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育领航品德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情感教育领航品德课堂
发表时间:2018-01-16T17:07:13.5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5期作者:宁美珠[导读] 30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觉得:只有让孩子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情”字入手,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师生之间的情感参与、情感互动,就会产生情感共鸣。
宁美珠浙江省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323400
健康的情感可以充实人们的生活,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更可提升人的生命活力。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引导孩子的道德行为,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30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觉得:只有让孩子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
“情”字入手,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师生之间的情感参与、情感互动,就会产生情感共鸣。
一、积累调查,激发萌芽的情感
调查积累在教学中至关重要。课前,让孩子调查、收集、整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孩子们兴趣盎然。这是孩子情感酝酿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调查,孩子在课堂上才会有感而发。
例如,在教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课时,课前我布置了这样的调查任务:针对生活中出现的或是你所知道的外国品牌做一份调查,可以分外国食品、节日、舞蹈、手机、影片、电器、化妆品等等,通过课前的调查,使孩子们对外国品牌有了初步了解,为上课时孩子们情感的认知奠定了基础。
二、兴趣导入,激发入门的情感
根据品德课的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特征,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孩子情感的因素,力求做到巧妙有趣导入,让孩子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形式多样,要因文而异。
下面我简要介绍三种方法:
1.以趣激情,设疑布障。
如教《日新月异的交通》一文,我设计了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通过谜语来揭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及其特征,让孩子对所猜的交通工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探索问题的兴趣,产生爱学习的积极向上情感。
2.创设情境,产生共鸣。
列宁曾指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联结师生的重要枢纽。而孩子的情感是在特殊的情境中产生的。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务必要在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运用教材中的道德情感因素开启孩子情感的闸门,创设与教学相适应的情境。
3.对照比较,情趣交融。
如教《日新月异的交通》一文,我采用竞赛导入,借例释题的办法,让三位孩子当堂计算数学题(用三种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来计算故事《秀才进京赶考》中秀才进京所需要的时间),孩子兴致勃勃,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在形象有趣的比较对照中,理解了三种交通工具的“效率”,并产生了学习课文的良好情绪。
三、创设机会,激发直觉的情感
每个孩子都是情感的主体,而喜、怒、哀、乐、爱、恶等情感的表现又是外部客观条件在人的主观上引起的内心体验。教师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表现情感的机会。我们要帮助孩子克服消极、不良的因素,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
1.渲染气氛,触景生情。
善于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是小孩子的直观体验。我们要力求让课文中的深奥道德知识点与孩子情感上的激发点交互结合,利用多媒体,把静静的文字、干巴巴的数字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或生动的语言。让孩子们在具体认知中受到熏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2.精心设计,增强体验。
要让孩子透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深刻道理,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孩子们,也可利用角色互换、心理移位、想象对比等心理体验,让学文与明理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系列的师生课堂间的真情交流和孩子的情感体验,不但让孩子获得道德知识,更得到内心的情感认同。
四、融入激情,激发共鸣的情感
我们都知道,在具体的情境中是最易让人产生情感的。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有激情,把我们的激情传导给孩子们,以我们的情感唤起孩子的情感。课堂上尽量用准确生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激情四射的语言。音调抑扬顿挫,该铿锵有力时便高昂激扬,该心情沉重时便低沉悲伤。只要教师进入角色,其强大的感染力就会把孩子带入情境中,自然会激起孩子的情,才能加深孩子的情感体验。
五、场景模拟,激发表现的情感
在教学中有时可根据需要,创设模拟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并让孩子参与场景中的活动,然后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在模拟中让孩子去感知、去体验,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
如在教学《集体力量大》时,可让孩子通过实验来感受集体的力量(四个孩子分别从课桌的四个角来拉桌子,可桌子丝毫不动,这说明只有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达到目标)。
又如教师模拟神州六号飞船升空的倒计时时刻,与孩子一起倒数,感受神州六号飞船升空时那激动人心的画面,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阮林《体验新课程品德与生活》。
[2]董秀姗《把握课程性质,发挥互动效应》。
[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4]宋文秀《“回归生活”与中小学品德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