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ae53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a.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是为了确保食材供应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材供应环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档旨在规范食材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管理流程,以确保所采购的食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标准。
二、供应商选择1. 供应商资质要求1.1 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和相关证照,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2 供应商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1.3 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能够按时、按量供应食材。
2. 供应商评估2.1 供应商的食材质量管理体系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
2.2 供应商应提供食材的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认证证书。
2.3 供应商的食材应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如无污染、无虫蛀、无异味等。
2.4 供应商的食材应具备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性价比。
三、供应商管理1. 合同签订1.1 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
1.2 合同中应明确食材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交付期限等关键信息。
1.3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
2. 供应商绩效评估2.1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2.2 评估指标包括食材质量、供货能力、交货准时率、服务质量等。
2.3 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食材质量检验3.1 对每批食材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食材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气味、口感、化学成份等。
3.3 检验结果应记录并留存,以备查证。
4. 供应商培训4.1 定期组织供应商培训,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4.2 培训内容包括食材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要求、食品安全知识等。
5. 供应商变更和退出5.1 如需变更供应商,应经过合理的程序和审批,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5.2 如供应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者违约行为,应即将住手合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食材供应商管理的监督与改进1. 建立监督机制1.1 设立专门的供应商管理部门或者岗位,负责食材供应商管理工作。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c83cc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2.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食材供应商的质量和合规性,制定本管理规范,以规范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监督,保证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二、供应商选择1. 供应商资质(1) 供应商应具备相关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2) 供应商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力,能够满足食材的质量要求。
(3) 供应商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声誉,无不良记录。
2. 供应商评估(1) 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生产过程的控制、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检测等。
(2) 评估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食品安全培训、食品安全控制和风险防控等。
(3) 评估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交货准时率,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三、合同管理1. 签订合同(1) 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供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要求。
(2) 合同中应包含食材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详细内容。
2. 合同履行(1) 监督供应商按合同要求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食材。
(2) 监测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确保供应的及时性。
(3) 对供应商的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者退货,并追究供应商的责任。
四、质量控制1. 食材采购(1) 采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 采购人员应对食材进行验收,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2. 质量检测(1) 对食材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气味、口感和微生物指标等。
(2) 对食材的原料进行追溯,确保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
3. 质量记录(1) 记录食材的采购信息、质量检测结果和供应商的评估情况。
(2) 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处理措施。
五、食品安全管理1. 食品安全培训(1) 对供应商的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更新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
2. 食品安全控制(1) 严格控制食材的储存和运输温度,确保食材的安全性。
(2) 加强食材的防虫、防蛀和防潮措施,避免食材受到污染和变质。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e042f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2.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是餐饮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提供优质食材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食材供应商的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制定本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二、供应商选择与评估1. 供应商选择- 餐饮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和食品安全要求,制定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和程序。
- 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 供应商应有良好的信誉和声誉,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 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供应能力和供应渠道。
- 供应商应提供食材的质量和安全保证。
2. 供应商评估- 对于新供应商,餐饮企业应进行评估,包括实地考察、资质审核、产品质量检验等。
- 餐饮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供应商的信用状况、产品质量、供货稳定性等。
- 评估结果应进行记录,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三、合同管理1. 合同签订-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前,应签订供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义务。
- 合同应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供货品种、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价格、付款方式等内容。
2. 合同履行- 餐饮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与供应商进行食材的采购、验收和结算。
- 餐饮企业应建立食材验收制度,对供应商提供的食材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 如发现供应商提供的食材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食材质量与安全控制1. 食材采购- 餐饮企业应根据菜品需求和食材特性,制定采购计划,并确保采购的食材符合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 餐饮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确保食材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控制。
2. 食材存储与保管- 餐饮企业应建立食材存储与保管制度,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 食材应储存于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 食材应按照不同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食材加工与烹饪- 餐饮企业应建立食材加工与烹饪的操作规范,确保食材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e22b51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c.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管理是餐饮企业保障食材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食材供应商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规范,以规范食材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监控,保障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二、供应商选择1. 供应商资质评估(1) 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2) 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和充足的库存。
(3) 供应商应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 供应商信誉评估(1) 了解供应商的经营历史和信誉记录。
(2) 调查供应商的客户满意度和投诉情况。
(3) 与供应商进行面谈,了解其经营理念和质量控制措施。
3. 供应商产品评估(1) 对供应商提供的食材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对供应商的食材进行试用,评估其质量和口感。
(3) 考察供应商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三、供应商评估1. 供应商质量管理(1) 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核,评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 对供应商的食材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 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1) 与供应商签订食品安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审核,评估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3) 对供应商的食材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供应商服务管理(1)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2) 对供应商的服务进行评估,如配送准时性、售后服务等。
(3) 定期与供应商进行业务会谈,了解双方的需求和改进机会。
四、供应商监控1. 定期监测供应商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确保其持续符合要求。
2. 对供应商的食材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质量和安全性。
3. 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和信誉记录进行定期评估。
五、食材供应商管理的纠正措施1. 对发现的供应商质量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如停止采购、退货等。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6862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8.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食材供应商是餐饮企业运营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他们的供应质量直接关系到餐饮企业的口碑和业务发展。
为了确保食材供应安全、规范和高质量,制定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供应商准入管理1. 供应商资质审查: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包括企业注册资料、食品安全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 供应商信誉评估:对供应商的信誉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历史记录、客户评价等,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
3. 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估:评估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包括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供应链追溯能力等。
三、食材采购管理1. 采购合同: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采购合同,包括食材品种、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细节,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2. 采购验收:对采购的食材进行验收,包括外观、质量、新鲜度等方面的检查,确保食材符合要求。
3. 食材质量追溯:建立食材质量追溯体系,对每批次的食材进行记录和追溯,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和处理。
四、供应商绩效评估1. 供应商评估指标:制定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包括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确保供应商的综合表现。
2. 供应商评估周期:设定供应商评估的周期,例如每季度或者每年进行一次评估,以便及时发现供应商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3. 供应商奖惩机制: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优秀供应商,惩罚低绩效供应商。
五、食材安全管理1. 食材储存管理:建立食材储存管理制度,包括储存环境、温度控制、防潮、防虫等方面,确保食材的安全性和新鲜度。
2. 食材加工管理:建立食材加工管理制度,包括加工环境、工艺流程、人员卫生等方面,确保食材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
3. 食材溯源管理:建立食材溯源管理制度,对每批次的食材进行溯源记录,以便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追溯到原始供应商。
六、食材供应商培训1. 食品安全培训:对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包括食品安全法规、卫生标准、食材储存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fc836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6.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管理是指对供应商进行规范管理,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以保障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本文旨在制定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以确保供应商的合规性和食材的质量安全。
二、供应商评估与选择1. 供应商评估(1)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周期。
(2)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供应商的资质、食材质量控制能力、供货能力、配送能力等。
(3)评估方法可以采用供应商自评、现场评估、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进行。
(4)评估周期可以根据供应商的风险等级确定,高风险供应商应加强监管和评估频率。
2. 供应商选择(1)根据供应商评估结果,制定供应商选择标准,包括供应商的信誉度、交货准时率、售后服务等。
(2)建立供应商库,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评估结果和合作情况。
(3)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进行多方面比较和综合评估,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三、合同管理1. 合同签订(1)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并明确合同的有效期、供货范围、价格、质量要求、配送要求等。
(2)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
2. 合同履行(1)监督供应商按合同要求供货,并记录供货情况。
(2)建立食材质量检验制度,对供货的食材进行抽样检验,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3)对供应商的不良行为或违约行为,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警告、罚款、暂停合作等。
四、食材质量控制1. 食材采购(1)建立食材采购标准,明确食材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等。
(2)与供应商共同制定食材质量控制计划,包括采购前的质量检查、质量记录等。
2. 食材存储(1)建立食材存储管理制度,包括存储环境要求、存储时间控制、存储记录等。
(2)定期检查食材存储条件,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3. 食材加工(1)建立食材加工标准,明确加工工艺和操作规范。
(2)加强对食材加工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食材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五、供应商绩效评估1. 绩效评估指标(1)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供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2ed2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5.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是餐饮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规范的食材供应商管理,不仅可以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还能提高餐饮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供应商选择1.1 供应商信誉评估:对供应商的信誉进行评估,包括其资质、经验、服务质量等方面。
1.2 供应商的食材质量:对供应商提供的食材进行抽检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3 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评估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包括供货稳定性、配送效率等。
2. 供应合同管理2.1 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供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2.2 合同履行监督:对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供应商按合同要求提供食材。
2.3 合同变更和终止:在必要时对合同进行变更和终止,确保供应商和餐饮企业的合作始终符合双方的利益。
3. 食材质量控制3.1 食材采购:建立科学的食材采购制度,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
3.2 食材贮存:建立合理的食材贮存管理制度,包括温度控制、防潮防虫等方面。
3.3 食材加工:加强对食材加工环节的监督,确保食材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4. 供应链管理4.1 供应链透明化:建立供应链透明化的信息系统,实现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4.2 供应链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供应链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4.3 供应链协同管理:与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协同和沟通,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5. 供应商绩效评估5.1 绩效评估指标: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供货及时性、食材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
5.2 绩效评估方法:采用定期考核、抽检等方法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
5.3 绩效改进措施: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供应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总结: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5f3b5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0.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是餐饮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
为了确保食材供应链的可靠性和规范性,制定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材供应商管理的标准化要求,包括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供应商选择1. 供应商资质评估: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包括企业注册资料、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等。
只有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供应商才能进入供应商名单。
2. 供应商信誉评估:了解供应商的信誉情况,包括过去的业绩、客户评价等。
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更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食材。
3. 供应商产能评估:评估供应商的产能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包括生产能力、交货能力等。
三、合同管理1. 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应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产品规格、价格、交货期限等内容。
2. 合同履行监督:建立合同履行的监督机制,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提供食材。
监督方式可以包括定期抽样检验、现场检查等。
四、质量控制1.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供应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
供应商应提供相关的质量管理文件和证明。
2. 食材质量检验:对供应的食材进行定期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和企业的质量标准。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
3.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食材,供应商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退货、更换等。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五、风险管理1. 食材供应链风险评估:评估食材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包括供应商的地理位置、天气变化、物流环节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 应急预案:制定食材供应链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处理、供应商替代方案等。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六、供应商绩效评估1. 绩效评估指标: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客户投诉率等。
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c836f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2.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规范的供应商管理可以保证食材的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供应商选择1.1 供应商背景调查:了解供应商的注册资质、信誉、经营范围、生产能力等信息。
1.2 供应商评估: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确保供应商具备合规要求。
1.3 供应商合规检查:检查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避免合规风险。
2. 合同管理2.1 合同明确食材要求:合同中明确规定食材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等,确保供应商提供符合要求的食材。
2.2 合同履约管理:监督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供应食材,及时处理合同履约中的问题,确保供应的食材质量和数量稳定。
2.3 合同风险管理:合同中明确食材质量问题的索赔和违约责任,降低合同风险和法律纠纷风险。
3. 质量控制3.1 食材检验:建立食材检验制度,对每批食材进行抽检,确保食材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3.2 不合格品管理: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对不合格食材进行处理,避免使用不合格食材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3.3 食材追溯:建立食材追溯体系,追溯食材的来源、加工流程等信息,确保食材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4. 供应链管理4.1 供应链合作伙伴管理: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食材质量和安全管理。
4.2 供应链风险评估:对供应链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供应链风险。
4.3 供应链信息管理:建立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供应链中的信息,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5. 风险管理5.1 食材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食材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及时应对食材安全事件,降低食材安全风险。
5.2 供应商风险管理: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849c2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c.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标题: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是餐饮企业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建立规范的食材供应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高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本文将从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食材检验、食材储存和食材追溯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一、供应商选择1.1 供应商资质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包括注册资质、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等。
1.2 供应商信誉评估:了解供应商的信誉和口碑,选择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合作。
1.3 供应商实地考察:定期进行供应商的实地考察,确保供应商的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二、合同管理2.1 签订正规合同: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包括食材品种、数量、价格、交付方式等。
2.2 合同履行监督:监督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供货义务,确保供应及时、质量稳定。
2.3 合同变更管理:若需变更合同内容,应及时沟通商议,并签订变更协议,避免纠纷发生。
三、食材检验3.1 严格把关食材质量:对每批食材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食材符合卫生标准。
3.2 食材抽检制度:建立食材抽检制度,对食材进行定期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食材检验记录:建立食材检验记录,记录每批食材的检验结果及处理情况,留存备查。
四、食材储存4.1 合理储存食材:按照食材特性合理储存,保持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
4.2 定期清理检查:定期清理食材储存区域,检查食材是否有变质现象。
4.3 温度控制管理:对食材储存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食材变质或者污染。
五、食材追溯5.1 食材追溯体系建立:建立食材追溯体系,确保能够追溯到每批食材的来源和流向。
5.2 追溯信息记录:记录每批食材的信息,包括供应商信息、采购日期、生产日期等。
5.3 追溯应急处理:若发现食材安全问题,能够迅速通过追溯体系找到问题食材,并进行应急处理。
结语: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是餐饮企业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建立规范的食材供应商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还能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c07a2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f.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旨在确保食材供应商的质量和安全,以保障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卫生。
二、供应商选择与评估1. 供应商选择1.1 根据企业需求和供应商的能力、信誉、质量管理体系等因素,制定供应商选择的标准。
1.2 与潜在供应商进行面谈,了解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3 考虑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售后服务以及价格因素。
1.4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 供应商评估2.1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包括供应商的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2.2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供应商绩效考核的依据。
2.3 对评估结果不达标的供应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包括警告、住手合作等。
三、食材质量控制1. 食材采购1.1 建立食材采购的标准规范,明确食材的品种、规格、数量等要求。
1.2 与供应商签订食材采购合同,明确食材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
1.3 对进货的食材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的检查。
1.4 对食材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食材符合国家和企业的质量标准。
2. 食材储存与保管2.1 建立食材储存与保管的标准规范,包括储存环境、温度、湿度等要求。
2.2 对食材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种类的食材交叉污染。
2.3 定期检查食材的储存条件,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3. 食材加工与制作3.1 建立食材加工与制作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食材的处理方法、加工工艺等。
3.2 对食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切割、烹饪等,确保食材的卫生安全。
3.3 对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四、食材安全管理1. 食材追溯1.1 建立食材追溯体系,记录食材的来源、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等。
1.2 对食材进行追溯调查,及时排查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2. 食材安全培训2.1 对食材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卫生要求等方面的培训。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74465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2.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食材供应商管理是餐饮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管理供应商,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保障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质量监控、食材追溯和供应商评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一、供应商选择1.1 供应商信誉和资质:选择供应商时,应优先考虑其信誉和资质。
供应商应有合法的经营资质和相关证书,并能提供过去的业绩和客户评价。
此外,供应商的信誉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调查其过去的合作情况和市场声誉来评估。
1.2 供应能力和稳定性: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餐饮企业的正常运营。
供应商应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和供货能力,能够按时交付所需的食材。
此外,供应商的稳定性也需要考虑,包括其财务状况、生产设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估。
1.3 产品质量和安全:供应商提供的食材质量和安全是餐饮企业的核心关注点。
应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食材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此外,供应商应具备完善的食材追溯体系,能够提供食材的生产过程和来源信息。
二、合同管理2.1 合同条款和约定: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是确保供应商管理规范的重要手段。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食材的品种、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等关键信息,并约定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应明确合同的履行方式和违约责任,以确保供应商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
2.2 价格和支付方式:合同中的价格和支付方式是供应商管理的重要内容。
应与供应商商议确定合理的价格,并约定支付方式和周期。
同时,合同中应明确价格的调整机制,以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
2.3 合同履行监督:合同的履行监督是确保供应商管理规范的重要环节。
餐饮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定期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对于违约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三、质量监控3.1 食材检验和抽检:餐饮企业应建立食材质量检验制度,对供应商提供的食材进行检验和抽检。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2d8da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a.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食材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保证所供应的食材符合卫生安全和质量要求,制定本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二、供应商选择1. 供应商资质评估1.1 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
1.2 供应商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声誉,无严重违法违规记录。
1.3 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和供货能力,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
2. 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1 供应商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
2.2 供应商应具备食品安全认证,如ISO22000、HACCP等。
2.3 供应商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3.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3.1 供应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工艺控制、成品检验等。
3.2 供应商应具备质量认证,如ISO9001等。
3.3 供应商应定期进行质量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三、供应商管理1. 合同管理1.1 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1.2 合同应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供货范围、质量要求、价格、交货期限等内容。
1.3 定期评估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处理合同纠纷。
2. 供应商评估2.1 定期进行供应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货及时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
2.2 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分级采购。
3. 供应商监督3.1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其生产环境和设施符合卫生要求。
3.2 定期抽样检验供应商提供的食材,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3 对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保其有效运行。
4. 供应商培训4.1 定期组织供应商培训,传达公司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
4.2 提供相关培训材料和指导,帮助供应商提升管理水平和技能。
四、食材供应商风险管理1. 食材供应商风险评估1.1 对食材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供应商的地理位置、自然灾害风险、政治环境等因素。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4ad68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0.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管理是餐饮企业日常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供应商管理规范能够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保证餐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材供应商管理的标准格式,包括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质量控制、食材追溯等方面内容。
二、供应商选择1. 供应商资质评估:餐饮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资质评估体系,评估供应商的注册资质、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情况。
2. 供应商信誉评估:餐饮企业应对供应商的信誉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经营历史、客户评价、合作稳定性等方面的考量。
3. 供应商食品安全认证:餐饮企业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食品安全认证证书,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三、合同管理1. 合同签订:餐饮企业与供应商应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供应商的食材品种、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价格、付款方式等条款。
2. 合同履行:餐饮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食材。
3. 合同变更和终止:餐饮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如有合同变更或者终止的情况,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四、质量控制1. 食材质量检验:餐饮企业应建立食材质量检验制度,对每批次的食材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外观、气味、口感、营养成份等方面的评估。
2. 不合格食材处理:餐饮企业应建立不合格食材处理制度,对发现的不合格食材进行及时处理,包括退货、索赔、追责等措施。
3. 食材存储管理:餐饮企业应建立食材存储管理制度,包括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控制、存储时间的监控等方面的要求。
五、食材追溯1. 食材追溯体系建设:餐饮企业应建立食材追溯体系,确保能够追溯每一批次的食材来源和流向,以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 食材追溯记录:餐饮企业应建立食材追溯记录,包括食材的采购记录、入库记录、出库记录等,确保追溯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食材追溯能力验证:餐饮企业应定期进行食材追溯能力验证,检验食材追溯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6bc36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0.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是餐饮企业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食材的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制定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食材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合作和监管,确保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和质量。
二、食材供应商选择1. 供应商资质要求餐饮企业应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的供应商,如食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
供应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 供应商信誉评估餐饮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信誉评估,包括了解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信用记录和客户评价等。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供应商的信誉信息。
3. 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餐饮企业应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管理手册、检验报告等文件。
三、供应商合作管理1. 供应合同签订餐饮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供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合同内容应包括供应品种、数量、质量要求、价格、交货时间等具体条款。
2. 供应商培训和指导餐饮企业应向供应商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确保供应商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
可以组织供应商培训班、提供技术指导手册等方式进行培训。
3. 供应商绩效考核餐饮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其在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表现。
可以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供应商监管1. 食材质量抽检餐饮企业应定期对从供应商处采购的食材进行质量抽检,确保食材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可以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也可以自行建立实验室进行检测。
2. 不良食材处理餐饮企业应对发现的不良食材进行及时处理,包括退货、索赔等措施。
同时,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3. 供应商定期审核餐饮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改进情况。
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审核,也可以自行组织内部审核。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821a7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2.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是餐饮企业的重要合作火伴,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食材供应商的管理,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制定本规范。
二、食材供应商的选择1. 供应商资质要求(1) 供应商应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和食品经营许可证;(2) 供应商应具有稳定的供货能力,能够按时交货;(3) 供应商应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声誉。
2. 供应商评估和审查(1) 对新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查,包括对其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2) 对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3) 对供应商的食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三、食材供应商的管理1. 合同签订(1) 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包括供货时间、数量、价格和质量要求等;(2) 合同中应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和索赔方式。
2. 供应商培训(1) 定期组织供应商培训,培养其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2)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规、卫生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3. 监督和检查(1)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2) 对供应商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3) 对供应商的生产设备和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
4. 不合格品处理(1) 对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处理;(2)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包括退货、更换和索赔等。
四、食材供应商的评估1. 供应商绩效评估(1)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包括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奖惩制度、合同终止等。
2. 供应商改进措施(1) 对供应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并协助其改进;(2) 对供应商的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其有效实施。
五、食材供应商的退出1. 合同终止(1) 合同期满后,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续签;(2) 供应商存在严重违约行为的,可以提前终止合同。
公司食材供应商管理制度
![公司食材供应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e4543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公司餐饮品质,保障员工及顾客的健康安全,规范食材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食材供应商的准入、评价、管理及退出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供应商准入第四条供应商准入应遵循以下原则:1. 优先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格、质量信誉良好的供应商;2. 优先选择距离公司较近、物流成本较低的供应商;3. 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合作态度、服务意识的供应商。
第五条供应商准入程序:1. 供应商提交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开户行账号等合法经营证件;2. 供应商提供ISO9001、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 供应商提供产品检测报告、合格证明等质量保证资料;4. 供应商提供产品价格、物流、售后服务等相关信息;5.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其生产能力、质量水平、信誉状况等;6. 采购部门提出供应商准入意见,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三章供应商评价与管理第六条供应商评价内容:1. 产品质量: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公司要求进行评价;2. 供货能力:包括供货速度、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等;3. 价格合理性:与市场同类产品价格进行对比,确保价格合理;4. 合作态度:包括沟通协调、履行合同、售后服务等方面。
第七条供应商评价方法:1. 采购部门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2. 员工及顾客对供应商的满意度调查;3. 市场价格监测。
第八条供应商管理:1.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2.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采购策略;3.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直至终止合作。
第四章供应商退出第九条供应商退出条件:1. 产品质量不达标,经整改后仍不达标的;2. 供货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公司运营的;3. 价格不合理,经协商后仍不调整的;4. 合作态度恶劣,损害公司利益的。
第十条供应商退出程序:1. 采购部门提出供应商退出意见;2. 报公司领导审批;3. 采购部门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4. 整改无效,采购部门终止与供应商的合作。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702a7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6.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引言食材供应商是餐饮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提供的食材直接影响到餐饮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口碑。
为了确保食材的安全、卫生和质量,制定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材供应商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供应商评估、合同管理、食材检验和食材追溯等。
二、供应商评估1. 供应商资质评估(1) 食材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相关许可证件。
(2) 供应商应有稳定的生产能力和供货能力。
(3) 供应商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2. 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评估(1) 供应商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
(2) 供应商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3) 供应商应配备完善的食品安全设施和设备。
三、合同管理1. 合同签订(1) 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包括供货时间、数量、质量标准、价格等内容。
(2) 合同应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以及餐饮企业的权益和维权方式。
2. 合同履行(1) 餐饮企业应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货款。
(2) 供应商应按合同要求及时供货,并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3) 双方应建立供货验收制度,确保食材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四、食材检验1. 采样检测(1) 餐饮企业应定期对供货的食材进行采样,并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
(2) 采样点和采样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检测项目(1) 食材的检测项目应包括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等。
(2) 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 检测结果处理(1) 如果食材检测结果不合格,供应商应负责处理不合格食材,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 餐饮企业应及时通知供应商检测结果,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
五、食材追溯1. 食材追溯体系建立(1) 餐饮企业应与供应商共同建立食材追溯体系,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
(2) 食材追溯体系应包括供应商信息、采购信息、生产信息等。
2. 食材追溯流程(1) 餐饮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的食材来源进行核查和确认。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f6877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e.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食材供应商管理是指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管理,确保食材的质量安全和供应的稳定性。
合理的供应商管理规范能够有效提高食材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二、供应商选择与评估1. 供应商选择原则(1)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和良好的信誉度。
(3)供应商应具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或者相关认证。
(4)供应商应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追溯体系。
2. 供应商评估指标(1)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工艺、产品检验等。
(2)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包括食品安全体系、卫生条件、食品安全监控等。
(3)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包括供货稳定性、交货时间、供应能力等。
(4)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包括售后服务、投诉处理等。
三、合同管理1. 合同签订(1)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内容应包括供货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期限等。
(2)合同应明确食材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
(3)合同应明确供应商的食品安全责任和违约责任。
2. 合同履行(1)供应商应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供货。
(2)供应商应按时交货,确保供应的稳定性。
(3)供应商应提供食材的检验证明和合格证书。
四、质量管理1. 食材验收(1)食材应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
(2)食材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2. 食材存储(1)食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
(2)食材应按照不同的品种和特性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食材加工(1)食材加工应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和工艺规范。
(2)食材加工过程中应保持加工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五、食品安全管理1. 食品安全体系建立(1)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食品安全政策、目标和责任分工等。
(2)制定食品安全操作规程,明确食品安全的管理要求。
2. 食品安全监控(1)建立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包括原材料抽检、生产线监控、成品抽检等。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511e83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9.png)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为了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稳定供应商队伍并协作良好,特制定本办法,适用于向公司长期供应主食材原料产品的OEM加工厂商及提供食材供应配套服务的厂商。
管理原则和体制:公司计划采购部主管供应采购计划,合约秘书处负责监管督导计划执行,财务、质量监测、销售部等部门协助。
对选定的供应商,公司与之签订长、短期供应合作协议,在协议中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互惠条件。
公司可对供应商评定信用等级,根据等级实施不同的管理。
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不合格的解除长、短期供应合作协议。
公司对食材加工供应企业颁发生产加工许可证。
供应商的筛选与评级:公司制定如下筛选与评定供应商级别的指标体系。
包括质量水平、交货能力、价格水平、技术能力、后援服务、人力保障资源、现有合作状况。
具体筛选与评级供应商时,应根据形成的指标体系,给出各指标的权重和打分标准。
筛选程序:对每种食材的采购,由采购部经市场调研后,各提出5~10家候选供应商名单。
公司成立一个由采购、质管、技术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选小组。
评选小组初审候选厂家后,由采购部实地调查厂家,双方协填调查表。
经对各候选厂家逐条对照打分,并计算出总分排序后决定取舍。
核准为供应商的,始得采购供应权限;没有通过的,请其继续改进,保留其未来候选资格。
每年公司都会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会被淘汰,同时也会从候选队伍中补充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公司可以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级,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
评级过程与筛选供应商的方法相同。
对于信用最高的供应商,公司会提供一些优惠待遇,如食材抽检、免检和优先支付货款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供应商,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于重要的供应商,公司会派遣专职驻厂员或进行质量检查。
2.公司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品进行质量检测或现场检查。
3.公司会减少对某些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以分散采购风险。
4.公司会制定各采购食材的验收标准,并与供应商制定验收交接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材供应商管理规范
一.总则
1.为了稳定供应商队伍,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以及供应关系过程中能很好的协作,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向公司长期供应主食材原料产品的OEM加工厂商及提供食材供应配套服务的厂商。
二.管理原则和体制
1.公司计划采购部主管供应采购计划,合约秘书处负责监管督导计划执行等情况。
财务、质量监测、销售部等部门予以协助。
2.对选定的供应商,公司与之签订长、短期供应合作协议,在该协议中具体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言互惠条件。
3.公司可对供商评定信用等级,根据等级实施不同的管理。
4.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不合格的解除长、短期供应合作协议。
5.公司对食材加工供应企业可颁发生产加工许可证。
三.供应商的筛选与评级
公司制定如下筛选与评定供应商级别的指标体系。
1.质量水平。
包括:(1)物料来货的优良品率;(2)质量保证体系;(3)样品质量;(4)对质量问题的处理。
2.交货能力。
包括:(1)交货的及时性;(2)扩大供货的弹性;(3)样品的及时性;(4)增、减订货货量的批应能力。
3.价格水平。
包括:(1)优惠程度;(2)消化涨价的能力;(3)成本下降空间。
4.技术能力。
包括:(1)生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2)产品开发研发能力;(3)产品质量技术保证能力;(4)技术、质量问题的综合反馈应能力。
5.后援服务。
包括:(1)零星订货保证;(2)配套售后服务能力。
(3)协作共商能力。
6.人力保障资源。
包括:(1)经营团队;(2)员工素质。
(3)人员岗位稳定性。
7.现有合作状况。
包括:(1)合同履约率;(2)年均供货量占总采购量所占比例;(3)合作年限;(4)合作关系的融洽。
具体筛选与评级供应商时,应根据形成的指标体系,给出各指标的权重和打分标准。
四.筛选程序。
1.对每种食材的采购,由采购部经市场调研后,各提出5~10家候选供
应商名单;
2.公司成立一个由采购、质管、技术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选小组;
3.评选小组初审候选厂家后,由采购部实地调查厂家,双方协填调查表;
4.经对各候选厂家逐条对照打分,并计算出总分排序后决定取舍。
四.核准为供应商的,始得采购供应权限;没有通过的,请其继续改进,保留其未来候选资格。
五.每年对供应商予以重新评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从候选队伍中再行补充合格供应商。
六.公司可结论供应商划定不同信用等级进行管理。
评级过程参照如上筛选供应商办法。
七.对最高信用的供应商,公司可提供食材抽检、免检、优先支付货款等优惠待遇。
八.管理措施
1.公司对重要的供应商可派遣专职驻厂员,或经常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检查。
2.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品进行质量检测或现场检查。
3.公司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分散采购风险。
4.公司制定各采购食材的验收标准、与供应商的验收交接规程。
5.公司采购、质检、计划、技术部门,可对供应商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但应注意公司产品核心或关键经营内容不扩散、不泄密。
6.公司对重要的、有发展潜力的、符合公司投资方针的供应商,可以投资入股,建立与供应商的产权关系。
九.附则本办法由质量、秘书处、采供链中心执行,经总经理办公会议报主席批准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