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章 第2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2章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素材新人教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第2章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素材新人教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绝句》【解读】活着的时候该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全诗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借兵败后宁死也不肯逃往江东的项羽,讽刺逃往江南、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题王维〈兰关烟雨图〉》【解读】言既有诗情又有画意,感情、形象兼备。

原文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

3.法拉第——“反过来试试看”的奇迹丹麦人奥斯特发现导线上通电流会使附近的磁针偏转,法拉第由此想到磁铁也能使通电导线移动,于是他发现了电动机。

后来法拉第又想到,电能生磁,反过来呢?他立刻做实验,最后终于发现磁也能生电,这一发现导致了发电机的诞生。

法拉第的两次“反过来试试看”使大规模生产和利用电能成为可能,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适用话题角度思维创新4.南丁格尔——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亚开战,南丁格尔亲自奔赴火线。

她替伤员清洗、消毒、包扎、按时换药、改善伙食,还经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涤伤员带血的衣裤。

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在4公里的巡诊线上,挨个查看病情,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和爱心,从无间断。

为此,她经常每天工作20小时以上,累得头发掉光仍然坚持不懈。

由于她的努力,伤员的死亡率从60%降为0.3%。

后来,直到英、俄停战,最后一名士兵分开战场,她才回到家园。

英国人民为她立起了手持油灯的巨型铜像,“提灯女郎”南丁格尔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正是她对医护工作的尽心尽职,才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

适用话题奉献坚持敬业5.取暖的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豪猪们为了御寒挤在一起取暖。

它们不断地彼此靠近以获得更多的温度,但由于靠得太近,刺毛刺到彼此的身上,于是它们又不断地远离对方。

经过几番聚散,豪猪们终于发现只要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就既不会刺痛别人也可以获得温暖。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

1. 猫头鹰遇见老朋友斑鸠,问它:“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要搬家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改变,东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如果要以此写一篇作文,以下立意最佳的一组是()①对朋友的缺点应直言相告②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③应该学会说大家爱听的话,不然会让大家讨厌。

④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我⑤好的建议能改变人的命运⑥解决问题要抓住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⑦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朋友对人生的影响非常大。

A . ①②④B . ①⑤⑦C . ②④⑥D . ②③⑤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于比较复杂的事实材料,他总要花一番力气加以,或者把这一材料和另一材料相,或者亲自作,解剖一个麻雀,来一般材料的可靠程度。

A . 调查验证审查核对B . 验证核对审查调查C . 审查核对调查验证D . 核对验证调查审查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公园里很安静,因为这是金秋游园节的最后一天,所以游人寥寥。

B . 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厄运突然降临到王家的头上。

C . 北京市100名市场管理人员获得执法证,这些人才市场执法官今日开始上岗。

D .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材料,分析、整理材料到深夜。

4. 下列句子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 . 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人文学途径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

C . 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D . 十月初,某家报纸披露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湖北发现世界首例活体“杂交野人”。

高二语文人教版《文章的写作与修改》课时作业:2.2 材料的有机转化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文章的写作与修改》课时作业:2.2 材料的有机转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5材料的有机转化1.阅读下面的素材,根据要求完成片段写作。

数万现金散落,好心路人帮捡钱如数归还2015年3月10日下午,山东省济阳县一名女子在路上遭遇抢劫,包被扯烂,里面数万元现金散落一地。

正当被抢女子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位路过的红衣女子停下电动车,开始帮忙捡钱。

随后,不断有路人加入到捡钱的行列中。

捡钱过程中大家都很自觉,没有人私自藏钱。

有位女市民还一直在提醒大家把钱还给失主,并且主动帮失主整理收回的现金。

(1)运用要求:辩证地运用素材。

为了突出某人某事,往往采用衬托的手法,用“他人常规想法”去突显“个人实际行为”,从而给人始料不及的思想震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要求:用联想转化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段。

要求由材料中人性的闪光点,联想到自然景象中的鲜花。

鲜花与爱心皆有着某种内在的共通之处,以此联想转化进行结合,托物寄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示例:在社会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今天,面对金钱的诱惑,人们因为难以分清物与我的界线,也就容易因贪图钱财而迷失心灵的方向,无法在财与德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

高中语文 2.2材料的有机转化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 2.2材料的有机转化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内容感知这一节讨论的主要是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问题,或者准确一点是研究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必然要使用到的一种手法,教材把它和材料向记叙文转化所使用的扩展手法都放在了第三节,在那里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在向议论文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必要的简洁。

所谓必要的简洁,是指转化后的材料要尽量保留原材料的必要信息,并且材料的叙述要做到要言不烦。

这里提到的“始发叙述”也可以看做是作文所给的材料与文章内容的一种过渡,例文一、二都是很好的说明。

其次,转化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论证中心,也就是说材料要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文章的立意。

在转化中要着意突出与观点相关的内容使之得到有效的强化,而同时弱化与立意不相关或者是不甚相关的内容。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连接句”。

要点阐释1.什么是例证?提示: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例证法。

它是指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那么在论证时使用的实例就可以称之为例证了。

为了使同学们对这种方法有个清楚的认识,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作一下说明。

比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在讲到“顽固分子”时说:“顽固派,他们总有一套计划,其计划是如何损人利己以及如何装两面派之类。

但是从来的顽固派,所得的结果,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

他们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

”就这个结论,毛泽东引用古今中外一些例子来加以证明: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从德国和英法的战争爆发的那天起,张伯伦手上的石头打在他自己的脚上了。

而且直到目前,这块石头还在打张伯伦。

袁世凯想打老百姓的脚,结果打了他自己,做了几个月皇帝就死了。

段祺瑞、徐世昌、曹锟、吴佩孚等等,他们都想镇压人民,但结果被人民推翻了。

这些例子是历史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论点,而且能使人从历史中洞见现实,从经验中引出规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

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检测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检测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材料的有机转化1.从下面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这则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60字。

[中新网12月16日电]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副校长李旺载15日表示,已经确认该国干细胞研究先驱——黄禹锡领导的研究组公布的所谓成功培养出的胚胎干细胞事实上不存在,李旺载说:“已得到黄教授研究组方面的证实,胚胎干细胞不存在。

”他称15日是韩国科学界的“国耻日”。

黄禹锡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韩国评选的首位“最高科学家”.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

但这位“民族英雄”先是被指控违背研究伦理,紧接着又被指控欺世盗名、伪造研究成果。

从来没有一个科学家被本民族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因此,当这个科学家倒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惊呆了。

(1)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论点:①科学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②欺世盗名者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以上两点,选一个即可)(2)论据: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的黄禹锡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因被指控违背研究伦理,欺世盗名、伪造研究成果而令国人震惊!2.请概括说明下面这种语言现象(20字内),并表明自己的观点(25字内)。

一些报刊经常在行文中夹杂一连串的英文,如:“APEC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对GDP的影响。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 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二章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 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二章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时光当你静悄悄地沉寂于一种忘我的情绪中,这时你常常会忽视时光的存在,你会忘记你的出生你的死亡——你只听得到“嘭嘭”的心跳声。

久了,你抬起头来,你看,阳光的绿荫又移了一寸,树木的嫩叶又长了一分,这就是时光。

时光被你的寂静拉长了,许多的时光就恍若梦中一闪即逝了。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时光,组成了我们的生命。

孩提,期盼时光的消逝,恨不得让时光再生出一双翅膀,载着自己的理想快快飞翔;少年,父母长辈柔柔的温情使你盼望时光就在温馨的一刹那凝固,以期品尝那一刻的甜蜜;成年,你历经了爱情的卿卿我我,成家立业,不知不觉,时光如丝绸在手掌轻盈滑下,只留下一丝怅然的感觉。

有一天你会突然感到:时光真快,生命的时光在不经意间已经烟飞云散。

在时光的咏叹调中,人正如一朵花。

时光无情的平等,它时刻告诉你:青春有过但只有一次,肌体活过也仅此一生。

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赏读:做人的根本是诚信,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真正智慧者面对真理和事实,是不会强不知以为知的。

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赏读: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人生不能过于苛刻。

班固认为,水太清净了,没有鱼能够生存;人过于苛察,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赏读:生命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难免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连一根鸿毛的价值也不如。

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如何对待死,死得有价值,却是每个人都应认真对待的严肃的问题。

4.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赏读:为了祖国利益忘记了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众的利益忘了个人的利益。

2020人教版语文选修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

2020人教版语文选修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

同步检测五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一、写法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在生活中,你是否提出过这样的疑问:我该相信谁的话呢?又是否问过自己:是相信别人重要,还是相信自己重要呢?实际上,相信别人与相信自己同样重要。

我们既不同意固执、自傲,也不主张懦弱、毫无主见。

因此,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相信自己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有的人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要他学什么,他就学什么,自己毫无主见。

你生下来难道是为父母而活的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下,总有一天你要离开父母,走上社会,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会去世,他们就无法再告诉你该如何去做。

所以你必须相信自己,把自己投入到社会中去锻炼、去摸索。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中体现真正的自我,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如果缺乏自信,你就无法体味人生的真谛,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那么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你就必然被社会所淘汰,成为一个无用之人。

充满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杨利伟,作为一名航天员,如果他没有自信,怎么可能沉着地走入太空船,成为中国的“太空第一人”。

因此,我们应当拥有自信,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但是仅仅是相信自己,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相信别人,多听取他人的意见。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生路如此漫长,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完美无缺,不犯错误,总会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坎坷,但只要及时发现,并改正,那你就可以做到尽量完美,这个时候,光靠自信,那是远远不够的,就必须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样就能更好地克服重重困难。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谏言,对自己进行批评,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他老师的批评,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所以,我们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

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学案《文章写作与修改》2.2《材料的有机转化》

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学案《文章写作与修改》2.2《材料的有机转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和记叙文在转述同一则材料时的区别。

2、掌握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

3、能够做到材料和议论衔接自然。

【学习重点】能根据论点和论证的需要灵活处理材料。

【学习过程】一、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1、材料理解偏离中心印象。

2、材料转化机械照抄。

3、语言滥用“都”“所有”等词语失去严密性,导致论证无说服力。

二、阅读教材材料《窗》,思考假如写成议论文可以提炼出哪些观点来,将怎样转化材料呢?点拨:1、贫困是一笔财富转述时就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子外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容。

2、自古雄才多磨难转述时强调小女孩所遭受的苦如生存环境、家庭条件等。

3、勤奋执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三、写作知识积累“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1、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述材料,起到引发观点的作用。

2、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使材料丰富起来成为议论文中的例证,达到有力的论证效果。

3、在论证的过程中边叙边议。

四、写作技能指导(一)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对材料转化的不同要求。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在用材料进行例证时,有必要的叙述交代,但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不同的。

一是目的不同。

记叙文通过叙事,突出形象,以表现中心,叙述本身就是目的;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了阐明事理,叙述只是手段,不能用叙述来代替道理。

二是侧重点不同。

议论文选择材料加以例证时,是有选择的,只选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不必介绍事物的全过程,所以它的叙述往往高度概括。

(二)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

1.材料的转述应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2.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转述材料的角度。

(三)如何运用“始发叙述”?点拨: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

即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突出材料的中心意思。

另一种方法是摘录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过多地引述原材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师用书:第二章 2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师用书:第二章 2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学生:老师,这次作文我引用了伦敦奥运会孙杨夺2金的材料,我的同桌也用了这个材料,为什么我的批语是“材料使用不当”,而他的批语是“材料使用得当”呢?老师:呵呵,这个问题提得好。

同样一则材料变换不同的角度可以用到不同的作文中去。

学生:如果掌握材料变化角度的方法,那是不是就可以凭借有限的典型材料应对各种作文呢?老师:可以呀,这其中的关键是看你怎么转化材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材料的有机转化”,既指材料向记叙文内容的有机转化,也指材料向议论文内容的有机转化。

一、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对材料转化的不同要求议论文的叙述与记叙文的叙述是不同的。

1.目的不同记叙文通过叙事突出形象,以表现中心,叙述本身就是目的;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了阐明事理,叙述只是手段,不能用叙述来代替道理。

2.侧重点不同议论文选择材料加以例证时,是有选择的,只选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不必介绍事件的全过程,所以它的叙述往往高度概括。

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中有一段话:战国时期,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

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合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俸禄。

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偏偏喜欢听独奏。

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了。

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这段话是要证明“不懂就是不懂”,弄虚作假是不行的。

这段话是转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的由来,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例证,但作者转述得非常简练,只用了五句话,就把故事内容交待得清楚明了。

3.手法不同记叙文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绘声绘色,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议论文是用明白而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人物活动和事情发展过程。

如巴金的散文《灯》中叙述了一个友人投水遇救的故事,作者用的是描述方式,如果把这个故事用到议论文中作例证,表达方式该如何转换呢?请看下面一个文段:希望之光,是不能熄灭的。

你记得巴金老人在《灯》中描述的那一盏油灯吗?一位友人怀着必死之心投江自尽又被人救起,当他醒来时,桌上是一盏昏黄的油灯,映照着几张亲切的笑脸,他顿然感到“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

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2.2《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2.2《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1.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材料与观点间,加一“连接句”。

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在一个庄园里举行一场慈善晚宴。

应邀参加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保安以没有请柬为由将一位手捧着储钱罐的小女孩拦在了入口处。

这位叫露西的小女孩没有争执,她请求保安将她所有的钱(已放在储钱罐里)——30美元25美分带进去时说了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感动了保安,也感动了另一位来宾——沃伦·巴特先生;这一句话当即成为晚宴的主题标语。

是的,为别人捐出一分一角的普通人和捐献成千上万的富商是一样值得尊重的。

因为,在慈善的天平上,他们是等重的。

不要把慈善活动看成仅仅是有钱人做的事,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成为慈善家。

只要我们对他人心怀慈善,任何人都是在做善事。

答案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阅读下面的材料,确定你的观点,然后用“连接句”将材料与观点连接。

一位青年落榜后十分灰心,烦闷之际不由走到一座庙里。

住持见他垂头丧气,问清了缘由后,便指着树荫下的斑驳阴影说:“年轻人,这是什么?”“阴影呗。

”住持说:“错了,这是阳光呀!”答案青年顿悟,又锲而不舍地努力起来,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是的,阴影因阳光的存在而存在,而阳光却不因阴影的存在受到限制。

阴影虽带给人们沮丧,甚至是恐惧,但却是短暂的,只要心怀阳光,阴影便不再可怕。

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

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写作的话题和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牵挂”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

好在话题材料中已用两个比喻揭示了它的内涵。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两个比喻,展开类比联想,由此及彼地切入话题。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师用书:第2章-第2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师用书:第2章-第2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清新自然,自成一格。

他说:“我的诗之所以有自己的风格,绝无古人口气,是我善于向生活中的平凡人学习。

连乡村的牧童都是我的老师,我最动人的诗句其实就是他们的言语。

”有一天,袁枚在花园中散步,一位老园丁走过来对他说:“你看霜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寒冷,有些花木却不怕。

这不,梅树全是一身花呀!”袁枚听了很受启发,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厚一身花”的动人诗句。

还有一次,和他一块赏梅的老和尚对他说:“梅花开得正盛,可惜你却带不走啊!”后来袁枚在给朋友送别的诗中写道:“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他不就化用了那老和尚的话语吗?袁枚将生活中积累的写作材料,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句,获得后世的赞誉,这个创造的过程就是材料的有机转化。

1.记叙文和议论文对材料的转化有什么不同?【答案】(1)手法不同。

同一材料,借助描写、叙述等手段加以扩展,就成了记叙文;借助简缩、论证等手段,就成了议论文。

(2)侧重点不同。

材料在记叙文中是主体,而在议论文中需要提炼压缩,变成一个例证。

2.材料变成议论文中的例证,需要考虑哪几方面因素?【答案】(1)把握、交代清楚必要信息。

(2)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详略得当。

(3)突出相关内容,过渡自然。

3.材料根据文体和观点不同在转化时应注意哪几点?【答案】(1)善于运用“始发叙述”。

(2)学会使用“连接句”。

(3)灵活处理。

4.什么是“始发叙述”?【答案】始发叙述,指在阅读原材料的基础上,从写作需要出发,对原材料进行适当调整后进行的叙述。

因为是用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叫“始发叙述”。

5.如何运用“始发叙述”?【答案】(1)要完全把握住关键信息,避免把话说得没头没脑。

(2)转述要加以选择,删除冗余信息。

6.如何巧妙使用连接句?【答案】 (1)可以直截了当地进入论题,语言简洁。

(2)可以带有抒情色彩进入论题,语言恰当铺展。

7.怎样灵活处理材料?【答案】(1)将原始材料转化为一般人都具有或者可以理解的生活经验,表述更自由,更简单。

第二章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学案(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第二章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学案(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写作时,运用的材料要有针对性。

有些材料不能有力地支持中心,或者与中心不一致,甚至有损于中心。

如果我们用文天祥的事例来论证“逆境成才”,就没有针对性。

材料要有典型性。

典型性就是要求材料有代表性。

用屈原、司马迁的事例来论证“逆境成才”是很有力的,因为屈原、司马迁是人们所熟悉、所崇拜的历史人物。

可是在学生的作文里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在论证“逆境成才”这个观点时,列举邻居某某的事例,列举同学某某的事例,或亲朋好友某某的事例,这些事例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并不具代表性,因而不典型。

记叙文与议论文对材料转化的要求不同。

记叙文中要求的是材料生动有文采,目的是为了感染人。

议论文中要求的是材料的概貌,目的是为论点做证明。

所以同一则材料,在记叙文中要借助描写使其形象丰满具体,而在议论文中则要压缩、提取相关信息,不必面面俱到。

在向议论文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必要的简洁。

所谓必要的简洁,是指转化后的材料要尽量保留原材料的必要信息,并且材料的叙述要做到要言不烦。

教材中提到的“始发叙述”也可以看做是作文所给的材料与文章内容的一种过渡,例文一、二都是很好的说明。

其次,转化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论证中心,也就是说材料要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文章的立意。

在转化中要着意突出与观点相关的内容使之得到有效的强化,而同时弱化与立意不相关或者是不甚相关的内容。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连接句”。

这一节讨论的主要是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问题,或者说准确一点是研究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必然要使用到的一种手法,教材把它和材料向记叙文转化所使用的扩展手法都放在了第三节,在那里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例文一这篇例文最值得学习的是文章中“连接句”的使用,同学们可以试着找一找。

现在,我们把它们摘录下来:“这窗口是贫穷的象征,窗口里的眼睛反映了对学习的渴望与执著。

”“他家境贫寒,和那位小姑娘类似;对学习的执著,也类似。

……她会走出自己的路的。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俄国作家契诃夫除了和各方面的人物广泛接触,听取他们的语言外,还常常把这些语言记录成笔记。

这种笔记,后来遗下了十大本,人们发现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曾被采用到作品之中。

这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了。

契诃夫还有一个本子,专门记他平日想到的美妙的形容词语,以备不时之需。

契诃夫为了写专制制度下的牺牲者,曾经到流放犯云集的萨哈林岛(库页岛)居住过三个月,把他和大量流放犯、移民的谈话记录在许多卡片上,作为写作小说的参考。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橱柜、床头、还是镜子,到处都挂着一串串的小纸片,形成了奇怪的装饰。

原来这些东西是杰克·伦敦写作的参考资料。

每片纸上都写着各种词、生动的譬喻等有用的资料。

他为了深入了解英国贫苦者的生活,有一次特地远渡重洋到伦敦去,换上流浪汉的衣服,在衣角缝上一个英镑以备不时之需,然后混入东伦敦的贫民区去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和贫困潦倒的最下层的群众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由此可见,写作素材需要积累,更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才能更好地运用到文章中。

1.根据课本中的材料,请谈一谈你对“素材是什么”的理解。

【答案】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广义的素材泛指客观世界的一切生活现象,从作者获取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可以分为直接素材(如自身经历的事情)和间接素材(如图文资料)。

2.影响作者对素材不同处理的因素是什么?【答案】是认识。

不同作者因认识不同会导致对素材的使用不同,即便是同一作者,因认识的变化对素材的使用也会变化。

3.怎样使素材由零碎的材料成为有机整体?【答案】找出联系,经过分析再加以综合。

先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经过分析,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再加以综合,素材才能由零碎的材料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4.“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有何关系?【答案】(1)素材就是我们遇到某件事或者观察某个事物时得到的印象或感觉,而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2-2 材料的有机转化达标精炼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2-2 材料的有机转化达标精炼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2-2 材料的有机转化达标精炼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1.阅读下面材料,在材料和观点间,加一“连接句”。

在爱丁堡的公园里、街边上、公共汽车站旁,各式长椅处处皆有。

爱丁堡的长椅有一个特色:都由普通公民捐赠,而且还在醒目的位置刻有捐赠者的姓名和留言。

看看这些千奇百怪的留言吧!“女儿今天出生了,我们祝福女儿快乐成长。

露丝的父亲母亲捐。

”“纪念哈里·史密斯先生。

本椅由他的妻子玛格丽特捐赠,愿所有在此休息的人感到满足和幸福。

”“庆祝爸爸今天丢下拐杖。

汤姆·格思的女儿艾丽丝捐赠。

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地行走。

”“怀念布鲁士·哈特教授,卒于1985年7月1日。

爱丁堡艺术学院音乐系敬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关爱自己的儿女,敬爱自己的父母,深爱自己的人生伴侣,爱自己的师长、前辈……每一种爱都散发着温馨之光和迷人的气息,镌刻在经风经雨、让行人安坐休息的长椅上。

这光比明月还皎洁,这气息比花香更浓郁。

【答案】(示例一)爱丁堡公园里的长椅,以一种平和的方式表达着人间淳朴的情与爱。

(示例二)捐赠的缘由五花八门,捐赠的人形形色色,而千奇百怪的留言里,处处体现着一个字,那就是“爱”。

2.阅读下面材料,确定你的观点,然后用“连接句”将材料与观点连接。

一位青年落榜后十分灰心,烦闷之际不由走到一座庙里。

住持见他垂头丧气,问清了缘由后,便指着树荫筛下的斑驳阴影说:“年轻人,这是什么?”“阴影呗。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D卷(新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5题;共36分)1. (6分)(2020·许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一种跨文化、_____的媒介形态。

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是___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有效途径。

纪录片《中国的宝藏》推出后,既提供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表达,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这一纪录片用讲故事的方式。

将中国文化融于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让观众领略到中国艺术开放包容的境界和______的气度,展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汇融合的立体中国。

同时,作为一部国际合拍的纪录片,《中国的宝藏》由英国知名节目主持人讲述,他的全球化视角更有利于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传播。

节目也在______中回望了两国的历史和现在,分享发展经验。

(),但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它的基本精神在于在合作中实现了平等的沟通和对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跨时空促使集思广益不知不觉B . 跨地域促使集思广益浑然不觉C . 跨地域推动博采众长浑然不觉D . 跨时空推动博采众长不知不觉(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既提供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表达,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B . 因为提供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表达,所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C . 既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提供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表达。

D . 因为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自信,所以提供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表达。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该片的缺点是没有凸显本国文明的独树一帜,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 . 没有凸显本国文明的独树一帜作为该片的缺点,被很多人批评C . 该片没有凸显本国文明的独树一帜,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D . 没有凸显本国文明的独树一帜是该片的缺点,很多人都这么认为2. (4分) (2020高二下·枣庄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
1.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材料与观点间,加一“连接句”。

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在一个庄园里举行一场慈善晚宴。

应邀参加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保安以没有请柬为由将一位手捧着储钱罐的小女孩拦在了入口处。

这位叫露西的小女孩没有争执,她请求保安将她所有的钱(已放在储钱罐里)——30美元25美分带进去时说了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话感动了保安,也感动了另一位来宾——沃伦·巴特先生;这一句话当即成为晚宴的主题标语。

是的,为别人捐出一分一角的普通人和捐献成千上万的富商是一样值得尊重的。

因为,在慈善的天平上,他们是等重的。

不要把慈善活动看成仅仅是有钱人做的事,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成为慈善家。

只要我们对他人心怀慈善,任何人都是在做善事。

答案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阅读下面的材料,确定你的观点,然后用“连接句”将材料与观点连接。

一位青年落榜后十分灰心,烦闷之际不由走到一座庙里。

住持见他垂头丧气,问清了缘由后,便指着树荫下的斑驳阴影说:“年轻人,这是什么?”“阴影呗。

”住持说:“错了,这是阳光呀!”
答案青年顿悟,又锲而不舍地努力起来,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是的,阴影因阳光的存在而存在,而阳光却不因阴影的存在受到限制。

阴影虽带给人们沮丧,甚至是恐惧,但却是短暂的,只要心怀阳光,阴影便不再可怕。

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

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写作的话题和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牵挂”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

好在话题材料中已用两个比喻揭示了它的内涵。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两个比喻,展开类比联想,由此及彼地切入话题。

比如由“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类比联想到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挂念、在外求学的学子对父母的惦念、父母对子女的思念,等等;由“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类比联想到子女对家庭的依恋、妻子对丈夫的眷恋,等等。

通过类比及转换就能快速打开思路,确定文章主题。

具体写作时应精心选择具体感人的事件,着力抒写出内心真挚的情怀。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煤矿接连换了几个矿长还是没有扭亏为盈,后来换上了高矿长。

他到工人中间走了走,有一天拿了一根粉笔,在工人交接班的休息室的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8”字。

夜班工人问了值班员,知道那是白班工人的产量,于是第二天这个数字被改写成了“9”字。

白班工人知道后,感到不好意思,决定给夜班工人点颜色看,于是到了下班时间,这个数字又被改写成了“10”。

这样煤矿的效益好了,工人的干劲更大了,不久就扭亏为盈。

工人们很纳闷,高矿长没开多少会,没做多少动员工作,他做的都是小事情啊。

读了以上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你就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感触要与材料的含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所给材料很容易读懂。

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这样两个技巧:第一,材料所起的作用是给定写作的范围,就是写作文时,不能离开这个范围,否则就会跑题。

第二,应该从这个材料中确定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就是写作中心。

这个材料包含了“重视细节”“善于激励”“竞争出效益”“压力出成绩”“谈方法”“谈目标”等哲理。

这些都符合新课标提倡的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人的发展、提高人的修养等理念,这也是高考的大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