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第3讲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共82页

合集下载

毛中特课件第二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中特课件第二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
线的内容。
29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 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领 导 阶 级
革 命 动 力
革 命 对 象
革 命 性 质
革 命 前 途
30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 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 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英国:始作俑者 沙俄:掠取土地最多 日本:获赔款最多 1182个不平等条约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重要成果。
1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谁领导这场革命?革谁的命? 如何进行革命? 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要解决的 问题:
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 实现什么目标?
5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 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 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
2、积聚的财富在10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占全国资 本总额的70%,仅孔氏家族就占有10多亿。 3、滥发纸币:1946年为4万亿;1947年为33万亿;
1948年663万亿。

2018版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8版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 命基本思想展 现的过程:
1921年中共成立,提出了 党的奋斗目标,标志中国无 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Page 23
1922年7月党的二大正式制定了党在民主 革命阶段的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明确了革命目标。 认识:光靠自己不行,要搞统一战线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扼杀中国的民族经济 绞杀中国的革命运动 屠杀中国人民
Page 43
反帝的内容? 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②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③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反帝的形式?
直接的——民族革命 间接的——民主革命(打碎其统治工具)
Page 44
革命对象之二:封建主义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 命 对 象
Page 41
革 命 动 力
领 导 阶 级
革 命 性 质
革 命 前 途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
三大革命对象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Page 42
革命对象之一:帝国主义
1、帝国主义: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认识:枪杆子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
Page 30
(三)抗战时期(1937.07—1945.04):系统 化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 总结和多方面展开 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 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Page 31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对 象、性质、前途和纲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标 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全形成,也标志 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实际形成。 认识:中国革命规律,新民主主义理论成熟

2018版 毛概 第二章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2018版 毛概  第二章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万两白银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 98200万两)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 民进行奴役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的孩子们传教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割香港;开放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五处 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第二次鸦 片战争
1856—— 1860年
《天津条约》 《瑗珲条约》
(割去六十多万 平方公里领土)
《北京条约》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 200万两白银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万两白银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 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 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增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 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第二次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五大 侵华战争
中日甲 午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战争
第一次鸦 片战争
时间
1840—— 1842年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第赔二款章 新民主主义主革权命影响理论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界内不许中 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
保护
经济上: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第二国章家支新付民大主量主义战革争命赔理款论,通 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 的经济命脉。
签订《南京条约》
战争赔款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四大不平 等条约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8版毛概第二章

2018版毛概第二章

(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不同面貌
鸦片战争前: 独立---主权 完整---领土 纯粹---生产关系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 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 ——(英)保罗.肯尼迪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独立自主的文明古国。 自周秦以来到唐宋元明清,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了2000年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
兽首铜像流失海外




保利集团公司出资抢救回国
港澳爱国企业家、国宝工程顾问何鸿燊博士 出资抢救回国

兽首铜像流失海外
在台湾保存完好, 短期内不会现身

狗首、羊首、蛇首、鸡首 下落不明
日军把被捕的中国青年作为新兵训练刺杀的活靶子
俄军正在砍杀中国老百姓
1937 年 12 月,日本东京《日 日新闻》报道了日军“片桐部队” 的两名军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 杀人比赛的消息。
《时局图》由兴中会会 员谢缵[zuǎn]泰所作, 在香港发表。有人为此 画题词: 沉沉睡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
上海工人举行反美示威游行
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美国士兵皮尔逊强奸北京大学女生 沈崇的暴行,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但是,罪犯却由美国单方面 处理,被宣布无罪释放。
南京大屠杀
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 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 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 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 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 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经济上: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 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并通过不平 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2018版 毛概 第二章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018版 毛概  第二章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压迫,在一定 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参加革命,或保 持中立。(中间集团)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相互关系
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同农民、 知识分子和其他 劳动者的联盟
工人阶级同非劳 动人民主要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关 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础 系 第二个联盟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完全保障。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内无民主制 度而受封建 主义压迫
(1)必要性
是由中国的具 体国情决定的。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 绝大多数,是革命 的主力军和无产阶 级可靠的同盟军;
外无民族独 立而受帝国 主义压迫
第一,中国革 命必须以长期 的武装斗争为 主要形式。
第二,中国革 命必须走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 路。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 下的北 洋 军 阀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国 民 党 新 军 阀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人民革命 愿望强烈,国民革 命的政治影响及良
好的群众基础(客 观条件)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
三大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城市为中心 的思维模式却注定了起义的失败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928年《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这条新道路就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8毛概新版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2018毛概新版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其次,封建主义
是主中国要革对命的象主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对象
要对象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
再次,官僚资本主
义对也是象中之国革一命的
对象
主义
1)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 国革命的首要对 象,是阻碍中国 社会进步和发展 的首要因素,是 近代中国贫困落 后的总根源。
“帝国主义侵略中 国,反对中国独立, 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 义的历史,就是中国 的近代史。”
——《毛泽东选 集》第2卷,1991年 版,697页。
2)封建制度(地主阶级)
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 制统治的基础
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 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严重阻碍着中 国社会进步。
“量中华之物力,结 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
腐败的清廷实质上是 “洋人的朝廷”,是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 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 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 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 建的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是 很不容易的。在这个革命 阶段当中,应当如何反帝 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 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 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 有解决,没有搞清楚。”
——邓小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
民 旧民主主
革命 主 义革命 争取民族

独立
义 革
新民主主
争取民主
命 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消灭资产阶级 消灭私有制
二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在抗日时期,我们才 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 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 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 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 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 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 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 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 大的盲目性的。”

毛概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毛概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总结
没有中国革命 的实践,没有对实 践经验的概括和总 结,也就不会有新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李大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历次救国救民运动的失败
曾 国 藩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沈 宝 桢
丁 日 昌
张 之 洞
洋务运动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 力军。实行土地革命,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 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 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于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 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一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 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 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2018版毛概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8版毛概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理 论形 成和 发展 过程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遵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解放战争的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 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国情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 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帝国 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 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
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 族带来了无尽的战祸和灾难,使近代中国变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近代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 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 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1937年8月日军轰炸上海时的惨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动 力 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018版教材概论-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8版教材概论-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近代国情 1.鸦片战争前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 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 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的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前中 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独立自主的文明 古国。自周秦以来到唐宋元明清,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了2000年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时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 忘录,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 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大 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至少500亿美元 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中国商务部随后亦表 示,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历 史 总 是 惊 人 的 相 似
1793年夏,英国使团船队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以祝贺 乾隆皇帝80大寿的名义,试图与中国建立通商关系。 乾隆和满朝官员格外重视的,是英国使团如何行礼跪 拜,而对其带来的天文望远镜、地理仪器、钟表、船 只模型和武器等等东西却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态。
马戛尔尼带着遗憾离开了北京,他十分肯 定地说:清王朝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 战舰,胜过邻船的地方,只有体积和外表。 并认为英国会从这个国家中捞到好处的。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为什么要革命?
革谁的命?
谁来领导革命? 领导谁进行革命? 进行什么样的革命? 中国的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
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是什么?
1948年《晋绥干部 会议上的讲话》
目录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018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2018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2018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授课课题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标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总路线、基本纲领、三大法宝及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深刻理解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授课内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重难点重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难点: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份、视频资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导入】观看中国近代史短片学生说感想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939年9月24日,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一篇文章,并且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

但是,文章还有一篇,就是它的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篇文章,我们也是一定要做的,并且也一定要做好的。

目前是民族民主革命,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这种可能性是会要变为现实性的。

不过,文章的上篇如果不做好,下篇是没有法子着手做的。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做两篇文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依次做好这两篇文章的?为了探讨与回答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为什么及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导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了许多革命,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革命?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上)
一、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分析
(一)
近代中国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基本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上)
一、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分析
(二) 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上)
一、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分析
(二) 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3、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 转变 (4)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清华学生焚烧日货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上)
五四运动
(1)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彻底的 反帝反封的斗争,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的一部分 (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3)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4)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与干部上的准备
一、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分析
(一)
近代中国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基本矛盾
(4)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不
平衡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上)
一、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分析
(一)
近代中国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基本矛盾
(5)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中国人民 的贫穷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 少见的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上)
一、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分析
(二) 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3、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 转变 (3)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国际国内诸方 面因素,促成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 新民主主义转变:

毛概课件第3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课件第3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的矛盾。 任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
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 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 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 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辛丑条约》
2、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为进步、 革命与妥协、软弱的两面性,是中国革命的 动力之一。
1946年,民盟主席张澜拒绝参加伪国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应是建
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多次丧失掉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遇,这说明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无力领导中国革命,所以新民主
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中国革命实践 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 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提出“新民 主主义”的概念,并第一次对新民主主 义革命总路线作了概括:“所谓新民主 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 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翻身农民积极支前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概论》2018版第二章 图文

《概论》2018版第二章  图文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
成熟
土地革命后期——抗战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成熟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大法宝、基本纲领、 人民军队建设、革命 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 设等。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
完整表述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系统 论述人民民主专政 理论
中农:约占农村人口20%左右; 一般不剥削别人,在经济上能 自给自足;能够接受社会主义; 全部中农都可以成为无产阶级 的可靠的同盟者。
翻身农民积极支前
富农:占农村人口5%左右; 是农村的资产阶级;多数 带有半封建性;一般都自 己参加帝国主义的斗争中 可能参加进去,在反对地 主的土地革命中也可能保 持中立。
买办性、封建性、 垄断性 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人民大众
(1)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 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 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 同盟军
(4)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之一,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是无产 阶级的同盟军
保护民族工商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翻身农民分得土地
翻身农民土地照
(2)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义革命的新时代。
2、从领导力量看,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 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来看,五四时期涌现 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版毛概_第二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pt课件

版毛概_第二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pt课件
• 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新 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 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科学阐述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 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提出“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并第一次对新民主 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科学的概括。 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 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二)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首先,帝国主 义是中国革命
帝国主 义
的首要对象
其次,封 建主义是
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
再次,官僚 资本主义也
中国革命 封建主 对象 官僚资 是中国革命
的主要对 义
本主义 的对象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近代中国向日本支付了多少战争赔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1页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29年6月 1929年12月 1930年 1937年 1938年 1941年 1942年 1945年
课间休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理论联系实际
3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