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全媒体变革的报业集团转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次,传统媒体转型普遍化。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传统媒 接受信息的使用偏好。另一方面,通过新闻传播的层面扩张,
体,正在面临着新兴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的固有缺点,在数 实现信息资源的持续增殖,新闻机构耗费巨大的采编成本获
字化、网络化与移动化的社会趋势中,暴露得越来越明显。鉴 得的信息资源,减少任何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形态都意味着
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项目验收会。自此开始,标志着中国的 的信息传播将不会赢得点击量。
报业集团逐渐步入全媒体变革的实施阶段。紧接着,广州日
第三,移动化。这是新世纪以来越来越突出的一个技术
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等都进 特色。手机用户的急剧增加、无线网络设备的发展、无线网络
入了全媒体的战略转型阶段。在中国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进 的流行、手持电子设备的丰富以及用户移动接收信息的使用
变革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相连接,构成了中国报业集团全 法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
媒体变革的整体背景。本文尝试分析报业集团转型的技术压 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
力与社会因素,以及存在的现实困境与可能走向。
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尽管这种做法似乎把重要的
播、在线广播、手机广播等,都体现了传统媒体走向全媒体的 布广告。统合营销应该成为报业集团经营人员的新思维。同
普遍转向。这个转向的动能在各个媒介领域之间存在着改革 样也是在走向全媒体的电视机构中,CCTV 在 2007 年就曾经
之光的反复折射,是一个相互启发并激励的过程,对这些传 说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次购买了 CCTV 网络、手机、电视
业。而这一次使得报纸这种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面对一个全 至 7.47 亿户。[3]如此庞大的信息用户,是任何一种形式的传
新的媒介环境。如果在全球唱衰报业且报业实践也确实说明 播媒体都渴望得到的信息使用者。3G 手机的发售与推广,更
如此的背景下,走出一条历史的崭新途径,就必须适应已经 是在技术层面上提高了信息移动传播的能力,手机报纸、手
其次,受众接收习惯数字化。与传播者这个层面上的变 “超级新闻中心”是整合报业集团内部资源,优化传播效果的
题
化相比,信息接受者的变化似乎不那么被人重视。但这是全 发展趋势。
专
栏
媒体能够实行且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它表明了以全媒体
第三,信息发布。按照道琼斯公司的“波纹”信息资源管
— 行
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用户到达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持续进 理的新闻传播规律理论来讲: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就像一块
关键词:全媒体 报业集团 报业集团转型
艺术作品全然世俗化了,但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
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作品。”[1]其实,这个说法完全适
“全媒体”(All- Media)这个概念在初始阶段被称为“跨 用于传统媒体转向数字化新闻传播与回馈的全部流程。一方
媒体”(Cros s - Media),其实在传播学理论的意义上讲,它与 面,严肃的、重要的新闻都将被以“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
部分,而且它从不来都没有也不可能被置于中心位置。而从 单一信息,都会对信息采集及其传播构成损伤。全媒体传播
更为微观的角度讲,媒体及其变革需要这个社会提供足够的 平台要求对信息的采集要尽可能丰富,要利用技术设备能够
依存条件。就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向而言,正是因为当 将新闻发生现场的所有信息进行采录,也可以称为是“全息
道、视频持续不断跟踪(包括街头大屏幕)、音频即时播报信
第一,意识理念。报业形势严峻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意
息、手机报同步传递、报纸纵深报道、光盘出版物集精品保存 识理念取得全面转身仍然需要时间,制约报业集团全媒体变
等一体化全媒体新流程。从整个流程的结构与程序来看,至 革的意识理念因素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报业集团
二、报业集团全媒体变革的社会图景
准的数字化模式,都可以用 0 和 1 的计算机语言加以表述。
媒体变革的前奏是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而媒体变革的
这个转化过程贯穿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发布等各个环 背景是所处时代的社会图景。正如威廉斯所说:“任何特定的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69 期)
22
2010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异曲同工。“媒介融合”最 的数字化进行发布;另一方面,来自新闻机构的信息并不是
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是指各种媒 “最后的作品”,原来的新闻“受者”可以参与补充或矫正信
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 息。
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而美国新闻学会
社会条件。在上述行文引用的网民与手机数量,我们可以看 音、适应电视的图像、适应移动设备的信息压缩形式、适应网
出全媒体变革的必然因素。同时,还应看到的是,即使如此, 络的多媒体滚动播出等。所有这些,要求传媒集团需要打破
年
我国的网民数量不过只是占到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与发达 不同媒介建制的分割,将采编人员集中一个加工平台,以便
业
步与经济条件的逐渐改善,使很多人具备了基本的技术条 石头投到水里,会产生很多波纹,一个波纹又一个波纹地扩
研
究
件,而这个技术条件的改善,转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很 散开,影响面会迅速放大。道琼斯可以把一个新闻通过道琼
多人已经非常习惯在网上收看、收听新闻,习惯通过手机阅 斯通讯社、《华尔街日报》网络版、CNBC 电视频道、道琼斯广
统媒体而言,如果改革进程走在其他媒介领域的后面,将可 三大媒介平台的广告。信息传播层面扩展、链条拉长的同时,
能被其他媒体因全媒体变革挤占了扩展空间而失去先机。 如果没有信息经营的同步联动,将会给新闻机构带来信息传
三、报业集团全媒体变革的信息流程
播成本急剧上升的沉重压力。
全媒体传播意味着报纸必须转变新闻传播的整体流程,
于这些传统媒体被分割管辖的社会现实,其启动全媒体转型 信息资源的浪费,意味着新闻机构的机会成本增加。
的时间虽然不尽一致,但是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也即是说,
第四,信息经营。在报业集团经营管理的意义上讲,新闻
致力于全媒体变革的不仅仅是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出版等 信息的多形态呈现表示新闻信息的多渠道发行,而新闻信息
四、报业集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媒体变革的现实困境
要从“第一时间采集”转向“第一时间发布、波纹信息传播”,
报业集团全媒体变革的步伐虽然正在呈现加速趋势,但
从而形成“一次采集、多层生成、多媒体发布、多形态展示、多 是从现有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约束条件,形成了报业集
介质阅读、多渠道发行”的传播模式,实现网站滚动连续报 团全媒体变革的现实困境,需要加快突破。
推进创新理论 探索创新实践
DONGNAN CHUANBO 主题专栏 ——— 行业研究
走向全媒体变革的报业集团转型
任孟山
(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4)
摘 要: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是当下中国媒介地形 节。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效果来看,不能被或不被数字化的
图的一条脉络。这条与世界性趋势同步的转型之路,与媒介 信息,其传播途径狭窄,传播效果式微。按照尼葛洛庞帝的说
合平面、网络、手机、音频、视频等覆盖大众的媒体形式,进行 快。一方面,它提供了随时随地可以更新信息的可能;另一方
全面的、综合性的、多样化的信息传播。2009 年 8 月 25 日, 面,它给媒体机构带来了更新信息的巨大压力。同时,网络化
新闻出版总署在山东烟台主持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报业全媒 还意味着信息传播的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忽略用户感受
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与提高,是正在发生的一部分。而这
第二,信息加工。由于要面对不同的信息传播平台,要求
个条件的变化,使得信息接收终端,如电脑、手机、PDA、手持 信息制作适应不同传播媒体的需求。信息的一次加工转变为
23
阅读器等逐渐大众化,为信息传播与接收创造了基本的技术 对信息的多次加工:适应报纸的文字、适应广播(音频)的声
第
五
国家 70% 的网民人口比例还相距甚远。一方面,可以说明中 于工作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把报纸、网络、广播等方面的采编
期
国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相当高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未来 人员分开的老方式,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信息加工过程,
的潜力仍然相当之大。
也不利于信息传播与互动反馈。组建适应全媒体传播形式的
主
变化了的媒介环境,直面当前信息传播技术的三大特征:
机广播、手机电视等都进展很快。而在全媒体的意义上讲,移
第一,数字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中的基本信息 动化意味着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和信息接受的即时性,意味着
标准,是全媒体兴起并展开的基本技术条件。无论是文本、图 点对点的更为有效的传播状态。
片,还是音频、视频,所有的信息都在被转化为最为简单而标
读报纸、收听广播,习惯通过手持终端读小说、看电影等。从 播、《华尔街日报》等七种不同的媒体传播七次。一方面,通过
发展趋势来看,受众的信息接收理念还将继续发生变化,其 尽可能多的媒介形态呈现新闻信息,将其尽可能完整地展现
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趋向与全媒体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给受众,满足受众在各个方面的感官需求,也满足不同受众
合作和联盟。
告》,截至 2009 年 12 月 30 日,中国网民规模为 3.84 亿人、
在网络化与数字化背景下中摸索的中国报业集团,正在 宽带网民数为 3.46 亿人)、国际顶级域名注册量为 1681 万
向全媒体的发展方向转型。这些报业集团以报纸为依托,综 个。[2]对于传播者来讲,网络化意味着信息更新的速度必须加
程中,有必要在理论与实际上阐述其根源,了解其现状,分析 习惯,等等,都是移动化趋势的技术表征。根据《第 25 次中国
其问题,展望其趋势。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由于 3G 牌照的颁发,手
一、报业集团全媒体变革的技术压力
机上网用户在 2009 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至 2009 年底,
从信息传播技术的角度来讲,报业集团实施全媒体转型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一年内增加了 1.2 亿,已达到 2.33 亿人,
下社会已经酝酿了相对充分的社会要素。
采集”。每个记者都需要从侧重文字或图片报道的“偏科”记
首先,信息接收终端大众化。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者走向“全科”记者。对于正在从事新闻传播的从业者而言,
中国虽然仍旧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但也应该看到,个人 这是转型中的较大压力,“单兵作战”的能力需要强力提升。
的主要压力,来源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重构了新闻传 占整体网民的 60.8% ;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有 3070
播的媒介生态。从新闻传播的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突破都 万,占整体网民数量的 8%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我国通
会给报纸带来冲击,电视的出现曾经就极大地震撼了整个报 信业运行状况,截至 2009 年 6 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增
第二,网络化。网络时代的特征是,所有想取得满意效果
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将其定义为“印刷的、音频 的信息传播都将要通过网络,没有这个途径的信息发布,将
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 无法获得想要达至的传播目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化的联盟”,他强调“媒介融合”更多的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 (CNNIC) 发布的 《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技术因而都可以算是某个由其他方面所决定的社会过程的 少包括四个方面:
副产品。它只有在为了包含于这一已知社会过程中的目的而
第一,信息采集。传统媒体在新闻现场只采集文字与图
被运用的时候,才能获得有效的地位。”[4]从媒体社会学的宏 片(有时也包括声音)的信息模式,在全媒体流程中必须加以
观角度讲,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媒体只是这个社会的一 全面转换。因为仅仅采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任何一种
媒介类型也在进行相应的努力,并取得部分成果。新闻出版 的多渠道发行就需要信息经营在多次售卖中获得更高价值。
领域启动的数字报业(集团)与数字出版(集团),电视领域启 新闻传播机构可以借此游说广告商,改变原来在单一的媒体
动的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广播领域启动的数字广 上购买广告的行为,从而在本机构内部的所有传播媒体上发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69 期)
推进创新理论 探索创新实践
DONGNAN CHUANBO 主题专栏 ——— 行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