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

合集下载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研究的若干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数学史如何有效地融入数学教学研究,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史不仅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从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方法、实践案例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数学教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阐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史作为数学学科的一部分,记录了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们的探索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通过引入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背景,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数学史中的故事和案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法。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如选择适当的数学史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历史比较法、情境模拟法等,并探讨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本文将通过实践案例来展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具体效果。

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案例,可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提供思路和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和实践案例,以期为数学教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

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发展脉络和背景。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篇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学习体会重庆三峡学院现代数学进展课程论文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学习体会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姓名年级 2021级学号指导教师2021年5月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学习体会姓名:张力丹(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21级数本2班)摘要:通过实例叙述了中外数学发展进程中凝练出的数学哲学思想的变革和相互联系,概括了数学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实用性以及数学和哲学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最后分五个方面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课程学习的感悟体会和学习意义进行了总结提炼。

关键词:数学史;哲学;思想;数学文化;感悟.引言我认为: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门课程一门学科,教授给我的绝不仅仅只停留在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不胜枚举的中外数学家以及数学发展史中具体事例和思想运动,更内涵而又丰满地是教授我一种数学的哲学思想、事物的发展规律、唯物理性客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我们今后人生的指引和极大丰富。

同时也是对身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操和文化素养的磨练及沉淀,这才是我认为学习完数学史数学文化这门课程的精神内核。

数学史的离不开数学哲学,否则,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

法国伟大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曾说:“如果我们想要预测数学的未来,那么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在谈到数学史对数学的重要性时,英国数学家格莱舍有一段经典名言:“任何一种企图将一个学科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我确信,没有哪一个学科比数学的损失更大。

”无独有偶,德国数学家汉克尔也形象地指出过数学的这一特点:“在大多数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被下一代人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

惟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

”数学是历史的科学,是由历史成果积累而成的。

经过数学史课程的学习,我被数学文化中深刻的哲学思想而深深吸引。

通过老师课堂上的丰富举例;通过一个个生动、紧张、严肃、活泼的数学家形象和事例;通过数学史上一次次的猜想、命题、假设、证明,一次次地发展变革,更是引发了我对数学的发展规律和其本质哲学思想变革的不断思索。

高中数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高中数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高中数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与数学文化密不可分。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而数学文化则是指数学在人类社会和文化中的应用与传承。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了解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对于培养数学兴趣、拓宽数学视野以及提高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代数学的起源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早的数学文化在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等地形成。

在埃及,古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土地测量、水利工程等实际问题;在印度,早期的数学家研究了类似于三角函数和代数方程等概念;而巴比伦人的数学成就包括计算周长、面积等基本几何问题。

二、希腊数学的辉煌古希腊是古代数学的重要发源地,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为数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中涉及几何比例和数的和的关系等基本概念,而欧几里得整理并系统地阐述了几何学,并提出了著名的《几何原本》。

三、中国数学的宝库中国古代数学也是世界数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数学家们积极致力于算术、代数、几何和概率等领域的研究。

《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它们记录了大量的数学问题和解法,并深刻影响了后世。

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还包括天文学、历法学中的数学应用,如六十甲子、二十四节气等。

四、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数学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数学问题和解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此外,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也展示了数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五、数学文化的实际应用数学文化的实际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

工程学中的建筑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等都离不开数学模型和计算;经济学中的市场分析、数据统计等需要运用数学方法;模拟计算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数学文化的实际应用丰富了数学的内涵,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了解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教学设计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教学设计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教学设计尊敬的教育工作者: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学科,数学史作为系统研究数学发展的学科,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元素,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一、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1. 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数学在古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

通过学习数学史,学生可以了解数学从最早的计数和计算开始,逐步发展为抽象的数学体系。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数学研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数学史中涉及了大量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思想,例如古代希腊的几何学、埃及的勾股定理等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数学思想和问题,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历史上数学家们的创新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受到启发,培养出自己的数学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数学史中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数学传奇。

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家们的生活和成就,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深度。

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二、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文化的世界数学文化是指以数学为核心的各种文化现象和表达形式,如数学音乐、数学绘画、数学游戏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文化的世界,感受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2. 利用数学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数学文化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数学运用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融入历史人物与数学文化的故事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教师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历史人物结合起来,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

内容 , 以帮 助她 们 将学 科 知识 和教学 知识 进行 有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l O ~1 O
基金项 目: 天津 市教 育 科 学 “ 十二五” 规划课题( 青年专项) — — HP M 视 角 下 的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实 验研 究 ( B E YP 5 0 0 5 )
2 0 1 0年 以来 天津师 范大学 《 数 学史 与数 学文 化 》 优
秀课 建设 的基本 理念 和初 步实践 作一介 绍 。 《 数 学史 与数 学 文 化 》 课 程 的 实 践
合作 研究完 成 。这 样 不 仅 可 以使 学生 们对 相 应 史


料有 大致 的 了解 , 而 且 促 进 他 们 对 数 学 发 展 过 程
程, 而《 数 学 史 与 数 学 文化 》 作 为 一 门数 学 教 育 专
业 的必修课 程来 开 设 的 院校却 比较 少 。本 文 将 对
由于 学生们 的 基 础 数 学后 续 课 程 ( 比如 , 拓扑学 ,
实变 函数 、 泛 函分 析 等) 没有 学 习 , 所以 1 8世 纪及 以后 近 现代 数 学发 展史 的 内容 主要 由学生 以 小组
2 0 1 4年 1 月 河 北 大学学报 ( 哲 学社会 科学 版 ) 第3 9 卷 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 实验稿 ) 》 ( 下文 简称《 新课标 ( 2 0 0 1 ) 》 ) 、 《 义 务 教
育 数学课 程标 准 ( 2 0 1 1年版 ) 》 ( 下文简称《 新 课 标

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观后感

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观后感

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观后感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观后感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观。

通过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观,我深深地被这门学科的发展和人文内涵所吸引,感受到了数学的博大精深和深入人心的魅力。

数学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学习数学历史,我了解到了许多伟大数学家的杰出贡献。

例如,古代的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为数学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几何原本》成为了后来几何学的经典著作。

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齐和尚为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数学的新领域。

此外,我还了解到了著名的数学家费马和伽利略的故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些杰出数学家的奋斗和创新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学习和探索数学的乐趣与价值。

数学的文化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我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的方法和概念也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数学的普遍性和普适性让我感到震撼,也让我对这门学科充满了敬畏之情。

此外,数学的美感也使我深感欣赏。

数学的定理和公式如同一幅幅绘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种审美观念让我更加喜欢数学,也激发了我对数学的研究兴趣。

通过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观,我对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文化。

它的发展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意识到数学的创新和进步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

数学的普遍性和普适性让我对数学充满敬畏之情,也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美感和魅力。

同时,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观也让我明白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数学的学习需要积极思考和不断实践,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对于数学的研究,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总之,通过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观,我对数学的学科发展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浅谈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浅谈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浅谈数学是人类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对数学家及其成就的考证、记述与评价,数学文化则是通过对数学活动与思维方式的分析,揭示数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浅谈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关系和意义。

数学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学本身的发展历程,还可以揭示人类文明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逐渐产生了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比如,早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就使用了基本的算术运算,掌握了简单的几何知识。

而在古希腊时代,数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和数学成果,如毕达哥拉斯定理、欧几里得几何、无理数等。

这些数学成果不仅对后来的数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数学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数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数学科学从最初的实用和几何,到代数、分析以及现代数学等不同的分支逐渐发展演化。

数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家们的努力与创造,数学史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和数学思想。

例如,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数学成就不仅在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数学史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数学的普适性和客观性。

虽然数学的发展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但是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是普遍适用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数学文化是数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它涉及到数学的应用、教育、美学等方面的问题。

数学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的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首先,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学科,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审美观念等密切相关,通过对数学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数学如何影响和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一、内容概览本文将深入探讨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文章首先概述数学史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文明如埃及、巴比伦、希腊的数学起源开始,到现代数学的蓬勃发展。

阐述数学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数学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其在社会、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文章还将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发展的独特性,以及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演变如何影响并塑造了独特的数学文化。

本文将讨论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这一研究领域对于教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关系,本文旨在揭示数学的内在价值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1. 介绍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文明,记录历史进程:数学史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记录。

数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变革。

通过研究数学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科技水平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促进数学教育与学习: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研究对于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历史人物和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文化素养: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研究数学文化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文化水平。

通过数学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激发创新,推动科技发展:数学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前人如何解决问题,进而激发我们面对新问题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历史上数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研究对于传承文明、促进数学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和推动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文化教学反思

数学文化教学反思

数学文化教学反思数学文化教学反思数学文化教学反思1数学文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本质上是指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科学语言、思维工具、思想方法、理性精神,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

数学文化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文化,而文化便需要传承,传承数学文化,需要领悟、发掘,继而发扬,只有如此,数学文化才能长久地发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肩负着这种责任。

不能让学生只会解题,只关注数学结论,不注重数学实质。

高中数学知识涉及众多领域,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向量、统计等,这些知识有着丰富的数学故事、数学人物,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去挖掘和体会。

例如,我们在讲椭圆时提到优美椭圆,即就是离心率为黄金比,离心率等于(√5—1)/2(0.618)的椭圆称为优美椭圆,为什么称为优美?可以继续挖掘:1、人为什么在环境温度为22—24时感觉最舒适?因为人的正常体温37与0.618的乘积为22.8,在这一环境温度中,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功能均处于最佳状态。

2、节目主持人报幕,绝对不会站在舞台的中央,而总是站在舞台的1/3处,站在舞台上侧近于0.618的位置才是最佳的位置。

3、古希腊维纳斯女塑像及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从而创造艺术美。

难怪许多人都愿意穿上高跟鞋,而芭蕾舞演员则在翩翩起舞时,也不时地踮起脚尖。

4、金字塔,形似方锥,大小各异,但这些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之比都接近于0.618,0.618的比值是协调,平衡的结构。

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提升数学素养,了解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文化教学反思2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仍会适当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考查的内容。

以古代数学知识为背景的题目常与立体几何、函数、数列、算法等知识有关,解题的关键是将数学史背景下的条件转化为高中数学知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转化与化归能力,既体现了对数学应用性的考查,也体现了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

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国数学史数学文化 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

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国数学史数学文化 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

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国数学史数学文化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一、课程设计的背景与目标中国数学史不仅记录了数学的发展历程,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和贡献。

将其纳入校本课程设计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背景、文化根源及其发展过程,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增强文化认同感: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数学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理解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发展和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案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综合能力:通过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内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成就,如《九章算术》、《算经十书》中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包括古代数学家的贡献和数学思想。

数学文化与应用:探讨数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应用,包括历法、建筑、天文等领域的数学知识和技术,体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文化价值。

数学发展历程:梳理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近现代,展示数学理论和技术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数学人物故事:通过讲述中国古代数学家的生平和故事,如刘徽、祖冲之等,展示他们的数学思想和贡献,使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课程结构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解中国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的数学文化案例,如古代数学文献、历史遗迹等,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项目研究:设计与中国数学史相关的项目研究活动,如历史问题的探讨、数学应用的研究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与实际数学应用相关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和文化体验。

三、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结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张阳

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结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张阳

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结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学校:天津市北辰区北仓小学姓名:张阳完成日期:2012年12月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结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北仓小学张阳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积极影响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同。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探究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后的实际效果,发现数学史是学生了解和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的途径。

本文最后提出针对实践研究的解决策略和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使教师能更好地将数学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打开数学文化的大门。

关键词:数学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角形面积;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背景(一)问题的提出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

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由结绳计数的源头萌芽,伴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逐步成长为分门别类的参天大树,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为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

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1]我国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曾提出:“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等于给了他们长久钻研数学的动力,优秀的数学教师之所以在学生心中永志不忘,就是由于他点燃了学生心灵中热爱数学的熊熊火焰”。

[2]在数学史对数学教学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的现今,如何运用数学史这颗火种点亮学生的热情,成为数学老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知识虽然相对简单,但是蕴含着不少数学史文化,如果能合理地将数学史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从小就有渴望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小学数[1] 吴春梅.中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史的研究[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17(2):24.学中一个重要的简单几何图形面积计算,虽然算法单一(运用公式),但是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五篇论文(5篇)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五篇论文(5篇)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五篇论文(5篇)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

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

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

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

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

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

关于数学史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于数学史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于数学史教学的一些思考数学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对于数学史教学,我有一些思考和想法。

数学史教学应该强调数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通过研究数学的历史,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数学家们在不同时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数学的本质和特点。

数学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史中有很多经典问题和定理,它们的解答通常需要数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努力才能找到。

通过引导学生研究这些问题和定理,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研究数学史中的问题和定理,来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思维方式。

数学史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在物理、化学、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数学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史也与其他学科有很多交叉点,通过研究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数学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代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数学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发展情况,了解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数学史也是数学思想的宝库,通过学习数学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数学思想和观点,拓宽自己的数学视野。

数学史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往往给学生们造成一种枯燥乏味的印象,他们往往感觉数学是一门困难而无趣的学科。

通过数学史的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学的美妙和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史中的许多故事和趣闻也可以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数学史教学是一门重要而有意义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以及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与文化读后感(最终5篇)

数学与文化读后感(最终5篇)

数学与文化读后感(最终5篇)第一篇:数学与文化读后感《数学与文化》读书报告数学之光辉映历史星空穿越浩瀚的历史天空,一路上到处可见数学之光造就的辉煌。

在埃及的尼罗河畔,数学将金字塔“打造”成了横扫欧洲的拿破仑皇帝的铁炮狂轰滥炸亦不能损之分毫的人类建筑奇迹;在肥沃的两河流域,数学将人类领进了时间的范畴里,摆脱了“今夕不知是何年”的懵懂,跃入了历法的新纪元中;在静谧的爱情海岸边,数学中的天之娇女——黄金分割比“创造”了科学与艺术达到至善至美结合境界的巴特农神庙······数学,一路播撒的文化的种子已绽放出姹紫嫣红的花朵,惊艳绝伦!数学,这一科学中的皇后,是如何登上科学的殿堂呢?答案自然是无数前赴后继的数学家的呕心沥血的付出。

因此,在我看来,数学创造出的辉煌的文化诚然有埃及金字塔、巴特农神庙之类的令人亘古慨叹的世界奇迹,但最精华的部分应属于数学家为求真理而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那才是造就数学文化源远流长、璀璨辉煌、永葆活力的原动力!下面让我们在数学家史话中领略一下那最朴实无华的数学文化。

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祖冲之,出身官宦人家,少年好学,学问高深,年轻时便已名噪京师,但因在宴会上预告月食的降临而得罪权臣戴法兴,毁了仕途。

祖冲之闲赋在家,心里郁愤难平。

但他不甘于青春年华就此蹉跎,便研究数学——为《九章算术》作注。

《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四五十年间,集我国数学之大成,历代均有人为它作注,但都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圆周率。

祖冲之一接触到圆周率问题,便被困扰得坐卧不安。

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利用刘徽的隔圆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道理很简单,但算起来相当费劲,于是他请来了年仅十三岁但天资聪颖的儿子——祖暅的帮助。

因为那个时代既没有阿拉伯数字可以笔算,又没有算盘可以珠算,预算只能靠一种叫算筹的原始工具。

于是祖冲之搬来几个大竹子,操刀破成细条,又一一折成短截,堆起来一座竹棍的小山。

高中数学教育中对数学文化教育的理解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育中对数学文化教育的理解与反思

教学篇•教学反思数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02年版)》提出了对数学文化的教学要求。

虽然大纲与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明确了数学文化的教学目标,但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教学仍出现了很多问题。

其中笔者遇到较多的问题是对数学文化教育的忽视与对数学文化理解的偏差。

本文将主要以数学教育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理论基础,简单剖析、探讨以下关于数学文化的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关系如何文化在各研究领域并没有统一、严谨的定义,通常被理解成与自然相对的概念,它是指通过人的活动对自然状态的变革而创造的成果,即一切非自然的、由人类所创造的事物或对象。

关于数学内涵方面的界定和理解,在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属于人类文化的范畴,前者是后者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体现出的逻辑性、严谨性、特有的思维方式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那么数学学科又是如何融入人类社会文化中的,如何与社会文化交互影响呢?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就叫数学化。

简单来说,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在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中明确指出,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将客观世界的规律提炼、升华至理论,使学生学习相应的基础知识、夯实基本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其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过来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将数学与现实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改造客观世界。

可见,将客观世界的事物或对象,用数学的思维抽象化、符号化、形式化、公理化,将其上升至理论不断完备,同时反过来应用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文化的具体体现。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随着人们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以及2 1世纪社会发展对“既具有数学理性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既掌握科学方法又懂得人文价值”的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理念纳入教材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0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0 1 1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1 1)》)中。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时代的需求,目前很多的高师院校都开设了数学史或数学文化课程,而《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门数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来开设的院校却比较少。

本文将对2 0 1 0年以来天津师范大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优秀课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初步实践作一介绍。

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参考了有关教材、文献以及兄弟院校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对《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鉴于本课程是数学教育方向的必修课程,我们确定“教学内容设定”依据的基本原则:以数学历史发展顺序为依托,深入挖掘数学史料中的文化价值,将与基础教育数学教材中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教学内容整体分为教师精讲和小组合作研究两部分。

小组合作研究内容的具体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共同制作完成约1 5分钟展示资料,最后由主讲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完成展示;而且除了上台展示之外,还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组学习报告”。

在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鉴于基础教育阶段涉及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常量数学内容,与此相应的数学发展史内容主要介绍1 7世纪及之前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等所创造的数学专题。

其次,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应该包含这样的意思,就是一种数学印象、数学的“感觉”和“知道”。

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

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

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第一篇: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从七年级开始,数学史渐渐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

比如拿破仑过河和测量金字塔高度等。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很新奇,学习兴趣也增加了,课堂也更加活跃,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数学课上,很多平时有点沉默的同学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各种新奇的想法使人眼前一亮。

对我来说,这样能锻炼我的思维,不会形成惯性思维。

数学史的讲述也很吸引人。

同学们想到的拿破仑过河和测量金字塔的各种方法得到了老师和教研员们的赞赏。

课后,也有很多探究性的作业。

我觉得这种作业使我们更好地回顾课堂上的内容,拓展了思维,还结合各类知识点进行综合应用,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同学们做作业的兴致,和平时的作业大不相同。

我认为在数学课上还可以有一些数学史上的名题欣赏,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数学。

第二篇:数学史感悟数学史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思考——以初二年级为例任何事物都有其灵魂所在,而数学的灵魂便是数学史。

数学史蕴含着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数学起源的本质。

学好数学,而不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无异于一日三餐你只是为了充饥而不是享受生活。

数学史里所折射出关于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的光芒是耀眼的,不管是我们在学习纯粹的数学还是我们人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史方面的影响。

因此,如何将数学史融入到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吸引他们的课堂兴趣,让他们的注意力紧紧围绕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远比你上课多讲两个题效果要好。

鉴于我在XXXX中学顶岗实习期间的所感所悟,以初二年级为例,思考了数学史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以下形式。

第一,讲故事的形式。

初二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四岁,爱听故事,尤其是一些趣味故事,这种形式能够极其快速的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讲故事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简单易行,而且可控力较强。

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心得(3篇)

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心得(3篇)

第1篇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传承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数学文化教学的意义1. 传承数学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数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通过数学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传承数学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数学文化教学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同时,数学文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数学文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关注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

通过数学文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二、数学文化教学实践方法1. 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在数学文化教学中,我们要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

例如,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数学成就;讲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展示数学之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文化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数学故事、开展数学游戏、组织数学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 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创新能力数学文化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让学生参与数学实验、设计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综合素质数学文化教学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讨论、开展数学课题研究、参与数学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成长。

5. 融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在数学文化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史”选修课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doc

“数学史”选修课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doc

“数学史”选修课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由国家集中管理课程的状况,它赋予了地方学校自主权。

这种“自主权”交给学校很明显的一个标志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江苏省推进的第二年,高二的学生开始进入选修课的学习。

我校开设了“数学史”的校本课程,笔者也有幸参与了我校的“数学史”的教学工作。

“数学史”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课题,“熟悉”是因为在大学时候就选修过“数学史”,对数学的整个发展史有了大致的了解,而“陌生”一是因为知道、记得并不等于会教,二是因为“数学史”教学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在我们学校也是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

一年下来,从陌生到渐渐熟悉,从熟悉到困惑,从困惑到反思,从反思到收获,其中感慨颇多。

下面就主要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在“数学史”教学实践后的肤浅看法。

一、“数学史”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有的学校开设了“数学史”的选修课程之后,由于任课教师本身不重视和对这个新课程缺乏深入研究,只会照本宣科的讲解课本内容,讲解空洞而毫无乐趣,反而会加深学生对“枯燥”数学的厌恶,每次的上课也就成为教师新的负担。

有的学校甚至为了让给其它“主课”更多的时间,没开几节就停了,敷衍了事,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既然开了这门选修课就应该把它做好,学生是满怀期待来选这门课的,学校与教师从责任心上也应该加以重视,而且“数学史”在高中阶段的开设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1.新教材中许多阅读材料中出现了数学史的内容,可见专家对数学史的重视。

数学史内容与数学知识的教学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掌握。

2.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

人们要弄清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增长对数学的通识,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就必须运用数学史作为补充和指导。

如果数学教育只停留在数学理论本身的学习上,甚至对数学理论的实质也没有深入探究,学生就不可能理解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大全]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大全]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大全]第一篇:《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大全]《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随着人们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以及2 1世纪社会发展对“既具有数学理性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既掌握科学方法又懂得人文价值”的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理念纳入教材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0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0 1 1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1 1)》)中。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时代的需求,目前很多的高师院校都开设了数学史或数学文化课程,而《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门数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来开设的院校却比较少。

本文将对2 0 1 0年以来天津师范大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优秀课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初步实践作一介绍。

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参考了有关教材、文献以及兄弟院校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对《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鉴于本课程是数学教育方向的必修课程,我们确定“教学内容设定”依据的基本原则:以数学历史发展顺序为依托,深入挖掘数学史料中的文化价值,将与基础教育数学教材中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教学内容整体分为教师精讲和小组合作研究两部分。

小组合作研究内容的具体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共同制作完成约1 5分钟展示资料,最后由主讲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完成展示;而且除了上台展示之外,还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组学习报告”。

在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鉴于基础教育阶段涉及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常量数学内容,与此相应的数学发展史内容主要介绍1 7世纪及之前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等所创造的数学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
随着人们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以及2 1世纪社会发展对“既具有数学理性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既掌握科学方法又懂得人文价值”的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理念纳入教材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0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0 1 1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1 1)》)中。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时代的需求,目前很多的高师院校都开设了数学史或数学文化课程,而《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门数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来开设的院校却比较少。

本文将对2 0 1 0年以来天津师范大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优秀课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初步实践作一介绍。

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
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参考了有关教材、文献以及兄弟院校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对《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鉴于本课程是数学教育方向的必修课程,我们确定“教学内容设定”依据的基本原则:以数学历史发展顺序为依托,深入挖掘数学史料中的文化价值,将与基础教育数学教材中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教学内容整体分为教师精讲和小组合作研究两部分。

小组合作研究内容的具体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共同制作完成约1 5分钟展示资料,最后由主讲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完成展示;而且除了上台展示之外,还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组学习报告”。

在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鉴于基础教育阶段涉及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常量数学内容,与此相应的数学发展史内容主要介绍1 7世纪及之前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等所创造的数学专题。

其次,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应该包含这样的意思,就是一种数学印象、数学的“感觉”和“知道”。

由于学生们的基础数学后续课程(比如,拓扑学,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等)没有学习,所以1 8世纪及以后近现代数学发展史的内容主要由学生以小组合作研究完成。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对相应史料有大致的了解,而且促进他们对数学发展过程获得较完整认识,为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和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为了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本课程将百家讲坛中“相识数学”的视频资料作为小组合作研究内容之一,这样就相当于将数学教育名家请进了课堂,让学生有幸聆听和欣赏“数学大家”的思想、智慧以及理解他们所具有的数学精神。

最后,为了促进职前教师对数学教材中的数学背景知识熟悉、理解及应用,本课程将“初等教育阶段数学教材(人教版或北师大版1 2册)中背景知识”及“H P M专题”作为小组合作研究的另一内容,以帮助她们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即不仅要了解“教什么”,而且要知道“怎么教”。

(二)教学方式与评价方法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采用系列专题讲座,辅以小组合作及撰写“小组学习报告”的教学方式。

课前,教师精心收集、组织资料,科学设计。

课上,教师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精讲和学生汇报相结合,师生一起成为该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形式,课件内容充实,图片丰富,辅以必要的动画,以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增强教学效果。

课后,由于学校提供了课程网络建设平台,借此平台教师可以把所使用的课件、作业、学生讲课的视频以及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及时上传,方便学生学习以及师生在课余时间交流。

在讲授过程中,力求将数学内史与外史相融合,着重介绍数学概念、思想方法、数学家的创造性活动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精神、里程碑性的事件及著作等,尤其是与教育阶段数学知识相对应的数学史料、背景知识及文化价值的分析。

在讲解中注重采用数学知识与其时代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的方法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

比如,希腊数学的迅速发展是和希腊与波斯战争之后,希腊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以及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等社会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在某些时候却和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在魏晋南北朝和宋辽金元时期数学产生了两次高潮,但当时社会战乱纷争,而在汉、唐、明、清的鼎盛时期,数学却少有创造性成果。

再比如,在讲到埃及的算术成果——倍乘时,从多元文化的角度介绍中国筹算、阿拉伯的格子乘法、印度的棋盘算法以及历史上的其他笔算乘法形式,学生们惊叹古代不同民族人们的奇思妙想,同时了解了现在笔算乘法在过去曾是数学中一道绚丽的彩虹。

以此促进他们学会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从而具有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创造新文化的胸怀与志向,进而将来以一种正确的观点影响他们所面对的学生——对于世界上其他群体和异质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期末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主要涉及数学中主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重要的数学事件、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及成就、里程碑性的重要著作及某些中西数学文化比较等。

总评成绩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综合评价,由平时四个研讨专题的展示、学习报告撰写及期末成绩组成。

(三)教学效果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开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写的“本课程的学习心得”的整理和分析,发现:
首先,学生们对《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阶段教材中的数学背景知识进行巧妙的融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促进了学生们对相关内容的文化渊源的了解与感悟。

比如“对于课程来说感触最深的是不同民族文化中与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原来大学数学也可以这样很接地气,让我有动力、有兴趣愿意主动的去学,去探究”。

其次,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为学生们打开了数学学习的另一扇窗。

对数学、数学的本质、数学的精神和数学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一位学生这样写到“只有学习过《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才是真正的学过数学,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

这种改变无疑将助力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第三,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位学生感悟:“课程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通观数学发展历史,让我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应用的广泛、特有的简洁美、对称美……它不再那么枯燥,
因为每一个公式和符号都有许多或悲或喜的故事,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将来站在讲台上的自信”。

最后,学生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表示了普遍的喜欢和认可。

比如“课程组织形式丰富多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准备一个项目时,有争辩、有讨论、有欢笑、有惊喜,培养了我们的小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二、反思与建议
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导致了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及内容调整以及相应
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一)通过《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讲授,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习必要的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应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情感和价值观上有所观变,以促进他们“应知”“会做”及“愿持”的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达成。

当然,课程对于学生们的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他们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及数学精神对其内心有某些触动,进一步,如果这些职前教师能够对自身所持有的数学教育理念有些许再认识,这也许就是本课程的成功所在了。

而有研究表明《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开设的越早,越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数学的深层感悟。

(二)教师教育课程的选择与构建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构建《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内容体系时综合考虑了高师院校所具有的文化传统、学生数学素养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发展需求三个方面的因素,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超于预期的效果。

然而在这个由“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时代,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已经打破了由师范类院校承担的单一模式,一些综合类大学参与其中,吸收了非师范教育资源,因此加强各类院校开设相关课程的经验交流,将有利于课程内容选择与模块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促进教师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促进了学科组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的发展与提高。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力求能将自身所持有的数学精神以及数学思想方法自觉地融入日常教学,循序渐进,促进学生们能够情智共生。

(四)《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比如,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如何才能达到更为有效的融合;适合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方向必修课程使用的《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教材的编制问题等,期待更多的学者关注此课题并将相关研究推向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