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
苏德战争中的战役都有哪些

苏德战争中的战役都有哪些苏德战争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知道苏德战争中的战役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苏德战争中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苏德战争中的战役1939年,德国对波兰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与德国瓜分波兰的苏联没有想到因此为自己埋下了一颗炸弹,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击苏联。
作为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场,苏德战争有哪些战役?由于持续激烈的战况和多方位战线的分布,很难一一细数苏德战争有哪些战役,只能说苏联战争有哪些战役是重要的。
在德军处于主动进攻的战略时期,主要有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
苏军由于没有做好防守的充分准备,基辅会战中很快被德军猛烈的攻势迅速割裂成几个孤立集团,混乱不堪,被围歼部队人数达65万,而进入基辅市区的德军还对当地犹太人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第一次的明斯克战役是德军在发动苏德战争后为了快速推进战争行程而开展的重点合围,德军的获胜使得白俄罗斯全境几乎沦陷,苏联西南地区的防线被突破,大批有生力量被歼灭。
直至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节节败退的颓势才有了转机,这场战役中苏军利用地理优势成功歼灭了轴心国部队。
雄心不灭的德军在库尔斯克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好在苏军做好了严密的防备,希特勒重夺战略主动权的愿望落空。
苏军抓紧时机发动了十次斯大林突击,把德军一步步逼退至柏林,直至苏维埃的红旗高耸在柏林国会大厦。
以上除外,著名的战役还有列宁格勒战役和莫斯科保卫战。
苏军在这两场战役不仅成功抵御外敌,还拖住了德军的兵力,阻挡了德军的推进。
苏德战争的简介二战苏德战争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最残烈、最宏大、最惊心动魄的苏联和德国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浪潮中,苏联人民以其顽强的民族精神,利用其独特的天气因素,战争了不可一世的德国,开始了法西斯战争的没落之路。
二战苏德战争开始1941年6月22日,在了欧州的侵略战争中,德国取得一系列胜利后,狂热冲昏了元首的头脑,他言而无信地撕毁了与苏联之间的和平协定,指挥德军带着它的跟随者按照计划去突然进攻苏联,大量的部队带有数量惊人的武器闪电般袭击了苏联,人类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战开始了。
战争东线苏德对峙

战争东线苏德对峙战争永远是人类社会不愿提及却又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
其中,二战期间的苏德对峙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冲突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交战双方、战争动因以及对峙期间的重要事件等方面全面呈现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壮阔画卷。
一、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崛起和苏联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两个强大势力。
然而,纳粹德国对于东方领土的野心以及苏联对德国的忌惮一直悬而未决。
1939年的德国入侵波兰拉开了二战序幕,标志着苏德对峙的开始。
二、交战双方苏德对峙的主要交战双方分别是纳粹德国和苏联。
纳粹德国由希特勒领导,拥有强大的陆军、空军和装甲部队,以及先进的军事技术。
而苏联由斯大林领导,拥有人数庞大的军队和广阔的领土,但缺乏现代化武器和军事技术。
三、战争动因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纳粹德国对东方领土的扩张野心。
希特勒希望通过对苏联的入侵来实现“生存空间”的梦想,并建立一个纯粹的“雅利安人”国家。
而苏联则对德国的威胁感到日益增加,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土和利益。
四、对峙期间的重要事件1. 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入侵,命名为巴巴罗萨行动。
德军以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迅速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
但是,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和苏联冬季的严寒,德军最终陷入了战略的困境。
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成为苏德对峙的重要战役之一。
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以控制伏尔加河,但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
在激烈的街头战中,苏联最终成功保卫了斯大林格勒,并扭转了战局。
3. 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期间最为具有转折性的战役之一。
德军希望通过攻占库尔斯克,进一步向莫斯科推进。
然而,苏联提前得知了德军的计划,并做好了全面且严密的防守准备。
在一系列的激烈战斗中,苏军成功挫败了德军,并使其受到重大打击。
五、对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评价战争东线苏德对峙是二战期间具有重要意义的冲突之一,对整个战争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_图文

二战东线战场主要战役一览及简评一、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参战兵力为中央集团军群,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西方方面军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
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
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二、1941.7.7-1941.9.26基辅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双方参战兵力:苏联 850,000人、德国 500,000人战损:德国十万余人伤亡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
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三、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双方参战兵力:战损: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四、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役德军战略目标:在希特勒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
东线战场苏德血战

东线战场苏德血战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白热化阶段,苏联东线战场成为了决定战局的关键之地。
德国纳粹帝国向东推进,企图彻底摧毁苏联,但他们在东线遭遇了顽强的苏联军队和坚定的苏联人民。
在东线战场上,苏德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血战,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激烈、最残酷的战役之一。
1. 开战背景1939年,德国纳粹党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从而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接着,德国向西向南展开进攻,迅速占领了许多欧洲国家。
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攻击苏联,开始了德国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这一战役被称为巴巴罗萨行动。
2. 各方力量德国纳粹帝国作为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拥有现代化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军队。
苏联则拥有庞大的兵员数量和坚韧不拔的战斗力,他们准备奋勇抵抗德国的入侵。
3. 战役过程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了巴巴罗萨行动,对苏联西线发动了全面进攻。
德军在最初的进攻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占领了苏联的大片领土。
然而,苏联军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红军采取了持久战略,利用广大的国土和人力资源来消耗德军的战斗力。
东线战场的战斗异常残酷,双方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削弱对方。
德国纳粹对占领区域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和掠夺,屠杀无辜平民,焚烧村庄。
苏联人民则进行了游击战,对德军进行袭击和破坏。
同时,苏联政府进行了全民动员,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战争中。
4. 转折点和胜利1942年,随着苏军的顽强抵抗和战略反攻,东线战场的态势发生了转折。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击溃了德军对该城的围困,并开始向德军发起反击。
此后,苏联军队在整个东线战场上逐渐取得了优势。
1943年,苏联发起了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在这场战役中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这场战役被认为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德军从此开始节节败退。
苏联军队通过一系列战役,逐步将德军赶出苏联领土,并最终解放了莫斯科。
5. 战争的影响东线战场苏德血战的结果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目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

题目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和具有广泛影响的战争之一。
期间发生了许多战役,其中一些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和全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战役,并分析它们的意义所在。
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于1942年至1943年,是东线战场上苏联红军与德国纳粹军队的一场决定性对峙。
这场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战役经过及结果德军企图通过攻占斯大林格勒打通通往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道路,以夺取石油和战略资源,同时割断苏联红军南北联系。
苏联红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成功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并开始展开反攻。
红军遵循斯大林的号令进行了“不一步退让”的战术,将德军拖垮。
2. 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上迎头赶上德军攻势的重要转折点。
这场战役不仅挫败了德军的进攻,还改变了战争的态势,为苏联红军在东线逐渐转入反攻奠定了基础。
此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激励了苏联国内的民众士气,成为了抗击希特勒法西斯的重要象征。
二、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和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战役经过及结果盟军通过海上和空中的力量协同,突袭诺曼底地区,成功建立战桥头堡,并最终击败了德军。
这次登陆掳获了巨量的德军俘虏,并且向德国境内推进,进一步削弱了德军的战斗能力。
2. 意义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登陆行动之一。
这次登陆改变了战局,标志着盟军实现了在欧洲大陆的真正登陆,并为后续的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这次胜利也扭转了出现在东线的局势,使苏联红军得到了更多支援。
三、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发生于1942年,是太平洋战场上美日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决战。
这场战役对于战争局势和战略平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战役经过及结果中途岛海战是一场航空母舰之间的战斗,美日双方都派出了大量航母作战舰队。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东线战场上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之一。
在这场持续了200多天的战役中,苏联红军在面对德国纳粹军队的强大攻势下,坚持进行顽强的抵抗,最终成功地守住了斯大林格勒这座战略要地。
一、战争背景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
纳粹德国为了控制这座城市,以便迅速向南苏联发起军事进攻,决定发起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战役开始1942年8月23日,德军发动了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他们以火力压制和炮击为先导,迅速占领了城市的外围地区。
苏联方面面临巨大的困境,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采取了坚决的抵抗策略。
三、城市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进入了城市战阶段。
街头激烈的战斗使得整个城市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
苏联红军士兵利用建筑物的掩护进行游击战,对德军形成了严重的困扰。
四、冬季到来随着冬季的到来,战场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双方士兵不仅要与敌人激烈交战,还要与严寒、饥饿和疾病作斗争。
尽管面临种种艰难与困苦,苏联红军依旧坚定地守住了斯大林格勒。
五、斯大林的命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除了士兵们的英勇抵抗外,还得益于斯大林的明智指挥。
他下达了一系列战略指令,确保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斗能够取得胜利。
六、苏军反击1943年初,苏军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攻。
他们利用火力优势和战术灵活性,一举击溃了德军的防线,迫使他们撤退。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最终以苏军的胜利告终。
七、历史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于二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胜利挫败了德军在东线的进攻势头,为盟军在欧洲战场上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是苏联民族英雄主义的象征,激励了整个苏联人民对抗德国纳粹的斗志。
结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苏联士兵们的顽强抵抗以及苏军的反击取得了胜利。
这场保卫战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重要胜利,更展现了苏联人民的坚韧与勇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将永远被铭记于史册,成为人们学习战争史和英勇精神的重要篇章。
苏德战争

苏联的伤亡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各方的统计数据并不一
样。最近俄罗斯公布的数字是,军队作战亡688.5万(包括伤病而 亡),到达前线途中亡50万,加上被俘后亡的数量,苏联军队共
亡916.48万,平民死亡1740万,总亡2660万,苏联全国的成年男
子有一半非死即残。 德国方面,二战德国总伤亡600万。投降前亡于战争中的德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誉为二战经典的转
折之战,自此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 于1945年5月2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8 日,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苏德战 争就此结束。
苏德战争中包含着近百个重大的
战役,双方兵力损失达一千余万人,
所以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不然
这节课就要拖到下个学期了,刘老
师肯定也不让,我就挑几个大家熟 悉的战役介战役比以往任何一次大规模反攻战役的准备都 好:共有22个强大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
和6个空军集团军以及大量远程航空兵部队参加。在兵力
构成上,炮兵团首次超过了步兵团,比例为1.5:1,在威 胁最大的中央方面军第13集团军的正面,每英里防御正面
可以得到148门火炮支援,远远超过了德军为发动进攻而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 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
199天。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
准确统计。 此役,苏军的损失仍要超过德军,不同的是:德军 是被整建制消灭,战斗力不复存在,新的部队不经一段 时间的训练形不成战斗力;而苏军残存的部队补充新兵, 以老带新,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而且德军人员和物资 难以补充,苏军补充的速度和数量则远超德国。德国的 实力因此而衰弱。
名称:库尔斯克战役 地点:库尔斯克 时间: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7日
苏军反攻德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军反攻德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期间最激烈、规模最大的军事战役之一,也是苏联与德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该战役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期间,是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上成功反击德军入侵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深入探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重要战役阶段以及最终的胜利。
一、背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纳粹德国已经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并威胁到了莫斯科的安全。
在1942年春季,德军计划通过控制位于伏尔加河畔的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来进一步扩大其控制区域。
苏联红军亦意识到了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并决定坚决捍卫这座城市。
二、战役阶段1. 第一阶段 - 德军进攻1942年6月28日,德军开始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他们迅速占领了城市中心,并控制了伏尔加河的大部分河岸。
苏联红军因为惨烈的战斗损失惨重,但他们并没有放弃。
2. 第二阶段 - 苏军坚守由于红军对斯大林格勒忠诚的人民动员和高效的指挥,苏军成功在城市的北部和南部建立起了坚实的防线。
红军士兵奋勇抵抗,街头战斗异常惨烈,使得德军无法迅速取得胜利。
同时,苏联红军还获取到了伏尔加河对岸的加强支援,为最后的反攻做准备。
3. 第三阶段 - 苏军反攻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展开了反攻。
他们趁着德军在城市内部的困局,发起了突破德军防线的进攻。
在红军的坚定决心和伏尔加河的支援下,苏军快速击溃了德军的抵抗,并逐步收复了斯大林格勒的控制权。
三、胜利与意义1943年2月2日,苏联红军最终彻底夺回了斯大林格勒的控制权。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对于苏联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挫败了德军入侵苏联的战略,使得德军开始逐渐失去其在东线的优势。
其次,苏联红军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坚定的决心,这为他们后来在东线反攻中奠定了基础。
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被誉为二战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标志着苏联对德军入侵的回击。
这场战役的壮丽与血腥,悲壮与英勇,将永远被铭记于史册。
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力的战役之一。
从莫斯科到华沙反法西斯胜利的东线战场

从莫斯科到华沙反法西斯胜利的东线战场1941年6月22日,德国纳粹集团发动了对苏联的闪电袭击,打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
而从莫斯科到华沙的这一片广袤土地,成为了反法西斯胜利的关键战场。
在这片土地上,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击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伟大的胜利。
一、德军入侵:突袭莫斯科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军队以“巴巴罗萨行动”之名,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
他们以压倒性的兵力和技术优势,迅速攻破苏联国境线,直逼莫斯科。
德军迅速推进,看似无法阻挡。
二、苏军坚决抵抗:炮火连天面对德军的强势进攻,苏联人民决心坚守家园。
与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莫斯科的战斗尤为激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莫斯科保卫战。
苏军和民兵在城市中建立了坚固的防线,以狙击、地雷和反坦克武器等方式进行抵抗。
他们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使德军战略进攻受到了重大阻碍。
三、以小胜大: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激烈和惨烈的战斗之一。
这座城市曾被纳粹视作战略要地,德军为了能够快速占领该城市,下令对斯大林格勒进行围困与攻坚。
然而,苏军将士英勇抵抗,死守城市,与德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街头战。
四、反攻与胜利:波兰华沙的解放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坚守给苏联人民带来了动力与信心。
他们继续进行反击,最终在1944年夏天推进到波兰华沙。
华沙的解放是东线战场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里程碑。
五、胜利的意义:东线战场的重要性东线战场的胜利标志着苏联人民对纳粹德国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并最终取得了最终胜利。
这场胜利不仅仅是苏联人民的胜利,也是全人类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东线战场的胜利也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斗争的重要标志。
六、英雄烈士:为胜利而牺牲的苏联人民东线战场的胜利离不开苏联人民的牺牲和付出。
成千上万的士兵和平民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些无名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家园。
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尊敬。
七、战后和平:反法西斯胜利的意义东线战场的胜利不仅意味着纳粹德国的失败,也为战后世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苏德战场

战争初期苏军节节败退
• 苏联空军在轰炸开始4小时后才接 到起飞命令。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损 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 起飞就被炸毁
•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NC德国 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到日落时 分,德军坦克已进入苏联境内50英 里
苏德军事力量对比
项目
总兵力 初期直接作战兵力 编制
斯大林格勒战役
• 德军第6军团杀向斯大林格勒
• 斯大林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将近卫第 13师调过伏尔加河增援斯大林格勒。 这是第13师的战士和他们的师长在 防空洞等待出发
苏军反击
• 1944年5月,苏军为实施白俄罗斯 战役,进行了充分的物资准备。这 是1万余辆汽车组成的方阵正待命 于莫斯科郊外,准备将士兵和装备 运往前线
德国
730万 550(包含盟军兵力)
苏联
537.3万 268万
190个师(包括19个坦克师, 170个师另2个旅 14个摩托化师)
坦克
作战飞机 火炮 作战舰艇
5600辆
4980架 4.72万 192艘
新型坦克1475辆,大量旧式 坦克
新型飞机1540架,大量旧式 飞机 (50毫米以上)3.75万门 396艘
• 苏军进入别尔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夫城郊
苏德战场苏联胜利所产生的影响
• 进攻柏林苏军进行了战争史上火力 密度最大的炮火准备,柏林遭受到 毁灭性打击
• 1945年4月30日下午,苏军士兵将 红旗插上了大厦屋顶
1941.6-1945.5苏德战场
二战时主要战场
战前态势
• 苏联的战前准备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东方战线 • 德军的战前状况以及“巴巴罗萨”计划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41年6月苏德交战——苏PK德
东线反击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东线反击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东线反击的重要节点。
在这场战役中,苏联红军与纳粹德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本文将从战役的背景、战术部署、战斗过程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役背景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凭借出色的军事实力、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格局迅速占领了甚至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
然而,在1941年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中,红军挽救了苏联的严重危机,成为纳粹德国攻势的第一个壁垒。
但战争依然在东线持续进行,纳粹德国为了实现对苏联全境的占领,将目光投向了斯大林格勒。
二、战役部署1.布局战斗线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中,各方军队都进行了精心的部署。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西岸,这一地理位置使其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军计划通过占领斯大林格勒,将苏联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以削弱苏联的战斗能力。
苏军则决心以斯大林格勒为防线,顽强抵抗。
2.兵力部署纳粹德国派出了六个集团军,共计超过30个师的兵力参与斯大林格勒战役。
而苏联红军则展开了大规模的人员调动,调集了近110万人参与战斗。
三、战役过程1.德军的攻势德军在攻入斯大林格勒时遭遇到激烈的抵抗。
尤其是斯大林格勒市区的战斗,德军在狭窄的街道和楼房中陷入苏军的埋伏和夜间游击战。
苏军死守每一个街区,使得德军遭受巨大损失。
而且,红军展开了一系列控制空袭,在城市内打击德军的补给线。
2.苏军的反击苏军并没有束手待毙,他们充分利用地利之便,发动了强大的反击。
斯大林率领的红军反击部队斯大林格勒以南的德军,一举击败了德军南翼的主力。
而其他苏军也积极进行反击,钳制住德军的进攻。
四、战役的胜利在持续了长达五个月的激战后,苏联终于扭转了局势。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兵折将,经受住了苏军的顽强抵抗。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鼓舞了苏联全国民众的士气,同时也严重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量。
五、战役的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对整个二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标志着东线反击的开始。
它激励了苏联红军和全国民众,将纳粹德国逐出苏联领土的决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苏联对德国的反攻

苏联对德国的反攻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了针对苏联的大规模进攻,标志着二战进入东线战场。
起初,德国军队凭借强大的火力和进攻速度,取得了一定的战略优势。
然而,苏联军队并没有被德国的势头吓倒,他们努力抵御德军的侵略,并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进行了持续而英勇的反攻。
1. 德国侵略初期德国在进攻苏联的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占领了巨大的土地,并夺取了大量的苏联士兵和军事装备。
然而,苏联军队并没有崩溃。
他们在与敌人的激烈战斗中,牺牲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但仍然保持着战略的坚持。
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反攻的转折点。
1942年11月,德国军队发起了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并占领了该城市的大部分地区。
然而,苏联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顽强的防线,最终在1943年2月成功解围。
3. 考斯特沙战役考斯特沙战役是苏联军队成功反攻的另一个重要战役。
在1943年7月至8月的战役中,苏联军队在攻坚战中获得了重大胜利,成功收复了一系列沿线的城市和重要据点。
这一胜利极大地削弱了德国在东线的实力,并为苏联军队在后续的反攻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基辅解放战役基辅解放战役是苏联反攻的又一壮举。
在1943年11月至12月期间,苏联军队发动了对基辅的进攻,并最终成功解放了这座乌克兰首都。
这场战役打击了德军的士气,使他们再次面临困境。
5. 莫斯科反攻战莫斯科反攻战是苏联军队在整个德国入侵苏联期间展现的重要战役。
在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在受到严寒和德军的强大攻势的围困下,苏联军队经历了艰难的保卫战。
然而,在莫斯科的坚守下,苏联军队最终发动了反攻,并成功将德军赶出莫斯科地区。
总结:苏联对德国的反攻是二战东线战场上的重要一战。
尽管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苏联军队的顽强抵抗和持续反攻最终逆转了战局。
通过一系列战役的斗争,苏联成功解围斯大林格勒,收复城市并击退德军。
这些胜利不仅改变了东线战场的态势,也为苏联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线战场的苏德对决

东线战场的苏德对决苏德对决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战场之一,东线的战斗展开了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的残酷较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苏德对决的背景、战略行动与重要战役,并对双方实力对比、指挥官才能以及战争对当地人民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背景苏德对决起源于德国对苏联发动大规模侵略的野心。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企图摧毁苏联军事力量、征服苏联国土。
德国认为苏联军队战斗力低下,期望能够在数周内占领莫斯科,夺取胜利。
然而,苏联军队的坚强抵抗使得德军的计划完全失败,进入了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
二、战略行动苏德对决是一场全面战争,涉及到广阔的战区和多个战役。
双方采取了不同的战略行动,激烈争夺战略要地和资源。
1.德国战略行动德国采用了闪电战的战略方式,希望快速击败苏联军队并达到战争目标。
德军在进攻初期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性胜利,但随着苏联军队的顽强抵抗和战略防御的展开,德军陷入了战线拉长和物资供应困难等问题。
德军的进攻逐渐变为防守,并在战争的后期反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苏联战略行动苏联采取了堡垒战略,通过设立军事基地、工事和阵地加强战略防御。
苏联军队通过顽强抵抗和战略反攻,逐渐夺回了先前失去的领土,并将战斗推入德国国境,最终解放了本土。
三、重要战役苏德对决的战斗涉及多个重要战役,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战役:1.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对决中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
1942年,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位于伏尔加河上,控制着南北交通要道。
在长时间的激烈战斗后,苏联军队成功将德军包围,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役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德军战争命运的转折点。
2.库尔斯克战役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对决中最为激烈的战役之一。
1943年,德军发动了库尔斯克战役,企图在一个较窄的战线上包围并消灭苏联军队。
然而,苏联早就得到了情报,并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防御措施。
在长时间的激烈战斗中,苏联军队成功地粉碎了德军的进攻,使其遭受重大损失。
二战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详细版(一)

二战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详细版(一)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役时间;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与苏联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
该战役也是二战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战役持续199天)、规模最大(双方直接参战354万人,累计500万人)、最为血腥(双方死亡200万人,死亡率56.4%,平均一秒就会有8.59人在战场上丧命,平均每名士兵活不过9分钟。
)的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
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苏联粮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产区。
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重要资源。
斯大林格勒战役前(1942年夏季)德军军事力量;德国武装部队依然是拥兵近千万的庞大的军事力量,其构成包括:野战陆军226个师(25个装甲师,11个摩托化步兵师),394.8万人(各师平均实有11836人,满员率为88%);后备陆军180万人;德国空军170万人;海军58万人;武装党卫军23万人(包括预备队、司令部人员和党卫军警卫营等);军事辅助人员120万人;外籍人员7万人;德国武装部队人员总数约952.8万人。
此外,德军中还有多达127万的非战斗辅助人员。
截至6月28日,苏德战场上德国及仆从国军总共有11个野战集团军,4个坦克集团军,3个战役集群,共计230个师和16个旅565.5人,49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3700辆坦克和强击炮。
空军部队的是三个航空队,一个“东方”航空队,同时还有芬兰和罗马尼亚的航空兵,其编成约3200架作战飞机。
截至1942年6月底,东线德军共有176个德国陆军师(包括4个党卫军师),其中有19个装甲师,14个摩托化师(含3个党卫军师),11个警卫师,123个步兵师,3个山地师,6个所谓歼击师(从1942年7月开始,轻装师改称歼击师)。
二战东线战场苏德伤亡大数据精细统计介绍(全手动码字)

二战东线苏、德军队伤亡数据统计
苏联部分
*数据出处:《РОССИЯИСССРВВОЙНАХ XX ВЕКА》
②按年代统计东线双方损失:
纯减员:俘虏+阵亡+伤死+病死+失踪
损失:纯减员+受伤(人次)
③按总数统计东线双方俘虏的死亡人数
⑤按总数统计东线苏军武装力量的死亡人数(单位:万)
⑥按战役统计东线苏军的损失人数(单位:万)
年4月]
[第一阶段:1941年6月-1942
<2>1941年夏秋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4>1941冬-1942年春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6>1941-42年冬春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
[第二阶段:1942年5月-1943年6月]
<2>1942年夏秋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4>1942-1943年冬春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第三阶段:1943年7月-12月]
<3>1943年下半年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第四阶段:1944年]
<1>1944年上半年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4>1944年下半年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第五阶段:1945年]
<1>1945年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3>1945年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4>苏军在亚洲的战斗:
二战东线苏、德军队阵亡数据统计
德国部分(仅包含阵亡数据)
*数据出处:《Deutsche militä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
东线战场苏军逐步推进德军

东线战场苏军逐步推进德军二战期间,东线战场成为苏联与德国之间激烈交战的地方。
在这场战争中,苏军建立起顽强的抵抗线,并逐步将德军推向东线的边境地区。
本文将探讨苏军在东线战场上逐步推进德军的过程。
一、苏军的初期抵抗在二战初期,德国凭借其迅猛的军事行动,几乎将苏联击溃。
然而,苏军并未被德军的攻势所吓倒。
他们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战役中奋起抵抗,展现出强大的战斗意志和军事实力。
苏军损失惨重,但他们坚守阵地,展开反攻的准备工作。
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德军发动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企图将苏军击溃并掌握整个南方地区。
然而,苏军的抵抗异常顽强,他们在城市中展开了血战,不断削弱德军的实力。
同时,苏军后方保持稳定,通过战术的调整和物资的补给,逐渐取得上风。
最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成功击败德军,成为二战中的一个转折点。
三、库尔斯克战役库尔斯克战役是东线战场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
1943年,德军发起对库尔斯克地区的进攻,意图突破苏军的防线。
然而,苏军早有准备,他们在库尔斯克地区设下伏击,利用坚实的防御工事拖住德军的步伐。
同时,苏军还精心策划了反攻计划,通过大规模的反击行动将德军逐渐赶回原来的阵地。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军逐步推进德军的重要战役之一。
四、解放乌克兰苏军在战场上推进德军的过程中,逐渐解放了乌克兰地区。
1943年至1944年,苏联红军展开了对乌克兰的解放战役。
他们经过艰苦的战斗,逐渐将德军赶出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
苏军通过解放乌克兰,不仅夺取了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还缩小了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活动范围。
五、收复波兰和东欧苏军在解放乌克兰后,继续向西推进,逐渐收复波兰和东欧地区。
苏军通过巧妙的战术部署和强大的实力,迫使德军无法抵挡。
战争的局势逐渐向苏联有利的方向发展,东线战场的形势逐渐对苏军有利。
六、德军溃败和苏联最终胜利苏军在东线战场上逐步推进德军的过程中,德军士气逐渐低落。
苏联利用这一优势,采取了有效的战略行动,继续迫使德军溃败。
苏德战争历次重大战役大盘点(三)

苏德战争历次重大战役大盘点(三)1943.8.25~1943.12.23下第聂伯河战役(解放基辅乌克兰)苏军战略目标: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登陆场以解放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双方兵力对比:苏军共有263万人,51,200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850架飞机德国南方”军队集群共有124万名官兵,12,6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100辆坦克和强击炮,近2000架作战飞机。
战损:先贴一段关于伤亡的纠缠:在第聂伯河战役中的伤亡数字依然是一个激烈辩论的主题。
鉴于行动的时间的和包括广大的领域,不止一个历史学家认为,涉及的损失是巨大的。
关于苏联伤亡数字,尼古拉·施多夫提出的数字是有373,000人阵亡,总伤亡数字共超过1,500,000人。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埃里克森9月26日和12月20日的总损失为754,000人(173,000人阵亡)。
由于在渡过第聂伯河前德军抵抗力量顽强,这一数字似乎是一个过低的估计(来自苏联的估计,在库尔斯克攻势后共有250,000人死亡、受伤和被俘),大将超过300,000人的阵亡数字似乎是完全正确和可以接受的,与受伤数字的比例为3:1,加起来总共伤亡超过100万人。
然而,德军的损失数字,更难以评估。
简单的规则是在进攻行动中顽强抵抗的敌人损失3:1的比例导致500,000人伤亡,达到库尔斯克战役的数字。
一些苏联/俄罗斯历史学家引述伤亡高达1,500,000人。
但是这是极不可能的,这将意味着,伤亡人数接近参战的士兵人数。
考虑到跟库尔斯克战役每天的伤亡比例,只要在类似的条件下会导致总共1,000,000人伤亡。
第聂伯河战役是被列入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之一。
我干脆贴下1943年9月-12月的双方损失表吧:苏联纯减员数:1943.7-9月阵亡562604 伤死111125 病死14413 失踪115714 合计8038561943.10-12月阵亡418225 伤死70903 病死15315 失踪85512 合计589955战役是从8月25日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即使按比例大概也死亡27万以上,再加上第二个阶段59万,加起来纯减员75万左右,再加上1:3的伤兵大约有225+75=300万损失。
二战欧洲东区(苏联)主要战役一览表

大事记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7月10日—9月10日苏、德军在斯摩棱斯克激战。
7月10日—1944年8月10日苏军实施列宁格勒保卫战。
7月10日—9月26日苏军实施基辅保卫战。
8月5日—10月16日苏军实施奥德萨保卫战。
8月14日罗斯福、邱吉尔宣布签署《大西洋宪章》(美、英关于对德战争目的的宣言)。
9月7日英国空军轰炸柏林。
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会战(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为苏军防御阶段;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为苏军反攻阶段)。
11月18日—1942年1月10日英军在北非的利比亚向德、意军发动进攻,即“十字军”行动。
12月11日德、意对美国宣战。
12月11日美国对德、意宣战。
19421月21日—2月15日隆美尔率领非洲装甲军团在北非利比亚对英军发起反击。
5月26日—7月3日隆美尔在利比亚加扎拉一线发起进攻行动,称“比尔哈凯姆之战”。
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会战(7月17日-11月18日为苏军防御阶段;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为苏军反攻阶段)。
10月23日-11月11日英军在北非实施阿拉曼战役。
11月8日英、美军在北非登陆,实施“火炬行动”。
19431月14—24日罗斯福、邱吉尔、戴高乐在卡萨布兰卡(摩洛哥)举行会议,宣布结束战争的条件是德国无条件投降。
2月2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
3月20—5月13日美、英、法军队在突尼斯展开进攻,德、意军在非洲失败。
7月5日—8月23日库尔斯克会战(7月5日-23日为苏军防御阶段;7月12日-8月23日为苏军反攻阶段)。
7月10日—8月17日美、英军实施西西里登陆战役。
8月—12月苏军第聂伯河会战(第一阶段8-9月;第二阶段10-12月)。
9月3日美、英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
9月11日德军占领罗马。
10月1日美、英军攻占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东线战场主要战役一览及简评一、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参战兵力为中央集团军群,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西方方面军师团兵力火炮坦克飞机德军56个师另1个旅1555900 15800 2200 1588苏军44个师625000 10306 2900 1825战损:苏军德军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踪、-80000名士兵战死、1500门大炮及2500辆坦克被击毁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
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
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二、1941.7.7-1941.9.26基辅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85万- - -德国50万- - -战损:苏军德军伤亡70.05万、43个师被消灭伤亡10万以上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
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三、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8个集团军- - -德国60个师- - -战损:苏军德军被俘45万、损失坦克3600辆、火炮4800溃散7个师、重创14个师余门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四、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役德军战略目标:在希特勒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
此外。
瑞典的铁矿沙才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
双方参战兵力(参战初期)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8.7万2200 400 300德国27.0万3000 500 600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10.3万15501 1463 1115德国101.1万10250 675 732战损:苏军德军47.8万人死亡或失踪、65.0万受伤及染病、4341辆坦克、15728门火炮及迫击炮、2769架作战飞机、共: 112.9万人伤亡75.0万人死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飞机: 900架(包括274架运输机及165架被当作运输机的轰炸机)、共: 84.1万人伤亡结果评价:德军战败,为期872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死亡,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
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
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得以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
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的胜利。
五、1941.10.31~1942.7.4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消灭苏联黑海舰队海军基地,控制黑海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27万德国35万(含附属国)苏军德军伤亡24万伤亡5万(含附属国)结果评价:德军胜利,尽管苏联一度迫使德军从塞瓦斯托波尔调走大量兵力,在近5个月内没能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
苏联红军利用这一时期积极改进防御部署,增补物资,并实施一系列攻势行动消耗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在个别地段把德军击退1-4公里。
但最后苏联错误地放弃了刻赤半岛,导致塞瓦斯托波尔在丧失后勤后最终陷落。
六、1941.9.30~1942.1.7莫斯科保卫战德军战略目标: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所谓的台风行动旨在10天内攻陷莫斯科莫斯科作为苏联首都在政治与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25万7600 990 677德国180万14000 1700 1390战损:苏军德军伤亡70万伤亡60万、损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000万辆结果评价:德军完败,由于之前斯摩棱斯克等一系列战役虽然损失惨重,但成功拖延了德军脚步,不仅让苏军有更多的时间对莫斯科动员与准备防御,也拖延到了可怕的寒冬。
德军人员比苏军多40%,火炮和迫击炮多80%,坦克是苏军的1.7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2倍。
德军不仅获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占据优势,总的来说,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和摩托化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极其明显。
整场战役从开始到12月5日为苏联防御阶段,从12月5日开始苏联开始反攻。
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
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七、1942.1.8~1943.3.22 勒热夫战役(火星)苏军战略目标:消灭勒热夫突击部的德国第9集团军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90万24000 3300 1100德国- - - -苏军德军伤亡4万伤亡76万、损失坦克1847辆、大炮1100门结果评价:苏联战败,德军获胜。
莫德尔靠此役得封防御大师成就。
勒热夫战役被同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所掩盖,但其对于整个东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整个勒热夫突出部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间接导致了第六集团军的覆灭。
同时,这场战役苏军虽消耗了大量兵力,但对德军技术人员与精锐士兵的打击,对德军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下划线百度百科说的,其实个人完全不这么看)勒热夫(火星行动)很明显就是朱可夫的一次惨败,用现代的话叫人生几大错觉之一:我能反杀。
要不是同一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朱可夫要被搞死的。
八、1942.5.12~5.29 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关于哈尔科夫系列战役说一句,这里其实严格说来总共有四次战役,这里应为第二次,但第一次苏联基本直接投降了所以忽略从本次起算第一次苏军战略目标:粉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解放哈尔科夫,为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发展进攻创造条件双方参战兵力: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33.4万- - -德国33万- - -苏军德军伤亡2万伤亡7.5万、被俘23.9万、坦克1249辆、火炮和迫击炮2026门结果评价:德军完胜,似乎在莫斯科战役后苏联总是产生我能反杀的错觉,于是乎,送上了哈尔科夫这个人头大礼包。
哈尔科夫交战的结果,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遭到很大损失,丧失了北顿涅茨河的重要战役登陆场,因而不可能进行原定在夏季进行的进攻战役。
这一切,使西南方向总的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九、1942.6.28~1943.2.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战略目标: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后,斯大林格勒成为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石油、粮食和重要的工业基础,而德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这些资源。
所以德军战略目标很明显,即为占领斯大林格勒,切断苏联交通枢纽和工业供应,投入德国国防军和盟军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以最终歼灭苏联红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
可以看出,这是苏德之间赌上国运的一战双方参战兵力: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10万15 501 1 463 1115德国100万10 290 675 1216苏军德军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47.4万人死亡,65.万人受伤或被俘,合计伤亡112.9万人结果评价:德军完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远远超出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战役。
双方伤亡超过200万人。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进攻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十、1943.2.2-3.15马不停蹄的哈尔科夫反击战(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本次战役基本分为两个阶段2.2~3.3为苏联进攻阶段 2.20~3.15为德军反攻阶段基本上2.20是分界线进攻阶段苏联的战略目标:粉碎哈尔科夫方向德军“B”集团军群基本兵力,解放哈尔科夫工业区。
反攻阶段德军的战略目标: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元首的安危重新夺回哈尔科夫的控制权结果评价:德军获胜。
哈尔科夫不仅是曼帅扬名之战,也是德军在东线覆灭前最后的辉煌。
尽管代价沉重,但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毕竟还是帮助曼斯坦因稳定了南方集团军群德军的阵地,暂时避免了东部战线的崩溃。
但从整个苏德战争的进程来看,并不能扭转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出现的德军溃败局面。
其中较为有趣的是,在2月16日德军放弃哈尔科夫之后,希特勒大为愤怒。
2月17日,他坐着飞机突然飞临曼施坦因司令部。
此时,苏联坦克距离该城只有60公里。
但希特勒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援军,包括最新研发的虎式重型坦克。
哈尔科夫战役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形成,可以说,正因为哈尔科夫反击战,造就了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前的格局。
十一、1943.7.5~8.27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德军战略目标:欲从由南北两端自中央夹击,合围歼灭中央突出部的苏联红军,重夺战略主动权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910361 25013 5128 2792德国780900 9’9662928 2110战损(因各方统计数据差距较大,下表采用的是西方史学家的数据)苏军德军86.3万人亡伤俘、67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2200架飞机毁伤36.0万人亡伤俘、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1030架飞机毁伤结果评价:德军战败。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企图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军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三道防御线的充分准备和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兵器,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付出伤亡惨重,最后因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被迫中止。
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此战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采取全面战略防御。
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