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合集下载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报告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报告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报告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报告
1.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乙肝病毒的生物安全进行评估,包
括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生物学特性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2.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 血液传播: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例如输血、共用
注射器等。

-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乙肝病毒时,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者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传播给新生儿。

- 性传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不安全性行为时,乙肝病
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

- 医疗器械传播:共用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头等,会增加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

3.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肝炎病毒科。

- 乙肝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颗粒极小,能够通过人体
黏膜和破损皮肤进入体内。

- 乙肝病毒可以在机体内潜伏数十年,导致持续性感染,且
易于引发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4.预防控制措施:
-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安全有效,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按照规定的疫苗免
疫程序接种完整剂量。

- 避免血液传播:避免共用注射器、采用无菌操作等措施可
以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

- 安全性行为:采取安全性行为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
可以降低性传播的风险。

- 医疗器械管理: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清
洁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总结:乙肝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如疫苗接种、避免血液传播、安全性行为和医疗器械管理等,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的传播风险,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乙型肝炎病毒风险评估报告

乙型肝炎病毒风险评估报告

乙型肝炎病毒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在分类上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电镜下,HBV感染者的血清中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即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1.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是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直径约42nm,由包膜和核心组成。

包膜位于病毒外层,由脂质双层和病毒编码的包膜蛋白组成.包膜蛋白的主要成分是HBsAg.病毒核心内部含病毒的DNA及DNA多聚酶。

2.小球形颗粒直径约22nm,是一种中空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

它由HBsAg,即病毒的包膜组成。

在此颗粒中未检出DNA及DNA多聚酶,因此无感染性。

3.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约100~500nm。

实际上它是由小球形颗粒聚合而成,无感染性。

(二)来源1965年,Blumberg等首次报导了澳大利亚抗原。

1967年,Krugman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与肝炎有关,故称其为肝炎相关抗原(HAA)。

随后证实这种抗原是HBV的表面抗原。

1970年,Dane在电镜下发现HBV完整颗粒,称之为Dane 颗粒。

1979年,Galibert测定了HBV全基因组序列。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人群HBV携带率约为8%~9%,携带者超过1.2亿人。

(三)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乙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HBV携带者。

不论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活动初期,病人的血清都有传染性。

(四)传播途径1.血液和血制品传播输血或注射是重要的传染途径。

此外,外科和口腔手术、针刺、共享剃刀、皮肤黏膜的微小创伤污染含少量病毒的血液,均可能导致感染。

2.垂直传播多发生于胎儿期和围生期。

此外,HBV也可通过哺乳传播。

3.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由于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的配偶较其他家庭成员更易感染HBV,表明HBV可以经性途径传播。

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评估与干预

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评估与干预
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
1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或抗原,帮助诊断肝炎病毒感染。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IFA) 等。
2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检测病毒的核酸,如 PCR 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等。这些方法可以定量病毒载量,帮助评估病毒复制水平和感染程度。
3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损伤程度,如谷丙转氨酶 (ALT) 和谷草转氨酶 (AST) 等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
肝炎病毒感染的并发症
肝硬化
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癌
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增加。
肾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可影响肾脏功能。
神经系统并发症
肝功能衰竭可引起脑病、昏迷等。
生活方式干预
患者应戒酒、戒烟,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肝脏修复。
心理干预
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肝炎病毒感染的预后分析
治愈率
死亡率
肝炎病毒感染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肝炎病毒类型、治疗方案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肝炎病毒感染的治愈率不断提高,而死亡率则显著下降。
肝炎病毒感染的疫情监测
疫情监测是控制和消除肝炎病毒感染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肝炎病毒感染病例、死亡病例、感染率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识别高风险地区,追踪传播源,评估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疫情监测还包括对疫苗接种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等指标的跟踪监测,以评估干预措施的覆盖面和效果。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和患病风险评估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和患病风险评估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和患病风险评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包括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和病毒携带者。

本文将从传染源和患病风险评估两方面进行探讨。

传染源: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和性接触传播。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途径包括:1. 血液传播:输血、血制品、器官移植、注射毒品等通过血液直接接触感染。

2. 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孕妇传给胎儿,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到母亲血液或其他体液的情况下,患病风险较高。

3. 性传播:性接触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侣或有性传播疾病的人群。

患病风险评估:乙型肝炎的患病风险与个体的暴露程度和感染途径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患病风险评估因素:1. 接触乙型肝炎病毒的方式: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血液暴露、性接触等方式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 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载量:患者体内病毒载量越高,感染他人的风险也越高。

3. 感染者的感染期: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者体内的不同感染期,其传染性也不同。

慢性感染者和急性感染者传染性较高,而康复期和痊愈者传染性较低。

4. 个体免疫状态:个体的免疫状态也会影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病程和病情。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等,感染乙型肝炎的风险较高。

5. 个人行为习惯:不安全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等行为会增加感染乙型肝炎的风险。

针对乙型肝炎的传染源和患病风险评估,我们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和体液,减少感染的机会。

3.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4. 避免共用注射器:注射器的共用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应避免共用注射器和针头。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代以来HCV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3%。

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

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

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经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3倍。

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意外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常规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是传播方式之一。

因此,检验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传播途径检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途径有:(1)皮肤破损:带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破损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

(2)穿刺:由于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意外损伤,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

这种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

带有HIV 的针头意外穿刺皮肤后,HIV感染的可能性在0--0.9%之间,平均为0.4%。

而对于HBV,这个可能性在6%-30%之间,平均为18%。

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推算,每1000个艾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1例由于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IV感染;而每1000个乙肝患者,每年会产生45例类似职业性HBV感染。

由于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HIV高得多,在一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BV感染比HIV多得多。

(3)粘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可以造成感染。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

病原微生物危害性评估报告第二版文件编号:XXX-XXX-PG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XXX医院XXX科目录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1. 细菌的传播与致病1.1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人类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生殖道的正常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科成为重症科室的定植菌,可引起各种感染和医院感染。

是不动杆菌菌种感染率最高的,可引起腹膜炎、脑膜炎、骨髓炎和关节炎菌血症和肺炎等.鲍曼不动杆菌已经发现看多重耐药菌株,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在中国台湾地区大25%,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地区大20%左右,所以每个分离菌株都应进行药敏试验。

2。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2.1 本菌为革兰阴性球状或球杆菌,约1.0~1。

5μm×1。

5~2。

5μm,单个或成对排列有时成丝状或呈短链状,无芽胞及鞭毛,无动力,有荚膜.严格好氧,在20~30℃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3~45℃。

在所有普通综合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2。

2 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3.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3.1 标本采集:来自与临床的各种标本如血液、尿液、脓汁、下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脑脊液等.3。

2 涂片镜检:细菌培养阳性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3.3 分离培养:接收临床标本后痰、灌洗液、支气管刷检物及脑脊液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巧克力平板上,其他体液及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3。

4 生化鉴定:氧化酶阴性.4. 细菌的防治4。

1 鉴定出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进行治疗4。

2 在实验室以及病房中注意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鲍曼菌株5. 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5。

1操作要求:5。

1。

1 实验时,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5.1。

2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5。

1。

3 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溅出.5.1.4 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使用过的一次性针、注射器、玻片、加样枪头等放入加有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锐器盒中浸泡消毒。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是一种评估乙肝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的方法。

乙肝病毒是一种可以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病毒,乙肝检验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可能涉及到处理感染乙肝病毒的样本。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实验室操作与设施的安全性,以预防实验室工作者和其他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风险。

评估包括对实验室内流程和操作的分析,设施的安全性检查以及员工的培训和防护措施的审查。

评估的结果可以用于改进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操作,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状况。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职业性感染和保护实验室工作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该评估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改进。

乙肝五项的风险评估

乙肝五项的风险评估

乙肝五项的风险评估一.乙肝五项1.HBs-Ag又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又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感染乙肝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种好现象。

3.HBe-Ag又称为乙肝病毒e 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

持续阳性3 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又称为乙肝病毒e 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

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HBc-Ab又称为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核心抗体IGM 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 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两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

二.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 )简称乙肝病毒。

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 病毒科,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也会被称为丹娜颗粒(Dane )。

根据2005年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我国将医学微生物按其传染性及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类。

乙肝病毒(HBV )归属于第二类,是指感染后可引起较严重的症状,可危及生命,发病后不易治疗,对人群危害较大的微生物菌种。

我国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四级。

乙肝病毒(HBV )属于二级水平,是指能够安全操作,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动物致病性低的,对环境有轻微危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水平。

1.乙肝病毒(HBV )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乙型肝炎病毒(HBV )属嗜肝DNA 病毒科。

XXX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XXX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XXX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告:XXX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我们按照检验科制定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由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主持,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参与,对检验科生物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形成报告如下:一、科室基本情况1.专业组:根据检验科的实际情况,按照生物安全二级防护实验室的要求划分实验室区域:临床血液学实验室、临床体液学实验室、临床化学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实验室、临床PCR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采血室、标本接收室。

2.实验室的环境布局及平面图(见环境分布图)清洁区:包括会议室、办公室、休息室、浴室2个、男女更衣室、管理室、库房。

半污染区:洗刷室、试剂库、中间通道。

污染区:临床血液学实验室、临床体液学实验室、临床化学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实验室、临床PCR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采血室、标本接收室、洗涤室。

3.任务:承担临床检验、教学及科研。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一)对生物源危害风险评估临床实验室生物源危害主要是由微生物,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在实验室内做试验、研究等操作时,实验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很容易引起污染。

根据生物污染的对象,为空气污染、水污染、人体污染、物体表面污染等种类。

1.对空气的污染:根据污染空间,可分为实验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实验室外环境空气污染。

许多操作可产生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子一般为0.001-100um的固体,液体微子粒子形成胶溶状态分散体系。

当气溶胶不能安全有效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便导致实验室内空气污染。

下述操作可能产生气溶胶:使用涡旋震荡器、用力拍干反应板超声波处理、试液开封、开启冰箱和离心机及舍弃离心后的上清液时、另外动物接种从动物体内采血、清洗注射器、调整液量也可产生。

2.对水的污染:实验中会产生大量污水,医院污水尤其是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传染病房的污水,有大量的有机悬浮物和固体残渣,还不同程度的含有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

生物安全实验危害评估报告

生物安全实验危害评估报告

上海中医药大学BSL-2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告评估日期:2011年10月参与评估人:杨以阜、蔡贞贞、李凤华、刘聪颖、杨扬1、病毒株种类: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下属BSL-2实验室从事常规的抗病毒药效学研究。

所涉及的样本均为实验体系中所培养的病毒样本,实验样本包括细胞培养上清、宿主细胞裂解产物、病毒颗粒裂解后的蛋白及核酸样品。

涉及的病毒种类主要为1)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2)乙型肝炎病毒(HepG2 2.15)。

HepG2.2.15细胞株系是用重组载体pDoLT-HBV-1(含2个HBV头对尾二聚体,以尾对尾方向串连)转染HepG2细胞,经G418抗生素筛选获得的一个高水平表达乙肝病毒HBeAg和HBsAg的细胞克隆,称之为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完整毒粒及全长cccDNA,还能产生大量的病毒复制中间体,是国内外公认的HBV全基因稳定表达细胞系。

2、来源:本实验室所涉及的病毒株及病毒宿主细胞均购自美国ATCC细胞库。

3、传染性:本实验室可能接触到的传染性病原体包括:1)1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由口唇病灶获得,感染是由于人与人的接触。

从发生后四个月到数年被感染的人数可达人口总数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病毒种类之一,但在临床仅有一部分人群发病,或无明显临床症状。

2)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 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

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4、致病性:1)单纯疱疹病毒: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龈口炎、角膜结膜炎、脑炎以及生殖系统感染和新生儿的感染。

在感染宿主后,常在神经细胞中建立潜伏感染,激活后又会出现无症状的排毒,在人群中维持传播链,周而复始的循环。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To be a person, one must have ideals, and to do things with standards. January 21, 2023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1.危害程度分类分类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乙类传染病;在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危害程度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仅病毒培养物为A类,UN编号为UN2814;实验室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要求:乙肝血清学检测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应在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实验室中进行;2.背景资料一般生物学特性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有包膜,病毒颗粒为直径42nm的圆球形;在病毒感染者的外周血中还有直径22nm的圆形和管形颗粒;这种颗粒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没有核酸,无传染性;1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它是一种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直径约42nm;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游离的核衣壳只能在肝细胞核内观察到;血中Dane颗粒浓度以急性肝炎潜伏期后期为最高,在疾病起始后则迅速下降;Dane颗粒表面含有HBsAg,核心中还含有双股有缺口的DNA链和依赖DNA的DNA多聚酶;目前认为Dane颗粒即完整的HBV;HBV 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L完整,为负链,长度恒定,约3200个核苷酸;短链S为正链,长度可变,约为长链长度的50~100%,链的增生按5′-3′顺序进行;在不同分子中短链3′端的位置是可变的,而短链和长链的5′端位置固定点为粘性末端,通过250~300个核苷酸碱基配对,以维持DNA分子的环状结构;在粘性末端两侧,两链5′端各有一个由11个bp组成的直接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 DR-5′TTCACCTCTCC,该DR位于第1824个核苷酸者称DR1,位于第1590个核苷酸者称DR2,在病毒复制中起作用;2小形球颗粒:直径约22nm的小球形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它由HBsAg,即病毒的囊膜组成;化学组成为脂蛋白,可按其特有的密度与正常血清蛋白部分分离;在此颗粒中未检出达DNA多聚酶活性;目前认为HBV的小颗粒不是HBV,可能是它感染肝细胞时合成过剩的囊膜而游离于血循环中;3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可在100~700nm之间;实际上它是一串聚合起来的小颗粒,但同样具有HBsAg的抗原性;对外界环境的稳定性HBV对外界抵抗力环境抵抗力较强,对干燥、紫外线、75%乙醇等均有耐受性,60℃可存活2小时,30℃-32℃至少可存活6个月,-20℃可存活5年;但100℃煮沸1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等均能灭活病毒,因此,注射器具、医疗用具通过高温消毒、煮沸或蒸汽消毒完全可以达到消毒目的;传播途径及致病性乙型肝炎病毒通常是经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其典型的传播途径是输入污染的血及血制品;HBV的传染性很强,外科和口腔手术、针剌、使用公用剃刀、牙刷等物品,皮肤微小操作污染含少量病毒的血液,均可成为传染源;另外, 由于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检出HBsAg,因此,两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近来有人报告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sAg携带者唾液标本中检测到HBsAg及Dane颗粒,因此,HBsAg随唾液经口传播的途径应当重视;孕妇在妊娠后期患急性乙型肝炎,新生儿易感染此病;乙型肝炎预防、诊断和治疗2.4.1预防措施1健康教育:应向群众宣传乙肝知识,认清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复杂性和乙肝在我国人群中的普遍性,树立预防为主,自我保护意识;2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特别是HBsAg伴有HBeAg的双阳母亲新生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传播;3献血员的筛选: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4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2.4.2实验室检查及其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诊断的依据除病人症状,体征外,须根据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检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2症状: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3体征: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皮肤,巩膜黄染;4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5HBV标记物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2.4.3 治疗病毒性肝炎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方法;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洒、过劳或损害肝脏药物;1急性肝炎以一般及支持疗法为主;①休息与隔离应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②饮食饮食宜清淡,热量足够,蛋白质摄入争取达到每日1-k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不强调高糖和低脂肪饮食;2轻度慢性肝炎除一般及支持疗法以外,还需要进行对症和抗病毒治疗;①休息无需绝对卧床休息,宜用动静结合的疗养措施;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应以静养为主;处于静止期的患者,可从事力所能及的轻工作;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其原来工作,但仍需随访1-2年;②饮食应适当进食较多的蛋白质,避免过高热量饮食;以防止肝脏脂肪变性;也不宜进食过多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③对症治疗包括降低转氨酶制剂,如联苯双脂、垂盆草、齐墩果酸等,具有非特异性降低ALT的作用;这些降酶药物虽然可能具有护肝的作用,但停药后容易产生ALT反跳;故在显效后应注意逐渐停药;一般的非特异性护肝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类B族、C、E、K等,促进解毒功能药物如葡醛内脂肝泰乐、还原型谷胱甘肽、维丙胺、硫辛酸等,促进能量代谢药三磷酸腺苷ATP、促进蛋白质合成药物肝安、水解蛋白等以改善微循环药物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作为辅助治疗,但宜精简,避免使用过多药物;④抗病毒治疗:a.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时干扰素使用的指征为:HBV在活动性复制中;肝炎处于活动期;HBV DNA血浓度低;抗-HBc IgM 阳性;使用干扰素治疗时剂量应偏大300万-600万U/次,疗程应偏长6个月-1年;干扰素一般仅能抑制HBV复制,使HBeAg和HBV DNA转阴,而难以使HBsAg转阴;b.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TM主要通过抑制HBV DNA逆转录酶的活性及抑制共价闭合环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le DNA,cccDNA的合成而抑制HBV DNA的合成;它不抑制线粒体DNA和骨髓,无直接调节免疫作用,因而基本上无不良反应;长期6个月以上用药可使HBV DNA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性;3.从事实验室活动的危险性分析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实验室实验活动背景资料本实验室主要从事HBV/HCV/HIV 病毒及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测;HBV 抗体筛查实验: 酶免法ELISA可能危害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接收样本时样本包装密封性不好造成样本泄露;操作过程中如打开容器盖时样本外溅,加样、孵育、震荡、分离保存血清等时由于操作不慎导致样本溅出、离心管破裂崩溅、气溶胶等;实验室工作环境的污染,实验人员如果接触污染的实验仪器表面、冰箱、加样器、实验台、门把手及实验废弃物等均可能被感染;预防及处置措施3.3.1预防避免职业性血液及体液暴露是实验室预防HBV传播的主要措施;1 实验检测过程均应在生物安全防护Ⅱ级实验室内进行;2 操作者在实验全过程包括样品接收,都应穿戴好一切生物安全防护装备,一次性的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防护衣、必要时配戴防护镜等,操作全过程应严格执行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SOP;3 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防刺伤;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4完成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程序,并且进行抗体检测;5经过规范的生物安全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和取得上级主管部门人员许可;近期较深的开放性伤口的人员应该禁止或限制其进入相关实验操作区;6限制在妊娠早期的工作人员进行病毒相关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7 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双层两付手套以增加保护;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8 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9 工作完毕,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工作台面应当用%%次氯酸溶液消毒;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min以上;10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3.3.2处置措施1 所有的血液、血清血浆均应视为有潜在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应按操作未知的有传染风险样品一样,小心存放、拿取和使用所有可能有传染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2 接收样本时,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若样本外漏到标本容器外面,应立即用浸有5%含氯消毒液的多重软布及擦拭标本容器,必要时通知重新留取标本;打开标本容器时要小心,以防内容物泼溅;废弃的标本视为高危物质放置到高压灭菌锅内消毒,同时立即更换污染的手套,污染的手套也应放到高压灭菌锅内灭菌;3 在进行操作时,若发生液体外溅,应将被溅的地方用5%含氯消毒液浸泡的物质覆盖,待消毒液起作用10-15分钟后清理该地方,移走吸水性物质;所有实验用品应按污染物质处理,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4 在离心过程中,若发生离心管破裂及样本外溅,应立即停止离心,待离心机自动停止并发出提示信号30分钟后,确保穿戴好一切防护用品后,方可打开离心机盖,用止血钳子夹出离心的碎片,被样本污染的地方,防置浸泡有5%含氯消毒剂的吸水性物质,待消毒剂起作用后10-15分钟再清理污染处,移走吸水性物质,并用%含氯消毒剂或2%戊二醛多次消毒污染处所有消毒处理用过的物品应按高危物质处理,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4.实验室职业暴露后的立即处理职业暴露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尽快地使用HBIG、乙型肝炎疫苗;1 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过程中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持续15—20min后并用75%酒精或者%碘伏进行消毒;2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5%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3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4 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5 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5.职业暴露后预防与管理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应考虑几个因素:a.暴露源的HBsAg状态、暴露者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和疫苗反应状态;对未免疫接种的工作人员的血液或体液暴露,应启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并对暴露者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和疫苗反应状态进行评估;推荐预防方案见表1;表1 暴露于HBV的推荐方案HBIG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200U,肌肉注射;有反应者为HBsAg血清表面抗体阳性的暴露者无反应者为对免疫接种反应不足的暴露者检测表面抗体为阴性;当需要应用HBIG时,应在暴露后尽可能快地使用最好在24小时内;在暴露7天后HBIG的有效性不明确;当需要应用乙型肝炎疫苗时,也应在暴露后尽可能快地使用最好在24小时内;并且可与HBIG同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安全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最常见副反应为注射点疼痛和轻度至中度发热,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对免疫球蛋白有过敏反应史的暴露者不应接受HBIG;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暴露者都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HBIG;职业暴露后的管理职业暴露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血液暴露登记表”,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保存和上报;详细记录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暴露物种类血液、血清或血浆;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从性状况,定期检测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及随访情况;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做好保密工作6. 工作人员素质实验室共有技术人员9名,其中申请进入BSL-2实验室9名;所有技术人员均参加过生物安全培训,熟知HBV实验SOP及流程;7. 评估结论结合我站实验室的状况BSL-2,依据卫生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要求,符合开展微生物病原体检测的条件;。

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评估

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评估

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评估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它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体液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潜伏性,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评估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我们需要了解其传播途径和相关风险因素。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 血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可能导致传播。

这包括共用注射器、针头、刺青、穿耳洞、牙科手术等医疗操作,以及血液传播的事故、输血和器官移植等。

2. 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感染母亲的血液、体液传递给新生儿。

这种传播途径在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尤为常见。

预防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包括孕期乙肝筛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3. 性传播:性接触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性伴侣中一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另一方易受感染。

性传播乙型肝炎的风险因素包括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等。

4. 其他途径:乙型肝炎病毒还可以通过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如唾液、精液)等途径传播。

然而,这些途径的传播风险相对较低。

针对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载量与传播风险密切相关。

病毒载量高的感染者更容易传播病毒,而载量低的感染者传播风险较低。

2. 传播途径:不同的传播途径具有不同的传播风险。

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传播风险较高。

性传播的传播风险相对较低,但在高风险行为和性伴侣中感染风险增加。

3. 个体易感性:个体易感性是指人们对乙型肝炎感染的敏感程度。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4. 高风险人群:乙型肝炎的传播在某些人群中更为普遍,如医务人员、输血受者、静脉吸毒者等。

这些人群需要特别关注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文件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文件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文件1。

目的明确实验操作危害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依据本血液中心《实验室质量手册》5.7“安全与卫生”的要求,以及有关国家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对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进行评估。

2。

范围适用于检验科血液传染病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危害评估.3。

职责3。

1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评估和生物安全管理3.2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实验室是否按照危害风险评估及事故预防处理原则进行操作.3。

3按照相关危害风险评估及及事故预防处理原则进行实验操作.4危害风险评估4。

1乙型肝炎病毒危害评估4。

1。

1危害程度分类4.1。

1。

1分类等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为II 级),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4。

1.1.2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在实验操作涉及HBV的培养、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及HBV感染的动物实验,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可在BSL—1实验室进行.4。

1.2一般生物学特性4。

1.2.1病毒稳定性:HB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

HBV 在30~32℃下感染性至少可保持6个月,冷冻在-20℃时,可保存15年。

血清中HBV的感染性在直接沸腾2min后可灭活,其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仍可保持;高压灭菌121℃15分钟或干热160℃1h后便失去传染性。

暴露于5%次氯酸钠10min,2%戊而醛1h可灭活.4。

1.2。

2传播途径:HBV可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如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液、月经、泪液、汗、尿等。

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医源性传播,是乙肝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通常是被污染的医疗器械(针头、穿刺针、手术刀、牙钻等)经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即可造成感染。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书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按照检验科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由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主持,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参与,对检验科生物安全作风险评估,形成报告如下: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和二类统称高致病病原微生物。

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致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将强调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我院潜在的一类和二类病原微生物评估: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变异缺陷病毒等。

对上述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做全面的了解,引领全科职工共同学习掌握。

2、防控措施: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封存。

立即分别报告医院院感科、卫计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工作台面、地面、仪器表面、空气等。

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院感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健康监护。

二、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的活动)1、风险评估: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虽然三区划分明显,但是实验室进出人员仍然存在污染和感染的风险。

具体可能体现在: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和带出,标本的污染,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跌倒、划伤等)。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书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和二类统称高致病病原微生物。

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致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将强调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我院潜在的一类和二类病原微生物评估: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变异缺陷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

对上述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做全面的了解,引领全科职工共同学习掌握。

2、防控措施:2.1 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封存。

2.2 立即分别报告医院感控科、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工作台面、地面、仪器表面、空气等。

2.4 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2.5 感控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6 对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健康监护。

二、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的活动)1、风险评估: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虽然三区划分明显,但是实验室进出人员仍然存在污染和感染的风险。

具体可能体现在: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和带出,标本的污染,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跌倒、划伤等)。

2 防控措施:2.1本科室工作人员2.1.1 进入实验室的本科工作人员,必须在清洁区更衣区内更换工作服,在半污染区戴工作冒、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后方能进入实验室污染区工作。

2.1.2 任何原因需要离开实验室污染区,必须在污染区洗手(七步法)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在到清洁区进行二次洗手方能离开实验室。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针对乙
肝的生物安全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具有很高
的传染性和稳定性。

其在人体内的复制能力强,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2. 疫情调查:通过对乙肝疫情的调查研究,评估乙肝传播的范围和程度,了解其对人群和社会的危害性。

3. 传播途径:评估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垂直传播(婴幼儿从感染母亲传播)、血液传播(输血、注射药物和医疗器械传播)和性传播等。

4. 乙肝病毒检测方法:评估目前用于乙肝病毒检测的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等。

评估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并进行干预措施。

5. 传播防控措施:评估乙肝的传播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卫生教育、血液安全管理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等。

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减少乙肝的传播风险。

6.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乙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医疗资源的消耗、劳动力的损失和患者家庭的负担等。

评估这些影响的大小和可持续性,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乙肝生物安全评估是为了全面了解乙肝的病原学特性、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并评估其对人群和社会的危害性。

通过评估,可以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政策,减少乙肝的传播风险和社会经济影响。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按照检验科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由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主持,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参与,对检验科生物安全做风险评估,形成报告如下: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和二类统称高致病病原微生物。

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将强调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我院潜在的一类和二类病原微生物评估: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变异缺陷病毒等。

对上述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做全面的了解,引领全科职工共同学习掌握。

2、防控措施:2.1 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封存。

2.2 立即分别报告医院院感科、卫计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工作台面、地面、仪器表面、空气等。

2.4 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2.5 院感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6 对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健康监护。

二、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的活动)1、风险评估: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虽然三区划分明显,但是实验室进出人员仍然存在污染和感染的风险。

具体可能体现在: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和带出,标本的污染,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跌倒、划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相关实验活动风险评估(一)实验活动
是指实验室从事与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有关的研究、教学培训、检验、诊断等活动。

(二)实验活动的类型
根据实验活动工作流程,主要涉及有样本采集、运输、接收、处理、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操作、保存、锐器及生物安全柜等设备的使用、废物处置等。

实验操作包括标本的离心、加样移液操作、板条洗涤、样品保存等过程。

(三)实验活动风险识别
1.实验方法的风险如果采用未经确认的实验方法,操作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尽量采用国标、行标规定的方法,或经过充分安全验证的实验方法
2.操作的风险
2.1气溶胶产生的风险。

主要来源于标本的加样、分装、离心、混勺等血清学检测相关实验活动,以及样本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容器破碎和样本溅洒。

风险控制措施:所有具有感染性的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并保持生物安全柜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不得移到生物安全柜外,操作时动作应轻缓,双手拿出生物安全柜前应作手部消毒,并脱卸被污染的手套,然后更换干净的手套。

2.2意外潜在伤害。

2.2.1注射器等锐器的使用,生物安全柜使用造成污染等。

2.2.2皮肤破损或黏膜接触造成感染。

风险控制措施:尽量避免使用注射器及其他锐利的器具,如果需要要使用的则应小心操作,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2.3间接接触感染风险。

2.3.1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台面、仪器设备、实验器材、环境等而造成污染。

风险控制措施:在拿取可能被污染的器材、接触被污染的设备和台面时,应按照要求穿戴个体防护用品,尤其要注意戴手套和个体防护服等,防止人体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台面、器具和设备等。

2.3.2实验室洗涤人员没有按照《实验室洗涤工作细则》和《微生物实验室器具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管理》要求,规范地处理、消毒、灭菌实验,器材造成污染。

风险控制措施:加强相关的安全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加强监督检查。

3.设备的风险
3.1生物安全柜。

没有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维护与检测,使生物安全柜的防护屏障效果明显降低或消失,失去安全防护效果。

设备因长时间使用或未及时更换HEPA过滤膜,使其功能失常,造成工作窗口气流速度降低或流向紊乱。

生物安全柜使用后未彻底消毒处理,对于清洁维护人员将会产生污染。

设备长期关停期间,将会使部分电器元件老化失去正常功能。

设备移位、碰撞受损等没有及时进行性能检测等。

风险控制措施:接受相关的操作、维护的培训,定期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性能,操作时动作要轻缓。

3.2高压灭菌器风险
没有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维护,可能使高压灭菌器效果明显降低或失效,
失去去污染与无害化的作用;压力锅长时间使用又不定期检测灭菌效果,对压力容器的灭菌效果无
从考证,可能产生功能缺损,存在灭菌不彻底引起污染的隐患。

压力锅长期关停期间,如果内部不及时排于水分,将会使内部器件老化失去正常功能。

没有选择合适的型号可能造成实验环境的污染等。

风险控制措施:选择合适的型号,规范正确操作,定期维护,确保高压灭菌器正常性能,定期校准、检测,做好使用记录。

3.3离心机风险
在分离血清、核酸提取过程中会使用到离心机,离心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离心管破裂、离心管盖脱落、离心转子和离心腔被污染的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配备生物密闭型的离心杯和耐离心压力的离心管和带螺旋盖的离心管,离心前
做好平衡,选择正确的离心速度和离心力;旦发生离心管破裂等意外事件时,应马上关闭电源,让离
心机停止工作,并静止30分钟,然后弃去消毒液和离心管碎片,并用清水清洗离心杯,然后用纸巾擦千。

3.4酶标仪和洗板机风险
使用酶标仪和洗板机时可能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生污染设备表面和工作台面的风险,以及产生气溶胶的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操作时穿戴个体防护设备,并要轻缓,小心操作,操作完成后对实验台面进行消
毒处理,必要时设备应放置在专用的场所。

并对废弃的液体进行收集消毒处理。

4.个人防护用品风险
个人防护用品若使用大小不合适的防护口罩、手套、帽子、眼罩等将会导致防护效果失效或降低。

使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降低防护效果,存在被感染风险。

穿戴的等情况均可能造成感染的后果程序、方法不符合或没有及时发现穿戴错误等情况均可造成感染的后果。

风险控制措施:选择正规合格产品,使用前进行必要培训,按照规程序使用,穿戴时相互检查确认,避免使用有破损、缺陷的产品。

5.实验材料风险
5.1样本容器材质。

玻璃容器会导致破碎后的污染扩散,锐器会导致人员意外地割伤或刺伤,密封不严的容器容易
导致污染物流失而污染环境、人员等目标物。

风险控制措施:尽量不使用易破碎容器或锐利的实验材料,选用塑料等替代品,防止因此而可能导致的泄漏、意外致伤等风险。

5.2运输包装材料。

使用非UN2814或UN3373包装,将不能安全有效地防止机械破损,从而可能产生污染的扩散。

风险控制措施:使用国家指定的运输包装材料,规范包装、运输,运输通过正规渠道,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3消毒灭菌消毒剂
产品剂无生产许可证、过期或配制方法不正确、种类选择不合理,将会导致消毒效果降低,生物
灭活能力降低或对物品腐蚀性增加,对皮肤造成刺激等问题产生。

风险控制措施:选择正规消毒浓度厂家符剂量)进门国家标准生产的产行消毒,避免使用过品,以规定的消毒方法、消毒时间、消毒浓度进行消毒,避免使用过期产品;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应做好必要个体防护,防止发生意外。

5.4 医疗急救用品。

医疗急救用品种类全,种类不合适、未及时清理维护过期物或药剂,导致急用时无法发挥作用。

风险控制措施:定期维护清理更新,配备的急救物品与实验活动相适应专人负责管理
5.5废弃物包装材料
不规范的废弃物包装标识,容易造成污染物与生活垃圾混放,导致增加生活垃圾污染风险,同时污染的锐器由于没有明确的提示,而使未接受专业培训的人员发生意外伤害。

风险控制措施:采用专用、质量可靠、有标识的包装材料,必要时采用耐高压包装材料包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