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知识点+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数学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点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的运用。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问题,制作PPT。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小华有1/4千克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
同时,给出相应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例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和运算2.几何图形的认识3.量的计量4.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量的计量,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的概念和运算1.导入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数的概念和运算。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数的概念呢?2.数的概念(1)整数: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
(2)小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3)分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数的运算(1)加法:两个数相加,和等于两个加数的和。
(2)减法:两个数相减,差等于被减数减去减数。
(3)乘法:两个数相乘,积等于两个乘数的积。
(4)除法:两个数相除,商等于被除数除以除数。
4.练习(1)口算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
(2)笔算练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二课时:几何图形的认识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数的概念和运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几何图形的知识。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呢?2.几何图形的认识(1)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3.几何图形的性质(1)长方形: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
(4)圆形:无数个点组成的封闭曲线。
4.练习(1)口算练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笔算练习:计算三角形、圆形的面积。
第三课时:量的计量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几何图形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量的计量。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呢?2.量的计量(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数与代数》精品教案
《总复习》精品教案单元说明: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四个小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建议如下:1.要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与代数【课题名称】第1课时数与代数【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1页~8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教学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精品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师:对于数,你有哪些认识呢?预设:①0~10各数的认识②10以内数的加减③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和整理一下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数与代数)【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总结对于数有哪些认识,从而过渡到新课题,数与代数,以及数的相关知识的整理。
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0~10各数的认识1.数的认识(1)数不同物体的数量时,要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将物体分类;再用点数法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有几个。
(2)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3)在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就是第几个。
2.回顾与交流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举例说一说,对于数,你有哪些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导语】数学是⼀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去学习,尤其是孩⼦,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种思维体系,在⽇常教导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点。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算乘法:整⼗、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共有⼏个0,就在结果后⾯添上⼏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 4、有⼤约字样的⼀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步: ①计算 ②⽐较 ③答题。
→别忘了⽐较这⼀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个因数同第⼆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个因数⼗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个因数 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篇⼆】⼩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版⼩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标:通过学⽣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算和笔算⽅法的活动,使学⽣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法⽬标:学⽣通过⾃主探索、合作交流,进⼀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部分积的书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成问题。
⼩红和⼤家⼀样,也是⼀个⾮常爱读书的孩⼦,星期天她和妈妈⼀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套书12本,每本24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总复习 练习二十五-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总复习练习二十五-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本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册数学知识的总复习。
2. 练习二十五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深化本册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对练习二十五的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3. 练习与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1. 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与教学工具1. 教学资源:教材、练习册、教学课件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八、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2课时2.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讲解与示范,练习与讨论;第二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学评价。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课时划分:5课时多位数的认识------------------------------- --1课时左右乘法和除法-----------------------------------1课时左右空间和图形-----------------------------------1课时左右统计-----------------------------------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课题:大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题1、112页、115页的第14题(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媒体:题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大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大数的认识”复习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数位顺序表(完成第110页题1的表格,思考表下问题)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2、多位数的读写的方法是什么?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5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和复习题(上册)
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和复习题(上册)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和复习题(上册)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期末复习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时、分、秒及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
本册第八单元“可能性”和第九单元“排列、组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难点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
根据《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第一学段只学习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而第二学段没有安排笔算加减法的内容;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为后面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让学生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
4.“四边形”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至于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初步认识就可以了。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时、分、秒”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回顾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包括: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比较和计算、小数的认识和读法等。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小组复习、讨论与思考,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
3.提倡学生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复习分数的认识与比较。
2.复习小数的读法与运算。
教学难点1.复习分数与小数的转化。
2.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本单元知识点的总结与复习。
2.教学工具:小白板、彩色粉笔、教辅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像,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或小数来描述这些图像。
2. 知识点复习•让学生快速回顾并总结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相互转化方法等。
3. 综合运用•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并计算得出结果。
4. 合作探究•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答案,并探讨解题方法是否有效。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习题。
2.准备下节课的新知识预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回顾并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点,但在合作探究环节,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节课需要更多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总复习,相信学生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认识更加牢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
总复习第1课时认数和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102~103页期末复习第1~6题。
【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读、写20以内的数,进一步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和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能判断图形表示的形状,在不同的物体中找出同类形状的物体。
【教学重点】复习认数、认识物体。
【教学难点】数的读写与组成。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吗?二、数数、数的读写和组成1.数数。
(1)请小朋友拿出小棒,一边数一边摆,从1数到10(学生一起数数)。
提问:数出10根就是数满了10个一,就要怎么办?(让学生捆成1捆)这一捆表示几个十?(一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板书:1个十就是10个一。
你能接着一根一根地数到20吗?数满20时要怎么办?(学生捆一捆)课时教案[教师用书] 一年级数学上·新课标(江苏)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14< 15-3.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讨论:第6题里一共有几个物体?有几种形状?每种形状有几个?五、复习小结今天复习了20以内数的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六、布置作业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数数、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不足之处]对于数的组成,有的学生还是不熟练,稍难点的题目,学生不会动脑思考,如1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学生能够说出来,如果改成了18里面有几个一和几个十,学生会说1个一和8个十。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多说,借助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与同伴互相说一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2课时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3~104页期末复习第7~11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2.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2.讲解本单元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进行综合练习,巩固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灵活运用。
2.难点: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策略选择。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教学课件、板书内容和相关教材。
2.学生准备好教具、练习册和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复习基本运算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练习。
2.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练习。
第二阶段:解决问题1.分析和讨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和讨论。
第三阶段:综合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检测他们的掌握程度。
2.指导学生进行错题订正和相关知识点的梳理。
六、教学反馈1.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的评价。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动和讨论。
七、课堂小结1.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八、家庭作业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家庭作业。
2.鼓励学生在家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努力掌握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除法的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导语】除法是四则运算之⼀。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个⾮零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关于除法的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关于除法的知识点 1、只要是平均分就⽤(除法)计算。
2、除数是⼀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位除起,每次⽤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位数,如果它⽐除数⼩,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位,就把商写在那⼀位上。
(3)每求出⼀位商,余下的数必须⽐除数⼩。
顺⼝溜:除数是⼀位,先看前⼀位,⼀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较,余数要⽐除数⼩。
3、被除数末尾有⼏个0,商的末尾不⼀定就有⼏个0。
(如:30÷5=6) 4、笔算除法: (1)余数⼀定要⽐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的余数是1;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的除数是余数加1; 的被除数=商×除数+的余数; 最⼩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 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位再商。
) 7、多位数除以⼀位数(判断商是⼏位数): ⽤被除数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较,当被除数位上的数⼤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位数商就是⼏位数;当被除数位上的数⼩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篇⼆】⼩学三年级数学关于除法的教案 ⼀、教材说明: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算和笔算。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知识点+习题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知识点+习题一、第一章节:数的认识1. 知识点:(1) 整数的概念及分类:自然数、负整数、整数的概念,整数的分类。
(2) 小数的概念及分类: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分类。
(3) 分数的概念及分类: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类。
2. 习题:(1) 选择题:A. 1、2、-1、-2是哪些数?B. 下列哪个数是分数?(2) 填空题:①0.5是______数,它表示______个______。
②-3是______数,它表示比______少3个______。
二、第二章节:数的运算1. 知识点:(1) 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进位、退位。
(2) 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表内乘法、表外乘法、除法的运算步骤。
(3)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两级运算、括号运算。
2. 习题:(1) 选择题:A. 23 + 15 =______B. 12 ×36 =______(2) 填空题:①25 + 18 =______,______②56 ÷7 =______,______三、第三章节:几何图形1. 知识点:(1) 平面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 立体几何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3) 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习题:(1) 选择题:A. 等边三角形的______相等。
B. 正方体的______相等。
(2) 填空题:①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是______度。
②长方体的体积=______ ×______ ×______。
四、第四章节:方程与比例1. 知识点:(1) 方程的概念: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加减法解方程、乘除法解方程。
(3) 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
2. 习题:(1) 选择题:A. 3x + 5 = 14的解是______。
B. 5 : 3 = 15 : ______。
(2) 填空题:①2x 4 = 8的解是______。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总复习,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下册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四则运算•小数的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三角形的边、角分类三、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和算术式•括号的运用•与整数的应用2.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应用题3.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分数的应用题4. 三角形的边、角分类•根据边长分类•根据角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练习:通过讲解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
2.合作学习:设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游戏化学习: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复习前一课内容2.讲解本次总复习的关键知识点3.引导学生做相关练习4.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5.学生独立练习及讲解答案6.梳理本次总复习,做思维导图7.总结本次课程,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情况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
2.参与度和表现评估: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表现。
3.总复习考核: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总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总复习课程,我发现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仍有疑惑,需要在平时课堂中加强相关训练。
另外,学生在整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应用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多安排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数学水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概述
在本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加减乘除、小数、分数、三角形、四边形等内容。
本次期末复习将涵盖这些内容,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二、复习计划安排
1. 加减乘除
•复习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方法
•复习乘法口诀表与乘法计算
•复习除法的运算方法与口诀表
2. 小数与分数
•复习小数的读法、比较与四则运算
•复习分数的认识、化简与运算
•小数与分数的互换方法
3. 几何图形
•复习三角形、四边形的特征与分类
•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三、复习方法建议
1.梳理笔记,整理知识框架,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2.利用练习册进行练习题的复习,巩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3.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解决复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4.利用碎片时间,做好复习计划,分配时间合理备考。
四、复习内容示例
1. 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是小数8.9的整数部分? A. 8 B. 9 C. 0 D. 1
2. 填空题
1.将分数$\\frac{3}{4}$化为小数,结果是\\\\。
3. 计算题
1.计算:$
2.5 \\times 4.3 =$ \\\\。
五、总复习提示
1.多做例题,多加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注意自我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3.多与同学交流、讨论,相互学习提高。
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本次期末复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和方向》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和方向》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
(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米”字符号,再实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和方向》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并能绘制示意图。
2、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点。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三、教学难点区分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
四、教学具准备“东、南、西、北”四个字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广场主题图及示意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吗?谁愿意来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广场周围的建筑物?(学生描述*广场周围的景物。
)听完他们的描述,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要组织一次“*广场一日游”的活动,约定在广场的右侧集合,你知道具体的集合地点在哪里吗?(学生有的说是*城楼,有的说是人民大会堂,有的说是正阳门,还有的说是国家博物馆……)2、明确学习内容。
人教2022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1)——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案】
10 总复习本单元的复习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九个单元的内容。
其中,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律,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运算,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统计知识中的平均数等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回顾与整理时要重点处理。
在内容的具体安排上,本单元既遵循所学知识的顺序,同时又对相关内容进行集中安排。
这样,一方面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另一方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本学期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
部分学生做口算题比较容易出错,特别是简单的小数加法和减法口算习题。
对于运算律的应用,以及稍微有难度的简便计算,学生也会出现失误。
个别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特征掌握不牢。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够画出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正确掌握平移的方法等。
这些问题都是本单元复习要突破的难点。
1.在复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易混淆概念的掌握情况、计算的正确率、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等,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复习计划。
2.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复习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实际教学中,一是可采取抓住核心知识,辐射扩展的方式来复习。
如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的复习,以小数的意义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位值思想和十进制的概念,将小数的性质、读写法、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二是可引导学生在不同梳理方式的比较中学会复习。
如在运算律等知识内容复习梳理时,有学生可能以直接写文字的方式梳理,也有学生用表格的方式来梳理等。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空间与图形、统计四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认识空间图形,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人民币、空间图形和统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的计算。
3.认识空间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4.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1.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计算。
3.空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4.统计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案、学案。
2.练习题、游戏道具、图形模型等教学用品。
3.教学场地、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比谁的钱多,需要用到加减法、人民币的知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讲解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呈现人民币的图片,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民币的计算。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和人民币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如“商店购物”游戏,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和交易。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和人民币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优秀6篇)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一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2.做第109页的第8题。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
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
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第109页的第9题。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篇一」课题教学内容:总复习7-15题教学目标1、能比较熟练地按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准确地区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2、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及相应减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区别进位与不进位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一、复习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引导学生回忆11-20各数字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做练习巩固这部分内容。
例如计算:12+6,说出它们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
3、引导学生练习4、听学生汇报练习的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二、复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让学生说说口诀表的特点。
2、小组讨论,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3、练习。
4、检查练习情况并作小结。
三、复习分类和认识物体书127页的15题。
四、总结、作业。
板书设计课题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篇二」课题教学内容:总复习1-6题教学目标1、经历复习过程,体验复习方法,感受复习的必要性。
2、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教学难点:顺序的表述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一、回顾引入回顾: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学知识?1、看目录相互说说;2、全班交流;3、教师概括。
二、沟通整理(一)数数、基数、序数以一个小组为例,进行以下活动:1、数出全组人数:(1)按座次顺数,倒数。
(2)全组人数无序地站在一起,再数。
2、他(她)的座位是第几?还可以是第几?(二)数的大小比较:数序1、根据一列数(13567)完成:(1)说出3的相邻数,并按顺序填在这列数中,这两个数与3还可以是什么关系?(2)什么数可以放在“1”的前面?它表示什么?(3)把这列数接着数到20。
2、根据0-20这列数,请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同学回答。
(三)数的组成(16)用小棒表示:(1)一根一根地数(2)拿出一捆和一根(3)在计数器上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三、综合练习板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篇三」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评论1.知识与技能:有规律地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及课堂练习题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及课堂练习题第一课时总复习(1-20的各数)教学内容:书105页第1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1、巩固1-20各数,2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注重计算速度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计数器,各种卡片。
教学过程:一、知识归纳收获多:1、读数、写数、数数、数序:①、读数。
读数是语文汉字,例如:19读作:十九 8读作:八读作:“一十五”是错误的。
②、写数。
写数时数学数字,例如:十二写作:12 二十写作:20十六写作:“106”是错误的。
③、数数。
A、能按熟练地数出20以内各数。
例如:从7数到15。
从9数到20。
从13数到19。
B、两个两个数,例如:从2数到20。
从4数到14。
④、数序。
基数:“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是多少。
序数:“第几个”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
指特定的那一个。
2、数的组成:①、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②、计数器:表示“11”,这两个“1”的意思不相同。
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
③、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7个一和1个十组成17。
注意:“个”左边是数学数字,右边是语文汉字。
3、数的顺序、大小:例如:17前面的一个数是16,后面的一个数是18。
12和14中间的数是13。
4、加、减法的含义。
①、加法:用实线圈起来表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加号②、减法:用虚线圈走或者用斜线划掉的表示去掉,用减法计算。
“-”—减号。
③、根据图写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
注意: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
减法是用全部数量减掉虚线圈走的或斜线划掉的。
④、大括号“”表示合起来。
“”?表示求一共的,用加法计算。
“?”表示求其中一个部分,用减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1)教学内容:总复习(一)数的概念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整数零….(小于0)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有限小数数小数小数的分类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小数的性质……2、基数、序数概念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5、万、亿做单位记数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如:18000000=180万110600000=1.106亿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2)进一法(3)去尾法二、练一练(1)p.91填空a.学生练习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p.92判断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0.7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
d.课本、92页第3题。
三、总结: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提醒大家?四、提高练习1、用2、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
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总复习(2)教学内容:总复习(二)整除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整除的意义,掌握整除及有关的基本概念,能正确的判断。
2、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弄清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整除的概念。
一、知识整理1、复习整除的意义。
出示:下列各式中,哪些式子表示整除?12÷4=3 20÷0.5=40 35÷7=545÷45=1 4.2÷1.4=3 78÷7.8=10(1)学生思考后回答。
(2)问:为什么这些式子表示整除?谁能说说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出示:请把这两个概念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2、复习概念系统。
(1)数的整除单元里,你学过哪些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这样的关系?(2)看书93页并填空。
(3)看图回答:这些概念中,最基础的概念是什么?与倍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与约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能否把这些概念分为两大类?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这些特征除了判断以外还对哪些概念非常重要?(如:奇数、偶数)3、复习质数、合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1)下列各数中,()是质数,()是合数。
36、11、15、23、51、91、111、67、1736、回答: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你在判断时有哪些方法?(2)把上面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3)反馈并提问:谁能说一说质数与质因数有何区别?说出36=2×2×3×3,根据这个式子你能说出36有哪些约数?这些约数中,36的质因数是哪几个?二、基本练习1、课本第94页“练一练”1、2。
(说出正误的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在3、4、7、2、9、中,质数有(),互质的数有(),12的质因数有()。
三、课堂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说说收获最大的几点?2、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些概念特别容易混淆?这样把它辨别清楚?四、课堂作业一、作业本p51二、判断:1、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是质数。
()3、公约数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4、3和6都是约数。
()5、96分解质因数是96=2×2×2×3×3。
()6、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990。
()7、因为a÷b=c,所以a一定能被b整除。
()8、13的约数都是质数。
()9、所有的偶数都能被2整除。
()10、1、2、27、59这组数中,1是最小的质数。
()11、2的所有倍数,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12、没有约数2的自然数是奇数。
()13、一个质数的最小倍数还是质数。
()1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合数。
()15、如果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总复习(3)教学内容:总复习(三)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数的意义。
能正确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正确地判断互质数。
教学重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求三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有关概念复习。
(1)什么叫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什么叫互质数?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2)学生练习:课本96页填空。
(3)补充练习:a.8和20的公约数有(),最大公约数是()。
8和20的公倍数有(),最小公倍数是()。
b.在2、4、20、51、120、360、中,80和60的公约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0和40的公倍数有(),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质数有()。
(4)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各有什么区别?2、有关技能复习。
(1)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A.练后反馈。
B.提问:谁能说一说求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练习:求24、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反馈并讨论: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用短除法除时有什么不同?在计算时又有什么不同?二、基本练习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24和60 48和72 15和25 51和170(2)11和9 14和42 25和24 78和13练后讨论:第二组中各对数的特点和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12、20和30 42、63和105(2)3、5和7 ,14、7和35,3、5和9练后讨论:第二组数中有何不同的地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继续练习:课本96页第2、3题(练后讨论思考方法)三、课堂总结:本课复习整理了哪几个知识点?说说你的收益?四、课堂作业:1.作业本》p.522.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
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3.三根铁丝的长分别是24厘米,36厘米,48厘米,如果把它们都截成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一小段最长为()厘米。
反思:本节课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好概念以外,还要重视方法的整理,以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做到既快又正确。
通过判断和辩论,更加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学生掌握地还行。
总复习(4)教学内容:总复习(三)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约分、通分教学难点:能正确约分、通分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边复习边填写:意义 单位 大小比较真分数分数 分数 带分数假分数约分 整数性质通分1、 复习分数的意义(1) 什么叫分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2) 说出35 ,73米的意义和它的分数单位。
(3) 练习89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6 里有( )个16 ,10个111 是( )。
234 有( )14。
提问:上述分数中,那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谁能举出一些等于1,大于1和实际上是整数的假分数?2、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 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2) 练习:约分:1218 , 3556 , 791 , 1678通分:56 和 37 ,1415 和31160 , 78 和1310 。
(3) 反馈后完成课本97页第3、4表格。
3、 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1) 比较57 和37 。
37 ,38 和 47 。
915 、34 和1825 。
(2) 提问:你是 怎样比较分数大小的?二、基本练习1、 填空:课本98页“练一练”1。
(1) 学生练习(2) 反馈讨论计算方法。
2、 课本第98页第2题选择:(练后讨论思考方法)。
3、 判断:(1)34 米=0.75米=75%。
( )(2) 2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它的15 ,是25米。
( ) (3) 37 的分子、分母都乘以一个数,它的大小不变( )(4) 把一个分数化成分子、父母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 )(5)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 )三、课堂总结:本课复习了哪几个知识点?能不能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听?谁有补充?四、课堂作业:《作业本》53页。
总复习(5)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整理1、四则运算的意义。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2、四则运算的法则。
(并说一说加减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个因数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4、述0和1在计算中的特性:a+0=a a-0=a a ×0=a 0÷a=0a ×1=a 1÷a=1a (a ≠0) a ÷1=a练一练:课本100页第4题。
二、整理应用:1、计算下列各题:175+49= 540-138= 64×37= 1692÷47=54+1.42= 30-2.5= 1.03×6.3= 442.8÷36=a . 一说各个算术的运算意义和法则。
(选择有代表的几题)b .说说它们运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填空;(1)已知a+b=c , 那么c-( )=a c-( )=b(2)已知 a ×b=c , 那么 c ÷( )=a c ÷( )=b3、课本99页第2题。
(说一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4、练一练:课本100页:1、判断 2、选择5、课本101页:第3题反馈:说出正误的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三、思考题:1、若a>b ,a 与 b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