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会计等式,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会计的职能。
6.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的设置和管理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 引入: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4. 讲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章节三: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功能1.2 会计要素介绍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解释各要素的含义和重要性1.3 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讲解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介绍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一致性和实际成本原则第二章:会计记录和会计科目2.1 会计记录的方法介绍会计记录的两种方法: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强调复式记账法的应用和重要性2.2 会计科目的分类讲解资产类科目的定义和主要包括的内容解释负债类科目的含义和主要包括的内容介绍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概念和主要包括的内容2.3 会计分录解释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分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第三章:会计凭证和账簿3.1 会计凭证的分类和作用介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定义和区别解释会计凭证在会计记录中的重要作用3.2 账簿的分类和设置讲解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的定义和区别强调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的重要性3.3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介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步骤:凭证的审核、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演示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具体操作第四章:财务报表4.1 财务报表的概念和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财务报表在决策和评价企业经营状况中的作用4.2 主要财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和内容讲解各财务报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4.3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演示如何分析财务报表并解读其中的信息第五章:会计循环和会计政策5.1 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讲解会计循环的步骤:确认、计量、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强调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会计政策的定义和作用介绍会计政策包括的内容:计量基础、资产折旧方法、收入确认方法等5.3 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讲解会计估计的定义和作用强调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第六章:存货的核算6.1 存货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存货的定义和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存货类型强调存货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6.2 存货的核算方法讲解存货的常见核算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演示各种核算方法的计算过程和应用6.3 存货的清查与处理介绍存货清查的方法和程序讲解存货损失的处理方式和会计核算方法第七章:固定资产的核算7.1 固定资产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固定资产类型强调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7.2 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讲解固定资产的购置、折旧、改良、处置等会计处理方法演示固定资产核算的计算过程和应用7.3 固定资产的折旧解释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目的讲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坏账损失的核算8.1 应收账款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应收账款的定义和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应收账款类型强调应收账款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8.2 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讲解应收账款的确认、计价、核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演示应收账款核算的计算过程和应用8.3 坏账损失的核算解释坏账损失的概念和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坏账损失处理讲解坏账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第九章:利润的形成与分配9.1 收入的概念与分类解释收入的定义和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收入类型强调收入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9.2 费用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费用的定义和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费用类型强调费用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9.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讲解利润的计算方法: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讲解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方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第十章:会计信息与现代企业管理10.1 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解释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信息对企业决策、评价和监控经营活动的作用10.2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讲解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和主要措施强调内部控制对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10.3 会计信息披露与市场监管解释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和目的讲解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程序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存货的核算重点环节:存货的核算方法补充说明:存货的核算方法是会计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会计在企业和经济活动中的角色1.2 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介绍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匹配原则等讨论会计的基本假设,如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1.3 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解释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介绍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方法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记录的基本程序解释会计记录的基本流程,包括交易的识别、记录、分类和汇总等2.2 记账凭证和账簿介绍记账凭证的格式和编制方法讨论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方法,如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2.3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讨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和意义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解释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讨论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介绍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结构解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第四章:会计循环和会计周期4.1 会计循环的概述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会计循环的各个阶段和步骤4.2 会计周期的实践应用分析企业会计周期的实际操作流程讨论会计周期中的重要会计处理和调整事项4.3 会计期末调整和财务报表分析解释会计期末调整的概念和原因讨论会计期末调整的方法和影响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会计软件和信息技术5.1 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讨论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领域5.2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管理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5.3 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讨论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和变革介绍会计电算化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第六章:账户式会计体系6.1 账户式会计体系的基本结构解释账户式会计体系的结构,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等讨论账户式会计体系的记录和报告方法6.2 双重记账法的原理与应用介绍双重记账法的概念和原理分析双重记账法在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中的应用6.3 账户式会计体系的优缺点分析讨论账户式会计体系的优点,如清晰的账户结构、方便的审计等分析账户式会计体系的缺点,如繁琐的账务处理、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等第七章:成本计算与成本会计7.1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解释成本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成本的分类,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7.2 成本计算方法介绍成本计算的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分析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7.3 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讨论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如产品定价、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分析成本会计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的贡献第八章:管理会计基础8.1 管理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管理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8.2 管理会计工具与技术介绍管理会计的工具与技术,如预算编制、成本效益分析、variance analysis 等分析不同管理会计工具与技术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和效果8.3 管理会计报告与决策支持讨论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分析管理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的支持和影响第九章:税务会计与财务管理9.1 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解释税务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税务申报的流程9.2 企业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管理分析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讨论税务风险的识别和管理策略9.3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介绍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分析财务管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如财务分析、投资评估、风险管理等第十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0.1 会计伦理的重要性与挑战讨论会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会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伦理挑战和应对策略10.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介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讨论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10.3 会计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分析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讨论会计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会计概述补充说明:在这一章节中,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方法是基础。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5.2 教学内容
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
会计软件的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5.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回答会计软件相关问题
实践报告:学生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成本核算
理解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2 教学内容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和核算实例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2 教学内容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内容
利润表的编制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内容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案例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六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
账户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及其在会计记录中的运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会计科目按性质分类的方法,理解会计科目命名的一般原则。
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熟悉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理解其在会计记录中的应用。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3. 培养学生具备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概述:会计的概念、职能、目标、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和计量。
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账户的结构和功能。
4.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概念、编制方法和规则。
5.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会计案例,让学生参与实际会计处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练习法:布置会计实务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章:会计概述(2课时)2. 第二章: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3课时)3.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2课时)4. 第四章:会计分录(2课时)5. 第五章:财务报表(3课时)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30%)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30%)3.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测试学生对会计实务的运用和分析能力(40%)六、教学内容6. 会计循环:会计分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期末账项调整,结账和试算平衡。
7. 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的概念,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会计软件的使用和维护。
8.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变更,会计差错及其更正。
9.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
10.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学习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4.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会计概述:会计的定义、目的、作用和基本原则。
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和会计等式的构成。
3. 会计科目:常见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4. 会计核算方法:记账、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5.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内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核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加深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会计模拟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基础》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3. 案例资料:提供相关的会计案例资料。
4. 会计模拟实验工具:提供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实验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会计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会计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会计概述和会计要素2. 第3-4周: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3. 第5-6周:会计核算方法4. 第7-8周:财务报表的编制5. 第9-10周:财务报表分析和会计实验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 教学难点:会计等式的运用、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核算程序、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周:会计概述和会计要素的教学。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学习会计记录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
4. 了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5. 掌握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4. 会计科目:常见会计科目的名称和作用。
5. 会计记录方法:记账的方法和技巧,会计分录和日记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要素、等式和科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记录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实践操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对会计概念和记录方法的理解。
3. 财务报表编制:评估学生编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基础》教材,用于讲解和参考。
2. 案例资料:提供实际会计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财务报表模板:提供财务报表的模板,用于实践操作。
4.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六、教学资源(续)5. 教学视频:引入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会计流程和操作。
6. 在线模拟考试系统:提供在线模拟考试,帮助学生自我测试和复习。
7. Q&A环节: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 第二课时:讲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第三课时:学习会计科目及其分类。
4. 第四课时:掌握会计记录方法和技巧。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基础会计教案1一、教学目标:1、掌握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2筹集资金的核算二、教学重难点:资本公积的核算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给出学生实际业务题,如:某日,a投资者以30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存入银行,作为会计我们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二)新课讲授: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1、“实收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减少的资本数额,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投资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例如:1日收到国家投入资本5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00 000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500 0002、“资本公积”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投资者公共积累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规定转赠注册资本的数额,贷方登记因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资本公积的结余数。
例如:3日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120 000元。
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3、“短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
例如:5日,向银行借入为期六个月的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户。
借:银行存款50000贷:短期借款500004、“长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本息,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长期借款的本金以及应付的利息,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
例如:向银行借入期限为三年,年利率为8%的借款元,存入银行存款户。
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借款四、板书:五、作业:资金筹集的核算练习题(见习题集)六、教学总结:本节内容比较少,核算也比较简单。
第二、三课时供应过程的核算基础会计教案2一、教学目标:1、掌握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2、采购成本的核算3供应过程业务核算三、教学重难点:采购成本的计算四、课时说明;用一课时教授,一课时实操经济业务题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购入原材料收到一张进项增值税发票,在这过程中我们又发生了相关的费用,比如运费,比如挑选费等,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二)新课内容讲授: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1、“在途物资”账户(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介绍会计的基本要素。
4. 推导和解释会计等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
2. 介绍会计科目的作用。
3. 讲解账户的设置。
4. 讲解账户的管理。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章节三:会计记账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
2. 了解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
2. 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
3. 讲解会计凭证的审核。
板书设计: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章节四: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2.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教学内容: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
2. 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
3.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
4. 讲解财务报表的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章节五: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学会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簿的登记。
4. 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
5.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概述: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基本原则和假设。
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会计等式。
3. 会计科目:常见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应用。
4.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定义、编制方法和规则。
5. 账簿登记: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方法和程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会计基础》教材。
2. 教案: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3. 讲义:教师自制的讲义,包括重点知识和案例分析。
4. 会计软件:用于实践操作的会计软件。
5. 账簿模板:用于学生练习登记账簿的模板。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
3. 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会计软件操作和账簿登记方面的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报告:学生分组讨论的总结报告。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计划: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实践环节:每章结束后安排一次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演示会计等式的应用和重要性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解释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举例说明会计科目的分类演示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板书设计: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解释借方和贷方的概念演示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示例2.2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演示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板书设计:借贷记账法原理和规则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演示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强调会计凭证的审核和保管的重要性3.2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解释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演示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介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板书设计: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强调财务报表在决策中的作用4.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与应用板书设计: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政策5.1 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介绍会计循环中的各个步骤:凭证、账簿、报表等强调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演示会计政策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板书设计: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第六章:会计准则与会计估计6.1 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准则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强调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6.2 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演示会计估计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板书设计: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七章:长期资产与负债7.1 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资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7.2 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负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负债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第八章: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8.1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介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和处理方法强调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8.2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原则介绍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方法强调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第九章:审计与内部控制9.1 审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审计的类型和程序强调审计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9.2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演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方法板书设计:审计的概念与作用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第十章:会计信息化与会计职业道德10.1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解释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和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类型和应用强调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中的作用10.2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解释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作用板书设计: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会计的定义与作用: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以及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会计基础》课程公开课教案
《会计基础》课程公开课教案一、教案概述1.1 课程背景《会计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要素;(2)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分录的编制;(3)能够分析财务报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教学内容2.1 会计的基本概念(1)会计的定义;(2)会计的作用;(3)会计的基本假设。
2.2 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
2.3 会计科目(1)科目的概念;(2)科目的设置;(3)科目的分类。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和运用会计知识。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会计基础》教材。
4.2 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
4.3 案例: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介绍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5.2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假设。
5.3 讲解会计要素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和特点。
5.4 讲解会计科目讲解科目的概念、设置和分类。
5.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
5.6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解答学生疑问。
5.7 总结课堂内容总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6.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会计基础》教案
《会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让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基础知识。
3、帮助学生学会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4、引导学生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5、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初步的会计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2)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3)复式记账法的运用,尤其是借贷记账法。
2、难点(1)理解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基础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方法。
3、练习法: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提问“什么是会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会计的初步认识,然后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约 20 分钟)(1)讲解会计的定义,强调会计是一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2)阐述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
核算职能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监督职能是指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3)介绍会计的目标,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3、会计要素(约 30 分钟)(1)详细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会计要素的内涵,例如:资产可以是企业的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可以是企业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3)强调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利润。
4、会计等式(约 20 分钟)(1)深入分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以及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等式的保持不变。
《会计基础》完整教案
《会计基础》完整教案会计基础完整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会计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基本的会计操作。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基础概述- 研究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理解会计的基本分类和流程第二节:会计方程- 研究会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会计方程的结构和应用- 掌握使用会计方程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第三节:会计凭证- 研究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用途- 了解会计凭证的基本要素和填制规则- 掌握使用会计凭证进行账务记录的方法第四节:会计账簿- 研究常见的会计账簿类型和用途- 熟悉会计账簿的基本结构和填写方式- 掌握使用会计账簿进行账务记录和汇总的方法第五节:会计报表- 了解会计报表的种类和作用- 研究常见的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和填写规则- 掌握编制和解读会计报表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讲解会计基础的概念和原则,使用实例进行说明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 实践操作:提供实际的会计操作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凭证填制、账务记录和报表编制等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共同解决复杂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评估-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 结合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进行会计操作和报表分析,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会计基础导论》- 手册:会计凭证填制手册、账簿使用手册、报表编制手册- 实际案例:公司财务报表、交易记录等时间安排- 第一节:会计基础概述(2学时)- 第二节:会计方程(3学时)- 第三节:会计凭证(5学时)- 第四节:会计账簿(4学时)- 第五节:会计报表(6学时)以上为《会计基础》完整教案的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会计操作中。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步骤:1. 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3.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凭证、账簿和报表。
2. 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板书设计: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章节三: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教学目标:1.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2.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2.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章节四:资产的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使用账户对资产进行核算。
3. 理解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教学内容:1. 资产的分类和特点2. 账户的设置和使用3. 资产的计量和披露教学步骤:1. 介绍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会计基础教案
我国唐代出现 “账簿” 一词, 到宋朝会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出现了 “四柱清册”。四柱是指: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其含义分别相当于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并归纳出了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明清两代以货币为会计记录的统一量度, 并设计了 “龙门账” 核算方法, 它把全部经济业务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 “进” 指收入, “ 缴” 指支出, “存”指资产, “该” 指负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进–缴=存–该。
二、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具体由七种方法所构成, 它们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一)、设置账户
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的确定会计对象分类项目的过程,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专门方法。
制造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首先要用货币资金去购买材料物资, 为生产过程做准备;生产产品时, 再到仓库领取材料物资;生产出产品后, 还要对外出售, 售后还应收回已售产品的货款。这样, 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就陆续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资金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用货币购买材料物资的时候, 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材料物资等所占用的资金);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物资时, 储备资金又转化为生产资金(生产过程中各种在产品所占用的资金);将车间加工完毕的产品验收到产成品库后, 此时, 生产资金又转化为产成品资金(待售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占用的资金, 简称成品资金);将产成品出售又收回货币资金时, 成品资金又转化为货币资金。我们把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 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 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这一运动过程叫做资金循环, 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叫做资金周转。
《会计基础教案》
《会计基础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基本概念及分类4.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5. 掌握日记账、总账和财务报表的基本操作和登记方法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1 会计的定义1.2 会计的作用1.3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2.1 会计要素2.2 会计等式2.3 会计核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3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及运用1.4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2. 教学难点:2.1 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的理解与应用2.2 会计分录的编制及试算平衡表的检查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3. 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五、教学安排:1. 课时:2学时2. 教学工具:投影仪、PPT、教材、案例材料等3. 教学过程:3.1 引入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5分钟)3.2 讲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0分钟)3.3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及运用(15分钟)3.4 案例分析: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20分钟)3.5 课堂讨论:检查试算平衡表的准确性(10分钟)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会计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知识。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结束时的简短测试,评估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基础会计教案(5篇)
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基础会计1基础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基础会计课程是讨论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告的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它是高等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1]。
通过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使同学理解会计核算原理,系统把握企业会计处理的方法,培育同学具有较强的会计处理、分析、推断的力量。
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属于核心课程。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尚未得到广泛推广。
而基础会计作为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有用性专业课程,承载着培育适应时展要求、具有较高实践力量的高级特地人才的重任。
但是,“老师讲,同学听;老师考,同学背”的刻板的教学方式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利于会计专业人才力量的培育。
因此,如何结合基础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汲取国内外优秀案例教学的阅历,推动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值得高校同仁深化争论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通过重现或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让同学身临其境,通过分析和争论来开展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用在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如今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教学中既可以采纳比较和分析,讨论各类胜利的和失败的管理阅历,从中提取出某些普遍性的管理原理或管理结论,也可以让同学独立思索或借鉴他人的成果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学问。
案例教学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月,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采纳,当时是运用一种很特殊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来源于商业管理的真实大事或情景,通过这样方式,提高了同学参加课堂争论的主动性,实施之后,教学效果良好[2]。
始终到了上世纪八十年月,案例教学法才被教育界所重视,美国卡内基小组在1986年公开出版的《预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老师》著作中,高度赞扬了案例教学法在培育课程方面的价值,充分确定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成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2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1.3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1.4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二章:会计基础核算方法2.1 会计记账方法2.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2.3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2.4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三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等式3.1 账户体系的基本结构3.2 会计等式的建立与维护3.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3.4 利润表的编制第四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4.1 货币资金的分类与管理4.2 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核算4.3 应收账款与坏账的处理4.4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第五章:存货与固定资产5.1 存货的分类与管理5.2 存货的核算方法5.3 固定资产的分类与折旧5.4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第六章:流动资产及其他资产6.1 短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6.2 存货的后续计量与成本计算6.3 无形资产的识别与核算6.4 其他资产的分类与核算第七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7.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7.2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与预收账款7.3 长期负债的核算7.4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核算第八章:收入、费用和利润8.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8.2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8.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8.4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九章:财务报告分析9.1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与方法9.2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与分析9.3 利润率的计算与分析9.4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应用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0.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分类10.2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原则10.3 前期差错的识别与更正10.4 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六、重点和难点解析6.1 短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短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短、流动性强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
其分类主要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进行划分。
6.2 存货的后续计量与成本计算:存货的后续计量主要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成本计算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会计基础教案模板格式(4篇)
会计基础教案模板格式(4篇)基础会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特点2.基本能运用“借” “贷”记账符号确定会计分录教学内容:高教版的《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第二课时,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确定会计分录教学重点:“借” “贷”记账符-号的使用,会计分录的概念及确定会计分录教学难点:运用借贷记账法确定会计分录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多媒体出示复习题)(5分钟)1.用“借” “贷”填空。
(1)资产和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增加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_方;(2)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方;(3)资产和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减少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_方;(4)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减少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_方。
2.请指出下面经济业务中金额发生增加或减少的会计科目,并指明应借或应贷的方向:某食品加工企业购入50000元的农副产品,用于加工食品,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该经济业务使企业________增加了,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方。
同时,使企业________减少了,应记入该账户____ 方。
企业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为了准确及时将经济业务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去都需要先确定会计分录。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确定会计分录(板书)二。
讲授新课(31分钟)1.会计分录的概念(3分钟)(1)师讲述:所谓会计分录,就是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2)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3)全班汇报交流。
(账户名称,应借、应贷,金额)2.会计分录的要素(3分钟)师:简单地说会计分录一种反映经济业务的记录。
反映经济业务的三个方面:(1)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即账户名称;(2)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是增还是减,即增减方向;(3)经济业务涉及账户增加金额是多少,即金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____单元教学设计第 1周至第 2周一单元名称总论
的对象。
当然,也不是所有能用货币来反映的均是会计的对象,例如总产值、净产值等也用货币来计量,但它们属于统计学的对象。
图制造业资金运动图1.1 不定项选择:
1.下列各项经济说明:业务中,属于企生产经营过程:供应→生产→销售业资金退出的有劳动对象的实物形态: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资金形态的变化: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A 偿还借款4.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B 上缴税金最高概括第一层次——会计对象(资金运动)C 发放工资第二层次——会计要素D 向投资者分配第三层次——会计科目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