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师德的内涵及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
师德的内涵及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师德的内涵及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以清醒、深厚、高度的历史自觉,通过丰富执政能力的内涵,在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指正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指正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全新的事业、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新的困难和新的考验,要胜任这些任务,完成这些建设,就必须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
由此我想到作为现代化建设者的教师是否也要加强师德建设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理论内涵,给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启示,面对高校转轨时期,出现的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课题,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的修维及师德建设,担负起培育优秀建设者的重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发展先进文化、推动先进生产力、培育“四有新人”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教师的职业性质和教育功能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
师德建设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核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是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师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师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师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教师师德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教师师德严重滑坡,这已成为影响教育质,阻碍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尤其是进入新师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弘扬者,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要”志高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这是新时代人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和重要内容。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教学研究
新时期师德的重要内涵“新时期师德的重要内涵”,即做为一位教师要具有三颗心:平常心,事业心,责任心。
对本人具有一颗平常心,对工作具有一颗事业心,对先生具有一颗责任心。
一、对工作具有一颗事业心。
教书育人既是一个职业又是一个事业,由于我爱这个工作,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所以我会尽我的所能把他做到最好最好。
记得有的先生在作业本里夹着小纸条对我说,老师你不要管那些不听话的先生了,有时付出不必然会有回报。
我看了给他回了一张小纸条,我置信付出必然会有回报,即使不是质的飞跃总会有量的改变,我不要求百分百的平等,我只需求用我百分百的努力换回先生哪怕一分的成绩我也满足了。
二、对先生具有一颗责任心。
有了事业心,一种很自然生成的责任心时辰都在呼唤、约束和激励本人。
与年岁相当的同志一样,竭尽全力地坚守重心中的那一份承诺;和那些脚踏实地的骨干教师一样,竭尽全力去履行我们庄严的宣誓。
有了这份责任心,对工作不管份内份外,都能千方百计努力完成任务,力求完美;有了这份责任心,就能以诚相待,谦虚求教,不耻下问地向新老师学习交流;有了这份责任心,也能经常为了工作与主管领导开诚布公地交流、讨论,由于从没为个人的利益提过半个字,所以即使看法相左,也敢直言陈词;有了这份责任心,在对先生严厉要求的同时,就会等量齐观,洒向先生都是爱。
三、平常心:大多数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是一个普普统统的教师,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催人泪下的豪言壮语。
而正是这平平常常,熏陶了情操,换来了心中的平静与踏实和工作的得心应手。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新的学期不知不觉中又来了,对于我们2020年又是一个充满动力和压力的一年。
面对越来越激励竞争的岗位,我除了倍加爱护保重之外,也意想到一位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本身素能,脚踏实地,才能不被时期所淘汰,才能成为一位与时俱进的合格教师。
基于此,我将为本人确立一个新的人生目标。
进一步反思上学期不足,深入总结并继续发扬成功经验,寻求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新时期的师德内涵和建设途径
法 规 , 法 履 行 教 师 职 责 权 利 。 忠 诚 于 人 民教 育 事 业 , 存 高 依 志 远, 勤恳 敬 业 , 为 人 梯 , 于 奉 献 。 对 工 作 高 度 负 责 , 真 备 甘 乐 认 课 上 课 。 真 批 改 作业 , 真 辅 导学 生 。 认 认
2关 爱 学 生 , 书 育人 。 . 教
教师 工作 的对 象是 学 生 , 生正 处 于不 成熟 、 健 全 、 学 不 长 身 体 、 知 识 的 阶 段 。 师 工 作 对 象 的 特 殊 性 决 定 了 教 师 长 教 必 须 承担 保 护 、 理 和 指 导 学 生 的 责 任 。所 以 , 关 爱 学 生 . 管 “ 教 书 育 人 ” 教 德 的基 本 内 涵 。 本 要 求 是 : 心 爱 护 全 体 是 基 关 学 生 , 重 学 生 的人 格 , 等 公 正 对 待 学 生 。 对 学 生 严 慈 相 尊 平 济 , 学 生 的 良师 益 友 。 护 学 生 的 安 全 , 心 学 生 的 健 康 , 做 保 关 维 护 学 生 的 权 益 。 养 学 生 的 良好 品 行 , 发 学 生 的创 新 精 培 激 神 , 进学 生全面发 展。 促 3以 身作 则 。 人 师 表 。 . 为 “ 育无 小事 , 事 皆 教育 ; 师 无小 节 , 处 皆楷 模 ” 教 教 事 教 处 。 师工 作 具 有 强 烈 的 示 范 性 和 指 导 性 .教 师 的 言 行 举 止 都 会 对 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与其 他行 业 比 . 师更 要 注 重 自己的 人 教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建设
新 问 题 。除 了 个体 因素 之 外 ,社 会 环 境 因 素与 教 育 管 理 体制 因 素 是 造 成这 种 现 象 的 直 接原 因 。因此 ,加 强教 师 职 业 道 德 内涵 建 设 刻 不容 缓 。
二 、用 科 学 发 展观 的理 论 阐 述 师德 内涵 建 设 百 年大 计 。教 育 为本 ,新 时 代 赋予 教 师 不一 样 的 神圣 使 命 , 老 师应 该 用科 学 发展 观 的基 本 理论 阐述教 师 职业 道 德建 设 [2]。 1.教 师 职 业 道德 体 现 人 文 观 。 科 学 发 展 观 的本 质 和核 心 是 坚 持 以人 为本 ,在活 动 中应 充 分 把 “人 ”作 为 考 虑 的对 象 。发 展 观 的 落脚 点在 人 ,归 根 到 底是 对 人 性 的充 分 肯 定 ,最 广泛 地 调 动 人 的 积 极性 ,最大 限度 地 发 挥 人 的 主观 能 动 性 。教 育 的 对 象 是 有 生命 的 个 体— — 学 生 .教 育就 是 以 “生 ”为 本 .学 生 的 发 展 是 教 育 的 出发 点 和 归 宿 。首 先 ,要 热 爱 学 生 。没 有 爱 就 没 有 教 育 ,爱 是 教 育 的前 提 ,是 教 学 成 功 的 开 端 。其 次 ,要 尊 重 学 生 。尊 重 是 建 立 在对 学生 爱 的基 础 上 的理 解 和 期 待 ,包 括 爱 护 、信赖 、严 格要 求 每 一 个 学 生 。最 后 ,要 肯 定 学 生 。尊 重 学 生 是 理 念 上 的 支 持 ,那 么 肯 定 学 生 就 是 教 师行 为上 的表 现 ,肯 定 学 生 的人 格 与 自尊 是 每个 学生 自我 价 值 的体 现 。让 学 生 在 肯 定 中激 励 、发 展 。 2.教 师 职 业 道 德 体 现 发 展 观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战 略 方 向 是 让 个 体 得 到 可 持 续 的 发 展 。持 续 性 强 调 教 师 教 育 教 学 进 程 的 持久 性 和 连 续 性 ,为 其 不 断发 展 提 供 广 阔 的 空 间 。教师 职 业 道 德 的发 展 观 是 真 正 地 调 动 个体 主 动性 .激 发 其 蕴 藏 的身 心 力 量 ,增 强 并获 得 终 身 发 展 的 动力 和 永 不 干 涸 的持 续 后 劲 [3]。师 德是 教 师 自我 素 质 不 断 提 高 的 动力 源泉 ,体 现 了科 学 发 展 观 精神 。 3.教 师 职 业 道德 体 现 和 谐 观 。坚 持科 学发 展 观 ,要 求 统 筹 兼顾 ,协 调 发 展 。全 面 、协 调 是完 善 发 展 的 前提 。教 师 职业 的群 体协 调 性 很 强 ,它 需 要 教 师 自身 内部 水 平 的 和 谐 .更 包 括 教 师 能 否善 于 协 调 各 种 关 系 ,建 立 团结 协作 、相 互 支 持 的道 德 品 质 ,实 现 教 育 内部 中构 的 良性互 动 。教 师职 业 道 德 不仅 是一 种 教 师应 遵 守 的行 为 规 则 ,其 所 发 挥 的 核 心作 用 也 受 到 在 社 会 发展 的促 进 与 监 督 下 和谐 发 展 。 三 、师范 只 有 通 过 有 效 的 途 径 才 能 内化 为 教 师 的 师 德 意识 .进 而成 为教 师 的 师 德 行 为 。 1.注 重 自律— — 自我 塑造 。首先 ,要求 教 师 在 实 践 中注 重
新时期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新时期师德修养》学习心得体会教师:刘友伦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
我想这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来划定的四个范围内的道德吧。
我想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对待教育事业:忠诚并献身与教育事业。
要求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时候,应采取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所谓的“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
二、对待受教育者: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最高境界。
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
三、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
四、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真诚相待、主动参与。
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家长的坦诚的沟通愿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起或者参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经过学习,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想首先需要奉献。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
老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通用5篇)
老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通用5篇)老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1一、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首先,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
包括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代表先进的文化。
必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
我觉得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以先进文化为底蕴的高尚的情操。
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教师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二、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1、人文关怀,精神建构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
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
”我们教师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建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的长城。
使我们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更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
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师德建设就是“建筑人格长城”!2、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
师德师风的内容和重要意义有哪些
师德师风的内容和重要意义有哪些
一、师德师风的内容
1.1 师德内容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包括:爱岗敬业、尊重
学生、慎微守纪、公平公正、勤勉奉献等。
1.2 师风内容
师风是指教师在言行举止中所展现出来的风范和风度,包括:言传身教、严谨
治学、和蔼可亲、平和谦逊、耿直正直等。
二、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
2.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能够带动学生成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
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方面全面发展。
2.2 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环境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风
师德有利于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并为学校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3 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师德师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塑
造着社会风气,只有积极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师德师风涵盖了教师在教学教育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与风范,具
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应该时刻牢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自觉践行,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师德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
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
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
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
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
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浅议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内涵
浅议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内涵[摘要]教师的师德问题事关教育的成败,但是,当前我们对师德内涵的概括还不够清楚。
文章通过对师德内涵的传统观点和当前普遍观点的研究,结合新时期对教师角色的理解,提出了教师师德的新内涵,即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及专业素养。
[关键词]师德师德内涵职业道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一种对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求最高的职业,是对未来社会影响重大的职业。
在日本,人们甚至把教师职业称为“圣职”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教育界和学术界也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对国家民族的精神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与辐射作用,出现了很多研究师德问题的专著和学术论文。
但是,笔者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学界对于教师师德这一重要概念的表述不够清晰,对师德内涵的概括较为含糊。
在此,笔者通过对师德内涵的传统观点、当前普遍观点的研究,提出了新时期教师师德的新内涵。
一、传统观点:师德=个人的德性中国一直以来就有“德高为师”的说法,德是为师者的必备条件,而且中国历史上在选拔教师时,总是把德性作为第一条件。
唐朝“尽召天下淳儒老德以为教官”“其学官委中书门下,选行业堪为师范者充”,宋代以“八行”作为教师的首选条件。
所谓“八行”系指“孝悌、睦姻、任恤、忠和”。
其具体含义是:“以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悌,善内亲为睦,善外亲为姻,信于朋友为任,仁于州里为恤,知君臣之义为忠,达于义利之分布和”。
“八行”可以说包含了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②。
孙中山先生曾说:“无道德不成国家,无道德不成世界。
”因为教师肩负着培养民族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用本人的道德、品行、知识和才华培养新一代,因此,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教师首先应该是思想的教育者、道德的示范者,也因此人们通常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师智是指教师具备的高尚的智慧和学识水平。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
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和提升自己的智慧,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探索,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师智不仅是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是教师教育能力的体现。
三、师德,___为师师德是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教师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不偏袒和歧视任何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四、师心,情真为师师心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情感和关怀。
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教师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情感,用爱去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师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深厚情感纽带的关键,也是教师成就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总之,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包括师爱、师智、师德和师心四个方面。
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为准则,用真挚的情感关怀学生,用扎实的学识和智慧指导学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应当勤奋研究,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
谈新时期师德素养的基本内涵
谈新时期师德素养的基本内涵师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师德素养古已有之,“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等等,这些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师德典范。
可自从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德育工作也因此一跃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给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我就新时期师德素养的一些个人认识和体会和大家探讨一下: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素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它很平凡,却又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站在三尺讲台前,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教学内容,数十年如一日,风雨不歇。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越积越多,“拜金主义”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越印越深,若能坚守住教育这方净土,不为金钱所动,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气的。
而这恰恰正是教师的可贵和可敬之处,伟大也便由此而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身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始终做到爱岗敬业并终身从教,理应如此。
二、热爱学生是师德素养的基本要求热爱教育首先就要热爱自己所教导的学生。
传统教育中教师一贯奉行“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子”的观点,而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心理已经不能接受教师严励的鞭笞和武断的斥责,他们更需要一个和蔼可亲、经常对他嘘寒问暖的老师在后面不断地给他以鼓励,进而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
因为,爱是相互的,只有你热爱你的学生,你的学生才会爱你,你的学生只有先喜欢上了你才会喜欢你所教授的这门学科。
例如我们班的一位男生,性格叛逆,容易情绪化,难以接近,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
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便已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投其所好,想尽办法与他接近,并在生活中对他多加关注,时间久了,他便放下心中的包袱与我交起心来,在我耐心地引导下,他的成绩也因此一天天好了起来。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师德素养的核心内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责任极其重大。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内涵及特征1 .道德的涵义、特征和功能涵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1 )特征:•作为社会规范的特征(和法律、纪律比较):“软”(非强制、不成文);“广”(调整的范围和内容广泛);“深”(自觉自律的内在要求,深入到思想和灵魂);•作为个人品质的特征(和心理、个性等品质比较):“情”:道德就是人之常情、就是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恻隐之心,就是相互关心、友爱、帮助,这和政治品质的原则性、坚定性,心理品质的成熟性,个性品质鲜明性、独立性是不同的,人们所说的情商主要就是指道德。
“稳”:即稳定性,如道德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从小看大等,道德也许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惰性的文化因子,以此保持社会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俗”:世俗、通俗,相对于政治的原则性、宏大性和宗教追求超凡脱俗的神圣性而言的,道德具有日常性、平常性、生活性、细微性,从小事看精神。
(2 )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等。
个体功能:如启智功能、协调(人际关系)功能、心理保健功能、情感慰藉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价值升华功能等。
2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据是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在要求。
教师职业如果没有道德要求,就无法完成它的职业使命和实现它的职业职能,其内涵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
师德师风内涵及原则(一)
师德师风内涵及原则在教育领域中,师德师风一直被视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
它不仅关乎教师个人修养,更关系到整个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学生成长。
师德师风的内涵包含着广泛的职业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下面将对其内涵及原则进行深入探讨。
师德的内涵1.奉公守法教师应遵守学校及国家的法律法规,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争做学生的楷模。
2.爱岗敬业教师应尽职尽责,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3.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品德修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4.守望相助教师要关爱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必要的帮助与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师风的内涵1.言传身教教师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公平公正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厚此薄彼,给予所有学生平等的机会。
3.严谨细致教师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细心推敲每一个细节,确保工作的质量。
4.团结协作教师要与同事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师德师风的原则1.廉洁奉公教师要廉洁奉公,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公正公开地为学生服务。
2.尊师重道学生应尊敬师长,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3.负责任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起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加以解决。
4.勇担责任教师要有担当精神,勇于承担教育工作中的各种责任,为学生的成长负责到底。
结语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所在,是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只有教师始终坚守职业道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
愿每位教师牢记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原则,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师德师风内涵
新时代师德师风内涵朐山小学刘英杰“喜迎十九大,做好引路人”。
以下是我对师德师风内涵的理解。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
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 、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
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
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
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
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3、以身作则。
爱生、崇教、厚德、敬业新时期的师德标准
爱生、崇教、厚德、敬业新时期的师德标准(社会科学系张孟东)复兴伟业,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
这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重视教学;科研中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抄袭剽窃、署名不实、请他人代写文章;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把研究生当劳动力使用等“缺德”行为。
对高校教师师德到底有哪些规范性要求,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完整回答得上来。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师德制度缺失。
国家制定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师德作为重要内容的校训,很多高校根本没有,有的也雷同,用到哪个高校都一样,没有反映出不同高校的特色。
“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文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师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
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师德内涵丰富的校训,对激励广大教师,促进师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把古老的《周易》卦辞中的经典融合用作校训,充满中国民族文化的韵味。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更体现出崇高的师德精神,把丰富的师德内涵蕴涵其中。
简明易记,意境深远。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根据我院实际以及教育部的要求提出我院的师德标准为:爱生、崇教、敬业、厚德。
这一标准是符合我院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新时期教师师德标准。
下面就这一标准就个人的理解做一简要说明。
一、爱生。
爱生是师德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所以学院党委把它放到了首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而学生始终是处于主体作用的。
所以教师热爱学生更能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情感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感情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或者同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会引起消极或不平衡的情绪体验。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及建设途径
“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这为师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指 明了方 向,也表明了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是每 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胡锦涛 同志在给
一
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中对孟二冬教授先进事迹 和崇高精神作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誉,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
教育的决定》 中对教师的素质作了明 确的要求, 这既是教师
师德修养 的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活动中要遵循 的行为准 则, 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 向。 () 1 学校要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学校要高度重视师德 建设工作, 将师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把它 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 出位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政治 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把师德建设和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性 教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新 时期荣辱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 、支 部、 工会及各处、 ( 工作计划 , 系 室) 加大对师德建设的投入, 主动争取相关部 门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形成合 力, 同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共 () 2 抓好管理干部的师德建设。在高等院校, 管理 是教 育, 管理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道德教育的效能, 只有配 合以科学、 公道、 服务性的管理,严密 的规章制度才能收到 实效 。因此 , 管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重视加强 自身道德
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 建设一支德
才兼备 的教师 队伍的基础和灵魂 ,不仅对于办好社会主义 学校 、培养、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 平、 形成 良 好的道德风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 深远的历史意义 。 1 新时期师德的新 内涵 师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不断发展、 不断创新的,在 不 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 , 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师德是对过去师德 的继承 和发展, 是与时俱进 的, 体现 了教师个人、 教师群体与社会 主义事业利益 的一致性 , 也就是说, 教师不但应具有科学的 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 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的敬业精神, 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 良 还要努力 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 先进的道德意识。 () 1 新时期的师德是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理论和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教师按照“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的要 求,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 向,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 负责的精神, 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忠诚教育事业 ,自觉主动 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精心塑造师德风范 , 为培养优秀建设 人才而努力。这是时代对师德的要求, 民的共 同愿望, 人 也 是党和 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 。 () 2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 知识剧增 的时代, 教师的 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 应该 由单一的知识传授 者转变成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
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摘要]师德师风属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与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有密切的关系。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因此,政府和政府主管教育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教师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立身之本。
[关键词]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研究一、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1.师德师风属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
师德师风,是特定社会为人才培养而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在处理与学生、家庭与社会各种关系时表现出来的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属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
社会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秩序要求和道德文明理念。
在社会秩序内,遵守社会秩序,正确和恰当处理各种关系,并坚守按照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则办事和行事,就是讲道德。
就道德而言,“道”的本意是道路,把“道”引入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实指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德”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解,“从人人,从直,从一心”,也就是与人共事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行动,对个人来讲就是言行一致地与人共事;把“德”引入社会领域,一个人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并符合绝大多数人的目标要求践行活动谓之“德”,不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目标要求的行为活动就是无德或缺德。
“道”与“德”合在一起便是道德,是指人们符合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要求的社会践行活动。
2.师德师风的具体内涵。
师德师风是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内在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言行的外化表现,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处理与学生、社会、家庭关系时表现出的个人形象特征,是教师涵养、操行、品质的表现。
师德与师风紧密相关,师德强调教师的个人修养、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师风关注教师本职工作中的特有气质、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教师是以教书来培育人的专门人才,这种职业的特殊性除了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外,还规定了评价教师行为的善恶标准和教师应有的从教为善的品质。
而作为外在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内得而成的道德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道德内涵所不可缺少的。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有这样的内涵特征。
而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实际怎样,只有通过人的道德观念意识和道德行为品质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师是以教书来培育人的专门人才,这种职业的特殊性除了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外,还规定了评价教师行为的善恶标准和教师应有的从教为善的品质。
比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待人,公正合理,关爱集体,善于协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精心施教等,这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而作为外在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内得而成的道德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道德内涵所不可缺少的。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有这样的内涵特征。
离开了人内在的观念意识行为品质就无法去衡量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社会道德实际水平是怎样的了。
因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只能反映对人的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要求,这要求都是什么而不能反映一个人、一个社会实际的道德水平。
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实际怎样,只有通过人的道德观念意识和道德行为品质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运用师爱,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发展史上,师生关系是个古今不断的话题,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进行的中价,没有师生间各种形式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教育活动就难以持久开展下去,那就只有运用师爱了。
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
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如此说来,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才能倾心于教师,才能乐于接近教师,才更愿意接受教师之教育,所谓“师其亲,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
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
不光这样,热爱学生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气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所以,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
“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
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职业活动,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奥秘,所以,要传播科
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具有博学多识。
教师面对的最重要的实际职责要求就是用科学文化知识去武装“新生代”,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广闻博识,厚积博发,游刃有余地对学生的求知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水平,才能成为一个合格和教育者。
2 提高自己的素质,担当起多样化的职业角色
也就是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此必须有真才实学。
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
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
因而,教师的工作,必须需要博采众长。
教师的普通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和科学精神,做到闻道在先,术业精湛。
君子云“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就是这个道理。
好学不倦,才能精通业务,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教师只有具备好学不倦的精神,才能履行自身职责,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能手,才能担负走多样化的职业角色。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力学苦练,就很难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
故此,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3 注重奉献,营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
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含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人格应该是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
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正确取向。
教师应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具有一颗只求奉献,不图回报之心,就像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从社会得到什么,这两者之间要保持严格的和谐,
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人,才会养成向往文明的愿望。
教师职业是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的职业,在这一职业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而是成就学生们的业绩,使他们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籍。
当然,如今社会已不断发展,人的合理利益已受到社会的重视,满足合理的个人利益已成社会努力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因此而崇尚重利轻义,应坚持“义”与“利”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才不致于为利而行不义,陷入金钱物欲的泥潭。
教师是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不能长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思想,应当注重奉献,营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只有这样,教师才有敬业乐教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是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证,才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 为人师表,做人之模范
教师不仅要授之以知,教之以事,而且要喻诸以德。
完成这样的职责,不仅要学识深厚,智如泉源,而且能够在行为仪表上,以身作则,做之模范。
因为青少年习性未定,行端的习得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而且需要教师的身教。
因此,社会择师,总是赋予其为人师表的特殊要求。
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教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传接者。
因此,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应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谈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要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成为学生的表率。
因此可以说,为人师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总之,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具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使这支队伍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中更加光彩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