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历史习题 选修一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材习题答案解析【学思之窗】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题关键:加尔文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

思路引领:结合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内容、性质论述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答案提示:加尔文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1.试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解题关键:加尔文宗教改革运动的具体内容及历史意义。

思路引领:结合内容简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进步性。

答案提示: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2.亨利八世是如何进行宗教改革的?这一改革对16世纪英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解题关键: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对16世纪英国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对天主教会、对16世纪英国的政治、经济变革的影响。

答案提示:亨利八世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交纳岁贡,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18: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18: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选择题1. 对下图中人物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伊丽莎白一世A.恢复英国国教,巩固宗教改革的成果B.首先断绝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关系C.鼓励向海外殖民D.初步确立了英国海上霸权2. 至今,加尔文派的信徒的主要分布地区不包括()A.瑞士B.英国C.法国D.德国3. 16世纪英国国王推行的宗教改革()A.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B.实行严格的政教分离C.否定了教皇的权威D.废除了主教制度4. 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①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5. 下列对英法两国宗教改革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都发生在16世纪B.都以反对罗马教皇的控制为目的C.都确立了新教的国教地位D.英国自上而下改革,法国发生长期宗教战争6. 英国出现清教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天主教的腐败激起教徒的不满B.英王要进一步加强王权C.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长D.封建世俗势力要夺取教权7. 16世纪的法国新教教派同天主教派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主要原因是()A.罗马天主教会在法国的统治根深蒂固B.法国王权控制天主教会,反对宗教改革C.法国统治者严格禁止新教在法国传播D.法国资本主义根本没有获得发展8. 宗教改革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意义是()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B.封建王权得以加强C.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D.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9.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

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10. 下列有关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后产生了新的基督教派加尔文教派②加尔文教派的组织形式是共和式的长老制③改革后日内瓦政权的性质是政教合一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11.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C.亨利八世离婚案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12. 16世纪英王推行的宗教改革( )A.提出“九十五条论纲”B.实行了政教合一C.否定了教皇权威D.废除了主教制度13.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在于(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②在欧洲,宗教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③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加强④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思想传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 英国出现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的清教徒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A.英国国王要求进一步加强王权B.天主教的腐败引起了教徒的强烈不满C.封建世俗势力要争夺教权D.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15. 英国议会的“至尊法案”规定( )①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皇无权干涉②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先经过国王同意③没收教会的许多财产和物品④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度、基本教义和仪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16.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3)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1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1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预习导引知识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加尔文读大学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1541年,瑞士日内瓦政权支持加尔文宗教改革。

2.内容(1)宗教仪式: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宗教思想:思想核心是“先定论”(3)宗教精神:认为财富是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4)教会组织: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

3.影响(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社会风气。

(2)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被镇压。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深化理解]“先定论”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动力(1)首先为资产阶级进行剥削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

(2)其成功与否没人可知,需要依靠努力才行说法鼓励了人们去争取幸福生活。

知识点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原因(1)1529年的改革法令①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

②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

③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2)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①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②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归王室所有。

3.影响(1)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2)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深化理解]英国改革的特点1.方式: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2.内容:改革相对保守,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3.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进行了清教徒运动。

知识点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3.影响(1)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学案(同步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学案(同步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同步课时练习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基础巩固1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蒙昧时代,主要是因为()A.社会经济凋敝B.政治上四分五裂C.教会的神权统治D.王权极度衰弱答案:C2兰克斯是10世纪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位普通农民,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A.购买“赎罪券”B.自费到罗马去攀登圣梯C.到教会去交纳“什一税”D.到商店购买德文基督教经典作品答案:D3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

其特征是()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解析:图片中是一位教皇和一位国王,君主手执宝剑,教皇手握权杖,一前一后,坐在同一权力宝座之上。

很明显,这反映了他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的关系。

答案:D4观察右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异端”裁判所A.维持社会安定B.压制各国王权C.维护教会权威D.打击各种犯罪解析:“异端”裁判所的职责是审判并镇压“异端”,压制同教会说教不符的学说和思想,以维护教会权威。

答案:C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旧城广场的一端,伫立着一座胡司雕像(如右图)。

人们每年都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因为提出新的宗教观点而被罗马教皇用火刑烧死的民族英雄。

(1)胡司提出了哪些新的宗教观点?(2)应如何评价第(1)问中胡司的观点?参考答案:(1)胡司要求取消教会地产,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统治的权力,主张教士用民族语言传教。

(2)胡司提出新的宗教观点,反映出西欧社会同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日趋尖锐,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名师精编作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名师精编作业)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

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A.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D.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答案:C解析: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来,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为了发财致富可以不顾品德智慧等,可以不择手段,这是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故选C。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B项说的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D项错误,应该是符合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的理解。

2.欧洲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有: ()①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②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③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④加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政治:⑴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⑵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⑶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⑴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⑵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⑶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最终作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教改革的基础知识。

宗教改革的改革影响。

3.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

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

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答案:B解析:分析:由“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结合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内容可知这样做主要是要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4: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4: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基础巩固1.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相同点是()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③反对教皇权威④主张“先定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比较归纳能力。

“先定论”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马丁·路德未提到,其余项均为相同点,故选B。

2.“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建造者。

”与路德相比,加尔文在宗教上的“建造”实践主要表现在()A.否定了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B.推动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C.建立政教合一的共和式政权D.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加尔文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

A项是两人思想的相同点,B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之一,D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结果,『答案』为C。

3.加尔文认为,高尚的基督徒,既应当在各自的职业中尽力追求财富,也应当在使用财富时加以节制,不可过分的奢侈、享乐和浪费。

其主张反映出()A.天主教会的自我反省B.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奋斗精神C.广大人民的生活艰辛D.早期资产阶级遭受着残酷的剥削与压迫『答案』B『解析』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并使拥有的财富合法化,以实现现世生活的幸福。

对财富的向往,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成功的奋斗精神;对生活的严格自律,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艰辛。

4.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

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历史选修1课堂探究: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含答案 精品

历史选修1课堂探究: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含答案 精品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史料导入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

在这里,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互动探究在理解史料的基础上,说明加尔文宗教改革对当时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所起的作用。

提示:加尔文创建的宗教组织形式带有民主化色彩,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借鉴。

在尼德兰,加尔文教是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在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要求进一步改革,出现了用加尔文精神来改革国教的主张,要求“清洗”天主教因素的影响,建立廉俭教会,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

17世纪40年代,在清教组织下,英国资产阶级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名师精讲加尔文宗教理论的核心——“先定论”1.基本内涵:加尔文认为,上帝是宇宙中至高无上的神圣主宰,人类的历史和现实都由上帝支配。

被上帝“拣选”上的人被称为“选民”,能够得到上帝的恩典与庇护,未被“拣选”上的人则是“弃民”,将受到上帝的抛弃。

对基督虔诚信仰并且参加教会,这是成为选民的根本前提。

只有努力进取,勇敢拼搏,在失败中不断奋起而取得成功,才能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高尚的道德品格也是成为选民所必须具备的资格。

2.历史作用(1)加尔文的“先定论”学说是当时法国和西欧其他较先进地区的资产阶级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与封建制度的强大思想武器。

该学说集中地突出了上帝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威,从新的角度否定了罗马教皇及其神职人员的宗教特权,同时又借助上帝的意志肯定了封建制度衰落与资本主义兴起的客观历史必然性,从而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与封建神权的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2)加尔文的“先定论”学说也充分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实业、变革社会的迫切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材整理1 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 (1)加尔文受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3)1541年,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1)宗教仪式: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宗教思想:思想核心是“先定论”。

(3)宗教精神:认为财富是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4)教会组织: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

3.影响(1)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深度点拨] 加尔文宗教改革进步性的表现加尔文教相对于路德教,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和一些高尚品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3)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形式,对后来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材整理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经济:16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崛起。

(2)政治: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

(3)思想: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2.内容(1)1529年的改革法令①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

②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

③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2)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①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②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归王室所有。

3.影响(1)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2)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深度点拨]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1)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废除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

(3)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反对派。

教材整理3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3.影响(1)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加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促使英国形成清教运动,开始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72“学思之窗”,思考:请你参考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思考为什么说他所进行的宗教革命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示】(1)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的美德。

(2)鼓励人们鄙视懒惰与保守,鼓励积极开拓进取,勤勉敬业,坚持不懈,获取最后成功。

(3)实际上都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所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探究点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1)根据史料一,指出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何种形式?为什么?【提示】 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

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是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

(2)结合史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提示】 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

【史论拓展】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②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

(2)影响①政治:a.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b.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增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

②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

③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新人士唐才常在1897年写道:“路德者,不服从天主教教皇之压力,别立新教以抗罗马,而改教之徒云集景附……雷奔电激,为古今中外不可一世之业。

”材料二1902年梁启超指出“路德新教之起,全欧精神为之一变”。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一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规范解答】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分析。

【答案】(1)有利于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片面扩大了路德改革的作用。

(2)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走向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1.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加尔文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D.加尔文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加尔文主张“先定论”,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故选A项。

【答案】 A2.下列有关17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英国宗教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起英国国教教会B.清教徒议员在议会中拒绝通过征税法案C.查理一世的宗教压迫导致了苏格兰人民起义D.克伦威尔厉行清教法规【解析】英国国教仍坚持天主教教义,长期遭到非国教徒的反对,故不能建立起英国国教教会,故选A项。

【答案】 A3.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教随国定”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结果,建立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只符合英国,故排除①②,选择D项。

【答案】 D4.武汉大学赵林教授作了一场题为“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讲座。

很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打破了对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B.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思想C.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D.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政治运动【解析】A、B、D三项都是对宗教改革的正确评述,C项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选。

【答案】 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二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恩格斯(1)根据材料一回答,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教比路德教有何重要进步?(3)材料二表明加尔文教的进步之处适应了哪一阶层的要求?【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一及马丁·路德的改革内容分析比较。

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中的有关信息及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改革的内容归纳概括。

第(3)问,难度不大,根据材料二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信仰上帝。

(2)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提出了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

(3)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学业分层测评(十五)(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恩格斯说:“加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B.加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C.加尔文的主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加尔文主张加强王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分析可知,加尔文反对专制王权,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2.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封建贵族世袭思想B.封建社会等级思想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D.封建制度解体时期新兴思想出现【解析】加尔文主张“先定论”,认为现世的成功是成为上帝“选民”的标志,为发财致富的新兴资产阶级找到理论依据,特别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故选C项。

【答案】 C3.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从本质上主要体现了()A.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B.新贵族与旧贵族的矛盾C.王权与教权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天主教会的矛盾【解析】亨利八世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改变罗马教廷对英国的控制局面,因此属于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故选C项。

【答案】 C4.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综合比较能力。

④是两者改革的相同点,可排除A、C、D三项。

【答案】 B5.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依据是()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C.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解析】欧洲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人们从天主教神学统治下解放出来,宣扬人的地位与价值,发展了人文主义。

D项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影响,排除。

【答案】 C6.16世纪,欧洲掀起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质”类问题的解答方法,要体现这场运动的阶级本质和斗争对象。

A、B两项表述不属于“实质”,只是这场运动的形式而已,C项无法体现实质,故选D项。

【答案】 D[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