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操舵装置
船舶结构与设备-第5章-舵设备ppt课件全文
![船舶结构与设备-第5章-舵设备ppt课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2fa3f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3.png)
一致,夜间调亮照明 2)灵敏度调高些 3)操舵稳定于新航向、正舵后由“随动”
改为“自动” 4)根据海况和装载状态调节各旋纽。
.
第五节 自动舵
• 二、自适应舵 • 1970s,产生了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第三代自动
操舵仪——自适应自动舵(adaptive autopilot),简 称自适应舵。 • 自动适应运动特性和海况的变化,自动确认各项 系数进行最佳控制。
M S F L lL F L (L 2 B P x g x co ) s 1 2 F L L BP
.
第五章 舵设备
• 第二节 舵的类型和结构 • 一、舵的类型 • 1、按舵杆轴线位置分:
–不平衡舵(single plate rudder); –平衡舵(balance rudder):部分舵叶在舵杆轴
• 4、设置要求:除可共用舵柄或舵扇外,辅 助操舵装置不应属于主操舵装置中的任何 部分。
.
一、操舵装置的设置
• 5、配置方案: 1)一套主操舵装置和一套辅助操舵装置 2)主操舵装置设置两套相同的动力设备,并设两
套操舵控制系统: a、一套随动控制 b、一套手柄控制
.
一、操舵装置的设置
随动控制 手柄控制
.
第二节 舵的类型和结构
• 二、舵的结构 • 流线型平衡舵由舵叶、舵
杆、舵承组成。 • 1、舵叶 • 由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按
线型组成骨架,加舵叶板 焊制而成水密结构。 • 舵叶焊制或修理后在涂油 漆或敷设其他材料之前应 进行密性试验
.
密性试验
每个密封部分进行密性试验:
1)灌水试验 H=1.2d+V2/60(m)、保持15min以 上 ,不得变形和渗漏
船体设备 术语-最新国标
![船体设备 术语-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2dbf03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5.png)
船体设备术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用装置、系船设备、舱面属具、救生设备的通用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船体设备。
2 船用装置2.1 舵设备2.1.1 舵设备装置2.1.1.1操舵装置steering gear能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将舵转动至所需角度的装置,一般分为人力操舵装置和动力操舵装置。
2.1.1.2主操舵装置main steering gear在正常航行情况下为驾驶船舶而使舵产生动作所必需的机械、转舵机构、舵机动力装置(如设有)及其附属设备和向舵杆施加转矩的部件(如舵柄及舵扇)的总称。
2.1.1.3辅助操舵装置auxiliary steering gear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舶所必需的设备,这些设备不属于主操舵装置的任何部分,但可共用其中的舵柄、舵扇或同样用途的部件。
2.1.1.4应急操舵装置emergency steering gear在主、辅操舵装置均发生故障时,能应急投入使用的操舵装置。
2.1.1.5电动操舵装置electric steering gear用电动机仅通过机械装置向舵杆施加转矩的操舵装置。
2.1.1.6电动液压操舵装置electro hydraulic steering gear用电动机传动的液压泵通过液压和机械装置向舵杆施加转矩的操舵装置。
2.1.1.7人力操舵装置manual steering gear用人力操纵舵轮,通过机械或液压传动带动舵柄使舵转动的装置。
包括舵链传动操舵装置、舵索传动操舵装置、螺杆传动操舵装置和操舵轴传动操舵装置。
2.1.1.8人力液压操舵装置hand-hydraulic steering gear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用人力直接或间接进行操舵的装置。
2.1.2 舵部件2.1.2.1舵rudder利用船舶航行时水流在其水下表面上的反作用力而控制船舶航向的装置。
2.1.2.2中舵centerline rudder在设有多舵的船上位于中线面上的舵。
知识点六 辅助操舵装置和舵角限位器
![知识点六 辅助操舵装置和舵角限位器](https://img.taocdn.com/s3/m/2c1dd69548d7c1c709a14569.png)
舵角限位器及操舵装置要求 非液压型的操舵装置,应达到等效的标准
速度时不致损坏
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在最大营运前进航速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任一舷的35度转至
操舵装置的基本要求
5
6
8
9
特殊要求
如主操舵装置具有2台或2台 以上相同的动力设备,则在 下列条件下可不设置辅助操 舵装置:
对于客船,当任一台动 力设备不工作时,
对于货船,当所有动力 设备都工作时,主操舵 装置仍能按“2)”的规定 操舵;
主操舵装置应布置成当 其管系或一台动力设备发生 单项故障时,此缺陷能被隔 离,使操舵能力能够保持或 迅速恢复
非液压型的操舵装置
非液压型的操舵装置,应达 到等效的标准
7
操舵装置
操舵装置应有保持舵位不动 的制动装置
人力操舵装置
人力操舵装置只能当其操作 力在正常情况下不超过60N 时方允许装船使用
应能满足当动力源发生故障
当主操舵装置是由两台或几台相同的动力设备组成不设辅助操舵装置时,应设置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且每个系统应能在驾驶室控制
非液压型的定操,舵否装则置,每应艘达船到舶等应效设的标置准一
营运前进航速时进行操舵,
航速的一半但不小于7kn时
失效后又恢复输送时,能自
驾具驶有室 足与够舵的套机强主室度操之并舵间能应在装备最置有大和通营一信运套设前辅施进航助速操时进行操舵使,舵使自舵自任任一一舷舷的的3355度度转转至至
4
人力操舵装置只能当其操作力在正常情况下不超过60N时方允许装船使用
另一舷的35度,并且于相同条件下自一舷的35度转至另一舷的30度所需的时间不超过28S。
舵角位置应在驾驶室及舵机室显示,舵角指示应与操舵装置控制系统独立
小型船舶的操舵装置
![小型船舶的操舵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3ed2b71dfad6195f312ba623.png)
小型船舶的操舵装置1.前言船舶的自动化、省力化也渗透到了小型船舶。
最近受劳动力不足的影响,甚至连只有数吨的渔船也装备起最新的电子仪器和省力的渔捞机械。
最近以来渔场逐步变得越来越远,到渔场去的驾驶已是相当繁重的劳动。
特别是在一个人的时候,连吃饭时也得掌舵,真是够呛。
自动操舵装置(自动驾驶仪)却为我们一举解决了这些苦恼。
只要用小的标度盘拨正了航向,说得过份一点就是睡着了船也会朝着那个方向驶去。
由于自动驾驶仪能使船沿直线驶向目的地,所以在缩短航行时间、延长渔捞作业时间的同时,其最大优点还可节约燃料。
最近船上增加了这种自动驾驶仪,对主机的操作也可实行遥控,小型船舶的省力化更向前推进了一步。
但是这些装置并不能防止碰撞的危险,所以了望工作绝对不能松懈。
现将最近装备于小型渔船上的操舵装置举例说明如下。
2.操舵装置的种类小型船的操舵方法有下列六种:(1)棒舵;(2)机械式;(3)手动油压式;(4)机动油压式;(6)电动式;(6)电气——油压式。
2—1棒舵这是一种最古老而简单的装置,仅仅是把舵柄装在舵轴上直接用人力操纵。
因为用的是人力,转舵扭矩有限,逢恶劣夭气等情况甚为不便。
2—2机械式设有舵轮,通过链条、齿轮、连杆或钢丝绳等带动舵。
图1是典型的钢丝绳式舵机。
当然,舵轮是装在离舵很远的“操舵室”中,即使遇到恶劣夭气也不会淋湿。
另外,使用减速器后可提高扭矩,使舵变轻。
2—3手动油压式舵轮上安装油泵,使它回转产生油压动力。
舵轴与油压执行器连接,油压执行器与油泵间配以管路,由油泵产生的油压动力推动油压执行器操舵。
因油泵的驱动源是人力,所以产生的动力是有限的,不过可把舵轮放大,以得到较大的转舵扭矩。
如图2.。
手动油泵内装有为防止油箱和舵产生逆压的阀件等。
2—4机动油压式手动油压式是依靠人力产生油压动力的,与此相反,机动油压式是由主机、辅机或电动机等驱动油泵产生油压动力的。
图3是机动油压式舵机。
转向器是一种定量分配阀,当被舵轮回转时,它能把机动油泵所产生的油压动力按照舵轮的回转方向并且还能把与舵轮的回转成正比的油量送到油缸。
ch5舵设备与操舵
![ch5舵设备与操舵](https://img.taocdn.com/s3/m/412d7f20a5e9856a5612601c.png)
第二节 舵的种类和结构
一、舵的类型
3.按舵叶的剖面形状分:
1)平板舵(flat-plate rudder单板舵): 失速早,阻力大,舵效差。 2)流线型舵(streamlined rudder) (又称复合舵或复板舵): 水动力性能好、舵效高(升力系数高、 阻力系数低)、舵承压力小(叶体空心)、 强度高。{广泛被采用} 构造较复杂。
第二节 舵的种类和结构
一、舵的类型
4.特种舵:
1)整流帽舵(bulb rudder): (它改善了螺旋桨后的水流状态)改善推进效率及舵效。 2)主动舵(active rudder):低速航行、停车时使用。 增加船舶操纵性、舵上的螺旋桨可用作微速推进器。 3)襟翼舵(flap-type rudder):又称可变翼形舵。 转船力矩大(增加转舵后的舵叶拱度比)但所须转舵力矩 较小。 4)反应舵:又称迎流舵。减少阻力,增加推力。
第一节 舵设备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三、转舵扭矩
舵机工作时施加于舵杆的扭矩称为转舵力矩或转舵 扭矩MR。将舵叶转至舵角δ位置,需要克服的水动 力矩(即舵杆扭矩)和舵承的摩擦扭矩。 采用平衡舵,以减小舵力中心至舵杆中心的距离x, 可以显著减少转舵扭矩,从而可以减小舵机所需功 率。
极限舵角: 航行的使用极限舵角一般为35°。
舵设备是船舶的主要操纵设备,其作用是使在航船舶保 持或改变船艏向或运动方向,及使船舶作旋回运动。
第一节 舵设备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二、舵的水动力及舵力转船力矩
1.舵叶面积和展弦比
舵面积的大小对船舶的操纵性能有重要影响,设计时总面积的确定: [矩形舵的展弦比=高/宽]
2.舵的水动力
由Joessel公式 可知: R∝AR;R∝VR2 ; R与δ大小有关; 另外,R还与舵断面积形状有关。
操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
![操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3bcb268b84ae45c3b358cb7.png)
操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操舵装置能够使舵转动的装置称为操舵装置,通常指安装在舵机舱内的舵机和传动机构。
根据动力源的不同,操舵装置可分为电动操舵装置和液压操舵装置等;根据有关公约和规范,操舵装置又分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
主操舵装置:系指在正常情况下为驾驶船舶而使舵产生动作所必需的机械、转舵机构、舵机装置动力设备(如设有)以及附属设备和向舵杆施加转矩的设施(如舵柄或舵扇)。
其中,转舵机构系指将液力转变为机械动作转动舵的部件。
舵机装置动力设备指:(1)如为电动舵机,系指电动机及辅助设备;(2)如为电动液压舵机,系指电动机及辅助的电气设备,以及与电动机相连的泵;(3)如为其他液压舵机,系指驱动机器及其相连的泵。
主操舵装置应在驾驶室和舵机室都设有控制器。
辅助操舵装置:系指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舶所必需的设备。
这些设备不成属于主操舵装置的任何部分,但可共用其中的舵柄、舵扇或作同样用途的部件。
动力转舵系统:系指提供动力转动舵杆的液压设备,由1个或几个舵机装置动力设备及辅助管路和附件,以及转舵机构所组成。
各个动力转舵系统可共用一些机械部件,如舵柄、舵扇和舵杆或作同样用途的部件。
(一)电动操舵装置电动操舵装置主要是指电动舵机。
它由电动机、蜗轮、小齿轮、舵扇、缓冲弹簧和舵柄等组成。
当由驾驶室操舵装置控制系统遥控电动机转动时,通过蜗杆、蜗轮、小齿轮带动松套在舵杆的舵扇旋转,舵扇再通过缓冲弹簧推动键套在舵杆上的舵柄,从而使舵杆和舵偏转。
采用蜗杆蜗轮的传动方式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减速比,以增大转矩;同时,可以利用其机械传动中的自锁作用,防止舵叶在受外界冲击作用下发生逆转现象,从而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
缓冲弹簧的硬度较大,平时在正常的力作用下,弹簧不会变形,并能顺利地传递转舵力矩;当舵叶受到外界巨大的冲击力作用时,弹簧能吸引冲击能量,起保护舵机的作用。
电动舵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传动可靠,维修方便,所以广泛使用于中小型船舶。
舵设备与操舵第四节 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
![舵设备与操舵第四节 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c92fcdfd15abe23482f4d1c.png)
第五节 自动舵(autopilot)
二、自适应自动舵(Adaptive autopilot)
1.特点:能适应船舶运动特性和海况的变化、自动地确定各项系 数 (k1、k2、k3) , 从而可以进行最佳控制, 减少操舵次数、 减 小舵角等,弥补一般自动舵存在的不足(手动调节各旋钮、 操 舵次数往往较多、航行阻力增加、燃油消耗量相应增加)。 2.自适应自动舵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应的功能 (1)普通(一般)自动舵 自适应舵实际上是在普通自动舵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微机实 现的自适应控制。自适应舵包含了一般自动舵的部件和功能。 (2)数学模型 自适应舵的微机内贮存着供计算、比较、鉴别之用的船舶运 动特性的模型。 (3)辨识装臵 由于。。。。。。这种检测出模型的变化并形成新模型的过 程称为“辨识”。这种辨识在船舶用手动操舵和自动操舵时
自动操舵(Automatic steering)控制
有航向保持(Course keeping)和航迹保持(Track keeping)两 类。
2.按控制信号的传递方法,海船上使用的操舵装臵控 制系统主要有液压式和电气式两种:
目前船舶广泛使用的是电气控制系统,其主要优点为:轻 便灵敏,便于遥控和操舵自动化,线路易于布臵,不受温 度变化和船体变形的影响,工作可靠,维修管理方便。
第五节 自动舵(autopilot)
(4)卡尔曼滤波器 – 其功能是有效地滤除罗经输出信号(偏航角、偏航速率)中所包 含的不规则噪声成分,并估算出船在某一舵角下何时开始转向。 并且,用统计方法处理新模型输出的船舶偏航与由罗经所观测的 偏航角不同的差值,从而估算出转舵时船舶的偏航角。 (5)最佳控制器 – 将卡尔曼滤波器检出的偏航角加到最佳控制器,经其处理后,产 生使船舶回到原航向的舵角指令。因此,偏航角、偏航角速度和 自动舵工作的各项性能参数可以通过自适应舵自动确定,而不需 要像一般自动舵那样凭经验进行人工手动设定。 (6)增益调节器 – 当海况恶劣、波浪等噪声增大时,噪声对船舶转向的影响随之增 大,因此,会导致卡尔曼滤波检测的精度下降。为减少这种影响 并改善操纵性能,需设臵增益调节器来调整增益参数。由于船舶 运动特性模型和噪声模型事先已存人微型计算机,因此,检测出 海况的变化后,可通过软件自动选择节能方式和保向方式。当海 况恶劣到一定程度、操纵性能变差时,则可自动转到保向方式上 运行。
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
![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2ee38881eb91a37f0115c95.png)
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第一节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舵设备的作用:1.舵设备是船舶在飞行中坚持和改动航向及旋回运动的主要工具。
2.影响舵效的主要要素是:舵角大小;流经舵面的流速;船的转动惯性及纵横倾;风流、浅水等海况;舵机的功用。
3.普通把等于32°~35°称为运用极限舵角。
船上对此运用了止舵器或限位器,能使舵角不超越35°。
舵设备的组成:1.舵设备由舵装置、舵机与转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装置及其他隶属装置组成。
2.舵手转动舵轮或扳动操舵手柄〔或应急装置〕,启动机械、液压或电力操舵装置即可控制舵机正转、反转及中止。
3.转舵装置又称传动装置,其作用是把舵机的动力传到舵轴,驱动舵叶转动。
舵机和转舵装置又统称为操舵装置,均装于船尾舵机舱内。
舵的种类、特点与作用:1.按舵杆的轴线位置分类:不平衡舵、平衡舵和半平衡舵。
2.按舵叶的支承状况分类:双支承舵、多支承舵、悬挂舵和半悬挂舵。
3.按舵叶的剖面外形分:平板舵、流线型舵:又称〔复合舵〕。
流线型舵的舵叶以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作为骨架,外覆钢板制成水密的空心体,水平剖面呈机翼形。
这种舵阻力小,升力大,舵效高,虽结构比拟复杂,但运用普遍。
4.特种舵:〔1〕整流帽舵:即在普通流线型舵的正对螺旋桨的轴线延伸部位,加一个流线型的圆锥体,俗称整流帽,它有利于改善螺旋桨后的水流形状。
〔2〕自动舵:在舵叶后端装有小螺旋桨或导管推进器,转舵时可收回推力,添加船舶的转向才干;另外,即使是在低速甚至停车时,操作小螺旋桨仍可失掉转头力,推船缓行,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这种舵适用于对操纵才干要求高、靠离码头比拟频繁的船舶,例如引航船、渡轮、迷信调查船等。
〔3〕襟翼舵:又称可变翼形舵。
可以横向移动。
因此,襟翼舵有助于船舶取得较大的转船力矩,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舵机功率也较小;另外,假设运用襟翼舵,航向改动可以用较小的舵角,使船舶改向时失速较小,从而增加了油耗。
第5章 舵设备(船舶结构与设备课件)
![第5章 舵设备(船舶结构与设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77716e767f5acfa1c7cd87.png)
1.舵叶(rudder stock)
舵杆是舵叶转动的轴,并用以承受和传递作用在舵叶上 的力及舵给予转舵装置的力。其下部与舵叶连接,上部与转 舵装置相连。 为了使舵在受损时不必拆开船体内的部分就能修理,把 舵杆分作上舵杆和下舵杆两段制造,然后用法兰接头连接。 上舵杆的顶端称舵头。舵头通过舵杆套筒伸至舵机室与 转舵装置相连接。上舵杆下端是法兰接头,与舵叶连接。 为了使万一法兰螺母脱落而螺栓不至滑落,安装时,螺 母应朝下,并用水泥包搪。
齿轮襟翼式舵
1-舵叶(rudder blade); 2-位于舵杆筒内的舵杆(Rudder stock in rudder trunk); 3-襟翼(flap); 4-铰轴(hinge line);
5-舵机(steering engine);
6-舵机座(steering engine foundation); 7-密封套与轴承(gland and bearing); 8-舵顶(rudder dome); 9-舵承(rudder carrier) 10-转动襟翼的传动装置(flap actuator)
6)倒车舵
(1)正车整流,加强正车舵效; (2)倒车舵效;
(3)侧移功能。
7)全向推进器
又称Z轴螺旋桨。能绕竖轴作360度旋转,用以推进和操 纵船舶的螺旋桨或导管推进器。主机输出功率通过一级伞齿 轮转动竖轴,再通过二级伞齿轮传递给推进器,形成一个Z字 形传动系统。另设有油压泵驱动蜗轮蜗杆,以驱使整个推器 装置作360°水平回转。Z形轴系与导流管螺旋桨全部安装在 一个圆筒体上,整个装置可吊出或安装在甲板开口处。转向 螺旋桨的单位马力推力大,操纵性能良好,装双全向推进器 的拖轮具有就地回转、平移、倒退等能力。后退推力与前进 推力基本相同,可以驾机合一遥控作业。导管前安装网罩可 保护螺旋桨。这种舵适用于港作拖轮等小型船舶。
1.1舵设备
![1.1舵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0643547f7e21af45b307a819.png)
2016/10/29
第五章 舵设备
伍生春
20
1)柱塞式液压舵机
柱塞式液压舵机也称往复式液压舵机,有二缸柱塞式和四缸柱塞式。一 般由动力源、转舵机构和操纵追随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①动力源: ②转舵机构: 将柱塞的直线运动转变成 舵柄绕舵杆作旋转运动的 装置有:滑式(十字头)、 滚轮式及摇摆式三种,大 型船均使用滑式。 ③操纵追随机构:由减速 器、螺杆、滑块、操纵杆、 连杆(也称浮动杆)、反馈 杆(也称追随杆)等一系列 拉杆组成,主要作用是控 制主油泵的工作状态。
2016/10/29 第五章 舵设备 伍生春 25
8.驾驶室与舵机室之间应设有通信设施。 9.舵角位置
1)主操舵装置为动力操纵的,应在驾驶室显示。舵角的显示装置应独立 于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 2)在舵机室内能看到舵角的指示。
10.液压动力操舵装置应满足
液压系统的循环油箱应设低位警报器,在驾驶室和机器处所内易于观察
2016/10/29
第五章 舵设备
伍生春
2
二、舵设备的组成
舵设备主要由舵、操舵装置(舵机及其转舵装置)、操舵装置控制系统及其 它附属装置等组成: 1.舵: 2.舵机及其转舵装置:舵机和转舵装置统称为操舵装置。 3.操舵装置控制系统:
第二节 舵的种类
舵是舵设备中承受水动 力以产生转船力矩的构 件,一般安装在船尾螺 旋桨后面。
4.辅助操舵装置: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足以在可驾驶的航速下操纵船舶,并能在应急情 况下投入工作; 2)应能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前进航速的一半但不小于7kn 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一舷15°转至另一舷15°,且所需时间不超过 60s; 3)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230mm时,操舵 装置应为动力操纵。 人力操舵装置允许装船使用的条件是:操舵力不超过160N,且其结构 不致对操舵手轮产生破坏性的反冲作用。
600总吨以下应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
![600总吨以下应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d07e45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5.png)
600总吨以下应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
应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是指在船舶遇到紧急情况时,由自动操舵转换为手动操舵的系统。
600吨以下的船舶通常采用单螺旋桨和舵机操舵系统。
应急操
舵装置转换程序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首先,船舶应急操舵装置应设有一个手动操舵的开关或按钮,通常位于操舵台上。
2. 当船舶遇到紧急情况时,船员应按下手动操舵开关,使舵机进入手动操舵模式。
3. 手动操舵模式下,舵机不再接收自动操舵系统的指令,而是由舵手通过舵轮手动控制舵机。
4. 当紧急情况解除时,船员可以再次按下手动操舵开关,使舵机恢复到自动操舵模式。
5. 在自动操舵模式下,舵机会根据自动操舵系统的指令调整舵角。
需要注意的是,应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能会因船舶类型和制造商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应急操舵装置前,船员应熟悉船舶操作手册中的相关程序和流程。
同时,船员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操作技巧。
应 急 操 舵 步 骤
![应 急 操 舵 步 骤](https://img.taocdn.com/s3/m/2b5e4be9c1c708a1284a4473.png)
应急操舵步骤
当操舵装置失灵时(随动与非随动系统均不能正常工作)需使用应急操舵,具体步骤如下:
1.立即通知船长上驾驶台,通知机舱派值班机匠立即到舵机间
将操舵控制面板的开关扳到“1”位,并通知驾驶台已处于应急操舵工作状态,待命.
2.命令驾驶台二名值班水手携带手提高频以最快速度到达船尾
舵机间,接替上述机匠,并保持与驾驶台通信联络.
3.值班水手接到驾驶台的操作指令后用手压电磁阀控制操舵
(红色为左舵、绿色为右舵),二名水手分别操控左右二台舵机.
4.在舵机故障排除恢复正常使用时需将操舵控制面板的开关恢
复到“0”位.
5.值班水手返回驾驶台工作.
新海龙轮船长: 张伟明
2003-01-01。
用于大型船舶的新型操舵装置
![用于大型船舶的新型操舵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7fd97b23647d27284b735158.png)
用 于大 型船 舶 的 新 型
操 舵 装 置
挪 威 R l — oc 机 设 备 ol R ye舵 s
公 司于今 年 年初 完成 了新 型 4转
角到 3。 5 ,但这将使它成为一种 具 有高 的转 动力 矩 和大 功率 的新
型操 舵 装置 。
翼 式 液 压 操 舵 装 置 的 原 型 机 生
脂分 离装 置时 ,一 般是把 油脂 直 接排 到舷 外或通 过 管 系送 入 贮存
舱 ,这无 疑威 胁到 海洋 由于脂 化 造 成 污 染 以及 油 脂 集 聚 在 管 壁
用 范 围为 不 满 足 I MO规 则 的船 舶 : I V型 的适 用 范 围为 满 足 而 R I MO规则 的船舶 。 ol R ye公 R l— oc s
ptm t 脂分 离装 置 : 台连接 ao a油 一
来 自油脂 分离 装置 出 口并 用 于处
上 。而管 系产 生故 障 的最 根本 原
司在设计新型操舵装置时.充分
注 意 到 I 规 则 要 求 满 足 10 MO 0 0 0w 以上 大 型 油船 关 于 “ 一 0dt 单
E D S。 Snn 而 ei E D S航行 系统 的解决 办 法是 基 CI 于标 准 的画 面程序 或增 强 的 画面
时( 例如 进坞 ) 船舶 的控 制 。另 对 外 。 装 置 的零部 件极 少 , 该 而且 无 外 部 可 动部 件 . 重 量 比传 统 的 其 栓 塞式 液 压 操 舵 装 置 要 轻 5 % , 0
合 在 一 起 , 采 用 精 选 的 聚合 物 并 密封 和 可调 整流 量 的控制 阀 。该
控制 阀可调 整流 向传 动机 构 的液
这些 问题 ,它 能减 少舰 上 人 员数
舵设备详解(1)
![舵设备详解(1)](https://img.taocdn.com/s3/m/edb500123186bceb18e8bb30.png)
n 6.当主操舵装置具有2台或2台以上相同的动力设
备时,则可不必设置辅助操舵装置。
n 7.操舵装置控制系统的布置:
n 1)主操舵装置,应在驾驶室和舵机室两处都设有控制器; n 2)主操舵装置应设置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且每套系统均应能在驾驶
部件。
2020/12/17
舵设备详解(1)
n 二、电动操舵装置
n 1.组成:舵扇松套、舵柄键套在舵杆上。 n 2.基本原理: n 3.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n 1)蜗杆蜗轮:减速比大,转
矩大;其机械传动中的自锁 作用,可防止舵叶在受外界 冲击作用下发生逆转现象, 从而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 n 2)缓冲弹簧:刚性大,正常 情况下可顺利地传递转舵力 矩。当舵叶受到外界巨大冲 击力作用时,能吸收冲击能 量,起保护舵机的作用。 n 4.特点与应用: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传动可靠、维修 方便,噪声大、占用面积大。 较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型船。
舵设备详解(1)
n 6)组合舵(又称希林舵或工字型舵) n ①结构特点:在流线型舵叶的上下两端各安装一块制流板。舵的剖面设
计成象鱼的形状,肥大部分占20%弦长。为能控制更多的尾流,舵杆中 心线通常在距导边 40%弦长的位置处。 舵角可在±75°范 围内使用。 n ②作用:减少舵叶 上下两端的绕流损 失,提高舵压力, 进一步改善舵的流 体性能。 n ③特点:具有低速 时操纵性好,浅水 中舵效无显著下降 的优点。
n 2)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120mm时,操舵 装置应为动力操纵;
n 3)在最大后退航速时不致损坏,但不需验证。
n 4.辅助操舵装置:
n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足以在可驾驶的航速下操纵船舶,并能在应急情 况下投入工作;
600总吨以下应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
![600总吨以下应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17ca1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9.png)
600总吨以下应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重要性三、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四、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实际应用效果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船舶的操纵性能,特别是急操舵装置的转换程序,对于保障船舶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 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进行探讨。
二、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重要性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是指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当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进行急转弯时,船舶的操舵装置需要迅速从正常操纵状态转换到应急操纵状态。
这一程序的顺利进行,对于保障船舶的行驶安全,防止船舶碰撞、倾覆等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三、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1.在船舶设计阶段,应根据船舶的性能参数和操纵特性,确定合适的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
2.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急操舵装置,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3.在船舶投入使用后,应定期对急操舵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4.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进行急转弯,船长应根据实际情况,果断下令进行急操舵装置的转换。
四、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实际应用效果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能,使得船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急转弯。
2.增强了船舶的行驶安全性,有效防止了船舶碰撞、倾覆等事故的发生。
3.为船长和船员提供了更多的应对突发情况的选择,提高了船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结论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对于保障船舶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设计和建造阶段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急操舵装置的质量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定义:是指使舵能够转动的装置。 (舵机+转舵装置)
• 位置:位于尾尖舱平台甲板上。
一、电动操舵装置 1、组成 • 电动机 • 传动齿轮 • 舵扇 • 舵柄等
见图:2-3-18
2、工作原理 • 操舵装置控制系统控制电机
• 电机转动带动蜗杆、蜗轮、齿轮、舵扇、 缓冲弹簧转动
• 舵柄转动带动舵杆
2、舵角限位器 • 定义:为防止舵
角太大而设置的 限位器。
3、种类 ①机械舵角限位器
如图2-3-21 1)设在舵叶和尾 柱上。 2)设在舵柄两侧 的角铁架。
②电动舵角限位器
• 位置:舵柄两侧极限位置。 • 工作原理:开关断开,电机停转;向另一
侧转时,开关弹簧作用下回、对一艘船舶应满足 如果设置一个主操舵装置和一个辅助
操舵装置,对主辅操舵装置的布置,应 满足当它们中的一个失效时应不致使另 一个失灵。
2、主操舵装置和舵杆应能满足
1)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在最大营运前进航 速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任一舷的35度转 至另一舷的35度,;并且于相同条件下, 自一舷的35度转至另一舷的30度所需的 时间不超过28秒。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足以在可驾驶的航速 下操纵船舶,并能在紧急时迅速投入工 作。
2)能在最大营运前进航速的一半但不小于 7节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任一舷的15度转 至另一舷的15度,且所需的时间不超过 60秒。
3)为了满足上款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 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 的加强)大于230毫米时,该操舵装置应 为动力操作。
2)工作原理
(控制系统启动 电机;变量泵 转动……。
如图: 2-3-20
三、辅助操舵装置(应急操舵装置) • 前言:按 《规范》规定,船舶要求设有
两套操舵装置,一套主操舵装置,而另 一套为辅助操舵装置。 1、主操舵装置 • 定义:保证船舶正常航行的操舵装置。
(电动、液压操舵装置为主操舵装置)
2、辅助操舵装置
往复式液压舵机外观图
1)结构:
2)工作原理:
• 操舵装置控制系 统启动电机
• 变量泵转动 • 从一对缸抽出油 • 另一对缸输入油
• 活塞动;球窝关 节动;舵柄动; 舵杆动;舵叶动。
如图:2-3-19
② 转叶式液压舵机 1)结构
(油缸体内有三 个定叶,三个 转叶,六个工 作腔,腔内充 满油。)
(1)对于客船,当任一台动力设备不工 作时,主操舵装置仍能按上2 ,1)的规 定进行操舵。
(2)对于货船,当所有动力设备都工作 时,主操舵装置仍能按上2, 1)的规定 进行操舵。
(3)主操舵装置应布置成当其管系或一台 动力设备发生单项故障时,此缺陷能被 隔离,使操舵能力能够保持或迅速恢复。
5、附加要求 1)~4)
• 定义:当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 舶所必需的设备。
• 要求 1)除舵柄和舵扇可与主操舵装置共用外, 其它部分不可共用。
2)小船的辅助操舵装置:可人力操作。 (太平舵)
3)大船的辅助操舵装置:用独立的动力 操作。
4)较大的船舶可不设辅助操舵装置,而 设置两台相同的动力供主操舵装置使用。
四、舵角限位器 1、最大有效舵角 • 流线型舵为 32° • 平板舵为 35°
3、缓冲弹簧的作用 用以吸收波浪对舵的冲击力。
4、特点 ①结构简单 ②操作简便 ③工作可靠 5、应用:适用于中小型船舶。 二、液压操舵装置 1、组成
电动机、油泵、管路、转舵机械等。
2、特点 ①传动平稳 ②无噪声 ③操作方便 ④易于遥控 ⑤能实现无级调速 ⑥可靠性高
3、应用:现代海船广泛采用。 4、种类:(按油缸运动形式分) ①往复式液压舵机
4)人力操舵装置只有当其操作力在正常情 况下不超过160N时方允许装船使用。
4、主、辅操舵装置动力设备的布置应能满 足
1)当动力源发生故障失效后又恢复输送 时,能自动再启动。
2)能从驾驶台使其投入工作。
3)任一台操舵装置动力设备的动力源发生 故障时,应在驾驶室发出声、光警报。
4)如主操舵装置具有两台或几台相同的动 力设备,则在下列条件下可不设辅助操 舵装置:
2)为了满足上款的要求,当舵柄处的舵杆 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120 毫米时,该操舵装置应为动力操作。
3)设计成船舶最大后退速度(指船舶在最 大航海吃水情况下用设计的最大后退功 率估计能达到的速度)时不致损坏。但 这一设计要求不需要在试航中的最大后 退速度和最大舵角进行验证。
3、辅助操舵装置应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