及相关工艺参数,完成各工 序设备配台的计算
1m 2 织物无浆干燥质量 = G j + G w = 67.4 + 67.8 = 135.2 (克)
(八)织物工艺设计的其它参数
1 、整经轴上的经纱根数
经纱根数 = 一批整经轴数 或 2172 经纱根数 = =434 余 2 5
总经纱根数
2172 = 6
=362 (根)
即四只经轴卷绕 434 根经纱,一只经轴卷绕 436 根经纱
经纱密度(根 /10cm ) 公制筘号 = 每筘穿入数
一、机织工艺概述
白坯织物的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
筘幅( cm)
总经根数
布身每筘穿入数 总经根数 - 边经根数 × ( 1筘幅( cm ) = 布边每筘穿入数 × 10 布身每筘穿入数 × 筘号
)
计算取两位小数,选用筘幅时两边应适当增加余筘。计算时,在纬纱织缩率、 筘号、筘幅三者之间需进行反复修正 生产中,经纱最大穿筘幅度应小于织机公称筘幅
(五)经纱穿筘幅宽(筘幅)
2 2172-24 × ( 1- ) 2172-12 经纱穿筘幅宽( W k ) = 4 × 10= =98.18 (厘米) 2 × 110 22
织物工艺设计

介绍工艺的: 制作过程 各种缩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 注意事项
工艺的制作过程
• 确认面料的正反面,经纬向。 • 称出面料的平方米克重。 • 数出面料的经纬密度。 • 数出面料的颜色、纱支排列。 • 测定好各纱支的线密度(纱支)。 • 鉴别各纱线的成份。 • 分析出面料的组织结构。
• 测绘出面料的组织图,做好上机图。 • 还原出面料的坯布规格。 • 做出面料坯布的生产工艺。 • 计算出各纱支的用纱量。 • 计算出面料的坯布成本价格。 • 根据面料的后整理工艺,核算出成品价格。 • 找出面料的生产难点、要点。
• 成品价格: • =(坯布*(1+染缩)*(1+损耗)+染
色费(整理费))*(1+利润) • 损耗:染色为5%。 • 利润:>3%。 • 注意小批量与染色费的关系。
筘幅的确定:
• 棉、涤棉类: 通常为63”*1.06 • 粘胶、麻类:67“*1.06 • 涤纶长丝类:根据后处理方式决定。 • 弹力布类:按弹力要求来定。
用纱量的计算:
• 短纤类: • 0.65/纱支*密度*幅宽 • 长丝类: • 0.65/5315*纱线D数*密度*幅宽
坯布规格的确定:
• 坯布幅宽: 按坯布幅宽的设计。 经密:=成品经密*成品幅宽/坯布幅宽。 纬密:=成品纬密/(1+经向染缩)
染缩率的计算:
• 棉、麻类的,不考虑。 • 毛类的:15-25% • 粘胶类:8-10% • 涤纶长丝:10-15% • 锦纶长丝:3-5% • 混纺纱:按比例计算。
坯布幅宽的设计
• 棉、涤棉类:成品幅宽*(1+8.6-9%) • 通常为63” • 粘胶、麻类:67“ • 涤纶长丝类:根据后处理方式决定。 • 弹力布类:按弹力要求来定。
第十章织物设计

1d
1d
57.7 57.7 67.2 67.2
6 5/3 1.25d 0.75d 64.0 54.0 72.8 63.8
67.0
68.1 70.1 73.2 78.0
(101.6) 100
86.0 78.0 73.2 70.1
71.8
72.8 74.6 77.4 81.7
(101.2) 100 88.6 81.7 77.4 74.6
织物最大密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Pj max Pw max CF m T平
3.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相等,经、纬向密度不等 其经、纬向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Pw
(CF m Tt
)167
P 0.67 j
4.织物经、纬密度与经、纬纱线密度均不相等
其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m
CF 1067 Ttj /Ttw
0.67 Ttj /Ttw
1296;生丝织物:1296;熟丝织物:1246。
各类组织的m值的取值表
组织类别
F
m 组织类别
F
m
平纹
F=Fj=Fw=1
1
急斜纹 Fj>Fw( w)取F=Fj 0.42
斜纹
F=Fj=Fw>1
0.39 急斜纹
Fj=Fw=F
0.51
缎纹
F=Fj=Fw≥2
0.42 急斜纹 Fj<Fw( w)取F=Fw 0.45
60.0
(200) 100
66.7
(166.6) 100
71.4
(二)勃莱依里经验法
勃莱依里经验法在使用时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方形织物 织物的经、纬向密度相等,经、纬纱线密度也相等的织物
称为方形织物。其最大经、纬密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织物设计的内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织物设计的内容
一、用途与对象。
织物的用途与使用对象不同,其风格会全然不同。
用途可分服装用、日
用装饰用、产业用三大类;使用对象一般可分为男女老幼、城市乡村、民族地域、文化层次、地理环境、内销外销等。
二、织物风格、性能。
从风格上讲,有棉型、毛型、丝绸型、麻型等,从性能方面看,有织物
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耐磨性、悬垂性、起毛起球性、折皱弹性、透气性、保暖性等等。
三、纤维原料。
每一种纤维原料都具有独特的性能,使用一种新的原料,就可构成一种
新的品种。
因此,纤维原料设计是织物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纱线。
不同的纱线结构、不同结构纱线的配置,会产生外观丰富多样的产品。
纱线的种类有:
1.纱如纯纺纱、混纺纱、混色纱、中捻度纱、强捻纱、弱捻纱、S 捻纱和Z捻纱等。
2.线如双股线、三股线、多股线及多次合股线。
捻向有异向捻、同向捻以及两根单纱异捻向的合股加捻线。
合股纱中的单纱可以由相同线密度并合,也可由不同线密度并合。
3.花饰线如双色股线、结子线、毛圈线、断丝线、竹节纱、彩点纱、扎染纱、印线等。
4.不同加工方法的纱线如环锭纺、转杯纺、静电纺、摩擦纺、自捻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织物设计与思考

织物设计与思虑本文主要经过对织物设计的认识,对于织物设计过程中的几点思虑以及对将来织物设计的展望来写的。
从设计、织物的大环境睁开对织物设计的认识,接着介绍织物的构造、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工艺组成不一样风格的织物,进而实现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一致。
思虑人与人、人与织物、人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对将来的织物设计供给必定的参照。
设计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它不单是美学直觉的显现,更是生活品尝的延长,它第一是一种思虑方式,思虑人的行为,关怀人与人、人与物体、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负载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重信息,是人类文化的创建。
跟着社会的不停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对生活中的设计美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着再生活高品位和舒坦性。
对美化环境和陶冶情操的适用装修织物的需求有了不一样程度的需求与希望。
纺织品作为一种“软”资料引领人们踏上追赶世界潮流的征程,令人们从头去发现隐蔽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以及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意义。
纺织装修品是织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用于美化环境的适用纺织品。
纺织装修品种类众多,用途宽泛,此中包含地毯、窗帘、墙布、床上用品、家具织物以及卫生盥洗与厨房用品等,几乎遍及室内全部部位,且为每家必备日用品,与人们的生活亲密有关,花费量很大。
装修功能主要经过产品的纹样、色彩、样式、织物肌理等外观成效,令人们获取视觉、触觉上的美好享受。
纺织装修品是艺术性与适用性相联合的产品,在具备宽泛的适用价值的同时,经过对环境的装修美化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享受。
织物是由经、纬两个系统的纱线或纤维相互交叉而成的。
因为采纳的原料和加工方法不一样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织物,主要以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种为基础而产生无数其余组织。
不一样的工艺也组成了不一样风格的织物,兼具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
织物设计主要经过人们的情味喜好和精神世界去反响生活,揭露生活中事物的美或美的方面,知足人们的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取精神上的欢乐,让人们可以在轻松的人居生活环境中获取美的熏陶。
织物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织物结构与设计知识点导言:织物结构与设计是纺织品行业中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织物的材料选择、纹理构造、花纹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织物结构和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材料选择、纺织工艺、织物纹理、花纹设计和色彩运用等。
一、材料选择1. 纤维类别在织物的材料选择中,常见的纤维类别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棉花、丝绸、麻等,而化学纤维则有涤纶、腈纶、锦纶等。
2. 纤维特性不同纤维具有不同特性,比如棉花柔软透气、涤纶具有弹性和耐磨等。
在织物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用途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
二、纺织工艺1. 纺纱工艺纱线的质量和纺纱工艺密切相关。
常见的纺纱工艺有环锭纺、气流纺、杯机纺等,不同的工艺会影响纱线的强度、光泽和柔软度等特性。
2. 织造工艺织造工艺决定了织物的密度、手感和外观等。
常见的织造工艺包括经编、纬编、梭织和针织等。
织物的纹理效果和强度都会受到织造工艺的影响。
3. 平整整理工艺平整整理工艺对织物的外观和尺寸稳定性至关重要。
工艺包括热定型、定型、压光等,能够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垂坠感和平整度。
三、织物纹理1. 织物纹理分类织物的纹理根据纱线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平纹、斜纹和提花等。
平纹纹理简洁,斜纹纹理具有视觉上的拉伸效果,而提花纹理则能够呈现出花样和图案。
2. 纹理效果与面料选择不同的纹理效果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面料,如棉布适合平纹纹理,丝绸适合斜纹纹理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和风格选择合适的纹理效果。
四、花纹设计1. 花纹设计要素花纹设计涉及到形状、线条、色彩和比例等要素。
这些要素的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花纹效果,如条纹、格子、花朵等。
2. 花纹设计的表达形式花纹设计可以通过手绘、数码绘制和刺绣等方式来表达。
设计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尝试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时尚的需求。
五、色彩运用1. 色彩的表达特性色彩对于织物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给产品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织物组织设计(PPT93页)

增减组织点的斜纹变化设计
倾角相反的斜纹重叠 3/7右 3/7左
倾角相反的斜纹重叠 3/12右 1/2左
倾角相反的斜纹重叠 3/12右 1/2左
缓急斜纹重叠
缓急斜纹重叠
修饰后的重叠变化斜纹
修饰后的重叠变化斜纹
改变经线位置
经纬线排列都改变
曲 线 斜 纹
改变经线位置
4/4加强斜纹4根顺序排列,4根间隔排列
织物组织设计
织物组织设计的定义
织物组织设计是纺织品设计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是美学与纺织工艺设计的完 美结合。
织物组织设计属艺术设计范畴,必须遵 循艺术设计法则和织物用途的强力、牢 度、弹性、紧度的要求。
一、织物组织设计的基本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组织创作最基本的法则,它贯穿于所有
(四)节奏与韵律
它是借助于姊妹艺术的术语。一支优 美的歌曲要有鲜明的节拍,一篇好的诗 歌要有鲜明的韵律,这是构成艺术感染 力的因素。
每个设计成功的组织,都包含以上各种基本法则。 这些法则是从理论与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只 有按照这几种规律做才能实现组织的美,用组织点 来编结出美的旋律。
对于产品设计者
方平组织变化
嵌入平纹的方平组织 合纤领带绸的地组织
改变经纬浮 长的方平变 化组织:以 方平为骨架, 经过改进修 饰后的设计
平纹变化小花纹组织
平纹变化小花纹组织
经重平纬重平的混合分区设计
斜纹变化组织
加强斜纹 局部加强(增减组织点)法 重叠(复合法)设计 改变经纱位置的设计 对称设计 底片对比法 夹花斜纹
组织结构中,对组织结构来说,无处没有变化与统一 的学问。
变化是指组织图中各组成部分的区别、各组织点的差 异等。如经纬组织点本身的不同,由组织点而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纹与反光带关系
五枚纬面缎纹的纹路斜向
三、密度与紧度设计
(一)理论计算法 1.紧密结构理论法 极端相结构理论即直径交叉理 论。假如纱线为圆柱体,当织 物中纱线达到最大密度时,相
纬 经
邻纱线相互靠近,在经纬纱交
叉部位宽度等于一根纱线的直 径,此时织物的最大密度可用 下式表示。
织物交织示意图
当织物中经、纬纱的线密度相同时,则有:
各类组织的m值的取值表
组织类别 平 斜 缎 方 纹 纹 纹 平 F F=Fj=Fw=1 F=Fj=Fw>1 F=Fj=Fw≥2 F=Fj=Fw≥2 Fj>Fw取F=Fj Fj<Fw取F=Fw Fj>Fw取F=Fj Fj<Fw取F=Fw m 1 0.39 0.42 0.45 0.42 0.35 0.35 0.31 组织类别 急斜纹 急斜纹 急斜纹 缓斜纹 缓斜纹 缓斜纹 变化斜纹 变化斜纹 ( Fj>Fw( F w)取F=Fj m 0.42 0.51 0.45 0.31 0.51 0.42 0.39 0.39
60.4 61.6 63.8 67.2 72.8 82.3 (102) 100 (300) 100
67.0 68.1 70.1 73.2 78.0 86.0 (101.6) 100 (200) 100
71.8 72.8 74.6 77.4 81.7 88.6 (101.2) 100 (166.6) 100
斜纹密度×0.7=平纹密度
斜纹密度×0.83=平纹密度
2.紧度理论法
假设纱线为不可压缩的圆柱体,且为紧密状态时,其经、 纬纱最大理论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p j max p w max E j紧 dj E w紧 dw
式中: 、 p j max
——织物的最大理论经密和纬密,根/10cm。 p w max
将此最大密度分别与设计所要求的经向紧密率Kj和纬向紧
密率Kw
紧密率的含义是织物的实际紧度E实与该织物在相同结构时 相对应的紧密织物的紧度E紧的比值。即。
K E实 E紧 100%
常见规则组织紧密织物的紧度值
组 结 构 相 1 0 0 2d 织 平 E j‘ 50.0 纹 E w’ (∞) 100 (103) 100 75.6 64.0 57.7 54.0 51.6 50.3 三页斜纹 E j’ 60.0 E w’ (300) 100 (102) 100 82.3 72.8 67.2 63.8 61.6 60.4 紧 度(%) 四页斜纹 E j’ 66.7 E w’ (200) 100 (101.6) 100 86.0 78.0 73.2 70.1 68.1 67.0 五枚缎纹 E j’ 71.4 E w’ (166.6) 100 (101.2) 100 88.6 81.7 77.4 74.6 72.8 71.8
织物中经纬纱捻向的配合对织物的手感、厚度、表面纹路等
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织物的捻向设计中,还可利用不同捻向纱线的间隔排列, 形成隐条、隐格效应,使织物外观含蓄、雅致。这在精纺毛织 物和仿毛织物的设计中应用较多。
2.纱线捻向与织纹的关系 (1)纱线浮长段的反光带 现象 浮在织物表面的每一纱 线浮长段,在光线照射下,
在一定区域内均能看到纤
维的反光现象,各根纤维 的反光部分排列成带状,
称作“反光带”。由纤维
反光构成的反光带的倾斜 方向与纱线捻向相反。
(2)斜纹、缎纹类织物的织纹与纱线捻向的关系
织物组织结构、经纬纱原料等条件相同的纱线浮长段,在同 样的光照条件下,其反光特征是相同。但是如果织物组织的织 纹方向不同,则会得到斜纹纹路清晰或斜纹纹路不清晰的不同 外观结果。
当
Kw Kj
=1时,总紧度系数Kz为:
K z 2K max 90.92F m
式中 :Kmax——方形织物中成品最大经(纬) 当纬经比不等于1(非方形织物)时,紧度系数可用下式估算:
K j max
1.667 K max K max 0.6 ( ) 0.6 B B
式中: B——成品纬经密度比(Ttj=Ttw时)或紧度比; Kmax——方形织物中成品最大经(纬)紧度系数。 Kjmax——非方形织物中成品的最大经向紧度系数; Kmax——方形织物中成品的最大经(纬)紧度系数。 上述紧度系数是理论计算所得,最终选择确定的紧度系数应 小于此计算所得的数据。
三、纺织品设计的类型
(一)仿样设计 • 仿样设计就是根据样品进行仿制设计,可以是复制出完全相 同的织物,也可以是仿照样品的某些特征进行设计。其步骤 一般为:(1)分析来样。(2)确定产品的主要结构参数。(3) 确定织物的纺、织、染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二)改进设计 • 根据用户对某一织物的改进要求,从分析消费者意见入手, 对织物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三)创新设计
P
0.67 Ttj / Ttw j
2Ttj Ttw 式中: T平 ——经、纬纱线密度的平均值,其计算式为: T平 Ttj Ttw Pjmax(Pwmax)——方形织物的最大经(纬)向密度,根/10cm Tt——经(纬) F—— m——织物的组织系数(随织物组织而定),见表10-3 C——不同种类织物的系数,棉:1321.7;精梳毛织物:1350;粗梳毛织物: 1296;生丝织物:1296;熟丝织物:1246。
Pmax
R 100 d (R t)
式中 d——经纬纱直径,mm; R——组织循环纱线数; t——一个组织循环中纱线的交叉次数; 1 R n F 若令: d ,即1mm内纱线紧靠排列时的纱线根数; t ,即 平均浮长。 则上式可简化为:
p max
nF 100 F 1
当经纬纱的线密度不相同时,则有:
(三)织物结构设计
• 包括织物的经、纬向密度设计及配合和组织设计。
(四)花纹图案设计 • 应根据品种类型、使用对象及流行趋势来设计。 (五)纺织染整工艺设计 • 织物的外观风格需要由相应的机械后加工(如割绒、拉绒、剪 花、热压、磨毛等)或化学染整后整理(如漂炼、印染、丝光 、烂花、涂层、防缩、防静电、防水、防污、防燃等)获得。 (六)织物规格设计与计算
(二) 纤维原料的选择和纱线设计 • 织物性能和风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纤维原料。选择纤维 原料时,不仅要选择原料品种,还要考虑原料的品质特征(如 长度、细度、长细度指标离散程度等),不同原料的搭配、混 纺比例等。此外,还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 • 在纱线设计中,不仅要设计纱线的结构,还要按织物的风格要 求设计纱线的线密度、捻度及捻向。
Fj=Fw=F Fj<Fw( ( w)取F=Fw
j)Fj<Fw取F=Fw Fj=Fw=F j)Fj>Fw取F=Fj j> w取F= j
经重平 纬重平 经斜重平 纬斜重平
j< w取F= w
(三)参照设计法
由于影响织物经、纬向密度和紧度的因素很多,采用公式
计算的结果总会与实际产生一些偏差。实际上,在产品设计时, 往往可先参照类似品种初步确定其经、纬向密度,然后通过生
Pj max Pw max
CF m T平
3.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相等,经、纬向密度不等 其经、纬向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CF m 167 0.67 Pw ( ) Pj Tt
4.织物经、纬密度与经、纬纱线密度均不相等 其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Pw ( CF m T平 )
1 067 Ttj / Ttw
9
∞
2d
0
50.0
60.0
66.7
71.4
(二)勃莱依里经验法
勃莱依里经验法在使用时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方形织物
织物的经、纬向密度相等,经、纬纱线密度也相等的织物 称为方形织物。其最大经、纬密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Pj max Pw max
CF m Tt
2. 织物的经、纬向密度相等,经、纬纱线密度不等 织物最大密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p j max R 100 F 100 d j R d wt d j F d w
p w max R 100 F 100 dwR d jt dwF d j
该方法计算简便,但缺点是无法区别对待组织点平均浮长F相同, 而组织交织规律不同的织物。如果将织物的组织变化因素考虑进 去,则可修正为下列各式: ①斜纹织物
Pmax 100 nF [1 0.05( F 2)] F 1
②缎纹织物
Pmax 100 nF (1 0.055 F ) F 1
③方平织物
当F=2时, Pmax 100 nF (1 0.045 F )
F 1
当F>2时,Pmax
100 nF [(1 0.095 ( F 2)] F 1
当两织物所用原料和纱线的线密 度相同,如果已知此两织物的组 织和其中一织物的密度时,根据 该理论则可以获得另一织物的密 度。两种组织织物密度之间的换 算关系为:
式中:
R2 R1 t1 P2 P1 R! R2 t 2
P1——原织物的密度,根/10cm; P2——新织物的密度,根/10cm; R1——原组织的完全循环纱线根数, 根; R2——新组织的完全循环纱线根数, 根; t1——原组织的交错次数,次; t2——新组织的交错次数,次。
不同组织织物的密度换算系数
平纹密度×1.2= 斜纹密度 斜纹密度×1.125=
3 3
斜纹密度
平纹密度×1.33=
斜纹密度
斜纹密度×0.9=
斜纹密度
平纹密度×1.5= 3 3 斜纹密度 斜纹密度×1.11= 斜纹密度×1.25=
3 3
斜纹密度×0.75=平纹密度 平纹密度 ×1.43= 斜纹密度
斜纹密度 斜纹密度
第十章
织物设计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织物设计概述 织物设计内容与方法
本章知识要点
1.织物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2.织物密度的设计方法及适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