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分类鉴赏练习:咏史怀古类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咏史怀古类
古代诗歌阅读:咏史怀古类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罢居金陵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盛赞金陵的繁华,“自古”点明作为帝都时间之久,“佳气”指帝王之气。
B.上片末句借用李白诗句,描摹晋代贵族化为荒冢古丘的情形,饱含历史的沧桑感。
C.“恣行”即随意走动,写出诗人的悠闲自在。
“回头”一语双关,既实写也有暗指。
D.全词上片以时间为主线,侧重咏史怀古;下片以空间为主线,侧重写登高所见所思。
2.本词与《桂枝香》均为金陵怀古之作,请分析两首词的怀古之情有何不同。
附: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武关①杜牧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②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③,戍旗长卷夕阳中。
【注释】①诗作于开成四年(839)。
当时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大唐王朝危在旦夕。
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楚怀王在此为秦伏兵所执,客死秦国。
②郑袖:楚怀王的宠姬,善歌舞,她受张仪指使日夜劝说怀王亲秦绝齐。
③圣神:天子英明神武。
家四海:统一天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开门见山,点明了题咏地点。
诗人被碧溪的秀丽景色所吸引,不由久久驻足停留,瞻眺武关,凭吊历史。
B.颔联通过郑袖被宠的“娇娆”媚态反衬出屈原遭流放的“憔悴”情状,由此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慨。
C.颈联抒发诗人的感喟,眼前高耸的山峰、险扼的山谷历历在目,弱肉强食、诸侯争雄的局面却都已成空。
2024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咏史怀古类 专题练习合集(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咏史怀古类专题练习合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沔县谒诸葛忠武侯祠王士祯①天汉遥遥指剑关,逢人先问定军山。
惠陵②草木冰霜里,丞相祠堂桧柏间。
八阵风云通指顾,一江波浪急潺湲。
遗民衢路还私祭,不独英雄血泪斑。
【注】①王士祯,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
②惠陵:汉昭烈皇帝刘备的陵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怀古诗,诗题交代了地点和事件,全诗抒写作者游谒武侯祠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动人。
B.首联叙述了诗人星夜匆忙赶路的情景。
他逢人便问定军山的位置,急切地打听武侯祠的所在。
C.颔联将桧柏郁郁葱葱的武侯祠与处于衰草冰霜中的惠陵对比,主要表达了对刘备的叹惋之情。
D.颈联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诗人看着眼前急涌的江水,想到了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诸葛亮。
2.本诗与杜甫的《蜀相》同写诸葛亮,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满江红·金陵怀古元萨都剌①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②。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③残秋露冷,胭脂井④坏寒螀⑤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⑥青,秦淮碧!【注释】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公元1332年任职江南,移居金陵。
②畴昔:从前。
③玉树歌: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
④胭脂井:在今南京城内。
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擒。
⑤寒螀jiāng:寒蝉。
⑥蒋山:钟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A.上片起首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
B.下片前四句,情感迸发,语言直白,短促的句子正表现了情绪的激越。
C.艺术手法,本诗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而又点化自然,不露痕迹。
D.词人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秋露等景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筹笔驿①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
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划军事。
很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凭吊诸葛亮的怀古之作。
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
①简书:指军令。
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
①储胥:军用的篱栅。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衬托手法,通过对“猿鸟”和“风云”的描写,突出诸葛亮的威严。
B.颔联肯定诸葛亮运筹谋划的军事才能,敌人最终乘坐驿车投降。
C.本诗打破时空界限,既凸显诸葛亮才能堪比管仲、乐毅,又交代蜀国败亡的原因。
D.尾联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2.清何焯评价此诗“议论固高,尤在抑扬顿挫处,使人一唱三叹,转有余味”。
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如何运用抑扬手法及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游凤凰台刘一止二水中分,三山半落①,风云气象通寥廓。
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
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②。
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注】①“二水”两句化用自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
②从:听任。
教:使。
却:助词。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开头两句由远景入题,化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在凤凰台上所看到的金陵景象。
B.“风云气象”紧承上句,其中“寥廓”一词为旷远辽阔之意,是词人对所见之景的感受。
C.下片前两句极写六朝古都金陵过去无比繁华,与下句“从教雨打风吹却”形成对比。
D.首尾的景物描写富有特色,先从大处着眼,境界宏大,又有对细节的刻画,格外动人。
古代诗歌阅读:咏史怀古诗鉴赏(附考题解析)
金陵望汉江
落脚点在国家还是自己?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
登尉佗楼
落脚点在国家还是自己?
许浑(晚唐诗人)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
【注】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②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 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尉佗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 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③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 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 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A.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对宋友之人问《的送同别情杜惋审惜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陶隐渊田明《园归园田居》)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对李百绅姓《悯同农情》)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 禹锡《乌衣巷》)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史怀古类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思想情感题——咏史怀古类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3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思想情感题——咏史怀古类训练考点:1.吴喻时《过晋公祠》2.许浑《咸阳西门城楼晚眺》3.(唐)韩偓《故都》4.吴潜《水调歌头.焦山》5.[宋]刘克庄《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6.(唐)温庭筠《经五丈原》7.杜庠《赤壁》8.(元)张可久《卖花声.怀古》9.李商隐《筹笔驿》10.魏禧《登雨花台》【考点研究】一、词句情感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 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
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 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 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表意功能明显。
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情感的句子, 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当然, 有时词句情感题所考查的词句是抒情比较含蓄的写景(人)句或叙事句, 这就需要透过景、事来把握情感。
二、情感题概括的四大关注点1.从诗歌本身出发, 逐句分析。
一句一种感情, 一句几种感情, 几句一种感情, 皆有可能。
2.不管是哪种描写, 都要善于化内容为感情, 比如内容写的是游览山村, 那么感情往往可以表述为“对山村生活的××(之情)”, 如“对山村生活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留恋”等。
3.对感情的概括尽量有具体内容, 即给感情加上具体的修饰成分(这种修饰成分实际就是“情由”, 情感的由来、原因)。
比如“伤感”这种感情, 就有很多具体表现:仕途失意的伤感, 才华埋没的伤感, 理想落空的伤感, 国破家亡的伤感, 与友人离别的伤感, 久戍不归的伤感, 羁旅奔波的伤感, 思念家乡的伤感, 怀念家人的伤感等。
4.如果感情不止一种, 回答时要分点, 一种感情一个要点。
三、“四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1.抓诗题——感知情感趋向有些诗歌题目蕴含了诗歌的情感倾向,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题目表明本诗是一首送别友人诗, 其情感倾向就明确了。
2024届高考怀古咏史诗练习(含答案)
2024届高考怀古咏史诗练习(含答案)咏史怀古诗练习(2023.8)1.阅读下面三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个人的咏怀。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作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①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
(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②《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
战国时,楚国就在清凉山一带筑金陵邑。
公元212年孙权重筑,改名为石头城,城依山临江,南靠秦淮河口,形势险要,为六朝江防要地。
2020年高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三)【专题训练】
2020年高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三)【专题训练】【咏史怀古类诗歌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楚江怀古① 唐·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②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①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② 云中君:云神。
“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⑴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句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5分)①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
②“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将其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该句以动写静,描绘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1分);③“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该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青山的苍茫,江流的喧闹(1分)。
④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阔大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分)。
⑵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
(6分)①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
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
(2分)②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2分),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 供应荔枝、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 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 情。全诗含蓄委婉,寓意精神,意味悠长。
西
塞
山
刘 禹
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锡古
背景
1、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 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 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 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 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危机四伏的时代。 2、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 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动人心魄的诗篇。
翻译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 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 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 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 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小结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借西晋灭吴的 历史事件,抒发了对唐统一的渴望之情;
“山形依旧”“故垒萧萧”两句借古 伤今,写山河依旧,人事不同,表达了作 者对历史兴亡的伤感之情;
同时也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兴废 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要吸收六朝灭亡的 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练习2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专练(含答案)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咏史怀古诗专练知识回顾:1.典型特征题材特征以历史上的人、物、事为题材,咏叹史实,描写古迹常见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等字样;或用古代的人、事、地、物为题内容情感怀古伤今、借古伤己、借古讽今。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常用手法对比、用典、以小见大2.历史演变时期内容主题代表人物及作品初唐以史为鉴,咏朝代兴亡以戒当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热望功名积极进取王维、李白、杜甫《登金陵凤凰台》《蜀相》中唐吊古伤今针砭时弊(水平最高)刘禹锡《乌衣巷》《西塞山怀古》晚唐追忆伤怀(尤为发达)李商隐、杜牧《咏史》《过华清宫绝句》宋代借古说今风格慷慨悲壮王安石、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刘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综合提升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
(9分)咏怀古迹①(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
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
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案1、D解析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试题(含答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咏史怀古诗鉴赏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
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鉴赏怀古咏史诗要注意的几点:1、要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
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
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一首词再现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2、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
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咏史怀古类
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咏史怀古类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金陵图高蟾韦庄曾伴浮云归晚翠,谁谓伤心画不成?犹陪落日泛秋声。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君看六幅南朝事,一片伤心画不成。
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①(南宋)叶梦得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限,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③。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
北固山,可联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对“北固亭”的相关介绍。
②孙郎,即孙策,曾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
③穷发:指遥远的北方,词中指金人的后方。
3.上阕借景抒情,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前人评价这首词“艳苏氏之余波”,意即这首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诸多相似之处。
请就思想感情方面分析这两首词的相似点。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吴城览古陈羽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馆娃宫怀古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注】馆娃宫,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宫以西施得名。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砚石山建造宫殿以馆西施,吴人谓美女为娃,故曰馆娃。
5.简要分析“香径无人兰叶红”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6.诗人指责越王“大有堪羞处”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7.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王昭君【唐】李商隐①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史怀古诗(含答案)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史怀古诗一、概念怀古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
二、常识:常见标题标题中往往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常见意象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淮水。
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特定的历史朝代(时期):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后蜀等。
其他:吴钩、《后庭花》常见情感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常用技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语文特点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三、专题练习:(一)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唐)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解】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怀古诗,不讲究对仗,信笔写来,妙笔天成。
写景疏朗有致,抒情含蓄不露。
B.首联直接点明“牛渚夜泊”之景,诗人文笔大气,将广阔的天空与浩瀚的西江融为一体,境界空阔、渺远。
C.颔联由“望”到“忆”,引发诗人由古及今的联想;“空”字指出不得志的处境,暗示诗人怀才不遇的惆怅。
D.颈联抒发不遇知音的感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题材:咏史怀古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题材:咏史怀古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②,指挥若定失萧曹③。
运移汉祚④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
①伊吕:伊尹、吕尚。
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
①萧曹:萧何和曹参,汉初名相,刘邦的谋臣。
①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议论、描写入题,用“垂宇宙”“肃清高”赞美诸葛亮名垂天地、千古流芳的功绩,令人肃然起敬。
B.颈联赞美诸葛亮的才能堪比伊吕,但在辅佐刘备的功绩上却比不上萧曹,体现了诗人对诸葛亮评价的客观公正。
C.《咏怀古迹》(其三)对王昭君凄凉身世的描述和本诗对孔明壮志未酬的慨叹,都深切地寄予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D.全诗赞颂诸葛亮的雄才伟略,惋惜其理想难成。
作者认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功业难成的根本原因是蜀汉国运衰微。
2.尾联的“志决身歼军务劳”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其四)王安石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兴亡的感慨。
既有丰富情感,也有独到见解。
B.首联回顾往事,写赵宋的王者之师在挥戈南下、进军金陵的时候,没有经过什么艰苦战斗就降服了敌国,好似摧枯拉朽。
C.颔联写作为帝王仪仗的军旗不再飘扬,同时用了龙泉宝剑的典故表明敌国君主“紫气”不在,大势已去。
D.颈联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都是从今昔对比角度发出的无限感慨。
4.本诗尾联与《桂枝香·金陵怀古》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表达有何不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是_____________,从题材上看都是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结合诗句分析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_______·咏鹰(清)陈维崧①寒山几堵②,风低③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④。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①陈维崧:清代词人、骈文作家,身世飘零,游食四方。
①堵:座,这里指山。
①风低:写鹰乘风低掠。
①轩举:意气飞扬。
3.请为这首词选择恰当的词牌名()A.沁园春B.声声慢C.水调歌头D.醉落魄4.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寒山几堵”是背景,既写出秋山之肃杀,又以夸张突出山峦之高峻。
B.“秋空一碧无今古”起着为前二句拉宽气势、扩大氛围的作用。
C.“醉袒貂裘”引出酒醉想起鹰逐兽的地方,富有豪迈雄放又颇多洒脱的神态。
D.“略记”一句是结上片,启承下片,由“鹰”化入人的镜头,即由物转为“我”。
5.结合全词,分析“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两句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正宫】醉太平(元)曾瑞相邀士夫,笑引奚奴。
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
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醽醁,孤山山下醉林逋。
洒梨花暮雨。
柳梢青·西湖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
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
天香暗逐风回。
正十里、荷花盛开。
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6.“醉太平”是________;“柳梢青”是________。
7.比较这两篇,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游程相同,但游览西湖方式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练习:咏史怀古类【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第一问: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解析】“桑麻杜曲”指的是杜甫《曲江三章》第三首的“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诗句。
作者在诗题后的小序中说“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这就是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杨亲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与开头所写霸陵呵夜事形成鲜明的对照。
其中“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一语,上应“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句,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极深沉,讽刺极强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公安县怀古①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深秋。
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
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
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
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2.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周瑜将军庙胡曾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帝旌旂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交锋魏帝旌旂退”“烈火西焚魏帝旗”两句所写的场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周瑜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一1.CD2.①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
②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敬仰的具体情感。
《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主要表达对王昭君凛然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像刘、关、张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对比鉴赏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比较杜甫在两首怀古诗中的异同,需要对两首诗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从体裁上而言,两首诗都是怀古诗,都是因为诗人来到了名人故地而自然生发的感慨。
《咏怀古迹(其三)》是诗人对王昭君的缅怀,想到王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作者既同情王昭君,也感慨自身的怀才不遇。
本诗是作者对曾经在公安县建立功业的刘备、吕蒙等人的缅怀,表达对他们能建功立业的人生的羡慕和对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的向往。
二1.“交锋魏帝旌旂退”写出了赤壁之战期间周瑜带领大军击退曹军的豪壮场面,“烈火西焚魏帝旗”写出了赤壁之战时曹军旗帜被焚烧的惨烈场景。
2.受到君王重用、有军事才能、功绩卓著。
“交锋魏帝旌旂退,委任君王社稷安”“烈火西焚魏帝旗”写他在战场上指挥有方,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并受到君王重用,能保社稷平安;“功勋碑碣今何在”则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功绩卓著。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鉴赏周瑜这一人物形象。
从第一首诗来看,刻画周瑜形象的诗句主要是三、四、七句,三、四句通过写周瑜率大军击退曹军和周瑜被委以重任后社稷安定的情况,突出了周瑜指挥有方、受到君王重用的特点;七句通过写其功勋碑碣的零落从侧面交代他曾建立了不朽功勋。
第二首诗前两句写周瑜作为开国元勋在指挥战斗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这一点与第一首诗的三、四句内容相近。
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做到言之有据。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二)【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颈联采用拟人手法,写景细致入微。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皮日休①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②,共禹论功不较多?【注】①皮日休: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治者却奢侈依旧,残暴日甚。
②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被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既以“赖通波”来论大运河之功用,又以“共禹论功”来论隋炀帝之功德,似乎是赞扬隋炀帝,你认为呢?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南乡子》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与《永遇乐》“望中犹记”中的“望中”意义不同,前者指中国,后者指中原地区。
C.《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中的“千古”与《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千古”意义相同,都是“久远的年代”的意思。
D.《南乡子》中的“曹刘”指曹操和刘备。
《永遇乐》中的“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是他的小名。
E.下片中词人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功绩,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
钱塘观潮施闰章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①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①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
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
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
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
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的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
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
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的气势,惊心动魄。
C.“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
D.“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
“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
E.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
2.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1.①借古讽今:通过讽刺为一己淫乐而倾尽国力开凿运河导致隋朝灭亡的隋炀帝警示当朝统治者。
②先扬后抑:“千里赖通波”是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功绩的肯定,是扬;“若无”则表明作者对他的批评,是贬。
2.我认为不是赞扬,而是讽刺。
“千里赖通波”肯定了大运河在客观上仍是后世福祉,“共禹论功”也将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功德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看似赞扬隋炀帝,其实蕴含着深刻的讽刺。
因为诗中对隋炀帝与大禹的论功有一个前提,即“若无”。
“水殿龙舟事”深刻地揭示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在主观上并非与大禹治水为民谋福相同,而是为一己之享乐。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表明观点:不是赞扬,而是讽刺。
再结合诗句分析:“水殿龙舟事”注解中的解释表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并不是为民造福,而是为了自己享乐,所以他在运河竣工后,率众二十万出游。
本诗用“若无”一词表明了作者的看法。
二1.BE【解析】B项,“神州”与“望中”意义相同,都指中原地区。
E项,“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错,抒发的是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2.本词借登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昏庸和软弱无能,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学科*网【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赏析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如“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和所处时代,便不难概括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