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昆明的雨》——散文阅读之鉴赏(解析版)
17.昆明的雨——群文阅读散文阅读之鉴赏汪曾祺的文章告诉我们,平凡的生活就是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考点解读】一.抓住线索,把握文章脉络。
形散神聚、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
而丰富的写景内容则要靠线索来串联。
找准散文的线索,就要理清它的内容和结构,并概括出景物的特点。
理清文章内部之间的关系,进而把握文章的脉络。
二.了解背景,透视创作缘由。
许多写景散文因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成为现实社会的折射。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是阅读鉴赏这类散文的关键。
三.整合画面,领略文章意境。
以形传神、创设意境是写景类散文最重要的写作方法。
具体形象的描绘,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并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情感。
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整合画面,并体会其诗化的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四.借助想象,探究情景意趣。
写景散文常采用寄情于物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我们不能光靠理性的思索来赏析景物描写,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将作者描绘的景物再现于我们的脑海中,并投入感情,只有这样才能领悟作品的妙境和真谛。
五.辨识技巧,品味精妙语言。
写景散文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从写作角度看,常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利用多种观察角度描写事物。
这样写,能够使文章的语言内涵丰富且有张力。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1.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2.概括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分析表达技巧。
【技法点拨】1.注意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
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就是文章的内容;透过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
2.注意筛选文中信息,尽量使用原文语句回答。
3.了解写景的内容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寄寓作者感情的句子。
【真题演练】(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词典的故事阿来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复式教学的小学。
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连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都没有。
昆明的雨 赏析阅读
昆明的雨赏析阅读( 1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 2 )“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3 )我想念昆明的雨。
( 4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 雨季” ,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 5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 6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 7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 8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汪曾祺昆明的雨赏析_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汪曾祺昆明的雨赏析_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汪曾祺(1)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2)“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3)我想念昆明的雨。
(4)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5)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6)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7)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8)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昆明的雨 赏析阅读
昆明的雨赏析阅读( 1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 2 )“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3 )我想念昆明的雨。
( 4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 雨季” ,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 5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 6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 7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 8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昆明的雨赏析句子加赏析
昆明的雨赏析句子加赏析1. 昆明的雨句子赏析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赏析: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
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煤’。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赏析:作者细致的从杨梅的颜色,形状,味道进行介绍。
其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杨梅比作“烧的炽红的火炭”,形象生动的写出杨梅黑红的颜色,想象新奇巧妙,令人难忘。
作者还将“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与昆明的“火炭煤”做对比,表现出昆明杨梅的不同凡响,表达对杨梅的喜爱,字里行间更流露出对昆明的怀恋之情。
3、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赏析:“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赋予了木香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4、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赏析:“明亮”、“丰满”分别写出了昆明雨季的光线充足、雨量充沛的程度,暗示了雨水滋润下的万物会蓬勃生长,为下文写仙人掌、菌子、果子、缅桂花埋下伏笔。
表现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
5、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赏析:作者化用杜甫《春望》、陶渊明《读<;山海经>;》里的诗句,写出了昆明雨季雨量多的特点,突出了昆明雨季草木的茂盛,使文章文句优美,典雅且富有韵味,增添了艺术魅力。
2. 昆明的雨好句赏析昆明的雨好句赏析昆明,四季如春。
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亦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
最令我印象深浅的是翠湖公园趣事,雪白的红嘴鸥围绕着南门湖面。
昆明的雨 答案
避邪.(xié)鲜腴.(yú)晕.(yūn)倒炽.(chì)红吆.(yāo)唤缅.(miǎn)甸新鲜,肥美。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没有办法进行比较。
非常浓密的样子。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
(1)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调和饱和饱满)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2)她大概(大概大约大体)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3)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恪守(保守坚守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准则。
(解析:A项语意重复,应删去“近”或“左右”;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 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5.(遵义中考)仿照划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
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
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它如莲花,绽放在六月碧绿的荷塘里;它如桂花,绽放在八月金黄的稻田边;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示例:彩云之南,天上人间。
示例:游客们,欢迎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旅游,西双版纳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旧时称作车里“彻里”,后又命名为“勐泐”,又有“黎明之城”之称,后改名为“西双版纳”。
在傣族的语言中“西双”是12的意思,“版纳”则为坝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西双版纳是由十二个坝子组成的!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称号,它还拥有最大的国家物种基因库,有很多名贵的动植物。
示例:①各景区加大管理力度,针对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②各旅行社要加大对游客的文明教育,对于那些有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游客拒绝其随团旅游。
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三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完整严谨。
示例: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具有昆明特色的植物: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
这些植物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昆明的雨》(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7课《昆明的雨》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荷赵文美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
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
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着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
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它依然绿干亭亭翠叶田田,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
一枝枝饱满的花蕾,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留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
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
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唯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范。
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随相伴。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
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
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活得精神,活得清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
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难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第17课《昆明的雨》阅读理解题(解析版)
第17课《昆明的雨》阅读理解题(解析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
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
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
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
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
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
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
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
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
“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橘子圆溜溜、黄澄澄的,酸甜可口。
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
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
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
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
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
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16昆明的雨
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 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 赏析: 这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中鸡的 具体情态,形象鲜活,宛在眼前,体现了作 者独特的观察力。
积累识记
赏析句子:
①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 严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 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 情。
2.第3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 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3自然段内容: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 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结构:这 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 “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12自然段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 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照应第3自然段内容, 收末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体会雨季之美
4、昆明雨季的果子美。 表现在: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 的,叫做“火炭梅”。一点都不酸!
5、昆明雨季的花儿美。 表现在:缅桂花,即白兰花。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缅 桂是大树,非常茂盛。
体会雨季之美
6、昆明雨季的人情美。 表现在: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 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 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非常漂亮、淳朴。 房东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缅桂花,每天要 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 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赏析: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 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 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 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
昆明的雨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理解答案
昆明的雨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理解答案《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写作的一篇抒情散文。
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昆明的雨阅读理解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汪曾祺(1)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2)我想念昆明的雨。
(3)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4)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5)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6)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7)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昆明的雨》汪曾祺
汪曾祺
提起昆明,人们首先要说“翠湖”。有李霆锐的湖中亭 联:“赤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红莲开翠海,托来一瓣 馨香”。翠湖之美,楼阁屋舍,绿波拥簇,古今多有名士称 赞。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时涉及人文、景物、饮食 等几十篇作品。其中《觅我游踪五十年》题诗:“羁旅天南 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 年。”这是汪先生对昆明最集中概括的书写称赞。
第二段内容上: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 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结构上: 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 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最后一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昆 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二段内容, 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16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散 文
的特点,从昆明的雨写起,写了昆明雨季
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和人们的
生活等,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
3.如【何答理案解】文“章沉最沉后”的既那是首对诗漫所天表细达雨的的情感? 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 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 者淡淡的乡愁。
滇池
大观楼
石 林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 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 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 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 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 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 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 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 《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 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 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
《昆明的雨》阅读答案
《昆明的雨》学案阅读提示: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的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出来……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
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昆明的雨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阅读链接:翠湖心影(节选)汪曾祺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
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
”“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
”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
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
”“住在哪里?”“翠湖。
”“爱吃什么?”“麻婆豆腐。
”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
当时觉得很无聊(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一个本地才子说的)。
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
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
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
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
翠湖可不能挪开。
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
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
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
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
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
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
城中有湖,并不妨碍交通。
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
从文林街、先生坡、府甬道,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
——否则就要走翠湖东路或翠湖西路,那就绕远多了。
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
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
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
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
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
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
《昆明的雨》汪曾祺
缅桂花
木 香 花
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昆明 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
并不使人厌烦 使人动情的 会引起人一点儿淡淡乡愁的 我想念昆明的雨
1、文章标题“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要 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
(1)所画的倒挂而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 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 雨多的特点。
(2)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 描述。
结尾描述雨中赏花的往事更像是一副充满诗意的图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绵绵细雨中的青灯古巷静寂而忧郁的石板路飘荡着乌云的暗暗的天空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提起昆明,人们首先要说“翠湖”。有李霆锐的湖中亭 联:“赤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红莲开翠海,托来一瓣 馨香”。翠湖之美,楼阁屋舍,绿波拥簇,古今多有名士称 赞。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时涉及人文、景物、饮食 等几十篇作品。其中《觅我游踪五十年》题诗:“羁旅天南 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 年。”这是汪先生对昆明最集中概括的书写称赞。
滇池
大观楼
石 林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 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 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 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 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 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 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 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 《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 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 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
(3)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除了仙人掌外作者是如何写昆明其他 的雨中景物的?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昆明的雨》阅读答案
《昆明的雨》学案阅读提示: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的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出来……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
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昆明的雨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阅读链接:翠湖心影(节选)汪曾祺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
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
”“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
”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
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
”“住在哪里?”“翠湖。
”“爱吃什么?”“麻婆豆腐。
”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
当时觉得很无聊(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一个本地才子说的)。
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
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
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
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
翠湖可不能挪开。
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
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
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
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
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
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
城中有湖,并不妨碍交通。
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
从文林街、先生坡、府甬道,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
——否则就要走翠湖东路或翠湖西路,那就绕远多了。
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
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
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
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
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
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
《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
《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昆明的雨》是现代作家汪曾祺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描写了昆明普通生活中的人情世态,表现了汪曾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之情。
文章语言平淡自然,朴实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原文摘录: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撑一把油纸伞,在密密的细雨中穿行,那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
你瞧,那雨,细细的,斜斜的,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
那雨,轻轻的,柔柔的,打在脸上,湿漉漉的,痒酥酥的。
你听,那雨,沙沙的,刷刷的,落在屋顶上,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响声。
赏析:汪曾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昆明雨季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雨季的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如“细雨如丝”、“雨丝如织”等。
这些比喻和拟人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还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
汪曾祺还通过描写人们在雨季中的生活,展现了昆明人独特的风情。
他写到:“撑一把油纸伞,在密密的细雨中穿行”,这种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
同时,他也描绘了雨季中人们的生活细节,如“雨落在屋顶上,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响声”,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昆明雨季的生活场景。
总的来说,《昆明的雨》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散文。
汪曾祺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昆明雨季的景象和人情世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篇散文不仅让人感受到昆明雨季的美,还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续)除了对雨季景象的细腻描绘,汪曾祺还通过回忆和联想,将昆明雨季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紧密相连。
在文章中,他提到了一些与雨季相关的人和事,如“卖杨梅的老头”、“街头的小吃摊”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还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昆明人的生活。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汪曾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昆明雨季的深深怀念。
《昆明的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昆明的雨》一文,完成小题。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函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②“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③我想念昆明的雨。
④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⑤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⑦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茵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汪曾祺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
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
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
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
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
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
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
去。
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雨又下起来了。
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坐了下来。
雨下大了。
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
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
昆明木香花很多。
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
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19、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0、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21、第段和第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22、《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
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始何“以小见大”的。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19.答案: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0.答案: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
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答案:“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
21.答案:③段内容: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
结构: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
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段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末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22.答案:要点参考: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
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3分)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