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良《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
如何看待西游记中的男女平等观念
如何看待西游记中的男女平等观念《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精彩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深受读者喜爱。
在这部作品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男女平等的概念,但通过对众多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描绘,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一些有关男女平等观念的思考。
首先,从女性角色的塑造来看,《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并非简单的刻板印象。
比如女儿国国王,她是一国之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她聪慧、勇敢,对爱情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坚持。
她治理国家井井有条,展现出了不亚于男性的领导才能。
这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女性只能处于从属地位的局限,表明女性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同样能够有所作为。
再看铁扇公主,她是牛魔王的妻子,拥有芭蕉扇这一法宝。
她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当孙悟空为了借芭蕉扇与她发生冲突时,她毫不退缩,凭借自己的本事与孙悟空周旋。
她的形象体现了女性的力量和智慧,并非是柔弱无能、需要依靠男性保护的存在。
还有白骨精,虽然她是邪恶的代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断变化形态,精心策划,展现出了一定的谋略和手段。
这也说明女性在智慧和策略方面并不逊色于男性。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西游记》中存在的一些对女性不太公平的描写。
比如一些女妖被描绘成以色诱人、心术不正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误解。
同时,在某些情节中,女性角色的命运往往受到男性角色的左右,缺乏自主决定的权利。
但我们要考虑到《西游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作者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创作,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局限下,作品中依然出现了不少具有独立性格和能力的女性形象,这已经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突破。
从男女角色的关系来看,《西游记》中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与众多女性角色产生了交集。
在这些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冲突。
比如,在与女儿国国王的交流中,虽然最终唐僧拒绝了国王的爱意,但国王的真诚和深情也得到了一定的尊重。
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的变迁:《西游记》中的观点
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的变迁:《西游记》中的观点一、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西游记》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作为神魔奇幻小说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主义精神,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形象和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通过分析《西游记》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与表现,探讨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在历史背景下的变迁。
二、传统观念下的女性形象传统观念下,中国古代社会将女性定义为柔弱、贤良、婉约等特点,并赋予其尽孝报国、纯洁守贞等美德。
在《西游记》中,如何塑造这样一种传统女性形象是作者曹雪芹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1.古代女子的侍奉功夫:小龙女对牛魔王洗脚。
2.苦命红娘:白素贞化身断肠人。
三、现代状况下的女性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现代女性形象更加独立、自主、积极,并且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
1.后宫佳丽三千变化:如如才子蛮力。
2.纪晓芙——涉猎天下事。
四、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的变迁分析通过对《西游记》中的女性角色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作者对于女性形象和社会角色的塑造也发生了变化。
1.关注传统美德:小龙女对牛魔王洗脚展现了侍奉功夫。
2.女性反叛之路:红娘化身断肠人,挑战传统观念。
3.追求自由与平等:如如才子蛮力,呼唤后宫佳丽身上的权利。
4.参与社会事务:纪晓芙涉猎天下事,表明女性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发声。
五、结论通过对《西游记》中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在古代社会角色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传统观念下的柔弱贤良,到现代状况下的独立自主,女性逐渐获得了更多权利和机会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
《西游记》作为经典之作,反映了作者对于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的理解和思考,也展示了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的变迁。
《西游记》中女性形象塑造探究
《西游记》中女性形象塑造探究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并且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
在《西游记》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并且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是文化影响因素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因此,本文将对《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进行研究,并对其形成因素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解读关键字:《西游记》;女性形象;塑造研究中图分类号:I207.41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的代表,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包括善良朴实的民间女性,也包括凶狠残暴的女妖形象以及美丽智慧的女性神仙形象,这些女性人物的塑造都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思想文化密切关联。
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西游记》中女性形象,接下来将主要从进行《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研究、《西游记》中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分析以及对《西游记》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解读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进行《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研究(一)女仙形象塑造在《西游记》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女仙形象,因为她们是智慧的化身,并且具有美丽的容貌和超凡的能力,可以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问题。
例如,在《西游记》中对观音菩萨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外貌上是一袭白衣,和蔼端庄,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圣洁形象;而在能力上,观音菩萨具备解救苍生的法术,尤其是在孙悟空推倒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的时候,最后是观音菩萨出面,并且救回了人参果树,由此可见,观音菩萨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通过这件事,就突出了观音菩萨善良、普救苍生的形象(二)女妖形象塑造在《西游记》这部作品中,除了对女性仙人的塑造之外,还有对女妖形象的塑造。
对于女妖形象的塑造,最深刻的就是对白骨精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
书中这样写道:“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从这一段描写中就可以看出,白骨精是非常凶狠残忍的,它可以自由地变换容貌,来迷惑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礼、完美、反叛——《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
《 游 记 》 所 涉 及 的 凡 间 女子 形 象 , 西 中 主要 有 1 2人 : 唐僧 之母殷温娇( 9回) 李 翠 莲 和 玉 英 公 主 ( 1回 ) 猎 户 刘 伯 钦 、 1 、 老 母 亲 与 夫 人 ( 3回 ) 高 翠 兰 ( 8回 ) 宝 象 国 百 花 羞 公 主 1 、 1 、 ( 9回) 子母 河 畔 的 老婆 婆 ( 3回 ) 女 儿 国 国 王 ( 4回 ) 金 2 、 5‘ 、 5 、
中的或迷人或可怕的系列女性 形象 , 论是平凡 的女 人、 无 天 上 的 女 神 还 是介 于二 者之 间 的女 妖 , 都传 达 出 了在 以男 性 为
主 导 的 环 境 中 , 们 对 于 女 性 的认 识 和 要 求 , 露 出 男 性 的 人 暴 世界观和伦理原则 。
一
报 丈 夫 耳
作 者 简 介 : 慧 远 (9 2 ) 女 , 臧 1 8 一 , 山东 泰 安 , 山东 大 学 文 学 与新 闻传 播 学 院博 士 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元 明清 小说 研 究 。 主
Hale Waihona Puke 2 0世 纪 法 国著 名 的存 在 主 义 作 家 西 蒙 娜 ・ ・波 伏 娃 德
在《 二性》 第 中认 为 女 性 所 有 的个 性 特 征 都 是 男 权 社 会 所 造
成 的 ,每 个 ( 性 ) 家 在 描 写 女性 时 , 亮 出 了他 的 伦 理 原 “ 男 作 都
则 和特 有 的观 念 ; 她 的 身 上 , 往 往 不 自觉 地 暴 露 出他 的 在 他
世 界观 与他 的个 人 梦 想 之 间的 裂 痕 ”】。 出于 生 活 中 体 力 的 _ 需 要 , 力 较 差 的 女 性 便 自然 地 被 认 为 是 弱 者 , 是 强 势 的 体 于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西游记》女性观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西游记》女性观陆艳 2009-7-29摘要:《西游记》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从这些女性形象中反映出了复杂的妇女观,既有其落后庸俗的一面,也有其进步的一面。
作者借这些女性形象传导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及复归人性的时代趋向。
关键字:《西游记》、妇女观、女性、形象《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以神话为题材的浪漫主义作品,书中塑造了数百个奇异的形象,涉及天上、人间、地下,儒、释、道三教,乃至于动物界和植物界,既有神仙菩萨等正面形象,又有妖魔鬼怪等反面形象。
众多的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人、妖、兽三者结合的特殊手法,在人物的身上体现了人间社会中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具有兽的外形和习性,妖的神通等传奇性。
这三者相辅相成融合在一起,又以人的思想感情为主,巧妙的把三种艺术因素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有机的统一在一个人物形象身上,浑然一体。
赋予神魔人性,其实这些神魔都是社会中的“自然人”,披着神魔外衣的“超人”。
作者塑造的众多任务形象中,尤以女性形象的塑造最为突出,从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显现出的复杂的妇女观。
一、女妖精在《西游记》众多人物形象体系中,女妖精是极其独特的一个群体。
她们如片片迷人的风景,似道道可怕的魔障在西行路上。
(白灵阶·浅析《西游记》中的女妖精)这些精灵妖魅出身灵异,神通广大,她们是《西游记》人物画廊中极其独特的一群,流露了作者复杂的妇女观。
女妖精是唐僧师徒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主要从食欲、色欲二个方面来塑造她们。
在《西游记》中很多妖魔都想吃唐僧肉而求长生不老,这就是食欲。
作者刻画的与食欲有关的女妖精有第27回白骨夫人,34回金角大王的母亲九尾狐,48回灵感大王的义妹斑衣鳜婆,72回盘丝洞七个蜘蛛精。
作者在塑造这样的女妖时虽着墨不多,但形象却十分生动鲜明。
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第一个想吃唐僧肉的女妖精,她狡猾善变,邪恶狠毒,工于心计,三次变化戏弄唐僧,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弄得唐僧师徒决裂,孙悟空被逐出取经队伍。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在《西游记》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的描绘引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和讨论。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深刻地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性别的认知和对于女性地位的态度。
女儿国国王魏、观音菩萨、白骨精等是《西游记》中的重要女性角色,他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同时也借由这些形象,作者对于性别观念的价值诉求进行了反思。
首先,女儿国国王魏这个角色,代表了传统儿女情长的观念。
她一心追求爱情,为了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不惜将所有男子都拘禁在女儿国。
在这一形象的塑造中,作者呈现了女性对于爱情的渴望,并暗示了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即男性被视为是“女儿国”的资源,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风气。
而与此同时,观音菩萨的形象则代表了崇高的慈悲与智慧。
她始终以智勇高人的形象出现在小说中,多次以其超群的法力和慈悲心肠拯救了唐僧和孙悟空等主要角色。
观音菩萨的形象凸显了女性的聪明、勇敢与自强不息的特质,展现了女性擅长智慧和善于解决问题的一面。
通过这个形象的打破,作者对传统性别观念的颠覆和女性权利的主张在其中得以体现。
此外,白骨精这一角色则代表了女性的复杂性。
白骨精原本是个千年妖怪,后来转世投胎为妲己,却因为深爱孙悟空而最终受到了惩罚。
白骨精的形象表现了女性的痴情和坚持,她为了爱情不惜抛弃妖怪的身份,并以人类的姿态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一形象揭示了女性在感情中的坚持和执着,也展现了女性性格中的矛盾与复杂。
通过西游记中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可以看出作者试图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给予女性更多的尊重和正面形象。
而西游记中也并非所有女性形象都是被动、软弱的,相反,她们多才多艺、智慧勇敢,呈现出较高的价值和能力。
总的来说,《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描绘了当时封建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认知和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无论是追求爱情的女儿国国王魏,还是智慧勇敢的观音菩萨,抑或是痴情坚持的白骨精,这些形象都展现了女性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格。
《西游记》中主要女性形象特点
《西游记》中主要女性形象特点
女性形象多样而独特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女性形象有
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她们不仅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还展现了坚强、智慧、勇敢等积极的一面。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女性形象及其特点:
观音菩萨 - 智慧与慈悲并重
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最著名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具有非凡
的智慧和慈悲心。
观音菩萨常以聪明的智慧化解危机,同时以慈悲
的心态关怀众生,为人们解决困难。
她的形象展现了智慧和慈悲并
重的特质。
王母娘娘 - 经验丰富的领导者
王母娘娘是天宫的女帝,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她是各路神
仙的领导者,经常召集众神议事。
她的形象展现了权威和聪明的特点,她的决策和指导对整个神仙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晶晶 - 善良而独立
白晶晶是一位善良而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是一个普通的人间女子,但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不畏艰难险阻。
她的形象展现了善良、勇敢和独立个性的特点。
结语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各具特点,从智慧与慈悲并重的观音菩萨,到经验丰富的领导者王母娘娘,以及善良而独立的白晶晶,每个角色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
它们不仅在故事情节中起到重要作用,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浅议《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
浅议《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作者:李如玉来源:《丝绸之路》2017年第10期[摘要]《西游记》作为神怪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赢得历代读者的喜爱。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不尽属人类,大致可分为女人、女妖、女仙三种类型,这三种女性类型可视为现实生活中良家妇女、荡妇和贞女的象征。
通过对这三类女性形象的研究可发现作者男尊女卑、女色误人等较为传统的女性观。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女性观[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45-02一、美丽而软弱的女人中国自古有“红颜薄命”的说法。
《西游记》中为数不多的凡间女人形象,大多美丽而软弱,是“红颜薄命”最好的注脚。
唐僧的生母殷温娇出身高贵,乃丞相家的小姐,抛绣球选中新科状元陈光蕊为如意郎君,郎才女貌,本该安享幸福生活。
不料,却因为自己的美丽使丈夫遭遇杀身之祸。
小说中写道:那刘洪睁眼看见殷小姐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陡起狼心,遂与李彪设计,将船撑至没人烟处,候至夜静三更,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把尸首都推在水里去了。
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
刘洪一把抱住道:“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那小姐寻思无计。
只得权时应承,顺了刘洪。
因为美丽而丧夫弃子、屈身事贼,直至18年后儿子成人才得脱离苦海,殷小姐的不幸正在于生为女人的美丽而软弱。
与殷小姐遭遇类似的还有高老庄小姐高翠兰、宝象国公主百花羞、朱紫国王后金圣宫,她们都因为美丽而被男性妖魔(猪八戒取经之前应该视为妖魔)占有或控制,时间长达3年或13年,直到男性英雄孙悟空的出现,才得到解救。
可见女人的命运其实是掌握在男性手中的。
她们被邪恶的男性占有,又被正义的男性解救。
面对邪恶,她们除了屈从别无选择,只能在冥冥中等待救世主的来临。
天竺国公主稍有不同,她是被女妖玉兔精李代桃僵,抛到荒山孤寺,失去公主的地位,但她同样也要靠男性英雄来解除自己的不幸。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角色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角色《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除了主要角色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男性角色外,女性角色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和性别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社会对女性的态度与价值取向。
一、女儿村的女性形象在《西游记》中,有一段描写女儿村的情节。
在这个村子里,所有的村民都是女性,男人只是作为陪衬存在。
这种设定在古代小说中并不常见,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一种特殊关注。
在女儿村中,女性们通过勤劳耕种、和睦相处,展现了她们的独立和坚强。
这种女性形象与传统的古代中国女性形象有所不同,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的一种理想化表现。
二、蜘蛛精的性别角色蜘蛛精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反派角色。
她外表美丽,但内心却阴险狡诈,擅长使用法术来迷惑人心。
蜘蛛精的性别角色展现了对女性的一种负面刻画,暗示了女性在权力面前的脆弱和易受欺骗的一面。
虽然蜘蛛精最终被取缔,但她的形象仍然影响着人们对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
三、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除了一些普通的人物外,《西游记》中还出现了一些神仙角色,如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被描绘为一位慈悲为怀、仁爱无私的形象,经常施舍恩惠于众生。
她的形象体现了对女性的一种神圣化,表现了女性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崇高地位。
观音菩萨的出现也为故事增添了一丝仁爱与慈悲的气息。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角色多种多样,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女性的不同认知与理解。
从女儿村的独立坚强,到蜘蛛精的负面形象,再到观音菩萨的神圣形象,每一位女性角色都在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反映出了作者对女性的多样性关注。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游记》中的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的塑造。
西游记读后感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
西游记读后感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西游记读后感: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女性形象丰满而多样,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智慧和勇气。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作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首先,蜘蛛精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她是一个具有妖艳美貌的女妖怪,但在小说中,她不仅有着智慧和聪明才智,还展现出了深情厚意。
蜘蛛精对唐僧深情厚意,多次出手相助,帮助唐僧取经,这一形象展示了女性的仁爱之心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与此同时,西游记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女性角色,那就是白骨精。
白骨精是一个迷人而狡诈的角色,她以一只美丽的白骨妖精的形象出现。
尽管她表面上有些恶劣的形象,但她内心渴望改过自新,并为此努力奋斗。
白骨精的形象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来自何种出身,都有改变的机会,重要的是内心的善良和向上的努力。
西游记中还出现了一位冷艳而强大的角色——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是一个神秘而智慧的女性形象,她能够洞察一切,并对人间的疾苦给予关怀和帮助。
观音菩萨的形象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她代表着慈悲和智慧,是女性力量的象征。
尽管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即表现出了强大的内心力量。
无论是蜘蛛精、白骨精还是观音菩萨,她们都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这些形象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女性应该追求自由和独立,勇敢地迎接挑战。
从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对性别平等的关注。
在古代社会,妇女地位较低,受到限制和歧视。
然而,作者通过描绘这些强大、智慧的女性形象,传达了平等和尊重每个人的重要性。
这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反思自己对性别平等的看法,并为之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呈现了不同性格、智慧和勇气。
从蜘蛛精的仁爱之心,到白骨精的奋斗与改变,再到观音菩萨的智慧和力量,这些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王静丽
作者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宁273165
来源:华夏地理
ISSN:1673-6974
年:2015
卷:000
期:002
页码:246-247
页数: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仙女;凡女;妖女
摘要:《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塑造方面,展现出了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不同的风采.无论是其中轮番出现的神仙还是妖怪,无论是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代表着作者吴承恩对于世间百态的思考与感触.文章主要针对作品中出现的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详细的阐述,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代表意义及对作品产生的价值所在.。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性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性摘要:从《西游记》中看国传统女性的标签,她们虽然大多数看似如出一辙,这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不管是神还是人,或者是妖,都带有极强的人性特点,从她们身上我们也能看出作者的反传统倾向。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反传统从古至今已经有太多人研究过《西游记》,说起《西游记》,无论老少总能滔滔不绝。
除了主要的人物和情节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方面。
其实西游记在古代一度被当做禁书,因为许多人认为它不仅仅是一部神话小说,其中有许多象征意味。
西游记讲的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唐太宗(和)去向西天佛祖求取真经一路上发生的故事,故事的来自于大唐僧人玄奘去印度游学的经历,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后来经过广泛流传和文人艰苦的再创作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作品中的主要形象深入人心,离不开一些次要人物的衬托,其中就自然少不了女性角色的润色。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这些标签化的人物,主要分为正派和反派。
而其中分量最重的便是“反派”们,她们虽然大多数看似如出一辙:长得年轻貌美但却只钟情于唐僧,只想和他成亲没想吃他的唐僧肉。
但其实她们也各有特色,所以只是单纯的将她们视作“陪衬”,着实可惜。
一、善良观音菩萨,佛教尊者之一,身居南海。
出现的比较早,而且也是全程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位。
作品中虽然未对其作过多的介绍,但是在情节推进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观音菩萨先是受邀参加蟠桃会,进而第一次见到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后来又受佛祖之命前往大唐寻找取经人,并为其找寻徒弟。
其中有一段描写:观音与木吒初到大唐国时,竟然都没有庙宇可以容身,与土地公一同暂住在城隍庙。
这便使得人们心中那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凡人不可靠近的观音菩萨走下神坛。
不再是那冷冰冰的神像,而是能救人于苦海,能解人之难的菩萨。
后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菩萨也是多次出手相援,数次为之收拾残局。
浅谈《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浅谈《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作者:杨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4期摘; 要: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研究价值较高,其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个性鲜明且性格魅力独特,富有浓厚的人情味,这也正是《西游记》的可贵之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就《西游记》中女性形象进行简要介绍,分析《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多重意蕴,进一步对《西游记》中矛盾的女性观进行探究,旨在对其中女性形象进行辩证分析,从而更准确的体会《西游记》中深刻内涵,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塑造作者简介:杨帅(1979.11-),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2引言:《西游记》所描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求取真经的故事,整个取经的过程中勇于克制欲念,最后战胜困难,实现人格升华。
《西游记》中在男权文化框架下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看似是陪衬,实际上所反映的是独立的人格,其中蕴藏着吴承恩的女性观念,每一种女性形象都有其文化意义。
1、《西游记》中女性形象1.1神性化女性形象有着慈悲济世形象的神仙以观音菩萨为代表,在师徒四人取经路上,观音菩萨帮助他们度过劫难,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西游记》中作者所刻画的观音形象是手提竹篮赶去解救唐僧,这就表现出观音菩萨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真切可感的仙佛,以慈悲为怀,其中蕴藏着仁爱思想,展现出中华民族浓厚的人本主义情怀。
观音菩萨作为女性仙佛的代表,将儒家传统文化统治地位展现出来,体现出传统文化基于大成,整个形象塑造中实现了传统女性善良与儒家博爱思想的结合。
除了观音菩萨意外,比较典型的还有毗蓝婆菩萨、黎山老母等,都能够展现出仙佛的慈悲心肠。
《西游记》中所描述的女性神仙,大多端庄高雅,但满怀慈悲,平易近人,在唐僧师徒遇难时出手相救,通过神性化女性想象塑造,也能够反映出明代宗教向世俗化转化的整体形势,当时思想开化对于神性化女性形象塑造也产生一定影响。
试论《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
浅议《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摘要]《西游记》作为神怪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赢得历代读者的喜爱。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不尽属人类,大致可分为女人、女妖、女仙三种类型,这三种女性类型可视为现实生活中良家妇女、荡妇和贞女的象征。
通过对这三类女性形象的研究可发现作者男尊女卑、女色误人等较为传统的女性观。
[关键词] 西游记女性形象《西游记》作为神怪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赢得历代读者的喜爱。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不尽属人类,大致可分为女人、女妖、女仙三种类型,这三种女性类型可视为现实生活中良家妇女、荡妇和贞女的象征。
通过对这三类女性形象的研究可发现作者男尊女卑、女色误人等较为传统的女性观。
美丽而软弱的女人中国自古有“红颜薄命”的说法。
《西游记》中为数不多的凡间女人形象,大多美丽而软弱,是“红颜薄命”最好的注脚。
唐僧的生母殷温娇出身高贵,乃丞相家的小姐,抛绣球选中新科状元陈光蕊为如意郎君,郎才女貌,本该安享幸福生活。
不料,却因为自己的美丽使丈夫遭遇杀身之祸。
小说中写道:那刘洪睁眼看见殷小姐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陡起狼心,遂与李彪设计,将船撑至没人烟处,候至夜静三更,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把尸首都推在水里去了。
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
刘洪一把抱住道::“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那小姐寻思无计。
只得权时应承,顺了刘洪。
[1](第八回)因为美丽而丧夫弃子、屈身事贼,直至十八年后儿子成人才得脱离苦海,殷小姐的不幸正在于生为女人的美丽而软弱。
与殷小姐遭遇类似的还有高老庄小姐高翠兰、宝象国公主百花羞、朱紫国王后金圣宫,她们都因为美丽而被男性妖魔(猪八戒取经之前应该视为妖魔)占有或控制,时间长达三年或十三年,直到男性英雄孙悟空的出现,才得到解救。
可见女人的命运其实是掌握在男性手中的。
女性“缺席”的判决 论《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缺席”的判决论《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张红霞
【期刊名称】《明清小说研究》
【年(卷),期】2004()2
【摘要】《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从凡间女人、天上女神到下界女妖,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主观态度。
这些女性形象,是在现实女性“缺席”的情况下,任由作者按其男权观念进行塑造的,她们的言行都是作者意识的反映,她们的道路也都是作者为其特意设计的,她们是作者头脑中不同类型的女性模型在作品中的显现。
【总页数】11页(P67-77)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男权思想;小说;艺术风格
【作者】张红霞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
【相关文献】
1.《西游记》中女性妖魔形象与《聊斋志异》中女性妖狐形象的比较 [J], 陈家春;严涛
2.《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研究 [J], 谢弋凡
3.从女性失语到男性缺席——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杜拉拉升职记》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J], 陈维虎
4.论邵氏《西游记》系列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J], 王凡
5.《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J], 杨晓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光幻影中世俗女性的映象《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
佛光幻影中世俗女性的映象--《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明代的小说创作,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出现之后,沉寂了一百多年。
明中叶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为了适应他们的文化需求,通俗文学又趋繁荣。
随着《西游记》的出现,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问世。
《西游记》最早感受时代剧变前的气息,因而在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上有异于《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形象,是社会的投影,而女性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天然尺度,她们的艺术形象尤其负载着复杂多样的社会因子。
《西游记》的女性世界十分驳杂,作品的魔幻色彩、宗教意识遮蔽了人们的目光,因而绝少有人留意那些女仙佛神怪以及她们身上所透射出的曙色。
《西游记》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女妖魔、女神仙及俗世女子三类。
作者借这些世俗凡人和神佛形象对人情人性的渴求,对生命长存的期望,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传导出渐趋时俗、复归人性的时代趋向。
一《西游记》并非描写世情之作,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相比,它与史实距离更远。
但是怪诞离奇的神魔争斗中隐寓着世态人情,折射出丰富的社会内容与时代风貌。
玉面公主、树精杏仙及女童丹桂腊梅、盘丝洞的蜘蛛精、黑松林的老鼠精、天竺国假公主玉兔精等。
这些女妖,有的是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有的是想与唐僧成亲,破其真阳;有的是真心想与唐僧作夫妻。
她们都以美貌诱人,考验师徒四人真心向佛的心志,都在九九八十一难之中。
她们虽为妖魔却有着世俗中人的人情人性,正是“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铁扇公主的形象塑造十分成功,活脱脱世俗中人。
身为翠云山芭蕉洞主,凭其稀世珍宝芭蕉扇称霸一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她的丈夫牛魔王为贪图美色与百万家私,又讨玉面公主为妾,到摩云洞做了“倒插门的女婿”。
铁扇公主过着被遗弃、被冷落的凄苦生活。
她渴望夫妻长相厮守,因此,当孙悟空假扮牛魔王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喜出望外,俏语温存,试图以情以义感化夫君,人世间夫妻之情之状在她身上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透过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给女性带来的内心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2013年(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姓名:张成良学号:1534001226498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女神:完美的超我 (2)二、普通妇女:现实的自我 (3)三、女妖:无束的本我 (4)注释 (7)参考文献 (7)【摘要】:明代中后期,由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市民队伍的壮大,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后,《西游记》逐渐被广大人民接受。
《西游记》最早感受时代剧变前的气息,因而在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上有异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西游记》为我们塑造了丰富的女性形象,为我们了解女性提供了平台。
如果说对人的解放首先是对女人的解放,那么,要想理解人,首先要了解女人。
经过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整合,女性可以分为无情无欲的女神,他们是理想中的女性,是楷模的代表,有情有欲但能理性对待的世俗女性,她们生活在传统贞洁观念的束缚下,完全不能控制自己欲望的女妖,她们被视为祸水,警戒男士望而远之。
【关键词】:《西游记》妇女观女性形象《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以魔幻为题材的浪漫主义作品,书中塑造了数百个奇特的形象,涉及天上、人间、地下,儒、释、道三教,乃至于动物界和植物界,既有正面形象的神仙菩萨等,又有的反面形象妖魔鬼怪等。
众多的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人、妖、兽三者结合的特殊手法,在人物的身上体现了人间社会中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具有兽的外形和习性,妖的神通等传奇性。
在《西游记》中,女神、女人和女妖分别代表着“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小说具有人格化特征的女性形象系列。
一、女神:完美的超我《西游记》中的女神形象非常多,比如七衣仙女、王母、观音、嫦娥、太阴、风婆电母、毗蓝婆、四圣(黎山老母,观音,文殊和普贤)所化母女等,有十几个,她们多是一些清心寡欲,有着菩萨心肠的仙佛,她们总是能对唐僧师徒施以援手,救他们于危难之际。
也正应为如此,作为女神的女性,是整个人类崇拜的偶像。
作者将这些女性塑造的完圣洁完美,代表了作者心目中超我的女性形象,这类女性被当时社会认可,被人们推崇。
是当时社会世俗女性学习的楷模。
对于小说中的其他女神,作者只是轻描淡写,我们对其印象也不深刻,着墨较多的女性是观音、嫦娥等几位女性,因为是作者着力塑造的超我形象,所以她们的欲望我们很难看到。
观音是全书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一个女神形象,在小说的第八回中这样提到:“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
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
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
眉如小月,眼似双星。
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这些描写给人一种端庄、华丽的感觉,也给人一种美而不俗的视觉享受。
观音不仅有着美轮美奂的外表,给人一种脱俗的感觉,而且她还有着超强的本领。
可以说,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观音出手相助,就连如来佛祖也大加赞扬:“别个是也去不得,须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她对唐僧的要求是不图回报,完全没有掺杂任何个人欲望。
观音是作者对世俗女性净化后的产物,她美丽、圣洁,没有了世俗女性的七情六欲,是一个完美女性形象的代表,达到了“超我”的境界。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观音不仅有着端庄的外表,高超的本领,而且她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在作品中,她的形象具体可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女性形象。
小说的四十九回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
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
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
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
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
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
”是啊,悟空也觉得甚是奇怪,嘴中还念叨:“这观音,既不安心打坐,也不装扮梳洗。
”这是对还没来得及化妆的观音的形容,与以前观音的端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她见客的时候居然也是赤裸着双脚,露出了两只胳膊,从这里看出观音的身上也有女性化的一面。
在孙悟空的面前,有几次观音的形象被笼罩上了世俗女性的影子,不再是我们心中的高高在上的女神,她充满了人间女性的色彩。
在小说四十二回:当她听孙悟空说有人变换成她的模样时,她竟然“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一掼”,由此可见,菩萨也有生气的时候,她也有喜怒哀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形象。
更有一些语言,彻底颠覆了观音的女神形象,再看四十二回她和孙悟空的对话:“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些什么东西作当,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
”这些话,充满了调侃的意味,她不仅在夸耀自己的美貌,而且好像和孙悟空作起了交易,一点神仙的样子也没有。
作者完全把她的形象写的富有人性化意味。
作者对观音形象的刻画,已经打破了世俗观念的局限,淡化了对神性的描写,更加注重描写人性美。
我们可以了解到,小说中的观音不仅有着端庄的外表,高超的本领,还是一个具体实在的女性形象,完全符合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理想女性的化身,也因为如此,她们的形象才更加符合弗洛伊德的超我人格理论,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的代表。
二、普通妇女:现实的自我在小说《西游记》中,世俗女性主要有女儿国国王、温娇、百花羞、金圣宫娘娘、天竺国公主等,她们都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是世间女性形象的代表。
她们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欲望,她们最后都用理智战胜了激情,是自我的典型代表。
女儿国国王对唐僧可谓一见钟情,她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又有整个江山,她愿意用她的所有,换取唐僧的真心,愿意纳唐僧为王,自己做王后。
这种做法足以见得她对情欲的渴望,她把爱情看的比江山、金钱和地位都重要,她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让人惊叹。
看小说的五十四回:女王闻满心欢喜,对众文武道:“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玉帝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却不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拜舞称扬,无不欢悦。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外,不觉淫淫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玉帝,还不来占凤乘鸾也?”只见那女王走近前来,一把扯住三藏,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
”这些表述,无不体现了国王对情欲的大胆追求,她用她的理智战胜了欲望,在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她放下了自己的欲望。
相对于女儿国国王来说,小说对唐僧的刻画让人觉得不尽人意。
他过分压制自己的欲望,显得苍白无力。
小说以国王的失败而告终,其实是对女性自作多情的一种嘲弄。
这里,体现了欲望和清规戒律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情欲只能让步,说明了封建社会对人的自然欲望有着很深的压制作用。
小说同样还讲到两位女性,唐僧的母亲满堂娇和百花羞公主,她们也受到了封建礼教的约束,最后都成了当时社会的牺牲品。
满堂娇又叫温娇,是一个丞相的女儿,她用抛绣球的方式和陈光蕊结为夫妻,结婚不久,两个人坐船去江洲付任,船夫贪图美色,杀害陈光蕊,强占温娇为妻,当时温娇已经怀有身孕,为了给陈家保留香火,她委曲求全,生下了唐僧,但不被刘洪允许,温娇只好把孩子放在江中,最后是一位长老救了小孩的性命。
陈光蕊,也因为曾救过龙王一命而复活。
十八年后,全家人团聚了。
本来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由于社会道德的约束,她不得不放下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愿望,从容自尽。
作者安排温娇的结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贞操观念深入人心。
虽然她的高尚品质让人称赞:她为了给丈夫报仇,为了给陈家延续香火,忍受着奇耻大辱,身心受尽了折磨和摧残,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和一个贤良的妻子,但是在社会道德的约束下,她没办法原谅自己的过失,从容自尽是当时社会女性自我意识的表现。
温娇用死来获得心灵上的解脱,而百花羞则是活着赎罪。
百花羞本是宝象国公主,和奎木狼私通生下两个孩子,她们做了十几年的夫妻也很恩爱,但就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仍然想回宝象国,以至于最后出卖了丈夫。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此非我儿以盛衰改节,皆因出乎不得已,何得为耻?”这是殷丞相的话,可见封建传统道德对人的摧残之深。
无论是女儿国国王对情欲的大胆追求,还是温娇从容自尽,乃至百花羞苟活于世,都表现了女性追求自然欲望和当时社会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她们都是自我的载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守贞操,克制甚至泯灭女性的欲望,才是判断女性的根本标准。
对女性坚守贞操的自觉要求始于西周初年,《周易》有言:“恒其德贞,从一而终也”。
对女人贞操的基本要求就是从一而终。
汉代统治者在《女戒》中强调:“男有再娶之义,女无二适之文”,严重扼杀了女性的欲望。
对女性压抑更为严重的是宋明理学,它以复兴儒学,重振三纲五常为目标,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
对于男子来说,就是克己修身,在家不好姬妾,在外贱妓远娼,而对于女子来说,未婚的要守身如玉,已婚的严禁通奸,而且丈夫死后不允许改嫁。
如果改嫁,就是失节,也就是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到了明代,传统的贞洁观念达到顶峰,我们可以从《西游记》中的世俗女性的不同遭遇看出,作者对贞操的极度关注。
前文提到温娇被霸占,失去了贞操,在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下,她因为羞愧和自责而“从容自尽”的悲惨结局,作者这样安排,其实就是为了迎合当时失去贞操的女性不得不死的社会风气。
另外一位世俗女性百花羞同样也失去了贞操十几年,可是为什么她没有死呢?原因就在于她虽然活着,但生活的却十分痛苦,她内心充满了罪恶感。
从她给父亲的书信中可以明显看出,书信的第一句话就说:“不孝女百花羞”,本来她自己也是受害者,但为什么要给自己套上一个不孝的罪名呢?原因在于“被妖怪倚强,霸占为妻”“不能竭力怡颜,尽心奉孝”,还产下两个妖儿,她自己感觉对不起家里人,她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败坏人伦,有伤风化”,可见封建贞洁观念在女性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
百花羞没有像温娇一样从容的死,只能失节苟活,“侍奉双亲到老”以赎“不孝”之罪,以此来减轻积压在内心的负罪感,她活着其实是一种折磨。
从这两位女性可以看出,女性自身是封建道德观念的自觉维护者,她们心甘情愿的作男性的附庸,对于这些,她们从来没有过怀疑,这是明代社会妇女主体意识淡薄的真实写照,这些女性都缺乏正视自己人格价值的能力和勇气。
三、女妖:无束的本我在某种程度上, 《西游记》中的女性妖怪给人印象之深刻要超过一些面目模糊的男性妖怪。
甚至也超过了作为主要人物出现却默默无闻的沙僧。
《西游记》中这些女妖作为取经力量的阻碍,与书中面目狰狞丑陋的男性妖魔相比, 几乎是清一色的美女, 个个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她们都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是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如白骨夫人,金角大王的母亲九尾狐,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以及简洁想吃唐僧肉的比丘美后白面狐狸。
可以说,她们代表的是女性意识中追求长生的本我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