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革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接下来在社会矛盾激化,内外矛盾加重的情况下爆发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的发展态势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创建,上承辛亥革命,下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板块的内容。武昌起义之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但是资产阶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人继续为反帝反封的革命事业不断奋斗。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记住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标志、领导人、影响?

(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清帝退位的时间、结果;观看视频及结合教材,列举出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篡夺革命果实的,并分析出袁世凯能窃取到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原因。(重点、难点)

目标4:阅读教材,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了解,理解其颁布的性质、意义。学习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重点)

六、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展示大总统誓词图片。

右图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宣读了亲自撰写的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益,文时遵之┅┅谨以此誓于国民。”

南京临时政府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精神?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呈现)本课三个子目: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3)合作探究

➢中华民国的建立——讲授法

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46—47页“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时间、地点、标志、影响?

设计意图:把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

多媒体出示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结合本课内容,回答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

学生回答: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时间: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领导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副总统)

影响: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拓展延伸

教师讲解: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要加1911,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要减1911。

小试身手

出示问题:194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哪一年。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1949-1911=38

是民国38年。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历史纪年的方法。

教师: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成立了,它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清王朝完全不同。所以,中华民国实行的对内对外措施也必然和清王朝不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清政府采取的对内对外措施,分析它有什么进步性与局限性。

多媒体出示材料、问题:

史料补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如何看待临时政府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

材料一:临时政府颁布的一些对内措施

材料二: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又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选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对内措施方面,体现了临时政府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愿望,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方面向西方学习,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对外关系方面,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平等友好;要洗刷满清时代的辱国措施和国人排外的思想;维持列强在华现状,专心整理内政。体现了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立场,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看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实质,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过渡:中华民国成立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会允许这样一个政府存在吗?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权形势。

多媒体出示: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权形势示意图

教师:清政府在革命面前将希望放在了袁世凯身上,不过,袁世凯另有打算,他耍弄两面手法,武力逼宫,另一方面武力进攻革命摇篮汉口、汉阳,同时还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帝国主义国家此时早就把袁世凯作为自己在中国的代理人,支持袁世凯,给孙中山施加压力。在反动势力的强大压力下,孙中山最终选择了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表示赞成共和,就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清帝是什么时候退位的,袁世凯是如何篡夺革命果实的,让我们一起学习下一子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