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教学策略举隅-2019年教育文档
运用“道德两难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的有效性
运用“道德两难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的有效性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不高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裂等问题,根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中学德育的实际情况,试以中学德育课堂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引申运用科尔伯格的道德的道德两难法,通过道德两难教学法的运用,使学校德育贴近生活,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这种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具体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加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统一的内驱力。
关键词: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两难教学法一、思想品德课堂在学校德育发展中的现状分析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学德育教育都是以识记背诵相关概念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在识记背诵方面我们的德育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在情感体验的方面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学生普遍呈现较好的道德认知水平,但在道德实践面前,容易出现虽然学生整体道德素质良好,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与不协调。
鲁洁老师指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在主流方面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种单项灌输式填鸭的德育形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形成。
但这种道德教育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落后的、闭锁的、强制的教育传统,它试图借助填鸭的教育手段,使人强制和无自我的接纳和认同灌输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教育模式违背了教学规律,抹杀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而难以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中学生,难以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责任行为,从而使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背离。
以上问题终究导致一个结果: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不高,在实际的道德冲突面前,会深刻地感觉到之前所掌握的道德认知的无力与匮乏,甚至将导致道德冷漠。
设置两难问题情境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设置两难问题情境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摘要: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理想与现实、道德与法制、利益和操守等诸多冲突,不仅激发与涤荡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更错综复杂地影响着人们的判断、选择、舆论和行为,也为当代学校德育设置了难题。
本文探讨如何根据初中思品课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在教学中设置两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内心价值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思考、辨别、选择,以达到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提高心理、道德水平,形成正确价值导向的目的。
关键词:两难问题教学法作用应用策略当前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重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道德判断、价值标准、精神世界。
复杂的变革年代,往往使人们无所适从。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道德判断也开始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正是进行德的塑造与知的培养的关键期。
引导他们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尤为迫切。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
思品课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进行道德实践,形成正确观念的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课标要求,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呢?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我们发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设置两难问题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内心认知冲突,触动原有的认知心理结构,让学生思考、辨别、选择,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下面就“两难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两难问题教学法”在思品课中的作用1、拓展学生思维,达成三维目标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自主性和独立意识迅速增长,个性逐渐伸展,他们绝大多数对学习有着强烈的愿望,对逐步扩展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
师德两难问题解决策略
师德两难问题解决策略师德两难问题解决策略近年来,教育界经常会出现一些充满争议的事件,尤其是关于师德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是涉及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和道德准则,不仅需要考虑到个人的情感与利益,更需要更高层次的道德与职业责任感。
但在实际操作中,师德两难问题总是会不断地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几种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明确职业道德准则当老师面临到两难问题时,必须始终牢记职业道德准则。
不同学校、地区、国家的道德规范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从更广义的层面上,老师们应该遵守的是基于人的价值观及职业操守的道德准则。
教育人才是一项非常具有责任感的职业,涉及到学生们的未来和命运,因此,必须保持职业准则和标准。
二、强化职业责任感除了遵守职业道德准则,老师们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职业责任感。
教育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全面地发展学生的社交技能,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让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这些方面都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职业责任感。
三、构建包容性沟通模式在处理师德两难的问题时,很难做到尝试所有的角度和信仰。
因为人们的信仰和动机不同,情感也十分复杂。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包容性的沟通机制,容忍和尊重多种看法和信仰。
在这种沟通中,我们需要发扬兼容并包的精神,以协助解决可能存在的矛盾。
四、寻找利益最大化策略解决师德两难问题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利益最大化。
这可以通过详细分析每个决策的局限性和优点来实现。
当老师面临决策时,应该问自己以下问题:“谁受益于我的选择?我是否考虑到所有的问题?结果会对以后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老师们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处理师德两难问题需要具有明确的职业道德准则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在处理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包容性沟通模式,同时,寻找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们树立可贵的道德范例,并为教育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归依与应用策略
2020·09两难问题的应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小学生提升道德辨析能力的有效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依归,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的升华上。
要提升两难问题的应用成效,要做到合理设置两难问题,强化规则意识;适时呈现两难问题,深化道德理解;有效辨析两难问题,形成道德认同。
摘要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价值依归;应用策略;规则意识;道德理解;道德认同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归依与应用策略余美兰(厦门市同安区西柯第二中心小学,福建厦门361100)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有更多渠道和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产生更多价值观的碰撞和交融。
小学生道德认知、判断能力较弱,这些价值观对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每个小学生在各自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两难问题,这给小学教师进行道德法治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
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小学生不知该如何做出选择,左右为难,甚至无所适从,这就是道德两难问题。
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是否有效,影响着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
一、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理论探讨(一)可行性:符合两难问题的理论基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两难问题,引导小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从两难问题的解决中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水平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两难问题的理论依据是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设置道德两难故事,所设置的每个故事在道德价值上都存在一定的冲突关系,接受道德两难测验的人,在两难的推论中都必须做出是非、善恶判断并且说明理由。
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或者虚构现实故事,创设出具有两种无法兼容的道德矛盾的故事情境。
基于两难情境创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两难情境创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与实施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成为了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提升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基于此,为学生创设两难情境,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悟认知与思维的冲突,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本文就基于两难情境创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与实施展开研究和讨论,以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两难情境创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施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强调学校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重视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道德与法治是完成立德树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关键课程。
在此背景下,创设两难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两难情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两难问题是指一个问题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有利有弊,让人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境,这类问题的特点就是无论选择什么,都会失去另一半,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其两难问题是指不能同时兼顾两种道德规范而抉择的问题,这些处于“道德两难”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创设两难情境,不单单是为了告诉学生是非标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来辨别事物的善恶,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使用此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二、两难情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一)从多种角度创设两难情境1.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开展教学,用熟悉的真实事件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所以,教师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学生的行为举动,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结合这些问题为学生创设两难情境,让学生“有话说,有理辩”。
浅议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两难”问题
浅议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两难”问题发布时间:2021-07-13T12:08:24.070Z 来源:《文化时代》2021年第1期作者:江海洋[导读]江海洋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伦理大国,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国当下的基本方略,但是有时候道德与法律、教育思想与现实生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总有冲突和差距。
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思考、辨别、选择,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一、教材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上三年级上册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的《安全记心上》一课中,我在课堂上问学生:有信号灯时怎么过马路?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红灯停,绿灯行。
可是现实是:学校门口家长拉着孩子无视信号灯冲过去的比比皆是,天桥就在身边为了节省几步路横穿过去的大有人在,怎么解决“知易行难”这一难题?就是要让每个孩子有规则意识,做事情考虑到后果,从而小手拉大手,让每个家庭都遵守交通规则。
于是我们抓拍了学校门口横穿马路的视频,当学生看到在行人旁边呼啸而过的车辆,看到2016年16岁以下因车祸死亡的人数是2800名,相当于70个班级、一所大型学校就消失了的数据时,学生们都震惊了,没有想到自己的身边就随时有危险,没有想到这个不良行为会带来这样严重的后果。
现实是节约了1分钟,可是付出的可能是后半生的几十年生命,所以要遵守交通法规,做遵守规则的学生。
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满六岁,刚入小学,对小学学习生活的规则还不清楚,游戏玩耍仍然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因此,孩子需要通过半游戏半学习的一段过程逐渐实现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移。
而且孩子们刚入学不久,我发现他们大多数在课间十分钟不知道怎么玩耍,喜欢在一起疯打,爱爬栏杆,甚至做危险的事情,所以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课间十分钟》一课时,解决孩子们课间十分钟怎么安全文明快乐地渡过迫在眉睫。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两难问题的教与学
2021年10期75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教学案例引 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鲁洁教授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多次提到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
教材聚焦小学生生活与成长,通过具有道德与教育意义、儿童可感知的生活事件,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两难问题的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有策略,学生要有担当、会作为。
一、正确认识两难问题的价值传统小学德育课堂主要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在面临选择时,往往迫于长辈的权威压力或身边的舆论影响,而忽视自身的道德标准。
统编版教材关注学生自身的道德生长,思辨环节也往往出现在恰当的时机。
教师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当学生遇到认知的矛盾时,教师应避免将两难问题“简单化”和“一刀切”,要用适合的方式方法来指导学生在面对两难情境时进行换位思考、辩证思维、智慧作为,从而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1]。
二、主动探究两难问题的教学策略(一)延展发散讨论法教材中有一些以人物对话或情境问答的方式体现的两难问题,指向过于明确,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重构,让学生的道德冲突更加明显。
该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沙龙的方式,即师生共话可能性。
在与学生思维碰撞中,教师予以指导,确定问题情境,让案例更加鲜活。
以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一课为例,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前过节燃放烟花,热热闹闹。
近些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两难问题的教与学刘诗思(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江苏常州 213000)摘 要:由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理念与现实之间不能兼顾而造成的难以抉择的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频频出现。
这类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直击学生内心,影响学生行为,成为教师不能回避的教学重难点。
要想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两难境地,解决教材和生活中出现的两难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厚重的生活感,把握两难问题内核,拓展两难问题外延,能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正视两难问题,使其学会换位思考、智慧应对。
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教学策略举隅-2019年教育文档
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教学策略举隅“两难问题”,是指因不能同时兼顾两种不同的规范而造成难以抉择的问题。
在当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下,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关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这四种常见的“两难问题”,已然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困惑。
教学中的两难问题,我们必须面对但又经常感到困惑,必须做出选择却又难以决定。
理性地破解“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对冲突做出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取舍和选择,决定着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要处理好这些“两难问题”,教师既不能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做“高高在上”的仲裁者,只有厘清这些“两难问题”现象所蕴含的矛盾和困惑,才能寻找到破解策略。
两难问题一: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视伦理的社会。
伦理与法律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有时也互相冲突,突出表现就是“合法不一定合情”“合情未必合法”,造成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价值导向。
【案例1】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以“哪些地方要排队”和“怎样排队好”的教学为例。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排队要遵守“人人都要排队”“先到先排”“排队间距有差异”这三条规则,让学生感受到遵守规则带来的安全、有序、文明、公平等好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但是教材中又呈现了“让老大爷先上车”“让小朋友先接水”“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四个画面。
既然有了规则,就应该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这是规则意识;遇到特殊的场合、特殊的人,需要特殊处理,这又是一种伦理道德。
那么究竟该不该让呢?一个心中有道德的人,往往不会去触碰规则的界限,而一个无视规则的人,他会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道德的底线。
道德是存在于人内心的规则,是维系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规范体系。
规则或法律则是显性的道德,是维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及破解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及破解策略作者:钱乐华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9期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冲突,无法正确处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给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进行带来较大困难。
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水平,本文就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策略,希望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两难问题的破解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策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塑造健全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然而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的冲突、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的冲突,这些都会阻碍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破解,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1.1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的冲突我国是一个以伦理为本的传统社会,实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我国目前的基本方略。
虽然伦理和法律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但是在特定的情形下也会出现相互冲突,其主要表现就是某些事件“合情不一定合法”或“合法不一定合情”,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很难准确把握价值导向,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较大挑战。
1.2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一般教材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系,但是就教材知识的运用情况来看,现实生活往往都高于教材、先于教材,导致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差异,很难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效运用。
比如课本中标注学生要保持每天十小时的睡眠,但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的睡眠时间不断缩短,难以判断是该尊重教材知识或是迎合生活要求。
1.3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的冲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许多传统文化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对我国人民的生活行为和思想造成较大影响。
“道德两难”:学生自主构建道德认识的有效方式
“道德两难”:学生自主构建道德认识的有效方式作者:马成骏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19年第03期【摘要】道德两难教学方式的出发点在于构建、重塑学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认知,这也是将这样的方法运用于课堂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价值观多元并存,让选择合理;创设真实两难情境,让生活再现;关注个体内在困惑,让主题凸显;打开道德的另一扇窗,让认知深入;拓宽问题思维视角,让心灵至善。
【关键词】道德两难; ;自主建构; ;课堂方法新课标指出:注重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科尔伯格根据皮亚杰的心理研究方法改进的“道德两难”故事法,是一个新的视角,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合适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深度思维的能力,树立起符合社会主流取向的价值观。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希望从学生出发,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在认真思考和积极参与中逐步关注与理解社会生活,在实践体验中实现道德的自主构建。
“道德两难”问题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两难”问题情景时,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一定的原则,才可能有效达成实现“道德两难”案例的教学目标。
“道德两难”教学方式的出发点在于构建、重塑学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认知。
这也是我们将这样的方法运用于课堂的目的。
那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构建高层次的道德认识呢?一、注重价值观多元并存,让选择合理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品德教学更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公布,也就意味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应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公民个人价值层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例如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这堂课中,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小学生守则,接着出示“两难问题”: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上课、下课、安全、卫生,就连放学时还有要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两难问题的破解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两难问题的破解策略摘要: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使得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自然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一门学科。
但是,在当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却存在着两难问题,即不同的两种道德风范,道德与法律、教育与现实生活、学校和家长之间两者存在着不能兼顾、难以抉择的问题。
这种两难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时候会出现矛盾、迷惑的心理。
面对这种现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直面两难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两难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两难问题的破解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教学策略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尚未发展成熟,三观还未建成,因此十分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走向歧途。
面对这种现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使得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道德引导,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但是,由于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影响了学生的判断,使得教师面临着两难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不能好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两难问题的破解策略。
一、让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能够求同存异我国的传统社会尊崇伦理,注重礼教,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影响了当代人们的行为习惯。
而如今,依法治国成为了我国当下的基本方略,伦理与法律在特殊情况下会有一定的冲突,使得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很难进行判断。
面对这种现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能够求同存异。
“大家排好队”这节知识,包含着有关排队要遵循先来后到、人人都要排队、排队要有差距的内容,这些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排队的有序、安全、文明性。
但是,在我国当下社会,却存在着老人与小孩优先的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种理念与教材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冲突。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2016年秋季学期,教育部新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从一年级开始教学。
课程名称变了,课标基本理念变了吗?课程性质有哪些改变?新的课程又该怎么教呢?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难点(一)教师对法律概念的不清晰、不明确和引导的不自信法治素养的提升广义上是针对社会公民整体,而并非仅仅针对学生。
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专业上的发展更多的是关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层面,绝大多数非法学专业的教师缺失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
所以,当法治融入课程后,这就成为教学设计的难点。
在2017年2月重庆市教科院主办、沙坪坝区滨江小学承办的重庆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春季研讨会上,沙区儿童艺校的黄宇彤老师执教了《包装袋上学问多》一课。
这节课经历了几番研磨,其过程也很能说明当下教师教学的难点。
《包装袋上学问多》是原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中的第二个话题。
但在《道德与法治》中应该怎么上呢?研磨过程中我们第一次拟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将法治意识的目标体现出来,同时,对于“包装袋上学问多”的维权局限在了“食品包装”上。
后来,我们对目标和教学设计都做了调整,结合部编教材中的法治内容,弥补了原本教材中无法治渗透的缺陷,将教学目标整合并增加了一个与法治教育相关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性质,钻研教材,对活动进行了整合。
把目标中所提到的食品包装袋扩大为包含药品在内的所有包装袋。
根据活动设计与学习目标的对应性,将原来的三个活动变为两个,之前维权的两次表演整合为一次表演,框架结构更加清晰明朗。
试教后我们发现这次方案看起来法治目标充实了,课堂结构也清晰紧凑了,但课堂上师生触碰到法律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依然表现出对法律概念的不清晰、不明确和引导的不自信。
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时,到底是该用“三无产品”还是用“不合格产品”?教师由于缺乏日常的法治素养积累,无法确认。
最终团队研磨,发现“三无产品”是人们的日常口语,而非正式语言,所以最终将合作探究的主问题表述为“探究包装袋上缺少哪些信息就属于‘不合格’产品”,并引导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了解“不合格产品”。
两难情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两难情境,有利于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思考、辨别和选择,以达到修正原有认知结构、建构知识新体系、提高判断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多种角度创设两难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思辨两难问题,并适时给予点拨,让学生于两难冲突中观察、思考,提高道德敏感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两难情境;运用[中图分类号]G 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33-0070-02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参考》指出:“教师应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进行道德实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呢?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且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所以教育中的现场活动体验,更多是对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培养。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两难问题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触动学生原有的认知心理,使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身上得到践行。
下面,笔者就两难情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看法。
一、两难情境在课堂中运用的效果两难问题,指因不能同时兼顾两种道德规范而难以抉择的问题,其暗含的道德规范存在多种可能的选择,这些选择相互对立、互不相容,且没有标准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强调:“道德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套是非标准,而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辨别来学会区分事物的善恶。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两难情境,发挥两难问题的作用,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1.指向学本课堂,丰富课堂生成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建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教育实践中的两难问题
一、引言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往往涉及到道德、伦理、教育理念等多方面的考量,使得教师在处理问题时陷入两难境地。
本文将探讨教育实践中常见的两难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教育实践中的两难问题1. 个体发展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常常面临个体发展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突出,但其他学生却因为嫉妒而疏远他。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在维护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兼顾集体利益,成为了一个难题。
2. 严格管理与关爱学生的矛盾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以确保教学秩序。
然而,过于严格的管理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如何平衡严格管理与关爱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3. 教育公平与差异化的矛盾教育公平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然而,如何确保教育公平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4.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冲突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然而,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5. 家校合作的困境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家校合作常常面临诸多困境。
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与教师存在分歧,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以及家校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开展家校合作,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三、解决策略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个体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处理个体发展与集体利益的冲突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2. 实施人文关怀,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实施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学生。
论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
论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sG}{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它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力图促进人的德性发展.但是传统的灌输式"德育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性与自主性,与现代德育的理念相违背,因此改革这种"灌输式"德育已刻不容缓.而道德两难阃髓的教学正是从学生出发.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注重学生的主动希望通过道德两难思考与积极参与,,J问题的讨论,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了J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广太教师熟悉 f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设计.就可以在教学中随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加以简单阐述.基础道德两难问题教学的基本假定是有效的学习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理论即道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与柯尔伯格.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一个序列,舍逻辑的模式.罐着儿童在智力上越来越能够应付周围的环境.他们就自然地发展了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准则.通过大量的研究.他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我中,阶段(2--5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性阶段(8—1O岁),公正阶段 (11一l2岁),并且这四个阶段是连续发展的.个人是在其认知基础上对道德问题进行推理的,也即个人的认知发展程度构成了其道德翔断成熟与否的基础.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边-霄,竣(?德育探索?)t——————————————一l,论.他认为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固定的l1顺序,总是由低级阶段进八高级阶l段.并且断言,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l促进这些阶段的发展柯尔伯格通过l询问儿童一些假设性的故事来收集资l料,其中众所周知的典型道德两难问l题是"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通l过儿童和成人对这类道德两难问题的l反应的研究,拇尔伯格鉴别出了道德l判断发展的六个阶段,并且把这六十l阶段划分为三种水平这六个阶段按I照由他律性和工具性的目的,逐步向伦 I理的,自律性的,良心的目的发展.这f种发展的阶段也形成一个不变的序列, l总是由低向高发展,但在极度的压力I下,个人可目E也会暂时后退=I莪国一些学者也对此做了一些验证I和研究.研究表明,儿童道德判断水平1受到个体发展年龄阶段的限制,但是可I以通过教育得到促进:因此通过提高学I生的道德判断水平来加强学校的道德教l育.从而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是切l实可行的同时对于改变长期以来的J"灌输式"德育,树立以学生发展为I本的观念也具有实际意义.二,道德两难问题的设计与教学道德两难问题可以是假设性故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虽然假设性故事在相关道德教学的书籍中,多可见到;但是真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故事却更能激发讨论,同时也使得课堂上的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更易结合.笔者在中学的一次教学实习中,就亲身经历了这盔一件事:在一次奎区性的广播糠比赛中.我实习所在的班但是一住评委随口问了参赛的一个学级成绩不错.生:"你们都是采自同一个班级吗?""不是,有几个道理:失敢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失政的态度不是自我消沉,而是重塑信,在什幺地方摔倒就在什幺地方爬起采=阿根校长还鼓励她说:休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只要经过认真准备,定,学习,你一定可以凭自己的实力考进重点中学的."隔几天,陈怙的父母给阿根校长打来了感谢的电话.说经过校长的开导女儿的情绪好转了,对自己也有信心了她在校的学习积极,陛也得到各抖老师的认可和表扬.陈怡同学在以高分考取华东师戈二附中后专门采找阿根校长.面对校一t一时候给了我前进的信,如果没有这份白信,我是无论如何也考不进华东师戈二附中的."阿根校长很忙,说话,骑车,走路,吃饭,都是风风火火的所有人说.阿根的生活就是工作,他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教育,献给了市北初级中学.其实不然,阿根校长也有家庭和爱好.双休日,你套在集市上看到他和夫人,孩子一起买菜.套看到他站在阳台上悠闲地浇水赏花…-.桧阿根校长很普通.他热爱生活——爱得执着. (责任编辑宋旭辉)?麓(?德育探索)个同学是从郜班借采的"这个同学无意中的回答却导致了班级的落选,原来不符合比赛由同一十班学生组成的要求:事后奎班同学郝责怪这拉同学, 这位同学也十分自责,认为自己给集体抹了黑.针时这个情'兄,我连用自己所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荤办了"我该怎幺办?"的主题班会.会上仝班同学积极发言.虽然最后在集体荣誉和诚实之间井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意见,但是通过讨论.同学们都不再责怪那个说实话的同学,那个同学在心理上也得到解脱.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两难问题的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学生周围发生的真实故事.所选编的道德两难故事,最好取自学生周围的故事和与学生经验紧密相关的案例.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行为改变.若是采用假设性故事,则须考虑不应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去太远,否则学生很难进行道德推理.此外,故事的两难性质(或称道德的冲突性)必须十分明确,使得学生读完后,即可明白其两难处.设计完了道德两难闻题,接下来就是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了.一般而言,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呈现两难故事,引发学生动机:教师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道德两难故事,如以简短的生活事侧或是录像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兴趣或旧经验,使其注意到即将讨论主题的积极性2.让学生察觉同题的两难性质:学生在读完后,应能马上察觉故事的两难性,若仍有学生无法察觉故事的两难性,教师应协助学生了解,并确定学生完全明白所呈现的两难故事3.学生写下自己暂时的决定与支持理由,并据此对学生加以分组:虽然小组的形成是根据相同决定但各人的理由却不尽相同,所以小组讨论而分组的,的目的是使得思考能更深入全面.此外每个小组必须选取出一名主席及记录员.主席负责本组的讨论.记录员则将各位同学发言记下并做一定整理,以便向全班汇报.4全班共同讨论:各个小组发言完毕,教师就可以引导全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目的是让不同观点的学生.通过积极投入讨论,察觉彼此观点互异,思考自己与对方立论的正确性.经由不同观点的碰撞.不斯辩论的过程,希望学生能有更成熟的道德判断.此外,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若觉得对方观点的确比自己原先的立场更有理由,那么,他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观点,加入对方的阵营,继续参与讨论.必要时,教师也可作为反方代表的身份加入论战,以拓展讨论的范围和深度.5.教师归纳整理:教师应加以摘要整理,也可要求学生写下此阶段他的道巷决定及所持理由.若学生的决定或所持理由有所改变.也请学生详细叙述.此外. 教师亦可提醒学生在课后或乎日生活中.对自己周围环境的道德事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尝试对之加以推理.三教师在道德两难问题教学中的地位德育决不是一种思想观念或情感的灌输".纯粹观念上的教学只能培养出现实生活中的两面人:杜威早就从学校与社会性质的关系人手,认为学校德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过民主生活的人,即培养其建造,发表,创造,贡献等体现社会精神的能力.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德育观念上的借鉴.而且也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转变因此在此种教学中,教师不再处于主导者的地位.而是担负着筹划者,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具体表现如下:l编选道德两难问题及分析的能力: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除了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道德两难问题的案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记下平时所遇到的两难问题,以供教学参考之用.也就是说,编选的两难问题应符合学生的真实生括经验.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运用结果论和非结果论的方法来分析道德两难问题.2.营造支持性的班级气氛:其中既包括设计合适的物理环境,如教学设备与环境布置等,也包括营造一种平等的对话环境,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尤其是后者,更显重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证明了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学生的心理支持者的重要作用.3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能确认学生的道德阶段,并根据其发展序列.提出适合的道德两难问题,以刺激学生思考,提升其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 4道德认知冲突的确认与澄清: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的选择.当学生的讨论离题甚远时,可以适当地把学生的讨论拉回主题.此外.当学生的讨论不够深入时.教师可以及时地加入讨论,使得学生的讨论能更加全面深入,以便进行道德推理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实际的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同辈群体的压力阻碍了开放和坦诚的沟通道德问题的讨论常会触及权威,不可避免地常会指向教师,学校和家庭中的权威以及对它们的质疑.此外,教师亦让学生明了探究与实际社会现象间的分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困扰.这就要求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学生真正建立起平等合作的关系.-(责任缟辑宋旭辉)上海教育20@0年第lj期一。
利用“两难故事”提升中年级学生“道德判断力”
利用“两难故事”提升中年级学生“道德判断力”摘要:小学生面临许多道德两难事件,他们往往无所适从,难以做出判断选择。
笔者由此入手,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利用“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通过挖掘议题、情景再现、自主探索、辩论研讨、观察评价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逐渐学会道德的选择,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关键词:两难故事挖掘议题情景再现自主探索辩论研讨观察评价中年级是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使该阶段的学生由原本“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逐渐发展为“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呢?笔者希望通过在教学中利用“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使这些学生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中,提升道德判断力,逐渐学会道德的选择,收获道德实践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一、“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的理论依据依据皮亚杰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中年级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之间。
我们依据该理论,借鉴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提出一个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决策能力的方法——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
它是以故事的形式描述两难情境,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问题,让人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进行辩论讨论,使其能理性对待和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见解。
二、“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的教学策略思路图图1 此教学策略思路图三、“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在教学应用中遇到的困境(一)引导工作不到位结合我国中年级两难事件教学方式来看,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将事件划分进道德规范框架中,通过传统道德标准引导学生解决两难问题。
但中年级教师需明确一点,这样套用框架的教学方式只能从某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无法让学生对两难时间进行全面、清晰地认知与判断。
现代社会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学生生活在一个无法用单一标准去评判对错的环境中,两难事件的教学重点突出在事件的“两难”性,套用道德框架的教学方法某种意义上是将“两难”进行了拆分,这不仅无法教导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两难问题,也使两难教学失去原本的教育意义,无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提升。
“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
“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1. 引言1.1 概述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讲述一些道德伦理上的难题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作出道德判断。
这些故事通常描述的是一种困境情境,需要做出两难选择,无论选择哪个都会违背某种道德原则或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在道德困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道德两难故事法被广泛运用。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观念和原则,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的运用,中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锻炼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正义感的社会成员。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道德两难故事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
1.2 介绍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学科。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国家政治体制、法律法规,还能学习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知识。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社会制度的优劣之处,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政治体制,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明确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热情和勇气。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道德两难故事法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探讨。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作者:余朝利来源:《今日教育》2017年第05期2016年秋季学期,教育部新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从一年级开始教学。
课程名称变了,课标基本理念变了吗?课程性质有哪些改变?新的课程又该怎么教呢?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难点(一)教师对法律概念的不清晰、不明确和引导的不自信法治素养的提升广义上是针对社会公民整体,而并非仅仅针对学生。
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专业上的发展更多的是关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层面,绝大多数非法学专业的教师缺失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
所以,当法治融入课程后,这就成为教学设计的难点。
在2017年2月重庆市教科院主办、沙坪坝区滨江小学承办的重庆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春季研讨会上,沙区儿童艺校的黄宇彤老师执教了《包装袋上学问多》一课。
这节课经历了几番研磨,其过程也很能说明当下教师教学的难点。
《包装袋上学问多》是原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中的第二个话题。
但在《道德与法治》中应该怎么上呢?研磨过程中我们第一次拟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将法治意识的目标体现出来,同时,对于“包装袋上学问多”的维权局限在了“食品包装”上。
后来,我们对目标和教学设计都做了调整,结合部编教材中的法治内容,弥补了原本教材中无法治渗透的缺陷,将教学目标整合并增加了一个与法治教育相关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性质,钻研教材,对活动进行了整合。
把目标中所提到的食品包装袋扩大为包含药品在内的所有包装袋。
根据活动设计与学习目标的对应性,将原来的三个活动变为两个,之前维权的两次表演整合为一次表演,框架结构更加清晰明朗。
试教后我们发现这次方案看起来法治目标充实了,课堂结构也清晰紧凑了,但课堂上师生触碰到法律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依然表现出对法律概念的不清晰、不明确和引导的不自信。
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时,到底是该用“三无产品”还是用“不合格产品”?教师由于缺乏日常的法治素养积累,无法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教学策略举隅
“两难问题”,是指因不能同时兼顾两种不同的规范而造成难以抉择的问题。
在当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下,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关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这四种常见的“两难问题”,已然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困惑。
教学中的两难问题,我们必须面对但又经常感到困惑,必须做出选择却又难以决定。
理性地破解“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对冲突做出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取舍和选择,决定着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要处理好这些“两难问题”,教师既不能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做“高高在上”的仲裁者,只有厘清这些“两难问题”现象所蕴含的矛盾和困惑,才能寻找到破解策略。
两难问题一: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
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视伦理的社会。
伦理与法律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有时也互相冲突,突出表现就是“合法不一定合情”“合情未必合法”,造成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价值导向。
【案例1】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
以“哪些地方要排队”和“怎样排队好”的教学为例。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排队要遵守“人人都要排队”“先到先排”“排队间距有差异”这三条规则,让学生感受到遵守规则带来的安全、有序、文明、公平等好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但是教材中又呈现了“让老大爷先上车”“让小朋友先接水”“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四个画面。
既然有了规则,就应该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这是规则意识;遇到特殊的场合、特殊的人,需要特殊处理,这又是一种伦理道德。
那么究竟该不该让呢?
一个心中有道德的人,往往不会去触碰规则的界限,而一个无视规则的人,他会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道德的底线。
道德是存在于人内心的规则,是维系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规范体系。
规则或法律则是显性的道德,是维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
因此,从人的需要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剩?通过强化道德自律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案例1中“让老大爷先上车”“让小朋友先接水”的教学,从“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来看,老大爷和小朋友都不应该享受“特殊待遇”,但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排队”这种非刚性规则的约束下,妈妈和叔叔“无视规则”、自觉礼让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也是与中华民族的道德判断一致的。
从伦理上来说,主动礼让是充满人性光辉的选
择。
选择“不让”,也是符合社会公共秩序的规则要求的。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表演或正反方辩论来加剧矛盾冲突,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自己讨论出一种既折中又能比较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就是同意给他们让先,但必须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违背规则的,并提醒他们以后要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最终选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既是对传统道德和习俗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的自我觉醒。
两难问题二: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
课本知识源于生活实践,但现实生活往往都先于课本、高于课本,与课本知识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或差异。
面对这种冲突,大多数教师和家长迫于竞争的压力,只得将教材中知识束之高阁,对现实生活做出妥协或让步。
【案例2】一年级上册第12课《早睡早起》
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因睡眠不足而导致的一些身体和学习上的不良影响,从而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保证每天睡足十小时。
但现实生活中,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诸多的兴趣班学习,使得绝大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都不足十小时。
有关政府部门也发布了多个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是该尊重学生健康的生理需要?还是加大油门让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呢?
在面对“两难问题”教学时,教师不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
裁判员,简单地对学生的选择作出对与错、是与非的判定;教师也不是茫茫大海中的领航员,只凭自己个人的道德评判标准决定学生选择的方向。
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好地认清问题中所包含的道、理、德,在激烈的争议中修正自己的道德标准,逐步改良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针对案例2的两难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因“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一些不良影响,同时出示有关部门的政策文件,说明国家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用法规的形式来保障。
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商议,让父母督促和帮助自己合理地安排学习与休息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对那些家长布置的作业,或者家长要求参加的课外培训班进行精简。
教师也可以通过上门家访、电话沟通、微信等方式提醒家长予以关注,保证孩子“每天睡足十小时”。
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冲突巧妙化解,破解课程学习与现实生活两张皮的弊端。
两难问题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冲突
不难发现,当前教育存在过度功利化的现象,学校教育逐渐“家庭化”,家庭教育逐步走向“学校化”,这也是当前现实的一种反映。
由此出现学校承担起了培养孩子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生活意识等本应由家长来做的事,家长却在做课业辅导、批改等应该由教师来做的事,本末倒置的教育使学校教育和
家庭教育的主体功能被削弱,甚至被抵消,成为“5+2 【案例3】一年级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
在课前调查中,教师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平时都有挑食偏食、暴饮暴食、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且几乎与家庭教育有关。
在这物质生活富足、铆足了劲“拼爹”“拼孩子”的时代,大多数家长根本不屑于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格格不入。
课堂是学生道德认知的阵地,家庭是学生道德实践的场所。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是实现知行统一,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要一致,要形成道德认同,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道德认知、行为方式在家庭与社会中得到体验、训练、修正和深化。
教师应该加强家校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道德认同。
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可以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设计“一周(或一月)饮食习惯评价表”,让学生在家庭实践中进行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
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形成教育的一致性,巧妙地将“两难”化为“不难”。
两难问题四: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社会在传承中发展,时代在大浪淘沙中进步。
时代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某些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道德认知、价值判断难免会有冲突和碰撞。
【案例4】一年级上册第15课《快乐过新年》
春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喜庆”“祥和”是这一节日的两大主题。
无论是从“年兽”的传说来追溯,还是出于喜庆的心理需求,春节燃放花爆竹一直来都是中华民族未曾改变的习俗。
近年来,出于安全保障和防止大气污染,很多地方政府都相继颁布了禁燃令。
是该尊重传统习俗、满足人们的节日心理需求呢,还是要做到令行禁止呢?
换位思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还可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认同。
教学中遇到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和失衡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体会别人的情感,理解别人的看法,避免自己因主观臆断而走入道德误区。
案例4中的“禁燃令”是刚性的地方性法规,我们不能以传统习俗为由无视规则的存在,而应该根据相关条例,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场合安全地燃放烟花爆竹。
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之所以出台“禁燃令”,实施“有规定的燃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的自我觉醒的结果。
当然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或许会被同化,有的学生依然会坚持己见。
在没有明显的道德偏差或违反刚性规则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求同存异,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真正的教育在于要使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你都能够加以
评判。
”“两难问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会经常遇到的困惑。
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两难问题”中加剧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课堂与现实生活、自己与他人在道德认知上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走出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寻找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