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世界旅游简史

合集下载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一、导言《世界旅游简史》是一本介绍世界各地旅游历史和文化的著作。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历程,以及旅游对于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书内容,深入了解世界旅游的发展历程。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世界各地旅游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掌握各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3. 分析旅游对于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4. 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旅游认识。

三、进修内容1. 第一章:古代旅游的起源2. 第二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旅游风尚3. 第三章:工业革命与摩登旅游业的兴起4. 第四章:举世化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四、进修方法1. 阅读与笔记:认真阅读每一章内容,做好笔记,理清思路;2. 讨论与交流:与同砚讨论书中内容,分享观点和见解;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旅游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旅游业发展情况;4. 教室展示:学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展示和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进修评判1. 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活动,展示出对旅游历史与文化的兴趣;2. 笔记质量:学生的笔记内容详细,思路清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3. 教室表现:学生在展示和讲解环节表现精彩,能够清晰地传达知识点。

六、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旅游发展历程;2. 参与旅游活动: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文化;3. 钻研旅游案例:分析国内外闻名旅游景点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七、总结通过进修《世界旅游简史》,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旅游认识。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积极参与,探索世界旅游的奥秘,开拓自己的视野,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子。

专题二 旅游简史 《旅游概论》概念梳理与常考题选讲

专题二 旅游简史 《旅游概论》概念梳理与常考题选讲

《旅游概论》概念梳理与常考题选讲专题二旅游简史一、考纲要求了解世界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理解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了解我国近代旅游业诞生的历史背景;掌握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掌握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二、知识梳理:(一)世界旅游简史1. 古代旅行和游览的发展及其特征2. 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3.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二)世界旅游简史1. 古代旅行游览2. 近代旅游3. 现代旅游三、常考题讲解(一)单项选择题1. 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世界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其中( )因素是人们旅游需要产生和旅游动机确立的核心因素。

A. 技术因素B. 价值因素C. 经济因素D. 社会因素【答案】B2. 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 )。

A. 通商贸易B. 宗教旅行C. 帝王巡游D. 科学考查【答案】A3. 中国创办旅游业开始于( ) 年。

A. 1923 年B. 1925 年C. 1924 年D. 1927 年【答案】A4. 下列事件中,( )发生在我国旅游业开创阶段。

A.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B. 使旅游业从外事接待型转化为经营管理型C. 选择首先发展入境旅游作为振兴我国旅游业的头盘棋D. 国家旅游局提出改革体制的核心是实行企业化【答案】A5. 明清时期的旅游活动兴旺不衰、持续发展,尤其是明朝的( )旅行极盛,学术著作成就不凡。

A. 探险旅行B. 帝王巡C. 政治旅行D. 科学考查【答案】D6. ( )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9位不同国籍的旅游者进行为期222天的第一次环球旅行。

A. 1845B. 1864C. 1872D. 1880【答案】C7. 第一个走过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是( )。

A. 穆罕默德B. 苏拉曼C. 马可·波罗D. 麦哲伦【答案】C8. 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 )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Word 文档

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Word 文档

第二章旅游简史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问题、看待历史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1、重点,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难点,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3、关键,了解并掌握世界旅游的发展历史。

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2、讨论学习法,课时计划:2个学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旅游概论》第一章以后,对旅游专业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存在了一些疑问,让我们试着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吧。

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为什么旅行社(导游)是“不可替代”的?2、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推动,使古代奥运会流传至今,发扬光大?3、你能回答这两个疑问吗?旅游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由于在上一章我们已经对旅游的产生作了分析,这里仅就旅游的发展过程作一概括论述,借以了解旅游的历史传统,揭示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以扩大对旅游的历史视野,加深对现代旅游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旅游历史的发展。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一)发展:1、公元前3000年腓尼基人2、公元前八世纪希腊、罗马3、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波斯帝国4、公元7-8世纪阿拉伯帝国5、公元10-11世纪西欧城市(二)特征:1、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

2、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那么,近代旅游又是如何兴盛的呢?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1、技术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价值因素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英)托马斯·库克1841年7月5日禁酒大会1845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1845年8月4日组织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二)特征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世界旅游简史作业设计方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作业设计方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旅游业的进步历史及其对举世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精通旅游业的基本观点、主要流派和进步趋势。

3.培育同砚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激发同砚对旅游业的爱好,引导他们乐观参与和探究旅游活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的起源与初步进步1. 观光与旅游的观点区分2. 古代文明时期的观光形式3. 旅游业的初步兴起及其原因第二章西方摩登旅游业的兴起1. 巴尔东会议与摩登旅游的形成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旅游业进步3. 20世纪旅游业的主要特点及影响第三章东方旅游业的崛起1. 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的旅游业进步状况2. 东方旅游业与西方旅游业的差别与联系3. 21世纪东方旅游业的新挑战和进步动向第四章世界旅游业的将来展望1. 可持续进步与旅游业的和谐进步2.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3. 世界旅游业在举世化背景下的进步走向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谈论等方式传授基本观点和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旅游实习等活动,加深同砚对旅游业的实际了解。

3. 网络教学:引导同砚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举世旅游业的最新动态。

四、教学评判1.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同砚对基本观点和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2. 教室谈论:鼓舞同砚乐观参与谈论,培育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3. 课程论文:要求同砚撰写一篇关于世界旅游业进步历史及将来趋势的探究论文,呈现对旅游业的深度沉思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旅游简史》等相关教材。

2. 互联网资源:各种旅游业网站、数据库等。

3. 实践资源:组织同砚参与国内外旅游活动、实地考察等。

六、教学时长本课程为选修课,总学时为36学时,每周2学时,共18周。

其中包括理论讲授、实践活动和课程作业等内容。

七、参考资料1. 王明.《世界旅游简史》.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2. 王慧.《举世旅游业的进步趋势》. 成都: 四川高校出版社, 2018.以上为《世界旅游简史》作业设计方案,期望同砚能够在进修过程中充分了解世界旅游业的进步历史及将来趋势,培育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将来的旅游业进步做出贡献。

(完整版)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二章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二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二章旅游简史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一、填空题1、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目的是。

2、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古大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A通商贸易 B宗教朝圣 C帝王巡游 D科学考察2、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世界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其中()因素是方便旅游和克服对远程旅行的心理障碍的首要条件。

A经济 B技术 C社会 D价值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A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B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C国际旅游的范围扩大 D社会闲暇的增多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起伏兴衰的变化过程,唯独旅游业一花独秀、经久不衰、至今发展方兴未艾,这说明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具有()A增长的持久性 B发展的不平衡性 C游客的大众性 D地区的广泛性5、(),近代旅游业开始成为世界一项经济产业。

A19世纪上半页 B19世纪下半页 C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6、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网上宣传、网上接受预定和电子汇款等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旅游销售方式。

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有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D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展开三、多项选择题1、人类的旅游和旅行活动首先在()等国家中兴起A埃及 B巴比伦 C古希腊 D中国2、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首先在文明古国中兴起B最早的旅行者目的在于宗教朝圣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第一个走完丝绸之路全程的人D古代旅行和旅游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在1841年3、下列关于托马斯·库克的说法正确的有()A他是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 B1851年,他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旅游C他是法国人 D1827年,他组织了第一次环球旅行四、判断正误并改错1、由马克·波罗执笔的《马克·波罗游记》第一次系统地向欧洲人介绍了亚洲和中国。

(完整版)旅游概论第二章

(完整版)旅游概论第二章

5、商僧云游:从魏晋盛行到唐代形成高潮。 有法显、玄奘、鉴真等为代表。
6、朝聘之旅。周公制“礼乐”,制定周王朝 与诸侯国之间“礼尚往来”的规章制度。主 要有朝见礼、聘问礼、会盟礼等。按规定朝 见周天子。诸侯王间按规定时间互派大夫问 好,叫“小聘”;每三年互派国卿问好,叫 “大聘”。
7、游学之旅。春秋战国,天下纷争,学子们 走向了投师问学、切磋学问的旅途。如孔子 周游列国,成就儒家思想体系;洛阳苏秦, 魏人张仪游学陕西鬼谷,习得王道权谋;荆 轲游于赵燕,结交贤人勇士。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二章旅游简史
第一节 世界旅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 三、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旅游活 古代旅行阶段
动大体经历 近代旅游阶段 了三个阶段
现代旅游阶段
19世纪40年代以前 1840年至二战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点
1、游客的大众性; 2、地区的广泛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增长的持续性; 5、影响的双重性; 6、运作的综合性。
第二节 我国旅游简史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二、近代旅游 三、现代旅游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神话传说时期
传说中的黄帝、神农氏
1、夏商周三代时期---帝王巡游、政治旅 行、商旅活动
险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如哥伦布、麦哲伦、达尔文等。
6、文学旅行:随着文学艺术中浪漫主义的出 现,欧洲贵族、作家和诗人。
主要的旅行活动
1、帝王出游:以隋炀帝和清乾隆帝为代表。 2、官吏宦游: 3、商务旅行: 4、士人漫游: 起于先秦。先秦为从政(游记),魏晋为寄情;唐
宋为“宦游”为谋取官职而四处走动寻谋机会。其 中“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是各种“漫游”活 动的副产品。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为代表。

旅游概论-第二章-1世界旅游简史

旅游概论-第二章-1世界旅游简史

Pellentesque habitant morbi
tristique senectus et netus et
tristique senectus et netus et
malesuada fames ac turpis
malesuada fames ac turpis
egestas.
egestas.
一、古代旅行游览的发展
(5)公元7--8世纪,在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兴起。 宗教、经商和考察旅行盛行。 旅行家:苏拉曼
一、古代旅行游览的发展
(6)公元10--11世纪,在西欧城市兴起。如威尼斯、热那亚, 客栈、旅馆也随之兴起。 旅行家:马可-波罗
知识拓展: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意大利)为经商来到中国, 是第一个走完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 由他口述经人记录完成的《马可-波罗游 记》一书,第一次系统地向欧洲人介绍 了亚洲和中国。记录了中亚、西亚、东 南亚等地区。
)年。 B.1855
C.1864
D.1872
12、近代欧洲成立了许多类似旅行社的组织者属于英国成立的有( C D )。
A.运通公司
B.观光俱乐部
C.帐篷俱乐部
D.登山俱乐部
13、产业革命对世界近代旅游构成的刺激因素包括( A B C )。
A.技术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D.价值因素
随堂练习
(1)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 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 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 (2)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 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随堂练习 1、世界古代旅行游览的时间是 1841 年 以 前 。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一、导言《世界旅游简史》是一本介绍世界各地旅游历史的经典著作,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旅游活动进行梳理和分析,展现了人类对于探索、交流和休闲的渴望。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著作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旅游历史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二、导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地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2. 掌握不同时期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影响;3. 培养对旅游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4. 拓展知识视野,增强文化素养。

三、导学内容1. 古代旅游:古代人类的观光动机、方式和目标;2. 中世纪旅游:宗教朝圣和商业观光的兴起;3. 近代旅游:工业革命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对旅游的影响;4. 摩登旅游:旅游业的兴起和举世化发展。

四、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看一段介绍世界各地旅游景点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旅游历史的兴趣。

2. 进修:让学生阅读《世界旅游简史》相关章节,了解不同时期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旅游历史的理解和看法。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各时期旅游活动的发展脉络,形成对旅游历史的整体认识。

5. 提升:安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旅游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五、导学评判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应能够对世界旅游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不同时期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对旅游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能够通过讨论和总结,形成自己对旅游历史的奇特见解,拓展知识视野,增强文化素养。

六、延伸阅读1. 《世界旅游简史》作者介绍2. 世界各地闻名旅游景点的历史背景介绍3. 旅游业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分析七、导学反思本导学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旅游历史,激发了学生对旅游活动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旅游历史的认识,培养其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世界旅游的历史沿革,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脉络。

2. 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间的旅游交流和影响。

3. 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

导学内容:第一部分:世界旅游的起源与发展1. 早期的旅游活动:人类早期为了生存和寻找新资源而进行的探索活动。

2. 古代文明时期的旅游:古代希腊、罗马、中国等文明古国的旅游活动。

3. 中世纪的朝圣之旅:基督宗教的朝圣之旅在中世纪广泛开展,影响深远。

4. 近代旅游的兴起: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娱乐和休闲方式。

第二部分: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与传统1. 各国不同的旅游文化:西方国家的度假胜地、亚洲国家的文化遗产旅游、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园等。

2. 不同文化间的旅游交流:世界各地游客之间的互访与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3. 旅游对于文化的影响: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

第三部分:未来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信息化时代的旅游: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旅游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选择。

2. 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探险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各种形式层出不穷。

3. 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面对环境和文化的挑战,未来的旅游业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

导学活动:1. 听老师介绍世界旅游的历史和发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讨论不同国家的旅游文化与传统,分享各自的旅游经历和见闻。

3. 制作海报或PPT,展示未来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虚拟旅游体验,感受不同文化带来的震撼和启发。

期望导学案能够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旅游的历史与文化,拓展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对旅游的热爱与向往。

愿学生在本节课程中获得知识的启迪,感受到旅游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融入未来世界的多样化社会中。

项目二 旅游简史(旅游概论课件完美版)

项目二 旅游简史(旅游概论课件完美版)

项目二 旅游简史
任务一 世界旅游简史
三、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一)表现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现代 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开展。
项目二
全面发展阶段 (1990年至今)
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 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建 立为标志的。 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 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 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 成的变化为标志的。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实 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 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正确的 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突破了我国旅 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 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 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项目二
项目二 旅游简史
项目二
任务一 世界旅游简史
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
(二)特征 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2、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非功利目的的纯享乐旅游开始兴盛。 3、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使跨国、跨洲旅游成为时尚。 4、旅游保障制度开始全面推进。 5、旅游业在诞生初期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言,在整个世界 经济中还不足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旅游概论(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项目二 旅游简史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晓东为什么认为旅行社(导游)是“不可替代”的? 2、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推动,使古代奥运会流传至今,发扬光大? 3、你能回答晓东的两个疑问吗? 4、根据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省钱?

旅游概论书本背诵资料

旅游概论书本背诵资料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旅游经历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旅游是在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行源于迁徙活动1.迁徙与旅行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迁徙是早期人类未来生存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旅行时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行为。

2.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是对人类有自主意识的旅行预演。

虽不具备旅行观念但开始旅行的实践了。

3.采猎是流动性的生存方式具有季节性的迁徙和集散特点;早期人类的远途迁徙受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以及战争影响但主要是采猎生存方式固有的流动特点决定的。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第一使人类从流动性生活走向定居性,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为、理性的提高和劳动创造的文化意识的发展;第二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改进,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多而产生了手工业,并从家庭劳动中分离出来;第三随着社会分工起来越细,使得从事不同性质劳动的人员的劳动及其产品需要进行交换,互补有无,因而,许多产品的生产目的已不是单纯为了自己消费,而更多的是为了交换。

商业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商人为了推销商品扩大购销渠道占领更多市场掌握各地的产销信息外出进行产品交换和长途贩运活动,于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所以,就整个世界而言,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经商要要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给人精神上心理上愉快感受4.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享乐旅行标志着旅游的诞生意味着旅游与旅行的分离。

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人的生存意识、社会意识、精神文化意识随人类进化,社会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享乐旅行或旅游源于文化意识的发展,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

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

哥伦布发现新大 陆
麦哲伦证明地球 是圆的
达尔文提出进 化论
旅游概论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总结: 真正有着明确目标和自我意识的旅游活动是 在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大旅游时代开 始的。 (二)特征: • 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 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 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 的巡游活动相结合。 • 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 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 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 两大因素:1)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旅游概论
三、现代旅游
•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 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 •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 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 3、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 和旅游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 得以顺利开展。
第二章 旅游简史
第一节 世界旅游简史
了解世界旅游历史以及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明确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旅游概论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年以前) (1841年以前) 年以前
二、近代旅游 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英)托马斯·库克
时间 1841年7月5日 1845年 1845年8月4日 1855年 1872年 贡献 组织第一次团队火车旅行 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第一次组织消遣观光团 组织第一次国际旅游 组织第一次环球旅行

《世界旅游简史作业设计方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作业设计方案-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简史》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掌握旅游业的基本观点和相关术语;2. 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国旅游资源的认识和评判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古代观光者和探险家的活动,摩登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2. 世界各国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3. 世界各国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和特点:主要旅游目标地、旅游产业链、旅游政策等;4. 世界各国的旅游文化:不同国家的旅游文化特色、宗教崇奉、风俗习惯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进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2. 讨论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加深对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了解;4. 多媒体展示: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世界各国的旅游资源和特点,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世界各国的旅游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好奇心;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旅游的起源和发展、世界各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世界各国的旅游文化和特色,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体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在旅游中的体会和感受,形成对世界旅游的深刻理解。

五、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表现等;2. 作业考核:安置相关作业,包括文献阅读、实地调研、专题报告等,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进行笔试和口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世界旅游简史的整体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旅游简史》等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

旅游概论 第二章

旅游概论  第二章

第二章旅游简史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一、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1.参照世界历史的分期,可将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时期。

2.一般认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旅行目的在于___________。

3.公元前8世纪以后,希腊罗马兴起。

由于罗马帝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便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

因此,在一部分贵族特权阶层中,开始超越宗教界限而以_______________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日渐增多,各地到罗马观光、鉴赏艺术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4.据可靠文字记载,()――――()是世界上最早以寻求乐趣为目的的()的真实写照,这与当时的()有关。

5.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西亚兴起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修建了一条路,由于交通便利,外国商人、学者、游客都选择这条道路到(),成为以后‘丝绸之路’西段的基础。

6.公元7世纪兴起、8世纪已达极盛时期的地跨亚非欧三洲的(),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驿道四通八达,交通住宿十分方便。

由于伊斯兰教的()规定,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必须到麦加朝拜一次,因此,()盛行。

同时,阿拉伯帝国还鼓励()和()。

正如()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7.在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如威尼斯、热那亚已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业城市,因而,()随之兴起,意大利著名旅行家()为经商来到中国,是第一个走过丝绸之路全程的人。

由他口述的()一书,第一次系统的向欧洲人介绍了亚洲和中国。

简要概括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简要概括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在古代,旅游活动主要表现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探索和欣赏。

这一时期,人们主要依靠步行或骑马等交通方式,旅游活动也主要集中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旅游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更为普及和多样化的社会现象。

人们开始利用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进行长途旅行,旅游目的地也从自然景观扩展到城市、温泉、滑雪场等各类旅游胜地。

现代旅游则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迅速崛起。

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各种旅游形式如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等纷纷涌现。

同时,旅游业也不断发展和创新,如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在线旅游预订和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

总的来说,世界旅游业经历了从古代的萌芽期到近代的初步发展期,再到现代的快速发展期。

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二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二章试题有答案

第二章旅游简史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一、单项选择题1、二战之后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B 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功C信息通讯业的发达 D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2、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者的足迹遍布全球,其所体现的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特征是()A 游客的大众性B 地区的广泛性C 影响的双重性D 运作的综合性3、旅游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产生负面影响,这体现了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A 游客的大众性B 地区的广泛性C 影响的双重性D 运作的综合性4、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各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这体现了旅游业的()A 游客的大众性B 地区的广泛性C 影响的双重性D 运作的综合性5、旅游业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能带来某些消极后果,体现了现代旅游业特点中()A 游客的大众性B 地区的广泛性C 影响的双重性D 运作的综合性6、世界旅游市场中欧美地区占绝对优势,其他地区份额较少,说明现代旅游与旅游业具有()A地区的广泛性 B 影响的双重性C 增长的持续性D 发展的不平衡性7、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国民收入增加,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为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A 客观要求B 物质条件 C宣传效益 D 组织工作效率8、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高度发达为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A 客观要求B 物质条件C 宣传手段D 沟通渠道9、现代旅游是指()A 1841年以前的旅游B 1841年至二次世界大战C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旅游D 2000年以后的旅游10、旅游业的发展经久不衰,方兴未艾,这体现了旅游与旅游业特点中()A 游客的大众性B 地区的广泛性C 影响的双重性D 运作的综合性二、简答题1、现代旅游的发展突飞猛进,旅游业已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

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时代特征有哪些?2、二战之后的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3、二战之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BCDC 6—10DABCC二、简答题1、答:(1)游客的大众性(2)地区的广泛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增长的持续性(5)影响的双重性(6)运作的综合性2、答:世界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科学进步,现代技术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而引起的。

1世界旅游简史[55页]

1世界旅游简史[55页]

7.西欧的旅行与游览
18世纪 中叶
18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具有真正自觉、特 定目的的自然观光旅游。在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卢梭、 歌德、海涅、萨托博里杨等人的影响下,掀起了“回 归大自然”的热潮。 以求知求学、增长见识为目的的“海外大旅行”盛行 于17、18世纪的欧洲。虽然“海外大旅行”还是少数 富有人士才能享受的特权,但这种旅行已经显示出诸 多近代旅游的特征。
01 技术因素
是方便旅游和克服对远程旅行的恐惧心理障 碍的首要条件。
02 经济因素
工资、假期
03 社会因素 04 价值因素
推 、拉
价值观念变化。 人们旅游需要的产生和旅游动机的确立的核心因素。
(二) 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01 旅行社 02 饭店 03 交通、景点
1.
旅行社的诞生
在欧洲成立了许多类似旅行社的组织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 参加禁酒大会。这次活动是世界上第一次以一个组 织的形式出现,并与交通运输业直接挂钩的旅游活 动,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1845 年 , 托 马 斯 . 库 克 创 办 了 世 界 上 第 一 家 旅 行 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即现今的通济隆旅行 社),成为世界旅行代理业务的开端。
阿拉伯旅行家和史学家马苏第,曾游历埃及、巴勒斯坦、 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地。
巴图特约在1345年至1346年间到中国,著有《亚洲非 洲旅行记》,记载了中国的城市、商埠、物产和风俗。
7.西欧的旅行与游览
中世 纪
在西欧中世纪早期,战火摧毁了城 市、交通,社会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 不发达,商旅活动甚少,世俗的旅行活 动少见。基督教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因此,宗教旅 行活动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展: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8世纪后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 公元7-8世纪 公元10-11世纪 中世纪后期
腓尼基人 希腊、罗马 波斯帝国 阿拉伯帝国 西欧城市 欧洲
旅游概论
腓尼基人
世界上最早的 旅行者
1)公元前3000年在地中 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 易。
2)旅行目的在于贸易
旅游概论
希腊:
但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不突出。
旅游概论
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英)托马斯·库克
时间 1841年7月5日

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第一次组织消遣观光团
1855年 1872年
组织第一次国际旅游 组织第一次环球旅行
1880年
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旅游代理商
旅游概论
二、近代旅游
近代旅游四大刺激因素
技术因素
首要条件
经济因素
决定条件
社会因素
推拉因素
价值因素
核心因素
旅游概论
二、近代旅游
(二)特征 • 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 2、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非功利目的的
纯享乐旅游开始兴盛。 • 3、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使跨国、跨洲旅游成为
时尚。 • 4、旅游保障制度开始全面推进。 • 5、旅游业在诞生初期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丝绸之路”
旅游概论
阿拉伯帝国 宗教旅游盛行 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 每一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到麦加朝拜一次。 鼓励经商和考察旅行
旅游概论
10世纪到11世纪
------西欧城市
著名意大利旅行家: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游记》 第一次系统地向欧洲 人介绍亚洲和中国。
旅游概论
中世纪后期,欧洲掀起寻金热和探险热。
• 3、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 和旅游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 得以顺利开展。
旅游概论
三、现代旅游
特征 1、游客的大众性 2、地区的广泛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增长的持续性 5、影响的双重性 6、运作的综合性
旅游概论
旅游概论
三、现代旅游
• 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 两大因素:1)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旅游概论
三、现代旅游
•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 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
•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 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1)古希腊竞技会(公元前 77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以 寻求乐趣为目的的大众性 旅游活动的真实写照。
罗马: 1)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Roads Lead to Rome 2)幅员辽阔、政治统一、 交通发达、铸币的使用, 希腊语和拉丁语流行
旅游概论
公元前六世纪中 叶地跨亚非欧三 大洲--- 波斯帝国
宗教、贸易 杰出代表:
探险、淘金
大航海时代
哥伦布发现新大 陆
麦哲伦证明地球 是圆的
达尔文提出进 化论
旅游概论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总结: 真正有着明确目标和自我意识的旅游活动是 在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大旅游时代开 始的。
(二)特征: • 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
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 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 的巡游活动相结合。 • 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 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第二章 旅游简史
第一节 世界旅游简史
了解世界旅游历史以及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明确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旅游概论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1841年以前)
二、近代旅游 (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旅游概论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