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合集下载

形势与政策论文对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问题的理解

形势与政策论文对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问题的理解

对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问题的理解一、国际环境及我国周边安全现状1、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大国之间相对平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打开的中美关系新格局,于1979年亲自出访美国,主持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走向,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形势判断,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从此迎来了改革开放和经济迅猛发展的30年。

此后,我国与其他大国关系进一步改善:中美关系虽然曲折不断,但总体稳定;中俄关系稳步发展,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并签订了一系列联合声明和友好条约;中日关系发展基本平稳,正致力于构建和平与发展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关系保持良好,经贸往来、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2、我国周边的热点地区冲突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我国周边地区诸如朝鲜、越南、阿富汗、柬埔寨等曾经爆发过激烈的冲突,我国也曾或多或少地卷入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冲突。

近20年来,周边地区基本相安无事,除了阿富汗反恐战争以外,其他周边地区没有战事,阿富汗反恐战争对我国影响也微乎其微。

3、我国和周边所有邻国之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我国和周边所有的陆地邻国都曾有过领土纷争。

20世纪60年代,我国先后与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阿富汗、朝鲜6国签订了边界协定或条约;80年代以后,我国与印度和越南也实现了关系正常化;90年代我国又先后与老挝、俄、哈、塔、吉5国签订了国界协定;2001年7月,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8年10月,俄方将银龙岛和半个黑瞎子岛移交给中国;2008年6月,中日两国经过磋商同意在实现有关东海海域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各自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在东海海域选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共同开发;中印关系不断取得新突破,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这一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印关系进入新阶段,同时两国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两国边境线中段的争议区域初步得到解决,为解决整个领土争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精品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

精品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

精品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一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安全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安全周边形势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摘要:我国疆域辽阔,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

边界漫长,海域辽阔,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

地处大国利益交汇区,安全环境受大国影响因素复杂。

大致呈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岛屿被掠夺、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峻态势。

此外,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还存在朝核问题,印巴冲突问题,中亚地区恐怖主义问题等很多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可以说“世界还很不太平”。

国家周边安全形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才能保证中国的高速可持续发展。

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关键词:周边矛盾巩固稳定战略发展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世界上处于相对孤立的位置;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后起工业化国家,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这个基本战略目标就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与西方大国意欲主宰世界的战略图谋存在着根本对立。

如同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周边国家都想从我国丰富的资源分一杯羹。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认清迫切形势,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为敌对分子的虚假宣传所蛊惑,也不盲从于专家与学者的片面之词,要做到有自己的主见,真正的了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以下我从矛盾与战略两个角度,三大方面来探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问题。

一,我国周别安全环境特点(一)我国疆域辽阔,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

我国的邻国有14个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隔海相望的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

大部分的亚洲习惯性分界,都与中国相邻,所以中国与亚洲所有地区的形势的变动都息息相关。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都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中国周边外交政策概述1.近年来,中国的边海形势日益严峻,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构成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东海,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僵持;在南海,中国同菲律宾等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加剧;美国介入中国周边问题,协助其他国家对中国压制,以期望打击中国的发展。

中国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僵持不下,去年出现了中印“帐篷对峙”事件。

此外,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较之往年更为突出。

“东突”势力在新疆的恐怖活动没有停止;西藏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此外,由于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升温,我国东北边疆的安全形势也面临考验。

中亚与中国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安全有密切关系,中亚的风吹草动都会通过种种途径传导到新疆,对中国安全造成影响。

2.周边外交的新挑战是中国迅速崛起引起的多重反应之一,且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由“弱势中国”下的关系向“强势中国”下的关系演变。

当前,重要的是准确把握周边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

把握中美关系大局仍然是核心,积极与美国达成和平发展协议。

应继续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打造自贸区升级版”,加大对东盟国家的投入。

面对具有争议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搁置外交”,以双赢的态度去对待问题以缓解问题,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3.未来一个时期,是中国崛起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崛起面临许多现实挑战和困难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完全依赖“柔性”的手段,在若干强大的障碍与阻力面前,我们需保持更加高度的坚定性。

在若干强大的障碍与阻力面前,我们需保持更加高度的坚定性。

感想1. 我国周边形势可谓四面楚歌,利益冲突不断,再加上美国的参合,使得安全形势日加严峻。

不过当今世界的主题还是和平与发展,想必各国都会本着和平发展与有利于本国长期发展的态度出发来解决问题,因为只有和平解决问题,接受挑战,抓在机遇,才能在新的世界竞争中处于有利形势。

当然,我国还必须提高综合国力,因为弱国无外交,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才能给他国威慑力,才能不被他国所侵犯,才能维护我国的合法利益。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

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在外部因素中,台海问题,南海争端,中印边界争端,朝鲜半岛问题等,一直都是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其中,美国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周边的国际形势。

本次论文我就对中国的周边地区形势进行简要分析。

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化类型多元化存在,民族宗教问题异常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区。

在我国周边地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10个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

既有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贫穷落后的老挝、蒙古、孟加拉国、阿富汗等,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民族和宗教问题上的冲突激烈,因民族和宗教问题引发的地区性恐怖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民主共和制国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还有宗教神权国家,佛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等世界上几大文明体系都能在这个‘地区找到很多的支持者和信奉人群。

(一)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的角逐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

战后,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以及在中亚个别国家建立军事基地,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遏制中国的崛起。

(二)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形式与政策论文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形式与政策论文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形式与政策论文
目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主要面临两个主要挑战:地区冲突和
海洋争端。

在地区冲突方面,东北亚是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朝鲜半岛的紧
张局势以及日本与韩国之间的历史和领土争端都给该地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在东南亚,南海争端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涉及到中国与菲律宾、
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争议。

此外,南亚和中亚地区也面临
着一些特定的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地区冲突等。

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也对中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挑战。

首先,中国需要在应对地区冲突时保持稳定和克制,以避免冲突升级和军事对抗
的风险。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和互信,通过对话和协商
解决争端和矛盾。

此外,中国还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
家的合法权益,以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依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包
括地区冲突和海洋争端。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应对措施,包括和平发
展战略、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以及军事交流和合作等。

然而,中国在应对
这些挑战时还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以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的指导思想,积极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策,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

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间关系调整的首要因素。

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加速转向亚太,继续利用海上安全问题对“雁型安全模式”进行升级,力争打造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

亚太地区军备呈现竞赛趋势,中国周边国家利益分化重组加快。

关键字安全形式应对策略安全意识(一)我国周边安全形式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美国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周边某些小国在美国支持下牟取暴利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绵长的边境线和海岸线使我国成为地缘环境最不乐观的国家之一。

今天的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迄今为止一个也没解决,而且愈来愈严重,西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依然没有改变,我们必须要有开展长期国际斗争的思想准备。

还有就是我国海洋权益,我国的海洋权益严重受损,尤其是在东海、南海、南沙群岛正被6国7方占据着,我国的领土被侵占,领海被分割,海洋资源被掠夺的现象十分严。

南亚半岛和中国安全在南亚的印度半岛,印度自称是一只大象,印度21世纪的宏观目标是控制南亚和印度洋。

所以,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

近年来,中印之间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和边境问题的磋商,两国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印度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依然存在。

战略上,印度积极谋求地区霸权,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和潜在威胁。

军事上,印度在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攻防兼备的防御体系,加紧针对中国的战场建设,并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加速更新武器装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篇

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形势与政策论文一这学期,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

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

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

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的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的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的周边形势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

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中国的周边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少数属于发达国家,按其政治体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与“稳定程度”,也可大致分成“成熟民主国家”、“转型国家”与“问题国家”三大类,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可依此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类是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政局演变。

如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其主要属于“政党政治”与“选举政治”的范畴.包括主要政党围绕选举与执政权所展开的权力斗争,在野党对执政党的监督.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权力制衡等。

其政局波动具有周期性、规则性、暂时性与可控性,确定性相对较大,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华政策与双边关系的调整变化。

第二类是从所谓“威权体制”转向“民主体制”的“转型国家”的“转型阵痛”。

中国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多数属于此类,其政局动荡具有中期性、常态性,不确定性与风险较大,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双边关系变化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易受冲击。

此类国家大多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期,由于民主体制不健全、旧体制“惯性”强大、军方与权贵等既得利益集团尾大不掉、既有社会矛盾继续存在等,导致政府腐败严重、当局缺乏权威性与政局动荡.甚至不时发生政变等倒退现象。

其中屡见不鲜的是外来移植的“民主”产生“水土不服”乃至扭曲变形,各方对选举结果产生争议乃至激烈“碰撞”,选输的不“服输”,以至“选举闹剧”不时上演、“选举综合症”频繁发作。

形势政策论文之论我国当前周边环境

形势政策论文之论我国当前周边环境

形势政策论文之论我国当前周边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其周边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目前,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着多种挑战和风险,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首先,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朝鲜半岛核问题、南海争议、台湾问题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武装冲突都给我国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此外,加上日本、美国等国的加入,东亚地区的竞争与矛盾也越来越复杂,局势十分紧张。

其次,我国周边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关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对中国经济构成了挑战。

亚洲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产生了影响,也增加了中国的经济风险。

再者,我国周边环境的政治局势也不稳定。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意识形态、宗教等原因,周边国家的政治体制、党派政治、政治理念等都存在差异,这增加了周边国家在与中国合作中的分歧和摩擦。

最后,我国周边环境的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变得越来越严重。

工业化进程加快,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与危害,同时也对中国自身造成了长远的威胁。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周边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缓解各种矛盾,推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环保问题,努力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

这样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稳定繁荣的大国。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一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 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 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 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 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关键词: 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近期,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 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 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 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 如中日钓*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 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 不仅存在岛屿之争, 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 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 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 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 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 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 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 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 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 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安全(推荐五篇)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安全(推荐五篇)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安全(推荐五篇)第一篇:形势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安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关键词:新变化雁型安全模式挑战摘要:古人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我们尽管生活在当今以“和平、发展、繁荣”为主题的年代,但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战略环境和充满矛盾纷争的周边安全环境,我们需增强忧患意识,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在1949年求得解放以来的60年,一直处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的包围中,周边安全形势始终处在不得不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当中。

正如我国学者所提出的——“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东平西乱,北缓南急”,①较好的说明了我国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周边安全态势。

当前,美国虽仍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同中国有共同利益,主张与中国合作。

中国应抓住这机遇期,在积极发掘中美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扩大两国间的战略合作,改善两国关系。

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将使中国周边安全更加趋于稳定。

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最为深远,也是最特殊的,美国亚太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威胁,中美关系既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大变数,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

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统;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严重挑战。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之一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

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

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

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

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

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篇2浅析中国周边形势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

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

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一、朝鲜半岛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

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

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

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式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式

35mm30mm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班级:20104092 学号:2010409243 姓名:李一凡论文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达到960多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而与其相邻的国家却是最多的。

在这些邻国中,不乏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中国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其国家安全形势是不容任何人忽视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安全形势;政治格局;我国周边形势的动荡1、中亚不稳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

2010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突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在2005年靠所谓”颜色革命”上台的巴基耶夫政府被一举推翻,以奥通巴耶娃为首的反对派宣布成立临时政府。

巴基耶夫先是逃往南方.后流亡国外。

而临时政府也一直难以有效掌控巴基耶夫具有传统影响的南方地区。

6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南方重镇奥什的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之间爆发大规模族群骚乱,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量乌兹别克族难民逃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

吉临时政府先后向俄罗斯与美国提出求援.但俄罗斯除了加强其在吉军事基地戒备外一直按兵不动。

中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6月27日,吉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新宪法规定吉将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公决获得高票通过。

7月3日.吉临时政府总理奥通巴耶娃宣誓出任”过渡时期”总统,任期到2011年底。

吉议会选举定于2010年1 0月举行,吉政局演变前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2、南亚动荡阿富汗首当其中.巴基斯坦紧随其后。

美国奥巴马政府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

与此同时,美国干涉阿富汗选举,导致当选连任总统卡尔扎伊与”占领国”美国,”占领军”北约部队之间矛盾加深。

形势与政策1500字论文

形势与政策1500字论文

形势与政策1500字论文【形势与政策1500字论文一:浅谈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曾几何时,中国的周边安全局势一直是我国值得称道的外交成就。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的指导思想,积极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策,大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创造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最好时期。

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周边关系又如何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甚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焦点和热点问题。

掌握中国周边局势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不仅对我国处理好周边关系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宏观外交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在2011年年初,有学者总结2010年的中国外交,用了3个“年”——“周边年”、“海洋年”、“危机年”。

2011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召开了一个专题研讨中国周边局势的会议,会后发布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与2010年相比较,本年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中国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二是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

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三点:美国战略调整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发展是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是重要因素。

面对不可改变的变化,我们该怎么办?这是问题的关键。

我觉得应在下面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正确看待美国及美国的“高调重返”1、中美差距依然很大,别不把美国当回事2、放眼世界,别把美国太当一回事。

不要把眼睛老盯着美国。

我们过去太在乎美国,美国的一举一动,皱个眉撇个嘴,我们都要琢磨半天。

不要把美国太当回事。

美国是我们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但不等于我们一切都围着它转。

我们要把它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

要把眼光放到全世界,放到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全方位友好,周边也是全方位友好。

探讨中国周边关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探讨中国周边关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探讨中国周边关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从鸦片战争爆发到21世纪,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一直紧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探讨中国周边关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探讨中国周边关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浅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走向区域整合的新阶段》[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与周边国家“跨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周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日益拓宽加深。

然而,随着区域次区域合作渐成主流,多方战略角逐态势日益突出,竞争可能向恶性方向发展,从而有损于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和谐的共同利益。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势将走向整合的新阶段。

[关键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区域合作;区域整合中国的周边按区域划分,主要由东亚、中亚和南亚三个区域组成。

经过3O年改革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在近20年的全面改善和发展之后,正在步人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越过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建设和谐世界的设想将获得更加坚实有力的战略依托,整个亚洲板块在全球力量分布中的上升态势将变得更加突出。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开始于1989年中苏(俄)关系正常化。

在以后的几年里,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大力开展睦邻外交,把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作为首要目标,使传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

中国与所有东盟成员国分别签署或发表了面向2l世纪的双边战略关系框架文件,如中印(尼)《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2000年5月22日)、中越《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2000年12月25日);与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韩国、哈萨克斯坦等邻国分别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乌(兹别克斯坦)《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中哈21世纪合作战略》、《中吉2004—2014年合作纲要》、《中塔关于发展两国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等双边关系文件,为发展“跨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制定了战略规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于中国周边形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中国周边形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中国周边形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国家的周边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周边国家或地区影响本国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因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周边形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周边形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中国周边形势》摘要: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关键词:中国周边形势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与这些国家都存在着领土和领海的争端。

比较重要的有: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以及东海石油问题;南海问题;与印度的领土争议;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

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

一、日本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东海划界之争。

中日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分歧很大,日本主张所谓的中间线原则,并且以钓鱼岛作为基点单方面在中间划了一条所谓的中间线,并开始对这条线采取实际控制;中国一直坚持自然延伸原则,主张在东海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中心线。

2. 东海海底油气资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处东海海域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太平洋上油气最丰美的区域之一。

关于东海海底油气资源的划分:日本主张按照“中间线”原则划分;中国表示不存在什么“中间线原则”,东海海底石油资源的划分,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所规定的大陆架原则来进行。

3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钓鱼岛列岛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而日本却宣称钓鱼岛是其领土,并在上面修建灯塔等永久设施。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题目: 当前中国周边环境和面临的国际形势一、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总体评估一是中国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二是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

(一)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力增强了; 第二,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 第三,周边国家对华友好合作仍然是主流; 第四,周边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认同大于疑虑; 第五,发展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机会仍大于挑战; 第六,巩固、发展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动权在我。

(二)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近年来,我国周边发生了很多具有冲击力的事件,周边环境恶化的迹象比较明显:1、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从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

朝韩之间的紧张关系,韩国李明博政府反映强烈,态度强硬。

美国和日本趁机迅速介入,在朝鲜半岛西部和东部海域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

而朝鲜方面,虽有缓和,但仍然坚持核试验,朝核危机阴云不散,六方会谈终止。

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面对东北亚的危机,中国政府游说于美、俄、韩、朝之间,并提议迅速开始六方紧急磋商,但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

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着安全威胁与外交压力的双重挑战。

2、日本“远交近攻”,中国成其主要防范对象中日关系在21 世纪开始就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小泉任期内,由于其一意孤行地参拜靖国神社等不负责任的做法遭到中国等的强烈反对以及日本“入常”的失败,日本“归罪”于中国,中日之间出现冰冻关系。

后虽经安倍的“破冰之旅” 和温总的“融冰之旅”,但“政冷经热”成为中日关系的一大特点。

近年来,中日关系虽未有大的起伏,但可以说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恨”: 中日关系撞船事件态度的强硬、地震之后对待中国给予援助的冷漠、灾难之后美日关系的加强、野田上任之后对防卫重点的调整、第一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欲意包围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

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在外部因素中,台海问题,南海争端,中印边界争端,朝鲜半岛问题等,一直都是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其中,美国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周边的国际形势。

本次论文我就对中国的周边地区形势进行简要分析。

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化类型多元化存在,民族宗教问题异常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区。

在我国周边地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10个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

既有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贫穷落后的老挝、蒙古、孟加拉国、阿富汗等,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民族和宗教问题上的冲突激烈,因民族和宗教问题引发的地区性恐怖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民主共和制国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还有宗教神权国家,佛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等世界上几大文明体系都能在这个‘地区找到很多的支持者和信奉人群。

(一)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的角逐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

战后,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以及在中亚个别国家建立军事基地,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遏制中国的崛起。

(二)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三)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四)美日军事同盟和日本对外军事扩张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又是一个曾经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且其统治者至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主要针对对象由苏联转变为朝鲜和中国。

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

(五)南亚半岛和中国安全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和军事力量,以此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

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

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奋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

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

(六)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

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七)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国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

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潜在对手。

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强与蒙古的全面关系。

加强中国安全的国际举措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睦邻外交2、积极开展首脑外交3、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4、开展国际军事交往,增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5、积极利用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经济一体化和多边安全协商机制。

从以上对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

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

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周边地区是中国不可选择的地缘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地区依托,也是中国最能发挥影响力的地区。

运筹和团结周边国家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方式。

(一)坚定不移专注自身发展。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阶段性负面变化有其必然性,这是每个崛起大国在与周边国家关系互动过程中都会经历的阶段。

这种阶段性负面变化因崛起大国的实力上升至特定阶段而出现,也必然会因为崛起大国实力上升超过一定阶段而化解。

中国与周边国家实力对比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未来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期将更多依靠中国自身实力去争取和维护。

因此,处理周边国际事务的首要源头来自于中国自身而非运筹国际力量。

中国应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指引下,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推动实现好“十二五”规划,不断提升中国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

(二)加强中国与周边的经济合作。

地缘经济影响力是中国外交在周边最为突出的实力,要从发挥整个地区经济潜力,促进亚洲共同发展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简单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设计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进程,切实增强中国影响力。

要做一篇“大文章”,在实现亚洲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大发展架构,扩大中国对周边发展的掌控力和影响力。

首先要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

这是实现亚洲地区大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中国便于输出的优势产业,其连带经济、政治乃至战略效益要远远大于承建互联互通项目本身的效益。

因此,要放眼长远,以政府援助、优惠贷款、民间融资、资源抵押等各种方式大力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推动相关国家采用符合中方要求的标准规则,为便利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精心设计大项目,打造龙头产业、核心企业。

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必须发挥整体潜力,形成国际竞争力,实现整体效益,而不能简单地叠加。

因此,要加大科技含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聚拢亚洲地区能源、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打造能够体现亚洲优势和竞争力的、以核心企业带动的龙头产业,实现亚洲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三,要加大对周边的援助力度。

对周边中小国家,要从战略高度进行扶持,尤其是要授人以渔,把经济援助与对象国的发展意愿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有限的经济援助调动对象国发展积极性,撬动周边共同发展。

(三)处理好中国与大国在周边的互动,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欧洲等所谓的域外大国实际上也深度参与中国周边事务,与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一样是中国周边关系中的重要大国。

处理好与大国在中国周边的关系,是运筹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要依托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各大国在周边与中国形成良性互动,尤其是推动中美在亚太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与各大国构建以尊重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以共赢为目标的新型大国关系。

(四)构建周边立体式外交格局。

各国内政外交界限模糊化使得传统政府外交已经不足以实现日益复杂多样的外交目标。

深化国家、政党、社会、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加深各国人民相互理解,拉紧彼此心理距离,化解相互误解疑虑,营造友好合作气氛的重要环节。

因此中国外交不但需要政府外交的引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构建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优势互补、有效配合的多层次对外工作格局。

尤其是要发挥政党外交面向周边各国政党及其党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交往的特点,密切中国共产党与周边国家政党在战略政策制定、政党优势发挥、进行党的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等治国理政经验方面的交流互鉴,服务于国家政策战略制定和国家总体外交。

(五)推进周边机制建设。

周边地区机制性“安全阀”缺失是中国周边形势阶段性恶化的重要原因。

随着亚洲各国关系日益密切,各种矛盾和摩擦将同步上升,并将长期存在下去。

而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周边各国对中国期望也在上升,期待中国提供更多地区性公共产品。

中国应该下大气力推进周边经济合作机制建设。

与此同时,推动完善现有的次区域联合巡逻等机制,探索周边安全机制建设新途径,补齐地区机制安全短板,减少战略误判,管控并适时解决矛盾和争端,敢于、乐于并善于提供安全类公共产品,树立中国在周边安全领域内负责任大国形象,影响地区安全合作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