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第14期 2019年07月Vol.10 No.14 July 2019

117

当前,传统媒体式微,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传言甚嚣尘上。这虽然有在新的媒体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在各类自媒体的堵截下发行量、关注度大幅下降的原因,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意或者无意的主观上的忽视传统媒体的重要作用和其不可替代性。但无论如何,传统媒体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媒体的主力军,记者也需要在这一时代发展势头下不断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积极向新媒体、全媒体靠拢,在自身技能的提高和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下功夫,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一、全媒体的内涵

全媒体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所有媒介载体形式的总和。其实全媒体是个舶来词,它起源于国外,也并不是什么新鲜词,而是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的新业态。全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在更大的范围内为人们所熟知源于近年来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呈现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使得全媒体的内涵不断更新和拓展。从广义上来说,所谓全媒体是指媒体将记者和编辑写作整理好的内容通过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表现方式,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不同的媒介进行同步传播。这能够让更多的人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自己最习惯的方式获取媒体发布的各类信息,使得人们获得更佳的感官体验,更加快速地获取最新的信息。

二、传统媒体记者与全媒体记者的优劣势和特点对比分析

(一)内容上的单一性和全面性

传统媒体记者和全媒体记者所发布的内容明显不同。相比较来说,传统媒体更加注重内容的精耕细作,侧重于将一则新闻、一篇通讯、一个人物专访等通过更加细致的方式呈现出来。此外,由于版面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往往务求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这也直接导致传统媒体的内容较为单一、覆盖面不足。[1]而全媒体记者则更倾向于内容的全面性,有更多的时间和平台发布信息,但也正是由于其在内容上比较侧重于全面性,其在内容的精耕细作方面存在不足,要从更多的渠道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二)时效上的滞后性和即时性

传统媒体受限于传播方式,在时效性上难以与全媒体相比,如电视台受限于播出时间和栏目,不能随时添加最新信息,而报纸、杂志等纸媒发行速度最快的是日报或者日刊,在时效性上不占优势。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传统媒体记者不得不大幅删减自己费尽心血写出的稿件甚至将某些稿件直接取消,很多记者在搜集新闻时便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前期筛选,自然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需求。而全媒体则不然,它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保证其时效性。

(三)表达上的单调性和丰富性

在传统媒体中,表达方式较为单调,如纸质媒体就经常以文字的方式来展现内容,最多搭配几张图片。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纸质媒体的关注度降低。所以,对于传统媒体记者,尤其是纸媒记者来说,要侧重于提高自身的文字处理能力,身处电视台便要更加侧重于提高节目编排能力,避免内容表达方式单一。对于全媒体记者的要求更高,既要写得了文字,又要拍得了视频,还要会做动画、H5(第5代超文本标记语言),掌握全新的表达方式。这也促使全媒体记者的表达方式更为丰富。

(四)效果上的误导性和权威性

传统媒体由于其不可更改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一则新闻的刊播往往需要经过很多个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记者采写、编辑审核,更需要校对、主编等层层把关和审核,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内容的规范性、权威性以及可信度。但全媒体记者一方面受限于发布内容较多,另一方面受限于需要操作的平台较多,加之很多全媒体平台处于起步阶段,人员不足,也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审核体系,很多时候内容带有误导性和片面性,内容的可信度相对较低。

三、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思维方式,接触新鲜事物

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思想上的转变,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记者称为“无冕之王”,很多记者也承担着揭露真相的社会责任,他们在面对其他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时往往自信心不足,这对于转型是极为不利的。想要顺利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架子,平视其他新兴媒体,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新情况。[2]

(二)跳出舒适区,加强技能培训

当我们从事熟悉的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付出了很多心血的工作时,难免感到更舒适,觉得多年的经

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

李义新

(海口广播电视台,海南海口 570100)

摘 要:当前,传播技术上的变革直接推动了整个传播行业的转型。在这个人人都手持摄像头,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现代社会,报纸、杂志、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已经不同于往日,话语权和权威性被稀释,关注度和发行量也在不断下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媒体积极谋求变革,都希望能够在新的时代浪潮中掌握主动权,而身处其中的记者像是时代浪潮中的游鱼,不仅要逆流而上,还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着眼于当前媒体领域发生的变化,从媒体从业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全媒体的内涵及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陈述,对传统媒体记者和新媒体记者的优劣势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传统媒体记者适应时代发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方法策略,为广大媒体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媒体记者;新媒体记者;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4-0117-02

118

媒介观察

验让自己的工作开展得心应手,很多在别人眼里艰巨的工作任务在自己这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时候,不管是传统媒体记者还是新媒体记者都很容易被限制在舒适区,不能审时度势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媒体的从业技能等知识,不断加强技能培训,使自己成为全能型记者。要多接触其他媒体的记者,取长补短,经常开展行业沙龙等交流活动,互相帮助,一起成长。另外,还要更多地参与全媒体记者的相关培训,了解行业一线的

从业情况,和时代共同进步。[3]

(三)遵守职业操守,创建特色品牌

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并不代表一切都要有所改变,记者基本的职业操守是永远不能摒弃的。当前,媒体行业乱象丛生,新闻欺骗、新闻勒索、虚假广告等问题饱受广大受众诟病。在此情况下,更应该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做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此外,在全媒体时代要更加注重特色品牌的创建,传统媒体记者要改变自己程式化的风格,探索深受欢迎且自己擅长塑造的媒体形象,以塑造品牌,提升影响力。(四)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工作积极性

传统媒体记者能够转型成为全媒体记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所在单位和平台的大力支持。鉴于很多传统媒体记者供职于事业单位,在工作中的自主性较差、转型动力不足,需要单位形成鼓励转型的风气。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在政策和薪酬上给予支

持,一方面要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另一方面要及时对取得成绩的人给予奖励。

四、结语

全媒体记者相较于传统记者的优势在于全和新。全是指全媒体记者所涉足的媒体渠道多,既包括线上的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也包括线下的报纸、杂志、电视台等实体平台。全也指全媒体记者发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使用视频、文字、图片

等多种方式呈现多种内容。[4]

而新则体现在全媒体中包含很多从未出现的新兴媒体形式,由此产生了很多新业态、新问题。我们要正视全媒体的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融入时代发展浪潮,做时代发展的先锋。参考文献:

[1] 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J].传媒,

2008(10):37-39.[2] 彭念敏.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J].

中国地市报人,2018(5):74-75.[3] 蔡伟武.媒体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J].新闻

研究导刊,2019,10(09):125-126.[4] 刘驭.浅析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实现主动转

型[J].新闻研究导刊,2015(09):91.作者简介:李义新(1991—),女,吉林人,本科,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新闻。

(上接第59页)对这一事件的高度关注。

感叹句使用较多,情感充沛。在此次事件的报道中,其句式的使用多为陈述句、感叹句。作为向受众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报道,此次四川长宁地震报道中陈述句使用最多,但在标题上,感叹句使用频率较高。比如地震刚刚发生时,新华社立刻推出新闻标题为《揪心!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关于后面受灾情况的报道标题是《痛心!四川宜宾地震已造成11人死亡,122人受伤》,这些感叹句的使用表示了国家对这一灾情的关注、对遇难人员的心痛之情以及对救援情况的关注。巧用比喻,注重新闻报道的灵活性和真实性。由于是传统的新闻报道,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修辞的使用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使得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新华社关于此次地震的报道,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在2019年6月19日的报道中,将余震中的7个新生儿比作“金刚葫芦娃”,将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剧烈晃动前预警这一行为称为“跑赢”,这些修辞手法使得新闻事实的呈现更加形象化、更贴切,但是又没有背离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

(三)语境视角:四川长宁地震事件的社会建构

不同语境搭配展现了新闻报道的不同立场,通过借助权力话语体现政治高度,引用大众日常话语体现

人民群众的情感。[3]

在此次地震事件中,新闻报道从政治权力立场审视灾难,如《习近平对四川长宁6.0级

地震作出重要指示》的新闻报道,要求全力组织抗震救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次地震事件

中,新华社引用了大量的大众日常话语,比如在《四川

长宁地震救援直击》新闻报道中,引用了大量亲历者

的话,通过人物的回忆口述,真实还原地震现场,增强新闻真实性。这些较为口语化的表达,不仅是地震中群众的情感,更能带动整个社会对于这一事故的关注。

大众传播的一般社会功能里就有对社会成员传递新的知识和文化,也是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新华社在报道四川长宁地震事件时,与以往只关注灾后救援问题不同的是,此次地震的报道很大的关注点在地震预警上。在报道中也科普了地震虽然不能预测,但能预警的问题,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的警惕,了解了地震来临时该如何自救。四、结语文本视角从词汇、句式、修辞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在词汇上,四川长宁地震的报道多用集体词汇,具有很

强的时效性。句式上,感叹句和陈述句使用较多,情感充沛。修辞上使用比喻和拟人,注重新闻报道的灵活和真实性。语境视角上,四川长宁地震的新闻报道注重社会建构,从政治权力话语体系、大众日常话语进行建构。通过以上视角分析,不同于其他国家媒体对四川长宁地震的报道,我国在报道此事件时有明显的倾向性,这体现了梵·迪克所说的话语与权势紧密相连。参考文献:[1]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6,47.[2]

夏侯命波.人民日报灾难新闻评论的话语分析——以汶川地震评论为例[D].暨南大学,2014.[3]

蒋晓丽,王亿本.《纽约时报》对他国灾难报道的话语分析——基于最近四次地震报道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1,33(9):65-70.作者简介:

吴凡琳(1997—),女,安徽安庆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生态文明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