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学年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0学年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含解析)

1《物态变化》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2015·甘肃兰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白雾弥漫,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 不合题意;夏天,大雨滂沱,雨的形成是高空中的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发生熔化形成的,B 不合题意;秋天,霜打枝头,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不合题意;冬天,千里冰封,冰的形成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D 符合题意。

2.(2019·湖南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海波是非晶体2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 min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海波从第5分钟开始温度保持50 ℃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 ℃,约到第8 min 时熔化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8 min -5 min =3 min,故A 、B 错误,C 正确;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 错误。

3.(2019·甘肃定西二模)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 错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所以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的,故B 错误;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 错误;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 正确。

4.(2019·湖北孝感)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

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3,车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雾气,故A 、C 错误,B 正确;打开除雾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玻璃上的小水滴会汽化为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故D 错误。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

1、用体温计正确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C2、在冷却食物时用0 ℃的冰比用0 ℃的水好,这是因为 ()A.冰比水的温度低,因为冰是冷的B.同样多的水和冰冷却物体时,吸收一样多的热,所以效果相同C.冰有熔化成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D.水结成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答案】C3、小红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答案】D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塑料、沥青、蜂蜡B.明矾、水、石英C.萘、铁、松香D.水晶、食盐、黄金【答案】D5、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答案】C6、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放热,沸腾吸热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有致冷作用【答案】B7、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答案】B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A.65℃B.74℃C.66℃D.78℃【答案】C9、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第4~5min内是液态B.甲是晶体C.乙是晶体D.甲在3~6min内不需要吸热【答案】B10、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答案】A1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答案】D1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答案】D13、初冬时节,早晨发现南湖的水面在昨天晚上结了一层薄冰,昨夜最低气温()A.0℃B.0℃以下C.0℃以上D.0℃或0℃以下【答案】B14、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A.热风干手机让水沸腾,发生了汽化B.提高了手上水的温度,不利于水的蒸发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有利于水的蒸发D.热风将水吹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有利于水的蒸发【答案】C1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答案】D二、填空题。

《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 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完毕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共40.0 分〕1.如下图的以下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枝头结霜B. 山间起雾C. 雪人变小D. 海面结冰2. 小美同学对冰和石蜡分别加热,并通过试验过程中记录的试验数据绘制成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液共存状态B.甲图象中的DE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C.乙图象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D.甲图中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3.在标准大气压下,把一块零下15℃的冰放在一杯5℃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水中仍留有一块冰,此时能说明杯中( )A.水的温度和冰的温度都是0℃B.水的温度高于冰的温度C.冰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水的温度是0℃D.不知水和冰的质量,无法确定冰和水的温度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铁块的温度比木块的低B.夏天翻开冰棒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缘由不一样D.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5. 如下图,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将两试管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直到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6.依据如图所供给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 78水银−39 357铅328 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的B.−39℃的固态水银吸热,温度肯定不变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D.铅的凝固点时温度为−328℃7. 在标准大气压下,如下图用水浴法做“冰的熔化”和“碘升华”的试验.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 ℃和113.5 ℃.比照两试验有以下推断:(1)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取热量;(2)冰和碘都经受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两个推断( )A. 只有(1)正确B. 只有(2)正确C. (1)和(2)都正确D. (1)和(2)都错误8.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消灭露珠属于熔化现象B.晒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D.冬天的早晨,树叶上的霜是凝固现象9.关于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B.C. D.A. 水结冰— —凝固,吸热 C. 露的产生— —汽化,吸热B. 雾的生成— —液化,放热 D. 霜的形成— —升华,放热10. 关于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B. 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外表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都是吸热的C. 早晨,路边的草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分散成的小水滴D.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四周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1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摄氏温标中,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A.0℃ B.4℃ C.37℃ D.100℃2.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A.负摄氏3度 B.摄氏零下3度C.零下3度 D.零下3摄氏度3.如图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4.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 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洗 D.在酒精灯上烧5.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8.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8.7℃ B.36.5℃ C.75.2℃ D.2.2℃6.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9.下列各种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B.春天冰雪消融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10.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甲流肆虐全球,严重威胁人们健康。

如图是在预防甲流中我们常常使用的汞体温计。

它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工作的。

12.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

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及答案一、单选题1.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2. ”真假实验室”趣味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 在冰棍上,这时舌头表面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3.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4.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武隆的雪B.人刚从北温泉里出来觉得冷C.沸腾的火锅D.仙女山的雾5 .下图中,正确描述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 A 77℃6 .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7 .有一种植物的繁殖技术叫托插。

育苗时先剪取植物的茎插入土中,等到生根 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在栽种植物时,为了减慢水分蒸发,提高 成活率,可将茎上的部分或全部叶片剪去,此方式使水分蒸发减慢的物理原理是 ( )D.A.减小蒸发面积B.降低液体温度/∕minA. B. r/minC.C.减慢液体上方空气流速D.三者均是8.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用体温枪测得小明同学体温为36.8C9.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C.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7s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10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说法正确的是()I R—・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10. 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C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C的水中会熔化, 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 16℃B. 30℃C. 47℃D. 70℃11.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初三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

摄氏温度把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

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______.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______ 。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______ ,它有两种方式:______和 ______。

4。

物质从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所有气体,在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6。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______至______,最小分度值是______。

7。

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和。

8。

海波的溶点是48℃。

则: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呈态.9。

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过程中要 ______热量.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汽化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固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液化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吃冰棒解热升华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把℃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D.无法判定2.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A。

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

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A.熔化、汽化B。

熔化、液化C。

液化、凝华D.液化、升华。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2.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得模糊,但经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凝固后熔化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的加热,当烧杯中冰块有大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不熔化D.无法确定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A.冰和水B.铜和固态水银C.玻璃和石蜡D.海波和松香5.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是水液化形成的B.露是水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6. 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一些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B.人体正常体温是39℃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水的温度约70℃7.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8.3℃,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几种物质的熔点:酒精—117℃水银—39℃煤油—30℃冰0℃)A.体温计B.煤油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9.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水的温度都升高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10.下列现象描述一定质量的水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水蒸发快慢跟水的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同的水,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1.寒冷的冬天,冰雕展览会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现象。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A.B.C.D.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温度约为-5℃3.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

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下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A.打在枝头的霜B.屋檐下的冰挂C.消融的雪D.山间的云雾4.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A.B.C.D.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6.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雨B.露C.雾D.霜7.雷州半岛常年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工农业生产.今年2月21日我市在廉江高桥镇发射了6枚火箭,利用火箭把催化剂播撒到云中实现了人工降雨.催化剂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了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凝华、液化D.升华、液化8.由于天气炎热,会议室内开着空调,一位参加会议的同学发现会议室的玻璃窗上结了层小水珠,对这种现象的下述解释中正确的是()A.低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侧形成了小水珠B.高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C.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D.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外一侧形成了小水珠9.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把它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致使镜片脱落10.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武汉在2024年3月24日成功举行了精彩的马拉松比赛。

为保障武汉马拉松比赛顺利进行,武汉相关部门特地采用了“人工驱雨技术”避免降雨对武汉马拉松比赛的影响。

在生活生产中,我们也时常利用“人工降雨技术”为干旱地区抗旱。

下面关于干冰人工降雨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来降低云层温度B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凝结在凝结核上形成雨C .干旱季节,只要我们需要,随时都可以利用人工降雨抗旱D .人工降雨和人工驱雨可以随意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是描写“霰”的诗句。

“霰”是高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直接凝结成的小冰粒,呈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

下列与“霰”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A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B .“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C .“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D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3.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C .正常人1min 的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D .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80℃4.如图所示,滑雪场地内的造雪机在进行人工造雪。

其工作原理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细小的水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细小的水滴在低温空气中遇冷变成“雪”飘下。

在造“雪”过程中,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液化B .凝华C .汽化D .凝固5.哈尔滨文旅火爆全国,冰雪大世界的吸引力持续拉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块采自松花江,是江水凝华形成的B.工人采冰时热的满头大汗,头上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汗水沸腾后形成的C.冰块垒起来很高,在雕刻之前,要用水把冰块“粘”起来才安全,这是凝固现象D.由于天气变化,冰雕熔化,此过程是放热过程6.如图所示为学校教学楼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阀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喷口处冒出“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B.灭火器内的二氧化碳液体喷出后汽化放热C.瓶内的液体是通过降温实现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入的D.瓶壁外侧出现少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某同学在运动时不慎扭伤,为减轻疼痛,医生采用了“冷疗法”治疗,其主要采用一种叫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标准大气压下该有机物的熔点为一139℃,沸点为12.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夯实基础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D.此时,教室的室温约35℃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二、能力提升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化成水露的形成C. D.雾的形成雪的形成7.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9.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C.液化 D.升华三、课外拓展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11.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B.树上的雾凇--凝华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四、中考链接13.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5.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A能力提升5.【答案】A6.【答案】A【解析】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A.7.【答案】A【解析】解:AB、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食物温度降低,不易变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D、刚从“简易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食物的外包装上液化成为小水珠.选项C、D均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灯丝变细,是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不符合题意;D、水被晒干,由液态汽化成为气态.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解:锅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是部分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此过程叫汽化.故选B.课外拓展10.【答案】B【解析】解: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11.【答案】C【解析】解:A、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BC、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解:A、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中考链接13. 【答案】C【解析】: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B、夏天,积水干涸,属于汽化过程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答案】D【解析】: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体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从冰柜取出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不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15. 【答案】C【解析】:解: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冰山上的积雪既能熔化成水,又能由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正确.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

初三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以下是一份初三物态变化的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学习和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熔化?A. 水结成冰B. 铁水凝固成铁块C. 冰融化成水D. 水蒸发成水蒸气2.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什么?A. 升华B. 凝华C. 液化D. 凝固3.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升华现象?A.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B.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C. 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D. 水在0℃以下冻结成冰4. 凝华现象通常发生在什么条件下?A. 温度高于0℃B. 温度低于0℃C. 温度等于0℃D. 温度在0℃以上但低于100℃5.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液化现象?A. 酒精挥发B. 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C. 冰融化成水D. 水蒸发成水蒸气答案:1. C2. B3. A4. B5.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7.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8.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9.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10.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答案:6. 熔化7. 汽化8. 升华9. 凝华10. 凝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为什么冬天的早晨会有雾?12. 请解释为什么夏天的冰淇淋会融化?答案:11. 冬天的早晨会有雾,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遇到冷空气后,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雾。

12. 夏天的冰淇淋会融化,是因为冰淇淋在高温下吸收热量,使得其内部的冰晶熔化成液态,从而发生熔化现象。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3.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14.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冰的熔化过程,并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3.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

“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7.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金属盘底面水变多B.烧杯中冰变少C.推动液态乙醚变多D.碘锤中碘粒变少8.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装有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态物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3.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4.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人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5.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6.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7.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8.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高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9.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0.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冬天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春天来到,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4题图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2.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3.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 B .液化 C .汽化 D .升华 4.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

所应用的原理是A .水凝固时放热B .水汽化时吸热C .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5.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 .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A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6.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A .汽化和凝固B .汽化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升华和凝华 7.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B .初冬,田野里出现了霜C .家中,冰箱里冰盒中的水凝结成冰块D .房里,敞口瓶中的花露水蒸发 8.2015年10月5 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 .较小的密度B .较小的凝固点C .较低的熔点D .较低的沸点9.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 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 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0.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 ④初春,冰雪消融。

培优:九年级物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测试(全国精选)及参考答案

培优:九年级物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测试(全国精选)及参考答案

培优:九年级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全国精选)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1春•汕尾期末)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营销广告中,人们十分惬意地喝着暖暖的奶茶。

细心的小丽发现装着热气腾腾奶茶的玻璃杯上有不少小水珠。

这些水珠均()A.是汽化形成的B.是凝华形成的C.需要吸热才能形成D.附着在玻璃杯的内侧2.(2021春•霸州市期末)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连通器中,液面高低与容器形状有关B.马德堡半球实验能够准确测量大气压的数值C.气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D.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的原理3.(2021•大连二模)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

以下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凝华B.盛夏,浓雾弥漫--汽化C.深秋,青草上的露珠--液化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霜--凝固4.(2021•平邑县模拟)小明看到水烧开后,壶口有“白气”生成。

以下变化和上述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干冰变小B.晶莹露珠C.雾凇满枝D.铁变铁水5.(2021•原州区模拟)“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过程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过程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过程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吸热过程6.(2021•凉山州)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B.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7.(2021•沙依巴克区三模)在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放一杯温水,如图所示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出这杯水经过较长时间后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图像是()A.B.C.D.8.(2021•江都区一模)如图所示,是“水沸腾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应该从下向上组装器材B.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总是100℃C.水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吸热D.加盖子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9.(2021•喀什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将A、B两个杯子放入水槽中,A杯倒扣入水中,B杯内有水,然后对水槽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不能沸腾,B能沸腾 B.A能沸腾,B不能沸腾C.A能沸腾,B也能沸腾 D.A不能沸腾,B也不能沸腾10.(2020春•渠县校级月考)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内,盛有一些0℃的水,如果将容器内的空气迅速抽去,那么发生的现象是()A.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均为0℃B.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不变C.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减小D.容器内只有0℃以下的冰,水全部被抽走11.(2018秋•城关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1中哪一幅图像大致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2.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3.火箭升空的景象常在电视或图片上看到.在升空的瞬间,常伴着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这些白色气团是A.火箭发动机喷出的废气B.发射台底部水池中的水被气流冲起的水雾C.发射台底部水池中的水被高温火焰汽化后再液化而形成的水雾 D.高温的大气和烟尘4.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5.适宜人体淋浴的水温是A.10℃ B.40 ℃ C.80℃ D.100℃6.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7.夏天,从冰柜拿出来的冰棒,它的周围会冒“白气”,这是A.升华现象 B.凝华现象 C.液化现象 D.汽化现象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9.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10.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用久的白炽灯内壁会发黑,这是钨丝经历了 A.升华过程 B.凝华过程C.凝固过程 D.先升华、后凝华11.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再喝,这样做的目的是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照暴晒下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来源:学科网]A B 图1 C D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12.对于图2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t=100℃,能表示水的沸腾图像 B.如果t=48℃,能表示海波的熔化图像 C.如果t=32℃,能表示蜡的熔化图像 D.如果t=0℃,能表示冰的熔化图像1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煤油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1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15.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这种现象是A.熔化 B.升华. C .汽化 D凝华16.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18.把5000g 0℃的水和5000g 0℃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A.用0℃的冰好 B.用0℃的水好 C.都一样 D.无法确定19.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 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 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0.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21.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B .夏天,雨笼山峦 A .春天,雾绕群峰C .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冰封雪飘 图322.电冰箱工作时,液态的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迅速 ,变成气态,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在冰箱外 ,这样就将冰箱内的热带到了外面.23.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只雪糕时,上面有“白粉”,这是 现象,剥开纸后看到雪糕向 (填“上”或“下”)冒“白气”,这是 现象.24.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4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25.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6.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 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2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热.28.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你认为茶壶放在 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29.请你按照某一依据对松香、玻璃、铜、铁、沥青进行分类,其中 为一类,你分类的依据是 .30.双金属片温度计是利用 的热胀冷缩来工作的,在受热膨胀时,双金属片会向膨胀得的一侧弯曲.(填大或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第31小题4分,第32~33小题各5分,第34小题6分,计20分)31.为了证明酒精在高温下能汽化,小明将几滴酒精滴入透明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立即放入80℃的热水中(如图5),他应该看到什么现象才能证明酒精发生了汽化现象?他设计的实验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指出来.32.如图6所示,将一瓶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拿出后会出现两个现象.现象一:瓶内的水结冰并且“多”了;现象二:过了一会儿,瓶的外壁出现一层小水珠.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33.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7.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图5图6(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___ _____. (3)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4)如图8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利用图象分析说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34.小军在学习《物态变化》一章时,听老师说,夏天草地上的露水和冬天地上的霜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来的,前者变成了液体,后者变成了固体,小军想为什么水蒸气会发生两种不同的变化呢?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自选器材设计出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方案.四、应用与实践题(共3小题,第35小题6分,第36~37小题各7分,计20分.)35.当出现大旱时,一些地区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旱情.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将干冰撒播到云层中使其降雨.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 36.宋棋同学在家观察妈妈做饭时发现,烧沸腾的油中不慎滴入水滴,会造成油滴飞溅,发出爆裂的响声;但妈妈在汆鸡蛋汤时,向沸腾的水中滴入油滴,却并没有上述现象发生.请你猜想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37.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图7 图8二、填空题21、汽化,降低.2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23、下,液化.24、汽化,液化.25、升华,熔化.26、小红,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27、凝华;吸.28、水蒸发吸热,阴凉通风的.29、铜、铁,它们都是晶体.30、金属,小. 三、实验与探究题31、应该看到塑料袋鼓起来;实验中没有将袋中空气挤尽,这样实验可能是空气受热膨胀使塑料袋鼓起来了,不能说明酒精发生了汽化现象. 32、根据mVρ=(或m V ρ=),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冰和水的质量相等,所以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瓶壁的温度低于外界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液化成小水珠.33、(1)受热物质受热不均匀;(2)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3)B ;(4)从图象看出,第1分钟内的冰和第5分钟内的水吸收了相同的热量,二者质量相等,但冰升高的温度高,根据t cm Q ∆=吸可知,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34、猜想:可能是外界温度高低造成的,在温度降低且高于0℃时,发生的是液化,在温度降低且低于或等于0℃时发生的是凝华. 实验方案:(1)器材:两片相同的树叶,冰箱.(2)步骤:在夏天,将两片树叶分别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和冷藏室里,过20分钟后拿出,观察两片树叶上的变化,看从冷冻室里取出的树叶上是否有小冰晶出现,从冷藏室取出的树叶上是否有小水珠出现.四、应用与实践题35、固态的干冰撒播到云层中后,会迅速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导致云层温度降低,云中大量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小水珠和小冰晶越聚越多,当大气托不住时,便落下来形成降雨.36、这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高.当水滴入沸腾的油中时,水由于密度大而迅速下沉,同时迅速汽化成水蒸气,体积剧烈膨胀,引起油滴飞溅和空气振动发声.而油滴入沸水中 时,由于油的密度小而浮在水面上,同时沸点比水高,油不会迅速汽化,不会引起上述现象.37、汽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前挡风玻璃液化成了小水珠,形成了一层雾气, 妨碍了人的视线.用暖风吹挡风玻璃上的小水珠,可以使小水珠在高温下蒸发成水蒸气,使人看清前面的景物.。

沪科新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沪科新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沪科新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高,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高,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低,沸点高D.防冻剂的凝固点低,沸点低2.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生吸放热的情况。

下列物态变化中,会吸收热量的是()A.冬天,树上挂满了雾凇B.草叶上有露珠形成C.铜水铸成铜像D.雪人慢慢变小3.深秋的屏山县老君山常常出现“缥缈的雾,晶莹的露,轻柔的雪,凝重的霜”这种现象,下列对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升华现象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轻柔的雪”是凝华现象D.“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4.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D.该物质的熔点是48℃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A.B.C.D.6.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该物质不是晶体B.物质在cd段时是气态C.第5分钟时物质熔化完成D.物质在bc段也需要吸收热量7.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处应该刻上5℃B.C处应该刻上﹣5℃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8.北京某日气温为﹣8℃,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此时()A.冰的下表面温度为0℃B.冰的上表面温度为0℃C.冰的上、下表面的温度都为﹣8℃D.湖底的水温为﹣8℃9.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B.探究液化时,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C.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都放在阳光下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D.观察冰、烛蜡的实验中,冰与烛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10.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盛有质量完全相等的水。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放热的是()A. 春天,河流解冻B. 夏天,冰雹直下C. 秋天,雾气漫天D. 冬天,雨雪纷飞【答案】 A【解析】【解答】A.河水解冻是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A符合题意;B.冰雹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B不符合题意;C.雾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放热,C不符合题意;D.雪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2.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 用温度计测温度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答案】A【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故选A.3.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凝华【答案】B【解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4.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两个鸡蛋重约1NB.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 人脉搏ls跳动约70次D. 教室的高度约为1.5m【答案】 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重约1N,A符合题意;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3~27℃,B不合题意;C、人脉搏1min跳动约70次,而不是1s,C不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约为3m,D不合题意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力、时间、温度、长度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本题 .5.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6.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 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B. 通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约为1AC. 教室门高约为300cmD. 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答案】 B【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s,A不符合题意;B.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接近1A,B符合题意;C.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C不符合题意;D.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所以一般情况下更不到45℃,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见数据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如图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A.a、b、c肯定都是晶体
B.a、b、c的熔点相同
C.c比a熔点的低
D.a比b的熔点高
3、工业生产中用蒸馏法来提高酒精度,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给含水较多的酒精加热使它汽化,把蒸气引出,再经过冷凝管(冷凝管是双层玻璃管,冷却剂从管口1流入,管口2流出)冷却液化成纯度较高的酒精溶液,这种方法的依据是()
A.水的密度比酒精大
B.水的沸点比酒精低
C.水的比热比酒精大
D.水的沸点比酒精高
4、用开口的烧杯烧水,水沸腾后继续用猛火加热,•这时烧杯中的水温()
5、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6、在寒冷的冬季,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结了一层冰花,是()
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吹气
8、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应该:()
10、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
12、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13、冰层下有水流动,冰和水接触处的温度是___________,最底层水温是4℃,你猜想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14、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问三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15、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_________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量。

16、将碘的小颗粒放到烧杯里,上边盖一个玻璃器皿,在杯底部加热时会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同时玻璃器皿底部有紫黑色碘颗粒生成,这两个现象反映了碘发生_____和_____。

17、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见图a)方向观察读数。

其中沿________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____________,
18、将食物和水放在高压锅中加热时,由于水____________从而在锅内形成高于1标准大气压的环境,因此锅内水的沸点会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
19、物态变化⑴放在碗中的水变浅了⑵夏天阴暗处的水管“出汗”
⑶堆高的雪人“消瘦”了⑷撒在舞台上的干冰不见了
⑸冬天早晨屋顶的霜⑹蜡液浇注鞋模
20、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在第__________分钟开始熔化,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___分钟,第3~7分钟,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___,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___。

(4分)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⑴根据记录在图5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⑵由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____________
22、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______(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________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⑶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____________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25、李明同学认真观察烧开水的过程,初步发现当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出现;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发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有一小段距离,而在水壶嘴位置什么也看不见,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两个现象。

26、李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⑴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⑵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