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简介(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云南民族简介
云南,简称“滇”,意即“彩云之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
古人常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
春城昆明,“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如宝石点缀在高原上。
这里石林高低错落,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险峰峡谷纵横交错,“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江狭水凶的虎跳峡,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景象,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莫不结撰为个性鲜明的文化链,莫不独具特色,深邃而幽远。
1、布朗族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澜沧江中下游西侧的山岳地带,主要聚居地是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动海县布朗、打洛等山区,云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县、镇康、德、双江、耿马、澜沧、墨江、景东等县亦有部分散居或杂居。
布朗族聚居地群山起伏,气候暖和,降水较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根据1998年人品统计,布朗族有8.77万人,占有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0.661%,根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有90388万人。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语族布朗语支,分为布、阿尔低两种方言。
布朗与俄语、克木语、德昂语及高棉语有亲属关系。
由布朗族与傣族、伍族、汉长期杂居,故多能兼操傣、佤和汉语。
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傣文和汉文。
布朗族古称“徽’、“蒲人”、“朴子”,自称“乌”、“翁拱”、“阿娃”,他称“濮曼”、“濮满”。
其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时称“扑子蛮”,先后受南诏、大理国统治。
元明清时期称“浦人”、“蒲满”、“包满”、“濮曼”。
新国成立前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聚居在西双版纳布朗山、西定、八达一带的布朗人保留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普遍采用刀耕火种劳动方式,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居住在澜沧、双江、镇康等地的布朗族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
布朗族有着较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诗、抒情诗、叙事诗,题材广泛,优美动人。
由于长期与傣族杂居,深受傣族文化影响,布朗族喜好傣族的“赞哈”,歌舞时多以象脚鼓、钱、小三弦等乐器伴奏。
布朗族的“刀舞”,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舞姿矫健。
为青年男女所喜爱的“圈圈舞”,热烈欢快,是情感交流,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传播爱情的最佳方式。
每逢佳节盛行“跳歌”,往往通宵达旦。
布朗族民间曲调分为四种:索调,一人自弹自唱的曲调,多用来歌唱爱情、新人新事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等广泛的内容;宰调,在劳动中独唱或合唱的曲调;甩调,喜’庆节日用的曲调;甚调,跳舞时伴唱的曲调。
自古以来,布朗族人民就与汉、傣、伉、拉枯等民族和睦相处,为共同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
19世纪中叶,布朗族人民参加了边疆各族人民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边疆的爱国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布朗人民曾与汉、傣、哈尼、拉祜等民族人民一道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军。
布朗族村寨一般分布于海拔1500~2300米左右的山腰地带,住房为干栏式房顶双斜竹楼,以草排覆盖。
分上下两层,楼上,剖竹铺设楼板,前有凉台,室内中置火塘,为住宿、聚食、待客之所。
楼下关牲畜,放置大型生产劳动工具。
布朗族男子着黑对襟长袖衫,宽短裤,白包头,黑巾。
男子有文身习俗,在四肢、胸、腹部都刺染有各种花纹。
妇女着两衽黑色窄袖紧身衣,双襟于胸前交合,左腋下双带打结,下着黑筒裙,白布缠腿,头包青布,发髦多银饰,下垂肩,喜戴银手锡、耳塞,配以诸色彩线。
男女都有抽烟和嚼烟的习惯,男子抽短烟斗,专选择味辣、刺激性较强的烟叶。
妇女烟斗较长,一般用一尺余烟杆,选择的烟叶味淡,少刺激。
男女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嚼烟时用“割该”树皮、石灰和草烟混合放在口中细嚼,可以保护牙齿和防止口臭。
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谈恋爱有一种独特方式,叫“赠白花”。
就是男女青年在平时的交往中,若小伙子看中了姑娘,便采一束白桂花,托自己的姐妹或较好的朋友将花送给女方,姑娘如果有意,就会说“请来玩吧!”。
入夜,小伙子吹着葫芦丝登楼探访,家中其他人也有意回避,让出火塘,由一对情人在火塘边娓娓交谈。
你有情我有意,定下终身后,姑娘就在发髦上用心上人送来的白桂花绕成圈,表示已有心上人了。
历史上,布朗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氏族外婚制,恋爱、离婚均自由。
勐海山区的布朗族盛行随妻居住3年的习俗,期满再举行一次婚礼;然后携妻带子回夫家。
布朗人有的信鬼神,崇拜祖先,有的崇信小乘佛教。
丧葬习俗各地大致相同,人死后用竹、木做一棺材,将死者装棺,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3日内出殡,进入坟地,将死尸葬入土,并将棺材就地砸碎,一起填入土坑,不垒坟。
在公共墓地按年龄排墓坑。
老年人葬在高处,中年人在半坡;青少年在下部。
80岁以上者行火葬。
居住在山区的布朗族耕作以种旱谷为主,其次是包谷、红薯、黄豆、豌豆之类,有的地区也种水稻,以十食为主。
布朗人喜吃酸笋、酸菜、酸肉之类的酸性食物,有的地区家家都会自制水酒。
在以山地农业为主的布朗山上,经济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作物有茶叶、棉花、紫胶等等。
布朗山茶叶是制作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主要原料,布朗族人民喜爱喝茶,也善于种茶。
在富饶美丽的布朗山上,生长着一片片古老茶林,春天,当高大茁壮的茶树抽出嫩芽时,布朗采茶能手便爬上四五米高的茶树采撷鲜茶叶,采下春茶后,放在竹德笆上揉搓,晒干后,便制成散茶,也叫大叶子茶。
还有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竹筒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可储存数年而不变味,品之香味浓郁。
布朗妇女还喜好将茶叶制成酸茶;供自己家人享用,平时喜欢把酸茶放在口中嚼细咽下,以帮助消化和解渴。
在布朗族居住的布朗山和西双版纳西部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各种林木,盛产三七、萝芙木等名贵药材,以及可供提炼高级香料的香茅草。
地下蕴藏着铜、铁、硫磺、水晶等矿藏。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布朗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布朗人民跨越了几个历史阶段进入社会主义。
1950年春节,布朗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1953年完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土地改革;1956年秋,采取和平方式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对尚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地区,则通过帮助大力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逐步消灭落后制度的残余;1958年起,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
此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兴修水利,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科学种田,变垦新弃旧为固定轮作,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勐海布朗山一带,茶叶产量迅猛增长,成为中国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过去可怕的原始森林,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现在变成了聚宝盆,公路通到布朗山,布朗族有了自己的大学生、科学家,娃娃有书读,看病有医院;有了电灯、电话、电视,生活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独龙族
独龙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聚居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北部中缅边境一线的独龙江流域。
独龙族因居于独龙江两岸的山坡、台地而得名。
1998年底我国独龙族总人口为0.57万人,占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比例为0.043%,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独龙族有5884人。
主要分布在独龙江乡和贡山县境内怒江西岸的小查腊村。
独龙族分布的地区位于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藏交界的结合部。
独龙族居住的独龙江乡(独龙江流入缅甸境内称恩梅开江)为南北向横断山高山峡谷带,受群山环抱,沟堑纵横。
东界最高峰与怒江峡谷并连,西面最高峰为4934米的担当力卡山与缅甸毗邻,北与海拔大于3200米的西藏高原相连并与印度相近,是一个狭长形的极为偏僻和封闭的区域。
独龙族源于贡山北部的怒江地区和西藏察瓦龙地区,其迁徒路线也大致从上述地区到独龙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该语族中保留早期面貌较多的一种语言,使用人口少但很有学术价值。
由于独龙江地区历来鲜与外界交往,故语言发展缓慢,保留早期面貌较多。
在同语族的语言中,独龙语和景颇语、登语、珞巴语等几种语言比较接近。
独龙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19世纪末,在缅甸北部传教的传教士以独龙语为基础创制了一套以拉丁字母拼写的主要用于传教的文字。
解放后,云南省有关部门在原有独龙语基础上创制了适合群众使用的新独龙文字。
独龙族一年只有一个节日,独龙语称“卡雀瓦”,意为年节。
节日的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各个家族自己择定,一般都在农历的冬腊月,欢度二天或四五天不等。
独龙江地区因气候差异各地粮食收获的时间迟早不等,这样,过节就受到收获季节的不同而分先后。
每个家族都可以自行选择吉日过年。
过年的第一天,妇女们把自己精心编制的彩色麻布挂于竹竿,并把竹竿插在住房上方事先打扫干净的平地上,以表示节日的来临。
入夜,主人和被邀请来的亲朋好友围坐在火塘边饮酒互赠祝词。
第二天举行射猎大典,祭山神。
“山神”是用熟荞麦面捏成的一个尖顶圆柱体的象征物。
同时还把熟荞面捏成的各种动物模型放在“山神”的周围,再将所有动物模型放置在一个簸箕内。
太阳出来后就将这些祭品抬到房后干净的坡地上,点燃松明、青松毛,再烧上少量的粮食,由主祭人磕头祈祷唱调子。
祭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毕,年轻的猎手们就挽弓搭箭,射动物模型。
接着,围观的群众敲响铓锣、皮鼓,手拉手结成一圈唱歌跳舞。
晚间则大家挨家挨户喝酒、共庆佳节。
年节里最隆重的仪式是剽牛。
这一天,全寨人齐集祭场,由主持年节的家族长把牛拴在赛场中间的木桩上,然后由一个被推选出来的年轻妇女在牛角上绕串珠连,牛背上盖麻布毯子。
主祭人烧松烟向天神磕头、念祷词后,便于挥锋利的竹梭向牛腋猛刺。
这时,场上的人群便自觉结成圆圈,敲响铓锣,挥刀舞弓引吭高歌,翩翩起舞。
青壮年男子还边跳边用竹梭向牛猛刺,直到将牛刺倒在地。
然后,割下牛头、剥下皮,将牛肉砍成均匀的蛇,凡聚会的大人小孩每人一份,当场烧食,边吃边喝水酒。
当天歌舞欢庆,通宵达旦。
独龙人过去用这种剽牛祭天的形式,祈祷上天保佑。
乞求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如今,剽牛作为一种民族节日的传统仪式保留下来。
独龙族的妇女精于织麻,从种麻、剥皮、漂晒、纺线,最后在简易的织机上织出有彩虹般色彩的条纹独龙麻布毯。
独龙族男子擅长竹蔑编制,大凡生产、渔猎、生活用具都很精巧美观,一些竹盒、兜箩等造型别致。
是难得的手工艺品。
在独龙族的文化特征中,文面曾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存在至本世纪60年代末。
文面只限于女性,在独龙江上游地区一带最为流行。
一般女孩子到了12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13岁,就开始文面了。
由于现代独龙族妇女自己认为文面不美,故从60年代末这种习俗已经不再延续。
独龙族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层面是其信仰上的万物有灵观念,认为世间一切事与物都有灵魂。
所以,灵魂观念、鬼的观念、天的观念一直是独龙族原始信仰的核心。
灵魂观念的具体表现方式即妇女的文面。
独龙人认为。
人死后其亡魂会变成一种色彩艳丽的蝴蝶,故文面时把整个脸庞文刺成似张开翅膀的蝴蝶。
独龙族原始信仰中对鬼魂的信奉,一直延续于当代社会生活中。
一年一度的“剽牛祭天”活动,即是对天的顶礼膜拜,又是独龙族群众辛劳一年后的族聚活动,具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色彩。
此外独龙江下游的独龙族还信仰基督教。
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所致,独龙江流域是我国降水量最多、日照最少和无旱季地区之一。
每年的雨季始于2月上句,是云南省雨季开始最早的地区之一。
每年的降雨量在1500—4000毫米左右。
独龙江两岸由于高山溶雪补水,流量极大。
两岸植被覆盖较好,水色清碧,水能蕴藏量229亿千瓦时/年。
特殊的自然环境,使高山之间蕴藏着丰富的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生物群落,一些是已知的,或是已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比如木材、油料、香料、药用及观赏植物,少数禽、兽、鱼类等。
但很多生物至今尚未被人们了解,更谈不上利用。
在独龙江两岸的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如昆虫、乌兽、蝶蛾、鱼虾、两栖爬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虫类等动物。
有如菌类、苔藓、蔗类、地衣等低等植物也随处可见。
独龙江流域是生物、种质、基因的巨大宝库。
在独龙江流域内的动物计有数十种。
有些动物不但在全国稀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珍贵的。
如被国家列入一级保护动物的就有扭角羚、龟云豹、红岩羊、戴帽猿猴、金钱豹、岩羊、山麂子等。
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其社会中的氏族组织正处于分裂阶段。
刀耕火种农业与采集、渔猎并存,手工业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也没有专业的手工业者。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对独龙族地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财力。
1956年10月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
50年来,独龙江的交通情况逐步得到改善。
1991年独龙江乡有了人马吊桥和人行便桥18座,交通条件的改善为独龙族与内地的交往提供了便利,使独龙族地区的人际交往和经济行为等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独龙族过去没有文字,生产生活都靠刻木结绳记事。
50年代以来,独龙族地区有了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历程,独龙族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和硕士生。
现在,已开通贡山县城至独龙江的公路,交通方式的重大变化,将会对独龙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和文化等产生一系列影响。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3、满族
云南满族总人口为0.79万人(1998年统计数),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0.66%,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满族有12187万人,主要分布于昆明、保山、思茅、德宏、曲靖、临沧、红河、楚雄等地州市。
云南满族人口较少,但分布却很广,全省大多数县市有满族。
从1994年起,在昆明的满族同胞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都聚在一起,欢度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颁金节。
这一节日的来历是,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将“女真”、“谙申”等混乱族名,统一命名为满族。
改族名为满族,标志着一个新民族的倔起,从此,满族便将这一天视为自己的盛大节日。
颁金即满语诞生之意。
云南的满族最早是清朝初年来的。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率清兵到云南。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乱,下令恢复汉族发式和服装,挑拨汉族与满族的关系,一时乱了半个中国,但是受到以康熙皇帝为首的清政府的坚决镇压。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病死。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贝子彰泰率满、汉两族官兵10万围攻昆明。
平定叛乱后,据说“有八旗仆从不随师凯旋,潜匿滇境者”。
此外,随满族官员来云南的许多满族同胞,亦定居昆明等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