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教学设计
17《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疯(f。ng) 笔画顺序:竖、横折、横、横、竖、撇、点、横、撇、捺 组词:疯子、疯狂、发疯 造句:他的行为十分疯狂。 瓦(Wd) 笔画顺序:横、竖提、横折弯钩/横斜钩、点 组词:瓦片、瓦房、瓦罐 造句:屋顶上的瓦片被风吹落了。 柜(gu1) 笔画顺序:木字旁,里面是“巨”字 组词:衣柜、柜台、柜子 造句:他的衣柜里装满了衣服。 喧(XUαn) 笔画顺序:点、横折提、横、竖、竖、点、撇、横撇、捺
总之,这段文字为下文中的情节提供了情感铺垫和场景转换的作用,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我”的心情和期待 。
【第7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是妈妈对“我”说的话,让我感到有些失望。
妈妈告诉“我”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这表明妈妈并没有理解“我”兴奋的原因,也忽略 了“我”想要穿上雨衣出去玩的愿望。这种反应让“我”感到有些失落和无奈,因为“我”原本以为妈妈会支持“我”的想法 ,允许“我”穿上雨衣出去玩。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我”在路上遇到风和即将下雨的情景。
首先,“我”注意到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这表明风已经起来了。接着,几朵 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这时,天色变了,路上的行人也都加快了脚步。而“我”却放慢了脚 步,期待着雨点打在头上的感觉。
【第2自然段讲解】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描述了自己穿上新雨衣后的兴奋和激动。他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一边戴上雨帽,抖抖袖 子,让雨衣发出00@@的响声。这种行为展现了他对新雨衣的喜爱和兴奋,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和轻松。
然而,妈妈的喊声提醒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过激。他赶忙脱下雨衣,这时发现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浑身 凉冰冰的。这个细节描绘了他因为兴奋和激动而出汗的情况,同时也传达出他对新雨衣的依赖和喜爱。
《盼》优秀教学设计
《盼》是一篇关于期待和希望的优秀教案,适用于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雨衣的期待和喜爱。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雨衣的期待。
2. 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期待吗?期待是一种怎样的感受?”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盼”,提问:“课文里作者盼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盼雨衣”。
3. 课文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提问:“作者是怎么盼雨衣的?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分析课文细节,如“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情变化。
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期待某件事时的心理活动。
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表意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注细节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6. 作业布置:请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期待的作文,要求细腻描绘期待的心情和过程。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查找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态度。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2、通过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
3、学习分析小说人物心理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齐读课题“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盼望,希望的意思。
盼,目分黑白也。
——《说文解字》盼,美目也。
——《字林》说明这个字是期待等待美好的事物,或者实现一个美好的愿望。
今天我们看看作者要盼望一个什么美好的事物呢盼穿雨衣。
主人公在实现“穿上新雨衣”这一愿望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有哪些变化作者如何表现这样变化呢二)、研读课文1、文章1-2段,这是一件什么样的雨衣“绿色的”“透明的”“斗篷式的”:雨衣非常美丽、便捷。
2、我初次见到它时有哪些具体表现呢“戴”“抖抖”“窸窸窣窣”3、这些词体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内心非常欣喜,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雨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具体表现来体会到人物的心理。
4、我盼望着穿雨衣,也就盼望着变天,我是如何盼望着变天的呢“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是这样想”:体现我内心十分焦急着急。
通过人物的直接描写,体现人物心理。
5、我盼变天,终于变天了,此时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呢“路边的小树忽然莎啦啦地喧闹起来,好像在嘻嘻地笑。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树被风吹动的声音,体现起风了,要下雨了。
因此通过此时环境的特点,来展现人物的内心。
6、因此当我们理解人物内心时,可以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内心的语句、描写人物外在表现以及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理这三方面来分析人物心理特点。
四人为一组,阅读文章的5—21节,圈画出描写主人公心理的语句,并结合三个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分析人物此时的心情。
5—15段:人物的语言、肖像(外在表现),体现主人公无法穿上雨衣内心的失望。
(分角色朗读课文)16段: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体现人物的心理。
17段:环境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体现人物兴奋愉快的心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盼》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小学生生活的记叙文。
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学生在期盼中获得成长的故事,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人物形象;(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3)提高写作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表达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期盼;(2)引入课文,让学生带着期盼的心情去感受故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人物形象;(2)选取代表进行汇报,总结人物特点。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及说课稿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表达情感。
但我也意识到在细节描写方面的引导还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盼》 教学设计
《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盼望的心情,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期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盼望的心情。
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盼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理解盼望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品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特别盼望过什么?可能是盼望一次旅行,盼望一件礼物,或者盼望一个人的到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盼》,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看看她在盼什么。
(板书课题: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盼”的语句,画上横线,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分享自己找到的语句和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盼望的心情。
例如:“我开始盼着变天。
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盼望下雨,盼望能穿上雨衣的急切心情。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还用问,这是起了风。
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7《盼》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7《盼》关键信息项:1、教学设计的课程名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盼》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4、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6、教学资源7、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11 会写“袖、篷”等 13 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 18 个词语。
111 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事例,将重要部分写具体、写详细的。
112 感受“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回味。
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围绕“盼”字展开的故事情节。
212 学习作者通过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221 体会文章中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入理解“盼”的情感。
222 能够仿照本文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一篇作文。
3、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生字词等基础知识。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3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提高朗读水平和语感。
34 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盼望”相关的图片或讲述一个关于盼望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42 初读课文4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422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生字词。
42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3 精读课文431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围绕“盼”写的事例。
432 分析作者是如何将盼望下雨、盼望穿新雨衣的心情写具体的,重点体会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的作用。
433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文中“盼”的感受。
44 总结拓展441 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
442 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盼”的经历,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45 布置作业451 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部编六上历史《盼》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六上历史《盼》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 了解《盼》这一章节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掌握《盼》中各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盼》中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2. 历史事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及其启示。
三、教学准备1. 《盼》这一章节的教科书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工具和投影仪。
3. 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用多媒体工具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知识讲授讲解《盼》这一章节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并结合教科书和资料进行详细讲解。
第三步:学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分发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引导。
第四步: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讨论成果展示给全班,并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补充和点评。
第五步: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观看相关历史电影、参观纪念馆等,增加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和展示情况评价。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
3.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评价。
4. 学生的拓展活动参与情况评价。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第【1】篇〗一、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写作材料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盼”选择材料,层层递进,情节比较曲折:妈妈送新雨衣—盼变天穿雨衣—变天想穿未能如愿—终于穿上新雨衣。
真是一波三折,处处有“盼”,仔细读来,深深地牵动着读者的心。
本单元的导语“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指文章写作要以确立思想内容为宗旨,而不以展示其写作技巧为根本。
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时首先要确立鲜明的主题,再根据主题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会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凸显文章主题文中的“我”急切地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这种“盼”的心理贯穿全文,“盼”也是文章的一条线索。
文中大量的心理描写突出了“我”急切的盼望,恰当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因此,写作中表达方式的选择应该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才会实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本文从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上来讲,一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盼”,让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围绕“盼”这个中心层层推进,对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这是本课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二是要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体会“我”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理活动,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了解作者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学以致用。
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盼”这一中心意思的。
4.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人物“盼”这一心理活动生动描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看标题质疑1.板书课题“盼”,先让学生了解“盼”的意思,再读课题提出问题。
如:文中写谁在盼、盼什么、怎么盼的、盼的结果又如何,等等。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1.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铁凝,当代著名作家。
《盼》教学设计(详案)
《盼》教学设计(详案)XXX《盼》教学设计XXXXXX【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品味童真童趣的语言,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
2.理清文章的材料安排,把握文章的中心。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朗读中品味童真童趣的语言,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
难点:理清文章的材料安排,把握文章的中心。
【课前准备】在预过程中熟读课文,完成预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破题导入(1分钟)出示题目“盼”字的汉字发展过程,说文解字导入课文:金文篆书楷书XXX师:“盼”这个字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从遥远的金文发展到今天的楷书,“盼”的字形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左边是一个“目”,代表眼睛,右边是一个“分”,意为“张开”,这个字最初就是表示“睁大眼睛看”,如“左顾右盼”,后在发展中引申为期待、期望。
引出中心问题:本日我们要研究的课文以“盼”字为题,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中心呢?师:文章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想要表达的思想、情绪或概念。
要理解叙事类文章的中心,这是个大问题,不可一蹴而就,我们得先读明白一些小问题。
“扬州八怪”里的XXX曾有言:“念书好问,一问不得,无妨再问。
”本日我们就秉承这样一种“好问精神”,发起“三问”,解决这个大问题。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老师但愿人人能留神梳理、记录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的关键“三问”和思绪,这堂课结束前,老师会请你们来进行总结我们是如何概括出文章中心的。
二、“一问”文章记何事?(5分钟)师:面临叙事类的文章,我们首先要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1.“盼”的原因师:故事都有起因、经过与结果,文章中引发小主人公“盼”这一愿望的原因是什么?(收到妈妈送给自己的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师:哪些段落在交代原因?请用双斜杠在书上分出段落。
(第1、2自然段)2.“盼”的结果师:小主人公“盼”这一愿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我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新雨衣出门)师:哪些段落在写我如愿以偿穿上雨衣出门?也请用XXX在书上分出段落。
《盼》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盼》教学设计(精选14篇)《盼》教学设计 1《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
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
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
3.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核心问题:作者如何围绕一个“盼”字展开描写,表现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导入“盼”字是什么意思,从目从分→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地看,眼巴巴地看→内心的渴望→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那么本文的小主人公蕾蕾,她“盼”的是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问题预设回答设计意图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么呢?晴天多好啊,盼下雨干什么呢?下雨穿雨衣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有什么可盼的?(一般我们盼的事情,都是特别的、喜欢的或者是新鲜的)——插入作者的写作背景哪里可以看出雨衣的特别?哪里可以看出我很喜欢?盼下雨盼下雨穿雨衣新雨衣很特别(怎么、竟然、不像)我很喜欢(立刻,抖开)文中第1、2节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我开始盼下雨,盼下雨穿新雨衣。
给大家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盼”字,写了哪些事。
梳理一下情节,划分一下段落。
找出文章围绕“盼”写的几件事情:开始盼变天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问题预设回答设计意图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开始盼下雨穿新雨衣,那么“我”是怎么“盼”的呢?在这个“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回忆:文章可以借助什么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呢?板书学生提出的表达人物情感的词。
《盼》教学设计
《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3.运用所学方法,完成单元习作的写作提纲。
【教学重点】1.体会文章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完成单元习作的写作提纲。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整体感知,思辨选材之妙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你们读懂这篇文章作者梁容若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了吗?(师:非常好!课文以中心句统领全篇,从有生命的事物写到无生命的事物,再写人的成长。
万事万物尽在其中,从而说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选材贴切,构思巧妙,结构清晰。
)2.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17课《盼》,看看我们是否能读懂铁凝老师在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请大家齐读课题。
3.课前,大家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么吗?(预设:盼穿新雨衣。
)4. 师:一个“盼”字,既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含着本文的中心。
回忆:作者围绕“盼穿新雨衣”这一大事件又写了哪些小事件呢?(相机板书:得雨衣,盼变天;下起雨,盼出门;出不去,盼雨停;又下雨,终如愿。
)5.思辨选用事例之巧思考: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作者选取的4个小事件,你有什么发现?既然主人公蕾蕾的心愿是穿上新雨衣,那么只写第4个事例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前面三个事例呢?小结:通过讨论,我们不难发现,这四个小事件都是围绕盼穿新雨衣这个大事件来写的。
选取不同的事例可以使文章的中心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板书:围绕中心选事例)6.思考:在我们写作过程中,确立中心和选择写作材料应该先做哪件事,再做哪件事呢?(先确立中心,再选择材料。
部编六上第17课《盼》教学设计
部编六上第17课《盼》教学设计《盼》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
2.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童年时期,我们总是有很多盼望的事儿,盼望有新玩具,盼望春游秋游,盼望好吃的……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期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盼》。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板书:盼)3.简介作家铁凝。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哦,香雪》《永远有多远》,中篇小说《麦秸垛》,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等。
设计意图:话题交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链接作家简介,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听读任务1.认真听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标注出来。
(1)巩固容易读错的字音(随文识字)。
窸xī窸窣sū窣痱fèi子嘟囔nāng蒜薹tái瞟piǎo焖mèn嗒dā腥xīng味玛mǎ瑙nǎo(2)巩固练习疯甩嚷袖筒斗篷情况瓦蓝酱油腥味嘴唇理直气壮(2)词语学习斗篷袖子衣柜酱油嘴唇楼梯嚷遮盖逗引甩打蹦出来嘟囔缩着①学生朗读词语,把字音读正确。
②引导发现规律:第一行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第二行都是动词。
2.梳理文脉,感知文意。
(1)思考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预设:“新雨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事情?预设:课文围绕“盼”写了三件事:第1-3自然段主要写了盼的原因——得到新雨衣;第4-17自然段主要写了盼的经过——盼穿新雨衣;第18-21自然段主要写了盼的结果——穿上新雨衣。
(板书:得到新雨衣盼穿新雨衣穿上新雨衣)设计意图:通过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学习词语,讲练结合,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第1篇】盼(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勾画对小作者的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 借助思维导图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写的。
3. 通过“盼出门”事例,抓住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方法,学习如何将典型事例写具体。
二.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将典型事例写具体的;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由题目入手,理解盼的意思。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所以有个四字成语叫“左顾右盼”,就是左边看看右边看看的意思。
后来也引申为“期待、期望”。
所以在这里,“盼”指的是小作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好,让我们带着期待读一读只有一个字的题目。
(二)理思路,寻找“盼”——写作方法:事例扣中心。
1.师: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还记得作者在盼什么吗?(因为得到了一件新雨衣,所以作者盼着能穿上雨衣。
)2.你还记得那究竟是一件怎样的雨衣吗?(出示课件:“雨衣上竟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就是这件雨衣,却引出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回忆一下文章围绕“盼”写了哪几件事?(盼变天、盼出门、盼雨停)4.思索:“仔细揣摩文章中心和三个事例,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写法:善于读书的同学总是能发现文本背后的秘密。
写文章要紧扣中心选择事件来写,作者以雨衣为线索,贯穿整个过程。
三个不同时间的不同事例可不是随随便便取的,只有选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要(板书:紧扣中心,用心取材)5.在这一个个期盼中,“我”这个小女孩内心情感又会有怎样的波澜起伏呢?找到“我”心理变化的句子画下来。
(三)找心理,感受“盼”——写作方法:心情有起伏。
1.预设一:每天在方向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的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天气预报总是晴呢?2预设二: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上最美的事呢!师:天马上就要下雨了,人们行色匆匆。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知识。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盼》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初步感知: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掌握文章的主题和背景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 拓展延伸:通过展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和人文精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可以布置相关主题的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
6.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等活动,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注意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问答、讨论、演示等。
2. 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
3.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盼》教案及反思6篇
《盼》教案及反思6篇《盼》教案及反思篇1活动目标: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车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3、游戏"对数"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二、创设情景,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1.核心目标:体会文章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展开写作,深入理解散文写作技巧。
2.具体目标:a) 掌握抓住文章心理活动以围绕中心写作的方法。
b) 理解《盼》作为散文写作的升级版本所体现的特点。
3.单元教学价值:a)从单元统整教学角度看,《夏天里的成长》作为基础,为本单元提供保底价值。
b)《盼》则代表了"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进阶版本,体现了写作技巧的提升。
【教学过程】环节一:全文阅读,确定中心活动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中心师:同学们,请自由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意思。
生:(阅读后)中心是"盼"。
师:很好。
那么,作者盼什么呢?生:盼下雨,盼穿雨衣。
师:对。
现在请思考,对于"盼"这种心理,可能会有几种结果?生:两种。
一种是盼而不得,另一种是盼而获得。
师:非常棒!本文属于哪种情况呢?生:盼而获得。
师:如何证明呢?哪些段落可以佐证?生:第19、20段可以证明。
(齐读这两段)活动2.深入探讨"盼"的原因师:小女孩为什么这么期盼穿雨衣呢?生1:因为她很喜欢这件雨衣。
生2:因为她的雨衣很特别。
生3:因为她穿的时间太短,不过瘾。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1、2段,感受小女孩为什么如此喜爱雨衣。
(全班朗读第1、2段)师:(板书:好喜欢;很特别;不过瘾)这些都是小女孩期盼的原因。
活动3.梳理文章结构师:现在,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本文的结构。
(板书)为何盼:1-2段如何盼(天天盼):3-18段盼到了吗:19-20段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结构,简要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生1:1-2段讲述了小女孩为什么盼望下雨,因为她喜欢她的新雨衣。
生2:3-18段描述了小女孩是如何每天盼望下雨的,她观察天气,期待雨天的到来。
生3:19-20段写出了小女孩终于盼到了下雨,穿上雨衣的喜悦。
师:很好!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来组织全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盼》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盼》这是现代作家铁凝的作品。
文章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作者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儿童画特点,选取了得到雨衣、盼望下雨、妈妈不允许穿雨衣、终于穿上雨衣等几个事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出示课件2:谜语】“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
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雨衣)2.【出示课件2】雨衣图片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
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
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
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
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
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出示课件3】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
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读给同桌听一听。
课堂作业设计一、辨字组词。
袖()用()嚷()蓬()柚()甩()壤()篷()崩()宿()涡()翼()蹦()缩()锅()冀()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纸盒子()的新雨衣()的天()的云彩()的空气()的玻璃三、缩句。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
【答案】一、袖子柚子作用甩手叫嚷土壤蓬勃帐篷崩溃蹦跳宿舍缩小漩涡铁锅比翼冀北二、扁扁淡绿瓦蓝厚墩墩凉爽明亮三、1.雨衣躺在盒子里。
2.小杨树喧闹起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一部分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
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三)第三部分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我为什么这么兴奋?(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出示课件5】(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准备听英语讲座)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休息一会儿)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她已经买了)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她没说要炖肉)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不相信)“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
)“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1.“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2.“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
)3.“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怕弄坏了新雨衣)4.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兴奋、满足、高兴)(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一)出示问题【出示课件6】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1.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3)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2.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
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16.盼妈妈送我新雨衣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课堂作业设计一、选词填空。
指引引诱逗引1.雨点滴滴答答地敲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我出去。
2.多亏老班长为我们()了正确的方向,我们才能这么快走出草地。
3.在金钱的()下,很多年轻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这件雨衣上有袖子,()可以伸出手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我一直找借口想出去,()到底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
3.()妈妈说得都对,蕾蕾()认为妈妈是在故意为难她。
三、读句子,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我”想的是2.“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
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其实“我”真正想做的并不是买酱油,而是。
【答案】一、1.逗引 2.指引 3.引诱二、1.因为所以 2.虽然但是 3.即使也三、1.下雨了就能穿上新雨衣了。
2.借此机会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走一走。
教学反思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在讲解课文时,抓住课文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来理解课文。
我逐段引领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分析,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最后出示两大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我引导学生先探究,然后汇报,最后教师指导,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的重点,即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文章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我认为本节课在安排写作练习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提出建议,做好修改。
这篇课文入选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作者介绍】铁凝,姓屈,女,汉族,1957年9月生,籍贯河北省赵县,高中学历,中共党员,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共产党第17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8届中央委员。
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96年开始担任河北省作协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协名誉主席,人称文坛“美女作家”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说《哦,香雪》、《第十二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对面》、《永远有多远》、《一千张糖纸》等100余篇、部,以及散文、随笔等共400余万字,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50余种。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斗篷又名“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
披用的外衣。
用以防风御寒。
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
披风通常无斗篷袖。