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应用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1. 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计算盘、算筹等。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
早期的计算机利用机械或电子元件进行计算,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
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1. 二进制系统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二进制系统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能够准确表示所有的数字和字符。
2.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3.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必需的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应用软件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三、常见应用领域1. 科学研究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进行复杂的数值计算、模拟实验以及数据分析,为科学家提供强大的工具和支持。
2. 工业生产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能够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3. 商业管理计算机在商业管理中广泛应用,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 个人娱乐计算机为个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如电子游戏、在线视频、音乐等。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 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思考题1.计算机的定义与特点是什么?计算机自1946 年诞生以来,哪几件事情对它的普及影响最大?为什么?【答】计算机的定义:现代计算机通常指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能够存储程序和数据、自动执行程序,快速而高效地完成对各种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因此也俗称为电脑。
计算机的特点:运行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可靠性好,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强,存储容量大而且不易损失,具有多媒体以及网络功能等。
计算机自1946 年诞生以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对它的普及影响最大:(1)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器件,由电子管到中小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变化,使得计算机的成本不断下降,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广泛普及进而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
(2)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计算机成为学习、办公和家庭电脑的主流。
(3)网络技术特别是1995 年以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进入普通家庭,使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网络、微机、多媒体时代,或简称为进入了计算机网络时代,更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
2.什么是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试分别举例说明。
【答】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科学计算(也称数值运算)、数据处理(也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也称是实时控制或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育等。
计算机的应用实例随处可见,读者可自行列举生活、工作中的许多例子。
3.计算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自从1975 年到现在的这些年中,PC 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试用几句话概括这些变化的特点。
【答】计算机的主要类型有巨型机、大型主机(也称大型机)、小巨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微型机 6 类。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出现的苹果机和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出现的IBM PC,均属卫星计算机(简称微型机或微机)。
IBM PC 及其兼容机又简称为PC。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按其性能分类:
巨型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中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
4
微型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5
发展到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的第四代, 产生了微型计算机 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 集成了计算机主要部件——控制器和运算器的 微处理器为核心所构造出的计算机系统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微型计算机 (Microcomputer) 1971年,Intel公司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 理器芯片Intel4004,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 时代
同余的概念
同余的性质:
a+M=a(mod M); a+nM=a(mod M); 例:以12为模,-4+12=-4 (mod 12) 8= -4 (mod 12) 我们称8与-4对模12来说互为补数。
26
小结:
通过补数,将负数变成正数(减法变成加法) 计算机字长为n时,其模为2n (1 00······00) 计算机的序数是从0开始的,故2n在n位系统中是无 法表示的,它的表示形式与0的表示形式是一样的。
原码
数0的原码有两种不同形式:
[+0]原=00000000B [-0]原=10000000B
21
原码范围:
-127~127 11111111~01111111(0FFH~7FH)
例:8位原码机器数:
真值:x1= 84 = +1010100B x2 =-84=- 1010100B 机器数:[x1]原 = 01010100 [x2]原 = 11010100
符号位 数值位
机器数及真值
当一个数据用16位表示时,用最高位 D15表示符号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 右窗口:文件列表窗口 显示浏览栏中选择的驱动器或文件夹所包 含的所有文件或文件夹。 可以按“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 料”等方式显示清单,显示方式的设置可以通 过“查看”菜单中的相应菜单命令设置;也可 以按“名称、大小、类型、日期”方式排列清 单(图标)。
3-3-3
• 格式化软盘
格式化软/硬盘
通过“我的电脑”,我们还可以查看更多的信息,比 如计算机中安装了哪些操作系统、什么类型的声卡和显卡、 什么类型的光驱、CPU的类型和品牌、内存的大小等。 查看这些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1)右击“我的电脑”,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 (2)单击“属性”后,弹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分别按下 各个标签就可以查看计算机硬件的各项配置和性能。 (3)查看。
3-3-1 利用“我的电脑”查看和管 理计算机的资源配置
• 盘符 为了便于管理,系统对所配置的外部存储器都赋予了一个 标志符(即盘符) c: d: e: • 磁盘驱动器 磁盘驱动器表明计算机上配置的驱动器情况。 • 光盘驱动器 如果的计算机配置了CD-ROM,就会出现光盘驱 动器图标。 •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是一个系统文件夹,用于对计算机的系 统进行设置并控制Windows的一些系统操作。 • 打印机 打印机是一个系统文件夹,使用它可以安装本地或网 络打印机,也可以对现有打印机的设置进行更改或删除。
1-3计算机的基本硬件设备 主板是主机的整体框架,它上面除了一些重要的
芯片和电路外,还有很多插槽、接口、总线等,用 来接插CPU、内存、显卡、声卡,并连接其他所有部件。
CPU中央处理器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关键部件,
可以说是计算机的心脏。CPU的功能可以分为 三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RAM 随机存储器,可读可写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3 计算机的分类
1、按规模和综合性能指标分类 1) 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可达到数百亿次/秒。处理能力最强:航天、
气象等尖端领域。我国的“银河”、“神威”和“曙光” 等
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大型、通用、速度较快、
1.2.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
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这个方案包含3个 要点:
⑴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⑵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⑶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随机存储器 (RAM)
计
内存储器 (内存)
算 机
外存储器(外存)
只读存储器 (ROM) 软盘
硬盘
系
光盘
统
键盘
外设
结
输入
图
显示器、投影机
输出设备(Output)
打印机
微机计算机系统
操作系统
绘图仪
语言处理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网络通信管理程序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包 用户程序
几种类型的CPU(奔腾4、赛扬D、AMD)
Pentium 4 506+ 2.66G 接口类型:LGA 775
CPU主频:2.66 针脚数(Pin):775
CPU外频: 制作工艺:0.09微米 二级缓存容量:1M CPU类型:台式机
64位技术:支持
Celeron D 346 3.06G 接口类型:LGA 775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大纲要求: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2.数制的概念,二、八、十及十六进制的表示及相互转换;3.计算机的数与编码,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字符、汉字的编码;4.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字长的概念;5.汉字常用的输入方法(熟练一种);了解汉字输入码(外码)、内码、字库的概念。
大纲知识点:(一)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1.计算机的发展史【熟记】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诞生时间和地点;各代计算机的元器件。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的诞生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通常根据计算机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分别称为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
2. 计算机的特点【熟记】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运行速度: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单位:MIPS(百万条指令/秒),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主频:2GHz的Pentium 4 运行速度为40亿次/秒,即4000MIPS。
一般来说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计算精度高计算机的计算精度一般用字长来表示。
字长:指的是CPU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一般有8位、16位、32位、64 位等。
字长总是8的整数倍。
通常PC机的字长为16位(早期),32位,64 位。
3)存储能力强不仅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运算指令等信息存储,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同时还可以保存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资料。
硬盘: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 。
40GB、80GB、160GB、 320GB、1TB=1024GB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算术运算,同时也能进行各种逻辑运算,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智能化必备的基本条件。
全国计算机一级基础知识(必备).doc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1计算机发展与信息社会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莫克利和埃克特在美国于1946年研制成功的ENIAC,ENIAC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2.在ENIAC的研制过程中,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总结并归纳了以下三点:(1)采用二进制注: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0和1(2)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的核心,工作全自动)注: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得到预期的结果。
(3)计算机的五个基本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表1-1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3.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
1.1.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3)强大的存储能力(4)自动功能;(核心)(5)网络与通信功能。
2.计算机的用途(1)科学计算注:科学计算主要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方法的实现和应用。
(2)数据处理(3)实时控制(4)计算机辅助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计算机辅助技术CA T,计算机机仿真模拟。
3.计算机的类型(1)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数字计算机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2)按使用范围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3)按其性能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
1.1.4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巨型化注:是指计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可靠性更高。
(2)微型化(缺陷:发热量太高)注:指发展体积更小、功能理强、可靠性更高、携带更方便、价格更便宜、适用范围更广的计算机系统。
(3)网络化(4)智能化1.1.5信息技术的发展1.数据与信息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数据处理之后产生的结果为信息,信息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ENIAC。
2.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3.人们习惯于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4.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
5.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军事和国防。
6.形成冯.诺伊曼计算机基本结构是在第一代计算机时代,编程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7.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性能低,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元器件。
8.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
9.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约为每秒几十万次。
10.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提出操作系统概念和开始出现鼠标,并作为输入设备是在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11.开创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是在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12.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器件为小规模集成电路。
13. 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为1965-1970。
14. 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和出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在第三代计算机的时代。
15. 第三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约是每秒100万次。
16.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7.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计算机的第四代。
18.LSI的含义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含义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
20.第四代计算机问世的标志是1971年,Intel推出微处理器4004。
21.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式。
22.以数字量作为运算对象的计算机称为电子数字计算机。
23.用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作为运算量的计算机是电子模拟计算机。
24.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计算机是数模混合计算机。
25.将计算机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两类的分类标准是计算机使用范围。
计算机一级知识点

计算机一级知识点计算机一级知识点概述1. 计算机基础概念- 计算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指令自动进行高速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存储的电子设备。
- 计算机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计算机可分为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工作站、超级计算机等。
- 计算机发展历程:从机械计算机到电子管计算机,再到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直至现代的微处理器计算机。
2.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
- 主板:连接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平台,负责数据传输和部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 内存(RAM):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对计算机运行速度有直接影响。
- 硬盘驱动器(HDD/SSD):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 显卡(GPU):处理图像和视频输出的专用硬件。
- 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
3. 计算机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OS):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应用的基础软件,如Windows、Linux、macOS。
- 应用软件:为特定任务设计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像编辑软件等。
- 编程语言:用于编写程序的语言,如C、Java、Python等。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的软件系统。
4.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集合。
- 网络类型: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 网络协议:规定数据传输格式和通信规则的标准,如TCP/IP、HTTP、FTP等。
- 网络安全:保护网络数据不受未授权访问、破坏或泄露的技术和措施。
5.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概念: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破坏的过程。
- 常见威胁:病毒、恶意软件、网络钓鱼、身份盗窃等。
- 安全措施:使用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加密技术、定期更新密码等。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2.应用软件: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程序系统称为应用软件,从服务对象上可分为:通用软件、专 用软件。
1.3 数制与编码
1.3.1 1.3.2 1.3.3 1.3.4 1.3.5 数制 数制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数的运算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文字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
1.3.1 数制 ——十进制
【例1.1】 1999可表示成: 1×1000+9×100+9×10+9×1 =1×103+9×102+9×101+9×100 式中每个数字符号的位置不同,它所代表的数值大小也不同,这就是 经常所说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意思。 由数的位置不同决定的值称为位值,或称 “权”。 二进制数也是一种进位计数制,但它的基数是2。数中0和1的位置不同, 它所代表的数值也不同。
计算机应用基础
郑州科技学院
课程介绍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 Word2003 Excel2003 PowerPoint2003 网络与多媒体
学 习 目 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掌握数制的基本概念及进制的转换 掌握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 功能与技术指标 了解计算机硬件安全和信息安全知识
1.3.3 二进制数的运算
1.二进制数的算数运算:加减、乘除法运算 0+0=0 0+1= 1 1+0=1 1+1=10 0-0 =0 0-1=1 1-0=1 1-1= 0 0*0=0 0*1=0 1*0=0 1*1=1 2.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与(AND) 、或(OR)、非(NOT)
0∧0=0 0∨0=0
补充:二进制数和八进制数互换
(1)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
转换方法: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时,只要从小数点位置 开始,向左或向右每三位二进制划分为一组(不足三位时可 补 0 ),然后写出每一组二进制数所对应的八进制数码即可。 【例1.6】 将二进制数(10110001.111)转换成八进制数: 010 110 001. 111 2 6 1 . 7 (10110001.111)2=(261.7)8。 (2)八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转换方法:将每位八进制数分别用三位二进制数表示,就可 完成八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转换。 【例1.7】 :将(741.566)8转换成为二进制数 解(741.566)8=(111 100 001.101 110 110)2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 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 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2. 计算思维的特征
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简单问题的多次 重复 。
10
1.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一、数制的定义
1. 进位计数制 按进位的方式计数的数制称为进位计数制。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多种进位计数制,人们使用最多的 是十进制。在十进制数进位运算中,采用“逢十进一”; 一年有12个月,采用的是十二进制。 2. 位权 位权是指一个数字在某个固定位置上所代表的值,简称 “权”。 例如:十进制数358=3*102+5*101+8*100。 位权的值是基数的若干次幂10n。
整数部分 8 68 8 8 取余 4 0 1 ͯ ͯ 小数部分 0.4375 8 3.50 8 4.0
8 1
0
21
例1-6:将十进制(2347)10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整数部分 16 2347 取余 11
16 146
16 9
0
2
9
22
3.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例】:将[111101.010111]2 =[0011 1101.0101 1100]2 =[3D.5C]16
• 计算机发展的4个时代
分代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时间 1946~1953 1954~1963 1964~1970 主要电子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
技术特点
穿孔卡片,机器
语言和汇编语言
磁盘,高级语言,
科学计算,中小型 计算机 大型化,集中式计 算,远程终端 超大型化,微机化, 嵌入式,图形用户 界面,多媒体,网 络通信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1

一、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特点1、诞生:1946年,美国为计算弹道轨迹而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其英文缩写名为ENIAC。
2、冯·诺依曼,“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其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程序存储”。
2、发展:阶段时间逻辑器件应用范围第一代 1946——1958 真空电子管科学计算、军事研究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数据处理、事物处理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第四代 1971——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到了各个领域3、计算机的作用a)数值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等b)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c)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d)辅助工程:CAD、CAM、CAT、CAI等4、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功能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自动运行能力。
二、与计算机相差的常用英文及其中文对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育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翻译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三、数制与编码1.四种进制数表示方式对照表。
2.四种进制用什么字母表示。
“H”表示“十六进制”;“D”表示“十进制”;“O”表示“八进制”;“B”表示“二进制”。
如:(1101)B 、(71)D 、(27)O、(4F)H 。
1.其它进制转为十进制a)二进制转十进制:(1011)2=1×23+0×22+1×21+1×20b)十六进制转十进制:(B56E)16=B×163+5×162+6×161+E×160=11×163+5×162+6×161+14×1602.十进制(整数)转为二进制十进制数除以二,取得其余数,第一次的余数当个位数,第二次余数当十位数,其余依此类推,直到商为“0”。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
定位
定位是指移动鼠标,将显示在屏幕上的鼠 标光标指向的目标对象或目标位置处。其操作 方法是:握住鼠标,在光滑的桌面或鼠标垫上 随意移动,此时,屏幕上的鼠标光标会随之同 步移动,然后再慢慢指向目标位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
单击
单击又称“点击”,常用于选定对象、打 开菜单或启动程序。单击的操作方法是:先移 动鼠标,让屏幕上的鼠标光标指向某个对象, 然后用食指按下鼠标左键后松开按键,此时鼠 标左键将自动弹起还原。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光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用于读取光盘内容,包括使用光 驱来安装各种软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微型计算机的档次:
从第一代个人计算机问世到今天,CPU芯片已经发 展到第七代产品,对应地产生了7个档次的个人微型机 系列: 1)第一代微机:CPU:8088 诞生于1981年。 2)第二代微机:CPU:80286 诞生于1985年。 3)第三代微机:CPU:80386 诞生于1987年。 4)第四代微机:CPU:80486 诞生于1989年。 5)第五代微机:CPU:80586 诞生于1993年。中文名 “奔腾” 6)第六代微机:CPU: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诞生于1998年。 7)第七代微机:CPU:64位机 诞生于2003年(AMD), 2005年(Inerl).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三、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
键盘 键盘是电脑中最重要的输入设备之一,通 过键盘上的各按键便可以将用户所需的字符、 数字等信息输入到电脑中。 键盘可根据其按键数分为101键、103键、 104键、107键等,目前最常用的为107键键盘。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全国计算机一级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一级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用于自动处理、存储和传输数据的通用设备,它把数据和指令导入外部系统中,建立既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并将最终处理结果呈现出来,具有信息处理、智能化、模拟和控制等多种功能。
2.计算机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1900年代开始采用电子开关机器构成电子计算机,1950年代后期发展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型机和小型微型机。
1970年代,经过浓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型计算机,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应用发展。
此后又出现了嵌入式计算机、个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极大地丰富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技术。
3.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以及管理站等组成,它们依靠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按特定的系统设计方法进行控制和协调,共同运行来满足计算机系统的需要。
4.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组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软件所构成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各个计算机间的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0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 分组成。硬件与软件结合,计算机才能正常运行。
11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 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 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计算 机的核心部件,由它发号施令协调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 不紊地工作。 1. 运算器
7.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的信息化进程。所有的信 息资源连接成一个全球性的大型网络,包括文字、数据、图形 、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形态的信息都可以在一个大型网络中交互
使用。
9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5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根据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方 式,有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 电子计算机;根据用途来分,有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 机;根据计算机规模和性能来分,有巨型计算机、大型计 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7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3.数据处理
计算机数据处理指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经济与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规划等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对这些数据进 行计划、分析、计算、评估等操作。
4.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

5.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A.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B.CPU与内存储器之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C.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D.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正确答案:B3. Internet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它通过( )将各个网络互联起来。
A.中继器B.网桥C.路由器D.交换机4.TCP/IP协议把Internet网络系统描述成具有( )功能的网络模型。
A.接口层、网络层、表示层和应用层B.接口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C.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D.接口层、网络层、会话层和应用层正确答案:C把当前窗口的画面复制到剪贴板上,可按( )键。
A.Alt+Print ScreenB.Print ScreenC.Shift+Print ScreenD.Ctrl+Print Screen正确答案:A域名服务器DNS(Domain Name Server)的作用是( )。
A.实现域名地址与IP地址的转换B.接受用户的域名注册C.确定域名与服务器的对应关系D.解释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正确答案:A在网络互联中,传输层及其以上高层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是( )。
A.中继器B.网桥C.网关D.路由器正确答案:C( )只描述信息世界中实体的存在及联系,不涉及DBMS。
A.数据模型B.概念模型C.逻辑模型D.机器模型正确答案:B用户利用DBMS的( )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检索、修改、删除和统计。
A.DBB.DBSC.DDLD.DML正确答案:D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MS-DOS下可执行的程序,在Windows环境下以字符方式运行B.在Windows环境下可执行的程序,在MS-DOS下都能运行C.专为Windows环境设计的软件在“MS-DOS方式”窗口中运行时会自动切换回桌面D.Windows中只能有一个DOS窗口正确答案:C( )是网络操作系统A.Windows NTB.JavAscapeD.IE正确答案:A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提供并管理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为( )。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以下问题: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2.数制的基本概念、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数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法3.计算机中数据、字符、和汉字的编码4.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简单工作原理5.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和作用6.计算机的性能和技术指标以及计算机安全操作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1计算机简介1.1.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而高效地完成信息处理的数字化电子设备,它能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存储或传送,以便获得所期望的输出信息。
1.1.2 计算机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进行分类1.依其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2.依其使用范围分类按其使用范围分类,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3.依其本身性能分类这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性能主要包括: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外部设备、允许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用户多少和价格高低等。
根据这些性能可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1.1.3大型计算机时代对于大型机,通常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1.第一代计算机起始年代:1946—1958 主要电器元件:电子管运行速度:几千次/秒—几万次/秒内存储容量:1000—4000字节软件:用0和1表示的机器语言进行编程,无操作系统使用范围: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领域特点:体积庞大,造价昂贵,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不易掌握2.第二代计算机起始年代:1958—1964 主要电器元件:晶体管运行速度:几十万次/秒内存储容量:几十万字节软件:出现了BASIC,FORTRAN等高级语言,出现了监控程序并发展为后来的操作系统。
使用范围: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物管理等其它领域特点: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功耗小、速度高、功能强和可靠性高。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3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0
1.3.2 程序与软件 程序是为使计算机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而编写的一个有
序的命令和数据的集合。这些命令可以是计算机指令,也可 以是某种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的词句。
软件是为方便用户,提高计算机效能而编制的各种程序 的总称。从软件工程学的观点来看,软件是程序的完善和发 展,它是经过严格的正确性检验和实际试用,并具有相对稳 定的文本和完整的文档资料的程序。
(5) 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包括模式识别 、景物分析、语言识别、机器翻译、专家系统、博弈、 机器人。
(6) 网络应用。例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远程教学。
1.2 计算机的组成
10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各种物理设备)。 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是运行、管理 和维护计算机的各类程序和文档的总称。
操作系统的功能:存储器管理、CPU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和作业管理。
1.3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8
1.3.1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概述为
要点:
“存储程序” + “程序控制”
1.以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程序)。
2. 先将程序存入存储器中,再由控制器自动读 取并执行。
1.3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9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是指人们必须事先把计算机的执行步骤序列(即程 序)及运行中所需的数据,通过一定的方式输入并存储在计 算机的存储器中。
程序控制是指计算机运行时能自动地逐一取出程序中一条条 指令,加以分析并执行规定的操作 。
指令是指计算机完成某个基本操作的命令。指令能被计算机 硬件理解并执行。一条指令就是计算机机器语言的一个语句, 是程序设计的最小语言单位。一条计算机指令是用一串二进 制代码表示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存储器 (2)运算器 (3)控制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达
7位ASCLL代码表
图灵与冯· 诺依曼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机度高 (3)存储功能强 (4)具有逻辑判断力 (5)具有自动运行的能力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1)信息处理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要辅助设计及辅助教学 (5)人工智能 (6)系统仿真 (7)电子商务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 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 西法尼亚大学,它由冯· 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 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 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8-1964,年晶体管的计 算机时代。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至今,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基础知识
作者:杜严
信 息 在 计 算 机 中 的 表 达
计 算 机 系 统 的 组 成
计 算 机 的 工 作 过 程
计 算 机 的 基 本 组 成
电 子 计 算 机 的 分 类
电 子 计 算 机 的 应 用
电 子 计 算 机 的 特 点
计 算 机 的 发 展
计 算 机 基 础 知 识
计算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