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本科第四学期材料l力学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教案笔记

材料力学教案笔记

材料力学教案笔记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包括弹性理论、塑性理论、材料的本构关系、应力与应变、扭转、弯曲、剪切、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等。

3.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值计算:学习使用数值计算软件,进行材料力学问题的计算。

4. 实验:进行应力、应变、硬度等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三、教学内容1. 弹性理论:弹性变形、弹性模量、泊松比、弹性能量。

2. 塑性理论:塑性变形、塑性模量、屈服准则、塑性应变。

3. 材料的本构关系:应力-应变关系、屈服条件、强化规律。

4. 应力与应变:正应力、剪应力、正应变、剪应变、泊松比。

5. 扭转:扭转理论、扭转应力、扭转应变、扭转强度计算。

四、教学安排1. 课时:48学时。

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数值计算、实验。

3. 教学进度:第1-8周:弹性理论、塑性理论、材料的本构关系、应力与应变。

第9-12周:扭转、弯曲、剪切、组合变形。

第13-16周:压杆稳定。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等,总分100分。

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总分30分。

3. 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材料力学》(第四版),作者:孙元桃、李永强。

2. 辅助教材:《材料力学教程》、《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课程、论文、技术标准等。

4. 软件工具:Abaqus、ANSYS等数值计算软件。

七、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讨论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正确性、完整性、创新性等。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B卷及答案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B卷及答案

***学院期末考试试卷考试科目 《材料力学》考试成绩试卷类型 A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对象土木本科一、填空题(总分20分,每题2分)1、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各部分间产生的 ,称为内力。

2、杆件在轴向拉压时强度条件的表达式是 。

3、低碳钢拉伸时,其应力与应变曲线的四个特征阶段为 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4、线应变指的是 的改变,而切应变指的是 的改变。

5。

梁截面上弯矩正负号规定,当截面上的弯矩使其所在的微段梁凹向下时为 。

6。

梁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在建筑中,起控制做用的一般是 条件。

7、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适用于 材料,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适用于 材料。

8、求解组合变形的基本方法是 。

9、力作用于杆端方式的不同,只会使与杆端距离在较小的范围内受到影响,该原理被称为 .10、欧拉公式是用来计算拉(压)杆的 ,它只适用于 杆。

二、 单项选择(总分20分,每题2分)1、用截面法可求出图示轴向拉压杆a-a 截面的内力12N P P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N 其实是应力 B. N 是拉力C. N 是压力 D 。

N 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2、构件的强度是指( )A.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B.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 。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D.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稳态的能力 3、现有钢、铸铁两种杆材,其直径相同。

从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图示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方案是( )A 。

1杆为钢,2杆为铸铁 B. 1杆为铸铁,2杆为钢 C. 2杆均为钢 D. 2杆均为铸铁4、从拉压杆轴向伸长(缩短)量的计算公式EANll =∆可以看出,E 和A 值越大,l ∆越小,故( )。

A. E 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B. 乘积EA 表示材料抵抗拉伸(压缩)变形的能力。

C. 乘积EA 为杆的抗拉(压)刚度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空心圆轴的外径为D ,内径为d ,α=d /D 。

材料力学试卷和答案_学习的指南(专本科函授)

材料力学试卷和答案_学习的指南(专本科函授)

材料力学-学习指南一、 填空题1 工程构件正常工作的是 ――――――――――――、、――――――――――――、―――――――――――――。

2 工程上将延伸律-------≥δ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3.使用强度理论对脆性材料构件进行强度计算时.对以――――――― 应力为主的应力状态宜采用第一强度理论;对以――――――― 应力为主的应力状态宜采用第二强度理论。

4. 斜弯曲梁横截面的中性轴过―――――心。

拉(压)弯和偏心拉(压)时.中性轴―――――――形心。

5.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最大剪应力max τ出现在―――――――――――各点.其值=τm a x -------------。

6.矩形截面梁、圆形截面梁、环形截面梁最大切应力与截面上平均切应力的关系分别为――――――――― 、――――――――――― 、――――――――――― 。

7.用主应力表示的广义虎克定律为 ――――――――――――――――――――― ;――――――――――――――――――――――;-―――――――――――――――――――――――。

8.斜弯曲产生的条件是:①―――――――――――――― ;②―――――――――――――――――― 。

9 材料力学强度方面的三类问题是―――――――――――、――――――――――――、、――――――――――――。

10 外径为D 、内外径之比为α的圆环形截面的扭转截面系数W p =---------------------------。

11 平面弯曲梁的q 、F s 、M 微分关系的表达式分别为 --------------、.、、--------------- 、. --------------。

12 使用强度理论对脆性材料进行强度计算时.对以――――――― 应力为主的应力状态宜采用第一强度理论;对以――――――― 应力为主的应力状态宜采用第二强度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13.铸铁轴扭转时,断口与轴线呈45o ,其破坏的原因 是―――――――――――。

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心得

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心得

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心得
《材料力学实验》是本科生必修课之一,通过阅读和讲授介绍材料力学基本理论和应用,实验验证理论,学习实验方法和实践技能,从而掌握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为材料的设计与分析提供指导和参考。

在本次实验中,教师主要介绍了有关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应力和应变,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以及材料的弹性模量等,并通过实验证明这些知识。

同时,他还指导学生完成了两个实验:拉伸实验以及压缩实验,用以实验测量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材料在不同外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幅度和抗变形能力等性能。

另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完成了一个实验——标准弯曲实验,即在一定的载荷作用下测量横向支撑板的变形和应力情况,以及流变实验,即对物体施加一致方向的力,剖析材料塑性变形和拉伸实验应力—应变曲线等,从而获悉材料在不同外部环境下的性能。

本次实验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的具体方法,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对今后的材料力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

材料力学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材料力学基础1. 物体受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A. 弹性B .塑性C .刚性D .稳定性2.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问题B.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C.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D.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中力与材料的关系3. 杆件的刚度是指()。

A. 杆件的软硬程度B. 杆件的承载能力C. 杆件对弯曲变形的抵抗能力D.杆件对弹性变形的抵抗能力4. 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A. 轴向拉伸或压缩B. 扭转C. 弯曲D.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5. 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应力B.变形C .位移D.力学性质二、轴向拉伸(一)实验相关1. 低碳钢拉伸试件的应力- 应变曲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A. 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断裂阶段B. 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C.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断裂阶段D.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2. 塑性材料试件拉伸试验时,在强化阶段()。

A. 只发生弹性变形;B. 只发生塑性变形;C. 只发生线弹性变形;D.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同时发生。

3. 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

A. 弹性B.屈服C.强化D.颈缩4. 塑性材料经过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为()。

A. 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B. 屈服应力提高,塑性降低C. 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D. 屈服应力不变,塑性不变5. 工程中一般是以哪个指标来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A. 弹性模量B .强度极限C.比例极限D.延伸率6. 虎克定律使用的条件是:()A. cVc p B . a > a p C . cVc sD. a>a s7. 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塑性材料,其破坏应力取材料的()A. 比例极限B.名义屈服极限-2C.强度极限b D.根据需要确定A.延伸率「,截面收缩率量1,泊松比'1C.延伸率右,弹性模量EB.D.量1,截面收缩率.比较脆性材料的抗拉、抗剪、抗压性能:()。

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l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物理高频考点(强化版)

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l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物理高频考点(强化版)

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l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物理高频考点(强化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a和b,内有带电量为q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导电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内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当通以从左到右的稳恒电流I时,测得导电材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压为U,且上表面的电势比下表面的低.由此可得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运动电荷数及自由运动电荷的正负分别为( )A.,负B.,正C.,负D.,正第(2)题2021年5月15日,“祝融”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质量为m的“祝融”火星车在着陆火星前,会经历一个由着陆平台支撑的悬停过程。

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0.1倍,半径约为地球的0.5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火星大气阻力。

悬停时,“祝融”火星车所受着陆平台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B.0.2mg C.D.第(3)题如图,一列简谐横波在某种介质中沿x轴传播,时波形图如实线所示,时波形图如虚线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3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可能沿x轴正方向传播,也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Q在2s内向右平移6mC.质点P从到内的路程为D.频率为的简谐横波遇到此波可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第(4)题某住宅小区变压器给住户供电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R为输电线的总电阻。

若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所有电表视为理想电表,不考虑变压器的输入电压随负载变化,则当住户使用的用电器增加时,图中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A1增大,V2不变,V3增大B.A1增大,V2减小,V3增大C.A2增大,V2增大,V3减小D.A2增大,V2不变,V3减小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B.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第(6)题两足够长的细直导线和相互绝缘,彼此贴近,按图示方式放置,二者可近似视为在同一平面内,两长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I,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若一根无限长直导线通过电流I时,所产生的磁场在距离导线d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图中与导线距离均为d的M、N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A.0、0B.B、0C.B、B D.、第(7)题战绳作为一项超燃脂的运动,十分受人欢迎。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3.5 总学时:56 理论学时:48 实验/实践学时:8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基础课,必修。

本课程共56学时,3.5学分。

《材料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等直杆件的强度、刚度及轴向受压杆件的稳定性的计算等;能运用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条件对杆件进行校核、截面设计及载荷确定等简单计算工作;初步了解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应用材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能熟练地画出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图,进行应力和位移、强度和刚度的计算;3.掌握应力状态理论和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4.了解压杆的稳定性概念,会计算轴向受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5.了解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定方法;6.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7.掌握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

选用教材:《材料力学Ⅰ》(第5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参考书目:[1]《材料力学Ⅰ》(第5版),孙训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材料力学Ⅰ》(第3版),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材料力学》,Timoshenko(铁木辛柯)编,科学出版社,1978三、课程内容1.绪论主要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力与内力、截面法与应力、线变形和角变形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拉伸、压缩与剪切主要内容: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与实例;直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及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安全系数与许用应力的应用、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杆件的纵向变形、线应变、横向变形计算;泊松比、虎克定律、弹性模量,抗拉(压)刚度、应力集中的概念;金属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热应力和装配应力的解法;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材料力学实验英文名称:MaterialMechanicsExperiment课程编号:10D3113B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总学时:6课程总学分:课内实验开设实验项目数:3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开课系部:机电工程系二、实验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与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1、课程性质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材料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应用实验的手段与方法独立分析问题、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建立力学模型或者修正完善力学模型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一些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四、实验内容、要求和所用设备1、实验内容和要求:(1)材料拉伸实验:观察分析低碳钢的拉伸过程,测定低碳钢的强度、塑性指标;测绘低碳钢试件的载荷一变形曲线(Q-A/曲线);测定低碳钢的拉伸屈服点4、抗拉强度%、伸长率8、断面收缩率3。

(2)材料扭转实验:观察低碳钢的扭矩-扭转角曲线(7一0曲线)及变形现象和破坏形式;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八和剪切强度极限r ft。

(3)材料冲击实验:观察分析并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在常温冲击下的破坏情况和断口形貌;测定低碳钢和铸铁的冲击韧度。

2、实验主要设备和台件数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工作及实验结果的书面综合资料。

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培养学生综合表达科学工作成果的文字能力,是全面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完成。

写实验报告要做到字迹工整,图表清晰,结论简明。

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应由以下内容组成: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环境温度等。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自动化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2006年2月一、课程适用层次、专业、参考课时一、课程适用层次:本科和专科二、课程适用专业:机械工程类本专科各专业3、考学时:56学时(本),50学时(专)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材料力学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二、课程目的: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使学生对机械工程中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固性的概念有深刻熟悉。

3、课程任务:使学生把握从外力到内力的基础力学知识,初步把握力学分析和力学计算能力,了解一些力学实验方式和实验设备。

三、课程内容的大体要求、重点和难点一、课程内容的大体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拉(压)、扭、弯、剪切、挤压几种受里状态的受力,变形,内力,内应力到强度、刚度条件成立,具有系统的熟悉和正确地明白得,能初步应用这些理论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

对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材力计算能初步应用四个强度理论公式去解决。

了解压杆稳固的力学概念和稳固校核,截面设计,许用载荷计算。

初步了解材力实验内容,方式;验证一些力学状态下的实验假设;对碳钢拉伸的应力——应变图能说出力学含义。

二、课程内容重点用截面法计算内力,内力正负判别,内力图示法。

强度、刚度条件成立和应用。

材料极限应力、许用应力、平安因数的选择确信。

正确计算支反力,构件简单截面形状的截面系数计算。

用积分法(叠加法)计算梁弯曲的转角和绕度,和四个强度理论应用。

3、程内容难点(1)变形叠加原理和节点位段、能量法求变形和解静不足问题。

(2)变截面杆扭转的计算(3)用dM/dx=F s和d2M/dx2=q判别剪力、弯矩图绘制和形状。

截面形心、惯性矩、静矩的求取方式。

积分常数确信(本科)(4)复杂应力状态下斜截面应力计算解析式和应力图应用,确信主平面、主应力。

(本科)四、课程整体安排和学时分派一、总学时:本科56学时,专科50学时二、理论教学:本科50学时,专科44学时3、材力实验:6学时4、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派:主要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基本假设1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1第一、二节引言轴力与轴力图第三节拉压杆的应力与圣维南原理第四节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第五节材料拉压力学性能进一步研究第六节应力集中概念3第七节许用应力与强度条件第八节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第三章轴向拉压变形第一、二、三节引言轴向拉压变2+2(3)形与叠加原理,桁架的节点位移第四、五节拉压与剪切应变能,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2第四章扭转第一、二、三节引言扭力偶矩计算与扭矩2第三、四节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应力,圆轴扭转强度条2件与合理设计第五、六、七、八节: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简单静2不定问题,非圆截面扭转第五章弯曲内应力第一、二、三节引言梁的约束与类型,剪力与弯矩2第四节剪力,弯矩方程与剪力,弯矩图2+2(3)第五节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2第六章弯曲应力第一至四节引言弯曲正应力,弯曲切应力2第五、六节梁的强度条件,梁的合理强度设计弯拉(压)2+2(3)组合第七章弯曲变形第一、二、三节引言挠曲轴的近似微分方程,计算梁位2+2(3)移的积分法第四、五、六节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简单静不足问题,2+2(3)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第八章应力应变状态分析第一、二、三、四节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圆,极限应力2+2(3)与主应力第九章复杂应力状态强度问题第一、二、三节引言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关于屈服的2+2(3)强度理论第十章压杆稳定问题 1注:一、2+2表示理论课2节,习题课2节二、(3)表示用于专科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几及学时分配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 碳钢拉伸实验2 铸钢压缩试验13 碳钢弯曲实验4 碳钢扭转演示实验15 碳钢冲击演示实验1五、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大体要求(一)绪论一、大体要求(1)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明确构件具有足够的能力负担,其应当经受载荷时,须具有强度、刚度、稳固性三大要求。

工程力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A. 应力B. 应变C. 弹性模量D. 热膨胀系数答案:D2. 根据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是: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无关系D. 依赖于材料种类答案:A3. 在静力学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力是矢量B. 力是标量C. 力不能合成D. 力的方向是任意的答案:A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销毁C. 能量可以被转换D.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答案:D5.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A. 强度B. 硬度C. 韧性D. 导电性答案:D6. 梁在受力时,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梁的弯曲是由于剪力作用B. 梁的弯曲是由于弯矩作用C. 梁的弯曲会导致截面变形D. 梁的弯曲会导致截面产生应力答案:A7.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A. 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B. 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C.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答案:C8. 在流体力学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流体的压强是标量B. 流体的压强是矢量C.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无关D.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成正比答案:B9.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弹性体在受力后会发生形变B. 弹性体在去除外力后能恢复原状C. 弹性体的形变与外力成正比D. 弹性体的形变与外力成非线性关系答案:D10. 在结构力学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刚体可以发生形变B. 刚体不能发生形变C. 刚体不能承受弯矩D. 刚体不能承受剪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______,其单位是帕斯卡(Pa)。

答案:力2. 应变是材料在受力后的______,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答案:形变3. 材料力学中,弹性模量是材料抵抗______的量度。

本科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A. 弹性B. 塑性C. 韧性D. 导电性答案:D2. 根据胡克定律,当应力增加时,应变将如何变化?A. 减少B. 增加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3. 在材料力学中,下列哪种情况下材料不会发生塑性变形?A. 应力超过屈服强度B. 应力超过弹性极限C. 应力低于屈服强度D. 应力低于弹性极限答案:C4. 材料力学中,哪个参数描述了材料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A. 弹性模量B. 剪切模量C. 泊松比D. 屈服强度答案:B5. 材料的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材料的弹性模量B. 材料的屈服强度C. 材料的疲劳极限D. 材料的硬度答案:C6.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下列哪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最接近理想弹性体?A. 橡胶B. 钢铁C. 玻璃D. 木材答案:C7.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A. 压缩试验B. 拉伸试验C. 冲击试验D. 疲劳试验答案:B8. 在材料力学中,下列哪种情况下材料的应力状态是平面应力?A. 材料厚度远小于平面尺寸B. 材料厚度远大于平面尺寸C. 材料受到均匀的三向应力D. 材料受到非均匀的三向应力答案:A9.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不具有明显的屈服点?A. 低碳钢B. 高碳钢C. 铝合金D. 铜合金答案:C10.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不具有明显的弹性阶段?A. 橡胶B. 钢铁C. 玻璃D. 木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力学中的______定律描述了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的关系。

答案:胡克2. 材料的______是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不发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

答案:弹性极限3. 泊松比是描述材料在______方向上的应变与______方向上的应变之比。

答案:横向;纵向4. 材料力学中,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重复加载时,其强度会逐渐降低直至断裂的现象。

中央电大2016年01月《1164工程力学(本)》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2016年01月《1164工程力学(本)》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22. (1)列出力法典型方程;
(2) 画 Ml , M2 , Mp 图; (3) 求出各系数及自由项。 (20 分)
625
(a)
(b)
解E
(1)力法典型方程
O'l1 XI +0'12 X 2 + .1 lp=0 0'21 X I +δ22 X 2 + ð2p = 0 (2 分〉
(2) 作出 MI , M2 , Mp 图
4.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
A. 位移互等定理
B. 位移条件
C. 平衡方程
D. 物理关系
5.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结点线位移
620
D. 多余未知力
6.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
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
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
)
17. 在弹性力学平面问题中,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不是因为圆孔的存在使得平板的截面
面积减小所致。(
)
18. 某荷载作用下楠架存在零杆,零杆不受内力,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其去掉。
()
19. 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变形、支座反力和内力图是正对称的。(
)
20. 在力矩分配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 0 0 (
号内划"、j" , 反之划 11 X ")
11. X
12. X
13. X
14. X
15. .J
16. .J
17. .J
18. X
19. X
20. X
三、作固示静定梁 F陋的影晌线 (10 分}

应用型本科的材料力学教学

应用型本科的材料力学教学
动性和 启发性 。
工 程 力 学 教 学 与 管 理 研 究 室 的 教 师 积 极 进 行 本 门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及 教 学 手 段 的 研究 、 索 , 理利 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 探 合 逐 步 完 善 材 料 力 学 精 品 课 程 网 站 。 料 力 学 材 精 品课程 网站包括 专业教学 大纲 、 多媒 体 课件、 习题 库 、 师 授 课 录 像 、 程 实例 等 教 工 内 容 , 供 学 生 课 后 学 习 参 考 , 养 学 生 可 培 的 自学 能 力 。 中 , 程 组 教 师 从 教 学 大 其 课 纲 出 发 , 合 自身 教 学 和 工 程 实 践 经 验 编 结 制 了 内 容 精 炼 、 入 浅 出 的 材 料 力 学 多 媒 深 体 课 件 , 成 了理 论 公 式 、 字 、 片 、 形 文 图 运
r UI£
I U .U I
C hn la Ed caton  ̄n at o Her d u I I ov I n al
科 教 研 究
应 用 型本 科 的 材 料 力学 教 学 ①
罗 强
( 攀枝 花学 院土木 工程 学院 四川攀枝 花 6 0 0 1 0 ) 7 摘 要: 材料 力学课程 在 工程教 育 中 占有重 要 的地 位 。 于应 用型人 才培 养 模式 下的材 料 力学教 学, 基 应具备 一支 合格 的“ 师型 ” 学 双 教 队伍 , 采取 启发式教 学 , 强理 论 与工程 实践相结合 , 加 注重 实践教 学环 节, 深化教 学改革 , 引导学生重视 力学课程 的学 习。 关 键词 : 材料 力学 应用型人 才 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 6 G 2 4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3 9 9 ( 0 0 () 0 7 -0 1 7 - 7 5 2 1 ) 1 a一 0 4 1 2 材 料力学是 工科系列学生必 修的一 门 主 干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 有 很 强 的 工 程 实 践 具 性 , 工程 教 育 中 占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合 培 在 结 养 高 级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办 学 理 念 , 求 着 重 要 培 养 学生 的理 论 学 习能 力 、 会 实 践 能 力 、 社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和 创新 能 力 , 因此 , 力学 课 程 的 教 学 理 念 应 以 理 论 分 析 为 基 础 , 案 例 以 教 学 为手 段 , 应 用 为 目的 , 强 与 工 程 实 以 加 际 问 题 相 结 合 , 化 学 生 对 具 体 问 题 的分 强 析能 力和计算 能力 。 动 动 画 、 形 和 口 授 有 机 结 合 的 教 学 模 力学 性 能 、 试 方 法 与应 力 测 量 的 基 本 方 图 测 式 , 教 学 内 容 动 静 结 合 , 强 直 观 的 教 法 , 养 学 生 综 合 应 用 理 论 与 实验 手 段 解 使 增 培 学 效 果 。 如 在 讲 解 平 面 应 力 状 态 分 析 的 决 工程 问 题 的 能 力 。 例 图解法 时 , 师在 黑 板上 边作 图边讲 解 , 老 力 学 实 验 中 心 在 原 有 材 料 力学 实 验 内 不 仅 耗 费 大 量 时 间 , 难 以 清 晰 明 了的 将 容 的 基 础 上 进行 调 整 , 简单 实 验 合 并 , 也 把 增 莫 尔 圆 的 作 法 及 应 用 展 示 清 楚 , 应 用 多 加 一 些 综 合 性 和 创 新 性 实 验 , 开 设 有 低 而 现 媒 体 课 件 却 能 够 在 较 短 时 间 内 就 将 图 解 碳 钢 拉 伸 实验 、 转 实 验 , 料 弹 性 模 量 和 扭 材 过程 展示 清楚 。 泊 松 比 的 测 试 实 验 、 测 实 验 , 击 实 验 动 冲 尽 管 多 媒 体 教 学 有 其 直 观 性 和 形 象 等 。 着 实验 设 备 的 进 一 步 完 善 和 补 充 , 随 结 性 , 是 多 媒体 教 学 信 息 量 大 , 易 引起 学 合 专 业 教 育 的 要 求 和 学 生 的 实 际 要 求 , 但 容 为 生 的 疲 劳 。 以 , 只能 作 为 材 料 力学 课 程 培 养 学 生 的 工 程 意 识 和 科 学 作 风 , 所 它 启发 学 教 学 的 一 种 辅 助 手 段 , 不 能 完 全 取 代 传 生 的 开 创 思 维 , 学 实 验 中心 针 对 不 同 的 并 力 统 的 板 书 教 学 …。 适 应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需 专 业 制 定 了 不 同 的 实 验 教 学 大 纲 , 实 验 为 将 求 , 教 学 过 程 中 也 应 改 变 过 去 教 学 中 存 教学 与 专 业 教 学 相 联 系 。 如 , 在 例 在做 拉 伸 实 在 的 只 重视 分 析 、 绎 、 理 , 演 推 而忽 视 综 合 、 验 时 , 仅 要 求 通 过 实 验 掌 握 金 属 材 料 的 不 归 纳 、 透 的 情 况 , 极 采 用 启 发 式 教 学 方 力 学性 能 , 将 该 实 验 与 建 筑 材 料 及 工 程 渗 积 还 法。 检测相结合 , 宽 学生思路 。 拓 1 3将 理论 分析 与工 程 实际 相联 系 。 养 学 . 培 此 外 , 学 实 验 中 心 所 有 实 验 项 目都 力 生 的 应 用 能 力 对 学 生 开 放 , 生 经 申请 后 可 自行 安 排 或 学 教 师在 授 课 过 程 中应 注 重 将 理 论 与 工 设 计 实 验 项 目 , 定 实验 方案 , 独 立 完 成 制 并 程实 际 问题 相 联 系 , 养学 生 利 用相 关 理论 整 个 实 验 。 如 , 0 8 开设 学 生 创 新 实 培 例 自2 0 年 知识 分析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免 学生 对 知识 验 项 目以 来 , 避 同学 们 对 参 与 创 新 实 验 活 动 的死 搬 硬 套 。 料 力 学 理 论 体 系 成 熟 , 键 都 十 分 积极 , 已 累计 完 成 创新 实 验 项 目5 材 关 现 是 如 何应 用这 些理 论 来解 决 实 际 问题 , 避免 项 , 表 科 研 论 文 3 , 些 实 验 项 目体 现 发 篇 这 只对 已有 的 力学 模 型 进行 理 论 分析 , 与 工 了 力 学 知 识 在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 养 了学 生 而 培 程 实 际 脱 节 。 此 , 师 在 推 导讲 解理 论 知 的 创 新 能 力 和 实 践 能 力 。 因 教 识 之 前 , 简 单介 绍 这一 理 论 问题 的 实 际工 应 程 背 景 , 何 抽 象 出 相应 的 力 学计 算 模 型 , 2结 语 如 能 解决 什 么样 的问 题 等 , 对培 养 学 生理 论 这 应 用 型 专 门 人 才 主 要 任 务 是 将 科 学 理 联 系 实 际 的 能 力是 很 有 用 的 【。 2 】 论 转 化 为 可 供 生 产 、 务 和 管理 一 线 操 作 服 例 如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当地 加 入 力 学 应 用 的 技 术 或 方 案 。 于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适 基 界 典 型 问 题 的 出现 和 对 力 学 的 发 展 有 贡 献 模 式 下 的 材 料 力 学 教 学 , 具 备 一 支 合 格 应 的 科 学 家 及 其 智 力 活 动 的 介 绍 , 他 们 以 的 “ 师 型 教 学 队 伍 , 强 理论 与 工 程 实 使 双 加 探 索 者 的 姿 态 获 取 知 识 ,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践 相 结 合 , 重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化 教学 改 培 注 深 知 识 服 务 于生 产 实 际 的 工程 意 识 。 外 , 此 对 革 , 引导 学 生 重 视 力 学 课 程 的 学 习 。 取 启 采 不 同 专 业 背景 的 学 生 讲 解 同 样 的 理 论 知 识 发 式 教 学 , 重视 基 本 计 算 理 论 和 计 算 方 在 时 , 根 据 该 理 论 在 不 同工 程 实 践 中 的 应 法 的 基 础 上 , 应 引导 学 生 积 极 思 考 , 养学 生 培 用 展 开 。 如 在 讲 解 压 杆 稳 定 问题 时 , 土 的 学 习 主 动 性 , 高 他 们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例 对 提 木 专 业 学 生 可 以 简单 介 绍 常 见 的 桁 架 结 构 问题 的 能 力 。 的 受 力 特 征 , 构 中 受 压 杆 件 的 稳 定 性 问 结 题 , 什 么 需 要 计 算 , 么 计 算 , 对 机 械 参 考 文 献 为 怎 而 专 业 学 生 来说 , 可 引 入 液 压 机 构 中顶 杆 【】李 晓 莲 , 志 军 , 灵 君 . 料 力学 课 程 则 1 时 李 材 的 稳 定 问题 。 教 学 方 法 探 讨 【 】 山西 建 筑 , 0 9 3 J. 2 0 ,5 1 4 加 强实践 教 学环 节 . (0 : 9 3 ) 1 4~1 5 9. 加 强 实 践 教 学 , 高 创 新 能 力 , 培 养 []王 建政 . 提 是 2 材料 力学 应 用 型教 学 方 法 的 探 应 用 型 人 才 模 式 改 革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 料 材 讨 []科 技 情 报 开 发 与 经 济 , 0 9 1 J. 2 0 ,9 力 学 实 验 教 学 的 任 务 不 仅 应 巩 固 理 论 知 (2 : 0 1 1 1 )1 ~ 8 . 81基Biblioteka 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材 料力学教 学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博,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曾获全国第四届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 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二等奖等,还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1完成人)等。
马红艳,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讲材料力学、理论力学两门基础课。
谢谢观看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材料力学》的数字课程和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数字课程涵盖电子教案、动画、视频等媒体资源。 《材料力学》为慕课“材料力学”的配套教材。
教材特色
教材特色
该书将材料力学知识点碎片化,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基于核心知识点,结合实际应用性,采用了进阶 式设计,读者可基于自主学习的成效安排各章节内容;以线上教学内容为基础,再进行拓展和延伸,将慕课视频 中讲授的知识点展开,辅以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内容和形式丰富全面,题材选择涉及更多的工程 领域,题目类型和训练层次多样化,可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书中收入的部分题目由编者的科研实践和工程 实践转化而来,体现了材料力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
材料力学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资源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材特色
基本信息
《材料力学》是由王博主编、马红艳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9月19日出版的iCourse·教材、普通 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可供高等学校本科力 学、机械、土木等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使用,也可供社会学习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该书共15章,其主体部分第2至15章对材料力学中的内力、外力、应力、静定与静不定及分析变形和分析受 力进行展开讲述。

中南大学2016年本科生《材料力学》期末统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2016年本科生《材料力学》期末统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3.825kN
(2 分)
5.梁的许可载荷为
F
Fi
min
3.75kN
10kN
3.825kN 3.75kN min
(2 分)
六、(20 分)考查了杆件轴向拉伸的形变、叠加法求梁的弯曲变形、简单超静定梁
问题、拉伸正应力的计算、弯曲正应力的计算。
1、变形协调方程: wb l ①(2 分)
2、由叠加法: wb
绝密★启用前
2016 年中南大学本科生期末统一考试
材料力学A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得分 评卷人
一、某铆接件如图所示,钢板和铆钉强度相同,材料的许用正应力
=170MPa,许用切应力 =140MPa,许用挤压力
bs 200MPa ,
如果铆接件所受的拉力 F 100kN ,试校核铆接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铆接件相关 参数如下: t 10mm, d 16mm,b 100mm )(本题 15 分)
E 200GPa 。(本题 20 分) (1)求拉杆的内力; (2)求梁和拉杆的最大正应力
2016 年中南大学本科生期末统一考试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材料力学 A
一、本小题共 15 分,考查了杆件拉伸的内力与应力计算、杆件拉伸的强度校核、连 接件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① 受力分析如图(2 分)
②剪应力与挤压应力的强度条件
0.01 0.2 110 20 10 3 4
32
(6 分)
0.022rad
三、(15 分)(略)
四、(15 分)
zC=102.31mm、 I yC 130.69106 mm4 、 IzC 130.9106 mm4
五、(20 分)考查了弯曲正应力与弯曲切应力的计算、切应力互等原理、梁的许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如图的杆件各段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10分)2.试用截面法作出各段的轴力图。

(10分)
3.作扭矩图。

(5分)
四、计算题。

1.对下图所示的外伸梁,(1)求A和B处的反力。

(2)求梁的内力,
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10分)
4.试作出如图所示的简支梁AB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10分)
3.一钢轴的转速为240r/min,传递的功率为P=44KW. 已知[]40MPa τ=,[]1/m θ=︒,80G GPa =,试按照强度和刚度条件
确定轴的直径。

(15分)
2.图示衔架,由圆截面杆1和杆2组成,并在节点A 承受载荷F=80kN 的作用。

杆1、杆2的直径分别为d 1=30mm, d 2=20mm, 两杆的材料相同,屈服极限320s MPa σ=, 安全因素 2.0s n =。

试校核桁架的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